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与闺蜜偷读母亲的日记。日记里写满了母亲二十多年前热辣豪放的爱情,省略号“点、点、点!”是那个年代对“那事”唯一含混却又清晰的表述。三个女孩在凉爽的小岛夜风里,故意强调这些“点、点、点”,其义自见,惹起满堂意会的浅笑。
除了友情、亲情和爱情外,故事中有关现代生活的压力也得到了台下观众的共鸣。“Money, money,money/谁都想要/再多都嫌少/Money, money, money/如此美妙/有钱人知道/Aha,aha/人们要求太高/就再给我一点钞票/世界朝前(钱)跑……”现场第一次爆出掌声便是主人公因欠了一屁股债而发牢骚唱起的这首《Money,money, money》。小伙儿们去海里捞珍珠了,这个夜晚只属于岛上的年轻姑娘。不过,还有三个热辣程度丝毫不亚于他人的老女孩,以“超级巨星”的行头登场了。唐娜、谭雅、罗茜,爆炸头、喇叭裤,星光四射,摇滚魅力势不可挡,顿时,全场舞动,快乐无忧。三个未知爸爸的忽然到来,更使这场派对充满了“年龄不是问题”的欢乐。
单身女孩派对上,山姆、比尔、哈利忽然之间全猜明白了受邀来参加婚礼的个中蹊跷,争相告诉索菲,“我想我是你爸爸”,并热情地表示第二天愿意牵着她的手走向婚姻的殿堂。她只要一个,可是他们三个都来了……
索菲在婚礼上找爸爸的想法被Sky得知后,令他大发雷霆:“那和你知不知道你爸是谁没有关系……我娶你是因为我爱你!”这样的表白实在赛过任何的花言巧语,爱得那么具有唯一性。
“女啊,唔使惊。老豆帮你稳左个好Q劲既律师!新婚姻法算得咩?”其中特意穿插的几句粤语台词,如剧中人物提到她嫁人时老爸跟她说的这些话,令现场的广州观众抚掌大笑。
半老徐娘却丰韵犹存的谭雅在嫁过三次人后仍然单着身,沙滩上遇见来调情的年轻小伙儿,早已笑看人间沧桑的谭雅忍不住像个慈爱却又热辣的母亲那样,边唱边跳,逗弄着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伙子,“你还只是个小孩”。
爱琴海纯粹的蓝,浪漫至极的白屋...好看的场面很简洁,令人印象最深的,并非台上斑斓的群舞,而是始终挺立的两座靛蓝海水色立体“希腊小屋”,还有打在小屋墙面上、树影隐约可见的“清晨光线”。
索菲与Sky在婚礼前一分钟忽然决定放弃现有平静的生活,取消婚礼,共同携手去感受岛外的世界。为了不浪费准备好了的婚礼,山姆向唐娜求婚了……在这场无厘头的婚礼里,最多变的原来是新郎与新娘。
剧目结束后,演员返场,“妈妈”们穿上复古装,变身“舞蹈皇后”,大跳热舞;3个“爸爸”也身着亮丽的喇叭裤、高跟鞋,与群舞演员一起载歌载舞,受到剧场气氛感染的观众纷纷起身,和着节奏强劲的音乐,拍手、尖叫……
最后送上我们现场拍的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谢幕花絮1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谢幕花絮2
将ABBA乐队的22首经典曲目翻译成中文后,会不会影响剧目的连贯性?歌曲中的一些经典词语是被保留还是翻译成中文?中文台词会不会因翻译问题而显得生硬?中国主演能否演出女主角西化的性格?看起来会不会有“山寨感”?
带着这些疑问去观看《妈妈咪呀》,听着里面的歌词:“有一个梦/想给你听/越过时光/陪我远行/给我新的憧憬/让愿望实现/带我走向未来/不管多遥远……”我们对音乐剧本土化充满憧憬与期待,如何摸索中国音乐剧产业发展之路?
