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李自成》连环画面面观连趣网论坛

本帖最后由 小胜者 于 2013年1月21日 09:51 编辑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连环画面面观

以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为主人公的连环画有不少,但众多出版社相继在一个时期集中推出根据姚雪垠先生长篇小说《李自成》编绘的连环画,却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道独特风景,可也留下了至今仍存留于连友心中的不少遗憾。为此,特试将《李自成》连环画的一些情况梳理一下。

一、《李自成》连环画的原著内容

1963年7月,中国青年出版社首次出版了姚雪垠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1卷。当时,并没有任何出版社有将这部小说改编为连环画的计划。时间过去了13年后,到了1976年12月,中国青年社推出了《李自成》的第2卷,1977年7月又问世了《李自成》第1卷第2版。此刻,小说《李自成》才引起了多家出版社的注意,纷纷确定了创作《李自成》连环画的选题,并组织了精兵强将进行编绘。1981年8月,《李自成》第3卷问世。1999年4月29日姚雪垠先生溘然长逝后,其所著的《李自成》第4—5卷终于在8月出版了,这时与《李自成》第3卷的发行已相隔了18年,但总算是出齐了。

但本以为该书的总体设计风格会得到承续,与早年分批出版的《李自成》第1—3卷可配套。但事与愿违,中国青年社将已出版过的《李自成》前3卷与新出的第4、5卷合集共12册重新进行了策划,并做了新的装帧设计,原来封面为“闯字大旗”的第1—3卷也和《李自成》连环画一样成了有头无尾的版本。由于《李自成》第4—5卷的姗姗来迟,加上传统连环画早已日渐式微风光不在,根据小说《李自成》编绘的连环画最多只反映了原著第1—3卷中的情节内容。特别是动手较早的部分出版社仅对小说《李自成》的第1—2卷内容进行了改编,像江苏人民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就是如此,其中津版只到“李岩起义”就结束了,第2卷最后闯王攻取洛阳的情节未纳入。将前3卷内容系统纳入的《李自成》连环画也只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其中,上海人美社的内容更连贯更详尽,山东人民社是“李自成故事选”,在前2卷的改编上,情节脉络还算是前后相接的,可在第3卷的改编上,故事的连续性就差了些。而其它涉及小说第3卷内容的《李自成》连环画虽还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册、安徽人民出版社2册,但都连续性不强。另外,浙江的《工农兵画报》上也有取材小说第3卷相关情节的一个短篇。

二、《李自成》连环画的分册安排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明了地知道《李自成》连环画套书有多少分册,在此先将出版3册以上(含3册)的7个出版社的《李自成》连环画分册书目罗列一下(短篇单册后面介绍)。

江苏人民社《李自成》共有10册:1.《潼关大战》、2.《商洛山中》、3.《重振旗鼓》、4.《会师商洛》、5.《平息叛乱》、6.《转危为安》、7.《百折不挠》、8.《崇祯借饷》、9.《李岩起义》、10.《智破洛阳》。

天津人美社《李自成》共有10册,没有分册名。

上海人美社《李自成》共有27册:1.《清兵入塞》、2.《南原激战》、3.《两路突围》、4.《谷城会献》、5.《智取张家寨》、6.《石门平叛》、7.《巧计擒文富》、8.《智亭山》、9.《玛瑙鏖兵》、10.《崇祯借饷》、11.《尚炯访金星》、12.《强渡汉水》、13.《伏牛决策》、14.《李岩起义》、15.《洛阳大捷》、16.《献忠入川》、17.《破襄阳》、18.《三雄聚会》、19.《辽海崩溃》、20.《横扫宛叶》、21.《再攻开封》、22.《洪承畴降清》、23.《慧梅出嫁》、24.《袁时中叛变》、25.《朱仙镇》、26.《水淹开封》、27.《慧梅之死》(其中24、27分册当年没有出版)。

