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官网

开放分类: 中国 中国各类建筑 中国图书馆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业

编辑词条 分享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畔中关村南大街33号,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五大的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旧称北京图书馆,简称国图。

编辑摘要

目录

1 简介 2 国图介绍 3 机构设置 4 网站历史 5 开馆时间

中国国家图书馆 - 简介

中国国家图书馆夜景

中国国家图书馆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河畔,紫竹院公园旁。总馆占地7.24公顷,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地上书库19层,地下书库3层,总共可容纳2000万册藏书。该建筑荣膺“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榜首。包括北海之滨的文津街分馆,馆舍面积共17万平方米,设有三十余个阅览室,日均可接待读者六、七千人次。中国国家图书馆是综合性研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履行搜集、加工、存储、研究、利用 总馆和传播知识信息的职责。国家图书馆是全国书目中心、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研究和采用现代技术,在全国图书馆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中起骨干作用。承担着为中央国家领导机关,重点科研、教育、生产单位和社会公众服务的任务。负责全国图书馆业务辅导,开展图书馆学研究。代表国家执行有关对外文化协定,开展与国内外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国家图书馆 - 国图介绍

世纪回眸国图日新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建于清代的京师图书馆。20世纪初,在变法图强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有识之士力奏清政府兴办图书馆和学堂,以承扬民族文化,吸收先进科学。1909年(清宣统元年)9月9日宣统皇帝御批兴建京师图书馆,四品翰林院编修缪荃孙为首任监督,馆舍设在北京广化寺。辛亥革命后,京师图书馆由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并于1912年8月27日开馆接待读者。1916年京师图书馆按规定正式接受国内出版物呈缴本,标志着她开始履行国家图书馆的部分职能。1917年馆移方家胡同原国子监南学旧址。1928年7月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馆舍迁至中南海居仁堂。1929年8月与北平北海图书馆合并,仍名国立北平图书馆。1931年文津街馆舍落成(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图书馆。先后参与筹划开馆和主持馆务的主要有徐坊、江翰、夏曾佑、鲁迅、梁启超、陈垣、马叙伦、蔡元培、袁同礼和李四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3月6日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京图书馆。1951年6月12日更名为北京图书馆。冯仲云、丁西林、刘季平、任继愈先后任馆长。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文津街馆舍虽几经扩建,仍不敷使用。1975年3月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提议并批准兴建北京图书馆新馆,馆址设在北京西郊白石桥,1987年落成,邓小平同志为北京图书馆题写馆名。1998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意味着在世纪更替的重要时刻,国家和社会赋予国家图书馆更重要的使命。1999年4月16日江泽民主席为国家图书馆题写馆名。

中国国家图书馆

册府恢弘知识宝库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宏富,品类齐全,古今中外,集精撷萃。截止2003年底,馆藏文献已达2411万册(件),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五位,并以每年60-70万册(件)的速度增长。

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可上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皇家缉熙殿藏书,最早的典藏可以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国家图书馆的珍品特藏包括善本古籍、金石拓片、古代舆图、敦煌遗书、少数民族图籍、名人手稿、革命历史文献、家谱、地方志和普通古籍等260多万册(件)。外文善本中最早的版本为1473-1477年间印刷的欧洲“摇篮本”。这部分藏品极为珍贵,闻名遐迩,世界瞩目。

国家图书馆全面入藏国内正式出版物,是世界上入藏中文文献最多的图书馆。同时重视国内非正式出版物的收藏,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博士论文收藏馆,图书馆学专业资料集中收藏地,全国年鉴资料收藏中心,并特辟香港、台湾、澳门地区出版物专室。

国家图书馆的外文书刊购藏始于本世纪20年代,是国内典藏外文书刊最多的图书馆,并大量入藏国际组织和政府出版物,是联合国资料的托存图书馆。

随着信息载体的发展变化和电子网络服务的兴起,国家图书馆不仅收藏丰富的缩微制品、音像制品,还入藏了国内外光盘数据库近百种,电子出版物8000余种。经过不懈的努力,国家图书馆在搜集、加工、存储、提供和开发文献等方面,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藏用并重的格局。国家图书馆重视图书文献的保护工作,采用传统的修整技术和先进的缩微摄影技术,对馆藏要籍和各类珍稀文献进行修复和再生性保护。