据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部音乐剧演出规模可以与之匹敌。《妈妈咪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着超过4500万的观众,创造了高达150亿人民币的票房神话,在各国舞台连续12年盛演不衰,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音乐剧《妈妈咪呀》与其他音乐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先有了音乐,再有脚本。为了呈现音乐这一主角,用故事做绳线,把22首歌串起来。三个老男人、三个老女人、一个待嫁女,一场混乱搞笑的寻亲故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故事听起来有些荒谬,一个女人怀了孕居然不知道是谁的孩子,当然,最近才有新闻说一个女人怀孕了,做亲子鉴定,结果五个男人都去验,还没有一个符合。唐娜觉得苏菲只是她当年浪荡疯狂生活留下的证据,但并不代表这个孩子的父亲就是自己的真爱,所以她没打算找出孩子她爹或让他来负责任的意思。这样糊涂且愿意一直保持糊涂下去的女人还有几个?好像以前有个香港歌手甄妮就是这样,这点我可能会认同吴绮莉,谁是孩子的父亲,应该让孩子知道。虽然唐娜也不否认一直对山姆难以忘怀,可是倔强的脾气让她不会向这个曾抛弃她的男人先低头。而苏菲在婚前才突然心血来潮非要弄清父亲是谁,为什么不做亲子鉴定,或许是剧情需要吧。
这样西方式剧情可能会让相当一部分上了年纪的观众和未成年观众出现尴尬。因为该故事是讲述发生在西方上世纪70年代左右的性解放时期,演员们的言语与举止,处处是性解放遗风与女权主义的痕迹。如果要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性解放和传统家庭伦理观破碎浪潮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跟未成年观众解释清楚,有一定难度,尤其在“疯女人”对着献殷勤的“毛都没长齐”的小男生上下其手。绝大多数成人观众是看懂的,以音乐剧这种歌舞和对白各占差不多一半的演出形式,人物关系的交待和剧情的推进基本还是靠对白,歌舞的作用更多的是渲染和升华,这点可能还比不上《巴黎圣母院》。像一部分上了年纪的观众,未必会认可这个“文化差异”,“滥交”、“对婚姻不负责任”、“乱搞”、“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些词语一直充斥在耳边。尽管制作负责人强调这是一个暖人心房、令人振奋的好故事,蕴含了许多人类的普世价值,可是,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频密上床,然后怀了不知谁是父亲的孩子,然后紧接着,两个原本信誓旦旦的年轻人,显然在受到父辈“混乱”关系的影响下,忽然决定退婚,并携手闯天下,这是一套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决定的转折,这是所谓的启发性解放年代的后代们重新思考关于家庭的责任以及人生的意义么?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确实是一部让中年人回望不夹杂任何世俗功利的爱的冲动及后果,不管你之前搞多少个男人/女人,不管你之前多么的牛B轰轰,40岁以后,至少得是中产阶级的一份子,否则,你想故地重游,重温年轻时的种种情爱,是没有资本的。
《妈妈咪呀》中文版带来的最大意义,是让有志于发展中国本土音乐剧制作人开始熟悉音乐剧产业的流程,使创作、制作、运作过程向专业靠拢,使演员向职业靠拢,也更进一步使音乐剧赢得了本土观众。中国原创音乐剧尚不成熟,近年也有中国音乐剧推出,比如《星》(剧照: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5bc0401000cve.html;视频: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5bc0401000cvf.html),《蝶》(剧照正在处理中),但是都没有引起巨大反响。目前对中国音乐剧市场起到主导作用的仍是西方音乐剧。“引进、合作引进、合作创作、原创探索”的循序渐进的摸索之路仍然是必要的,这是不是中国音乐剧发展的惟一途径呢?恐怕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妈妈咪呀》中文版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算得上“合作创作”了,剧种添加了地方方言、众多的网络流行语,舞蹈的编排上也加入了中国各个民族的元素和风格。目前中国不缺构建大型、先进的舞台美术,但是缺少好剧本,这才是最关键,剧本不吸引,再好的灯光、服装也无法吸引观众。
或许有一天,音乐剧《梁祝》、《陆游与唐苑》、《桃花扇》等等能巡演全球,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