辽宁美术社《李自成》共有12册,没有分册名。

山东人民社《李自成故事选》共有13册:1.《卢象升抗清》、2.《潼关大战》、3.《义送摇旗》、4.《夜访谷城》、5.《张献忠反谷城》、6.《智取张家寨》、7.《借饷银》、8.《计斩坐山虎》、9.《投奔闯王》、10.《女将慧梅》、11.《智擒傅宗龙》、12.《朱仙镇大捷》、13.《鏖战开封》。

陕西人美社《李自成》共有7册:1.《京郊之战》、2.《南原突围》、3.《商洛整军》、4.《谷城风云》、5.《智取张家寨》、8.《石门平叛》和单册出版的《慧梅之死》。第6、7册未出,至于分册名是什么不知道,讲什么内容也不清楚(按照原著相关章节和第8分册“内容提要”的第一句话为线索,第6分册很可能是讲李自成与妻子高桂英会师商洛,第7分册可能是讲刘宗敏用妙计擒杀豪强宋文富)。

安徽人民社《李自成故事》共有3册:《闯王平叛》、《高夫人东征》、《破襄阳》。严格地说这3册连环画只能算是李自成故事的三个单册。

从以上苏、津、沪、辽、鲁、陕、皖等省市出版的《李自成》连环画分册情况来看,在分册安排中,有的起了分册名,有的没有起分册名。起分册名的比没起分册名的要好,它使读者更直观地知道了每一分册的主题内容。不过,这些分册名也起得各有千秋,总体上看,上海人美社更好些。像江苏人民社虽然在分册字数上很一致,均为4个字,不过有几册书名体现不了小说《李自成》特有的主题内容,如果将其放到其它连环画可能也合适,像《转危为安》、《百折不挠》等。另外,如山东人民社存在着把第13册标为第12册的分册排序重迭错乱;陕西人美社在上市的第8册《石门平叛》中也夹了一张“致读者”的小纸片,上面写到:“由于我厂印刷工作不慎,造成此书质量未达标准,为此,每册减价二分,请读者谅解。”从中也说明了当时连环画出版已成了鸡肋,无论从出版社、印刷厂都不像以前那样重视了,一些不应该发生的纰漏就出现了。

三、《李自成》连环画的出版时间

上述7家出版社推出第1版《李自成》连环画的时间为1977年至1985年之间。期间,第一个完成《李自成》连环画出版任务的是江苏人民社,1977年12月第1册问世,1978年3月出了第3册,4月出了第2册,11月出了第4册;1979年1月出了第5册,4月出了第6册;1980年3月出了第7、8、9册,8月出了第10册。

天津人美社也是在1977年12月出了第1册;1978年7月出了第2册,11月出了第3、4册;1980年2月出了第5册,9月出了第7册;1981年8月出了第6册;1982年6月出了第8册,8月出了第9、10册。并且,在1977—1979年推出了第1—4册的40开本,其中1977年12月出了第1册;1978年10月出了第2册;1979年3月出了第3、4册。

上海人美社于1978年4月推出了第1册,12月出了第2、5册;1979年1月出了第3册,4月出了第12册,7月出了第4册,8月出了第6册,12月出了第11册;1980年2月出了第7、9册,3月出了第13册,5月出了第8、10、14、15册;1981年5月出了第16册;1982年2月出了第17册,8月出了第19册;1983年2月出了第18册,6月出了第23册,7月出了第22册,9月出了第20、25册;1984年4月出了第21册;1985年3月出了第26册。

辽宁美术社在1978年9月出了第1册;1979年4月出了第2册,7月出了第3册;1980年5月出了第5册,7月出了第4册,8月出了第7册,11月出了第11册;1981年1月出了第6册,3月出了第8册,7月出了第9册,8月出了第12册;1982年9月出了第10册。

山东人民社在1979年4月出了第2册,7月出了第1、4册,9月出了第3、5册;1980年6月出了第6册;1981年7月出了第7册,8月出了第8册,9月出了第9册;1982年11月出了第10册;1983年6月出了第11、12册,12月出了第13册(误标为第12册)。

