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读了一本是由孙青玥翻译的美国人约翰.阿尔伯特.梅西写的《文学史纲》,他在书中前言署名的时间是1924年。 在这本书里的第一部分:古代史部分;第一章:书的制作;其中有一段是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的记载。在书的第二页最后的一段中是这样说的“我们继续沿着时间的长河回溯,回溯到一个较为漫长的时代——印刷机发明之前的时代,当然,和整个人类历史比起来,它依然是短暂的。让我们参观一下德国美因兹市约翰.古登堡的小作坊吧,在这里,我们将看到印刷术的先驱者———约翰.古登堡,时间是公元1450年。古登堡的贡献在于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可以使要印刷的字排列成行,组成页面。......”对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在中国只要是读过小学的人都知道,他是———毕升。同时也知道中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 对于毕升的介绍,我在网上查找到了这样的资料粘贴如下: 毕升(?-约1051)北宋发明家。徽州(今安徽歙县)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现在的木板水印画仍用此法,统称为“刻版印刷术”。刻版印刷术的前身是公元前流行的印章捺印和五世纪出现的拓印碑石等方法。造纸和制墨等生产技术出现以后,逐渐发明了刻板印刷术。到了唐代,刻板印刷在我国已非常盛行,并先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州和欧州。公元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印刷术出现了许多重大的改革和发明。宋代庆历(公元1041年)间,毕升首创泥活字版,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据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毕升发明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为烧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搀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蜡稍溶化,以平板压平字面,泥字即因着在铁板上,可以象雕板一样印刷。此外,他还研究过木活字排版。活字可以多次使用,比整版雕刻经济方便。 约翰.古登堡的活字印刷的发明比毕升的发明晚了410年,是什么原因导致欧洲人对中国古老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全然不知的呢??无论如何毕升和约翰.古登堡对推动人类的文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此书的第三章结尾约翰.梅西又写道:“在这一章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再一次重申,悠久远古的中国文学至少还有3000年的历史,但我们只花上两三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对其匆匆的一瞥,实在是很荒唐,也违背了时代精神。赫伯特.翟笛斯教授在他的《中国文学史》里,把我带到了诞生于公元前550年的孔子及其更久远的时代,可是,尽管中国古人的思想是那么富有智慧,中国人的文学是那么优美,欧洲的思想界却对此一无所知。欧洲对中国的这些书籍都闻所未闻,直到近代的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和翻译。中国人肯定在很多方面与我们存在着共鸣,而我们却不知道这一点,这不能不说是个天大的错误。对于这一点,中国人可能会宽容地付之一笑,或者引用翟笛思教授的谚语来表达他们的理解:“没有错误,就不会有真理””。 我反复重温约翰.阿尔伯特.梅西的那段话“尽管中国古人的思想是那么富有智慧,中国人的文学是那么优美,欧洲的思想界却对此一无所知。欧洲对中国的这些书籍都闻所未闻,直到近代的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和翻译。中国人肯定在很多方面与我们存在着共鸣,而我们却不知道这一点,这不能不说是个天大的错误。对于这一点,中国人可能会宽容地付之一笑,或者引用翟笛思教授的谚语来表达他们的理解:“没有错误,就不会有真理””。真真的耐人寻味。附:来自网上的约翰.古登堡的资料约 翰 · 古 登 堡 生 于 1400 年,逝 于 1467 或1468 年,是 一 名 德 国 酒 类 鉴 赏 家 和 冶 金 学 家。大 约 在1450 年,他 对 一 台 旧 的 榨 油 机 (一 说 葡 萄 榨 汁 机) 进 行改 造 , 发 明 了 西 方 历 史 上 第 一 台 活 字 印 刷 机。后 来 他 又 进 一 步 发 明 与 近 代 活 字 印 刷 术 相 关 的 一 系列 技 术( 铸 字 盒 、 铸 造 活 字 的 合 金 、 油 墨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0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