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 目标与绩效管理培训

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

目标管理理论彼得·德鲁克率先提出来的。德鲁克认为,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与目标管理紧密相关的是绩效考核,在某种程度上,绩效考核完全可以视为目标管理的一部分。如果光有目标而没有每阶段的绩效考核,那么这个目标可能永远不会有实现的一天。要真正实施目标管理,就必须以绩效考核为后盾。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绩效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对各级管理人员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工作实绩和实现的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其主要区别,即目标管理是基础,而绩效管理是实施目标管理的手段。

1.以往与现代企业管理重心的区别

以往企业管理重心由于以往计划经济以及平均主义的影响,中国的企业在管理上形成了诸多带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特色”。因为观念上受到束缚,直接导致了“一言堂”、“经营管理靠关系”等不合理现象的继续蔓延。

领导——服从命令;层级——坚决执行;经验——模仿照搬;公平——绝对平均;资格——论资排辈。表现形式:自上而下。

现代企业管理重心与之相对应的,作为一个现代化企业的管理重心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这些改变是与企业管理中逐渐强调人性化相适应的,通过众多实践证明,它们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竞争以及企业成长发展的需要。

教导(领导)——形成学习型组织;团队(层级)——构筑共同的愿景;创新(经验)——变革、危机管理;绩效(公平)——考核、绩效管理;能力(资格)——竞岗、末位淘汰。表现形式:360度全方位。

2.以往与现代管理者工作侧重的区别

以往管理者工作侧重在以往企业管理重心的指引下,企业的管理者一年365天都沉浸于平衡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边界矛盾,结果越调节矛盾越多、越复杂;制定规章制度,结果是规章制度越多,相对被执行的就越少。这样最终形成一个管理和工作上的漩涡,令管理者们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

完善部门建设/平衡边界矛盾/充当判决法官/制定规章制度

现代管理者工作侧重以往企业管理者的工作侧重中既没有整个工作的计划,也没有绩效目标,缺乏目的明确的指挥,自然也就无法获得企业管理所希望达到的状态,这在以往的企业中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我们通过下图可以发现,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工作侧重同样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设定工作目标/实施绩效管理/不断指挥教导/建设企业文化

3.以往与现代管理者必备素质的异同

以往管理者必备素质基于以往企业管理者的工作侧重,以往的企业管理者需要具备以下这些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素质,达到了这些素质要求之后就认为他们是合格的。

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现代管理者必备素质作为一个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者,以上的素质同样需要,然而由于竞争环境的变化,仅仅具备这些优良传统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要具备六条新的素质。这些新的素质在管理思想传统守旧的企业中不仅是中层管理者不需要具备的,而且是不允许具备的。

“前瞻性”的判断能力;领导“团队”的能力;推动“项目”的能力;有效“授权”的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型”与“目标型”企业以上我们提到的传统守旧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任务型”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内部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以及工作任务都是具体管理者的上级所下达的,前者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按照后者所下达的内容生搬硬套地去执行。而在一个真正能够与世界对接的、拥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中,工作的目标、计划以及任务都是管理者自己来制定的,这样的企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目标型”企业。

4.“回路管理”正如道家思想所论述的那样,大自然达到均衡了则风调雨顺,万一大自然失衡就会产生灾难;而如果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失衡,那么就意味着死亡的到来。企业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违反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一旦逆法则和规律而行则必然会吃亏碰壁,若严重地违反就只会引领着企业走向死亡。中国企业管理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只有从上到下的管理体系,而缺乏从下到上的管理体系,形象地讲就是我们的管理缺乏回路,远没有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这种现状也就决定了以往传统陈旧的企业都是属于“任务型”的而非“目标型”的。

逆法则和规律而行则必然会吃亏碰壁,若严重地违反就只会引领着企业走向死亡。中国企业管理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只有从上到下的管理体系,而缺乏从下到上的管理体系,形象地讲就是我们的管理缺乏回路,远没有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这种现状也就决定了以往传统陈旧的企业都是属于“任务型”的而非“目标型”的。

5.现代企业的上下级关系

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 目标与绩效管理培训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与传统守旧的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命令式的、呆板的、缺乏主观能动性的上下级关系不同,一个现代化企业中的上下级关系要主动和灵活得多,下属能够通过“两个基于做三定”来能动地与上级沟通、交流并完成工作。

“两个基于做三定”:下属基于对上级工作目标的理解和基于本身对企业发展目标的理解,自己定目标、自己定任务、自己定计划。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开始对“两个基于”进行思考可以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如果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当然也包括高层都能做到“两个基于”从而自己做“三定”,那么公司将会发生脱胎换骨的转变。企业管理的实践证明,“两个基于做三定”应该成为所有企业奋斗的目标,它将使得整个公司的精神面貌、管理素质和水平产生质的飞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执行力。

6.“目标”与“任务”要真正做到“两个基于做三定”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首先我们遇到的难题就是区分“目标”与“任务”,因为只有将它们区分清楚后才能够切实地做到“三定”。时至今日,在中国绝大部分的企业内,各级管理者对于目标和任务并没有进行区分;相反,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这两个概念本来就差不多,是否清楚分辨对于企业实际的管理工作也没什么利害关系。这是一个很大的管理误区,下面我们将通过三个案例所引出的问题来看看目标和任务混淆后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案例一—交管部门的工作本末倒置交管部门的工作目标是保障道路畅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处理违章和进行罚款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需要具体完成的任务。案例中的交管部门工作人员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而颠倒了目标和任务的内容,根本无益于目标的最终实现。

案例二—如何设定目标是绩效考核的关键破案率高并不意味着犯罪率低,而公安部门的工作目标应该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因此不能仅仅依据破获案件的数量多少来对公安人员进行奖励。相反,如果抓住盗贼、小偷等罪犯就有奖金,没有抓到则令公安干警一贫如洗,人民群众所企盼的平安环境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实现的。

案例三—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人去关心目标,只有人去关心任务公司业务部的任务非常明确,就是多做业务,而监察部的任务也是非常明确的,即监管业务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吃回扣”的现象,防止对公司利益的严重损害。然而,由于在各自部门工作任务相互抵触的情况下,自然而然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非常尖锐的,缺乏共同的工作目标,必然导致公司整体的绩效下降。

7.目标绩效管理导入的必要性众多经营不善的企业,是任务型的,即任务都很明确,然而却没有目标:不知道企业以及部门经营与运作最终的目的,不知道客户的要求是什么,更不清楚如何形成计划、怎样组建和培养团队、怎样把每件具体的管理事务做好。企业管理中缺乏过程,缺乏执行力。

8.目标绩效管理的含义致力于向“目标型”企业的转型,就是要在企业中倡导和实行目标绩效管理(MBO,ManagementByObjective),把企业组织变成目标一致、以绩效为导向的团队。目标绩效管理是指企业一切管理行为的开始是确定“目标”,执行过程也是以“目标”为指针,管理行为的结束则以“目标”的完成度(即“绩效”)来评价管理效果。简而言之,就是根据目标进行管理,围绕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9.目标绩效管理的误区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了对于“目标管理”的尝试,在内部的管理体系中设定了诸如“销售额目标”、“回款额目标”、“市场份额目标”、“产量目标”、“质量控制目标”等大量指标,但却简单地以为将这些指标聚集在一起就是在从事目标管理了,其实这与真正的目标绩效管理还是有着本质的差别的。

10.目标绩效管理的结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目标绩效管理应该是一个整体的结构,通过以下这个类似橙子剖面的结构图形象地理解其完整的体系。

目标绩效管理的结构图:目标管理(MBO)、认同管理(MBA)、过程管理(PM)、考核管理(PA)、员工管理(MP)、强化管理(A&P),此六部分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目标绩效管理体系,然而在对其进行消化吸收、理解运用的时候,很多企业又犯了“各取所需、断章取义、走捷径、投机取巧”的老毛病,即把自己想要的东西留下来,把不想要的、觉得麻烦的东西抛掉,因此才会出现前面提到的错误和问题。

