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浪财经主持人权静一起读陈晓1--最后的演说 我是演说家主持人

陈晓先生与新浪财经主持人权静合影

928大战进入倒计时,陈晓先生也独身一人像陀螺一样高速旋转起来。一会央视财经,一会新浪财经,一会内地,一会香港,处处可见他的身影,处处可闻他的声音,目的只有一个,为他的个人位子和权利做最后一搏。

此时的国美,在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几十万员工忙于售货,千家店长忙于节日大战,王俊洲忙于签字,李俊涛忙于采购,孙一丁忙于开店,唯独陈晓先生拿着所有股东的钱忙于个人位子(据网易财经记者:倒计时第8日:专访副总裁孙一丁国美运营正常一文披露:自8月到现在,董事局主席陈晓已经很少到北京国美总部办公。他的大部分时间,已经分摊到全球路演,与重要投资者进行交流沟通,以及寻找支持他进行20%增发的投资对象等。),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一个领袖人物在最需要的时候脱离工作岗位,都会引起民众愤怒声讨,有的甚至遭弹劾或自己引咎辞职。

胡温首长在国内发生地震时,可以中断国事访问或者重大外交匆匆回国,可以中断其他任何工作,参与抢险救灾。

国内一些地方首长,台湾一些地方首长,在重大事件时,海外旅游或做其他一些鸡鸣狗盗之事,最后都以渎职罪遭弹劾或撤职。

莫非在陈晓先生眼里,个人位子和权利大于公司利益,大于所有股东利益?今年的中秋国庆双节,被人誉为十年以来最长的大假,此对一个商业公司无疑也是十年一遇的嘉年华,请问陈晓先生,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最近的一段,你有几天在公司?从中期业绩会以来,先生有多少日子在国美总部坐镇指挥,有多少日子与员工在一起为公司业绩,为所有股东利益打拼?

莫非陈晓先生所谓的“行业专业经验”就是争权夺利,就是勾心斗角,就是像芙蓉姐姐一样忙于名利?

陈晓先生在央视二套的声音尚未风干,言犹在耳:“所以说如何去争取股东,实际上我是不和黄先生该做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他独立的判断,不应该我要去强迫他改变什么,这是不应该的。而且我感觉我在国外路演,汇报我们中期业绩的时候,实际上很多结构投资者跟我讲,这些话从他们的角度讲好像是很正常,但是我听了以后就感觉很特别。”

但显然陈晓先生说的一套做的一套,置自己职责而不顾,置所有股东利益而不顾,还在处处为他过去的一些不齿行为狡辩,为他个人拉票。
难道真是江山易移秉性难改,狗改不了吃屎,陈晓先生何时能做一个言行一致,负责诚信的人,至少现在看来,这对国美所有股东而言,是一种奢望。

陈晓先生如果放在文革,一定是一把好手,按他的功力,说不定能混到王洪文的位置,只可惜他生错了时代。

人们不禁要问,陈晓先生如此做派,能担当国美的领袖吗?

从香港到cctv2到新浪财经,陈晓先生将其的表演发挥到了极致,香港的拉票,对大股东的诋毁诽谤,刚看到大股东方已作出回应,参见

黄光裕方质疑陈晓在港言论

cctv2的蹩脚表演,笔者也有所点评

参见

与央视主持人芮成钢一起读陈晓--看芮陈跳舞

今天,我们不妨与新浪财经记者权静再一起读一遍陈晓先生,观赏一下其表演,


新浪财经独家对话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实录

2010年09月22日 07:40 新浪财经


国美控制权之争即将在9月28日的股东大会上一见分晓。距离最终决战不足一周,新浪财经独家对话此次焦点当事人之一的国美董事局主席陈晓。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对话中,陈晓回忆了与黄光裕从合作到决裂的整个过程,全面回应控制权争夺质疑,并独家披露了此前许多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陈晓语录节选

  1,我有自己的准则,一定要做“对”的事情,首先对自己的良心来讲,要能够过得去。


乔峰画外音:很可惜,陈晓先生“自己的准则”、自己的“对”、“自己的良心”与90%左右的民众格格不入,与大众道德观,价值观背道而驰,其良心最后恐怕只会成为狼子野心,狼心狗肺。

