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全蝎的真假?
蝎子一直以来就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多年来一直备受国内外人士的青睐。全蝎是蝎子的一种,在医学研究上也占有较大比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是东亚钳蝎的干燥体,对于治疗破伤风、淋巴结结核以及中风口眼歪斜等病有很好的疗效。
正是由于全蝎的药用价值,因此,有不法人员在全蝎中掺假,用以糊弄不认识的人员,从中谋取利润。目前市场上全蝎的价格已经达到每千克2000块钱左右。从中获取的利润可想而知。陕西大荔县希兰蝎子养殖专业合作社提示,目前市场上全蝎的掺假主要是靠水分来维持的,正规的全蝎含水量一般是在13%左右,由于全蝎是东亚钳蝎的干燥体,本身就应该是干燥的,正常干燥后的全蝎应头胸、背呈现绿褐色,后腹部呈现棕黄色。最简单的方法判断就是用手挤压蝎子的腹部,水分过大的甚至可以挤出水来。
另外,全蝎在使用的时候应该是干燥、洁净、无盐的。如果发现全蝎上面附着有盐小颗粒,这样的全蝎就是掺了假的蝎子不宜购买。
全蝎掺假常见有以下情况:
水分超标:全蝎应为干燥体。《中国药典》明确规定:除另有规定外,饮片水分通常不得超过13%。也就是说,全蝎的水分控制在13%以内是合格的。水分过高是目前最常见的掺假方式。全蝎水分超标比较普遍,用手挤压蝎子腹部,有的甚至可以挤出水来。
盐分增重:全蝎在加工过程中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加盐水煮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腐败、虫蛀。在调剂使用时应除去杂质,洗净盐分,干燥。也就是说,全蝎使用时应是干燥、洁净、无盐的。现在市场调剂使用的全蝎大多是盐水蝎,表面被有盐霜,严重者整体附有盐的颗粒,严重者盐分占其重量的1/3~1/2左右。
腹内充异物增重:正常水煮的全蝎干燥后,腹背塌陷、抽沟、干瘪。重量轻。腹部充斥食物或异物的,腹部饱满、腹背向外凸起。质量重。
染色:正常干燥后的全蝎应头胸、背呈绿褐色,后腹部呈棕黄色。染色全蝎 呈黄绿色,色泽鲜艳,不自然。
正品
本品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 对短小的螯肢及1 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 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 爪钩;前腹部由 7节组成,第七节色深,背甲上有5 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掺伪品:
①前腹中加异物。在捕捉前大量喂食青泥或夹杂盐泥的肉食。掺假后,腹部饱满,口尝其腹内物可有砂粒感。
②加明矾制。加浓明矾水浸过后,全蝎外观干燥好看,加矾量可达3O%而不泛盐霜,往往混同质优全蝎,但用口能尝到酸涩味道。加矾不符合炮制要求,因此矾制全蝎不能作药用。
③油炸。将咸全蝎放入油锅中炸至黄色。吸油量可达15%左右。炸制后,蝎体硬挺无盐霜,外观好看,混同质优品,但经高温后,部分成分被破坏而作用不及,鉴别时手摸油手,放在水里可见油花散开。
全蝎
英文名
a scorpion拉丁文名:Scorpio别名:全虫、科属分类
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ricla)、蝎目(Scorpionida)。钳蝎科来源
该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i Karsch) 的干燥体。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制法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性状
该品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中药材全蝎(有尾巴哦,假品可能没有尾巴)(5张)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 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螯肢及1 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 节,末端各具2 爪钩;前腹部由 7节组成,第七节色深,背甲上有5 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功效分类
