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样做老师? 今天可以这样做老师

今天怎样做老师?

----和一线老师的对话

先做个自我介绍:

我怕自我介绍,第一句就容易出问题:

“本人姓郭!”

“哪个郭?”“是不是铁锅的‘锅’”?看你的体型就对了!只知道吃,膀大腰圆的,别人是饭桶,你更绝,直接用锅!”

“ 不是”。

“那你就是国家的‘国’?”“还国家的‘国’呢,你那素质、你那长相,能对得起谁呀!不要再丢祖国的人了!”

奥,知道了,是那个“郭”了,想起来了,不就是古代围着城的墙呀?我说呢?生来就是站岗放哨的料!

“哎!”,真没有办法,都怪祖上本事小,为什么不姓“李”呢?有李世民呀;为什么不行“张”呢?有张飞呀!为什么不行“赵”呢?有赵匡胤呀!

俺只有一个名字“小全”,是上面一个“人”字,下面一个“王”字的那个“全”,分开读多有气势,“人王”呀!可别人偏偏思维走邪路,“奥,知道了,不就是一穷二白的”白”子,加一个白开水的“水”嘛!名字不错呀,怪不得你不但穷,而且没有内涵呢!

这还是好的呢!往宾馆或者饭店打电话预定订房间,,也免不了遭到服务员的“软骂”,知道了,不就是那个经常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首相吗?

说起来真该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真有先见之明,把我的名字分开,不就是:国家的小人王吗?就是“孩子王”嘛!看来,生下来俺就是做教师的料呀!

接下来,我还要为教师改改名字:自古以来,我们做老师的有许多名字:官称,教师;俗称,老师;别号,蜡烛、春蚕;封号,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高荣誉,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首先,我认为“老师”这个名字就不吉利,什么“老死”、“老死”,不就是经常“死”吗?

“教师”也不好,“教师”这个名字体现的主要是“教”,而我们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学生的“学”,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是一回事。叫老师为“讲师”更不对,“讲师”、“讲师”讲到死,比满堂灌还要厉害!叫老师为“教授”,也不合适,还是老师教的多。那么,给老师起个什么名字呢?我想,可以给老师起个新的官称-------导师;俗称,学师。

为什么叫导师和学师呢?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人在回答什么是新课改的教学时,说了下面一个例子: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这是一个教师在做教育;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教学了。这是一个助教在做教育;如果你再说一句,“来,我和大家一齐来研究这个问题。”你就是学师了,学师就是“学生学的老师”嘛!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孩子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然后他们用各种办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等于14。在这里我们就把“教”转化为“导”,转化为“学”了。效果自然要比作“老师”时期好多了!所以,不应该叫你一声“导师”或“学师”吗?

也不知道哪个该死的为我们起了个别号“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们不但想让我们“死”,还想让我们“挫骨扬灰”呀!这可是对杀父仇人的最顶级“待遇”!还有春蚕,不但要吐尽最后一根丝,还要作茧自缚,最后自己变成了一“木乃伊”,多可怜!各位导师呀,我们可不能上他们的当呀,我们不能做篮球呀,被别人拍了拍去,最后还中了别人的“圈套”!

先看看有位同志写的现在教师的生活状况:教师这个工作不好做。小时候把English读成“硬给利息”的同学当了行长;读成“因果关系”的当了哲学家;读成“硬改历史”的成了领导;而不小心读成了“应该累死”的就成了教师。“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沧桑;似乎有才,实为江郎;成就难有,郁闷经常;比骡子累,比蚂蚁忙;比岳飞更忠良!”

“投身教育算有品位,西装革履貌似高贵;其实生活极其琐碎,吃苦受累终日疲惫,家长举报照死赔罪;日不能息夜不能寐,领导一叫立即就到;一年到头吃苦受累,劳动法规统统作废;心里交瘁暗自落泪,屁大点事反复开会;迎接检查让人崩溃,工资不高自己交税;别人干一说十,我们干十说一;走亲访友还得破费,离家出走愧对长辈;身在其中方知其味,教师哪有地位,疯疯傻傻自我陶醉!”

该改改这个别号了,我们就叫使者吧!多浪漫的名字!就算不能做什么“仙的使者,最起码也做个“花的使者”吧!送人玫瑰还手有余香呢!

是啊,我们一直在强调:“努力让孩子过上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如果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就不幸福,怎么能把幸福传递给孩子呢?有句话这样说:“教育就好比用一支芦苇管输送饮料,如果吹入的是甜美的果汁,那么流出来的就不可能是苦味的药水。”

至于怎样做才能使我们幸福,等会我们再说,但是,如果你还没有行动,就先从改名字做起吧!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对教师的尊称,也是对教师封号。古代皇帝对有功之臣的最高尊重就是“相父”,能把一个没有血统的人比作自己的父亲,那是多么荣耀的称号呀!幸运的是,我们老师也得到了这个尊称,我们是多么了不得的呀!

但是社会发展到了今天,这个称号也失去了其时代的意义。为什么呢?“父”就代表着“家长制”,代表制专治。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师生关系也在改变,我们是合作、共赢的关系,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只是引领者,充其量是合作中的首席,也就是兄弟中的长兄而已,兄弟之间永远是平等的。所以,这个尊称应该改为“一日为师一日为兄”。

是兄弟就少了“家长制”,就多了些自由发展的空间。我们先来观察这样几个模型:

汉代“文景之治”时期采取的是“上无为而下有为”的所谓“无为政治”。结果,老百姓得到了休养生息,经济很快就发展起来了。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诸葛亮祠堂对联云:“从古知兵非好战。”说的都是善战者不战,是为上策。不战,但战争的目的达到了,这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从计划经济的事事管,到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由于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了生产力的大发展,是我国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反之,在计划经济时期,连一个县里的禾苗水晒田,也由主管部门确定,结果生产率十分低下。这是上有为下无为的典型。

这些模型中总是把管理的或干预的力量转化为无形的、无为的方式,使活动以自动、自主、自为的方式朝着管理目标进行。结果,是活动能量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活动效果更为显著。就像酒店里的服务生一样,在宴会上最好的表现,应该是完成了他的服务,又尽可能不引起客人的注意。同样的,在教育中,教是为了不教,善教者少教或者不教。教者取得的是“道”的地位。道生万物,但到又不直接生万物;而万物之生,自然是“道的成绩”。

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就会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境界,他们的学习天性就会爆发出来,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子认为,孩子只有有限的知识和欲望。他们距离原有的“德”还不远。他们的淳朴和天真,使每个人都应当尽可能保持的特性。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可不是吗?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捡到了五角钱都知道交给了老师,可到了高中、大学甚至到了社会上,还有几个人愿意上交呢?老子还说:“圣人皆孩之。”因为孩子的生活接近于理想的社会,所以圣人都像小孩子。克莱恩强调应该像小孩学习,我们可以从观察孩子的学习方法中得到许多,从孩子身上学习怎样把工作变成游戏,这是非常宝贵的技能。

教师还有一个尊称就是“人类灵魂的设计师”。学生的发展是可以外部的设计吗?是一种既成规定的现实吗?学生就像工程师设计下的楼房,依照图纸而成长的吗?教育应该是类似于计划经济的计划教育吗?我们把自己的整体教学目标很细化,让学生在课堂上一个个去实现,这就是我们“灵魂工程师”的做法。可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活的生命实体,我们应该为他们带有生命意义的发展而设计,设计应该是实体的、活性的,而不是虚体的、固定的。在这样的设计中,对象的主动发展始终应作为设计思考的中心,它必须考虑对象的生命活动规律,认知规律,情感、意志、态度等等。然而为了真正与之适应,最好的办法就是留有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活动。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张活性的蓝图,这是一张对大的教育的独特的蓝图,它同任何物质世界的建设蓝图都有区别的,区别是它是活性的,而后者是固定的。所以,我们就要尊称老师为:“活动的蓝图构造师。”

于是,在课堂上,我们要压缩基础知识的空间,尽量减少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容量和时间,只有基础知识的空间减少了,对应的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就会增加。比如,在语文课上,我们减少学生识字、写字的时间,让孩子把大量的精力放在阅读上,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去发挥想象的能力,从而也是所学的字更有意义。比如,“打”字,它有很多含义,“打人”的“打”,“打球”的“打”,“打的”的“打”,“一打一打”的“打”,都有不同的含义。只有在学生阅读的空间里才能更深的体会和领悟它的不同含义。在数学课上,我们对某个定义的原理,不要一讲到底,只需告诉学生定义的原理,也不要告诉学生定义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经验反复的去验证,反复的去思考,这就是最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途径。

最后,再来说说我们的最高荣誉“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很感谢有人为我们冠以最高的荣誉“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先不说这个称号是不是名副其实,但从另一个角度充分说明,作为一个教师就要超凡脱俗,你就要成为“神仙”,在你身上不允许有一点的瑕疵,因为你是“最光辉”的呀!