对目标绩效管理体系上常犯的错误:在目标管理的环节只是简单地确定一些指标,随后再对考核管理的环节进行考核;认同管理欠缺,忽略过程管理;未能强化责任,促进自主管理,而是简单地用“管、卡、压”的方式来处理。

11.目标管理的流程

企业在推行目标管理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相互关联的逻辑流程:

明确并制定企业的商业发展战略目标——将企业的愿景和战略分解为组织目标——分解企业组织目标到每一个岗位——企业个功能模块和员工认同目标——用目标绩效而不是其他标准考核员工——依目标绩效的成果设计薪酬激励系统

第一步确定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始终是我们进行企业管理的出发点;而第二、三步则都属于目标的分解过程,其间高层领导者根据分目标的要求,既要给下属一定的指导和监督,又要给下属相应的权限和工作条件,以利于下属能够独立自主地实现自己的目标;第四步则是大多数企业经常忽略的环节,即企业必须确保各功能模块和各岗位的员工要认同所分解下去的目标,这些内容在后面将会有专门的章节进行探讨;最后两个部分是属于目标管理周期中定期评估和监控以及终期评估和奖惩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好过程管理的基础上,管理者有必要对下属目标完成的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并给予相应的物质鼓励,以进一步激发下属的组织目标认同感和工作自豪感,同时注意考核评价的依据只能是目标的实施结果,而不是努力程度或者关系的亲疏远近。

12.目标的确定

(1)宏观目标的确定原则企业高层管理者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所处的具体经营环境,制定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也就是我们所提的宏观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通过广泛收集资料来进行调查研究,从而确保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清晰。一般来说,制定企业的宏观目标需要遵循以下原则:方向明确,令人鼓舞;年度目标必须量化、质化,可被分解。

(2)目标确定的误区要达到上面的要求是不容易的,现在很多企业在确定目标时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陷入一个又一个误区:宏观目标指标惊人——吹破牛皮;年度目标模糊不清——无所适从;战略目标绝对保密——少有知晓;部门目标互不支持——各自为政;个人目标行政指令——缺乏回路。

(3)确定目标正确的方法为了有效地确定企业的目标,管理者应该怎样去做呢?以下总结的内容是在确定目标时必须要考虑的方面和内容:公司未来5-10年的奋斗方向;公司和竞争对手的互动关系;全体员工必须认同的价值观;公司股东董事会的核心关注;可以量化质化的决策和计划;建立企业文化和团队的依据;各级员工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公司未来5-10年的奋斗方向:奋斗方向有没有确定下来?内容是什么?

公司和竞争对手的互动关系:竞争对手有哪些、互动关系如何?

全体员工必须认同的价值观:有没有必须认同的价值观?内容是什么?如何巩固和加强?

公司股东董事会的核心关注:关注什么?为什么关注?

可以量化质化的决策和计划:内容?数量?要求?重要程度?

建立企业文化和团队的依据:企业文化和团队的状态?特征?是否支持企业的发展?有何新的要求?

各级员工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崇尚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摒弃什么?

13.目标的分解及分解的效果

分解公司的总体目标为阶段性目标——分摊分解后的公司目标到所有部门——部门将分解后的公司目标分派到岗——部门岗位对分解的目标任务落实检查

岗位描述与目标承诺

工作目标承诺书在规范化管理课程中,我们曾经提到要对部门和岗位的职能进行有效的描述,可以使用“五表和三指引”这个工具。然而,企业要规范每一个员工的工作,仅仅依靠这一份文件是不够的,因为它很容易被束之高阁而形同虚设,与之相配套的应该还有另外一份文件—工作目标承诺书,这两份文件加起来才是一份完整的工作文件。在一个企业里,先要有界定性文件,后有标的性文件,前者先把部门和岗位的工作范围界定下来,后者再具体到员工个人,确定他们做哪些事情以及详细的时间限制要求。

目标设定表要确定工作目标承诺书,就必须对已经确定的目标进行清晰的表述,这个时候我们要用到“目标设定表”这个工具。现在以确定2005年的工作目标为例,“目标”是指管理者在该年度想做的事情;“衡量的标准”是指管理者认为这件事情要做到什么程度;“措施和手段”指的是管理者在符合以上标准的前提下,准备如何达到目的,具体怎么干;“完成的期限”是指这件事情管理者预计什么时候完成,期限是什么;“相关的部门”是指事项所涉及或者主要负责的部门;“权重”这一栏是指,如果工作目标有两个以上,则需要确定它们之间的重要程度和受重视程度,可以用百分比的形式来体现。

目标设定表(MBO)

××××年(上/下半年)MBO卡岗位姓名:

业绩目标

重要性(权重%)

目标(干什么)

衡量标准(程度)

措施手段(怎么办)

完成期限(时间)

相关部门

SMART原则在填写上表或在进行目标设定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必须遵循,即“SMART原则”。这个原则在日本、德国、美国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和企业是最基础的,是每一个管理人员不费力气就能够做到的。

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

目标管理中SMART,分别由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levant、Time-based五个词组组成。这是订定工作目标时,必须谨记的五项要点。

s即specific,代表具体的,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明确可行的;

m即measurable,代表可度量的,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能够衡量的;

a即attainable,代表可实现的,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可以达成的;

r即relevant,代表相关性,指实现此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关联情况——结果导向的;

t即time-based(Time-limitted),代表有时限,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时间限制的。

Smart是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的一个重要的原则。

目标达成三大方法:每周总结,修正目标;每天总结,改进促使;循环往复,天天修炼。

确定目标的禁忌用语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自古以来就一直崇尚模糊,认为越模糊就是境界越高。于是,在今天很多中国企业的管理文件里,存在着大量自认为相当不错的形容词,例如“提高我们的销售额”、“加强培训”、“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等等。实际上,这些描述是很难加以量化和衡量的,完全不符合SMART原则的要求。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使用量词和质词,这样才能使得目标的描述清楚明了。

禁忌用语:加大力度--努力提升;高度关注--全面提高;抓大放小--大力整改;积极争取--全力以赴;完善工作--提高质量;杜绝漏洞--确保安全;加强沟通--通力合作;世界一流--国际水平。

绩效目标管理

一、概念“目标管理”的概念是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目标管理提出以后,便在美国迅速流传。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由恢复转向迅速发展的时期,企业急需采用新的方法调动员工积极性以提高竞争能力,目标管理的出现可谓应运而生,遂被广泛应用,并很快为日本、西欧国家的企业所仿效,在世界管理界大行其道。

绩效目标管理是人事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为了找寻更科学、有效、客观、公正的考核方法,业内人士进行了诸多艰苦的探索。然而,由于绩效的多因、多维、动态等特点及考核者的情感等因素,考核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审视当前绩效目标管理的成败得失,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克服绩效目标管理弊端的根本出路,是绩效目标管理的生命线。

1.存在的误区很多单位已经认识到考核的重要性,并且在绩效目标管理的工作中投入了较大的精力。但目前许多政府机关的绩效目标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绩效指标的确定缺乏科学性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绩效指标是考核中一个重要的、同时也是比较难于解决的问题。许多政府机关所采用的绩效指标通常一方面是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是工作态度、思想觉悟等一系列因素。能够从这样两方面去考虑是很好的,但是对于科学确定绩效目标管理的指标体系以及如何使考核的指标具有可操作性,迫切需要通过一套考核系统来灵活实现。

误区之二:考核周期的设置不尽合理从所考核的绩效指标来看,不同的绩效指标需要不同的考核周期。对于任务绩效的指标,可能需要较短的考核周期,例如一个月。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在较短的时间内,考核者对被考核者在这些方面的工作产出有较清晰的记录和印象,如果都等到年底再进行考核,恐怕就只能凭借主观的感觉了;另一方面,对工作的产出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有利于及时地改进工作,避免将问题一起积攒到年底来处理。对于周边绩效的指标,则适合于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进行考核,例如半年或一年,因为这些关于人的表现的指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需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论。不过,应在平时进行一些简单的行为记录作为考核时的依据,所以考核系统应提供科学合理的指标、周期设置方式。