陕西人美社于1979年6月出了第3册,8月出了第1册,10月出了第2册;1981年10月出了第4册,12月出了第5册;1983年9月出了第8册;1985年8月出了《慧梅之死》(这册其实并非套书系列,只是一个单册),这是所有根据《李自成》小说编绘的连环画中仅有的一册32开本彩色版,也为当年《李自成》连环画的出版写下了一个令人遗憾的休止符。

安徽人民社出版的3本《李自成》连环画均未标明分册序号,1978年12月《闯王平叛》出版;1980年2月《破襄阳》出版,12月《高夫人东征》出版。

连友们都知道,按照一般套书出版的惯例,各分册的出版是不管前后排列顺序的,谁先绘制好了就先出,这样做能使读者先睹为快,不过一旦有什么变化就会出现断尾巴、缺中段等状况,导致像上海人美社《李自成》连环画初版本少了第24、27册,陕西人美社《李自成》连环画少了第6、7册的情况。尤其是上海人美社的第24、27册,在1986年已经编绘完成,只是因为连环画市场一路下滑,无法开印,初版的不完全已成了不能改变的事实。

四、《李自成》连环画的脚本异同

当《李自成》连环画改编刚开始时,小说《李自成》只出了第1卷(上下)、第2卷(上中下)。所以,各大出版社在改编中对原著内容的取舍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像上海人美社首先把《李自成》第1、2卷改编为15分册连环画,并确定了1—15册的分册名,撰写了各分册内容提要。同时,在改写脚本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重要情节不遗漏、分散内容求集中的原则,如将原来在小说中分别在第1卷第1—3章和第23—24章所叙述的情节揉合在一起,改编为第1册《清兵入塞》,作为整套《李自成》连环画的开篇,而就是这种打破以往常规一开场就要突出主要人物或正面人物的改编模式,却使这册连环画的故事叙述更完整了,也成为了引出后面内容的背景和铺垫。并在改编中十分注重对各类出场人物的性格描写,考虑了脚本的文学性,凡是原著中的生动传神之处,编者都尽量移植到连环画脚本之中。类似沪版《李自成》连环画这样第1册不出现李自成这一中心人物的,还有鲁版第1册《卢象升抗清》、陕版第1册《京郊之战》。在1981年全国第二届连环画评奖中,《李自成》连环画改编脚本连中三元:上海人美社改编的《李自成》第1—15分册、天津人美社改编的《李自成》第2册和陕西人美社改编的《李自成》第1册分别荣获文学脚本二等奖。

江苏人民社、天津人美社、辽宁美术社虽然只改编了小说第1—2卷内容,但纳入的内容也比较多,有些情节为其它版本所无,并各具特色。如辽宁美术社的脚本大致按小说情节推进,采用散点布局,多头展开,每一分册所叙述的故事如一个个蒙太奇镜头,把不同的场景穿插串联在一起,但对明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描写相对份量较轻。再如,天津人美社的脚本还有一个有别其它出版社的特点,就是对一些需交待的背景等,采用了以文为主,以图为辅的新形式。又如,苏、津、辽3家出版社编绘的《李自成》连环画中,对有关高夫人在崤山策应闯王,并最后与闯王在商洛会师等情节,展现较为详尽,相比沪、鲁、陕3家出版社编绘的《李自成》连环画,上海人美社对这段情节只作为过场戏,而山东人民社、陕西人美社干脆就未编入。而安徽人民社选取的《高夫人东征》故事,也是其它出版社没有涉及的。所以,通过翻阅不同出版社推出的《李自成》连环画,大家对小说内容可以了解的更加全面。

从文字编辑配备上来看,上海人美社人数最多、力量最强,共有8人,他们是杨兆林、陈贻恩、钱兴凤、奚崇德、于玉先、张炳隅、甘礼乐、江水。其中,杨兆林编了第1、2、3、8、16、17、18、23、26、27共10册;陈贻恩编了第4、5、11共3册;钱兴凤编了第6、7、25共3册;奚崇德编了第10、12、13共3册;于玉先编了第9册;张炳隅编了第14、15共2册;甘礼乐编了第19、20、22、24共4册;江水编了第21册。