第一,作为教师不能有七情六欲。现在是花花世界,允许他人有“三妻四妾”,当然有明的也有暗的,我们做教师的连离婚的权利也没有,假如夫妻双方真是有感情不和的问题,离婚也是很正常的呀!可是,我们教师就不能随便提出来,还为人师表呢,连家也维持不住,怎么教育学生?老师谈恋爱的自由也受到了限制,恋爱选择是很正常的,如果你是教师,见了几个女朋友,都不满意,如果再见下去,那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因为有人会说:“这样的老师真是误人子弟,每天只知道谈恋爱,这样能教好学生呢?”更可怕的是社会上如何一个出轨的人都能理解,可教师不行,因为我们怕一个词-----师德。见了很久没见过面的昔日同窗异性校友,一旦有人发现,可不得了,这个老师不行,师德有问题。是啊,要想作一个好老师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修仙”,只有有了“仙”的境界,方可进入教师这个行当。

第二,作为教师就只能闭关。作为教师就要远离“花天酒地”,远离一切娱乐场所。有两次亲身体验:一次,一位事业有成的少时伙伴,请我在世纪酒店吃饭。朋友相聚嘛,自然要喝几杯酒,出来的时候正好碰见我班学生的家长,从他的眼神里我读到了少许的不安。还没有走离,就听见他悄悄地对别人说:“现在的老师真会享受,吃顿便饭还不行吗?还到这么高档的酒店来,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心教书?”我心想:“也不知道你来这里干什么了?也不知道你经常来,是不是还有人心做人?”心里虽然这样说,可还是发慌的很,这位家长不会把自己的孩子转走吧?弄得我好几天没有吃饭的心情。

有一次更倒霉,我记得是周末,几位社会上的朋友邀我一起去唱歌,我很迟疑但是还是去了,说实在活,忙了一周的工作自己也真想放松一下,毕竟我也是肉体呀!社会上的朋友毕竟是社会上的,他们还请了几个配唱小姐,一人一个,在分配的时候,有小姐问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说是教师呀!她很不解的说:“教师?教师还来这些地方?还要配唱?”从她的眼神和口气里,我读懂了:教师不是人。我也很扫兴,立即把她辞掉了,结果我一个人独唱到结束。歌唱完了,几位朋友意犹未尽提出要出去做保健按摩,说实在话,长期的教师工作,我的脖子和腰部很早就落下了疼痛的毛病,心想:“既然是保健按摩嘛,也许对身体有利,于是我就去了。”还没有开始,按摩小姐就说:“哎呀,这不是郭老师吗?你不认识我了,我是你的学生李霞呀?”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她接着说:“怎么,老师现在不教学了?当老师真不好,连按摩都不能来,现在你不做老师了,看多自在呀!”紧接着,我忙说:“我不是来按摩的,我是来陪朋友的!你忙吧!”学生走了,我静静的等到了别的朋友按摩结束!

第三,做教师就不要成为社会人。

为学生确实付出了,学生进步了,或者学生升入了理想的学校。家长实在是感谢不尽,几次邀请出去吃顿饭,有时候真实盛情难却就去了,其实吃着饭心里却紧张的要命,这可是教师法不允许的呀,也不知道家长会不会看不起自己呀?你看吃顿饭比庭审还难受!也有家长,逢年过节偶尔也送些礼品之类的东西,不收吧,抵不住家长的死磨硬缠,收下吧,好像是收受了巨额贿赂一样,还担心:校长不会知道吧,不会开大会处理吧?更有甚者,假期里,有些家长把孩子硬送到老师家里补课,有时候也真是没有办法,不补吧?孩子确实也想学。补吧,一个是自己也想休息,更怕的是被查到。吓得自己把家门死死的锁住,好像是做贼似地的。想不通,我们也是劳动所得呀?这难道比贪官受贿还严重?明白了,我们是教师呀!

做教师就不要成为社会人,同样是犯罪,在老师身上就不一样,最起码道德和舆论这一关你就逃不掉;同样是做人的准则,在别人身上是人之常情,在教师身上就是不可饶恕!

我们常说,教师要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我想要想使学生幸福,老师必须是幸福的。老师要幸福首先就要把老师当做最基本的人来看,更不要把老师和正常的人分开来要求。你不让老师做正常人了,老师会愿意吗?会身心愉悦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吗?所以,我们老师不要“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这个称号,我们只要很平常的一个称号“太阳底下最正常的事业”。这,就足矣了!

接下里我们谈谈教师的幸福生活。什么是幸福?幸福的含义很广泛,有钱是幸福的;有权也是幸福的。可我们做教师的,这两点都不可能,但是我们做老师的一定会有自己的幸福方式。我很信服的就是大自然的“守恒定律”:人的一生总的是守恒的,你在这方面有所失但是在另一方面必有一得,上帝让我们来到世上,不可能让我们失衡的。有钱人有他们的烦心事,一怕别人来借钱,二怕借了不还,三怕别人抢,他们连睡个安稳觉也不能,你见过那个有钱人敢自由自在的随便在大街上溜达?还有的有钱人雇了保镖,行动受到了限制。人呀,最怕的的就是失去自由了,他们这些人和囚犯有什么区别?有权人也够风光的,可是有权的地方都有油水,有油水的地方往往是站不稳脚跟的,所以他们就会经常被滑倒。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从无权都有权人人都能适应,从有权到无权那可是比死还难受呀!再看看古代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们,没有几个是能寿归正寝的,不是被造反者杀害就是被自己的儿子们逼死,他们是“成也权利,死也权利”呀!想想他们,我们这些两袖清风的教师还有什么不幸福呢?

要做幸福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你是你,我是我,不攀比不计较。

这是做人的道理。要想幸福首要的是做好人的问题。人为什么会很累,我想累是比出来的,累是和别人计较出来的。不要老盯着有钱人的宝马、奥迪车,再羡慕人家也不会送给你的,再说经常坐会坐成“空调病”的,你骑辆赛车,你的身体不就会更好吗?有比身体更值钱的吗?也不要埋怨校长或其他官员经常领导你,这很正常呀,要是人人都想做领导那么谁来当兵呢?毕竟领导是少数!什么是领导?领导有四种:1、靠权力领导别人。这是最低级的领导;2、领导同级别的人,这需要人格魅力;3、领导上级,这需要足够的业务能力。我举个例子,以前我们教研室有个地理教研员叫田孝东,论级别他只是一名工作人员,但是人家的业务能力非常强,那些年中考地理命题他年年参加,他还是济源市第一批“拔节人才”,济源最早的特级教师。平日里局里领导安排工作都要争取田老师的意见,更有甚者,他的意见能改变领导的意图,有人戏称:“田老师是真正的无冕之王。”他靠的就是自己的业务和为人领导别人。试想我们做教师的,虽然没有行政上的级别,如果你在课程改革上有一套自己的东西,对学校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那么校长绝对听你的!你没有见到在全国人大会议上,魏书生经常坐在国家教育部领导的前面吗?4、领导自己。这是最高层次的领导。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战胜自己才是战胜最大的敌人。”我把这句话改为了“领导好自己就是最好的领导”。比如说膨胀欲,有些同志多少有点成绩就会膨胀的不得了,这是很可怕的。就像篮球一样,别人拍着拍着,就中了人家的圈套了。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有一次,罗马皇帝请一个人来表演飞翔,这个人自己做了一对翅膀,当他上塔之前,展示给大家看,全场掌声雷动。他一下子膨胀到不能克制,觉得伟大起来,认为不要这对翅膀照样可以飞,接着就顺着梯子往上爬,他太太拉他说:“没有这个东西是不能飞的,你怎么这个样子?”他说:“你懂什么?”他太太追他,他就用脚踩他太太的手。到了塔上后,伟大加三级,再往下一跳,扑通一声就没了。观众大发脾气,我们出钱是看飞的,不是看摔死人的,就逼着他的太太飞。他太太凄凉地对着丈夫的在天之灵说:“你膨胀的结果,害了你自己,也害了你的妻子。”再一有些人喜欢和别人斤斤计较,计较的结果往往伤害的是自己,好比是你在大街上不小心被狗咬了一下,你不去打疫苗,反过来追着去咬狗一下,你说你沾光了吗?

我们做教师的要恰当向领导提意见、尽量多的提建议、万万不可发牢骚。提意见,说明你能看到学校的问题;提建议,说明你不但看到了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学校工作还进行了思考;但是发牢骚就不对了,是工作消极的一种表现,是故意破坏和谐工作环境的坏分子,时间久了对你或学校都是不利的。要无畏。一方面要无畏学术的权威,同时引导学生不畏老师的权威,只有一批不畏权威的老师,才能培养一批不畏权威的学生,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再原有基础上的再进步。有了无畏的学术和求真精神,我们才有向更高科学高峰挺进的动力。另一方面要无畏领导的权威。领导说的也不见得全对,领导的教育思想不见得都适合你以及你的学生,所以,按你的思路做你的工作,也未必不可,但有个前提,你要有足够的理由说服你的领导,用更多的事实证明你的所作所为的合理性。要做到这些也只有多学习,比你的领导更高明。否则那就是不服从组织,目无领导,那这个罪名就大了!大家可能都知道李镇西的故事,他在做老师的时候就很不“安分守己”,自己认为领导不对的坚决不服从,依然我行我素。后来,谁也领导不住,也被解聘过,当他自己当了校长的时候,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贯穿了自己的思想,学校也搞得有形有色。其实,做领导的不怕李镇西这样不服从领导的人,关键是怕没有这样学识渊博、理念先进的老师!要是你既不畏权威,又不学无术,就太危险了,耽误的恐怕只有学生了。

当然,做人的道理还有很多,我只想再重复我的观点:你只有一个,做好你自己就是最大的人生幸福。什么是英雄,做好了不可复制的你自己就是英雄。大家都知道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邯郸学步”,就像蜈蚣一样,自己长了上百条腿,本来自己走的很自然的,可是一旦听了别人的建议,也不知道到底先迈那一条腿了,发展到了最后,也只有躺在地上的份了。

有一个人很不自信,一有难事习惯去拜菩萨,一次他正虔诚的跪拜菩萨,向菩萨询问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希望菩萨对自己多加保佑。无意间,他看见自己身边还跪着一个人,长的和菩萨一摸一样。再一细看果真就是,他很不解,问:“你是菩萨,为什么还来拜呢?”菩萨说:“这个世界上,我谁也不相信,我就信我自己。

还有一个例子:一个女孩遭到了歹徒的强奸,几年了还不能从阴影中走出来,一直是痛不欲生。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她去请教一个得道高僧,看看怎么处理这件事,才能解脱自己。高僧听完女孩的哭诉,说道:“其实不是歹徒强奸了你,而是你自己强奸了自己。歹徒只强奸了你一次,可是这么多年不一直不能把这件事忘记,你每想一次,就好比歹徒又强奸了你一次,你说到底是谁强奸了你?”

