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文博网专稿 编辑: 本站 日期: 13-06-07
来源于:《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第40期 作者:律海明
景德镇地区的制瓷原料从历史上来分析,大致可以分为瓷石和高岭土两大类。从五代开始一直到宋末元初,景德镇地区基本上是用瓷石单独制瓷。到宋末元初,由于上层瓷石原料的匮乏而导致的原料危机,从而引出影响和改变中国制瓷史的高岭土,从而形成“二元配方”,即“瓷石加高龄土”。那么什么是瓷石,什么是高岭土,他们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它们的矿物组成都是什么?其矿物组成的各种成分在成瓷过程中都起什么作用?我们下边就瓷石和高岭土的定义及使用情况,瓷石和高岭土的受热情况分析,瓷石和高岭土所含主要矿物成分在成瓷过程中各起的作用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
一、瓷石和高岭土的定义及使用情况
瓷器的产生和出现与瓷石原料的发现和利用有密切的关系。瓷石是一种石质原料,它是由细晶岩石英斑、次生石英岩等酸性浅成岩经热液蚀变而成,其主要的矿物组成包括石英、长石、绢云母和高岭石等。这些矿物成分构成了其天然混配好的成瓷组分。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一般高于70%)、氧化铝(一般不超过20%)、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铁(一般小于1%)、氧化钙、氧化镁等。瓷石通常呈灰色或灰青色,经粉碎加水后,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干燥强度。在1200-1300℃的温度下经烧结即可瓷化成致密的瓷器。

高岭土俗称瓷土,是以高岭石或多水高岭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软质粘土。因首先发现于景德镇以东45公里的东埠山而得名。高岭土是由铝硅酸盐类岩石经风化淋滤,残积及外生沉积作用而形成的粘土,或为热液对围岩交化蚀变的产物。其主要的化学成分为氧化铝、氧化硅,含少量的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和氧化锰。高岭土呈白色,含杂质时泛黄、灰、浅灰的等色,尤其含三氧化二铝甚高,其烧结和瓷化温度比瓷石高得多,到1400℃仍不能烧结。古代的烧成温度使其无法成瓷,烧后为白色。(全文见《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第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