而其他出版社的编辑队伍规模就小多了。安徽人民社是3人,其中,汪广润编了《闯王平叛》、朱玉龙编了《破襄阳》、李言敏编了《高夫人东征》。天津人美社是2人,为何溶、定兴。陕西人美社也是2人,第1、2、3、4、5、8册文编是王永祥,孙亚南编了《慧梅之死》。江苏人民社、山东人民社、辽宁美术社都只有1人,分别是黄亦加、张剑萍、卞福顺。

五、《李自成》连环画的绘画风格

为了在创作时更得心应手,当时的编绘者都广泛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如上海人美社,在1977年夏秋时节组织了黄大华、王亦秋、罗希贤、施大畏、崔君沛等5位编创人员,北上天津、北京等地,到了故宫、山海关;后又折向西走,深入陕北、陕南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认真观察分析各处风土人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并确定了《李自成》连环画近70位人物造型。20年后的1997年9月,当事人之一的罗希贤将此经历编绘成《北行记》连环画在上海《新民晚报》上连载;同年12月,大可堂文化有限公司出版了32开精装本《北行记》;2006年6月,在上海世纪出版有限公司·学林出版社推出的50开本《罗希贤连画精品集》中又纳入了此书。《北行记》也成为了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描写《李自成》编绘背景的一册连环画。其它天津人美社、江苏人民社等出版社也像上海人美社一样,均组织编绘人员深入小说中提到的有关地点去实地考察,结合历史资料和实地文物古迹,直接或间接地增加感性认识,获取相关素材。从而使《李自成》连环画中的人物塑造特点明显,对特定环境的山川地貌、城乡特征、生活风俗等的描绘较为准确到位。

江苏人民社由聂秀功主笔,会同其学生戚新国、朱新昌共同完成的苏版《李自成》采用中国传统线描和现代线描的结合手法,柔中见刚的线条如曲铁盘丝般地遒劲多折,墨色加杂其间,画面有一种棱角分明的“刚性”张扬味道。这也是唯一一套由3位绘者自始至终一起完成的作品,聂秀功还承担了封面绘图,使得整部连环画从前至后、由内到外的绘画风格保持了高度一致。

天津人美社的《李自成》集中了南北绘画高手,共有17人,人数为最多。其中,谢智良、王传义、徐志成(别名“中流”)、鲁永欢、陈忠耀绘了第1册;许勇、顾莲塘、王占鳌、杨建友绘了第2册;戴宏海、戴仁绘了第3册;谢智良、王传义、徐志成绘了第4、5册;刘文颉、张培成绘了第6册;陈惠冠绘了第7册;赵奇、许勇、顾莲塘绘了第8册;王传义、徐志成绘了第9册;戴红杰、戴敦邦绘了第10册。从绘画水准上可看,上述这几位画家的笔下驾驭能力都属于强者,并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同时,从绘画形式上看,也是《李自成》套书中最多样化的,像第1、5册是单线白描、第2册是毛笔素描、第3、4、6、7、8、9册是线描加色块、第10册线描与色块明暗的结合,除了第6、8册在勾线、人物塑造、场面处理上有点显得单薄逊色外,其他各分册的绘画水平均属于较高层次。