启示: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只能自己解脱自己,别人都是靠不住的。

第二,幸福从经典中来。什么是经典?“经”就是佛家读的经书,虽然出家人读了一辈子,每读一次都有常读不厌的感觉,这些经书使佛家弟子有了超脱凡俗的洒脱;“典”就是点钱,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嫌钱多而不想点的,听说的都是钱越多点的越快乐,就是中午不午休也不知道疲倦。经典之作都是先人毕生智慧和生活实践的结晶,读他们的著作也就是和圣人面对面交谈的过程。我们知道人生苦短,多吸收先人的智慧就相当于站在梯子上摘果实。读经典也是延长我们生命的有效途径。读好书,能使男人更有内涵,能使女人更美丽,书籍是女人最好的美容品。化妆品制表,而书籍治本。看看于丹,多有气质!我们不是经常说打造幸福课堂吗?经典书籍是利器。大家都知道,一本现行教材教学一个学期,这是全国绝大多数学校憾之不动的定律,可是,廊坊市青年路小学语文教师韩兴娥却只有了两个星期,就完成了任务,而且不再布置任何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孩子们展现出的是他们自然的天性和发自内心的快乐,这就是韩老师人性化的教学。不但课堂效率高,学生的文章可谓是形如流水,非常自然,就像韩老师上的课一样,没有任何雕琢,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为什么经过韩老师这么一个教师一教,就达到了那么高的水平。原因就是,韩老师和学生一块读了很多经典,还背了很多经典,所以,才有了超越一流的水平。为什么现在一般孩子的记忆力减弱了呢?因为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其记忆潜能被最爱他们的家长与教师漠视甚至压抑了。如果开发了这种潜能,就会还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喜。韩老师班上的学生读上两三遍就会背诵的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学生背诵之快,学习容量如此之大,反而没有什么负担,完全处于乐学之中,就不难理解了

我的大量阅读是从两年前开始的,两年时间我读了将近一百本古典名著及教育教学方面的经典之作。边读边写边思考是我的习惯,书读多了,写的多了,每次提起笔来都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现在我有一种感受:三天不读书就觉得语言苍白,面目可诤。有些老师认为工作忙,没有时间,这是纯粹的借口。哪道你忙,就没有时间吃饭和睡觉了吗?我的工作也很忙,每天睡觉前,我都是读着书进入睡眠的,每天早上起来,我都要在床上读会书再起床,时间不敢算呀,这样天天坚持下来,能读多少书?有些老师也会认为,读书对教学没用,我想这是你书读的太少,读到一定程度,你就会觉得,在课堂上,你会语如妙珠,你就会达到中国画的境界:一切都意在画外。你更会觉得:原来读书不是耽误时间,读书是最好的备课,读书能使学生像“神”一样看待你。你会把上课当做最大的享受。

再一读书也是你的私有财产。由于我的读书习惯,直接影响到了我的女儿。女儿每天都是抱着书和我一起度过的,周末是在济源图书馆度过的,她现在读过的名著比我还多,《红楼梦》、《明朝那些事》(七部)、《平凡的世界》、《四书五经》、《毛主席诗词选》、《康熙大帝》、《雍正王朝》等她都有批注。除了读书我还要求必须多背经典,《论语》《道德经》等都能很熟练的背诵下来。今年女儿已经上初一了,她的学习成绩很好。女儿对我很佩服,每天见我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当然都是关于好书的话题。看来,读书不仅对工作有利也由于自己的孩子,也算是有点“假公济私”吧!

向身边的优秀人学习,也是另一种读书。李会生校长是我身边的同事也是长者,他摘抄的60余本学习笔记,整理的几十本数学方面的资料,发表的600余篇学术沦文,让我感受到了收获胜利果实的快乐。更重要的是他坚持一周读一本书,30多年来从不间断的执着让我感动。我就是从他那里受到启发开始读书的。

第三,幸福从思考中来。

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会思考的士兵才是一个好士兵

有时候品味生活中遇到的细节,常常能给人带来无尽的教育思考。今天,我就列举自己遇到的几例,希望能增加大家几点教育智慧。

1、果树嫁接

我从小在山上长大,对果树有很深刻的感情。记得小的时候,经常看到果农嫁接果树,把桃树的枝接到杏树上,或者把杏树的枝接到梨树上,结果会长出许多新品种的果子。由此,我也想到,今天我们做教育的与果树嫁接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外出学习,有了新的经验、新的体会、新的想法,回来后都想急不可待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来,这也是一种“嫁接”,我称之为文化嫁接。可以肯定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但是真正能学习成功的,确实很少。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可以反过来看看果树是如何嫁接成功的:第一,两种果树在基因上必须有相似之处。如把桃树接在核桃树上就不行,桃和杏相似,两者结合才行。第二,必须在对方有一定的根基或者长出了树枝后,接上才行。

所以,我们学习外地教育教学后,要想“嫁接”成功,也应该和果树嫁接一样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自己的校情和对方相似,教育基础、现状和对方接近。比如,我们刚去了重庆,参观了重庆百年老校南开中学,南开之所以久经不衰,是因为人家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都在南开视察过;柳亚子、曹禺等名人均在南开讲过学;钱学森、朱光亚等四十多位国家两院院士都是该校的毕业生------。如果我们盲目的进行文化嫁接,也搞个名人效应,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学校注定会失败的,最起码绝对没有人家学校的效果,因为我们是假的,是不能让师生信服的-----

第二,学习新的理念一定要尊重原有的基础。比如我们搞课改实验,一定在学校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就像果树嫁接一样,在原有的根或枝上嫁接才能成功。所以,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最怕的就是抛弃原有传统。郑杰校长说的好,最怕的就是校长见什么就学什么,结果学来学去就学成了“四不像”,最后连自己最本质的东西也失去了,制约了学校的发展,耽误了大批的学生和老师,这真是教育的悲哀呀!

2、黄永健谈人生

昨天,在电视上无意间看了一期《艺术与人生》,采访的是一代绘画大师黄永健先生。黄老今年已经87高龄了,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美术作品,享受到了无数的辉煌。主持人问:“黄老,你能不能给我们年轻人谈谈在你辉煌来临之前有什么预兆,或者说你是怎样做,才使自己达到了无数次的创作巅峰呢?”出人意料,黄老平淡的说:“没有呀,我没有什么预兆,也没有刻意去准备呀!我只是平平常常的过好每一天,中规中矩的做好每一件小事。也不知怎么了,辉煌就来了!”

我想,我们做教育的不也是这样吗?想一下成名、想“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是不可能的。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只有认真做好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杂事,做多了,做实了,也就符合教育规律了,自然也就出奇迹了。如果我们做教育的好大喜功,三天两头出花样,只是让别人看看而已,这样做好比是“用纸包火”,“饮鸩止渴”。最后受伤的也只有是自己了。

3、眼见不一定为实

我对女儿上网要求的很严,我怕她打游戏或者聊天影响了学习。一天夜里我在看书,看到女儿在电脑旁勤奋的工作着,看到她专注的样子,我想肯定是又在玩游戏。顿时我火冒三丈,大喝一声,“郭晴,把电脑给我关了!”女儿委屈的说:“爸爸,我在写文章呢!”走近一看,确实女儿正在专心写一篇文章。我很不好意思的向女儿道歉,女儿也有点生气,说了一句:“爸爸,以后看准了再说话。”是啊,看来,眼见也不定为实呀!

看来,认真调查对我们的工作很重要。在我们学校管理中,往往有这种情况:有些领导往往喜欢听汇报,听完后也不做分析就直接下结论,造成了工作的很大被动。如抓业务的副校长根据学校班子会精神正在恨抓课改的落实,新的举措也可能不符合个别老师的胃口(大多数老师认为对工作有益),该老师和校长关系不错,就直接找到校长,说副校长做的不对,或者说,副校长这样做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结果,校长大人也不做进一步调查,就直接指示,新课改取消。副校长去追问,校长说:“老师有反映,我们应该聆听群众呼声-----。”结果是,工作流产了,副职的积极性也收到了打击。

遇到这样的校长也真是没有办法,眼见还不为实呢,更不用说耳听了。英明的校长会认真聆听教师的意见,但校长要学会分析,想想,老师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意见?是站在了自己的立场上,还是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呼声?再一个,我认为校长应该多站在学校发展的立场上想想,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一定要执行下去,来不得一点含糊;对学校发展没有多大作用的或会出现副作用的,就要尊重老师的意见,改取消就取消,改改进就改进。但是,这一切都要在充分调查的前提下进行。

有一所学校学生到处乱扔馒头的现象严重,政教处三令五申,还是屡禁不止。此事反映到校长那里,该校长是一个爱追根求源的好校长,经过调查才知道,问题不是学生造成的,也不是因为学生没有“粒粒皆辛苦”的节约意识,根源出来了做饭师傅那里,蒸馍的师傅把馒头做的太大了,吃一个学生吃不饱,吃两个有半个是浪费的,正值夏天馒头又不能放,你说学生不扔,还有什么办法?问题找到了,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把馒头做的小点,不就行了?佛家看问题有这样的认识层次: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第一个层次,即认清事物的表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是第二个层次,即认识事物的过程;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第三个层次,即认识到了事物的内涵。这个佛家哲理,对我们正确认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很有借鉴意义。

4、鼓励也是生产力

有一次我去买西瓜,正准备让瓜农帮我挑一个好的,来了两个买瓜的。第一个对瓜农说:“给我挑一个好一点的西瓜,如果瓜不甜,回家切开后我还给你送回来!”瓜农说:“好的,我的瓜都甜。”瓜农挑到第三个说:“这个瓜不错。”于是买瓜人付了钱就走了。第二个对瓜农说:“老乡呀,昨天我在你这儿买了一个西瓜,真好吃呀,是我今年吃到的最好的一个。今天能不能给我挑一个和昨天一样的?”瓜农一听,高兴的一连认真的挑了九个西瓜,最后确定了一个说:“这一个不会错!”看来,长年人也需要鼓励呀,鼓励就是生产力!

