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哲学2 :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时值盛夏,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要被烤焦了。曹操的军队经过数天的行军,十分疲乏。这一路上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也没有水源。头顶烈日,士兵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口干舌燥,喉咙里好像着了火一样。每走几里路,就有人中暑倒下,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种情形,心里非常焦急。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了,找不到水源,这么耗下去,不仅会贻误战机,而且不少人马会损失在这里。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道:“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袋里蹦出了一个好点子,于是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曹操一夹马鞍,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酸又甜,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可以吃梅子解渴了!”士兵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唾液,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劲向前赶去。

“望梅止渴”的典故出自南宋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1],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望梅止渴”的原意是梅子酸,人一想到吃梅子就会分泌唾液,因而止渴。“望梅止渴”的典故后来常和“画饼充饥”连用,意义有了变化,比喻用想象来满足自己或他人的愿望。

现在,安徽含山县梅山北麓乌龟坡石壁上还留有前人所刻的“曹操行军至此望梅止渴”10个大字。唐朝诗人罗隐曾专门为“望梅止渴”写了一首赞诗:“天赐胭脂一抹腮,盘中磊落笛中哀。虽然未得和羹便,曾为将军止渴来。”宋代王安石来梅山游览时也写有一首诗,其中两句是:“将军马上设良谋,遥望青山指梅树。”明人戴重写有《梅山梅花》诗:“千里吴江春水深, 许君饮马望江浔。空山花树无人迹,枉被曹瞒指到今。”梅子富含有机酸,味道极酸,能促进唾液腺的分泌,中医谓之“酸能生津”。即使还没有吃到它,只要提到梅之名,联想到梅之酸,唾液就开始分泌了,这是人体的条件反射所致,所以能达到“望梅止渴”的效果。

唾液,是人体的重要消化液,主要由口腔内的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对腺体分泌。一个人每天分泌的唾液约1000~1500毫升,其中99.4%是水,其余为粘蛋白、淀粉酶和少量的无机盐。由于唾液的不断分泌,使口腔常处于湿润状态,并能溶解部分食物,以便于吞咽。它经常冲洗口腔,时刻都在充当口腔的“清洁工”。

《世说新语》将“望梅止渴”的典故录入“假谲”类,原意是想说明曹操言行的狡诈,我们今天似乎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望梅止渴,无疑具有积极的心理激励作用。如果曹操不是急中生智编出这个“善意的谎言”,那么,整支队伍就会陷入缺水的心理恐慌而崩溃。可见,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善意的谎言”不仅是必须的,而且还会帶来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在电影《上甘岭》中,我们可爱的连长也成功地演绎过一回现代版的“望梅止渴”。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坑道里严重缺水的危机情况下,连长给战士们讲述了一个“梅子”的故事,引得战士们一个个都在吞口水,早没了舌干口渴的感觉。

位于西安市莲湖路的莲湖公园与“望梅止渴”也有一段封存的历史渊源:1944—1947年,西安中共地下党组织在莲湖公园内开设的“奇园茶社”实际上是党的秘密交通站,梅永和以茶社经理名义担任站长。茶社开张时,党组织送来一副对联为:“奇乎?不奇。不奇又奇/园耶?是园。是园非园。”横额是“望梅止渴”。凡是由延安或外地来西安的共产党人,只要见到梅永和,便能和组织接上关系,真所谓“望梅止渴”。在此,“望梅止渴” 可谓别有新意。

“望梅止渴”的故事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包合着一个非常有趣而又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联觉。联觉是指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望梅止渴”这个典故,就是由听觉引起了味觉。由此可见,这里的“梅”是一个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由“望梅”到“止渴”是我们人类特有的一种条件反射。反射是动物的基本生理反应之一,它遵循“刺激→感受器→传导神经→中枢-传导神经→效应器→反应”这一模式。

成语中的哲学(2):望梅止渴

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动物由遗传获得的本能。条件反射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具体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是在语言刺激下产生的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人所特有的。意识就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的复杂的神经反射活动,是人脑所特有的功能。人脑除了能对直接的实物刺激引起反射活动,还能对间接的语言文字的刺激引起反射活动。“望梅止渴”的故事正是利用抽象的语言刺激引起将士的反射活动。

为什么这些士兵一听到梅子就分泌出唾液来呢?这是因为这些士兵由梅子想到酸,酸使他们嘴里流出唾液,曹操利用梅与酸的联系,使手下士兵顿时振作起来。这是一则古代军事家用“联系”的思想指导打仗,充分发挥联想作用的成功案例。“望梅”与“止渴”两者有其内在联系,因而会导致联想。联想,就是由一件事物而想到另一件事物的过程,联想到的事物是储存在记忆里的事物。这种思维方式,把所见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与未曾出现的、所想到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从甲联想到乙,但甲乙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联想不能脱离具体事物,具体事物是联想的基础,脱离事物的所谓“联想”是空想、妄想。联想一定要来自现实生活,只有通过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联想才会丰富多彩,真切自然。联想不可故弄玄虚,违反生活本身的客观规律。

意识不仅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且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能动作用。一个人任何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往往会引起生理上的变化。“望梅止渴”就是通过语言暗示,引起人的心理变化,从而使人产生生理反应。“望梅止渴”并没有错,它至少可以凭借微弱的灯光给人们以新的希望和憧憬。希望永远是引人向往、追求的动力,憧憬能给予人战胜困难的精神和勇气。曹操正是利用士兵们的希望和憧憬心理,以那片子虚乌有的梅林,唤起了一支军队的生命激情,鼓舞他们度过“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



[1]饶子:果实很多。饶:多,丰富;子:果实。

胡兴松著:《成语中的哲学》,请尊重作者著作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9483.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成语中的文言现象 隆中对文言现象

原文地址:成语中的文言现象作者:锦绣林海成语中的文言现象成语这种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言约意丰,表现力强,是语言园地中的长青树,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深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文献典籍,保留了许多文言词的读音、写法、意义

生活中的哲学口语交际——哲学的启示 生活交际常用英语口语

生活中的哲学展示生活中的体现哲学的例子(1)排球、篮球比赛中的攻与守——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蛋得蛋——违背规律办事(3)下雨的好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成语典故中的哲学寓意①“拔苗助长”——不尊重事物的

桌面右下角的战争2:弹窗大战天才小熊猫

  10月31日 13:13“天才小熊猫”在其新浪微博中说:“今天晚些时候将会发布《右下角的战争2》,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时间长度是上次的两倍,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0月31日 19:11“天才小熊猫”在其新浪微博中说:“《右下角的战争2——

第25节:魅力:恋爱和约会中的吸引力(2)

系列专题:《戳穿“心灵鸡汤”式的励志谎言:59秒》  这个问题曾经吸引了世界上一些最伟大的头脑来思考。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给妓女希罗多塔就如何吸引男人支招儿的时候,就清楚地提到了“欲擒故纵”策略,他说道:  “……要等到他

第10节:说服:面试和社交中的影响力(2)

系列专题:《戳穿“心灵鸡汤”式的励志谎言:59秒》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根据莱普的看法,被授予奖章的孩子可能会这么想:“嗯,让我想一想。大人们通常在让我做我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给我奖励;现在,有个大人因为我画画而给我奖章,那么,我一

声明:《成语中的哲学2 :望梅止渴》为网友孤龙弃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