上海人美社绘画力量也很强,大多数为年富力强的年轻人,人数仅次于天津人美社,共有11人。其中,施大畏、罗希贤、王亦秋、徐有武、崔君沛合作所绘的第1册《清兵入塞》荣获1981年全国第二届连环画评奖绘画创作二等奖;崔君沛单独绘了第2、7、10、12、18、19、21、22、23、27册,并与施大畏合绘了第3册;罗希贤单独绘了第5、11、14册,徐有武单独绘了第6册,2人合作绘了第4册;韩硕、施大畏绘了第8册;方瑶民单独绘了第9、17册,与方磊合绘了第24册;桑麟康绘了第13、16册;王亦秋绘了第15册;魏忠善绘了第20、26册;江云绘了第25册。整套书采用了线描与色块、皴擦等综合手法,在人物与背景的描绘上将传统用线造型与素描技法的光影明暗融会贯通地运用在创作中,使画面更有视觉冲击力和层次感。像《清兵入塞》、《南原激战》、《两路突围》、《谷城会献》、《智取张家寨》、《石门平叛》、《尚炯访金星》、《强渡汉水》等分册,充分体现了武戏讲究力量、动感、速度和气势节奏,让人有一种热血喷张的激动,很过瘾;文戏注重神态、道具、细节和场景转换,使你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到位。沪版总体绘画水平是所有的《李自成》连环画套书中最高的,尤其是前15分册的绘画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出版社的作品,也高于沪版后面所出的《李自成》分册,后面由于大趋势的原因,有些分册绘画也属跑马了。

辽宁美术社绘者为10人(有2位为同一绘者的别名,实为8人)。其中,辛宽良绘了第1、2、7、8、12册;冯远、冯越、冯导(后2个名字为冯远别名)绘了第3册;朱光玉与朱建平合绘了第4册,又单独绘了第9、11册;李林祥绘了第5册;郭德福、郭德存绘了第6册;李福来绘了第10册。整套作品线面的结构处理疏密有致,画面笔势迅捷、刚中见柔、粗犷雄劲、浑厚凝重,体现了辽版连环画的特有风格。

山东人民社聚集了9人进行创作。其中,项维仁绘了第1册;周申单独绘了第2、5册,与毕群生合绘了第3册;毕群生单独绘了第6、9册,又与许震凯合绘了第11册;王福增单独绘了第7册,黄恩涛单独绘了第8、12册,2人又一起合作绘了第4册;黄山绘了第10册;徐景贤、杜春生绘了第13册。鲁版《李自成》连环画除了由黄山所绘的第10册有极少量的墨块出现外,全部用单线白描支撑画面。像当地连环画领军人物项维仁、周申创作的《卢象升抗清》、《潼关大战》等分册,线条严谨缜密,端庄清隽,气韵生动。另外,《女将慧梅》虽署名绘者为黄山,可从线条勾勒、人物神态等绘画风格上却一眼能看出是崔君沛画的,大家可将其创作的同时期沪版《李自成》相关分册对照一下。

陕西人美社的绘画创作者有7人。其中,张义潜绘了第1册和《慧梅之死》;梅凯与李世南合绘了第2册,又单独绘了第8册;钱运选单独绘了第3册,并与樊玉民合绘了第4册;钟为、高福德绘了第5册。陕版是仅有的用中国水墨画技法绘成的《李自成》连环画套书,读者从作品中能真切地体会到笔墨干、湿、浓、淡的虚实变化和明、暗、厚、薄的光色效果。在1981年全国第二届连环画评奖中,第1册《京郊之战》也荣获了绘画创作二等奖。

安徽人民社《李自成》连环画的绘者仅为2人,其中汪家龄绘了《闯王平叛》、《高夫人东征》;葛志仁绘了《破襄阳》。皖版册数不多,绘画也是常见的线条加墨块,不过这2位创作者的笔下功夫不错,作品很值得一看。