加工整理书目中心

中国国家图书馆履行全国书目中心职责,编辑出版国家书目、联合目录和馆藏目录。

国家图书馆编辑全国书刊联合目录始于1927年,1957年以后此项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和完善。1997年10月正式成立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与管理图书馆计算机联合编目工作,共建网上联合目录,共享书目数据资源和文献资源。

国家图书馆主持编制了《中国国家书目》、《民国时期总书目》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30余种书目,建立起全面反映国家图书馆馆藏的书本式目录体系。

随着国家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建立,各种书目数据库和各类专题数据库正在逐步兴建和完善。国家图书馆联合国内诸家图书馆完成的《中国国家书目回溯数据库(1949-1987)》,与国家图书馆编制发行的《中国国家图书数据库(1988年至今)》构成一个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中国国家书目数据库。联合编目中心面向全国提供中文机读书目数据,参加成员馆已达806家(截止2003年6月底),形成了加工、制作、发行一体化的书目数据中心。

履行职责全面服务

馆外夜景

从“知识宝库”到“知识喷泉”,形象地揭示了图书馆的性质和功能。中国国家图书馆凭借丰富的文献资源,为中央国家领导机关和社会公众提供良好服务。

领导机关重点服务国家图书馆以中央国家领导机关和重点科研、教育、生产单位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重点服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提供专题研究资料;完成中央国家领导机关交办的专项任务;为国家立法决策提供有效服务。在每年“两会”期间,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完成议案、提案提供咨询服务。馆内还设有专门研究室,为重点读者提供特种服务。

馆内阅览常规服务国家图书馆设有个各具特色、满足读者不同需要的阅览室46个。其中开架阅览室23个,约210万册书刊供读者自行选阅。实行365天“全年候”开馆,日均接待读者1.36万人次,日文献流通量70000余册(件)次。

书刊外借拓展服务国家图书馆有中文书刊、外文图书等6个外借库、室,截止2003年底,办理读者卡19.24万个,年均外借量240多万册。作为全国馆际互借中心,与全国558家文献信息提供单位正式建立馆际互借关系,并与67个国家和地区的550家图书馆保持国际互借关系。

参考咨询深层服务国家图书馆咨询室创建于1928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咨询机构之一。现已发展成一个由社科咨询室、科技咨询室、法律政策咨询室、文献检索室、信息研究与服务组、剪报中心、文献提供中心等多个咨询服务机构组成,针对读者需求和多元化咨询特点,开展专题调研、委托查询、复制、传送等全方位咨询的服务体系,并建有全国图书馆信息咨询协作网。

信息网络电子服务国家图书馆设有全国最大的电子阅览室,拥有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是中国国内最大的电子信息源之一。联通全国各主要计算机信息网络,开通千兆以太馆域网,建立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运行的国际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为读者提供网上导航、网上读书和书目检索等内容丰富的电子信息服务。

国家图书馆为发挥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职能,举办各种展览和学术、科普、艺术等讲座,使信息更直观、更系统、更有效地为社会所了解和利用,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

中国国家图书馆

网络化建设数字化发展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自动化工作起步于70年代中期。1989年大型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启动,进行图书馆自动化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实践。从1995年开始,按照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思路,制定了《国家图书馆网络建设发展规划(1997-2000)》,集中力量,在网络建设、软件开发、数据加工等方面开展攻关。

1999年2月,在中国国内图书馆界率先采用先进的千兆位以太网络技术,开通了拥有3000个信息节点的馆域网,将各个应用子系统连接起来。在互联网建设方面,开通了国际互联网中国国家图书馆站点;分别与国务院办公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实现了100M速率的专线联接;与中国计算机公用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及北京有线电视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全国有线电视网、网通等实现了高速互联,使国家图书馆初步建成网上信息资源的中心枢纽。

2003年10月28日,国家图书馆ALEPH500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已全面投入运行,为国家图书馆迈入世界先进图书馆行列奠定了基础。

科学研究育人兴业

中国国家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普遍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重点扶植中青年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为促进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环境。国家图书馆制定了1997-2005年人才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实施“123工程”,有计划地培养造就一支跨世纪的科研人才队伍,为国家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后备力量。

