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搞好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建设,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在发展中有效地保护环境。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3事故分级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均具有严重性和紧急程度,根据企业危化品生产的特殊性,对任何环境污染事故均迅速响应并及时处理,不留隐患。故本预案未分级。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仅适用于北京壮大真谛工贸有限公司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l.5 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企业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机制,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和检查,使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通过演练增强实战能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坚持平战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在应急时快速有效到位。
2.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2.1组织指挥机构:
2.1.1消防安全负责人:xxx
2.1.2消防安全管理人员:xxx
2.1.3从业人员构成(53人):xxx
A、灭火救援组(21)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主要负责火场灭火、人员及物资的救援工作。
B、设备维护组(4)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主要负责水、电、监控系统、消防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火场现场设备操作等。
C、疏散演练组(12)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主要负责火场被困人员疏散、警戒、救护工作。
D、检查巡查组(8)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主要负责消防设施器材的各项检查工作以及协助疏散组检查火场被困人员有无疏漏及人、物救援工作。
E、宣传培训组(7)
组长:xxx
组员:xxx
职责:主要负责防火安全教育培训、火场组织人员保护火灾现场,防止残火复燃,为调查火灾原因提供情况等工作。
2.2环境事故应急救援机构职责概述
本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各部门等职能人员组成,公司办公室兼任应急救援办公室,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现场时,救援指挥部成员依次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2.3环境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职责:
2.3.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环保主管部门关于预防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2.3.2负责组织公司制定、修订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习;
2.3.3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介质的跑、冒、滴、漏;
2.3.4审批用于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的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的构置计划;
2.3.5发布和解除事故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实施行动,向有关部门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2.3.6组织事故调查,总结事故应急救援的经验与教训;
2.3.7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3、预防和预警
3.1基本情况概述
3.1.1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北京xxx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xxx
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从业人员人数:53人
成立日期:1991年06月06日
生产经营范围:销售环保设备;制造、销售涂料、油漆、玻璃制品;销售工艺美术品、
建筑材料;普通货运。
公司现属于有限责任制生产单位,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xxx,安全管理负责人xxx。企业设立由办公室、营销部、财务部、生产部、安全技术质量部、物资部等六个职能管理部门,其中安全技术质量部为安全管理机构,主管全公司的安全生产;公司现有固定资产1120万元,职工共5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技术检验人员7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人。
公司的管理机构中,生产部下设3个组,包括实验室、制漆车间和树脂车间。树脂车间主要为制漆车间配套生产醇酸树脂;物资部下设2个库,包括成品周转库和粉料库、中间品库。生产装置主要包括高温反应釜、搅拌机、砂磨机和调漆罐。年产各种油漆涂料约1000吨。企业具备完整的管理系统,产品包括醇酸类漆、硝基类漆、聚氨酯类漆。产品质量已达到国家行业标准并获得绿色环保证书。
厂区占地面积:公司生产经营场所占地面积约为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2500平方米,其中办公及生活用房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生产用房建筑面积约1183平方米,储存库面积约480平方米,建筑结构均为一层砖混结构。3.1.2、厂区气候及周边环境
3.1.2所属区域气候特点:公司所在地属中纬度暖温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少雨,多风,蒸发强度大,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全年大风极端值出现在此季,该季节气温回升快,日温差较大;夏季炎热多雨,经常出现较大的东南风;秋季冷暖适宜,晴朗少云,风和日丽;冬季受蒙古高压气槽影响,干燥寒冷,多风少雪,采暖期4-5个月。年平均气温12.9℃,年平均最低温度-11.5℃,年相对湿度3%左右,年平均湿度55%,年平均降水量609mm,年平均风速2.4米/秒,最大风速14.0米/秒,春、夏季盛行西南偏南风,秋、冬季东北偏北风。
3.1.3地质结构:公司所在地系西山口冲积扇边缘,地势较平坦。就地质结构而言,
公司位于“南口至孙河控热断裂的交叉部位,海拔约68米左右,据有关资料记载,历史上除一四八四年居庸关地震外,附近无大型活动性的地震断裂通过。
3.1.4、厂区周边建筑(包括工矿、企事业单位及居民区):
东:北京xxx有限公司和干河渠距离:70m |
西:村马路和农田 距离:50m |
南:空院和农田 距离:70m |
北:北京xxx机械厂距离:100m |
本公司地处北京市昌平区昌平镇,八达岭高速公路昌平至南口路段北侧300米处,东距昌平县城2.5公里,西距南口镇5公里,公司周围白天活动人口约为200人左右;附近1.5公里范围内无密集人口区。无重要公共建筑,道路交通运输状况良好。
3.2环境污染事故源
企业环境污染事故源辨识
危险区域 | 装置名称 | 生产 危险部位 | 触发因素 | 事故类型 | 危害情况说明 |
生产区 | 反应釜 | 反应釜 | 人为因素、设备故障、违规操作 | 泄漏、着火 | 中度危害、波及范围5米,可造成2-3万元的损失,对周边环境造成轻微影响。 |
储存区 | 溶剂油 | 棚库 | 人为因素、设备故障、违规操作、泄漏、静电 | 泄漏、着火、爆炸 | 严重危害、波及范围50米,可造成20-50万元的损失,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
中间产品储存区 | 储罐 | 人为因素、设备故障、违规操作、泄漏、静电 | 泄漏、着火、爆炸 | 严重危害、波及范围50米,可造成20-50万元的损失,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 |
产品周转库 | 成品 | 人为因素、违规操作、泄漏 | 泄漏、着火、爆炸 | 严重危害、波及范围50米,可造成20-50万元的损失,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
注:①触发因素指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如设备故障、违规操作等。
事故类型包括泄漏、着火、爆炸、中毒等。
3危害情况说明指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危害范围、造成的损失大小及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
3.3公司消防平面布置图
3.4主要污染治理工艺示意图
3.5 预防工作
环境污染事故重在预防,实际工作中,重点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贮存、运输、销毁废弃化学品等事故源进行调查,掌握本企业潜在事故源环境优先污染物的产生、种类及分布情况。针对污染物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建立溶剂油等原材料污染物的有限快速监测,使其检测方法利于实战,在现有基础上,学会处理优先污染物的处置技术,在环境保护细节上狠下功夫。
3.6 预警及措施
3.6.1成品周转库安装有自动报警装置,发现险情按照突发事故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警事态的发展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预警后施救取得良好效果。
3.6.2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
进入预警状态后,应当采取的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企业环境监测部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4 应急响应
