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唐朝诗人金昌绪的《春怨》

春怨/金昌绪(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注释】
①打起:打得飞走。
②辽西:辽河以西的地区。
【译文】赶走黄莺儿,不让它在枝头啼叫。啼声惊醒了我的梦,让我不能到达辽西。

这首诗运用层层倒叙的手法,描写一位女子对远征辽西的丈夫的思念。全诗意蕴深刻,构思新巧,独具特色。你看这题目就让人自生疑问?“春怨”?为什么在这莺歌燕舞的大好时光里有怨呢?诗的一开头就告诉你“打起黄莺儿”,原来是怨恨着黄莺儿。她为什么要打黄莺儿?为了“莫教枝上啼”,她为什么不让黄莺啼叫?因为“啼时惊妾梦”,惊了她什么样的梦?让她“不得到辽西”,到辽西做什么?读者都不言而喻了。这正是诗的妙处所在,运用倒叙的手法,层层递进,道出这少妇“怨”的理由。

唐诗浩如烟海,奇葩满枝,我却对金昌绪的《春怨》情有独钟。古人类似“春怨” 的诗很多,但金昌绪的“春怨”绝对是唐诗百花园中的一朵耀眼的奇葩。古往今来,有多少伟大诗人歌唱一个“情”字,又有多少名篇佳作描摹一个“情”字!但唱情、写情,却每每避开这个“情”字,这才是言情高手。好一个“打”字!把这位少妇人对远在天边的丈夫所有的恋情爱意和不得见面的怨气都凸现出来了。

诗中仅仅二十个字,不卖弄,不雕饰,浅显流畅,明白如话,叙写了一个年青少妇在莺鸣枝头,风光宜人的春晨,于似醒非醒,欲梦难梦的苦闷烦躁的状态中,想驱走树上鸣莺,好让她在梦境中到达辽西,与久戍不归的征夫欢聚的殷切心情。此诗之构思是颇为奇特的,包括诗题《春怨》二字在内,全诗五设悬念,是其最显著的艺术特色。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

另附本人习作《春怨》三首

春怨/荷露
冬去芳菲近,春来紫燕飞。
轻风梳嫩柳,细雨叩窗扉。
农妇闺中怨,离人梦里回。
相拥欢又泣,再问几时归。


留守妇女老坐在田间

春怨/荷露
紫燕回归旧垒栖,一弯残月已偏西。
娇儿盼父村头望,慈母思儿老泪滴。

慈母思儿

娇儿盼父

春怨/荷露

欣慕春花并蹄莲,亲呢紫燕绕梁间。
鸳鸯配偶情一世,大雁成双恋百年。
万物萌生甘露吻,千山碧透牖窗含。
曾经执手誓相许,何故匆匆赴九泉。


春花并蒂


紫燕双飞



塘寒心暖


水浅情长
学习唐朝诗人金昌绪的《春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0679.html

更多阅读

陈独秀的《乳赋》 陈独秀书法

一篇署名为陈独秀的《乳赋》可称得上是这方面的巅峰之作。赋云:“乳者,奶也。妇人胸前之物,其数为二,左右称之。发与豆蔻,成于二八。白昼伏蜇,夜展光华。曰咪咪,曰波波,曰双峰,曰花房。从来美人必争地,自古英雄温柔乡。其色若何?深冬冰雪。其质

贺敬之与他的《桂林山水歌》(节选 桂林山水歌朗诵mp3

贺敬之与他的《桂林山水歌》 刘桂阳 在中国可能很少有一首诗,像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那样,拥有那么多的读者。有人做过统计,作为多次入选中国大学和中学课本的这首诗,中国起码有五亿人认真读过。“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蔡琰的《悲愤诗》 蔡文姬悲愤诗

摘要:遥看悠久中国文学史,在群星璀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女诗人脱颖而出——蔡琰。虽然说她所留作品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但是她的是个永远在耀眼夺目的文学艺术群星中夺人眼球,博得众人赞赏。在此,我将细品蔡琰的《悲愤诗》,感同身受

推介庾信的《春赋》 临春赋

春赋庾信愚见庸说曰:庾信,南北朝文学家,文章为人所称,杜甫有“庾信文章老更成”的评价,曾把李白比作庾信,“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此赋为其在南朝时所作,属宫体风格,绮艳有余,气魄不足。铺陈春光之美,游女之盛,人

声明:《学习唐朝诗人金昌绪的《春怨》》为网友濄去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