误区之三:绩效目标管理难以落到实处一些政府机关在进行绩效目标管理时,大多由上级主管人员来完成。这种考核方式由于其信息反馈面较窄,难以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对科研开发、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市场营销人员如何进行科学考核;怎样实现考核标准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针对性;怎样防止考核流于形式或成效不彰等等。以上这些问题突出反映了建立绩效目标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又是不能一蹴而就的。

2.特点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各种各样,但其基本内容是一样的。所谓目标管理乃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目标管理指导思想上是以Y理论为基础的,即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具体方法上是泰勒科学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它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有鲜明的特点,可概括为:

(l)重视人的因素。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是平等、尊重、依赖、支持,下级在承诺目标和被授权之后是自觉、自主和自治的。

(2)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各单位、各员工的分目标。从组织目标到经营单位目标,再到部门目标,最后到个人目标。在目标分解过程中,权、责、利三者已经明确,而且相互对称。这些目标方向一致,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只有每个人员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

(3)重视成果。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奖评的依据,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至于完成目标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法,上级并不过多干预。所以,在目标管理制度下,监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标实现的能力却很强。

二、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

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目标的设置;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第三阶段为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

1.目标的设置这是目标管理最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可以细分为四个步骤:

①高层管理预定目标,这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变的目标预案。即可以上级提出,再同下级讨论;也可以由下级提出,上级批准。无论哪种方式,必须共同商量决定;其次,领导必须根据企业的使命和长远战略,估计客观环境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对本企业的优劣有清醒的认识。对组织应该和能够完成的目标心中有数。

②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分目标都有确定的责任主体。因此预定目标之后,需要重新审查现有组织结构,根据新的目标分解要求进行调整,明确目标责任者和协调关系。

③确立下级的目标。首先下级明确组织的规划和目标,然后商定下级的分目标。在讨论中上级要尊重下级,平等待人,耐心倾听下级意见,帮助下级发展一致性和支持性目标。分目标要具体量化,便于考核;分清轻重缓急,以免顾此失彼;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实现可能。每个员工和部门的分目标要和其他的分目标协调一致,支持本单位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④上级和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的条件以及实现目标后的奖惩事宜达成协议。分目标制定后,要授予下级相应的资源配置的权力,实现权责利的统一。由下级写成书面协议,编制目标记录卡片,整个组织汇总所有资料后,绘制出目标图。

2.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目标管理重视结果,强调自主,自治和自觉。并不等于领导可以放手不管,相反由于形成了目标体系,一环失误,就会牵动全局。因此领导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首先进行定期检查,利用双方经常接触的机会和信息反馈渠道自然地进行;其次要向下级通报进度,便于互相协调;再次要帮助下级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当出现意外、不可测事件严重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时,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手续,修改原定的目标。

3.总结和评估达到预定的期限后,下级首先进行自我评估,提交书面报告;然后上下级一起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决定奖惩;同时讨论下一阶段目标,开始新循环。如果目标没有完成,应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切忌相互指责,以保持相互信任的气氛。

三、对目标管理体制的分析

目标管理在全世界产生很大影响,但实施中也出现许多问题。因此必须客观分析其优劣势,才能扬长避短,收到实效。

1.目标管理的优点

①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对于那些在技术上具有可分性的工作,由于责任、任务明确目标管理常常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对于技术不可分的团队工作(TNE)则难以实施目标管理。

②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于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力图划归一个职位或部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

③目标管理启发了自觉,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由于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将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因而提高了士气。

④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

2.目标管理的缺点

在实际操作中,目标管理也存在许多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①目标难以制定。组织内的许多目标难以定量化、具体化;许多团队工作在技术上不可解;组织环境的可变因素越来越多,变化越来越快,组织的内部活动日益复杂,使组织活动的不确性越来越大。这些都使得组织的许多活动制订数量化目标是很困难的。

②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Y理论对于人类的动机作了过分乐观的假设,实际中的是有“机会主义本性”的,尤其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因此许多情况下,目标管理所要求的承诺、自觉、自治气氛难以形成。

③目标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目标商定要上下沟通、统一思想是很费时间的;每个单位、个人都关注自身目标的完成,很可能忽略了相互协作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滋长本位主义、临时观点和急功近利倾向。

④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也很难保证公正性,从而削弱了目标管理的效果。

鉴于上述分析,在实际中推行目标管理时,除了掌握具体的方法以外,还要特别注意把握工作的性质,分析其分解和量化的可能;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合作精神,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注意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使目标管理的推行建立在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科学管理基础上;要逐步推行,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从而使目标管理发挥预期的作用。

3.什么是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又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调整、自律性管理,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自我监控是指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调整自己的动机与行动,以达到所预定的模式或目标的自我实现过程。它是一种人格特质。

高自我监控者在根据外部环境因素调整自己行为方面表现出相当高的适应性,他们对环境线索十分敏感,能根据不同情境采取不同行为,并能够使公开的角色与私人的自我之间表现出极大差异;而低自我监控者则不能以这种方式伪装自己,倾向于在各种情境下都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性情和态度,因而在他们是谁以及他们做什么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行为一致性。

高自我监控者比低自我监控者倾向于更关注他人的活动,行为更符合习俗。可以推断高自我监控者会在管理岗位上更为成功,因为它要求个体扮演多重甚至相互冲突的角色。自我监控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4.我控制的内容

(1)自我检查和分析只有在目标实施中经常进行自我检查和分析,才能及时掌握目标的状态,发现实施中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便于采取措施解决。自我检查和分析的内容,包括目标实施的进度、质量和实施中的协作情况。

首先是进度,看是否按原定进度进行。控制好目标实施的进度,使各分目标在进度上大体相适应,才能保证目标均衡的发展;控制实施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质量不符合要求的目标,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也必然影响总目标;总目标层层分解,分解的越细,越需要协作。

(2)主动纠正偏差通过自我检查和分析发现了问题,找到了偏差,就要积极的采取措施去纠正偏差,保证自己承担的目标正常的实施,按计划、按要求完成。目标责任者对自己承担的目标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目标实施中产生的偏差和出现的问题,要主动的解决,不能有依靠思想和等待情绪。凡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就要敢于负责,大胆的、果断的采取措施;属于需要协作部门配合的,要主动与协作部门联系,协商解决的办法,取得协作部门的支援;属于本级解决不了或超出职权范围的,要主动向上级请示报告,以求得上级的支援和帮助。

(3)及时反馈信息自我控制是目标管理中重要的控制形式,但不是唯一的,上级的指导和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使上级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目标实施情况,必须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具体规定反馈信息的内容、时间和反馈形式。这里最主要的是建立报告制度,报告可以在目标管理活动各阶段中,提供必要的信息,成为计划、控制的依据,推动目标管理活动的深入展开。

报告的内容要适应控制的需要,通常包括目标实施的进度和质量,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自己采取的措施,需要得到的配合和上级提供的帮助等。报告的形式可以是书面、口头、统计表、图表等,具体形式要与报告内容相适应。报告制度,作为上级是掌握下级情况的手段,作为下级是对上级的汇报和取得上级支持的途径。所以,上级要统一规定报告制度,下级要主动向上级汇报,用信息反馈沟通上下级的联系。

5.自我控制的实现

自我控制是目标管理中最基本、主要提倡的一种控制形式。实现自我控制的意义在于:

1)能极大的调动目标责任者的积极性。

2)有利于目标责任者素质和能力的控制。

3)能提高管理组织系统的应变能力。

实现自我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1)目标责任者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主动的搞好自我控制,要勇于克服目标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大胆行事、敢于负责,不要把矛盾上交。

2)要有全局观念。调整一项目标中出现的偏差时,要同时估计到其他目标和其他部门,不要影响各项目标间的协调均衡。

3)反馈信息要实事求是,要报真情、说实话,让上级掌握真实情况。

4)为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目标责任者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领导者也要重视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培训。

