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2009年11月9日《威宁报.副刊》 走进马摆大草原 走进大草原

走进马摆大草原

陶泽祥

早有耳闻马摆大山之巅,有一个大草原,是风景绝佳处。初闻时我也是心存疑虑的。心想,大山应该是山林,怎么会是大草原呢?今有幸参加跋涉者文艺沙龙组织的“跋涉者——马摆大山之行”登上马摆大山,贵州屋脊的雄浑壮阔尽收眼底。我得以目睹了马摆大草原之实,疑虑顿消。

马摆大山地处黔滇交界,位于威宁城西南40余公里,海拔2763米,是威宁西南部最大的山。山顶平缓,绵绵数十里,是云贵高原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和高原草原风光。

我们徒步顺着马摆大山山脚的石阶盘旋攀登,到达山巅,放眼望去,整个大草原满目皆绿,蓝天白云下的大草原就像铺上一层绿地毯,连绵起伏,颇为壮观。在此躺卧,倍感舒适,令人有一种自愿在此永远躺卧不起的“贪恋”。崇山峻岭中,有这么一片大草原真是奇迹。只见这里绿草茵茵,草花盛开,富有高山草原特色,适宜游客赏玩。

我们站在山巅,放眼可览乌蒙群山、高峰、草海、杨湾桥水库及沟壑盆地。

马摆大草原位于马摆大山顶部,是一片面积上万亩的天然大草原。它风光奇异独特,是一座复合型景观的高山大草原,有草坪、草坡、山梁、峡谷、平湖等风光。这里山高水也高,山顶草丛中汩汩流出清流,汇集成淙淙溪流顺山而下,流到一个个小小的水塘里,形成高原平湖。在大山的山腰、峡谷间,是长年翠绿的树木,其中有野生大叶白杜鹃上千亩,每年四五月间开放时,就像大山上给马摆大山系上一条白色的腰带。草原的南面还生长着一片面积约500亩的永远长不大的野生小矮松,树高只有尺把多,枝条间却缀满了累累松果。在小矮松丛中,偶尔有酸杨梅供你品尝。

  晴天行走在马摆大草原上,看云卷云舒,心情随之任其驰骋。山顶上永远长不大的尺把来高的小矮松,山腰的杜鹃花、江子林、野竹林和楸树林,厚厚的野草,弯弯的龙潭,处处流淌着原生态的韵味,让人赞叹大自然何以如此神奇。

  当你在万里无云之际,登上马摆大草原,贵州屋脊的雄浑壮阔尽收眼底,有一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亲临感慨。你若站在山巅举目远眺,山外有山,层层叠叠,顿时明白大自然的浑宏。

清晨站在马摆大草原上观日出,金辉四射,朝霞迎群山出雾;傍晚站在马摆大草原上观日落,夕阳西逝,彩霞纷逞。

  在有星星和月亮的夜晚——马摆大草原的夜晚很美。空气是蓝色的,薄雾像烟一样在林边升腾。

马摆大草原四周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时有云雾在山腰缭绕。

马摆大草原这种海拔较高、景观独特的高山大草原在贵州省十分罕见,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适宜开发草原卡丁车、高山草原飙车、热气球、滑翔伞、赛马、羊拉雪橇、野营露宿等项目。贵州省旅游经济研究所专家已启动乡村旅游规划,准备将其打造成为标准较高、项目独特、国内唯一的高山草原综合旅游景区。那时,你会觉得置身马摆大草原仿佛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而醉在他乡流连忘返。

  马摆大山集高原高山风光,草原草场风光,山水水库瀑布风光,森林古木风光,山花花卉风光,民族民俗风光,乡村农业花卉风光于一体,是避署休闲消遣,自然科学考察,农业观光,山水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好地方。

山下居住的都是回族同胞。他们长期以来就有保护高山大草原的环保意识,不准赶牛羊上山放牧、不准在山上开垦种地、不准砍伐山间树木、不准带火种上山等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的自觉行为,使大山上的草木保护得十分完好。

(发2009年11月9日《威宁报.副刊》)走进马摆大草原 走进大草原

马摆大草原虽然与繁华都市失之交臂,但是它却给威宁留下一座野生植物自然宝库。千百年来马摆大草原人迹罕至,一直保留着古朴的自然风貌,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瑰宝。

从嘎利至马摆大山的油路已建成,为远近慕名到马摆大草原寻访探幽的游客洞开了山门。

马摆大草原,令人神往的地方!

(载2009年11月9日《威宁报.副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9746.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发2009年11月9日《威宁报.副刊》 走进马摆大草原 走进大草原》为网友伴梦长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