2,2008年我原本准备离开国美,开始做我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很可惜,11月17号这天事发生了,黄先生被中国的司法部门控制,这引发了国美的危机,我不能离开。

乔峰画外音:很可惜,如果当时离开,国美恐怕也不会有目前的动乱,国美所有股东也不会有目前的利益损失。想起了一句话: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3,黄先生出事到今天已经有22个月了,股权结构到今天为止,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特别是对大股东本人而言,他的股权占比,没有任何的变化。

乔峰画外音:又在重复cctv2时的论调,按陈晓的逻辑,你股权没有变化,其他的风险,权益要他干吗?
不知陈晓先生是对法律无知,还是对市场经济不懂,甚或对一些惯例和常识无知,一则,股权是一种投资行为,也是一种法律行为,任何人投资一个企业,不仅仅要承担风险,承担责任和义务,法律也赋予其许多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比如监督权,与股权相对应的参与权,董事名额权等等。
你不能说人家股权没变,就可以撒手不管,就可以任所谓的打工的胡整。
就算你陈晓先生能放弃女儿的监护权,父母的赡养权,但法律也不会承认,你父母挨饿,法律会强行找你算账。
更何况大股东是主动行使自己的法定权利。


  4,到底是为什么?假如黄光裕真的坚持这个观点,我会和他讲这句话:你这个公司不应该上市,国美毕竟是一个公众公司。

乔峰画外音:不论是非上市公司也罢,上市公司,公众公司也罢,遵循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价值观是相同的。
上市公司,公众公司的基本法律游戏规则也是,有多大的股权,承受多大的风险,权利。
也没见过那个公众公司,投资最大,风险最大,却没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陈晓处处拿公众公司说事,好像公众公司是个外星人一样,超然于所有公司之上。好像一叫公众公司,就可以人人治理,就可以共产共妻,一叫之间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就可以股权分摊,就可以权利分摊,陈晓在永乐时,怎么无此观点,当时不是还云苏宁的孙为民。大中的总经理都是打工的,动辄一句:去叫你们老板。

5,在这样矛盾发生的时候,我们一定只能按照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来做决定,不能以单一股东的利益为导向,这是矛盾的焦点。

乔峰画外音:此论调也彰显陈晓先生高中文化程度,对现代市场经济,对现代上市公司之精髓缺乏足够的认识。

不论是现代国家还是现代上市公司,都是各种利益的综合体,一则,大股东利益与所有股东利益是一致的。二则,如果股东之间利益有分歧,董事会的责任是平衡,或者以其承担的风险和权利来解决。而不是由陈晓个人来判断。

6,我本人包括我们管理团队,有一段时间根本无法工作,只要手机开机,一天几百个恐吓电话、谩骂电话、几百条短信,还有Email。

乔峰画外音: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两点:

1),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天地有杆秤,公道在人心。

2),天做孽犹可畏人做孽不可活。

己不能正,焉能正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你陈晓站得端行得正,谅不会有以上现象出现吧,怎么没见别人出现那种现象,陈晓先生怎么不对自己做反思?

  7,只要我在这个公司这段时间内,绝对不允许任何一个海外的投资者成为这公司的单一党。

乔峰画外音:也是贩卖的cctv2芮成钢采访时的老调,只是比芮成钢采访时的老调更蹩脚一些。

此话纯粹是玩文字游戏,把天下人当白痴:

1),陈晓先生无法消灭“任何一个海外的投资者”。

2),陈晓先生无资格和权利阻挡或阻止“任何一个海外的投资者”买卖国美股票。所以说,所谓的“单一党”根本不会存在。

3),陈晓先生如果要摆脱其吴三桂的形象和角色,就应该斩钉截铁说:“我是不会让任何的外资成为国美的最大股东或者不会让任何的外资控制国美”