国家图书馆在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图书馆应用技术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已有12个项目获部级以上科技奖,其中《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汉语主题词表》、《汉字属性标准研究》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主持制定了《中国机读目录格式》等若干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的标准与规范;研制开发的“文津”系列图书馆管理软件系统,成功地应用于中文图书采访编目和外借流通业务,已被国内外近百家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所采用。目前,正在开发若干个与数字图书馆相关的项目,制作了“数字图书馆实验演示系统”,为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奠定了基础。

国家图书馆还采取举办研讨会、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介绍和研究国内外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已出版的三辑《北京图书馆同仁文选》,是全馆员工科研成果的部分记录和科研水平的具体体现。

国内辅导国际交流

图书馆一角

中国国家图书馆设有专门的教育培训部门,开展正规成人学历教育。履行对全国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的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职能,举办图书馆业务、现代化技术、现代化管理培训班,推动图书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网络化。在加强交流,开展辅导的同时,促进全国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教育、科研单位之间的联合与协作,推动全国范围内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所属出版社已出版1500余种有关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文献研究等方面的著作,并出版发行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馆刊》、《文献》、《中国图书馆学报》等学术刊物。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常设于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国家重要的文化机构。代表国家执行有关对外文化协定;接待外国政府首脑和高级代表团的参观访问;致力于增进与世界各国图书馆界、文化界的交流与合作;参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学术活动。通过设在馆内的ISSN中国国家中心,使中国连续出版物的书目信息参加世界范围内情报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与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等图书馆界开展人员交换、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等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合作,成功地举办了各类以中国文化典籍为主的展览。

采用高新科技建设先进文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日益普及,国家图书馆在各项工作中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加快自身向现代化图书馆的转型,正在成为国家重要的知识枢纽和信息基地。

数字图书馆是当今世界各国视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知识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成为各国竞相投入的一个热点。国际上数字图书馆的进展情况表明,国家图书馆作为一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此,国家图书馆从1995年起开始跟踪研发数字图书馆,1998年向文化部提出申请,要求在国家立项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同时着手进行数字资源建设,目前已建成相当规模的数字资源量,其中部分已经为社会提供服务。200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正式立项,作为国家信息产业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已列入国家“十五”计划,国家经费总投入为12.35亿元,开始付诸实施。

2002年起,国家图书馆还承担了二项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送书下乡工程”,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很好地发挥了国家图书馆建设先进文化、传播知识的职能。

立足新世纪服务新时代

从毛泽东主席的第1号借书证,到周恩来总理新馆建设的批复,从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馆名,到1998年12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国家图书馆视察,并在这里向全社会发出“大兴勤奋学习之风”的号召,体现了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对图书馆事业的高度重视;预示着中国图书馆事业在21世纪将有辉煌的发展,国家图书馆也将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推动力。无论是近代还是现代,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了文化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世纪之交,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给图书馆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书馆这座“知识宝库”将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和支持下,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服务手段网络化。这既是信息领域的一场变革,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数字图书馆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一切文明成果将跨越时空,成为全人类共享的财富,国家图书馆将真正成为“没有围墙的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 - 机构设置

办公室

下设部门:

秘书科、宣传科、督办科、档案科(国家图书馆档案馆)

计划财务处

下设部门:

国有资产管理中心

人事处

党群工作与纪检监察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室、监察处、工会、团委)

离退休干部处

业务管理处

国际交流处(台港澳交流处)

保卫处

下设部门:

保卫科、消防科、中控室、古籍馆保卫科

总务部

中文采编部(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ISSN中国国家中心)

下设部门:

中文图书采访组、中文图书书目数据组、中文图书加工组、中文报刊采编组

学位论文采编组(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收藏中心)、台港澳文献采编组

中文资料组、名称与主题规范组(《中图法》编委会办公室)

联合编目组(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办公室)、ISSN组、回溯书目数据组

外文采编部

下设部门:

西文图书采访组、西文图书编目组、俄文图书采编组、东文图书采编组

外文报刊采编组、出版物交换组(国家图书馆翻译中心)、国际组织与外国政府出版物组

立法决策服务部

下设部门:

全国人大与政协服务组、中央与国家机关服务组、法律文献组、中国学文献组(海外中国学文献研究中心)

参考咨询部

下设部门:

