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期,越来越多的风言风语和是是非非,泼向年事已高却依然睿智的李嘉诚先生,坊间关于李嘉诚与北京当局早已闹翻、不看好香港未来、资产开始大规模转移欧洲等等传言,不绝于耳。笔者跟踪研究李嘉诚家族及产业已经多年,现将笔者的一篇旧文原封不动地发布出来,或许从这篇文稿中,可以大致判定出李嘉诚商业帝国近年来的运行轨迹。】
----题记:笔者撰写此文,既不想为李嘉诚歌功颂德,也不愿为李氏基业泼凉撒沙,只是将李氏家族的霸业投影到现实的大地上,给更多的商界精英一个参考坐标系,并学会用战略思维和智慧正视眼前、把脉未来。
管理专家们认为,靠捕捉一次机遇而成功的商人是幸运的,屡靠捕捉机遇而获成功的商人则是幸运之神。在许多普通人的眼里,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位善于捕捉机遇而成功的商人、神人。李嘉诚及其所创造的事业之所以成为神话,正是因为他的成功违背了许多“常理”,让那么多人读不懂。而新世纪的李嘉诚也仍然在世人质疑的目光中继续前行——逆水行舟投资于前景比较遥远的3G,继续钟情于已处于泡沫状态的北京地产,继续寻找可以投资控制的新经济地带。这些都让许多人士看淡李氏江山的未来,特别是李氏父子在并购美国环球电讯公司、投资印度港口以及大陆青岛的港口方面,都遭遇了重大的挫折,有人认为李氏家族的霸业正在走下坡路。事实到底如何呢?
一、对李氏家族霸业的形成及发展的基本特征
李氏家族的兴起与大多数第一代香港富豪的成长具有共同的香港特色及香港情结:苍凉荒芜的香港岛在特殊的政治、历史环境下,被英帝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充电”后,快速脱胎换骨般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会,与此同时,一批毅力非凡、精明能干、思维敏捷且极具商业悟性的年轻人,及时捕捉住一个又一个上帝信手抛洒的机遇而快速发迹。包括李嘉诚在内的香港第一代商界精英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而李氏家业的发展壮大,更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李嘉诚本人既具有大多数华人勤劳吃苦的优秀品质,又具有非凡的、能及时捕捉并消化历史机遇的商业智慧。尽管满天飞舞的关于李嘉诚成功经历的文字无不肯定地说:上帝非常宠爱他,每当他的事业发展到一个关键的时刻,都会赐予他新的更好的机遇。其实,很多历史性机遇不是面对某一个或某一些人的,而是面对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每一个生灵。关键的问题在于当机遇降临时,不能困惑犹豫而要及时抓住它,更重要的是你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能量去消化它。可以说,李嘉诚面对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机遇,都很果断有力地抓住了它。今天,整个人类的历史环境正在发生着令人难测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当香港与中国大陆逐渐融合而中国又加速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李氏基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转型,对李嘉诚本人而言,历史“调戏”他的仍然是一个老问题:你这个商业“廉颇”是否老矣,还能否辨识机遇并准确地把握住它、消化它?只不过今天的机遇深藏在错综复杂的、难辨真伪的商业冲突和利益纷争的迷局之中。
第二,李氏家族的财富构成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大多数传统的商界领袖都是“从一而终”、做精做透,成为某一个行业或领域的风吹不摇、地震不动的霸主。而李嘉诚的创业经历具有十分鲜明的“与时俱进”的特征。他最初发迹于塑花制造业,并因此而积累了初步的基业。之后,随着香港国际贸易及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不断提高,李嘉诚的产业又转向了地产业及货运业。现在不仅李氏家族的地产业已在香港和内地均有较大的影响力,而且他的码头业在香港和珠三角地区已达到一定程度的“控局”状态。近年来,随着IT资讯业及网络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李氏家族无疑又在继续研究和探讨未来的盈利模式及利润取向。这正是近年来诸多领域里的观察人士“看不懂”李氏霸业发展走势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李嘉诚一直是一个思维活跃、不安分守己的商界智者。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他产生了质疑:面对信息时代,李某人还能否保持高度的市场敏感性,还能否发展并拓展到新的产业领域,还能否打造出新的赢利平台和获利模式?