陈晓此句话等于废话,纯系玩文字游戏,误导不明民众和投资者。


8,当时我就召集了高管团队,我们一起讨论这个事情。从情感的角度我们感觉应该帮这个忙,把这一亿五千万(杜鹃罚金2亿)及时缴纳了。

乔峰画外音:做好事是值得肯定也是值得表扬的,也难得见陈晓先生做一次好事,可见,一个人,一生总得讲一次理吧


  9,真实的情况他(黄光裕)是从头到尾反对(股权激励)。不像现在传说的他也支持,说我们做的不妥当。这件事情我们曾经和他本身有文字的沟通和交流,他从来都反对。

乔峰画外音:陈晓先生在此显然混淆一个概念。

1),准确地说应是“真实的情况他(黄光裕)是从头到尾反对陈晓的股权激励,对陈晓的股权激励的覆盖范围,额度有异议’”
2),看公开资料,黄光裕在陈晓之前就制定了股权激励计划,只是尚没有来得及实施和推广。


10,对国美上市公司部分来讲,我们未来五年计划已经很明确,要翻一倍以上。但是我们对外没有公开过对非上市部分的规划,实际上它同样要翻一倍多。

乔峰画外音:双方之间有协议,人家非上市部分也每年给你交2.5亿的管理费(相当于一个较大型企业一年的利润吧),所以,手心手背,同等待遇是基本的责任和要求吧。


  11,到了法这个层面,还一定要去讲情、讲道义,那就变成江湖了。社会变成了江湖,就不是经济社会了。

乔峰画外音:法律和道德是社会同等重要的两大游戏规则,缺一不可,凡是法律不能强制约束的,都要靠道德来制约。法律是惩恶的,道德是扬善的;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则是不成文的法律;道德每时每刻对我们每个人起作用,法律则很少介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可以说法律只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挺身而出。
任何人,如果只强调一个游戏规则,蔑视另一个游戏则,只会被游戏规则所游戏和蔑视。陈晓先生目前的被万人所唾弃和蔑视,不正是自食其果吗?
陈晓先生能对儿女,父母只讲法,只讲监护权,赡养权,不讲情和道义吗?

浏览了一下采访实录,以上语录基本是对所有采访内容基本观点和最重要观点的浓缩,因此,底下采访中语录乔峰已经有画外音解说的,就不再重复,需要画外音解说的,以*号提示。

  以下为新浪财经独家对话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实录。

  一定要做“对”的事情

  主持人权静:财富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再激励您继续在事业上奋斗的目标是什么?

  陈晓:这个话题实际上很多人都谈过,从我内心的想法,人在不同的时间,拥有财富的数量发生变化的时候,肯定会有引力上的变化,比方我自己,当我赚到第一个一万块钱的时候,可能我更多想到的是这个钱对我的家庭来讲,对我的父母来讲意味着什么?但是这个钱到了10万的时候,可能想法就改变了,到了一百万,一千万,到了一个亿以后,可能数字对我来讲已经完全不是我个人和财富发生关系。而是财富对我未来的人生来讲,能做什么事情。而不是个人单纯从消费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与新浪财经主持人权静一起读陈晓1--最后的演说 我是演说家主持人
*乔峰画外音:从许多行为和事实来看,陈晓先生对权力和地位拥有更大的贪欲和欲望吧,其控制欲,报复欲远非一般人能比。可以说到了疯狂和丧失理性的地步。
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诽谤,谎言,狡辩,无不充斥在陈晓先生的一言一行之中,从去黄化到否定,从机构的42%,50%以上支持到现在的底虚等等等等,那一点不暴露此?

主持人权静:刚才说到这些财富对您未来的人生还能做什么事。您希望通过财富、或者对财富的控制权来做些什么?

  陈晓:我有自己的准则,一定要做“对”的事情,这个“对”的事情分几个层面,首先对自己的良心来讲,要能够过得去;或者对其他人来讲,你做的事情对周边的人有帮助;或者对整个社会来讲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我对我的管理团队也是这样,任何的决策首先要做正确的事,做对的事情。

  2008年曾计划离开国美

  
*乔峰画外音:
1,公司如人,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公司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遇到逆境应积极面对,一个公司何不是如此,因此,当国美遇到困难,作为最高统帅,作为管理层积极面对解决,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坐着国美的高位,拿着国美的高薪水,不干事恐怕也难说得过去。
所以,没有必要处处像个怨妇一样到处抱怨,更何况,地球人都知道国美那段历史。


