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有关袁腾飞的报道文章三篇 南方周末人物报道手册

那一小撮特立独行的“蛋”——非主流老师的生存技巧

易碎的“蛋”

在骨子里,这“一小撮”有着袁腾飞式的基本特征:不安分,不轻易服从;对绝大多数人已然习惯的不正常空气,有着过敏性鼻炎般的生理性警觉与抗拒;坚决抵制学生成为教科书的骨灰级鉴赏家,鼓励他们率性、自由、独立地生长与思考。

他们像“蛋”一样易碎,他们的“孵化率”与“成活率”始终不高,在总人数已破千万的中国教师队伍中,这一小撮“蛋”用一双手和脚就能数得过来。

易碎指数最接近袁腾飞的是范美忠。这名在汶川地震中因逃跑言论被公众命名为“范跑跑”的中学老师,1997年北大历史系毕业后立志做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先后在四川自贡、广州、杭州三所中学执教,最长不过三年,最短仅一个月,均无一例外被校方“扫地出门”。

范美忠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驱逐的原因都是因为上课讲敏感词太多,与高考直接相关的内容太少,更为恶劣的是,“公然借课堂发泄对社会的不满,鼓励学生反叛”。

失业教师范美忠还曾有一搭没一搭地做过记者,在他看来,记者和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不过每次都干不长,因为两种职业“受到的限制也是相通的”。

绝大多数的“蛋”还是从了进化论的规律,根据所处环境的特质,进化成更为圆润、富于弹性与策略的环保版本,以免时时刻刻处于蛋裂浆飞的危险境遇。

范美忠前同事、杭州外国语学校前语文教师郭初阳坦言做不到他的境界,“在试讲公开课上,都敢先旁征博引历史钩沉四十分钟,在最后五分钟,才终于回到课文,苏洵的‘六国论’……”

在保证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郭初阳极力为学生推荐一流的精神食粮,包括一流的电影、文学作品,其中不乏奥威尔、胡杰这样的“非主流”。郭表示,当学生越来越多地接触品质一流的作品,他们才会慢慢形成良好的品位与筛选粗鄙的功力。

在过去两年里,郭初阳和他几个志同道合的哥们,如绍兴二中的蔡朝阳和浙江桐乡凤鸣高中的吕栋,做了两个实验,一是分析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母亲形象,二是给小学语文课本“体检”。

分析结果认为,课本里的母亲,仙气过重,离人间烟火太远;课本里的许多故事,假得离谱,比如,影响了几代人的“少年爱迪生救妈妈”,历史真相其实是,世界第一场阑尾炎手术出现时,爱老师已经是位四十岁的大叔了。“体检”报告经媒体广泛报道后,并未对当事人带来压力,该上课的上课,该参加党组织生活的继续参加。蔡朝阳认为,只要不踩“线”,线内的自由度是宽松的,批评一下“爱迪生”也是没问题的。

这个系统不鼓励特立独行

即使是袁腾飞的踩“线”言论引发的后果,也有其偶然性。另一只“蛋”,湖北仙桃中学教师梁卫星看了其传说中的语录后感慨,袁说过的许多话,他也在课堂上说过,只是没有被学生拍成视频,上传网络;或者像范美忠那样,被学生或学生家长向校方投诉。此前,类似的事件也曾在吉林艺术学院教师卢雪松等身上等人发生过。对此,北京某中学历史特级教师魏勇表示理解,“许多人从小就开始接受绝对的唯物史观教育,形成了主流价值观,他们的确无法接受截然相反的言论。这就像一只小鸡孵化出来后睁眼看见的第一个对象如果是一只鸭子,那么它会始终把鸭子看作自己的母亲,尽管真相并不如此。”

在网络上,魏勇另一个颇有知名度的名字是“刘支书助理”,他的发言与课堂表现,均以思维缜密、视野广阔、不拘苑囿而大受欢迎。这一次,他照例旗帜鲜明地声援袁腾飞这只一头撞在了石头上的“蛋”,“拒绝谎言是衡量历史课堂价值最重要的尺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袁腾飞的课是难得的好课”;但另一方面,他并不赞成历史老师以另一种方式的灌输来颠覆现行主流历史观的灌输。

“中学课堂不是学术讲座,老师也不应该是强势的男一号,”他说,“而是导演,甚至是围观群众,负责引导、激发学生在掌握充分史料的前提下,自己得出结论。”他更欣赏的教师腔调是,叙述而不控诉,平静的叙述同样也能产生思想的力量。

当然,这已经扯到“怎么教”的问题了,而讨论这一话题的前提又得回到袁腾飞事件的核心,中学文科教师到底该“教什么”。

“作为一名准人民教师,从进入师范院校第一天起,就已经被按照一件成品的标准进行加工生产了。”绍兴二中高级教师蔡朝阳说,师范院校里几门必修课包括《中国革命史》、《马列原理》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的《教育学》,不通过会危及毕业。