我认为学校的校长有四种:

第一种,自己能干,一直领着大家一起干。就好比钻山洞一样,校长领着大家一起钻,好处是,能很快的钻出一个山洞来;缺点是,只能钻出一个山洞来!

第二种,自己能力一般,鼓励别人好好干。好处,这样能钻出许多不同的山洞来。缺点,速度有点慢。

第三种,自己能干,也鼓励别人干。这是最理想的校长,不但快并且能钻出不同的山洞来。

第四种,自己能力一般,也不让别人干,甚至经常指指点点,影响别人的工作。这样的校长最不可取,最后可能一个洞也钻不出来。

所以,不管是优秀的校长,还是一般的校长都需要把鼓励教师放在首位。当然,作为教师,对学生何不尝更应该如此呢?

5、带刺的枣子好吃

记得小的时候在山上放牛,整天能品尝到不同滋味的枣子,有甜的、有酸的还有涩的。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凡是有刺的枣树上长的果实与众不同,不但块头大并且还好吃。后来,我发现了原因:带刺的树枝,人不容易接近,这样就给枣子提供了充足的生长周期,不但能长到最大,并且也能充分长熟。

在我们的学校也是这样,凡是有思想、有主见、有学问的老师往往不能很好的和领导保持一致,因为他比领导更高明呀!但是这些人一旦得到重用,他们一定会为学校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如得不到重用,往往会成为阻碍学校发展的绊脚石。这就要求学校的主要管理者有高超的驭人之术,多发挥他们的长处,精通教学研究的,就放权让他们多做些学术研究,让他们成为学术上的权威;善于经商的,就放手让他们做一些学校后勤工作,为学校创收做一些贡献------。他们做出了成绩,功劳不还是你校长的吗?最起码说明你有善于用人的能力吧!为什么非要像有的校长一样忌才妒能,时时事事压人一头,结果造成了学校不和谐,人人不团结呢?真造成了这样的结局,责任不也还是校长的吗?所以,作为一个学校领导,一定要学会“拉拢”那些“带刺”的人,试想,你连这些人都能为你所用,学校还有谁不“听你话”、不“跟你走”呢?

做教师的对待学生也是这样,有“毛病”的学生一般都“带刺”,关键的是看你怎样去合理利用。好打架的学生,往往是做纪律班长的好材料;好动的学生,往往是体育特长生;爱喝老师顶嘴的学生,往往很善于演讲;爱损坏公物的学生,往往擅长发明和创造;固执的学生,往往善于钻研-----。作为一个老师,如果把这些“刺”合理的进行处理,他们往往能成为自己班级的有力武器。

6、爷就是爷,孙就是孙

记得小的时候,爷爷对我格外的亲。每当谁家有红白喜事了,爷爷就经常带着我去赴宴。但是在农村赴宴有很多讲究,大人有大人的位置、老人有老人的座位,小孩子有小孩子的地方。每次爷爷坐在有靠椅的座位上,累了还能靠在后面休息一会儿。而我们小孩子就不行了,只能坐在一般的凳子上,很不舒服。有一次,我很羡慕的对爷爷说:“爷爷,咱两个换换吧,我想坐在你的位置。”爷爷看看周边的客人笑笑说:“那可不行,爷就应该坐在爷的位置上,孙就应该坐在孙子的位置上。如果我们换了,那不成了爷不爷,孙不孙了,那成什么体统了?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想爷爷的话很有道理。副校长有副校长的权利,教导主任有教导主任的职责。如果,你让副校长坐导主任的位置,做教导主任应该做的事,行吗?肯定不行,会乱的。再一个体会就是,领导可以越级检查但不可以越级指挥;下属可以越级汇报思想但不可越级汇报问题;领导要在背后多夸下级的优点,切忌常提下属的弱点;下属在背后要多为领导补台,切忌拆台。这就是尊重,这就是单位的和谐。我想在学校派好人,用好人,谁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最大的稳定。

希望我从生活中带来的教育思考能给你一定的启发!

有趣的小故事也能带来对教育的无尽思考:

故事一、《必要时要交出车钥匙》。这是一个企业招收管理人员的考题之一:假如你驾车走在偏僻的道路上,就你一个人。这时在你的前面有三个要求搭车的人:第一个是快要病危的病人;第二个是一位曾经救过你命的医生;第三个是你的梦中情人。可是你的车只能搭乘一个人,你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难选择的问题,也是我们工作中经常出现的复杂情况。不管你选择哪一个都有遗憾。不选第一个人,你没有爱心,道德上有问题;不选第二个人,你不能知恩图报,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不选第三个人,就对不起你自己,多遗憾。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医生先带着病人走,你呢,就和梦中情人散步回家。

我们做教育工作何尝不也是这样?比如你是校长,进行一项改革,势必会影响一批人的利益,不改革学校就不会发展,怎么办呢?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有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有能找到做事的最佳切入点的能力。

我有这样的体会:去年我在学校全面推广新课改模式,刚开始我雄心勃勃,认为按我的思路走,一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可是不到两个星期还是出现了问题,一批四十岁以上的老师不但不支持,还摆老资格,在背地里还“使绊子”,在他们的影响下,原先一批很热衷于课改的骨干老师也处在了观望的状态;还有一批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倒是至始至终很积极,可就是经验和能力有限,也很难进入课改的状态。面对这些问题,我确实有些动摇了,关键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了上面的这则故事,何不学学交出“车钥匙”呢?于是,我就找几个有经验的老教师谈话,在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能力的前提下,让他们做学校的课改顾问,直接指导学校的年轻教师。在不违背课改精神的前提下,课改的设计方案、操作细则、考评由他们说了算。需要经费支持的,只要他们提出来立即兑现,换句话说,你们就是课改的校长。老教师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有的帮助年轻人备课、有的亲自为年轻人做示范课、有的还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不保留有的教给了年轻人。而我呢,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带着骨干教师向更高的学术领域迈进着。我想,我们学校的课改之所以这一年有了突飞猛进,于我的“交权”有很大的关系。

我想,我们做老师的,在管理班里的几十名学生时,在授课时,是不是也应该适当的交出“你的钥匙”,该让学生做小先生的,就大胆的让他们做,该让学生自主管理的,他们就是老师,这样做了,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故事二、一架飞机正在空中飞行,突然飞机出现了一点故障,飞机上坐着三个人:一个是著名的科学家;一个是一般工人;还有一个是运动员。要排除飞机的险情,必须有一个人跳下飞机,飞机减轻重量后,就会平安无事。你说把谁扔下去呢?

题目一出,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把工人师傅扔下去。原因是,科学家和运动员对国家的价值高呀!有谁会舍去贵重东西要便宜的呢?

结果最理想的答案应该是:谁最重就把谁扔下去。想想也是这个道理,飞机不是超重了吗?只有扔下最重的才能保证飞机的安全。这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国家的栋梁,而是把损失降到最低。

在教学上不也是这样的吗?我们的备课、我们的学校教育都是老师和领导们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学生也只有执行的份了,学生需要不需要,我们提供的教育适合不适合,从来不去考虑,这样学生会喜欢吗?会幸福吗?记得我在教英语课的时候,习惯拿上教材和参考书经过备课就开始了上课,经过四十分钟的精讲,总算完成了任务。后来一调查学生,一部分基础好的早就会了,一部分基础差的讲了也是白讲。看来,我们一定要吃透学生的学情呀,《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想来不是没有道理呀!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学生需要的就是理想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黄金对人很有吸引力,但是对小猫不起作用,因为它喜欢的只是一条鱼。

故事三、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游戏,看谁最先回答的对:一个哑巴去商店买东西,他先把一根手指头垂直放在柜台上,用另一只手包成拳头使劲的敲打这根指头,嘴里哇哇的乱叫着-----售货员看了看,随手递给了他几根钉子。哑巴,摇了摇头,原来他是想要一个锤子!这时候,过来了一个盲人,他想要一个剪刀,你说他这么比划售货员立马就能懂呢?

很多人还没有听完,立马就做出了动作,伸出了两根指头,比作剪刀的样子。结果,答案错了。最好的表达就是直接用嘴说,因为盲人会说话呀!

错误的原因就在于前面的情景误导了人。我们的教育也是这样,我们大多人都喜欢因循守旧、按照固有的思维模式走,比如,我们的传统教学,为什么这个堡垒很难打破呢?就是因为我们现在一线的老师求学时接受到的就是传统的模式,要彻底的突破以前的思维和做法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更主要的是,升学率、学生的分数还主宰着学校的评价方式,这就造成了大多数老师不敢彻底的放开手脚,因为怕学生得不了高分呀,学生得不出高分,就要看校长的脸色,甚至还有被解聘的危险。比如,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家长不满意、领导不满意、学生不乐意,为什么老师不少布置点呢?还是因为考试,只有多做点题就不信成绩“磨”不出来?我上学时就是这样子得的高分呀!我们急需要敢走偏路的老师,我们也急需要摆脱传统观念的老师,这就是创新!

