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如果只生养不教育,是父母的过失。如果送去学校,老师放羊不用心,那是老师的错误。如果小孩子不学习,就不是个好孩子。小时候不认真学习,长大了对社会有什么用呢?
古人把教育的责任,清晰的分给了各个参与者。做爹妈的,必须要送小孩子去上学,这是爹妈的责任(养不教,父之过。)。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教学要是不用心,那老师就不称职(教不严,师之惰。)。如果小孩子没有认真学习,就没有完成好自己的责任,小时候对个人是“不宜”(没有益处),长大了对社会是“何为”(没有贡献)(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说“父之过”是因为古代女性的社会劳动参与相对较少,谈及责任过失以及对应的惩罚,都罚不到当母亲的身上。古人从不低估母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前面提到孟母做例子就可以看出。
谈教育之道,古人认为最关键的是老师要严格。怎么教,只要老师尽心尽力去严格的要求,那一定是花了心思的,花了心思就把水平发挥出来了,对小孩子尽到了最大的努力,而且老师自己也会有提高。水平不够钻牛角尖,不严格要求会教得更好的老师肯定是极少数。“严”这个字,可谓四两拨千斤,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坐得笔直的听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比起拜春哥打游戏是要难受一些的。所以,如果要让小孩子尽可能多学一些做人的道理,多思考少懒惰,师道压力是一种必须。而能给小孩子施加压力的老师,一般也要比强调“快乐学习”的多用心一些。
现在有一种反智的潮流,以学生感受好不好来判断老师的教学效果,窃以为应该适可而止。中国美国,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是学生读书读到吐血,夜里两点惨叫着老师的名字做噩梦惊醒的。我导师的女儿,曾就读于附近一所著名私立高中,后进入哈佛本科。在最近这5年里,平均每个学期每门课的阅读量肯定超过1000页A4纸。一门课4,5公斤重的一本大开书教材,一个学期5,6门课还不包括课外活动。高中老师给她上APphysics,甚至讲到广义相对论用geodesicpath的定性解释。而中国最好的几所大学,也都是靠学生通宵自习,冻死人的冬天早上4点多起来排队占座,这样来保住牌子的。什么时候老师觉得不用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了,社会上形成反对教育严格要求的趋势了,这个社会的教育就失去了根本,未来就很危险了。
最后两句是说给小孩子听的。不好好学习,对自己,对社会都是不负责任。古人认为,小孩子子生下来就可以享受祖先多少辈人辛苦建设的成果:比如开辟的田地,住的房子,走的路,生活里应用的各种技术,都是前人积累而来。生下来就有这些,是得了前人的好处的。享受这些的前提,是承诺尊重前人,而且自己贡献添加一些,留给后人。(类似于GPL?:))所以一个人不是为了它自己活着,也不仅仅是为了它爹妈活着,而是对整个社会,对前人和后人都有义务有责任的。这个责任就是继承和发展社会,把物质和精神财富传递下去。
这里讲的是教育,实际上灌输了儒家身家国天下的思想。身,来自于父母的恩惠,所以要回报父母。家,受益于祖宗,亲人,后代,所以要相亲相爱,互相扶持。国,因为这一群人积累了许多年发展了许多年,一个人生在这里,享受这些,就有维护同胞,贡献力量的责任。为什么国家之间有区别,道理很清楚。外国人关我们屁事啊,他们的祖宗又没有把田地开发留给我们,又没有给我们修路造桥,又没有给我们共享技术知识,还要跟我们讲“普世价值”,圈圈它的个叉叉。平天下在古人的理想里是国家发展强盛了,就去当落后国家的祖宗,自然而然版图就扩大了,动武与否只是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