毕业后,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终端执行者,作为一名优秀文科教师的职责是教授好“体现国家意志”的课本,然后按照体制内的晋升评价系统衡量自我,这包括学生在各大型考试中的年级排名、会考通过率、高考升学率、重点大学率、北大清华率……

“这个系统不会鼓励特立独行的老师。”蔡朝阳说。

他们的生存空间

几度失业的范美忠最终在四川光亚学校找到了“在中国大陆能找到的最理想的工作”——给一群高中毕业后将直接升入美国高校的孩子们教授文学和知识论。校长卿光亚创办这所以他名字命名的学校,正是出于对现行教育机制的不满。

范美忠并不觉得自己,包括袁腾飞,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都只是些历史常识。”他说。而类似的事件,如果将时光拉回到上世纪初的教师群体,是绝不会成为新闻的。那个群星灿烂的小气候,毕竟是需要被大气候成就的。

如今,郭初阳已辞去了杭外的工作,学校待他不薄,他只是厌倦了始终不能将全部心力用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今,自由人郭初阳在一所培训学校给孩子们上电影课,告诉他们写作应该像拍一部美好的电影那样自由、灵性地发挥,而不是像切牛排,想好标题、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才敢动笔。

辞职前,郭初阳做了一个参赛课件,评课文《珍珠鸟》。这是作者冯骥才家里养的一对鸟儿,它们有一个漂亮的笼子,一卷干草做的小床,几串法国吊兰做的“深幽丛林般的”垂蔓,此外还有阳光和草香。

“一个有了吊兰与些微阳光的笼子,就不再是笼子了吗?”郭初阳在课件中写道。课件还被发表在教育界官方杂志《人民教育》上。

郭初阳起先觉得有些惊讶,很快恢复了淡定,“现在中学教育还是鼓励老师放开思维的,”他说,“并且,我批评的只是一个笼子。”

袁腾飞 我不是公共知识分子

他坚决地给自己定位: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老师。以一个读史人的身份,粗糙地反抗着魅力

高、平头、小眼睛、胖瘦宜人的中学历史老师袁腾飞“非正常成名”之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但“夹着尾巴做人”,而且“两头三天换号”。他坚决否认如下称号:史上最牛中学历史教师,他表示“愧不敢当”,“北京2500个中学历史教师,很多很优秀”。

他不是妖孽,也绝不麻辣,宅男一枚。喜欢独处,过度关注会令他腼腆。他任教的精华学校的丁老师说,其实袁腾飞很低调,“从走廊过去都轻轻的”。

每次讲课,他都会把讲台仔细擦干净,课本绝对干干净净。他喜欢历史,对历史亦怀有温情和敬意,绝不敢放肆。他说,读史对他来讲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让我看书我不知道一天到晚干什么。”

去年,他的讲课视频被放上了网,点击暴高,有学生说,你应该上《百家讲坛》。他说,不可能,开玩笑!当《百家讲坛》真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很诧异,马上就拒绝了。对方说你再好好考虑一下,试讲一下。他去试了,一讲就刹不住车了,录了30讲,1200分钟。讲完《两宋风云》,又讲《塞北三朝》。

到如今风生水起,有点闹哄哄的,他立场坚定,“咱不是娱乐圈的人,也不是季羡林。”“讲的东西可能有不规范不严谨,因为我不是历史学家,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老师,带动大众去看历史了,这就算是功德事了——就跟京剧下校园一个道理。”

“你懂的人家也懂,人家说凭什么你交了狗屎运了?所以我就变得不张扬了,本来早上10点钟去上课的,现在得9点就去。外边人都是很不明真相,说,你天天上电视,上一次怎么也得给你几十万吧?我的天,几百都没有哇!现在上春晚都要花钱啊!”

他也不喜欢辩论,不愿意跟任何人产生争论,不愿意跟任何人产生冲突。 “那是特无聊的事。”又补充说,“不利于和谐。”

他这么说男人,“真正的男人,敢担当,有才气,有理想,有抱负,敢爱敢恨,大概就是这样的。”至于读历史给他带来什么好处,“读历史的人,一般想得比较开,说得不好听的话,自杀的比较少。”他崇拜文天祥、岳飞,时常说,“你冤,冤得过岳飞吗?”

后来因为版税问题,和出版商“干”了起来,5月24日对簿公堂。这都不是他期待的。

“我怎么混到这个田地了呢?”他说,“我真想回到从前的日子,真不是跟你矫情。”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这个名字,不是他取的。他反感炒作。书的腰封写着:袁腾飞=易中天+郭德纲。袁腾飞没那么不羁,他老老实实地说:“我很不认可,那都是一种炒作,不是我自封的。”

他坚决地给自己定位: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老师。以一个读史人的身份,粗糙地反抗着魅力,“我不是公共知识分子。”

最为喜感的是,当传说他被警方逮捕的时候,他在视频上一本正经地说:请大家相信党,相信政府。

你站在什么阶级立场呢?

