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大家都知道化学实验对于化学学习和研究都非常重要,离开了实验,就不存在化学学科。
一、为什么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化学学科的启蒙就是对自然界化学现象的观察和对化学实验的应用。如: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等都是化学实验的表现。如:燃烧的现象“火”及其利用,缓慢氧化的现象“热”与“自燃”(迷信中有“天火”“鬼火”之称),古代炼金术(利用还原反应)、炼丹术(利用氧化反应、化合反应)等等都是化学实验的启蒙。
2.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也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规律的形成就是对自然现象的反复观察、探究和验证逐步完成的;化学的发展更是如此,新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新物质的合成和应用。如,化学规律: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物质之间反应的规律等,都是化学家长期实验,反复探究得出的。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研究化学离不开实验,包括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实验原理过程的探究设计。
3.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1)做为学习内容有其具体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②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①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②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③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②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③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关于实验的方法目标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实验设计的必须遵守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规范性、简约性原则,除了实验内容原理要遵守这些原则外,实验操作也要科学、规范、安全、可行、简约。实际上,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都是有其道理的,如:量筒液面为什么要平视?天平为什么要左物右码?为什么振荡试管、用玻棒搅拌都是转动手腕?试剂瓶塞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有许多都来自于生活、生产的实际,要学生体验才有感受。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需要补充说明的是:3条均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功能。实验教学主要有以下功能:引起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供形成化学概念、验证和理解化学基础理论的感性材料。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这些功能与实验教学目标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2)做为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通过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再现物质性质所表现出的现象(如:硫酸的性质)。
通过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制取所需要的物质(如:氧气的制取)。
应用实验解决实际问题(如:物质检验,水、土壤的酸碱性测定)。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具体问题(如:铁腐蚀的探究)。
通过实验,提供形成化学概念、验证和理解化学基础理论的感性材料。(如:质定守恒定律的探究)。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作为“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是不能隔离开的,是一个整体,通常是两种角色同时显现。
以上所述说明为什么要重视化学实验,为什么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二、目前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原因
芜湖市进行了两次调研、一次评比(06、08、10年)得到的结论是:新课程后,化学实验教学不是增强了,而是削弱了,这是与课程改革的初衷完全相反的结果。主要原因是:
1.教师重视不够,实验教学的备课量远远大于理论课的备课量,且没有理论课备课方便,大部分学校不算工作量。过去的实验劳保补贴也不复存在了。
2.教学课时减少与社会节奏加快。教学任务重,课时少,实验教学的效率在短期内不易显现。师生的学习生活节奏都很快,不愿潜心于节奏相对慢的化学实验。
3.教学效益与评价结果的相关性差。这与目前的评价观和评价方法有关,各地的实验考试对实验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4.新课程对实验教学的要求更开放。新课程教材不区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目的是让有条件的学校更多更好地开展实验,但大家借此不开或少开学生实验,甚至演示实验也减少。
5.少数学校实验条件确实不够。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1.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
(1)建议把实验教学纳入“督导评估”内容中。
能加强实验室建设(学校教学辅助用房和设施:实验室。学校教学辅助人员:实验员)
能加强实验教学(将实验教学的过程性纳入开齐开足课程)
(2)把实验教学纳入绩效考核的计算中:实验教学人员、实验员的工作计入工作量(当然有测算方法问题)。已经有学校进行了尝试。
2.上级主管部门或教研部门加强检查管理
以市、县为单位对初中实验教学进行检查(高中学校可参与)。因为中考和高中招生是以县或市为单位,一个县就几所高中,高中学校为了学生进入高中后的发展可以提出相应的实验教学建议。
以省为单位对高中实验教学进行检查。因为高考录取是以省为单位,对本省高中生可持续发展负有应尽的责任。
我市做了《芜湖市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指导意见》,目前在网上征求意见。
3.强化实验教学质量的评价
利用实验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加强考试命题对实验教学的引导(如:我省考纲中明确提出“要让经常开展实验的学生获得实惠”),开展实验竞赛活动。
4.在实验条件暂不具备或较差的情况下要创造条件开展实验
(1)提倡使用低成本的实验器材和药品,开展微型实验
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这样既有
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节约和环保意识。如用贝壳或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用废弃的饮料瓶和小药瓶作反应容器,以饮料吸管作气体导管,感冒通片药板作为滴板等。利用铅笔芯做石墨的导电性的实验,利用玻璃杯、小瓶子、石灰水、糖、醋、花瓣等来做家庭小实验。鼓励学生用生活中用品做实验替代品、自制实验仪器
进行微型实验既符合现代绿色化学的要求,又节省实验药品,节约了实验经费,操作安全, 污染少,节省实验时间。
(2)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学习资源
学校图书馆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图书馆应配备足够的科普读物、专业书籍和报刊杂志,收集一些与本地环境、资源、能源和化学工业相关的信息资料,有利于学生查找和咨询有关的科技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开放的科普资料室供学生使用。
(3)充分发掘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有用素材,拓展课外实验
化学实验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探究生活、社会中的化学问题,解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拓宽化学实验的功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设计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如在教师指导下测定当地雨水的酸碱性或污水的pH,设计防治污染的方法。又如,测定土壤的pH,讨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或土壤改良的方法。“测定溶液的pH”实验后,可发给每个学生一张pH试纸,将实验拓展到测定家庭常见物质(厨房和卫生间清洁剂)的酸碱度上,要求他们第二天到课堂上交流测定结果。农村中学可结合农业生产中的一些素材(如:化肥等)。这种拓展实验,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升学或就业运用化学的能力。
以上只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敬请批评指正!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严增进
2010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