故事四、在上师范的时候,有三个男同学开始谈恋爱,第一个长的很帅,学习成绩也不错,很有女生缘。一开始就是众女生的追求对象,可是后来直到我们师范毕业,还是灼身一人;第二个长相一般,可是擅长写作,做的一首首迷人的好诗,很有内涵;第三个长的有点对不起观众,可是有运动天赋,特别是篮球打的出神入化。最后,后两个都得到了自己心爱的人。

第一个男同学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是标准的花瓶,或者说是知识的机器;第二个男同学是一个有内涵的人,有内涵的人就是有着很长花期的人,是最值得人爱的人。第三个男同学,没有吸引人的外表,他的成功是因为他是一个有特长的人,特长就是人的魅力。

回到我们的教育上来分析这个现象:第一个男生是个知识上有学习能力的人,但他只是会做题,是老师眼中的高材生;第二个同学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最起码他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一首首诗,他比知识更进了一个层次;第三个同学取胜的根本原因是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特长,虽然自己没有出众的外表,但是同样是能吸引人的。

由此,我有以下思考:

1、只有知识而没有能力的人,也只是把洗衣机当做盛水的盆子一样,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2、对一个人最有用的不仅仅是知识,留在人记忆深处的都是知识以外的东西。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男孩子给女孩子写十封求爱信,不如男孩在球场上潇洒的跑上十分钟。

3、发挥每个人的个性,培养自己的特长,是最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的。

以上四个故事道出的四个教育理念正是我自己多年所遵循和推崇的教育四条法则:

第一条: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大家的思想综合起来就是学校的办学思想。只有百花齐放的学校思想,才能培养出不同个性的学生。

第二条:需要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只有能不断满足了学生、老师的需要的教育才是最理想的教育。

第三条:只有不断创新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不断创新的人才。我们真应该解决“钱学森之问”了。

第四条:多把尺子,就多个人才。到底什么是人才?关键看你是用什么尺子去量。所以,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很重要。

要培养人才,在学校关键还要看课程的开设情况,什么样的课程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整合课程资源,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我们学校的做法应该是:提供给学生科学的课程,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基。

当然,能引起思考的素材还有很多,比如阅读名著的启示,课堂教学的细节,和学生相处出现的新问题等,要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就要勤于思考,思考了才会进步,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用脑袋走路,用脚板思考。”

第四,幸福从孩子中来。

谁是真正的“圣人”,老子说:“圣人皆孩之。”有位外国学者这样说:“谁靠近孩子,谁就靠近了上帝。”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这样说过:“不要把小孩当小孩,小孩人小心不小,谁把小孩当小孩,谁就是小孩。”由此,我想到这样一句很时髦的话:“麻雀虽小,但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

小孩是圣人,有以下几条理由:

其一,小孩最有“德性”。

老子认为,孩子只有有限的知识和欲望,他们距离原有的“德”还不远。他们的淳朴和天真,使每个人都应当尽可能保持的特性。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可不是吗?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捡到了五角钱都知道交给了老师,可到了高中、大学甚至到了社会上,还有几个人愿意上交呢?老子还说:“圣人皆孩之。”因为孩子的生活接近于理想的社会,所以圣人都像小孩子。克莱恩强调应该像小孩学习,我们可以从观察孩子的学习方法中得到许多,从孩子身上学习怎样把工作变成游戏,这是非常宝贵的技能。

其二,小孩最具好奇心,这是创新的源泉。

好奇心是保证一个人不断思考、不断进步的动力,孩子有了好奇心也就有了数不清的问题,这些都是创新的源泉。牛顿有了“苹果落地的好奇”产生了伟大的牛顿定律;爱迪生有了对万物的不解,才有了一千多项伟大发明。这些都好奇心的表现。我的女儿在小的时候经常问我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地球为什么会转?地球在转我们怎么感觉不到?我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人为什么会死呢?可惜,我没有保护好女儿的好奇心,随着女儿的年龄越大,好奇心和问题越少,现在已经上了初中,连一个问题也没有了。有时候也真想让她问我一些问题,她总是胡乱的应付我一句:“烦死了,我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呢?你是不是让明天我挨老师批呀?”现在我们的孩子只知道做老师布置的题,这真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呀!试想,假如我们的每一个人都能一直保持着孩童时期的好奇,并且思考着无数的问题,如果有机会就尽量去实践它,我们的教育还会有“钱学森之问”的悲哀吗?

其三,小孩具有先行后知的行为。

成年人和儿童的学习行为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成年人具有了一定的知识,他们在生活中或在教学上的活动,主要是以知御行。而儿童不是这样的,他们没有经验和知识,他们主要是靠先行后知的规律,他们对人类的知识更主要是通过行动去获得。我认为,儿童的发展空间更大,他们总是向着未知的领域开进,而成年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总是在自己已知的领域里,不断的来证明着自己所获知识的正确性,一旦偏离了自己的已知领域就立马收脚。如果我们有了儿童的行为,人类的进步和创新就来了。

其四,小孩最民主。无畏是孩子有民主的体现,俗话说:“童言无欺。”“初生牛犊不怕虎”这都是孩童无畏的表现。正是孩童的这些无畏,才使他们正确的表达了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这就是真正的民主。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一种处世方式和处世态度。民主才有公平,才有人类的文明,才有真正的社会进步。我女儿小的时候什么都敢说,每当我和妻子发生了意见分歧,女儿总是会给予公正的评价,不管你再拉拢她、或讨好她,对的还是对的,错的她还是认为是错的,是不可能更改的,她也不会看一点面子的。正是女儿的民主和公平,才带来了家庭的和谐,这不也是一种监督力量吗?这不也是一种进步吗?可是现在就不行了,她会尽量去平衡我和她妈妈的关系,我说:“女儿呀!”不民主吧?女儿会说:“我看妈妈弱小,你就应该让着妈妈。”有时候,她妈妈买了一件衣服,我说不好看,女儿会说:“好看!”我说女儿呀,你怎么不公平评价呀?女儿会说:“善良的谎言也是真理呀!我不想让妈妈伤心。再说,我们都说不漂亮,妈妈会再买一件的,那不是又要花钱吗?”看看,女儿现在的思维就加了许多外来的因素。

其五,小孩最具自然性。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是最好的发展。我们大人是做不到的,而孩子能做到。我们成年人有不同的欲望,有了欲望就有了喜怒哀乐。而小孩没有,他们总是在无忧无虑中生活的,他们无欲无求,过着“清心寡欲“的日子。他们才是真正的无欲则刚。想想我们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不都是在童年度过的吗?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都是在孩童时发生的事。这就是顺应自然的结果。

以上五方面,就是圣人的境界。这种境界也只有小孩才有,所以,我们都曾做过圣人。只不过,我们不能一直做圣人就是因为我们长大了。反过来讲,谁一直能做小孩,谁就能一直做圣人。其实,做圣人不是遥不可及的事,学学做孩子就行了!

第五,幸福从研究中来。

教育科研要做到“细”、“小”、“实”。“细”就是指研究的过程一定要细,不可粗枝大叶,不放过研究课题的每一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个细胞,没有细胞的堆积哪有鲜活的生命体?“小”就是指研究的问题一定要“小”,研究的角度一定要低,要知道所有的高楼大厦都是从地基一层一层建起来的,楼层越低所承受的重量越大,起的作用也就越大。比如具体到研究中,能研究“怎么让张三今天上课发一句言?”不研究“怎么让张三出口成章?”能研究张三一个人,就不加上李四和王五。要知道张三能主动开口说一句话,紧接着就可能有下一句,甚至更多,这是一个有效的诱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一上去就研究“让张三出口成章”,难免难度太大,无从下手,打击了研究者和张三的积极性。就是偶尔成功,“出口成章”也是语无伦次,缺少一定的内涵,简直是“胡言乱语”,也只不过是从一个“哑巴”过度到一个“精神病患者”而已。研究成果意义何在?“实”,(1)研究的问题要符合实际,不可加太多想象的成分。(2)要结合本校教学实际。确实能够起到指导、促进教学的作用。如研究的问题不适用,老师会感到教育科研无用,产生了应付的心理,加重了教师负担。比如为了课改的顺利推进,《课堂教学问题梳理与成果推广机制集》将使我制定的教学模式向纵深化发展,老师们在每一节课后都要把本节课出现的疑惑问题和新问题归纳总结,教研会上大家对各自的问题进行交流,各自的教学疑惑有了解答,教学改革也就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进行了下来,全体教师在互相交流中也将得到共同成长和提高。(3)研究一定要立足自己的教学经验。立足了自己的一线经验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不但有时效性,还有成功感。

第六,幸福从课堂中来。

先吃馒头,才能作诗。馒头,代表着应试,诗,代表着素质。采取的办法:用脑袋思考,用脚板走路。只有立足课程改革,在实践中探索,才能促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果抛开课堂谈教师的幸福、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无疑于鱼儿离开了水,鸟儿离开了天空。

1、学生需要的就是最好的

我们的教学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更跟着学生的需要走,不要主观的依靠老师的喜好、判断或推测来教学。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病房里的值班护士,到了半夜11点,叫醒一个病号说:“现在到了你吃安眠药的时候了!这个典型的例子反映的就是不能很好的以实际需要来从事某种活动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找准学生的“现在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现在发展区”能帮助教师找准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准确定位,只有先找准“在哪儿”才能确定下一步“到哪去”,才能制定下一步前进的方向和路线。“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学生知识、能力提高的最近一站,也只有确定学生的最近目标,才能唤起学生的前进信心,也就是跳起来能摘到的“桃子”,这样逐步引导学生发展、进步。只有人需要了,才有动力,才能快乐、幸福。金条、美元对人很有吸引力,但对小猫起作用吗?不需要,它需要的只是一条小鱼