6.对自我管理监控心理机制的分析

⑴自我监控是一种元认知高度醒觉状态。

弗拉维尔等(Flave&Wellman)认为,元认知监控的实质就是人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学习自我监控是自我意识的重要表现。

尼尔逊(Neson&Narens)认为,人类认知过程应区分为两个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联系的水平,即元水平(metalevel)和客体水平(objectlevel)。对学习而言,客体水平即通常所说的知识或技能获得过程,而元水平则类似学习的自我管理监控。

我国有学者(董奇等,1996)将自我监控的结果区分认知指向型和和非认知指向型,并划分为计划性、准备性、意识性、策略性、执行性、反馈性、补救性和总结性8个维度项目;

⑵自我监控是一种自发状态的认知结构特征。

按照发生认识论(Ceneticepistemology)创立者让·皮亚杰(JeanPiaget)观点,机能派生于结构。个体的策略行为总是以主体已经具有或正在形成的认知结构为转移的。“没有一种行为,构成一种绝对的开端,它是嫁接在以前的格式上的。”学习自我监控是一种自发状态的认知结构。它需要启迪,需要教学干预以促使其唤醒,进而过渡到自觉水平。从这个意义讲,对学生学习自我监控实施教学干预,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7.自我监控教学干预的理论依据

根据维果斯基的言语的自我指导理论(Vygotsky),个体对行为的调节在程度上是一个言语的过程,这种言语的过程是从社会言语向内部言语不断发展的。个体的行为最初受他人言语的调节,然后受学习者自己的自我指导的言语的调节,最后自我指导的言语就形成了。这样看来,自我管理监控实质上就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不断的内化指导过程,有理由相信,这正是实施教学干预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教学干预的具体操作提供了一行之有效的模式。

管理123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原理,结合国内外现状,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开发完成了绩效目标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绩效目标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解决了上述这些问题。该系统有四大特点:

(1)操作简单系统界面简洁、操作流程化,处处遵循“功能越复杂,操作越简单”的设计理念,追求操作无障碍,智能化,用户无需专业培训就可使用软件。

(2)功能丰富系统不仅能够实现绩效目标管理的在线打分,在线评议;还提供各种考核结果分析工具,为决策提供依据,并将考核结果与薪酬福利、职务升迁等挂钩,实现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此外,系统还提供了信息反馈、绩效申诉、绩效面谈沟通、考核修正等功能,充分体现考核工作的公平、公正、合理。

(3)实用性强系统提供简单模式和通用模式两种考核模式,简单模式适用于绩效目标管理的早期阶段,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通用模式适用于绩效目标管理比较复杂的政府机关,能够实现360度、270度、180度等不同角度的考核,通过主表、副表实现多角度考核。

(4)灵活开放系统能够自定义考核要点、考核指标、权重等,选择不同类别的考核人,形成不同考核人对同一考核对象的多张考核表。通过修改考核要点、考核模板等,即可实现各种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事业政府机关不同类型的考核。

综上所述,采用现代技术,选择一套合理的考核系统,提高考核质量是当前考核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勤科科技开发的GT-eHR全视角绩效目标管理系统,通过不同的考核者(上级主管、同事、下属和顾客等)从不同的角度来考核,全方位、准确地考核员工的工作业绩,帮助各政府机关实现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绩效目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

8.绩效目标管理步骤

绩效目标管理通常是对经理进行评估的最常见的方法。之所以能得以推广,原因在于这种做法是与人们的价值观和处事自学相一致的,例如,人们都认为“很有必要依每个人所做的贡献而给予一定的回报、奖励”是千真万确的。目标管理法得以推广的另外一个原因还在于它能更好地把个人-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一致,而减少下述这种可能性,即经理们每天在忙忙碌碌,但所做的事却与组织目标毫不相干。至于目标管理法的具体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每位绩效评估者所应达到的目标。在许多组织中,通常是上级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一起来共同制定一目标。目标主要指所期望达到的结果,以及为达到这一结果所应采取的方式、方法。

第二步:制定被评估者达到目标的时间框架。即当他们为这一目标努力时,可以合力安排时间,了解自己目前在做什么,已经做了什么和下一步还将要做什么。

第三步:将实际达到的目标与预先设定的目标相比较。这样评估者就能够找出原因为什么未能达到的目标,或为何实际达到的目标远远超出了预先设定的目标。这一步骤能有助于决定对于培训的需求。同时也能提醒上级评估者注意到组织环境对下属工作表现可能产生的影响,而这些客观环境是被评估者本人无法控制的。

第四步:制定新的目标以及为达到新的目标而可能采取的新的战略。凡是已成功地实现了目标的被评估者都可以被允许参与下一次新目标的设置过程。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byObjective)定义: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CEO必读12篇帮助CEO及高管层明确目标管理的根本含义与基本方针,提升开展目标管理所必需的领导能力。

1寓言故事

在《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一书中,作家成君忆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寓言故事。

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一头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选中,前往印度取经。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便到磨房会见它的朋友驴子。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耸入云的山峰、炽热的火山、奇幻的波澜,神话般的境界,让驴子听了大为惊异。

驴子感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路途,我连想都不敢想。”

老马说:“其实,我们跨过的距离大体是相同的,当我向印度前进的时候,你也一刻没有停步。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行,所以我们走进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直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狭隘的天地……”

马和驴子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目标的不同,最终导致了不同的结果。这则寓言启示我们:企业或团队有目标不等于有好目标,好目标一定要结合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特点来制订。彼得·德鲁克说:“目标并非命运,而是方向。目标并非命令,而是承诺。目标并不决定未来,而是动员企业的资源与能源以便塑造未来的那种手段。”

职业经理在授权过程中,应理解计划及订立目标的重要性,明白好目标具有的特征,知道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订立“聪明”的目标。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的制度和程序,来明确的目标,确立责任,通过正确、合理的方法达到目标,而不是通过管理者的随意性或某种妥协来达到目标。

2提出概念

美国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目标管理提出以后,便在美国迅速流传。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由恢复转向迅速发展的时期,企业急需采用新的方法调动员工积极性以提高竞争能力,目标管理的出现可谓应运而生,遂被广泛应用,并很快为日本、西欧国家的企业所仿效,在世界管理界大行其道。

3相关应用

目标管理最为广泛的是应用在企业管理领域。企业目标可分为战略性目标、策略性目标以及方案、任务等。一般来说,经营战略目标和高级策略目标由高级管理者制订;中级目标由中层管理者制订;初级目标由基层管理者制订;方案和任务由职工制订,并同每一个成员的应有成果相联系。自上而下的目标分解和自下而上的目标期望相结合,使经营计划的贯彻执行建立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把企业职工吸引到企业经营活动中来。

目标管理方法提出来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先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其后,在美国、西欧、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迅速推广,被公认为是一种加强计划管理的先进科学管理方法。中国80年代初开始在企业中推广,目前采取的干部任期目标制、企业层层承包等,都是目标管理方法的具体运用。

4具体特点

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各种各样,但其基本内容是一样的。所谓目标管理乃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目标管理指导思想上是以Y理论为基础的,即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具体方法上是泰勒科学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它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有鲜明的特点,可概括为:

(l)重视人的因素

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是平等、尊重、依赖、支持,下级在承诺目标和被授权之后是自觉、自主和自治的。

(2)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

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各单位、各员工的分目标。从组织目标到经营单位目标,再到部门目标,最后到个人目标。在目标分解过程中,权、责、利三者已经明确,而且相互对称。这些目标方向一致,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只有每个人员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

(3)重视成果

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奖评的依据,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至于完成目标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法,上级并不过多干预。所以,在目标管理制度下,监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标实现的能力却很强。

5特点

(1)员工参与管理:目标管理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由上下级共同商定,依次确定各种目标。

(2)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目标的实施,由目标责任者自我进行,通过自身监督与衡量,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目标的实现。