袁腾飞生于1972年,在中学连个组长都没当过,刚参加工作时,也不会管人,“那时正是读书无用论最猖獗的时候,认为会外语、会电脑、会开车,这就属于人才,历史课本从来就不好教”,“按部就班地讲课,就老乱堂。”

“那个时候的孩子不听你的课,学校又是那种特别破的楼,都不隔音——不像今天的学校都有钱了,校长和教学楼都隔着八丈远——那时校长一听你这屋子怎么回事?你的饭碗就保不住了。”

“那时候找个工作也不容易。1994年,国家还是分配工作。师范类学校毕业不服从国家分配的话,就得赔钱,两三万呢!那时候做校长一个月才800多块,两三万不是天文数字嘛,所以只能服从分配。”

“1994、1995年,教十二三岁的孩子,真管不了,累。学生闹,我说你们这帮孩子寡廉鲜耻。现在你们是乐了,那时他们说,老师这个寡廉鲜耻是什么意思啊。我说,就是臭不要脸。你让他背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背景、经过、原因、评价,他能背得下来吗?”

“正史很好看,很有趣,很逗,教科书不好看。所以我就希望教科书能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去写。”

他恪守本分,缺乏野心,在据说是重点学校的首师大附属中学教了15年才调入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不想加入传统的史学圈,“最烦考据”。

目前为止,他算是一名好老师,自己着正装上课,连牛仔裤都不爱穿,他和孩子们“不是一个朝代的”,演艺圈之八卦、炒股于他更是天外飞仙。他讲课眉飞色舞,却不大管学生。“困了你就睡,饿了就吃,饼干、面包、巧克力,喝水我不管,泡泡糖、嗑瓜子这不行;做数学作业我也不管,下棋就不行。传条不行,你不会连短信都发不起吧?发短信不影响别人嘛!”

5月22日,原定在北京某书店的袁腾飞签售取消了。第二日,5月23日下午,精华学校原定的袁腾飞的课也取消了。5点下课时,一名十六七岁的女学生一边走出来,一边对前来接她的母亲林女士说:“他们太欺负人了,我要去声援袁老师。”

林女士说,“袁老师很冤枉。其实他上课的时候,都会用辩证的方式授课,给学生全面客观的观点。但是针对他的人抓住只言片语就拼命攻击,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经历的文化大革命。”

他的一名学生这么评价他:袁老师是一个杰出的班主任,一个真正为学生着想的好老师。又说,“能让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的老师就是好老师。”

20岁的时候,袁腾飞问老师:“马克思主义5种社会形态,太平天国属于哪种?老师说,属于封建政权。袁腾飞说,太平天国是封建政权,清朝也是封建政权,俩封建政权,为什么天平天国就是正义的?清朝就是落后的?”

“老师这么看着我,我记得倍儿清楚,这么看着我(侧脸做了个眼神):你站在什么阶级的立场上说话呢?”

不会开着宝马车去上课

袁腾飞成名后有些身不由己,“不是讲座,就是应酬,不想看的非让你看,想见的人不安排你见。”他去了某市,“仿古一条街,就表演歌舞,问我说,我们的歌舞精彩不精彩。我说,怎么推出两门大炮来?宋朝没有大炮,最早的都是元朝才有火铳。他们说没关系,就为了好看——那你叫我来干嘛呀?”

他一张嘴就是北京大老爷们的话音:“我这个人呢特别懒,因为有糖尿病,不爱运动,能躺着不坐着,能坐着不站着,张家界我爬不上去,就比较爱看人文。你看庙,哪个庙比雍和宫棒?金碧辉煌。西藏咱没去过,那可能更棒,但咱上不去,到那儿憋死了;你看建筑,哪个建筑有故宫好?然后你说看园林,哪个园林有颐和园棒?但我一看三孔(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不得了,不逊于北京故宫。还有南京,不愧为六朝古都,中山陵太棒了。”

他喜欢跟团去欧洲,因为“欧洲人活得特自在,阳光,不像咱们这苦大仇深的。人家蓝领就是蓝领,绝对不会说考个硕士,将来当白领。五星级大饭店点一杯啤酒在那儿坐着,照样很开心,没有人歧视你,不会说最低消费200等等。不在乎开什么车,拿着钱去南极滑雪去,去沙漠挖死尸去,干这个,我高兴。”

说着说着就高兴了:“我这个人就是二皮脸,去欧洲旅行,多烂的英语我都敢说,买衬衫,这是长袖还是短袖的一比划就完了,会几个词就完了。”

他不怎么上网,推特上的、微博上的袁腾飞不是他,博客上的他也不是他。他交友的圈子也很小,“君子之交淡如水,没有闺密。基本上在一块儿都是聊200年前的事,要不就聊100年后的事,不怎么着调那样的。”

他说,他喜欢外国史、古代史,中国现代史他不爱讲,因为可展开讲的余地不大。

他自称没什么梦想,理想却已经实现了,就是“爱干嘛就干嘛”,不苛求物质生活,不会开着宝马去给中学生上课,也不可能拿一个LV包去,“学生该问你了,你哪儿仿的?仿得挺像的。”“广厦万间夜眠不足五尺,粮田千顷日食不过三餐,何必呢?你说你们家12个卧室,你能一晚上挪12个地儿吗——你得有完啊。”

为了好玩,让学生爱听

人物周刊:你是一个历史老师,而你的受众是应试的学生,以及非历史研究者的普通观众,对吗?