读者证卡组、综合咨询组、社科咨询组、科技咨询组(国家图书馆科技查新中心)

企业服务组(国家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中心)、文献提供组(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复制组

典藏阅览部

下设部门:

保存本典藏组、基藏本典藏组、二期藏品典藏组、中文图书阅览组、中文图书外借组

中文报刊阅览组、外文文献阅览组、学位论文与台港澳文献阅览组、参考书组、基藏本阅览组

数字资源部

下设部门:

数字资源采集组、数字资源整合组、文献数字化组、数字资源服务组、网站管理组、版权管理组

缩微文献部(对外可称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下设部门:

综合管理组、计划与协调组、摄制与技术服务组、编目与典藏组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国家图书馆方志馆)(对内可称古籍善本特藏部)

下设部门:

办公室、善本组、普通古籍组(清史文献中心)、金石拓片组、敦煌文献组

舆图组、地方文献组、少数民族语文组、文献修复组(国家图书馆文献修复中心)

文献保护组、古籍善本特藏典阅组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

下设部门:

综合管理组、普查登记组、数据技术组、培训组、实验研究组

文化教育部(培训中心、首都联合大学国图分校)

下设部门:

学术讲座组、教育培训组、摄编与展览组

计算机与网络系统部(图书馆现代技术研究所)

下设部门:

网络系统管理组、应用系统管理组、硬件管理组、数字资源存储管理组、系统与软件测试

研究院

下设部门:

研究生教育办公室、图书馆学研究所、数字图书馆研究所、古文献研究所、期刊编辑部

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部)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下设部门:

社长办公室、总编办公室、财务科、文史编辑室、图书馆学编辑室

影印室、综合编辑室、营销策划科、发行科、再造善本编辑室

百年馆庆筹备办公室(临时)

中国国家图书馆 - 网站历史



1998年6月第一版

1998年12月第二版



2000年3月第三版

2000年7月第四版



2002年12月第六版

2005年5月第七版

中国国家图书馆 - 开馆时间

开馆时间

周一至周五9:00-21:00 周六至周日9:00-17:00

法定节假日不闭馆,详见“阅览室简介与导引”及主页公告栏开馆变动通知

中文图书外借库闭室期间归还中文图书地点

周一至周五17:00-21:00,在中文社科图书第一阅览室(南231)还书;

周一至周五21:00–次日9:00,周六至周日17:00-次日9:00,每年5月7日、10月7日全天,在夜间还书处(东门北侧)还书。

中国国家图书馆 - 楼层分布



一,二层平面示意图

三层平面示意图



四层平面示意图

五层平面示意图

中国国家图书馆 - 国图二期

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内部

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将于2008年9月9日开始接待读者。 走进国图数字馆,虽然很多书架和设备尚未到位,但新馆广阔的空间、现代的设计让记者耳目一新。投资12.23亿元人民币建成的二期新馆与一期功能不同,二期以服务普通公众为主,一期以服务研究型读者为主。二期新馆包括阅览区、研究区、学术区、艺术区和休闲区,新增读者座位2900个,日均接待读者能力有望提高8000人次;馆舍面积为25万平方米,居世界第三位。“二期工程将把国家图书馆的四大专藏之一——《四库全书》置于标志性中庭与读者阅览区共享。”记者了解到,国图保存的《四库全书》是现今惟一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的一部。

新馆亮点

亮点一:旧馆外借书面世5年即被下架收藏。国图二期开放后,新馆图书将根据使用生命周期决定下架时间,满足读者更多阅读需求。

亮点二:旧馆的读者阅读区域是按文献体裁划分的,如报刊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在新馆,区域被“打通”,读者在同一地点,既可以看杂志,也可以查电子书。

亮点三:引进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及时通过OPAC向读者提示二期阅览区图书的当前架位信息,实现读者自助借还图书。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官网
亮点四:为到馆读者提供手持移动电子阅读器,并在馆区内设置电子阅读站,使到馆读者能够方便地阅读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等。

亮点五:设立视觉障碍人士服务区,使视觉障碍人士可通过语音控制电脑,并通过与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建设的“盲人数字图书馆”获得与正常读者一样的数字信息资源。

