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武侠人物燕十三、谢晓峰、丁鹏的刀剑人生悟道书法的意境 谢晓峰 丁鹏

通过武侠人物燕十三、谢晓峰、丁鹏的刀剑人生悟道书法的意境

文/马千驰

书坛即江湖,每个人都在闯荡。招,决定着人生宿命,高手出招,更多的是思考,久之,才会产生境界。甲午清明,妻子带着儿子回去上坟了,晚上突然没有"熊出没"的干扰,很不习惯的情况下我鬼使神差地重温了两部武侠剧,《三少爷的剑》和《圆月弯刀》,共鸣于古龙的刀剑人生,江湖恩怨。

燕十三说,“剑一出鞘,就一定要见血”。这是我儿时印象很深的一句;丁鹏说,“我要找谢晓峰,我要挑战他,在一年的时间内打败他”。这也是我儿时印象很深的一句。由于我是先看的《三少爷的剑》,深知翠云峰、绿水湖,闻名江湖的剑神——神剑山庄的三少爷谢晓峰,很厉害!燕十三那么狂傲的一个人都“败”给他了,竟然还有人要挑战他,这是丁鹏起初最吸引我的地方。由此看,我被丁鹏带进去了,充满了好奇或者说欲望。后来,在深入阅读中发现了燕十三也曾不断地要求挑战谢晓峰。最后燕十三虽死了,谢晓峰却败了,这是他们两个人的决战结果。这是一场胜者并非生者的决战:燕十三为了斩除“夺命十五式”,这条他用自己的心血培养出来的狠毒剑招,最终,死在自己的剑下;他是不愿让这一招只会带来死亡的魔剑留在世上。由此看,他终究还不是一个被狂热蒙住了心的人,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孤独的剑客,他的一生都活在剑中,他就是剑。仿佛这是他们江湖人的宿命,当下活跃在书坛的许多书法家,他们虽离燕十三的技艺还有很远,但过于痴迷,终其一生都掉在了笔墨里,被笔牵着走,却一辈子不知书之境,庸碌无为。而燕十三是一个高手,但这种高手过于追求技而远离术,终究不能成为宗师型大家。

当年丁鹏出山时,仅凭一招天外流星剑,便击败了江湖上几个流派的掌门人,这跟今天书坛出现一个新人仅靠一种冷门的看家书体不断重复创作而短暂获奖有什么两样?不知深浅!当他碰到真正的高手并被击败时,才会产生新的思索。之后丁鹏凭着一把圆月弯刀复出,再次名震江湖,就在他打算归隐之际,他又发现了新的挑战目标,即三少爷,用他的话说,他要在一年内打败谢晓峰,然后再归隐。但这时的谢晓峰,已经神龙不见首尾了,丁鹏就是要找到谢晓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他陷进去而不能自拔。这就好比今天一个中青年书法高手,远离传统,想走捷径,另辟流行书风,一门心思想要在书法或地位上胜过书坛一些大家和泰斗。


在神剑山庄,丁鹏发现谢晓峰的剑痕之道时,他始终无法走过,这给我的启示是每一位书法泰斗级人物,他们的经历都不一样,他们所走的路,也不一样,很难复制。他们今天之所以成为泰斗,拿恩师方先生的话说“你思考下,他们一路走过来,经历了多少人和事?”我当时的理解是“他把这些人都打败了,或不战而屈人之兵了,就这么简单。今天,仔细品味,恩师的回答,我觉得也很高明,他的言外之意很中庸,成为大家,是自然的一个选择;除了做人,还要做事,做好事。而我所认为的泰斗的屹立不倒,仍趋于一种表象的争斗,在境界上就低了一层。

《圆月弯刀》的剧中有个百晓生,是武林中记载江湖历史的一个会计,由于丁鹏的出现,让他觉得兴奋,因为在他看来丁鹏是继谢晓峰之后的另一个传奇,在丁鹏之后还有荆无命。这让丁鹏充满压力,他要在退隐江湖前的一年内书写自己的传奇,打败谢晓峰。只有足够传奇,才不会在江湖中像流星一样,被瞬间遗忘。这不正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书坛一浪推一浪,每个书法家都在创建自己的传奇(书法行为、书学理论)希望走的更远吗?丁鹏在找到谢晓峰时,谢晓峰早已退隐江湖30年了,此时的谢晓峰已经放下了,面对丁鹏,他已经参透了剑之真意,成为一个神一般的谢晓峰。他用剑道的形式来给丁鹏过招,启迪他,此时,丁鹏的眼中只看到了剑道上的剑痕,他在这些痕迹中与谢晓峰的剑招对话。这种意境,仿佛就像今天我们学习书法挑灯临帖,苦苦分析王羲之的笔法,感悟其韵致,试图发现王羲之的内心世界,视为与古人的对话,然后获得笔法上的提升。一番探隐索颐后,谢晓峰剑道中的最后一步,丁鹏怎么也过不去,他的思考已经完全局限,被谢晓峰的习惯性的剑法所遮盖思维进而迷惑;在多年习书的过程中,这种感觉我愈发有所体会,我常常陷入王羲之的常规技法中而不能释怀,对于其中突然出现的一个险绝精妙的技法很难破解,孰不知这是一个无技法的自然书写过程,王羲之在书写的同时,可能已经忘乎了文字本身,进入到了一种情感书写的意境中,达到无意于佳的状态,浑然天成,故刻意的临摹原貌是无法达到原帖应有的神韵。临当精准,但不做作,胸有成竹。


