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轻信“资金流向”提示,主力操纵盘面名堂很多
沈明(证券日报2014年8月6日)
中国资本市场蓬勃发展二十余年,股票总量达到两千多只,流通市值达到20万亿元;用证监会主席肖钢的话说,“中国拥有全球数量最多、最活跃的个人投资者群体”,投资股票、债券、期货、公募基金的人数达到1.5亿人。不过,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却着实面对着一堵堵“墙”,这就是变动频仍的数据和林林总总的技术指标。针对技术指标的是是非非,本报记者连续采访,推出了这组报道,希望对投资者有所帮助。
近一段时间,沪深两市迎来少见的连阳走势,股指正在冲击一些有象征意义的整数关口,投资者的热情迸发,如何选股成为摆在投资者面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多位普通投资者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平日常运用某知名行情系统看股,其中的“资金流向”提示很挑动神经,但又难以把握。行情屏上不时会跳出小窗口并显示类似文字:“某某资金流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两市大资金累计净流出26亿元,煤炭石油、银行板块资金流入居前,有色金属、房地产流出居前”。
一般说来,资金净流入、流出指标是可以用来观察主力进出一只股票的趋势的,当这只股票显示为资金净流入时,说明其正在受追捧;反之,则说明其正在被抛弃。炒股软件往往将此作为一大卖点。
那么,资金流向的统计依据是什么?换一种问法,生成这个指标的条件和口径应该是什么?
《证券日报》记者经过反复比对,综合出两种主要的计算方法:
一是以买卖盘为依据。以买盘价成交所对应的资金算作流入资金,以卖盘价成交所对应的资金算作流出资金;两者的差就是资金的净流入(出)额。显然,每笔交易都有买有卖,那么,就以这一笔交易的买盘和卖盘挂出时间的先后决断。比如买盘在先,那就是资金流入,反之则为流出。这是以投资者买卖股票时的心理为基础,认为主动买者就是看多该只个股,其资金视为主动流入,反之,则视为主动流出。
二是以股价涨跌为依据。上涨时的成交额计为流入资金,下跌时的成交额计为流出资金,两者的差就是资金的净流入(出)额。具体说,这里的上涨和下跌是按当时盘面相对于前一分钟来计算的,比如10:10这一分钟相对于10:09那一分钟是上涨的,那么10:10这一分钟的成交额就被记为流入资金,反之则被记为流出资金。这是以个股盘面表现为基础,认为涨时的资金是看多该股的,视为主动流入,反之,则视为主动流出。
记者就“资金流向”这一指标的应用走访了几家营业部。问题刚一提出,就有好几位投资者拿着报纸和IPAD围了过来,“你看,报纸上就有‘沪深两市当日资金净流出前50只个股’,还有‘30亿元资金净流入五大板块成护盘主力’”;“网上还有‘11亿元净资金流入主力暗中吸纳五大板块’”。
“我可喜欢看这些统计了,那么多股票根本看不过来,这不就帮我先筛选了吗。”一位中年女股民对记者表示,资金净流出、流入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指标,能够帮助判断这只股票是被追捧还是在派发。
就在大家热烈讨论今天哪只个股哪个板块是热门的时候,一个小伙子斜着眼冷冷地说了一句,“这流入流出纯粹就是忽悠人的,净瞎耽误工夫!”在记者准备上前追问的时候,小伙子扔下一句“要真这么容易,那傻子都赚钱”,就扬长而去了。
那么,资金净流入、净流出指标该如何参考使用呢?电脑软件算出来的数据会不会也有“假”呢?
《证券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信建投证券公司的一位资深投资顾问。他对记者分析说,资金流向测算的是推动个股或者板块涨跌的力量强弱,反映的是投资者对个股或者板块看空或看多的程度对比。一般情况下,确实像那位中年女股民所说的,能够帮助筛选股票。不过,他特别强调,选股是基于若干指标汇总分析的结果,不能单纯的拿哪一个数据作为依据,尤其不能根据“一日之进出”做判断。
他进一步指出,成熟的投资者是不容易被“数据表象”所迷惑的,他们能够做到对数以亿计的资金进出不动心,而是耐下心来对一只个股的市场表现、经营状况,以及所属行业的政策动向做长期跟踪并认真记录。久而久之,对这只个股就像朋友一般的熟悉,“实打实的收益”往往来自于这样一只熟悉的股票。而不是像没头苍蝇一样误打误撞,被浩如烟海的各种分析和数据所左右,盲从的结果往往是被套,最终沦为庄家的被动锁仓者。
他希望通过《证券日报》提醒投资者,当技术指标背离时才更值得关注,而不是在“相向而行”时。就拿资金流向来说,当天股票价格是下跌的,但其全天资金是净流入的;或者全天股票价格涨幅很高,但实际资金净流入量很小。一旦发生这些情况,资金流向指标才更有参考价值。
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指标有时候是可以“操纵”的,也就是被主力或者庄家人为操纵。现在,通过行情软件,普通投资者只能看到买卖五档,但在实际交易系统里买卖档要多很多。由于主力手持筹码比较多,其可以抢先在买盘或者卖盘挂出大单;并且他们有机会先于普通投资者看到更多买卖档的变化,能够识别哪些单子是自己挂出去的,哪些是别人跟风的。他们就可以通过不断的撤单、封单,改变盘面上的买卖力道,掩盖资金流向的真实性。也就是说,可以人为地把抛盘做成抢筹,或者把抢筹做成抛盘,以达到控制个股走势的目的,从而获取更大的收益。
数据统计不是唯一的标准。在营业部的采访过程中,有投资者就向记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同为涨停或者跌停的股票,有的是资金净流入,有的却是净流出的?涨停股票不都是被市场追捧,跌停股票不都是被市场抛弃的吗?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先后以采访者的身份和投资者的身份拨通了某知名分析软件的客服电话。当以采访者身份询问时,对方以不太清楚为由,草草地挂上了电话;而当以投资者身份提问时,则得到了相对耐心的解答。其说法是,每只个股封涨停或者跌停的过程不尽相同,导致数据统计结果不唯一。记者追问道,那么,这不是和资金流向的一般原理相左了吗?对方表示,只要是计算出来的就是合理的,怎么判定,要看投资者自己怎么看了。
记者采访了一位曾经参与过分析软件开发的工程师,他告诉记者,程序员一般都是学计算机出身,对股票并不甚了解,只能是依定义写程序,至于最终的结果意味着什么不太清楚,也就无从对其相互矛盾的结论作出修正。他说自己都已经从个股技术派转为宏观基本面了,虽然同为统计数据,但到底国家统计局比个人的软件公司要靠谱。
(证券日报“打破伪指标,回归基本面”系列报道之一,作者:沈明)
· 中国股市与“200次求败”的牛津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