转帖:《李自成》连环画面面观连趣网论坛
同时,小说《李自成》“闯字大旗”的封面对《李自成》连环画的封面设计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像沪版、苏版、陕版的封面衬底均借用了这个创意,尤以沪版封面更佳,在灰蓝色的“闯字大旗”的衬托下,更凸显了主题封面图,特别是施大畏绘制的封面,构图有气势,画面角度多变,色彩明亮鲜艳,讲究笔墨技法的运用,给人一种酣畅淋漓、过目难忘的感觉。而未用“闯字大旗”作为衬底图案的《李自成》连环画封面也各具特色,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鲁版第1—5册的封面设计,用古色古香的线装本形式,以不同的纯色面为底,用阳线或阴线绘出主图,线条刚劲有力,严谨细腻,在同名套书中显得与众不同,很有个性特点,但不知何故从第6册开始前面的设计风格被完全舍弃,与其同时期推出的《聊斋故事》连环画封面如出一辙了,摆在一起看上去一套连环画好像变成了两套不同题材的了,有点可惜;再如津版许勇、施振广、陈冬至等画的封面采用特写和中景为主,用色厚重饱满,人物神态逼真传神,动感十足,漂亮醒目。

六、《李自成》连环画的短篇单册

1976年11月,辽宁人民社出版了由海滨改编,王钰珉、顾莲塘、宋惠民、杨建友、许勇绘制的《李自成怒斩叛徒》年画。主要描绘了李自成率军与明军在潼关南原大战时,明军派刘仁达、高见前来招降,被围攻的李自成不但拒降,还杀了叛徒高见的情节。此作品虽仅有12幅彩图,但可以说是最早与小说《李自成》相关联的内容改编为连环画的作品。1979年7月,天津人美社出版了由李定兴编文,许勇、顾莲塘、王钰珉、郑新丙、杨建友绘画的表现李自成生平的年画《李自成》。虽然此作品并不是取材于小说,可在绘制这16幅彩图的画家中,许勇、顾莲塘、王钰珉、杨建友还创作了辽版《李自成怒斩叛徒》年画,许勇、顾莲塘又创作了京版《李自成的故事》年画,许勇、顾莲塘、杨建友同时是津版《李自成》连环画的绘画主创人员,特别是许勇、顾莲塘所绘的有关《李自成》的作品竟在辽宁人民社、天津人美社、人民美术社3家分别推出,说明当时他们塑造的李自成形象获得了多方的认可和欢迎。

1978年11月,辽宁美术社出版了由张秀时改编,李林祥、朱淑缓绘画的《李闯王大破洛阳城》12幅彩色年画,讲述了闯王破洛阳、杀福王的故事。1979年5月,人民美术社出版了取材于小说《李自成》第1卷的年画——《李自成的故事》,这16幅彩图由何溶编文,许勇、顾莲塘绘画,展现了从潼关大战开始一直到高夫人与闯王会师的情节,中间包括了斩叛徒大天王高见、分路突围、蛰伏商洛山、劝说张献忠重新起义、高夫人在河南崤山树起闯字大旗、义军破山寨放赈、闯王会见牛金星等主要场景。

上述介绍的几种年画虽然篇幅都不长,但都是《李自成》连环画中不多见的彩色版,不能遗漏掉,并且这些作品与小说《李自成》的某些段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作为新中国连环画杂志第一刊的《连环画报》,在当时这波《李自成》连环画编绘的热潮中也不甘落后。从1978年9月号开始也刊载了由赵彤根据小说《李自成》第1卷改编的连环画选绘,开篇作品为冯远所绘的《斩叛徒》,58幅图;同年11月号刊载了徐有武绘的《义送摇旗》,61幅图。随后,在1979年3月号、6月号、9月号上又刊载了由施大畏和韩硕绘的《联张再起》,65幅图;戴敦邦绘的《智取张家寨》,55幅图;导越迹(冯远别名)绘的《大义灭亲》,30幅图。但很遗憾的是没能像《红楼梦故事》一样将这5个《李自成》短篇连环画故事合集出版。

与此同时,1979年,浙江版《工农兵画报》在5月号上刊载了由胡霜、史华根据小说《李自成》第3卷摘要改编,王亦秋、赵仁年绘画的《健妇营》,此连环画也较短,只有47幅图。1979年11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陈葵光编文、马建邦绘画的《南原之战》。还有2本根据小说《李自成》中有关表现红娘子的章节编绘的连环画:1979年4月,人民美术社推出了由杨永青编绘的《红娘子》;1981年5月,江西人民社出版了由胡益仁、竺干华编文,汪继声、汪溪绘画的《江湖红侠传》。另外,山东人民社1978年10月出版的京剧剧照版《闯王旗》、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9月出版的电影版《闯王旗》、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的表现李自成到谷城联张再起的电影版《双雄会》(上下册)等,也可纳入小说《李自成》改编的行列。