中国国家图书馆 - 联系方式

位置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国家图书馆

邮编:100081

E-mail:webmaster@nlc.gov.cn 乘车线路:319、320、332、634、645、653、716、717、727、732、804、808、814、827、特6、运通105、运通106、运通205

站名:国家图书馆

提示:

·从首都机场乘机场巴士到友谊宾馆下车后,到中国人民大学东门转乘320、332、运通105、运通106、运通205可到达;

·从北京站坐地铁到西直门站换乘运通105、运通106、运通205可到达;从北京西站乘坐320、727直接到达;

·可直接访问北京公交网查询公交线路。

文津街分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乘车路线:5、14、55、101、103、109、124、812、814、846,在北海站下车后往西或在府右街站下车后往东。[1]

世界各国著名图书馆大全

对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而言,时间在流逝。但是即便许多图书馆都建立了数字藏书并且提供他们的技术产品,我们仍旧认为我们应该往回走,一览这些图书馆所拥有的大量藏书之美。

圣加仑修道院图书馆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

斯德哥尔摩公共图书馆

大英博物馆阅览室

何塞洛斯图书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

尚蒂伊城堡图书馆

三一学院图书馆

斯特拉霍夫修道院图书馆

国家博物馆图书馆

加拿大国会图书馆盐湖城公共图书馆

埃斯科里亚尔图书馆

纽约公共图书馆

亚历山大图书馆

奥地利国家图书馆

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

瑞典皇家图书馆

法国国家图书馆

波兰国家图书馆

丹麦皇家图书馆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

俄罗斯国立图书馆马耳他国家图书馆

圣马力诺国家图书馆与图

希腊国家图书馆

匈牙利国立塞切尼图书馆

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

马尔代夫国家图书馆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新西兰国家图书馆

杰伊私人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

乔治·皮博迪图书馆阿根廷共和国国家图书馆

梵蒂冈图书馆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

卢森堡国家图书馆

牛津大学图书馆

波士顿公共图书馆

维多利亚国家图书馆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冰岛国家与大学图书馆

法国密特朗国家图书馆

附图

更多>>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为本词条添加视频和组图相关影像



北京地铁旅游景点...



北京地铁旅游景点...

注释与参考: [1] ^中国国家图书馆 温州网,国家图书馆二期九月迎客 为读者提供移动电子器,2008年07月17日 谷歌图片

被引用: 本词条已被如下媒体引用 我来补充 互动百科联盟: 语文教学资源网 跟我走遍天下吧!

开放分类: 我来补充

中国

中国各类建筑

中国图书馆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业

中国文化

中国网站

互联网

各国文化

国家图书馆

图书馆

土木工程

工程技术

建筑

建筑物

技术

文化场馆

文学

艺术

同义词:

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分享到: 我要提建议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hudong.com。

WIKI热度

创建者: panfeiboy

编辑次数: 33次 历史版本

参与编辑人数: 13位

最近更新时间:2012-08-18 17:31:52

贡献光荣榜

更多 盐业刘俊

春夏秋冬日月

张梦远小Y

计算机百科

爱散步的八爪鱼

此词条还可添加 信息模块

相关词条

编辑 首都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

京师图书馆

《实用新经济学》

《大城市的小康生活》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加拿大图书馆事业

相关任务

任务名发起人

图书馆概览 微微可口

世界各国著名图书馆大全 沈旭冰

任继愈相关知识 王国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6147.html

更多阅读

上facebook官网注册激活账号的方法 注册facebook账号

上facebook官网注册激活账号的方法——简介Facebook是创办于美国的一个社交网络服务网站,Facebook没有官方中文名称,不同汉语地区的使用者发展出不同的译名,中国大陆的脸谱、香港的面书或面簿、台湾的脸书,亦有“非死不可”的戏谑译名。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调整方案 中国高速公路命名规则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案调整方案针对原有线路存在的几个问题,对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提出调整建议。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一路多名2、线路太长并走向混乱3、原有线路密度低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4、命名原则混乱5、未强调枢

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门票及领票办法 国家博物馆参观攻略

为避免零散观众排队领票等候过长时间,建议参观观众推迟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计划,错开参观高峰时间。团体观众预约及零散观众领票方法如下:参观门票参观门票及领票办法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开放期间观众领票办法国家博物馆《

声明:《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官网》为网友盛夏已如深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