2、把知识以外的东西留给学生

你可以想想,你的学生时代,给你印象最深的或者是你最喜欢的老师能让你记起他的究竟是什么?我想肯定不是他上课留给你的知识,一定是课堂以外的东西。我上初一时,我最喜欢的是我的历史老师,除了他喜欢给我们讲故事以外,他经常教我们下象棋,这种爱好一直影响到我现在;我上师范时最喜欢的老师有两位,一位是我的班主任马老师,他是教物理的,但他很喜欢写文章,还出过几本书,爱写作的爱好我也保留至今;还有一位是我的数学老师秦老师,他的足球踢得好,在大学时他还参加过全省的大学生远动会,每看完他的比赛,我们全班同学都羡慕不止,他的数学课也成了我们学的最好的学科。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代教育大家李叔同,李叔同教的是美术和音乐课,在那个时代,只有语文和数学才是学校的主课,结果全校学生学的最好的却是美术和音乐,给外界的印象,学校好像是艺术学校,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当然这与李叔同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业务能力分不开,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作为美术、音乐老师,他的国文好,好的已经超过了其他国文老师;他的字写得好,超过了所有的写字老师;他的英语说的好,好的比英语老师说的还流利------。由此可见,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把自己的特长留给学生,这是最能信服和吸引学生的地方。

3、会爱是最重要的

不会爱也是徒劳的。就像你和心爱的人结了婚,有了可爱的孩子,可爱人又没有充足的奶源,你也只好给孩子喂奶粉。在喂奶粉的过程中就体现了会爱的问题,孩子饿了,你也急了,拿起奶瓶往孩子嘴里猛灌,奶是喂下了,孩子可受不了了,弄不好还会伤了孩子,这就是会爱的问题了。对待学生也是这样,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欣然接受就至关重要了。如果学生已经学得很好了,你还要他回家做大量的重复作业,我见过一个老师经常让学生抄错题,每一次都要抄错题数的立方。你的心是好的,是让学生再巩固一遍,可学生不干了,老师纯粹是折磨人,结果你的爱就变成了学生的反感,最后还可能转变成恨。由此可见,会爱也真的很关键。希特勒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例子。希特勒自杀后,有人在他的笔记本里找到了一张他上小学的毕业照片,照片里希特勒长得矮矮的,站在最后一排。并且据熟悉他的人还说,由于希特勒上学时学习不好,老师就让他一直坐在最后一排,因为他的老师没有做到对他的爱,也从不关心他,你看,就连毕业照相时也是让他站在最后一排。有专家分析,造成希特勒成为杀人恶魔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小学老师。他的老师对他没有了爱,造成了对任何人的仇视心理,这种心理也造就了他后来的大肆屠杀,为人类造成了多大的灾难!。为什么希特勒更要杀绝犹太人呢?是因为当时班里有一个学习非常出色的犹太人,在老师看不起希特勒的同时,这个犹太人却成了鲜明的对比,处处得到了老师的关爱,更有甚者老师经常拿犹太人和希特勒对比,用来对他的嘲讽。也正是老师没有做到普爱每一个学生,造成了希特勒尤其对犹太人的仇恨,以至于几十年后,为整个犹太人带来了灭顶之灾!当然,没有了大爱,没有了普爱更不会有会爱。看来,老师也能成为人类的刽子手啊!

深切的爱总是具有生产性的,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遵从生产性爱的规律。比如,父母亲对子女的爱刻骨铭心,来源于生产和养育;作家把他的作品视如自己的孩子,农民对粮食发出:“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其原因也在于此;人之所以对自己的事业会产生持久深刻的热情,就在于他的生产性,开国功臣最爱自己的国家,建厂的企业家看到企业倒闭会流泪,因为他们都是生产者。儿童也是这样。我们固然要把知识和智慧传给他们,然而只有他们参与了这些知识和智慧生产了的时候,他们才会对它产生刻骨铭心的爱。这时,他的知识,就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是由他的心血浸养的,是联系着他的神经和血脉的。如果在教师表演的课堂,学生是没有机会产生生产性的爱的。

4、教学是师生“恋爱”的过程

我们的新课改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和谈恋爱一样:第一,越简单越好。你和心爱的人一起站在空旷的大山面前互诉爱慕之情。你表白的越多,回传到对方耳朵里的声音就越不清楚,都是一些杂音而已,如果你只是大声的简单说一句:“我爱你!”结果回声就会清楚准确的到达对方的耳朵里;第二、“忘我”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恋爱的时候,天再热或者再冷,你都会几个小时站在野外等你的恋人,你感觉不到冷或热,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内心是热的。所以,只有老师心中真正有学生,学生心中信任老师,这就是真正的课改!第三、需要的就是最好的。你的恋人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在你的眼里肯定是最好的!男人都喜欢金钱和美女,但是这些对于小狗起作用吗?它需要的只是一块骨头。所以,我们做教师的在工作中一定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所需要的就是最好的、也是最有价值的!第四,恋爱需要过程。凡是能经得起考验的爱情都是跌荡起伏的,能走好过程的爱情是能长久的和甜蜜的。前一段时间我们看了一部电视剧叫《闪婚》,为什么他们的婚后日子过的风雨交加的,不是就因为没有过程吗?所以,在教学上,知识获取的过程很重要。第五,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最怀念的恋人不一定是你追到手的爱人,但是没有追到的恋人一定会让你终生不能忘却。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定培养学生的我问题意识,如果你把学生整天教的有无数的问题要去思考,要去解决,费劲脑汁,可还是没有解决,这样的教学就成功了。

5、教学要从关注最后一名学生做起。

把眼光降到最低,课堂上时刻盯着最后一名学生,把讲授的知识起点放在最基础的起点,这是最必要的。要做到关注最后一名学生,课堂目标的设置一定要有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就像我们进超市一样,不可能把超市里的所有东西都买回来,有的人也许买了10种商品,有的人只买了一种,还有的人只是看看感受一下,这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能力和需要,只要有收获就行了。

6、会偷懒的教师也是需要的

一所高中缺数学老师,就让一个语文老师去教数学课。这位语文老师教起数学来,经常是讲着讲着自己就不会了。这位老师倒也还有机智,不会了,就问:“同学们,下步该怎样算呀,大家想一想,讨论讨论。谁想好了,就上来演示。”就这样一位老师,教出来的数学成绩却特别好。最后,这位语文老师居然被评为当地的数学名师。这不奇怪,因为这位数学老师歪打正着,符合了教学基本规律,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教学中一定要融入自己的个性。

教学是技术也是艺术,真正的艺术拒绝模仿,真正的艺术呼唤教师的个性。模式只是参考,但并非唯一。教学在任何时候都要在遵循必要技术和模式的同时努力超越技术和模式。

学校对不同的教师最好以不同的模式要求:1、避免对模式的过度依赖,在运用的时候要进行适当的变通。2、对年轻教师应该突出模式的引领作用,而对于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要鼓励他们超越模式,不要依赖模式,他们应该有更高的教育教学追求。3、对不同学段不同时段的教师也要分层对待。

每个老师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的学情更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关注老师的个性化课堂设计就显得很重要:其实好老师真正能影响学生的地方就在于知识以外的东西。

在我的这种理念的影响下,我校有许多老师这方面做的很有特色:化学老师很重视方法,他在教地壳中的化学元素的含量的顺序时,把“氧硅铝铁钙钠钾镁”讲成“养闺女嫁给哪家美”,学生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今年在全市九年级调研考试中,化学是最好的学科。

有几个擅长唱歌的老师,把每节课的知识要点,编成歌词,用大家熟知的曲子完整的唱了出来,学生喜欢的要命,首先是喜欢上了这个老师,然后是喜欢上了这个老师的课,最后喜欢上了这个学科,喜欢上了学习。这一点我校的英语老师卢芳做的最好。

还有一个老师很喜欢猜谜语,他在上课时,对学生说,快下课了,我说个谜语大家猜猜是什么?“烧水烧到九十九度”谜底;快滚开。结果,老师就走了。学生就期待着老师再来上下一节课。

8、做个有“问题”的老师

有一个人问一名世界级的数学师,你那么有能力,怎么不尽可能多的解决数学上的难题呢?这位数学家说:“不是我没有能力去解决他们。关键是我把它们一一解决以后,我们的后人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他们就懒得再去研究数学了,我们的数学领域也就不会再有所发展。”想想也是,为了一个哥德巴赫猜想,有多少数学家投入到数学研究的领域?虽然没有最终解决这个难题,但是他们却在其他领域有了新的发现。同时,也提升了多少数学家的能力?历史上的千年悬案不也是这样吗?在后人研究悬案的过程中,会发现更多新的历史知识。看来,问题甚至是疑难问题,是吸引人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我们教学也是这样,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在一节课上解决了多少问题,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新产生了多少问题。有专家说:“最理想的一节课是,下课了,学生还有更多的新问题要解决,只有这些无穷不尽的问题,才能“引诱”学生在课外还一直思考和努力解决着课上的问题。课在课外,就像中国画的意在画外一样,能引起人无尽的遐想和思考。这就是理想的课堂。

所以,一位好老师的标准之一就是: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的学生。

9、教学要注意高效。

这里我整理了高效课堂三十条,应该对你的课堂有益:

改变学习状态就是课改。

如果你真正理解了这句话,那就去做吧。

其实,知道课改是什么只需要三分钟时间。

火箭发射复杂吧,可有时候就简单到只需要动动手指头,然后按动一下电钮,中了。至于火箭有几部分组成,它的飞行原理是什么,什么时候进入飞行轨道,这一切和你有什么关系呢?因为你只负责动手指、按电钮。

教师不是发明火箭的科学家,严格说来,教师只是课堂上的点火者。如果教师只是负责按动电钮的那个人,那么,咱们一起来回答谁是“火箭”呢?那个进入太空、绕着轨道飞行的人,其实正是学生!教师为什么而教,教又是为了什么?咱煞费苦心的不就是为了让学生“飞起来”吗?!