七、《李自成》连环画的再版信息

世纪之交,连环画收藏逐渐升温,这给许多出版社创造了一个大好机遇,于是纷纷利用各自丰富的连环画资源开始了再版活动。

1997年12月,辽宁美术社率先再版了12分册的《李自成》连环画,只可惜印刷的质量不高。

2001年3—4月,上海人美社以50开本分7辑新版发行了《李自成》连环画,首次出齐了全套共27册,并同步推出了盒装。曾未能问世的第24册《袁时中叛变》、第27册《慧梅之死》得以重见天日。但是,当年50开本《李自成》上市时不能散卖,只能分辑买,这种捆绑式的销售方式,要想只买那2册缺本并不太容易,就算买了也因为开本大小不一致,没法和60开本的放在一起,第1版依然是个残缺版本。后来,根据沪版50开本翻印的“连友本”却摸准了该套书藏家的心思,即无限接近初版本,将第24、27册印成了60开本,封面设计布局也和原来初版一样,摆在一起看上去规格统一了,可这毕竟不是正宗版本,内有页码错乱,质量不高。为什么正规的出版社反而没有完全把握住广大读者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如果上海人美社在出版50开本新版本的同时,能像当初出版《三国演义》连环画增补本那样单独推出与先前60开本配套的《袁时中叛变》、《慧梅之死》增补本,连友们难道还会无奈地去弄2册“山寨”版来充数?还有一处硬伤是罗希贤的一册精品却由于版权问题另请人重绘,绘画水平不可同日而语了。

2006年8月,《连环画收藏》推出了48开本“中国年画连环画精品从书”专题系列,其中就有原辽版的《李闯王大破洛阳城》年画一册。

2007年1月,天津人美社经过精心打造,将原来的10分册《李自成》从新进行了包装,上市了制作质量不错的50开本收藏版。

2008年6月,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了由邵彦山改编,崔君沛绘画的32开精装本《中华传奇人物传记系列之一·闯王》彩色连环画。这册连环画仅就内容来看与小说《李自成》好像没有多大瓜葛,但作为画沪版《李自成》连环画分册最多的画家所绘的《闯王》,其构图布局、人物神态等又让我们想起了当年那些战马嘶鸣、杀声震天的画面。所以,这册《闯王》多多少少和沪版《李自成》连环画存在着一定的渊源承续关系。可是,崔君沛先生已在同年4月23日病逝于上海,未能看到这册新书的出版,令人十分痛惜。之后,该社又以原江苏人民社《李自成》连环画为基础,经过从新拆分包装后,“《李自成》连环画画库”再一次与连友见面了,这是到目前为止首套50开小精装本《李自成》。现在,该系列已在2008年10月推出了《智破洛阳》、《起用摇旗》;2009年2月、3月、5月分别推出了《红娘挂帅》、《李岩起义》、《崇祯借饷》、《道周上疏》;2010年5月、7月又分别推出了《兵出商洛》、《强渡汉水》。

2008年12月,由上海古籍社出版的《徐有武连环画作品集》隆重登场,其中有一册是原先刊载在《连环画报》1978年11月号上的《义送摇旗》,封面采用了沪版《李自成》连环画的设计样式。这也是发表在《连环画报》上的5个《李自成》短篇连环画中至今唯一出版单行本的。2010年1月,辽美社以“典藏精品连环画”系列,再版了盒精装的32开《李自成》套书。而读者最希望再版的山东人民社《李自成》连环画,却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动静。