袁腾飞:对,我是为了好玩,让学生爱听。我举外国例子吧,中国例子不好说。法国大革命的时候,上断头台的法国王后,很多人觉得她很冤,认为她罪不当死,因为她骄奢淫逸,爱乱花钱,她又不是像现在的贪污犯,贪污的是国家的钱,她是专制的时代,国家是她的,她花的是自己的钱,没有哪条法律能够判她死刑——那怎么能够让中学生明白呢?

你就说她就是一个爱花钱的傻娘们嘛,爱瞎糟,学生哈哈一乐就完了。奢侈不能判死罪,就这么个意思。

人物周刊:一种东西,有几种不同的讲法。

袁腾飞:比如讲科举制度。宋朝的皇帝自己写诗,他告诉下面的人要好好学习,书中自有颜如玉、千钟粟、黄金屋,车马多如簇。同样是这一首诗,在《百家讲坛》讲,就书面语,多用点4个字的词,用点排比句,念念古文什么的,正面讲什么叫车马簇,什么叫千钟粟,就完了。给中学生讲,你得逗逗他,比如说,博士就比硕士工资高,硕士就比本科工资高,如果你连大学都没有的话,别说千钟粟、颜如玉了,连棒子面、柴火妞都未必有。跟公务员讲,就得讲科举考试跟今天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一种什么关系,就讲出一点厚度来。

人物周刊:你说宋朝是一个很可爱的年代,经济文化繁荣,还是一个知识分子特别幸福的时代。

袁腾飞:如果一个国家知识分子是最穷的,那我不敢自称是文化大国,宋朝就是一个文化大国,它的知识分子是最富的,所以皇上告诉你,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这不是吹牛。你确实做了官就有这些,真的是知识改变命运。如果说我苦哈哈的,全家借债我上一个大学,然后上大学欠了一屁股债,完了出来找了一个工作就是超市送水,那我为什么要读大学?如果知识不能创造财富的话,怎么能够告诉别人知识有用?

宋朝真的是一个知识创造财富的朝代。你看苏东坡他穷吗?光媳妇好几个,白居易(唐代诗人)穷吗?他们家蓄妓,他能穷吗?你跟皇室亲王贵族比,当然是不行了,一般是中产阶级往上肯定是没问题的。苏东坡流放岭南的时候当然穷了——他流放岭南还带着小妾去呢。

中国古代这种君臣共治,臣相对皇权进行制约,发展到极致的就是宋朝。个人的自由,最起码士大夫这个阶层的自由度,文化体系对皇权的牵制足够大。

比如宋朝的第三个皇帝,宋真宗,想知道国库里有多少钱,宰相就告诉负责国库的官员,不许告诉皇帝,怕皇帝知道国家有钱,乱花钱。宋朝文官士大夫是没有死刑的,有一个官员贪污,皇上说他真该杀。宰相就说,祖宗家法不杀士大夫。皇上说,咱流放他。结果宰相说士可杀不可辱,不能流放。皇上说,如此说来,快意事朕一件也做不得?宰相说,这样的快意事不做也罢。皇帝不是为所欲为的。

人物周刊:电视里皇帝不是经常把人推出午门斩了的吗?每次去午门都觉得脖子凉飕飕的。

袁腾飞:明朝杀人是在西四,清朝是在菜市口,午门不是杀人的地方。再有一个,中国古代的皇帝不是想杀大臣就杀大臣的,也是有法律的,他也是法制国家,不是说皇上想杀谁就杀谁。

像宋朝最高的死刑就是斩首,没有比斩首更厉害的,但是明清有凌迟的,尤其是明朝弄点事就凌迟,很多的,我觉得明清就很恐怖。

人物周刊:咱们中国五千年文明,是否乱世出英雄?

袁腾飞:中国文化的高峰、大师辈出的时代都是乱世,先秦诸子百家,魏晋南北朝,包括唐安史之乱,到宋文学都有,然后就是民国的时候。民国中国的教育家涌现,为什么?因为政府顾不上管你。你骂蒋介石,蒋介石有工夫理你吗?那儿好几个军阀造反呢,毛泽东那儿起义呢,哪有功夫理你啊?国家大一统了,政府才想着治你了。

历史老师,该当何罪?

