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语气词)——《烛之武退秦师》
2.共其乏困(共,通“供”,音gōng,供给)——《烛之武退秦师》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烛之武退秦师》
4.秦伯说(说,通“悦”,音yuè,高兴)——《烛之武退秦师》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音zhì,明智)——《烛之武退秦师》
6.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荆轲刺秦王》
7.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荆轲刺秦王》
8.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荆轲刺秦王》
9.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荆轲刺秦王》
10.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荆轲刺秦王》
11.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荆轲刺秦王》
12.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荆轲刺秦王》
13.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荆轲刺秦王》
14.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双手捧着)——《荆轲刺秦王》
15.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荆轲刺秦王》
16.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鸿门宴》
17.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全部)——《鸿门宴》
18.良乃入,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鸿门宴》
19.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鸿门宴》
20.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鸿门宴》
21.不可不蚤来(“蚤”通“早”)——《鸿门宴》
22.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鸿门宴》
23.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鸿门宴》
2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鸿门宴》
(二)古今异义: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古义:从属二主;今义:“二”的大写)——《烛之武退秦师》
2.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无能,古义:不能;今义:没有能力)——《烛之武退秦师》
3.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义:指先生,古代对人的尊称。今义:指儿子)——《烛之武退秦师》
4.是寡人之过也(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烛之武退秦师》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烛之武退秦师》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烛之武退秦师》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人;今义:请客的主人)——《烛之武退秦师》
8.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烛之武退秦师》
9.夫晋,何厌之有(厌,古义:满足;今义:讨厌)——《烛之武退秦师》
10.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多用于外交场合)——《烛之武退秦师》
11.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烛之武退秦师》
12.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荆轲刺秦王》
13.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荆轲刺秦王》
14.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荆轲刺秦王》
15.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荆轲刺秦王》
16.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荆轲刺秦王》
17.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荆轲刺秦王》
1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荆轲刺秦王》
1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荆轲刺秦王》
2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荆轲刺秦王》
21.终已不顾(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荆轲刺秦王》
22.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或者谦称自己)——《荆轲刺秦王》
23.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荆轲刺秦王》
24.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利用某种名义或力量)——《荆轲刺秦王》
25.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荆轲刺秦王》
26.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荆轲刺秦王》
27.诸郎中执兵。(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荆轲刺秦王》
28.断其左股。(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荆轲刺秦王》
29.左右既前(左右:古义:身边侍臣;今义:方位名词) ——《荆轲刺秦王》
30.荆轲废(废:古义:倒下;今义:残废)——《荆轲刺秦王》
31.范增说项王曰(说:古义:劝说,劝告;今义:说话)——《鸿门宴》
32.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鸿门宴》
33.亡去不义(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鸿门宴》
34.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古义:交往;今义:游往,游览)——《鸿门宴》
35.沛公奉卮酒为寿(寿:古义:敬酒并祝人长寿;今义:祝寿)——《鸿门宴》
36.约为婚姻(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嫁娶的事)——《鸿门宴》
37.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的连词)——《鸿门宴》
3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鸿门宴》
39.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谢:古义:谢罪,道歉;今义:感谢)——《鸿门宴》
40.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北;今义:指河北省。河南同前)——《鸿门宴》
41.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鸿门宴》
4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鱼肉:古义:鱼和肉;今义:鱼的肉)——《鸿门宴》
43.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走:古义:逃跑;今义:步行)——《鸿门宴》
44.再拜献大王足下(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鸿门宴》
(三)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退,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撤兵)——《烛之武退秦师》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数词用作动词,从属二主)——《烛之武退秦师》
3.晋军函陵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烛之武退秦师》
4.夜缒而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烛之武退秦师》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烛之武退秦师》
6.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国,指郑国)——《烛之武退秦师》
7.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容词用作动词,变雄厚;薄:形容词用作动词,变薄弱)——《烛之武退秦师》
8.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用作名词,缺少的资粮)——《烛之武退秦师》
9.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烛之武退秦师》
10.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烛之武退秦师》
11.既东封郑 (“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烛之武退秦师》
1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少)——《烛之武退秦师》
13.阙秦以利晋(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利)——《烛之武退秦师》
14.与郑人盟(盟,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烛之武退秦师》
15.因人之力以敝之(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衰败)——《烛之武退秦师》
16.以乱易整,不武(乱、整:形容词用作名词,散乱之师、严整之师)——《烛之武退秦师》
17.进兵北略地(北:名词作状语,向北)——《荆轲刺秦王》
18.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名词作状语,早晚) ——《荆轲刺秦王》
19.丹不忍以己之私(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荆轲刺秦王》
20.樊龄期乃前曰(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21. 又前而为歌曰(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2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荆轲刺秦王》
23.其人居远未来(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荆轲刺秦王》
24.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荆轲刺秦王》
25.皆白衣冠以送之(白:形容词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荆轲刺秦王》
26.士皆垂泪涕泣(涕:名词用作动词,哭)——《荆轲刺秦王》
27.发尽上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荆轲刺秦王》
28.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荆轲刺秦王》
29.(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荆轲刺秦王》
30.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荆轲刺秦王》