4.1 预警后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4.2 信息报送与处理
4.2.1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报告时限和程序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发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后,应立即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城南街道办事处报告,同时向上一级环保专管昌平环保局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
4.2.2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报告方式与内容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立即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
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
4.3 指挥和协调
4.3.1 指挥和协调机制
根据环境污染事故态势需要,企业按已成立的应急指挥机构担当起环境应急指挥部职责,负责指导、协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对工作。事故重大时,环境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呈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救援队伍和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求得救援,协调指挥下坚决、迅速地实施先期处置,果断控制或切断污染源,全力控制事件态势,严防二次污染和次生、衍生事件发生。及时、主动向环境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
4.3.2 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环境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
4.3.2.1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4.3.2.2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4.3.2.3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4.3.2.4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4.3.2.5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人员返回时间;
(4.3.2.6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
4.4 应急监测
企业提供适合场所,配合地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应急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决策的依据。
4.5 信息发布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4.6 安全防护
4.6.1 备足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品。
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环境事故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
4.6.2 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2)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指定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
(3)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
4.7 应急终止
4.7.1 应急终止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4.7.2 应急终止的程序
4.7.2.1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4.7.2.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4.7.2.3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
4.7.3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4.7.3.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企业认真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进行整改;
4.7.3.2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作出评价,并提出对应急预案的修改意见。
5 应急保障
5.1 资金保障,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企业按需拨付。
5.2 装备保障,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装备保障企业按需购置。
5.3 通信保障
企业要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环境应急处置系统和环境安全科学预警系统。配备必要的有线、无线通信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各应急部门之间的联络畅通。
5.4 人力资源保障
企业要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培训一支常备不懈,熟悉环境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措施的预备应急力量;保证在突发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消毒、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
5.5 技术保障
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组建以总经理、工程师、技术员为主的专家组,确保在启动预警前、事件发生后相关环境专家能迅速到位,为指挥决策提供服务。
5.6 宣传、培训与演练
5.6.1 应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常识,增强职工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
5.6.2 加强环境事故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培训和事故源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
5.6.3 定期组织环境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5.7 应急能力评价
为保障环境应急体系始终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并实现持续改进,对各级环境应急机构的设置情况、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建立与执行情况、队伍的建设和人员培训与考核情况、应急装备和经费管理与使用情况等,在环境应急能力评价体系中实行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机制。
6 后期处置
组织实施环境恢复计划,并到位实施,以利环境保护。
7 附则
7.1 名词术语定义
环境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故。
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泄漏处理:泄漏处理是指对环境污染、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有毒气体等污染源因事件发生泄漏时的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泄漏处理要及时、得当,避免重大事件的发生。泄漏处理一般分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置两部分。
应急监测: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应急演习: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习(演练)、综合演习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
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称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衍生灾害:是指因气象因素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森林火灾、酸雨、空气污染等灾害。
7.2 预案管理与更新
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出现新的情况,应及时修订完善预案。
7.3 地方沟通与协作
建立与地方环境应急机构的联系,组织参与地方救援活动,开展与相关的交流与合作。
昌平环保局电话:
办公室:010-69746293
副局长:010-69703476
财务室:010-69715418
监理科:010-69721624
监测站:010-69721634
环境管理科:010-69741625
审批科:010-69741626
环境监察科:010-69741627
司机班:010-69741628
副书记,副局长室:010-69741629
全程办事代理办公室:010-69741630
主任办公室:010-69741839
监测站:010-69742702
7.4 奖励与责任追究
7.4.1 奖励
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7.4.2 责任追究
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工作中,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追究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