2,“首先我自己也是股东,从股东角度来讲,这个上市公司假如出现这样的情况的话,对所有的股东来讲,投资就变成了0。”

你一个1.47%的小股东,都知道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人家大股东拥有比你多30倍的股权,不更应该尽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吗?
莫非又只允许你放火,不许其他股东点灯。


  主持人权静:当时出于责任也好,道义也好,您不能离开。但当时除了您之外,还有别的人可以担负这样的职责吗?我们也想知道黄先生在被捕之后,最后一次和您通电话或者见面是在什么时候,那个时候你们都交流了什么?这个责任是您自己觉得应该去承担,还是他赋予给您的?

  陈晓:当然在11月17号以后,和他没有任何条件和机会见面。

  主持人权静:在那之前。

  陈晓:之前没有预期这个事情发生那么快,当时考虑更多的是我希望要离开这个公司,我对这块的发生还是感到很突然,当时我的想象是可能公司有风险存在,但不会那么快来临。在来临以后,实际上已经没法和他再联系了。这个时候突然发生了问题,对我来讲也没有思想准备。


*乔峰画外音:陈晓先生难道忘了他在央视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记者:那么对于融资的具体条款他(黄光裕)知不知道?
陈晓:在第一时间上他根本就不需要知道。

是你根本就没有也不想和黄光裕先生交流吧。

主持人权静:最后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陈晓: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1月16号,就是发生这一事情的前一天。

  主持人权静:当时说了什么?

  陈晓:当时没有预期17号会发生这些事情,我们谈的更多是对公司经营上的一些讨论。

  主持人权静:当时他知道您想离开吗?

  陈晓:对,他应该明白。

  主持人权静:他劝了您?

  陈晓:他没有很明确地表态,他认为我要做这件事情,一定是我想清楚了,他没有更多的挽留。

  主持人权静:所以后来当事情发生之后,您是出于对国美的责任和您自己觉得应该这样做?

  陈晓:我相信假如不是我,任何人在这个岗位上,应该同样会采取这些措施和做出这些决定的。这肯定是一种责任。


*乔峰画外音:“任何人在这个岗位上,应该同样会采取这些措施和做出这些决定的。这肯定是一种责任”
难得说一句人话,
只是既然那样认为,又何来香港业绩会上的“08月23日18:11:08陈晓:对我个人来讲,选择退出可能是最简单的办法,但不是对公司和股东利益好的办法,对公司、团队、员工是不负责任的,当然我会坦然接受股东大会的选择。”

你不存在,也自会有人对公司和股东利益,对公司、团队、员工负责任,你刚才不也是这样认为吗?

由此可见,陈晓先生根本就是一个心口不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毫无诚信的人。


  主持人权静:当时会想多远,会想到今天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吗?会想到您和黄先生之间会出现针对国美控制权的似乎无法调和的矛盾吗。

有想到那么远吗?

  
*乔峰画外音:
1,“媒体受到了很多不是真实情况的影响”
陈晓先生大概把正义媒体和公众当白痴吧那么容易受影响

2,“我们之前也没有和媒体有充分的交流”
还有哪个媒体没有被你的公关公司收买?

3,“黄先生出事到今天已经有22个月了,股权结构到今天为止,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特别是对大股东本人而言,他的股权占比,没有任何的变化。这是到今天为止一个客观的情况。同时,从公司董事会的组成来讲,现在大家都在传说大股东在董事会没有人能代表他的意志,实际上董事会11名董事,除了3名贝恩的董事之外,其他的8名董事都是大股东推荐的,或者说是他认可以后推荐的董事,今天这些董事还是这些董事,没有任何变化。”

关于股权,语录中已解说一部分,不妨再补充几句。
1),股权是没有变化,但陈晓先生一直图谋要改变大股东的股权百分比,“去黄化”“要踢走他很容易”不都是体现吗?
2),独立董事不能和执行董事混为一谈。
“8名董事都是大股东推荐的”,你也知道你是被大股东推荐的呀,是大股东推荐的,你尽信托责任了吗?
如果没有,大股东提出撤换也很正常吧。

