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台湾社会简直乱了套,签了十个月的《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蓝绿两方的激烈撕扯中,碎裂出让各方束手无策的局面,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民主形象受到彻底的考验。23日晚,立法院外2000余名学生冲向行政院,掀起反《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游行,现场爆发推挤,场面混乱。
事实上,不管是占领“立法院”的学生,还是激烈反对的民众,或是支持签署者,九成以上的人根本不懂“两岸服贸协议”究竟签了什么。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明确了两岸服务市场开放清单,在早期收获基础上更大范围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两岸服务业合作提供更多优惠和便利的市场开放措施。两岸服贸协议总共24条条文,大陆对台开放共80条,台湾对大陆开放共64条,双方市场开放涉及商业、通讯、建筑、分销、环境、健康和社会、旅游、娱乐文化和体育、运输、金融等行业。抗议学生不了解实际状况,看了部分断章取义的言论和“服贸懒人包”以致误信了许多谬误宣传就瞎起哄。他们只片面的关注到就业和薪水问题,但事实并不是如此简单。这是一场党派间的较量。
今日的台湾,民众无论在贫富差距还是在政治立场上都空前的分化。此次《服贸协议》争议背后,虽有朝野两党的政治博弈,但更多的则是台湾社会这种分化的写照。普通台湾人对生活越发没有信心,甚至抗拒激烈的竞争。产业外移,就业不佳,大学生实际薪水连年倒退,台湾民众各阶级间贫富差距恶化,阶层固化问题越发严重。而面对分歧,采用如此极端的表达方式,也毫无裨益。讽刺的是,反《服贸协定》可能会让更好的生活变得更遥不可及。
从服务贸易协定的内容看,表面上台湾64项市场开放的承诺,但其中有27项是已开放陆资来台投资专案,反倒是大陆不计较台湾加诸的不对称待遇,仍给予台湾80项高于WTO的开放承诺,是立足于对台的“让利”。
由于台湾长久以来的党派矛盾和阶级矛盾,国民党的支持者大多来自都市、受教育程度高、中产阶级及以上;民进党的支持者大多来自农业地区,受教育程度较低,平民居多。蓝绿支持者背后的这种阶级差别,也使得他们对待服贸的看法有所不同。服贸协定对台有利有弊,有利的部分几乎都是财阀、台商、资本家获得,而受到冲击的往往是中下游的产业和民众。所以即便不从党派的角度出发,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来看。民进党的支持者更容易反对服贸来减少对自己的冲击。
然而服贸一旦倒台,后续将是难以挽回的骨牌效应。马当局的行政权受到要胁,今天可以攻占立法院、行政院,明天也可能攻总统府,再藉此来勒索台当局,台湾很快会沦为第三世界,三天两头就有各式各样的群众运动,愈来愈激进,甚到暴力化。更最棘手的是,如果服贸倒了,之后的货贸以及所有两岸协议,铁定都跟着挂。事涉信誉沦丧,台湾会被当成国际笑话,没有国家肯跟台湾打交道。国际经济整合的脚步正不断加速,但台湾已远远落后,全球超过380个FTA协议,而台湾只签7个。台湾人最不愿面对的现实是当年经济发展与国民所得远远落后台湾的韩国,现在已超过台湾了。韩国是台湾最主要贸易竞争对手。如果台湾的服贸协议通不过,最高兴的应该就是韩国。
在这场服贸协议的论战中还有一个人值得关注。那就是国民党立法院长王金平。去年九月,马英九借逮到王金平“关说”的理由,以党主席身份撤掉了王金平的党籍,也就连带撤掉了王金平立委和立法院长。而就在学生占领立法院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同时,一则新闻被忽略了:台湾法院一审宣判“国民党开除王金平党籍案”王金平胜诉,王金平保留党籍,保留了“立法院长”的身份。外界揣测“服贸协议”是“关说案”的导火索之一,早前王金平要求对《服贸协议》进行“逐条审议”,马英九和王金平并未在达成共识。导致这次学生示威游行中披露“服贸协议”黑箱操作。
实际上,马英九政府在《服务协议》的谈判过程中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出格。由于在谈判中有博弈的过程,许多条款双方都不会自掀底牌。在《服贸协议》的谈判过程中,台湾商业司负责了相当的与各商贸协会和工会沟通的重任,相关沟通的存档目前在台湾的政务网站也可查询。不久前,台湾政府跟新西兰签订《台纽经济合作协定》(ANZTEC)、新加坡《经济伙伴协定》的谈判过程中与台湾各商会和工会的协调也没有第一时间公开,而这两项协定都很顺利的通过了立法院的审查。马英九为了以《服贸协议》博政绩,着力避免和民进党过多纠缠,过审程序“很着急”但并不违法。但在民意层面,这样做的确有欠考量。由于急于推进,想跳脱绿营的阻拦,而罔顾了很多协调工作。最后使得民意发酵,激发了“占领立法院”的行动。只愿事件中,学生早日清醒别为他人做嫁衣。
2014年3月24日 李建军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