第三,李氏家族的霸业基础之所以一直比较稳固,是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没有轻视、淡化实业基础。特别是在虚拟经济大行其道,经济泡沫无处不在的今天,李嘉诚在“实”与“虚”的产业天平上,始终把持着平衡。可以看出,李家公子李泽楷同老子比起来,毕竟太嫩,近年来白白烧了不少钱,烧掉的财产中既有老父多年辛勤的血汗积累,又有从市场大肆圈来的财富。而李嘉诚本人始终把实业发展作为稳固霸业的基础。总体而言,可以得出这样的初步判断:一是李嘉诚作为一位精明老辣的商界老手,作为既注重产业基础的质量,又善于借助产业平台进行大手笔资本运作、战略调整的超级管理者,面对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跨越式发展,正在思考并审慎进行着霸业的战略性转轨,使其宏大的事业和巨额的财富,更具成长空间和增值潜力。二是在新经济浪潮中,以李泽楷作为先锋进行大量尝试和果断出击,但由于太过感情用事和对时代脉搏把握不当,酿成了很大的损失,并且面临不少难题,有些项目已陷入僵局。三是展望未来,信息时代及全球化背景下的不确定因素非常大,在高度透明且快速变幻着面孔的市场环境中各种利益机遇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因此,投资风险会大大增强。所以,李氏家族近年来枉交了不少学费是可以理解的。目前,对李嘉诚本人而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从个人及企业形象、管理及运筹策略、拓展投资业务空间及优化产业结构等各方面进行全新的整合,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总之,正是在上述大背景和前提下,才有了近年来李氏家族向新经济领域及中国大陆市场的大举进发,才引起各界人士对李氏家族的再度关注和评论。
二、李氏父子能否跨越3G陷阱?
在不断加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李氏家族加快了向新经济领域的进军步伐。前两年打造网络经济平台的巨大投资,如今已是“无声无息”地勉强运营,近期投资3G的战略性举措因此遭到了各方质疑。“我们的做法史无前例。我们认为3G是一种新媒体。我们是新媒体的开路先锋。”和记黄埔3G公司发言人马特·皮科克表示。在互联网泡沫破碎后,这种宣言听起来有些疯狂,李氏父子已经在3G黑洞上投资了160多亿美元,还没有任何赢利的曙光。
3G怀疑论者指出,任何一个战略投资家,都会选择成熟的赢利模式而不会将处在试验阶段的业务作为主流。3G只不过是对目前通信网络的一种大升级而已。3G能否带来新业务,目前仍处在朦胧状态无法断定,终端客户的定位到目前也无法确定。在前无古人,尚无经验的3G项目上,李嘉诚肯定看中的是未来的希望之光,但是,未来的财神爷是何等面孔,能否惠顾李氏财门却很难预料。一些管理专家指出,即使和记黄埔能成功地推出网络,他们还要面临大量强大的竞争对手。而李氏父子在这方面并没有多少竞争优势和经验。几乎所有评论家都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
不可否认,当初可能因信息不对称,及对未来市场走势判断有误,导致决策太过仓促。不过有专家分析认为,李氏投资可能有两个意图:一是3G未来的利润空间可能会很大,而且这种利润回报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与传统产业的利润回报方式会大不一样。二是打造好了业务平台,可以为融资并借助融资资本产生的利润打造出一个新经济的战略平台。并且按照李嘉诚一贯的“商业控制”思维,可以为李氏基业的未来走势预埋亮点。
然而,3G的确饱含风险。不过,李嘉诚有足够的实力避免“撞板”,这是一个投资老手真正老辣之处。按照高盛的评估,以和黄账面高达16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和来自3G以外的公司其他产业部门每年30亿美元的现金盈利测算,即便2004年和黄整个3G项目以失败告终,和黄也完全能够抗得住失败的冲击。李嘉诚说,他要确定自己有游一个来回的能力,然后才会下河,游到对岸。这是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能力。恐怕也是怀疑者的考虑欠妥之处。
三、李嘉诚会在北京遭遇滑铁卢吗?
