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1913年4月6日~2002年7月11日),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孙树勋,与赵树理、周立波、柳青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
l944年在延安发表小说《荷花淀》等作品,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一位有风格的作家。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芦花荡》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在《荷花淀》《芦花荡》《光荣》等小说中,作者着力追求的是诗一般的意境。他不是正面地描写刀光剑影,而是采取武戏文唱的技巧,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光作背景,用飘飞的芦花、洁白如雪的苇眉子、粉红色的荷花箭和香气清幽的荷叶,衬托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传达他们昂扬乐观的战斗精神。作者的文笔婉约而流畅,感情的抒发、景物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篇篇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抒情诗的韵致。这就是孙犁小说清新、雅丽的独特风格。
茅盾在评介孙犁时说过:孙犁有他自己的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有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不枝不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孙犁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学追求与清新秀雅的艺术风格,在解放区作家当中独树一帜。在他的影响下,上世纪50年代中前期,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冉维舟等人,自觉师承孙犁,以相近的美学追求与艺术手法,形成了著名的“荷花淀”派,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孙犁为首的“荷花淀派”和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药蛋派”是我国现代文学中最为著名、最有影响的、各具千秋的两个“流派”。晚年的写作持续了20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不间断地写作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共写出120多万字,相当于1966年前所写的所有作品。这些作品都收入了《晚华集》、《秀露集》、《曲终集》等10个集子,又称《耕堂劫后十种》。
孙犁是我国革命文学的一面旗帜,是我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位大师。他始终不渝地遵循党的文艺方针,身体力行发扬并丰富了我国革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他对中国革命文学的卓越贡献,他崇高的文品、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赢得了广大作家和读者的敬爱。
《荷花淀》是孙犁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作品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军民的抗战生活,成功地塑造了水生嫂这一勤劳朴实勇敢的中国劳动妇女形象。作家把人物的成长放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看似叙写生活小事,实则反映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可贵精神。一群劳动妇女,几个普通家庭,无不回应着时代的最强音。主人公水生嫂由一名普通的劳动妇女到一名抗日游击队员的成长过程,反映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迅速发展壮大,展示了抗日战争必胜的前景,揭示了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来源于民众之中。即使在高潮部分“水上激战”一场中,小说也不着意描述硝烟弥漫的战场,反倒是在一群青年妇女的嬉笑声中结束,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我们读这篇小说时,虽看不到浓烈的战斗场面,却会时时感受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和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作家把这一段波澜壮阔的战争浓缩在只有几千字的小说里。
《铁木前传》——我国中篇小说的名作,是反映我国合作化初期农村斗争生活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也没有描述两军对垒的重大冲突。作品通过描写铁匠傅老刚和木匠黎老东两家友谊的建立和破裂的过程,揭示出农村阶级分化的必然性和两条道路斗争的滥觞。铁木两家青年一代对待生活、对待劳动和爱情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将要展现的错综复杂的人生旅程,使人们形象地认识到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而且可以预感到一场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风暴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