中学历史老师袁腾飞的课有别传统,授课视频在网上疯传,有无数自称“藤枝”的粉丝为他倾倒,同样有人举报他“涉嫌颠覆国家”。由此,一个小人物引爆一场大争议


  他说:历史教科书可以烧了。在他的课堂上,邓世昌的狗“可惜了”,林则徐“不够环保”,对秦始皇、洪秀全乃至现代人物都有非正统评价


  尽管“广度达到960万平方公里,深度却只有1厘米”,但袁提供了区别于官方教学的另一种历史叙述的可能性


  在被校方“警诫谈话”之后,他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北京警方专门为此澄清:没抓袁腾飞

“袁腾飞并未遭到拘捕。”近日媒体报道,北京警方专门发表如上声明。


  “我怕枪打出头鸟。”“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在2009年8月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了对自己的“担心”。当时,他的授课视频在网上被疯传已经一年有余,累计点击3000万人次,出了名的袁老师对自己的走红有点担心。他说自己大学时代的恩师于友西也告诫他:“不能太过了。”


  现在,显然有人认为袁腾飞“过”了,而且,“过”得不是一星半点。


  五一长假一过,网上忽然传出对袁腾飞的封杀令,一些视频网站删除了袁腾飞的部分视频。境外媒体也纷纷报道,使用了“遭封杀”的字眼,而实际上,被“封杀”的袁腾飞依然出现在央视《百家讲坛》,讲着《两宋风云》。


  接下来,袁腾飞的经历比他讲述的历史更加传奇:


  5月6日,网上传出袁腾飞被捕的消息(后经确认,其实那是一次校方的警诫谈话)。同日,出版商沈浩波在博客上发表《告袁腾飞书》,指控袁腾飞拿了钱翻脸不认账。


  5月9日下午两点多,十几个人来到袁腾飞兼职的北京精华学校找袁腾飞理论,被校方阻拦。当晚,“袁腾飞”从网上告知公众,他现在很好,要“相信党,相信人民政府”。


  此后,袁腾飞被捕的消息在网上愈来愈热。14日,北京警方发表声明,称袁腾飞并未遭到拘捕。这一天,同样具有争议性的韩寒发表博客挺袁。


  15日,有人传出袁腾飞被封杀有幕后黑手。


  16日,一份被确认伪造的“袁腾飞声明”在网上被疯传,语调悲情,言辞激烈。


  17日,袁腾飞在上海世博会的照片“外泄”。


  此间,除去发表言简意赅的声明,袁腾飞一直对媒体保持沉默,拒绝接受任何采访。他的两个手机号均已持续“不在服务区”。


  “警诫谈话,深刻检查”


  5月17日星期一,袁腾飞并未出现在他所属的单位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三楼的办公室里。12天前,正是这所学校的两位领导针对他的“错误言论”进行了警诫谈话。


  除责令其做出深刻检查,深刻认识言论的严重错误之外,同时要求其今后停止一切在民办培训机构等授课活动,“将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一位校办工作人员说,针对他的调查正在进行当中。事实上,舆论中央的袁腾飞本人并未如传闻中悲观。据一位熟悉他的人透露,他心态不错,乐观而自如。此前两天,他去上海参观了世博会,17日当天正在返京途中。


  网上指责袁腾飞的帖子充满了叹号,从5月初开始汇集在乌有之乡和另一些网站。批评者大多以确定不疑的口吻,指控他和他身后存在的支持力量反社会主义、仇恨国家、违背师德。


  在这些被称为“文革十年”的视频中,他在课堂上将三年自然灾害的国内外死亡人数作出对比,对于自然灾害的说法,他提出是人祸;对于反右,由7个右派扩大到56万人,扩大8万倍,他说“这本身就应该彻底否定”。对这段时间内多位历史人物的评述,他语出惊人,直言不讳。


  5月初,海淀区政府网站出现投诉信,投诉信将袁腾飞描述成一个“历史唯心主义者”。现实中,声讨者也在行动。拍摄全国各地唱红歌的团体、走了三十多个城市的广告策划界人士“平常居士”是其中一个,他坚信“袁触犯了法律,违反了宪法和党章。应该对他绳之以法”。


  “平常居士”说,5月9日正在香山唱红歌的十几个网友,来到北三环袁腾飞兼职的北京精华学校,“袁腾飞颠倒了是非黑白的历史观”,“给全国人民公开道歉,并到相关法律单位伏法认罪”。学校工作人员将这些人挡在了四楼门外。


  一位精华学校的老师回忆,声讨者总体理性而平和,但也说了一些“这样的老师不合格,你们学校想不想办了”的威胁之语。袁当时在上课,得知后他并不在意也不愤怒,“他觉得没必要”。


  而在百度“袁腾飞吧”、人人网、豆瓣的“袁腾飞小组”内,支持的声音则占了上风。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袁教过的部分学生,其中一部分认为他的一些话“说过了”,而另一些认为他说真话并无不当。


  王自有(化名)曾是袁的学生,力挺袁腾飞,激烈反对讨袁派:难道照本宣科就是好老师吗?难道讲课时能让学生睡倒一片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吗?能让学生不被标准化的思维定式所禁锢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能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去独立思考的老师就是好老师。“无论对错,它(指袁腾飞的历史观)至少告诉我们历史除了课本还有另一种解读的视角,它告诉我们不能一成不变地思考问题,它告诉我们权威也是可以被挑战的”。