谁见过按电钮的人搂着火箭一起飞呢?可传统课堂要求教师要会飞,并且还要善于“替学生”飞。其实,这不怪教师,因为教育主管部分和校长们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强迫老师们飞,而且还把教师飞叫做专业化。到头来,教师队伍里果然“飞出来”了几个善飞的,可学生孩子却留在原地“看表演”,甚至连踮起脚尖的可能性也没了。今天的学生有几个离开了教师的教还会学呢?“灌输”好比“喂养”,学生们习惯了“被喂养”。不会学不是学生的错,错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上。

教育就是尽可能让学生学会飞翔,并且越飞越高。可让孩子躺在床上,是无法令其学会飞翔的。要想让学生学会飞,前提首先是准许他飞。可教师在课堂上灌呀灌、讲呀讲,时间就在这样的“灌讲”中被无情地占去了、流失了,我们剥夺了学生“自已动手”的权利,自然无法培养出会飞的人,今天中国教育的可悲之处就在于,真正的“飞人”不是学生,也不是教师!

1、高效课堂的概括: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2、高效课堂的四个核心词:

教育、教师、学生、教室。

A、教育即解放

B、教师即开发

C、学生即创造

D、教室即成长

3、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A、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

B、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

C、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D、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4、高效课堂的三个基本点:

A、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

B、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

C、整合教材,变教科书为学生的整个世界为整个世界为学生的教科书。

5、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A、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

B、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C、素质教育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

D、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

6、高效课堂的特点:

A、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B、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C、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D、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E、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F、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7、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

A、 课堂效益公式:1×?=效益

“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那么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即收获正倍或负倍的效益。

假定“?”是0,那么1×0=0,这样的课堂叫“零效益课堂”;

假如“?”是2,则1×2=2,这样的课堂叫“正效益课堂”;

假如“?”是–1,则1×–1=–1,这样的课堂叫“负效益课堂”。

因此,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

B、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C、技术支撑: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D、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E、三种利器:又称“学习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F、教学抓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五步生成”,实现四级目标。

G、教学目标:通过“三维”目标的落实,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8、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A、时间划分: 10+30+5

B、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

C、六大模块: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串插巩固、达标测评。

9、高效课堂的评价:

A、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

B、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

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

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哑巴能成为好教师吗?当然可以,只要哑巴能让学生学会,岂不是好教师吗?

C、“三看”学生:

今天怎样做老师? 今天可以这样做老师

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

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

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D、“四看”教师:

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三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还要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

E、评课三看:

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使用导学案上课,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规定“讲”绝不能超过10分钟;

二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学现象;

三看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

10、高效课堂的课堂要求

A、文本挖掘: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有自己的认识,观点,能够分析,结合事例表述、板演、绘图、感受感悟,艺术形式表达、写作、制作、实验、多媒体、录音、辩论等;②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③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流露。

B、课堂形式:①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弱生是否参与表现,气氛浓厚,人人踊跃;②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语言洪亮,无语病,尽可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的能力,声情并茂,动人;③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④点评恰当,突出要点,重在本质规律,被点评的同学要有表示,或口述或板演,要当即纠正其差错;⑤每节要有总结、反思、测评。

C、课堂流程:①预习交流,确定目标;②分配任务、立体教学;③完成任务,合作探究;④展现拔高,师生互动;⑤串插巩固,全面掌握。⑥达标测评,检查验收。

D、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拓展、挖掘、提高,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课堂效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

11、预习、展示、反馈的具体要求

A、预习:学习的起点——让50%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再让70%的学生掌握7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B、展示: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展示分为:组内组织的“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大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般主张由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兵教官”、“官教兵”。

C、反馈:落实效益——实行验收制度,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也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在考试制度未被取消的前提下,任何教学都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学生的需要和考试的需要。反馈即是当堂达标,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

12、小组的要求和评价:

A、分组:异质同组,同组采用AA、BB、CC分法;同质结对,竞争合作;

B、理念:小组组长又叫“教师助理”。一间教室里的N个小班:每个小组视为一个“小班”,高效课堂等同于“小班化”教学;

C、小组学习:可概括为“1:6教学法”——1个教师负责解决6个组长的问题,调动掌握6个小组的学情;每个组长负责解决6个组员的问题,调动掌握每个成员的学情;

D、即时性评价:教师上课要抓好小组学习的即时性评价,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行为习惯、动作语言;

E、分工:组内“小展示”由组长负责,班内“大展示”有教师负责。

F、一节完整的课堂包括: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和任务;完成小组、个人评价。

13、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成为“第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

A、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换,教师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

B、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同学”。教师上课也是“上学”,教书也是“进修”。

C、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当然不容忽视。尽管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但他毕竟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决定”着一节课的好坏质量。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和民众。

D、从职业特点上,教师还要改变生命现状,做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教育理念的行动者,一个幸福的职业者。

14、高效课堂的管理:

A、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指导学案的编制与预习;一头指当堂的达标测评;“中间”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生成的过程;导学案的编制即“备课”:主备—年级组—主备—个备—课后备;教书好比开汽车,课堂上对学生学习兴趣、表演欲望、个人成就的激励犹如踩着油门发动汽车,假如课堂动力系统始终休眠,不会“点火”则让课堂难免沉闷无聊。如果果真可以把教书比喻成开汽车,那需要抓好四大步骤:点火启动、握紧方向盘、踩着离合换挡,关键时候要踩住刹车点燃激励是点火,方向盘就是导学案,课堂环节流程是离合器,刹车就像达标测评

B、领导班子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校长要“清心”、“正气”、“洗脑”;

C、学科、年级、班组组织自己的听评课;

D、立足课堂,狠抓落实:一谈二警三停;

E、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抓教师的观念转变,同时更要抓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15、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

A、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

B、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

C、必须当堂落实达标

16、高效课堂的“命门”:“开放”是前提,“关键”定成败,产品是课堂,模式出效益,流程生能力。

A、“开放”是前提:教师要敢于放手,学习能力来自“开放”。开放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穷人的孩子为什么早当家、能当家?放手就是爱,放手就是“放生”,开放就是解放;

B、“关键”定成败:一切取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是否真正觉醒和发挥。回到教育的“原点”,探索“人”的教育,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用“展示”解决学习的“内驱力”,形成学习的“兴趣中心”;

C、产品是课堂:要制定课堂标准,淡化教师的“课堂艺术”。再靠教学技艺“包打天下”绝对是一厢情愿,“茶壶里面起波澜”不解决问题,唯有重视课堂标准,才能“生产”出合格的课堂,才能保证让每一个人的每一节课都合格;

D、模式出效益:用四个月的时间,解决模式的“硬着陆”,任何人在临帖阶段都不准许超越模式。“机动车靠左行驶”,宝马车概不例外,这就是“规”,亦为课堂“之道”;

E、流程生能力:兖州一中教学楼前的金鱼会跳舞。掌握了模式,习惯了流程,便能产生良性循环,形成“能力”,所谓“熟能生巧”。

17、教师实现职业幸福的途径:

A、常规途径:总结—反思—实践—总结模式;

B、“小课题”研究:拒绝假大空泛绣花枕头般的“大课题”,揪住课堂教学中的“活问题”,持之以恒地捻针尖,力行数年,必有所成;

C、教师个人俱乐部: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专业优势,鼓励教师发展个人特长。教师个人俱乐部,还应与学生社团组织实现“双边互动”。

18、高效课堂的文化追求:

A、学校应该是一部大书,一草一木都应是教育资源,都要能够发挥“教”与“育”功能。校园文化的策划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每一点时空,比如利用教学楼的楼道楼梯,设计一部“中国历史走廊”。利用教室的外墙,制作一个“课间加油站”,利用每一棵树木,创意一个“历史名人园林”,利用体育场,设计一个“奥林匹克文化公园”……唯有把学生“浸泡”在优质文化里才可以实现教育的目的,如何占领学生的“视线”,是一个方向;

B、团队文化最好的解读是“家”,生生之间最佳关系解读是“家人”;

C、班级文化应基于“责任”的建设,从真正的班规入手,强化自主、平等、尊重、合作、温暖的班级文化。好的班规,既能看见,又能摸着,是一部严肃的“班级宪法”。推荐阅读《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李茂编译)

19、高效课堂符合新课改理念

A、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B、围绕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C、诠释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师生相长;

D、教书育人的完美体现;

E、陶行知说教师有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结果把学生变成书架子、纸篓子。第二种,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但学生仍是被动状态。第三种是把教和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他认为,第一种最糟糕,第二种不好,第三种最正确。

20、揪住“七寸”找“途径”

传统教育患的是“课堂并发症”。课改就是找到的那个“支点”。

其实课堂不仅是教学的牛鼻子,更是撬动一切问题的那个“支点”。毋庸置言,教育“百病缠身”,正因为此,我们才需要戒除一些急病乱医的鲁莽。时下课堂教学的某些观点和所谓的“见解”,大都属“盲人摸象”,因而一线教师要对某些“专家”的指点保持高度的警醒。教育首先需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要解决问题,就要奉行“实践的力行”,今天的中国教育不是不需要“理念”,可悲在理念过分泛滥,却又绝少有哪位专家愿意手把手教给我们如何解决问题的。千万记住,我们不能因此自乱阵脚,要咬定“行动”,寻找“途径和方法”,要知道教育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

21、从“传统”到“高效”的教学比喻

传统课堂是教师抱着学生走,洋思等一类课改典型均属于教师牵着学生走,高效课堂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跑着走;

教学是什么?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

师之体育教师,把篮球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投篮。

师之音乐课:为“跑调”的学生纠正“调子”。

关于几个教学的比喻。

“养猪说”:饲养员不应该代替“猪”吃食,而只应该把猪养肥;

“育儿说”:让孩子吃饱吃好,而不能替代孩子吃饭。

“妈妈解放”的启示:在襁褓中的孩子让当妈的最累,只有当孩子可以独立“吃饭和行走”时,妈妈才意味着得到了解放。

22、高效课堂模式先“继承”再“生成”

没有“临帖”岂会有“破帖”?先用“田字格”写字,严禁貌似有见地的批判地学,否则会画虎不成。

我们要求所有“共同体”学校用四个月时间进行高效课堂的“临帖”,这个阶段叫“继承”;第二个阶段叫批判与生成,在这个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嫁接生成不同的课堂特色,这个特色应该讲是“同质异性”的,相同在“高效”,不同的形态上。没有批评就没有超越,当然也不会有真正的生成,“临帖”是为了“破帖”。但一开始就忙着批判,结果一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批判的学往往呈现为“貌似有见地”。另外,即便是批评,我们也主张“行动批判”,而不是指手画脚瞎白话,有些批评,显然是“酸葡萄”心理在作祟,可以理解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木秀于林,风必折之。但天降大任,总得有人亮出肩膀去“扛”起这个伟大的民族分配给我们的责任!