(3)强调自我评价:目标管理强调自我对工作中的成绩、不足、错误进行对照总结,经常自检自查,不断提高效益。

(4)重视成果:目标管理将评价重点放在工作成效上,按员工的实际贡献大小如实地评价一个人,使评价更具有建设性。

6操作方法

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目标的设置;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第三阶段为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

(1)目标的设置

这是目标管理最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可以细分为四个步骤:

①高层管理预定目标,这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变的目标预案。即可以上级提出,再同下级讨论;也可以由下级提出,上级批准。无论哪种方式,必须共同商量决定;其次,领导必须根据企业的使命和长远战略,估计客观环境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对该企业的优劣有清醒的认识。对组织应该和能够完成的目标心中有数。

②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分目标都有确定的责任主体。因此预定目标之后,需要重新审查现有组织结构,根据新的目标分解要求进行调整,明确目标责任者和协调关系。

③确立下级的目标。首先下级明确组织的规划和目标,然后商定下级的分目标。在讨论中上级要尊重下级,平等待人,耐心倾听下级意见,帮助下级发展一致性和支持性目标。分目标要具体量化,便于考核;分清轻重缓急,以免顾此失彼;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实现可能。每个员工和部门的分目标要和其他的分目标协调一致,支持本单位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④上级和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的条件以及实现目标后的奖惩事宜达成协议。分目标制定后,要授予下级相应的资源配置的权力,实现权责利的统一。由下级写成书面协议,编制目标记录卡片,整个组织汇总所有资料后,绘制出目标图。

(2)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

目标管理重视结果,强调自主,自治和自觉。并不等于领导可以放手不管,相反由于形成了目标体系,一环失误,就会牵动全局。因此领导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首先进行定期检查,利用双方经常接触的机会和信息反馈渠道自然地进行;其次要向下级通报进度,便于互相协调;再次要帮助下级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当出现意外、不可测事件严重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时,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手续,修改原定的目标。

(3)总结和评估

达到预定的期限后,下级首先进行自我评估,提交书面报告;然后上下级一起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决定奖惩;同时讨论下一阶段目标,开始新循环。如果目标没有完成,应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切忌相互指责,以保持相互信任的气氛。

7优缺点

目标管理在全世界产生很大影响,但实施中也出现许多问题。因此必须客观分析其优劣势,才能扬长避短,收到实效。

(1)目标管理的优点

①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对于那些在技术上具有可分性的工作,由于责任、任务明确目标管理常常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对于技术不可分的团队工作则难以实施目标管理。

②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于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力图划归一个职位或部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

③目标管理启发了自觉,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由于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将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因而提高了士气。

④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

(2)目标管理的缺点

在实际操作中,目标管理也存在许多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①目标难以制定。组织内的许多目标难以定量化、具体化;许多团队工作在技术上不可解;组织环境的可变因素越来越多,变化越来越快,组织的内部活动日益复杂,使组织活动的不确性越来越大。这些都使得组织的许多活动制订数量化目标是很困难的。

②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Y理论对于人类的动机作了过分乐观的假设,实际中的人是有“机会主义本性”的,尤其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因此许多情况下,目标管理所要求的承诺、自觉、自治气氛难以形成。

③目标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目标商定要上下沟通、统一思想是很费时间的;每个单位、个人都关注自身目标的完成,很可能忽略了相互协作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滋长本位主义、临时观点和急功近利倾向。

④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也很难保证公正性,从而削弱了目标管理的效果。

鉴于上述分析,在实际中推行目标管理时,除了掌握具体的方法以外,还要特别注意把握工作的性质,分析其分解和量化的可能;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合作精神,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注意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使目标管理的推行建立在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科学管理基础上;要逐步推行,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从而使目标管理发挥预期的作用。

8实施原则

目标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比较流行、比较实用的管理方式之一。它的最大特征就是方向明确,非常有利于把整个团队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同一个目标、同一个理想上来,是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搞好目标管理并非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目标制定必须科学合理

目标管理能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取得预期的成效,首先就取决于目标的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是目标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脱离了实际的工作目标,轻则影响工作进程和成效,重则使目标管理失去实际意义,影响企业发展大局。

(2)督促检查必须贯串始终

目标管理,关键在管理。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丝毫的懈怠和放任自流都可能贻害巨大。作为管理者,必须随时跟踪每一个目标的进展,发现问题及时协商、及时处理、及时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确保目标运行方向正确、进展顺利。

(3)成本控制必须严肃认真

目标管理以目标的达成为最终目的,考核评估也是重结果轻过程。这很容易让目标责任人重视目标的实现,轻视成本的核算,特别是当目标运行遇到困难可能影响目标的适时实现时,责任人往往会采取一些应急的手段或方法,这必然导致实现目标的成本不断上升。作为管理者,在督促检查的过程当中,必须对运行成本作严格控制,既要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又要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因为,任何目标的实现都不是不计成本的。

(4)考核评估必须执行到位

任何一个目标的达成、项目的完成,都必须有一个严格的考核评估。考核、评估、验收工作必须选择执行力很强的人员进行,必须严格按照目标管理方案或项目管理目标,逐项进行考核并作出结论,对目标完成度高、成效显著、成绩突出的团队或个人按章奖励,对失误多、成本高、影响整体工作的团队或个人按章处罚,真正达到表彰先进、鞭策落后的目的。

9类型功能

目标管理的类型

(1)业绩主导型目标管理和过程主导型目标管理。这是依据对目标的实现过程是否规定来区分的。目标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业绩,所以从根本上说,目标管理也称业绩管理。其实,任何管理其目的都是要提高业绩。

(2)组织目标管理和岗位目标管理。这是从目标的最终承担主体来分的。组织目标管理是一种在组织中自上而下系统设立和开展目标,从高层到低层逐渐具体化,并对组织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谋求高效地实现目标的管理方法。

(3)成果目标管理和方针目标管理。这是依据目标的细分程度来分的。成果目标管理是以组织追求的最终成果的量化指标为中心的目标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的功能

由于目标管理是超前性的管理、系统整体的管理和重视成果的管理以及重视人的管理,因此有以下功能:

(1)克服传统管理的弊端。传统管理主要有两大弊端:一是工作缺乏预见和计划,没事的时候,尽可悠闲自得,一旦意外事件发生,就忙成一团,成天在事务中兜圈子;二是不少组织中的领导信奉传统官僚学的理论,认为权力集中控制才能使力量集中、指挥统一和效率提高。

(2)提高工作成效。目标管理不同于以往的那种只重视按照规定的工作范围和工作程序和方法进行工作的做法,而是在各自目标明晰、成员工作目标和组织总目标直接关联的基础上,鼓励组织成员完成目标。同时,目标同客观的评价基准和奖励相配套。这有利于全面提高管理的绩效。

(3)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激励和提高。在管理目标建立的过程中,成员可以各抒己见,各显其能,有表现其才能、发挥其潜能的权利和机会;工作成员为了更好地完成其职责和个人目标,必然加强自我训练和学习,不断充电,提高能力;目标管理的确定,既根据个人的能力,又具有某种挑战性,要达到目标,必须努力才有可能。

(4)改善人际关系。根据目标进行管理,组织的上下级沟通会有很大的改善,原因在于:第一,目标制定时,上级为了让员工真正了解组织希望达到的目标,必须和成员商量,必须先有良好的上下沟通和取得一致的意见,这就容易形成团体意识。第二,目标管理理念是每个组织成员的目标,是为组织整体完成并且根据整体目标而制订的。

10优越性

设置目标进行管理至少有以下这些优越性:

目标管理_卓有成效

(1)说明整个组织的宗旨、方向和意义,使员工更加清楚组织的目标。

(2)因为强调结果而不是任务,因此有助于改进计划工作。

(3)管理者在自己的职位层次上工作,而不是在比其低的层次上工作。

(4)目标有助于公司把握命运,而不是只对错误做出反应。

(5)通过目标管理可以改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6)目标为各个管理层评估各自的绩效提供了参考。