平肝息风药;祛风药性味归经
辛,平;有毒。归肝经。功效
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全蝎(5张)主治病证
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克;研末入丸、散,每次0.5-1克;蝎尾用量为全蝎的1/3。外用:适量,研末掺、熬膏或油浸涂敷。使用注意
该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血虚生风者慎用。[2]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摘录
《中国药典》生活环境喜栖于石底及石缝的潮湿阴暗处。编辑本段古籍考证
出自《蜀本草》(《中药大辞典》)、《新修本草》(《中华药海》)1.《酉阳杂俎》:江南旧无蝎,开元初,尝有一主簿,竹筒盛过江,至今江南往往有之,俗呼为主簿虫。蝎常为蜗所食,先以迹规之,不复去。蝎前谓之螫、后谓之虿。2.《开宝本草》:蝎出青州,形紧小者良。3.《本草图经》:蝎今人捕得,皆火逼干死收之。陶隐居《集验方》云:蝎有雌雄,雄者螫人痛止在一处;雌者痛牵几处。若是雄者用井泥敷之,温则易;雌者当用瓦屋沟下泥敷之。又云:曾经螫毒痛苦不可忍,诸法疗不效,有人令以冷水渍指亦渍手,即不痛,水微暖复痛,即易冷水,余处不可用冷水浸,则以故布拓之,小暖则易之,皆验。4.《纲目》:蝎形如水龟,八足而长尾,有节,色青,今捕者多以盐泥食之。5.《本草备要》:人被蝎螫者,涂蜗牛即解。编辑本段主治
基本主治
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㖞;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牙痛;耳聋;痈肿疮毒;瘰疬痰核;蛇咬伤;烧伤;风疹;顽癣各家论述
1.《开宝本草》:疗诸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涩,手足抽掣。2.《本草图经》:治小儿惊搐。3.《本草会编》:破伤风宜以全蝎、防风为主。4.《纲目》:治大人痎疟,耳聋,疝气,诸风疮,女人带下,阴脱。5.《本草正》:开风痰。6.《王楸药解》:穿筋透骨,逐湿除风。7.《山东中草药手册》:息风通络,镇痉。治血拴闭塞性脉管炎,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流行性腮腺炎。8.《本草衍义》:蝎,大人小儿通用,治小儿惊风,不可阙也。有用全者,有只用梢者,梢力尤功。9.《本草纲目》:蝎,足厥阴经药也,,故治厥阴诸病。诸风掉眩、搐掣,疟疾寒热,耳聋无闻,皆属厥阴风木,故李杲云,凡疝气带下,皆属于风,蝎乃治风要药,俱宜加而用之。10.《本草求真》:全蝎,专入肝祛风,凡小儿胎风发搐,大人半边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蹇涩,手足搐掣,疟疾寒热,耳聋,带下,皆因外风内客,无不用之。11.《本草从新》:“治诸风掉眩,惊痫抽掣,口眼斜……厥阴风木之病。”12.张寿颐:蝎乃毒虫,味辛。其能治风者,盖亦以善于走窜之故,则风淫可祛,而湿痹可利。若内动之风,宜静不宜动,似非此大毒之虫所可妄试。然古人恒用以治大人风涎、小儿惊癎者,良以内风暴动,及幼科风癎,皆挟痰浊上升,必降气开痰,始可暂平其焰。观古方多用蝎尾,盖以此虫之力,全在于尾,性情下行,且药肆中此物皆以盐渍,则盐亦润下,正与气血上菀之病情针锋相对。入煎剂轻者三尾,重用至四、五尾,亦有入丸散用者,则可较多。编辑本段现代中医应用
痉挛抽搐
该品主入肝经,性善走窜,既平息肝风,又搜风通络,有良好的息风止痉之效,为治痉挛抽搐之要药。用治全蝎
各种原因之惊风、痉挛抽搐,常与蜈蚣同用,即止痉散(《经验方》);如用治小儿急惊风高热,神昏、抽搐,常与羚羊角、钩藤、天麻等清热、息风药配伍;用治小儿慢惊风抽搐,常与党参、白术、天麻等益气健脾药同用;用治痰迷癫痫抽搐,可与郁金、白矾等份,研细末服;若治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又与蜈蚣、天南星、蝉蜕等配伍,如五虎追风散(广州中医学院《方剂学》);或与蜈蚣、钩藤、朱砂等配伍,如摄风散(《证治准绳》);治疗风中经络,口眼?斜,可与白僵蚕、白附子等同用,如牵正散(《杨氏家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