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一里等于500米的考证
远古时候,即大禹治水之时,一里等于现代计量单位多少米,是破解《山海经》山经26条路线440多座山的定点位置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其他问题才有探讨的基础。于是,我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这个问题。
我阅读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历代度量衡制度的演变等,发现人们对长度的理解,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名称很多。虽然各个朝代的制度不一样,但从远古到现在,“里”这个单位是一直存在的。
如《春秋•谷梁传》记载: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大意是说,在周代的井田制度下,正方形的一里,四边都是三百步,叫井田。一井田就是九百亩,其中十分一属于公家。
这是我们所能找到的,关于“里”的早期记载。我相信一里的长度为三百步是远古传下来的。
为什么说“里”是远古传下来的长度单位呢?这个问题留在后面分析,先说说“步”是什么?一步有多长?
《汉书•食货志上》说: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升,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大意是说,每一亩的边长为一百步。一个农夫耕种地的面积是一百亩。井田制的正方一里,为九个农夫耕种地的面积,即九百亩。因此,一步有六尺。
那么,一尺有多长?古尺在中国各地都有出土,收藏在各地的博物馆。
比如:商朝的古尺,有一把殷墟出土的骨尺,长16.93厘米。现由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
战国及秦代的,有洛阳金村出土的铜尺,长23.1厘米。
西汉的古尺,有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王妻窦绾出土的错金铁尺,长23.2厘米;有1957年甘肃酒泉汉墓出土的铜尺,长23.1厘米。
东汉的古尺, 有1956长沙雷家嘴东汉墓出土的铜尺,长23.39厘米。
魏(三国时代),有1972年甘肃嘉峪关三国魏墓出土的骨尺二件,长23.8厘米。
唐代,有日本正仓院所收藏的唐尺26支,长度从29.4到31.7厘米,平均29.75厘米。还有1976年西安郭家滩78号唐墓出土的尺,长30.09厘米。
宋代,有1921年巨鹿故城出土的北宋木矩尺,长30.91厘米。
明代,有1956年山东梁山洪武年间沉船中出土的骨尺,长31.8厘米。
清代,有康熙牙尺,长32 厘米,现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还有康熙户部尺,长34.86厘米。
如果以秦汉时期的尺为例,一尺等于0.231米折算,古代的一里等于1800尺,就是今公制长度415.8米。
如果以唐宋时代的矩尺,长约31厘米折算,古代一里1800尺,约等于今公制558米。
如果以清朝光绪末年所订立的里制:一里为营造尺1800尺,一营造尺等于0.32米折算,古代一里等于576米。
从以上摘录看到,古代各个时期的“里”和今公制“里”相差很大,与一里等于500米相差甚远。
现代一里等于500米,是公元1929年(民国时期)制定的,一市里为150丈,合公制为500米。据说这个度量单位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里制的特点,又吸收了西方米制,是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单位,是最先进、最科学的计量单位。
那么,现代制定的一里等于500米,与中国历史上一里的长度从400-500多米不等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这需要深入的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顺序法,也可以倒序法。我们不妨用倒序法来推演,看看结果如何。先以一里等于500米来推算,远古一里为300步,一步为6尺,一尺就是(500÷300÷6)0.278米。(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