  在挺袁的声音中,西南民族大学讲师、自由撰稿人宋石男的说法颇为流行。


  在《评“袁腾飞被管事件”兼论“袁腾飞现象”》一文中,宋认为袁腾飞并非思想家,“谈论历史的广度达到960万平方公里,深度却只有1厘米”。在宋石男看来,袁腾飞普及的不是知识,是另一种历史叙述的可能性,构成了对官方一元史学及历史教学的挑战。


  宋石男将袁腾飞看成是启蒙者,他与官方决议也不矛盾,“譬如对文革问题,他的抨击,也基本在建国以来党对若干重大事件的决议的范畴中”。


  不惟民间,央视百家讲坛仍在播放袁腾飞的《塞北三朝》。5月16日人民网强国论坛发出了一篇叫做《袁腾飞的存在显示了社会的进步》的帖子,以社会视角审视袁腾飞事件:“讲坛依旧开坛,说明了不仅言论自由,学术也是自由的,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人不珍惜这一难得的平台,在上面信马由缰,而社会也容忍,说明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不是说说而已。”文章最后说,“袁腾飞还活着,就意味着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


  “说他思想混乱根本就是不存在的问题,教育不可能给学生建立一个‘花园’,必须告诉学生,这里有花有草,还有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较早在网上看到过袁腾飞讲历史课的视频,他认为,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如何能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是很重要的,显然,袁腾飞做到了这一点:“老师讲课的时候用不着字字斟酌,每一句都正确,这个没什么。”同时,张鸣对袁腾飞出书的方式(根据课堂录音整理修订后出版)有不同看法:“作为一个写作者,我觉得应该严密点好。”


  “优秀教师”变身“最牛老师”


  袁腾飞最早的网络视频出现在2008年5月,网络开始流行授课视频中的段子,每段几分钟,传到网上被频繁转发,袁腾飞由此被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他的粉丝们称为“藤枝”。


  视频中,他这样阐述秦始皇的勤政——秦始皇一开始还是很勤政的,他每天早起洗脸刷牙之后看600斤奏章。别怕,当时奏章是写在竹简上,要是看纸的,600斤能看死他。他让在寝宫里搁一个秤,每天秤约600斤,不看完不休息,累得手都翻不动竹简了,拿绸布条挂到脖子上吊着翻,太累了!对于古代昏君,他的描述引来课堂上的哄堂大笑——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多半嫔妃一大票。其中数量最多的,一千多个,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今天从零零一睡到零零七,明天从二百三睡到二百五。


  高考临近的最后一课,他给学生“放羊”,在课堂上唱起了京剧小段。他告诉学生,高考结束,可以把历史教材烧掉,但还是有不少学生扔了其他课程的教科书,单留下了历史课本。


  二十年前的1990年,告别高中历史书的袁腾飞保送进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昔日师友和学生叙述中,课堂下的他简单和谦逊。而在讲台上,他尖锐而灵动。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于友西是对袁腾飞有重要影响的人,袁曾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是正式拜过师”的,语气中充满敬意。于友西的人生跨越民国与新中国,袁腾飞说老先生身上有那种老学者的风范。


  5月初,于友西在美国的女儿忽然打电话回家,说看到新闻说袁腾飞“出事儿了”,“被封杀了”,于友西立即给另一个学生打电话询问,后确认这只是谣传,于是放下了心。


  于友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大学时代的袁腾飞对年份的记忆脱口而出,异常准确。人很低调,并不张扬。口才出色的他在毕业之前的实习授课中以高分通过,展现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禀赋。于友西说,袁大学毕业时对是否当历史老师相当犹豫。


  袁腾飞本人也曾对南方周末记者袒露当时的犹豫。大三时,他曾尝试推销保险,但并不顺利,他悄悄算了笔账,公司险,自己不认识大人物,拉不到;个人险,那么低的提成,还不如当老师划算。由此进入首都师范大学附中,成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


  最初的教学相对保守,受到了学生的冷遇。还是学生给了他启发,课堂上他讲到甲午战争,说邓世昌想殉国,他养的狗咬着他的发辫往岸上拖,他把那狗摁到海里,一块儿死。孩子们说,那条狗可惜了。


  讲到林则徐虎门销烟,他说在海边挖池子,海水引进来,投进石灰和鸦片搅拌,起化学反应后,残渣排进大海,学生们在下边的大喊,“老师,林则徐不环保”。此后“林则徐不环保”也成了他的包袱。


  袁腾飞并非草根,相反,他师出名门。恩师于友西是国内从事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泰斗级人物,他们的交往频繁而紧密。自从16年前三鞠躬成为于的关门弟子后,袁腾飞每有疑惑也要寻求于友西的指导。“外界对他了解不多。他总是低调而彬彬有礼。”于友西说。子女在国外的于友西一次肾病住院后,陪在身边照顾的就是袁腾飞等弟子,夜里就睡在身侧。