八、《李自成》连环画的续编臆想

现在一批热心连环画的发烧友开始有组织地开展中国传统连环画的创作活动,并已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兴唐传》等连环画故事进行了承前续后的编绘。像正在启动实施的福建人民社《岳飞传》连环画的制作工作,既把原闽版已出的前15分册进行再版,同时将当时未出齐的后15分册通过原创补齐,以求全套《岳飞传》连环画能功德圆满。有没有可能也组织起一支《李自成》连环画续集的编创队伍,并想方设法协商解决好相关版权问题,衔接上如今最全的沪版第27册《慧梅之死》向后延续,花数年时间将《李自成》第4—5卷的内容编绘成连环画。

为此,在本文的最后,试以上海人美社《李自成》连环画目录为基础,根据1999年8月中国青年社出版的《李自成》第4—5卷,并参照2009年7月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姚雪垠著、俞汝捷合著的“茅盾文学奖长篇历史小说书系”——《李自成》的部分章节(此新版本与初版本相比,增添了一些内容,故事情节更连贯了),拟了《李自成》连环画第28—45册的书名,供喜欢这套连环画的同好们一览。

《李自成》连环画目录:

01清兵入塞、02南原激战、03两路突围、04谷城会献、05智取张家寨、06石门平叛、07巧计擒文富、08智亭山、09玛瑙鏖兵、10崇祯借饷、11尚炯访金星、12

强渡汉水、13伏牛决策、14李岩起义、15洛阳大捷、16献忠入川、17破襄阳、18三雄聚会、19辽海崩溃、20横扫宛叶、21再攻开封、22洪承畴降清、23慧梅出

嫁、24袁时中叛变、25朱仙镇、26水淹开封、27慧梅之死、28一败孙传庭、29汝宁会师、30襄水奔流、31烟波江南、32二败孙传庭、33长驱幽燕、34合围京

师、35崇祯之死、36李自成进京、37三桂拒降、38挥师讨吴、39清兵南征、40决战山海关、41弃京西走、42真假太子案、43大顺兵败、44英雄罹难、45茅庐山

希望《李自成》连环画套书能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断尾再植”,画上一个较为圆满的句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6880.html

更多阅读

转帖:《扬州十日记》证讹

《扬州十日记》证讹1644年,清政权在北京建立,之后在继续和南明、李自成农民军进行的三方面角逐中,取得了初步胜利,乃于1645年初,命在陕西的豫亲王多铎率所部“相机即遵前命趋往南京。”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扬州战役是清军渡江前取得

20130720-转载 强力推荐:《学校2013》观后感作者:siedust

我自己写在前面的:无意间在湾湾痞客邦中看到《学校2013》的剧评两篇,几乎完全写全了我的感受,贴在这里,分享之。作者为:siedust(博客地址不知道会不会河蟹就不贴了)[韩剧] 强力推荐:《学校2013》 观后感(上)剧情篇认识我的人大概知道,我对韩

根据古诗编故事:《鸟鸣涧》

根据古诗编故事:《鸟鸣涧》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天的夜晚,我坐在一棵小树下,歇歇脚。一阵微风掠过桂花林,一些星星点点白色的花瓣被带到我的身边,落在我的头上、脚上,有的还在空中飞舞着,不

转载 转摘:《经济学家是我的仇人》,作者:周洛华

原文地址:转摘:《经济学家是我的仇人》,作者:周洛华作者:磐石校尉0112 《经济学家是我的仇人》,作者:周洛华    大约一个月之前,我在报上发表了一篇有关“油价接轨,房价暴跌”的文章。这篇文章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和反馈,怀疑者有之,反对

转帖:嗟尔香港,气数尽矣!

送交:小蚂蚁转帖:ws 香港真正的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对于发展模式的转变还没有意识,没有这个心理准备。从很多角度来看,不少香港人的心态甚至可以称得上“不知死活”。 从前两年开始,我们越来越多的见到香港市民同内地游客之间发生冲突的新闻

声明:《转帖:《李自成》连环画面面观连趣网论坛》为网友青春已不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