(7)鼓励维持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

11具体条件

实行目标管理,要有以下的基本条件:

(1)推行目标管理要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科学管理基础。要教育员工树立全局观念,长远利益观念,正确理解国家、公司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推行目标管理容易滋长急功近利本位主义倾向,如果没有一定的思想基础,设定目标时就可能出现不顾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现象。科学管理基础是指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完善,信息比较畅通,能够比较准确的度量和评估工作成果。这是推行目标管理的基础。而这个基础工作是需要长期的培训和教育才可以逐步建立起来的。

(2)推行目标管理关键在于领导。领导对各项指标都要心中有数,工作不深入,没有专业的知识,不了解下情,不熟悉生产,不会经营管理是不行的,因而对领导的要求更高。领导与下属之间不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尊重、信赖和相互支持。领导要改进作风、提高水平、发扬民主、善于沟通,在目标设立过程和执行过程中,都要善于沟通,使大家的方向一致,目标之间相互支持,同时领导还要和下级要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实现目标的奖惩事宜达成协议,并授予下级以相应的支配人、财、物和对外交涉等权利,充分发挥下属的个人能动性以使目标得以实现。

(3)目标管理要逐步推行、长期坚持。推行目标管理有许多相关配套工作,如提高员工的素质,健全各种责任制,做好其他管理的基础工作,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这些都是企业的长期任务,因此目标管理只能逐步推行,而且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4)推行目标管理要确定好目标。一个好的目标是切合实际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不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不能算好目标)。而且一个好的目标,必须具有关联性、阶段性,并兼顾结果和过程,还需要数据采集系统、差距检查与分析、及时激励制度的支撑。这些量化管理方法与目标管理相辅相成,可以帮助经理人在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还能及时了解整个团队的工作进度,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员工的主动性,为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员工领导力,提供了良性循环的基础。

(5)推行目标管理要注重信息管理。目标管理体系中,信息的管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确定目标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为依据;展开目标需要加工、处理信息;实施目标的过程就是信息传递与转换的过程。信息工作是目标管理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

12遵循原则

目标的制定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有挑战性的。不要设一些轻而易举就能达到的目标,要给自己压力,必须要跳一跳才能够到的那种。

(2)有时间期限的。一定要有时间期限来管理它。比如:在3月31日之前完成第一季度的生产任务指标。

(3)具体的。比如: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为二十万元。

(4)可衡量的。到底完成了什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只有这样,我们的坚持才变得更有力量。

(5)现实的。制定目标要基于现状,面对现实。不要说我希望飞起来,这样只能叫白日做梦。

13实施过程

(1)明确目标。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早已认识到制定个人目标的重要性。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早期研究发现,明确的目标要比只要求人们尽力去做有更高的业绩,而且高水平的业绩是和高的目标相联系的。人们注意到,在企业中,目标技能的改善会继续提高生产率。然而,目标制定的重要性并不限于企业,而且在公共组织中也是有用的。在许多公共组织里.普遍存在的目标的含糊不清对管理人员来说是一件难事,但人们已在寻找解决这种难题的途径。

(2)参与决策。MBO中的目标不是像传统的目标设定那样,单向由上级给下级规定目标,然后分解成子目标落实到组织的各个层次上,而是用参与的方式决定目标,上级与下级共同参与选择设定各对应层次的目标,即通过上下协商,逐级制定出整体组织目标、经营单位目标、部门目标直至个人目标。因此,MBO的目标转化过程既是“自上而下”的,又是“自下而上”的。

(3)规定时限。MBO强调时间性,制定的每一个目标都有明确的时间期限要求,如一个季度、一年、五年,或在己知环境下的任何适当期限。在大多数情况下,目标的制定可与年度预算或主要项目的完成期限一致。但并非必须如此,这主要是要依实际情况来定。某些目标应该安排在很短的时期内完成,而另一些则要安排在更长的时期内。同样,在典型的情况下,组织层次的位置越低,为完成目标而设置的时间往往越短。

(4)评价绩效。MBO寻求不断地将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反馈给个人,以便他们能够调整自己的行动。也就是说,下属人员承担为自己设置具体的个人绩效目标的责任、并具有同他们的上级领导人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每个人因此对他所在部门的贡献就变得非常明确。尤其重要的是,管理人员要努力吸引下属人员对照预先设立的目标来评价业绩,积极参加评价过程,用这种鼓励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的方法,鞭策员工对工作的投入,并创造一种激励的环境。

14重要意义

(1)企业必须具备统一的目标企业只有具备了明确的目标,并且在组织内部形成紧密合作的团队才能取得成功。但在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因素妨碍了团队合作。比如:不同部门之间常常缺乏协调。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销售部门却发现销售不畅。设计人员可能根本不考虑生产部门的难处或市场的需要,而开发出一种全新的设备。

组织内部的等级制造成老板和下属之间的摩擦和误解。下属抱怨老板根本不想理解他们的问题,而老板对下属的无动于衷也颇有微词。

高层管理者有时制定了不恰当的薪酬体制,误导下级管理人员的行为。企业要成功,首先要制定统一和具有指导性的目标,这样可以协调所有的活动,并保证最后的实施效果。这就是为什么需要目标管理的原因。

(2)主要目标也许只有一个一般来说,主要目标也许就只有一个。它可以按照企业的目的来定义。如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的前总裁西奥多?韦尔,称“我们的企业就是服务”。一旦主要目标明确后,企业其他不同领域的目标也就易于确定了。

企业发展取决于目标是否明确。只有对目标做出精心选择后,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和繁荣。一个发展中的企业要尽可能满足不同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和员工,管理层,股东和顾客相联系。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企业主要的总体目标,然后将其转变为不同部门和活动的具体目标。举例来说,如果企业总体的销售目标是100万美元,销售总监和地区经理会讨论如何完成目标,同时设立不同区域的具体目标。目标是共同制定的,而不是强加给下属的。目标管理如果能得到充分的实施,下属甚至会采取主动,提出他们自己认为合适的目标,争取上级的批准。这样,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的每个人,都将清楚需要去实现什么目标。

15解决方法

(1)从制定目标到评估结果,让员工参与进来,通过沟通对目标形成共识。

(2)关注过程,定期跟进员工的行动计划。

(3)持续的反馈与辅导,告诉员工哪些方面做不错,哪些方面需要努力,并辅导员工技能。

(4)始终关注目标,不要下太多的临时性指令,安排太多的临时性任务。基于目标和员工能力给予必要的授权。

(5)把自己当成一个教练。教练会基于目标,挑战员工,检视员工的状况,调适员工的意愿和行为,辅导员工的技能。

16相关技巧

制定目标

(1)制定依据: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制定公司年度整体经营管理目标。

(2)目标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合我们的企业实际,我们主要制定三类目标:

一是按照作用不同分为经营目标和管理目标,如经营目标包含销售额、费用额、利润率等指标,管理目标包含客户保有率、新产品开发计划完成率、产品合格率、料体报废控制率,安全事故控制次数等;

二是按照管理层级分为公司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

三是按评价方法的客观性与否分为定量目标和定性目标,如定量目标包含销售额、产量等,定性目标包含制度建设、团队建设和工作态度等。这些目标往往有交叉,如公司年销售额是经营目标、公司目标、定量目标,也是客观目标、关注结果的目标;人力资源制度完善是管理目标、部门目标、定性目标,也是主观指标、关注过程的指标。因此,根据企业发展的成熟程度不同选择合适可行有效的目标。一般中小型公司主要选择销售额、费用率、利润率等来设计经营目标,以经销网络拓展、采购成本控制、新产品开发成功率、产品质量合格率、制度建设、团队建设等来设计管理目标。

(3)制订方法:符合SMART原则。

S是指要具体明确,尽可能量化为具体数据,如年销售额5000万元、费用率25%、存货周转一年5次等;不能量化尽可能细化,如对文员工作态度的考核可以分为工作纪律、服从安排、服务态度、电话礼仪、员工投诉等。