不动声色间,李嘉诚已向内地投入了600多亿港元,涉及从码头到写字楼,从石油到电讯的广阔领域,似乎李氏家族在大陆的商业帝国正在形成。
但在很多人看来,李氏商业王朝在大陆却并不顺利。有消息称,李嘉诚曾经计划在北京投资兴建一座大型主题公园,有叫板香港迪斯尼之势,但李嘉诚和其合作伙伴将不得不考虑香港方面的态度——特首董建华曾宣称“一个中国只应该有一个迪斯尼”。其实,这种消息可能有片面之嫌,因为建不建北京的迪斯尼,与李嘉诚关系不大,更重要的因素还在于北京市政府和迪斯尼总部。虽然李嘉诚以“北京金银信”的名义,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悄悄在北京郊区房山圈下了3000亩地。不料,合作谈判陷入了停顿。3000亩地闲置一年多,任由荒草疯长。
再看看李氏家族在京的物业发展状况。李嘉诚在长安街上兴建的东方广场,并不被业内看好,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大败笔”。其他几项在北京的地产投资也进展不顺利。位于东四环、东五环之间号称“CBD后花园”的东坝项目意向协议已签了一年多了,但至今仍然没有实际开发,甚至有传闻说,和记黄埔已经在东坝出局了。分析人士指出,东坝项目的一个显著的意义是:李嘉诚把眼光从高档写字楼和商住楼转向了普通住宅市场。但是在北京的普通住宅市场上,和黄很快遭遇万科、珠江合生、华润置地等的激烈竞争。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说,尽管李嘉诚更具资本和营销实力,但万科房地产公司和珠江合生房地产公司,以及诸多北京本地地产商,与和记黄埔相比,在开发住宅项目上可能更加强大、更熟悉本地市场、更灵活。
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今年以来,北京开始刮地产泡沫风,很多投资商总担心这股泡沫风引起消费者的心理效应。这股风显然对李嘉诚很不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北京房地产业存在严重泡沫。商品房空置率相当高。商业银行也开始收缩对房地产公司的贷款。一位北京业内分析人士很坦率地说,李嘉诚在北京房地产市场的确是不成功的,李嘉诚将为他的北京地产帝国付出相当的代价是肯定的,不过,即使有点代价,似乎也撼动不了李氏王朝的基业。
面对方方面面的说三道四,可能李氏家族的决策层觉得不大顺耳,甚至还会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认的是,李氏家族近年来对大陆的投资的确不乏败笔。因此,所有有此动机的港商应该深刻反思的至少有四点:一是大陆的投资环境,市场环境的确有很多特殊的“国情因素”,不可忽视;二是大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的确有限,不可高估;三是大陆的投机利润地带和权力掩盖下的灰色利润地带会越来越少,且获取的代价和策略有较大的障碍;四是整个中国大陆的市场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中产生的商机并不能完全构成投资的动机因素。
总之,如果有什么忠言相劝,或者希望李氏霸业面对未来更具有时代特征并孕育更大的竞争力的话,有以下几点粗浅的意见愿与李家商榷:
一是李嘉诚本人不能失去了平常心,自己把自己打败。在李嘉诚身上,很难发现他属于哪一类人,具有哪一类性格。他温情而不过分,厚爱而不过溺,他胸襟宽阔、富有爱心。他动辄捐给社会千千万万。他对人生和社会有独到而成熟的感悟,处世处事有原则有分寸,他对整个人类社会和现实世界有一颗赤诚而富有激情的爱心。正是这种非凡的平常心和分寸感,使他能在诸方面取得成功。即使当整个人类社会转入信息时代,各路后生纷纷崛起的时候,与他一同创业的同伍者纷纷保守不前、考虑在人生的舞台上如何收场的时候,他仍然尽可能与历史合拍,尽可能与新世纪的一切新生事物保持密切接触并深切地感知和感悟。所以,他依然保持着平常心态。因此,他的眼光仍足够敏锐,他的头脑仍极为灵活,这使得他每有行动总能令世人“大跌眼镜”,他的行为总能令众人“出乎意料”。但是现在,当一个又一个全新的历史性挑战、一个又一个挫折与困惑降临时,李嘉诚的平常心是否仍能把持住呢?
二是无论人类社会的历史如何快速变迁,无论中国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如何出乎意料,无论国际资本如何搅动中国的市场,无论虚拟经济如何兴风作浪,一个绝不可能放弃的原则是:任何时髦的赢利理念、任何诱人的虚拟经济空间、任何新经济的模式出现,一旦偏离实物经济的基础,则必然成为泡沫堆积出来的空中楼阁。对于那些想在虚拟经济领域有所作为的传统企业而言,务必切记:只有建立在坚实的实业经济基础上的虚拟经济,才最具生命力和巨大的潜力。因此,李氏家族的两大优势特别适合于今天的市场经济格局的变革:第一,具有强大的实业基础;第二,具有能顺应时代潮流,善于进行战略性转移的智慧。如果脱离实业基础而盲目追求虚拟经济,则必然是自掘陷阱。想必李氏父子多少也尝过这种苦果。
三是李氏江山能否选好接班人。迄今为止,李嘉诚对两个儿子的培养是非常成功的,而且他对外来的接班人也充满了自信。李嘉诚曾举例说,一位欧洲著名家族人士已有五代的成功历史,家族成员都十分有修养、有礼貌。他认为,虽然中国的老话是“富不过三代”,但今天的教育、组织不同,令事业可以继续,他相信这句话日后将会修正。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家族制管理模式及企业运营机制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改进。其中永恒不变的是,任何伟大的霸业都是建立在投资及经营智慧的基础上。因此,李氏家族的霸业无论是发展到三代、五代,还是八代、十代,核心问题是面对未来,智慧的源泉在哪里?
现在,信息时代正在以不可抗拒的速度和力量,对各个领域里传统的观念、模式、机制、习惯进行无情的冲击和整合。在这种大潮涌动、充满变数的市场环境中,我们只能尽量以平静的心情和中恳的态度关注李氏家族霸业的走势。
【2005年5月15日于香港尖沙咀北京道“环球商业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