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好今日周一见面,早早动身,借族人小汽车之便,9时左右到达江阴城。先去姐姐家交给菜蔬,旋即打车赴南街。
在老年大学的旁边,侧面窄窄的轨道门。我瞅见里面不远处“江阴文学院”的字样,即迎门而进。
文学院是一座小楼,进铝合金门就见保安大叔询问的眼神。我说找王老师,他马上热情指点,在左边。
抬眼“雪浪湖”编辑部几个端庄大字,心想:到了。
中年男子就是庞培,他热情和我握手。里面,两台电脑,两个可能是助手的年轻女子正在埋首工作。庞培老师招呼我坐下,倒来一杯白开水。甚是周到。他自己弄了点茶。
问了我八几年的,阅读多不多。我说诗歌主要看网络博客的,他说老在网上逛也不好。断断续续说了几句,现在已然记不太清。
后来,他邀我到园子里看看。出走廊,就是花树掩映的一个池子。四周亭台和曲折的窄廊,都围绕它。在廊中的厅房,有布置一些书画,朴拙大气,该是名家手笔。曲廊的转折处,还有一些碑刻,显示浓浓的历史和文韵。这就是适园,江阴文学院的后花园,小巧而有江南园林秀气和神韵,江阴日报的副刊也以适园为名。
我建议庞老师看看我主持的网上的社团。他一位助手已经下班,独留需密码的电脑。而另一台电脑,他的另一名助手正在认真而细心的进行操作。
正在进行的,就是《雪浪湖》季刊冬季的一期。庞老师不时指点删改和调整,不时打电话联系稿件作者。经他改动的地方,的确能亮眼不少。比如,一篇稿子题为“弹词某某某某”,他利落一笔,划去后面多字,但留“弹词”二字,显示出一个诗人的审美。再有,一篇稿子题为“追忆北门往事”,他一圈一划,遂成“北门追忆”,格调和气象为之一新。
我略坐了坐就告辞了,庞老师握手相送。走至门口,刚才的保安大叔也笑脸相送。文气之地,存身其间的人到底不同些。
前前后后约半小时,寥寥数语,饮水半杯,而诗人庞培的印象也是简笔能勾:短发爽朗,清雅而不失干练,文学范而有长者之风。在小小房间内,贴着打印的外国诗人的短诗。也有一首两首,庞老师手书的自己的诗作,这麻雀脏腑内却是诗香天堂。
我捧着庞老师赠送的两本雪浪湖杂志和两本他的诗集:《母子曲》和《数行诗》怡然而去。而我此行的正事——将墨派文学和新诗部落设立为《雪浪湖》的选稿基地,因为《雪浪湖》属于江阴作协的内刊而并未办成。
又有何遗憾呢,这一次访问已收获颇丰。
2013年11月4日 于江阴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