31.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32.群臣怪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荆轲刺秦王》
33.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绝: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荆轲刺秦王》
34.非有诏不得上(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荆轲刺秦王》
35.断其左股(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荆轲刺秦王》
36.箕踞以骂曰(箕: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荆轲刺秦王》
37.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鸿门宴》
38.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称王)——《鸿门宴》
39. 秦地可尽王也(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占有)——《鸿门宴》
40.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鸿门宴》
41.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鸿门宴》
42.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夜:名词作状语,连夜)——《鸿门宴》
43.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用作名词,危急之事)——《鸿门宴》
44.君安于项伯有故(故: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交情)——《鸿门宴》
45.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鸿门宴》
46.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鸿门宴》
47.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触,沾染)——《鸿门宴》
48.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鸿门宴》
49.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鸿门宴》
50.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鸿门宴》
52.范曾数目项王(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示意)——《鸿门宴》
53.若入前为寿(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鸿门宴》
54.寿毕,请以剑舞(寿:名词用作动词,敬酒并祝人长寿)——《鸿门宴》
55.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鸿门宴》
56.交戟之士欲止不内(止:动词使动用法,使……止,阻止)——《鸿门宴》
57.樊哙侧其盾以撞(侧:名词用作动词,偏过)——《鸿门宴》
58.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鸿门宴》
59.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用作动词,处罚)——《鸿门宴》
6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鸿门宴》
61.此亡秦之续耳(续:形容词用作名词,后续者)——《鸿门宴》
6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细谨:形作名,细小的事情;让:动作名,谦让)——《鸿门宴》
63.道芷阳间行(道:名词用作动词,取道。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鸿门宴》
64.拔剑撞而破之(破: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鸿门宴》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也)——《烛之武退秦师》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者,……也)——《荆轲刺秦王》
(3)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也”表判断)——《荆轲刺秦王》
(4)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也)——《鸿门宴》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也)——《鸿门宴》
(6)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者,……也)——《鸿门宴》
(7)亚父者,范增也(……者,……也)——《鸿门宴》
(8)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鸿门宴》
(9)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10)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鸿门宴》
(11)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为”表判断)——《鸿门宴》
2.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应“于晋无礼”;应“于楚贰”)——《烛之武退秦师》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应“于郑伯言”)——《烛之武退秦师》
③若亡郑有益于君(应“于君有益”)——《烛之武退秦师》
④见燕使者(于)咸阳宫(应“(于)咸阳宫”见燕使者)——《荆轲刺秦王》
⑤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应“(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荆轲刺秦王》
⑥给贡职如郡县(即“如郡县给贡职”)——《荆轲刺秦王》
⑦常痛于骨髓(应“于骨髓常痛”)——《荆轲刺秦王》
⑧嘉为(之)先言于秦王(应“于秦王先言”)——《荆轲刺秦王》
⑨燕王拜送于庭(应“于庭拜送”)——《荆轲刺秦王》
⑩贪于财货(应“于财货贪”)——《鸿门宴》
⑾具告以事(应“以事具告”)——《鸿门宴》
⑿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应“以沛公言具”)——《鸿门宴》
⒀长于臣(应“于臣长”)——《鸿门宴》
⒁得复见将军于此(应“于此得复见将军”)——《鸿门宴》
(2)宾语前置
①夫晋,何厌之有(应“有何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
②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应“如何”)——《荆轲刺秦王》
③籍何以至此(应“以何”)——《鸿门宴》
④大王来何操(应“操何”)——《鸿门宴》
⑤沛公安在(应“在安”)——《鸿门宴》
⑥客何为者(应“为何”)——《鸿门宴》
(3)定语后置
①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千斤金”和“万家邑”)——《荆轲刺秦王》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应“知其事”宾客)——《荆轲刺秦王》
③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应“侍(于)殿上群臣”) ——《荆轲刺秦王》
3、被动句
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荆轲刺秦王》
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荆轲刺秦王》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鸿门宴》
④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鸿门宴》
4.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烛之武退秦师》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③(烛之武)许之——《烛之武退秦师》
④夜缒而出,见秦伯,(烛之武)曰:……——《烛之武退秦师》
⑤敢以(之)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
⑥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⑦(秦伯)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⑧方急时,(秦王)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荆轲刺秦王》
⑨皆(穿)白衣冠以送之(省略谓语)——《荆轲刺秦王》
⑩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荆轲刺秦王》
⑾人不敢与(之)忤视(省略宾语)——《荆轲刺秦王》
⑿今闻(秦)购将军之首(省略宾语)——《荆轲刺秦王》
⒀每念(之)常痛于骨髓(省略宾语“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一事)——《荆轲刺秦王》
⒁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荆轲刺秦王》
⒂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往)(介词宾语和谓语)——《荆轲刺秦王》
⒃待吾客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荆轲刺秦王》
⒄皆陈(于)殿下——《荆轲刺秦王》
⒅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省略宾语)——《荆轲刺秦王》
⒆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荆轲刺秦王》
⒇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荆轲刺秦王》
21比(于)诸侯之列——《荆轲刺秦王》
22为(吾)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
23欲呼张良与(之)俱去。——《鸿门宴》
24毋从(之)俱死也——《鸿门宴》
25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鸿门宴》
26则与(之)一生彘肩——《鸿门宴》
27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28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鸿门宴》
29加彘肩(于盾)上——《鸿门宴》
30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
31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32卫士仆(于)地——《鸿门宴》
33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鸿门宴》
34毋从(其)俱死也——《鸿门宴》
35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其)饮——《鸿门宴》
36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5.固定结构
(1)失其所与(结交的同盟者)“所“字结构形式:所+动词——《烛之武退秦师》
(2)将奈何(“奈何”,可译为“怎么办”)——《荆轲刺秦王》
(3)岂可得哉(“岂……哉”,表反问,“怎么……呢”)——《荆轲刺秦王》
(4)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有……用来)——《荆轲刺秦王》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没有……用来)——《荆轲刺秦王》
(6)孰与君少长(“……孰与……”, “……比较……哪一个……”)——《鸿门宴》
(7)何辞为(“何……为”,反问句,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鸿门宴》
(8)军中无以为乐(无以:没有用来……的)——《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