  高中历史老师袁腾飞曾是首都师范大学附中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曾获得全国教学比赛的一等奖,不仅是海淀区历史学科的带头人,也为高考命题,编写教材。


  首师大附中的校长石彦伦曾撰文研究袁腾飞的教学方法,“讲得生动、丰富、灵活,效果理想”。2007年,袁腾飞告别了工作了15年的首都师范大学附中,调任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


  嬉笑怒骂即成名


  “哪儿给我发养老金,哪儿才给我报销医疗费,这个我得分清楚。”袁腾飞所说的这个地方是他如今的所属单位,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而北京精华学校是一所补习性质的学校,袁腾飞只是那里的兼职教师,正是这所学校课堂上的授课视频被传到了网上。


  几年以前,有一次他帮别的老师到这里代课,从而被这家为高中学生提供辅导的学校看中。精华学校的刘娟是袁腾飞的策划老师,她的专业是化学,“看了一个月的他的历史课视频,一下子迷住了”。


  那些叫做《上帝是美国人》、《偷袭珍珠港》、《西藏问题》的简短视频于2008年5月发到网络上。它们摄录于2006年到2007年,筛选、发布和命名全部出自刘娟之手。她说袁的授课“风格很优酷”,因此她努力寻找一些出挑而另类的标题为学校吸引生源,“我们的客户是高中学生,学生们一定喜欢”。


  学生们确实喜欢。上历史课前昏昏欲睡的学生们会从课桌上爬起来,聆听这位八字腿、黑眼镜老师的课,一些理科生和老师们也经常旁听。


  现在上大二的学生李立阳(化名)当时坐在精华学校课堂的第一排,他会用手机拍下袁的授课传给同学分享。“不止一位同学历史有进步,其中一个同学原来总是不及格,后来稳定在八十多分上。”


  至今他还记得袁腾飞授课一些印象深刻的片段:英国敦刻尔克撤退时,士兵们排队上船,喝咖啡,井然有序。宋朝的皇帝贪生怕死,与外敌会谈不敢过黄河,说忘带东西了。宋朝科技发达,箭尤其好,把敌军射成大地的标本。


  最先上传到youku网的14段视频,在半个月内的点击量超过了300万,其中仅《偷袭珍珠港》在10天之内就突破了50万。开着紫红色奥拓车的袁腾飞,以几个月内数千万的点击量,成为精华学校包装成功的第一个明星教师。


  外界对于袁腾飞纷乱的评价,李立阳(化名)认为以偏概全。“事实上那只是他授课的相当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外界都看不到。这包括面对高考的习题和日常讲解。”


  并非所有人都接受他嬉笑怒骂的授课方式。在学生们认识的其他老师,有一部分认为袁腾飞哗众取宠,对此陈则生(化名)同学有自己的判断,“学生也是有自己的辨别力的,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并不是他讲什么,我们就信什么。”他的一个同学买了一本《中国通史》,已经看了三分之一,“他还告诉我们,学历史一定要看各种历史材料,客观看待”。


  循着网络上的视频,百家讲坛和出版社慕名而来,最初袁腾飞均有拒绝之意。尽管对比课堂的即兴发挥,最终出现在镜头前的袁腾飞有所收敛相对正式,不过这并未影响《两宋风云》热播并创下收视新高。袁腾飞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电视镜头对他来说也不算生疏,SARS期间,由于停课,他曾在北京电视台为学生录制历史课程。


  同样在2009年,以袁腾飞授课视频素材为蓝本整理出版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大卖,打入畅销榜单,销售量以十万计。李晓川曾参加他在中关村图书大厦的签售会,“他看上去很憔悴”。


  克制,戒备,谨慎


  在师长的印象中,成为公众人物的袁腾飞没有变化,依旧彬彬有礼,处事谨慎。“参加活动非常挑剔,他的原则是凡是有报酬的都要仔细考虑,而没有报酬的义务演讲尽量参与。”于友西说。


  根据统计,他受访次数非常之少。去年底曾上过《小崔说事》,面对崔永元的问题,他的戒备之心袒露无余,“这是个陷阱”。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他也曾多次笑着说:“你这问题有陷阱。”参与一次5个畅销作家“畅销书是怎样炼成的”,他第一个发言,说履行完合约他会尽快回到课堂之后,先行离去,以至于后来他的出版商不再安排他的宣传活动。


  磨铁图书公司总裁沈浩波与袁腾飞有过不短时间的接触,认识了一个与课堂上完全不同的袁腾飞:在生活中不善言谈,克制,谨慎,对商业和媒体高度戒备,“说话不越雷池一步”。


  即便小心翼翼,那些困扰文化名人的负面新闻,他一个也没落下,抄袭、学术漏洞乃至发生在今年的沸沸扬扬的版权纠纷。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得知,包括他在网络上的人人网主页和新浪博客,都不是他亲手录入,而是经营他的机构精华学校和出版公司在运作。