M是指可测量的,要把目标转化为指标,指标可以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评价,如主要原料采购成本下降10%,即在原料采购价格波动幅度不大的情况下,同比去年采购单价下降10%;完善人力资源制度可以描述成“1月30日前完成初稿并组织讨论,2月15日前讨论通过并颁布施行,无故推迟一星期扣5分”等。

A是指可达成的,要根据企业的资源、人员技能和管理流程配备程度来设计目标,保证目标是可以达成的。

R是指合理的,各项目标之间有关联,相互支持,符合实际。

T是指有完成时间期限,各项目标要订出明确地完成时间或日期,便于监控评价。

(4)沟通一致。制定目标既可以采取由上到下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由下到上的方式,还可以两种方式相结合。并且要全面沟通,认可一致。公司总经理要向全体员工宣讲公司的战略目标,向部门经理或关键员工详细讲解重要的经营目标和管理目标,部门之间相互了解、理解、认可关联性的目标,上司和下属要当面沟通、确认下属员工的个人目标。

分解目标公司整体目标分解成部门目标,部门目标分解为个人目标,并量化为经济指标和管理指标。根据我们公司的现状,我们首先可以在营销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实施全员目标管理,其他后勤支持部门先推行部门级目标管理。如把公司销售额目标分解销售大区、省、市、县的销售额目标成本;公司成本下降目标分解到采购成本下降指标、生产成本下降指标、货运成本下降指标或行政办公费用下降指标等;采购成本下降又可以再分解成原料成本下降指标、包材成本下降指标、促销助材成本下降指标等。这样,建立企业的目标网络,形成目标体系图,通过目标体系图把各部门的目标信息显示出来,就像看地图一样,任何人一看目标网络图就知道工作目标是什么,遇到问题时需要哪个部门来支持。

实施目标要经常检查和监控目标在实施过程的执行情况和完成情况。如果出现偏差,及时从资源配置、团队能力和管理系统等方面分析原因,及时补充或强化,确有必要前提下才调整目标。

信息反馈处理在考核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进行目标实施控制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如:目标是年初制定的,年中全国爆发了非典事件,那么年初制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因此在考核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进行调整和反馈。

检查实施结果及奖惩按照制定的指标、标准对各项目标进行考核,依据目标完成的结果和质量与部门、个人的奖惩挂钩,甚至与个人升迁挂钩。

17分解需求

条件一,科学的战略让每个职工都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企业愿景,了解企业战略的真正含义及其实现的可能性、科学性,了解企业对员工的期望或要求的行为方式。使员工对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到心中有数。他们在实施目标任务时,能保持与企业战略目标的统一性,也能主动进行校正、检核自己在实现目标时的行为、工作等规范。

条件二,文化沟通目标的制定与实施需要进行大量的沟通,实现信息的共享。企业目标的制定与分解,部门间的横向协调,需要企业召开管理决策类的会议来确定或明确,通过对战略目标的阐述,通过各职能部门主管的参与,使各级管理者对企业战略目标更认知、更明确。同时在会议上可以倾听各职能部门对整体目标或目标其中一部分的意见、建议、顾虑或要求,及时修正企业或部门目标,及时化解顾虑或反馈意见。而部门内部目标的分解,要在部门内部进行沟通,相互听取意见,最终进行目标分解的确认。

条件三,企业培训企业通过培训,让职工认识到企业战略目标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实现是有一定的可能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在实现战略目标时企业是要通过全盘考虑,不仅要看结果,还重视关键性过程的。同时让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掌握具体的目标分解方法、步骤,从而保障目标分解的有效性、科学性。

条件四,管理授权即做到落实层次管理,分责分权;做到落实目标责任,强化动态管理;做到激励机制完善和使用恰当。

18相关软件

旗帜行动力系统软件帮助我们有效确定目标,然后科学的目标分解到年底、月度、周目标、日行动。动态提示未完成的行动,另外,从事业、财富、健康、学业、人脉、家庭六个方面帮助我们梳理目标。

佳盟个人信息管是一款个人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国际上先进的MBO目标与GTD时间管理理念,实现人生目标整体规划和任务分配,对任务和日程进行提醒并记录有关处理信息;支持家庭理财,提供理财规划、记录收支、实物资产、债权债务、编制预算并在日常活动中实现指标预警;提供日记编辑;根据人脉关系理念设计出好友圈视图,提供内容丰富的联系人和往来单位统计;创建专属保密的个人知识库;支持多层安全级别的访问控制。

设定和分解目标的SMART原则

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以量化的;Actionable--执行性强的;Realistic--可实现的;Time_limitted--有时间期限的。目标达成三大方法:每周总结,修正目标;每天总结,改进促使;循环往复,天天修炼。

19四个步骤

由于各个组织活动的性质不同,目标管理的步骤可以不完全一样,但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四步。

(一)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实行目标管理,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这项工作总是从企业的最高主管部门开始的,然后由上而下地逐级确定目标。上下级的目标之间通常是一种“目的一手段”的关系;某一级的目标,需要用一定的手段来实现,这些手段就成为下一级的次目标,按级顺推下去,直到作业层的作业目标,从而构成一种锁链式的目标体系。

制定目标的工作如同所有其他计划工作一样,非常需要事先拟定和宣传前提条件。这是一些指导方针,如果指导方针不明确,就不可能希望下级主管人员会制定出合理的目标来。此外,制定目标应当采取协商的方式,应当鼓励下级主管人员根据基本方针拟定自己的目标,然后由上级批准。

(二)明确责任。目标体系应与组织结构相吻合,从而使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目标,每个目标都有人明确负责。然而,组织结构往往不是按组织在一定时期的目标而建立的,因此,在按逻辑展开目标和按组织结构展开目标之间,时常会存在差异。其表现是,有时从逻辑上看,一个重要的分目标却找不到对此负全面责任的管理部门,而组织中的有些部门却很难为其确定重要的目标。这种情况的反复出现,可能最终导致对组织结构的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说,目标管理还有助于搞清组织机构的作用。

(三)组织实施。目标既定,主管人员就应放手把权力交给下级成员,而自己去抓重点的综合性管理。完成目标主要靠执行者的自我控制。如果在明确了目标之后,作为上级主管人员还像从前那样事必躬亲,便违背了目标管理的主旨,不能获得目标管理的效果。当然,这并不是说,上级在确定目标后就可以撒手不管了。上级的管理应主要表现在指导、协助。提出问题,提供情报以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方面。

(四)检查和评价。对各级目标的完成情况,要事先规定出期限,定期进行检查。检查的方法可灵活地采用自检、互检和责成专门的部门进行检查。检查的依据就是事先确定的目标。对于最终结果,应当根据目标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奖罚。经过评价,使得目标管理进入下一轮循环过程。

20八步骤目标管理要完成八个过程

(一)从战略制定到战略目标的过程。企业经营战略为首,没有战略就没有发展。目标管理首要的是目标的制定,而这个目标必须围绕战略需要进行科学设定。从战略到目标是一个从意图到明确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战略只能是一种意图、只能是一种打算,在一定程度上没有目标支撑的战略也只能是设想。有了目标,战略就有了清晰的目的和方向。因此,制定目标的依据必须是战略。没有脱离战略的目标,也没有没有目标的战略。两者既是从属的关系,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

(二)从战略目标到战略计划的过程。一般来说,凡是战略目标都有简单明了的特点。作为战略目标,还只是一个“纲”。要想“纲举目张”,还必须把简单的战略目标用计划的形式将其相对具体化。这个具体的过程就是战略计划的制定。计划较比目标而言相对具体,有组织、有时间、有步骤、有途径、有措施、甚至有方法。这是一个把目标“翻译”成“实施”的转变。没有战略实施计划,目标再明晰砧板上的鲜肉,不可能自动变成美味佳肴。这一过程要考虑的事情很多,最重要的是资源配置。离开资源问题,计划再详细也是无法实施的。