13教师精彩课堂用语五十句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 ,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 ,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注意哦。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6、读的要求应该分出层次。首先是通读,将句子读顺口,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读准字音。对于这一点,我们同学的认识是清楚的,态度是重视的,做得很好。

7、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

8、默读时,贵在边读边思考。现在我们将默读的思考心得交流一下。

9、默读,要讲究速度。现在我请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这段文字,并请思考……

1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请各位再把这部分内容多读几遍,弄懂它的意思。

1、“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2、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

3、这里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看看是否有答案。

4、你们现在真能问,能问在点子上,能抓住要点来提问。

5、我们同学的思想变得很敏锐,这些问题提得很好。

6、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让我试着回答,也不一定准确。

7、今天我们提问已大大地超出了课文的范围,反映了我们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及强烈的求知欲望。

8、有些问题我们可先问自己,自己有能力解决的,就不必向别人提出,让我们试试看,刚才新提出的问题,哪些是自己有答案的?

9、有一个问题,是我要求教大家的,谁能帮我解决。

10、我从同学们的提问中,看到的是思维的火花,非常烂灿,与其说是我在教你们,不如说是你们在教我,你们的学习能力是在提高。

1、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本很干净,书写也端正。我很高兴,感谢大家。

2、请同学们看(用手扬起一大叠本子)我今天要表扬这么多同学,让我来介绍他们的名字。这些同学的作业字迹端正,行款整齐很少有错别字,文句通顺,进步很大。

3、同学们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我也写了一点,现在我念给大家听,希望大家能喜欢。

4、写文章的目的是与别人交流,将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别人了解。我们的作文也应该有读者,有读者群。我建议大家互相交流。看完后将自己的体会,用一两句话写下来,目的是互相鼓励。

5、优秀的作文是全班的财富,应该让大家来共享,请大家出出主意,如何使这些财富充分地发挥作用,让每一位同学得益,特别请这些财富的创造者出出主意。

6、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里的话,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班×同学做得比较好,他的作文虽然也有缺点,却给人一种真诚的感受。

7、“有纳才能吐”,有积累才能够表达。我们有些同学作文中的词语是丰富的,看得出他们课外有较大的阅读量。

8、××同学从生活中找写作材料的本领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观察,作为原始材料积累起来,他的写作材料总是那么新鲜、独到。

9、刚刚过了××节,同学们一定还有深刻的印象,就“××节”为题,写一篇作文,好吗?

10、文章写完了,自己应该小声读两遍,注意有没有词句的毛病和写错、写漏的字

10、说说评价

教育需要评价。评价至少有两个功能: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督促和鞭策学生学习。评价是最重要的奖励机制。但运用不好,反过来会制约教育的发展。所以要做好评价,要注意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注意评价的整体性

越是细化的评级就越可能阻碍发展,比如黄河,如果整体看,她是向东流动的,假如,我们把她一段一段的分割评价,有时候还会出现倒流的现象,最后我们把这些很细化地评价加过简单相加,也可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黄河是向西流动的。这样的评价结果是不符合事实的。在一支优秀的球队中,身材最矮的那个往往是技术最好的,原因是如果技术不好,身材又矮,就肯定上不了场。也就是身材与技术的“乘积”,大体是守恒的。尼克松当年遇到的水门事件,想必比一般人更要苦恼一些,因为人的苦乐也是守恒的,大自然为之准备了欢乐的巅峰,也同时就准备了悲哀的低谷。所以,我们在评价时,一定要从长远的、整体的角度的进行,只有这样,我们的评价才更具科学性。再一,大自然的万事万物既然能经过千万年的进化、淘汰,能一直存活到今天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关键我们从那个角度去评价他。比如,我们都会遇到一些“后进生”,我们说他们是后进生,无非是他们做题能力差些,或者是纪律差点;这也是我们的评价有问题。既然这些孩子能生活的好好的,就充分证明他们也有存在的合理性。他们做题能力差,也许创新能力好,也许运动能力强,也许社交能力强-----总之,他们的能力也是守恒的。我们这些做教育的,只有注重评价的整体性,才能保证孩子的守恒,才能使他们更合理的存在着,我想这也是最好的遵守自然发展规律。

第二、评价不能代替发展

评价好比是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它的主要作用是“催化”。,所以,评价不能代替发展。有这样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在我老家有许多农民为了致富,办起了很多养鸡场。有一个年轻人是利用贷款建起的养鸡场,每月支付的利息让他很是感到压力大,于是急于求成的他每天把精力放在称鸡上,每天早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小鸡一个个称一遍,看看到底长了多少斤,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喂鸡上。试想想,小鸡不断的被抓来称,整天吭吭嘎嘎的,怎么能健康成长呢?所以说,评价只是促使发展的手段而已,它只有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出现才能起到适合的作用。如果出现的过频或过少,对发展都是不利的。

第三、评价重在过程。

现在提倡减负,于是有些学校很“遵纪守法”,一学期就最后一次总评价,就对学生一学期的表现下了一个定论。我多次强调,不论做任何事情,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好比,蔬菜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利,为了多吸收蔬菜,有人把蔬菜里的精华部分制成了“针剂”,直接采用注射的办法,输入到了人的身体了。时间久了,不仅身体没有健康起来,反而毛病更多了。原因就在于,身体的其他器官没有了工作的过程,功能也就减弱了,毛病也就来了-----

有些老师很重视过程评价,其效果也是很好的。如,有的老师很注重对孩子的作业评价,在作业上开通了“短信”:小家伙,这次作业怎么没有上次书写的认真?有什么原因呀?学生立马在作业上进行了回复:“老师大人,昨天有世乒赛,中国对打的太出色了!我急于看球赛,所以作业有点潦草。老师,我这也是为了爱国呀!绝对下不为例!”我想,这样的评价过程对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下步发展绝对有利。

第四、模糊也是评价的重要方式

我们家乡卖猪,如果是大猪,采取的是称重量的方法;但是如果是小猪,则是用打毛估的办法。后者就是一种综合评判的办法,只有采取这种办法,才能把对小猪发展情境的无形物的评价包含在内。评价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的发展,如果评价过细,会打击孩子的发展积极性,反而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再一学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人,我们的着眼点应该发在将来,我们是在教育人、发展人不是在给工人发工资。“模糊评价、大下功夫”把精力放在学生的发展空间上,是我们评价的最终目的。

第五、有多少评价的标准,就有多少人才

这一点也很重要。教育不是工业,工业主要的特征就是批量生产,有一个标准化的评价问题,产品都是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古希腊有一个神话故事:女神在造人的时候,在路边设置了一台铁床,凡是个子高的人就被鉄锯锯下,凡是个子低的,就要被机器拉长。这样培养的就是一样的人才,结果他们的技能、特长完全一样,大批的涌入社会,这就是失业的根源所在。试想,如果女神能设置不同尺寸的车床,就会出现不同类型的人,到了社会就会各有用处,这样社会不久更和谐、更能发展了吗?

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一定要多几把丈量孩子的尺子,尺子种类越多,评价的标准就越多,不同种类的人才也就越多,这也是将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上发言仅代表我自己,如有异议思考而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9215.html

更多阅读

怎样做瑜伽瘦腰? 瘦腰腹瑜伽

腰腹赘肉是众多女性们的心头大患,特别是坐下来的时候,非常清楚的看到腰间上那一圈圈的赘肉。做瘦腰瑜伽动作,帮你收紧腰围,紧实小腹。怎样做瑜伽瘦腰?——步骤/方法怎样做瑜伽瘦腰? 1、半月式减缓腰病、便秘、腹部脂肪

怎样做苹果酱? 自制苹果酱的做法

自己动手熬制果酱,除了珍惜食材,更多的是一种心情的放松。我喜欢呆在厨房里,将这些新鲜可爱的水果洗洗切切,再慢慢熬制,感觉整个人都浸在一种甜蜜的香气里,非常美好。又是秋天,水果丰收的季节。你也不妨熬一款自己中意的果酱,将这甜蜜和美好

怎样做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促销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怎样做促销活动策划方案?——简介  谈起促销活动,我曾经让一个部门里面每个人写一个促销活动方案,结果交上来的促销活动策划是各种各样。什么模式都有。而大部分促销活动总结都没有写到点上。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发觉管理者要监督下属做

初学者怎样学习编程?

对于刚刚接触编程的人来说,怎样学习编程?学习编程要注意哪些方面?学习编程要从哪些方面着手才能更快进入编程世界?怎样做才是掌握了编程的要义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一名编程初学者最关心的问题,今天,笔者从7个方面分析如何学习编程。初学

声明:《今天怎样做老师? 今天可以这样做老师》为网友印下情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