  在网上蹿红的袁腾飞在生活里却很少上网,也几乎不看电视。了解国内外大事主要靠手机报,他在网上红了都是远在加拿大的学生打电话告诉他的。“学生说老师您现在可火了,您到优酷首页了。我纳闷什么是优酷啊?后来他告诉我,我才明白,我还以为是学校的内部局域网呢。”袁腾飞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网上对他的攻击谩骂与批评,也都是别人转告他的。“攻击谩骂的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善意的批评大部分是指出我的史料用得不对,这些我都虚心接受,对我来说也是提高。”


  同时,袁腾飞希望申明他的受众是学生,当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候不需仔细推敲,“可到了网上,受众面扩大了,看到的人就会觉得你在跟我这么讲,我不能接受。我必须得说,这不是给你们讲的。”


  他和我们不是一个行星的


  袁腾飞在课堂上还有一个措施显得颇为“另类”,他公开允许学生上课吃东西或者打盹,他甚至会在开课前做这样一番阐述:“在我的课堂上,饿了可以吃东西,困了你就睡。”


  他记起带最后一个毕业班的一件事,在军训时,他和孩子们相处得很不错,回校后,学生在校广播电台给他点了一首陶喆的歌,学生还特地跑过来告诉他。他的第一反应是,陶喆是谁啊。


  袁腾飞说那些明星对他而言都是火星人,他说他知道章子怡这个名字,但他不知道章子怡长什么样子。


  16年的教师生涯并未让这位麻辣教师成为那种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恰恰相反,袁腾飞说自己十分不善于和学生打交道。他做过7年的班主任,采取的是无为而治的措施。“就是让孩子们自个管。发现几个好的班干部,让他们去管,我来跟班干部沟通。”袁腾飞说自己和学生沟通起来十分困难:“我觉得跟孩子们完全不是一个行星的。”


  在学生王自有的视角中,班主任袁腾飞是一个好老师:他会认真地帮助学生们选择文理科,并明确告诉他们,他所讲述的是他自己的历史观。


  “我这人本身是在历史这个学科上在这个专业上,我愿意花心思,愿意去钻研。其实我更愿意跟书本打交道。”袁腾飞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昔日同窗石国鹏回忆,袁腾飞的兴趣更多在历史教学上。他涉猎广泛并用大量阅读充实知识。淘书是他最大的兴趣爱好,一次两人在外地的小书店看到了一本清朝的书,兴奋不已,连看了两个小时。


  “中国古代历史上,我还是比较喜欢完美人格的化身,比如像岳飞、文天祥,这种道德楷模我还是崇拜的。”袁腾飞有其相当传统的一面,他认为社会需要这种道德楷模,让大家去效仿,“你可以跟他看齐,哪怕5%、10%你做到了,就很了不起了,向善总比向恶强吧。”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是袁腾飞对任何一届学生都要说的话。说完这句话,他会告诉学生们,说前后两句太难做了,中间的还可以努力。


  网上流传的视频段子一直充满争议,袁腾飞表示他从来没什么压力:“历史应该以本来面目面对,如果教材上不提,我也不会提,但是教材上既然提到了,我觉得应该把真相告诉学生们。”


《南方周末》有关袁腾飞的报道文章三篇 南方周末人物报道手册
  关于历史的通俗化,袁腾飞认为自己处于“小学阶段”,而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林汉达是中学,到真正的学术是大学。在很多种场合,他都表示出想回到成名前的状态,远离纷扰,安心教学。


  袁老师曾反复告诫学生们,永远不要成为愤青,不要说没有根据的话。


  对于那些指责袁腾飞不配做一个历史老师的声音,王自有是这么回应的:记得钱学森先生仙逝前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现在答:“因为我们教室不允许自由的思想,我们的社会正在扼杀杰出的老师。”


  采访时记者被各方告知:他一切如常,已做检讨,正常上班,并且不会缺席精华学校5月23日的课程。


  不过“平原居士们”并不打算善罢甘休。打听到袁腾飞22日要去王府井涵芬书店签名售书,他会跟一些人过去“捧场”。


  (注:文中引述袁腾飞受访内容均为2009年8月南方周末采访所得,为首次刊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0328.html

更多阅读

再看韩剧经典《人鱼小姐》 类似人鱼小姐的韩剧

再看韩剧《人鱼小姐》经典就是经典,韩剧《人鱼小姐》是2002年的作品,在前我通过中央电视台的转播和几元一张的碟片已看过二遍。云南归来,从柜里翻出来再次“扫描”,看了头几集后欲罢不能,竟连着看了一个多星期,今天上午看最后的第124集,看

读书札记---先秦诸子散文《荀子》 先秦诸子散文的英文

《荀子》是荀况的作品集。荀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其生卒年不详,其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98—238年之间。他是孟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儒家的几部经典《易》《诗》《礼》《春秋》都经过他的传授,其著名弟子有李斯、

声明:《《南方周末》有关袁腾飞的报道文章三篇 南方周末人物报道手册》为网友长街有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