(三)从战略计划到目标责任的过程。计划有了,谁来执行?这是计划实施的关键,但是,有人执行没有责任也是枉然。因此,最关键的还是目标责任以及目标责任人的问题。目标责任就是对目标达成与否的功过承载,责任人就是承载这种功过的具体人。没有责任体系和责任保障,再好的计划也会落空。因此,计划一旦制定,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定要落实责任人。这个责任体系应该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正所谓: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

(四)从目标责任到目标实施的过程。责任落实到位以后,就是带着责任进行目标的实施了。应该引起高度注意的是,在责任——实施的转换中过程中,要讲求把责任量化成一个个可操作、可实现、可考量的具体目标,这种目标的设定和实施,一定要突出如下要点:目标是具体的;可以衡量的;可以达到的;具有相关性的;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的。

(五)从目标实施到目标督导的过程。在目标实施中,为了确保目标的达成,还必须加强实施过程的督导。督,就是对实施情况予以监督;导,就是在实施中予以必要的指导。要相信实施部门和人员的自主管理,但是,没有必要的监督、大撒手、放任不管也是不行的。监督的目的在于督办、督察、督促;在于催办、帮办、协办;在于强化对目标管理的执行力度。要知道:一个由数百人、数千人的个人行动所构成的公司,经不起其中1%或2%的行动偏离目标的。光有监督也不行,还必须有指导,指导的目的在于实现途径的引导、思想情绪的疏导、不佳行为的训导、偏执行为的劝导、知识能力的教导。一句话,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激发热情,使管理过程、人员、方法和工作安排都围绕目标运行;进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从目标督导到目标实现的过程。目标的实现,按组织层级分类可以划分为1、整体目标;2、部门目标;3、班组目标;4、个人目标。按专业系统分类可以划分为1、管理目标;2、生产目标;3、营销目标;4、财务目标;5、技术目标等等。按时间阶段分类可划分为1、愿景目标;2、长期目标;3、中期目标;4、短期目标;5、突击目标等。如果说督导的过程是以人为本的目标管理,那么,目标实现的过程分类就是客观实际的科学保证。

(七)从目标实现到目标评价的过程。目标实现之后,并不等于过程的完结,还必须进行另一个过程——从目标实现到目标评价。这里有三点必须进行评价:一是评价实现目标的各种资源使用情况,比如多少、优劣等等;二是实现的目标是否还有弹性空间,比如是否可以当作基准、是否可以更加先进、是否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等等;三是所实现的目标对于可持续发展能否带来推动和促进。

(八)从目标评价到目标刷新的过程。以终为始是目标管理的最高境界。因此,从成果评价到目标刷新,也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经过评价的目标成果,正是新的目标管理的开始。它是依据、它是基准、它是下一个目标的平台。能否超越原来已经实现的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一个领导者的雄心。当然,“大跃进”是不客观的,“冒进”更是危险的,但是,“不进则退”也是必然的。所以,哪怕是百分之几或者百分之零点几的超越都是企业的进步。或增加,或递进,都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来进行选择性的刷新。

21案例

总则

为全面了解、评估部门员工的工作绩效,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工作绩效,并使每位员工始终朝同一个目标努力,特制定本制度。

考核范围

凡市场部员工均需考核,适于本办法。

考核原则

(1)公平、公正。

(2)进行考核面谈,使考核结果得到被考核者的认可。

(3)市场部经理会负责对市场部员工进行考核并辅导,使其按有效的目标计划开展工作。

考核目的

(1)使改进工作,提高工作绩效。

(2)获得晋升,调岗的依据。

(3)获得确定工资,奖金的依据。

(4)获得潜能开发和参与相关培训的依据。

(5)是员工降职、降薪、直至被公司淘汰的依据。

考核时间

(1)考核分为试用(转正)考核、月度考核、年度考核及专项考核四种。

(2)每月5日之前对市场部员工上月工作进行考核,当月7日之前公布考核结果。

(3)市场部于每年1月1日-15日内对员工举行年终考评一次,考核年度为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

(4)考核时间若逢节假日,依次顺延。

(5)公司因特别事项可以举行不定期专项考核。

考核机构

市场部经理+一名指定的员工=执行目标管理考核。

考核内容

(1)工作指标考核

(2)行为指标考核

(3)公司经营业绩考核

考核形式

(1)各类考核形式有:A、自我评定与总结;B、部门考核必须与被考核者进行面谈,以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性;C、直接上级评核.

(2)各类考核办法有:A、查询记录:对员工每天工作记录档案,文件,出勤情况进行整理统计;B、书面报告:部门,员工提供总结报告;C、重大事件;D、所有考核办法最终反映在考核表上。

考核程序

(1)按照预定计划,明确考核时间、周期及考核对象,员工月度考核通常在5日前完成对上月的工作考核。

(2)被考核者提交书面自我总结与评定。

(3)直属上级通过与被考核者进行面谈,对直属下级工作指标进行评核并进行打分。

(4)人事部根据被考核员工各项行政记录对员工行为指标进行评分5、各项意见最后要求被考核者作口头述职报告该评分为最终得分。

(6)全体员工的绩效考核最后均须老总签字,否则为无效考核。

(7)考核结果存入人事部员工档案。

(8)目标管理结果跟进:A、个人工作表现与相似岗位人员比较;B、需要改善的方面;C、工作计划与具体措施,未来6个月至1年的工作目标;D、对公司发展的建议;E、目标管理考核结果跟进由人事部及员工分管领导负责。

22解决问题

(1)目标是什么?实现目标的中心问题、项目名称。

(2)达到什么程度?达到的质、量、状态。

(3)谁来完成目标?负责人与参与人。

(4)何时完成目标?期限、预定计划表、日程表。

(5)怎么办?应采取的措施、手段、方法。

(6)如何保证?应给予的资源配备和授权。

(7)是否达成了既定目标?对成果的检查、评价。

(8)如何对待完成情况?与奖惩安排的挂钩、进入下一轮目标管理循环。

23局限性

目标管理的局限:一是强调短期目标。大多数的目标管理中的目标通常是一些短期的目标:季度的、月度的等。短期目标比较具体易于分解,而长期目标比较抽象难以分解,另一方面短期目标易迅速见效,长期目标则不然。所以,在目标管理中,组织似乎常常强调短期目标的实现而对长期目标不关心;二是引导期长。目标管理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尤其在目标管理初期,要求组织要通过不断地培训,来提高管理层员工的考核能力、识别能力、目标设置能力、总结能力;三是动态性差。目标管理执行过程中目标的改变是不可以的,因为这样做会导致组织混乱。(摘自百度百科/周志轩《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2008-7-1成都时代出版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7840.html

更多阅读

时间管理培训要点 时间管理培训

时间管理其实就是人生管理。彼得·德鲁克说过:不会管理时间就不能管理一切。学习时间管理,目的是希望你未来历程中每一天的工作都是有效率的,而每一天的效率都使你更接近未来的目标。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已经成为极其宝贵的资源

广州中博会 第十届中博会中小企业管理培训专题活动在穗举办

     9月27日,第十届中博会中小企业管理培训专题活动在广州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副司长许科敏,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官维平,杰出管理咨询专家李志宏,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经济师周德文教授,以及多位广东、湖

2016银行业反洗钱培训 关于银行业管理培训的几点思考

    10年来与银行业的培训合作了几百场,我时常诧异的是银行业的专业技术方面我并不十分通晓,就是曾经通晓但随着银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的发展,过往的技术已难以登上讲坛。但我发现银行业专业技术强,多年来培训的最大症结不是同业

采购谈判技巧培训 管理培训机构业务谈判技巧

管理培训机构业务谈判技巧谈判,由“谈”和“判”两个字组成,“谈”是指双方或多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判”就是决定一件事情。谈判者需要你同时具备高级领导人的沟通力与决策力,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今天,我们就进入胡老师的谈判

声明:《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 目标与绩效管理培训》为网友第几位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