丁鹏在剑道最后一步的苦思无果,谢晓峰给他的指导是让他去农舍里找一个三岁的孩童过剑道。然后,丁鹏怎么也没有想到,他苦思冥想都无法破解的剑道,一个三岁小孩儿轻轻松松就走过去了。由此他悟到了心中无剑方有道的境界,可谓手中无刀,心中无刀,我不是刀,而刀为我所用。于书,书为时用,又何尝不是一个道理。

经过改编的连续剧《圆月弯刀》中,丁鹏最终见到谢晓峰达成心愿与其决战时,说道终于见到了谢晓峰,三少爷不愧为一代剑神,而谢晓峰说阁下又何尝不是一代刀神呢,再打30个回合,我一定会输给你,你赢了。这是高人之间的对话,相互倾慕且点到为止,无论输赢作为前辈,谢晓峰都敢于承认,泰而不骄,光明磊落,有大家风范(许多当前的书坛前辈,技艺平平,遇到高手却避而不见或不甘认同);但从中也看出了一个问题,谢晓峰的厉害源于剑,丁鹏的牛源自他手中的刀,剑与刀,所分属兵器中的不同门类,也就是说,这两个人本就没有高低的可比性,试想,一个草书高手和一个隶书高手在国展上竞技,答案不可能让观者心悦诚服。如果两人放下刀剑徒手比武,他们也就不再是剑神谢晓峰和刀神丁鹏,这就像抽掉他们魂魄的另一半。若一旦沦为带有莽夫色彩的拳打,更无可比性,甚至可笑。放下刀剑,拼的是什么?笔墨之外拼的又是什么?是德行,是文化,是思考,是境界。

而刀神丁鹏又何尝不佩服谢晓峰呢,谢晓峰在境界上的修为远在燕十三和他之上,从那以后,丁鹏逐渐谦逊起来,控制手中的魔刀,即控制自己的魔性。后索性改用木刀,终归隐山林。书法修为也一样,修炼到最后,即是写草书,每一个笔画的写出,如莲一样的洁净一定是书学的高境界追求。放眼看书坛,纵是今天打败了这个国展高手,明天可能又会被另一个高手击败,今年上了兰亭奖,明年国展还不一定能入围,总是这样打打杀杀,有什么意思?真正的高手是不屑参与这样的游戏。要知道,在谢晓峰时代,张三丰可能尚在,何尝听闻,剑神谢晓峰去挑战宗师张三丰。所以,谢晓峰少年成名,虽麻烦不断,却能逆来顺受,很低调,集灵气,能隐忍,甘孤寂,有成为剑宗的慧质,最后,即是已不再握剑,他也还是剑神谢晓峰,他的一生也最传奇。

总之,燕十三执着而重道义,谢晓峰无畏无为,丁鹏挣扎在欲望的魔性中寻找自性。技进乎于道,三人得道者,惟谢晓峰最高,只懂剑技,而不重道术,终了一个剑客。书道,亦然。从小道看,剑锋与笔锋,道理相通。看似柔软的毫却挥洒出了爽朗老辣恣肆的线,而看似锋利的剑却刚柔相济、吞吐自如,飘洒轻快,矫健优美。笔与剑都是一种工具,关键看掌握笔与剑的人之灵气。大家常说的人书俱老,人剑合一,境界都一样。古龙小说,最大的特点是,一入江湖,终身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非常纯碎的江湖世界。而金庸的小说,最大的特点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连续剧版《三少爷的剑》经过改编后带有了金庸小说的味道,让剧中的三少爷,进入明初历史的角色,更富有大担当。在江湖中,能够放下手中的刀剑却依旧受武林敬仰的当为圣贤者,在当今书法江湖中,作为书法大家,仅会写字,未免匠气;在笔墨以外,还能弘扬文化,致使文脉延续,重塑书风的正大气象,讴歌正能量,书写时代,以书焕采,切时如需不也应是宗师范儿的作为吗?
通过武侠人物燕十三、谢晓峰、丁鹏的刀剑人生悟道书法的意境 谢晓峰 丁鹏

......其实诗坛也一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919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辨伪影视小说中关于雍正蒸人、炸人的问题 瓷器辨伪

我真的很想对那些乱评乱写雍正的人说评价历史人物也同样要个客观公正同样是要凭良心负责任的励精图治一世不容易雍正狠是狠但雍正那是对官狠几时见他对百姓狠过?看看雍正的悦心集就能知道他为人处世的准则了个人认为二月河笔下的雍正

转载 HUBhabo 、交换机、路由器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hub 交换机

原文地址:HUB(habo)、交换机、路由器三者的区别是什么?怎么样理解(通俗)?作者:QQ1509779925HUB是集线器,通过他连接的计算机是总线型的结构,同时只能有两台机器相互通信;Switch是交换机,它使计算机网变成星型结构,通信的两个主机可以理解成是直连

声明:《通过武侠人物燕十三、谢晓峰、丁鹏的刀剑人生悟道书法的意境 谢晓峰 丁鹏》为网友灯火阑珊唯念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