  黄家知悉融资过程

  主持人权静:您觉得那8名股东是大股东认可推荐的,就表示现在他们的决定就可以代表黄先生的决定。

  陈晓:这不能划等号,如果黄先生的决定就是董事会的决定,这个董事会就变成黄家的董事会,不是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作为公众公司来讲,董事会的决定应该符合所有股东意见的决定才是正确的决定。恰恰是这一点,是黄先生指责我们的最大的问题。也就是说董事会是不是该完完全全地听大股东的。不是他推荐的董事,假如在董事会上完完全全听从大股东的意见,其他60%的股东利益谁来保护,在这样矛盾发生的时候,我们一定只能按照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来做决定,不能以单一股东的利益为导向,这是矛盾的焦点。我们现在董事会所有成员在做决定的时候并没有错,听大股东是要看在什么情况下,假如大股东的利益和所有股东利益一致的时候,应该完全听。假如大股东利益不能完全一致的时候,我们一定是每个董事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尽他董事责任,从整体公司利益和整体股东的利益去思考。

主持人权静:刚才讲了董事会不能完完全全听大股东,是不是也不能完完全全不听大股东,大股东是否也应该有表决的权利,比如说之前董事会曾推翻了大股东的权益,批准了对三名贝恩董事的留任,还有大股东在董事局里是不是应该有一名自己的执行董事,这点您怎么看?

  陈晓:不是应该有,完全应该有。

  主持人权静:现在有吗?

  陈晓:现在全部是他推荐的,怎么叫没有他。

  主持人权静:他推荐的,代表此刻的声音?

  陈晓:不应该完全代表他的声音,假如是董事,这是董事职责让你承担的责任,不能说我是谁推荐的,我就必须考虑谁的意见。我应该考虑整体的利益,兼顾他的利益。现在回过头讲大股东(被主持人打断)


*乔峰画外音:权静小姐显然要比芮成钢先生客观公正多了,提的问题也像一个主持人提的问题。
只是陈晓先生又来他的整体论,连推荐自己的,连大股东的利益都不能保护,你又有何资格代表整体利益。


  主持人权静:利益得不到保障,是有这样的情况?

  陈晓:所谓的保障,举很多例子,在引进贝恩投资的时候,有人说大股东没有参与。实际情况呢?实际情况,首先来讲这个引资,当时背景下,引资很困难,首先是金融风暴,其次是所有人都知道融资,不融资是活不下去,这样情况下,融资相对来讲比任何其他企业来的融资更被动和困难,而且所有的投资者无一例外提出说我可以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投资,但是为了减除他的风险的压力,董事特别是股东结构要发生变化,这点恰恰是大股东所不愿意做的。所以最后看我们的融资以后的股权比重和融资之前,原有股东的比重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也就是像黄先生作为第一大股东30%以上的股权得到了维护。这一点,很显然我们是完全考虑了大股东的诉求和他的权益以后的结果。

  主持人权静:当时有沟通过吗?您觉得融资也是尊重了黄先生本人对于他股权不愿意被稀释的想法,当时黄先生已经被捕了,当时就这一点,你们是否进行过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呢?

  陈晓:应该说黄先生的亲戚甚至在谈判过程中,和贝恩投资方面也有相当的交流和讨论。应该说他们之间有不同的意见和他们对不同意见统一以后形成的一些共识。但今天说这个过程“黄先生不清楚,黄家不知道”。显然和事实有严重的出入,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讲融资这段,首先融资的结果对大股东的摊薄这部分并没有涉及到。其次在过程之中,黄氏家族参与,也和贝恩有充分的交流和沟通,最后的结果他的股权并没有被稀释。再说所谓的捆绑条款,原来很多媒体讲我们是一个精心的设计,有捆绑条款,实际上这个协议上根本没有贝恩捆绑管理层的条款,这是我们作为谈判很重要的一点和贝恩协商,如何将公司承担最小的风险,而公司过往的这类投资之中都有捆绑。原来像06年华平CB(可转换公司债券)进来的时候和黄先生的捆绑,我们在那么艰苦下完成的融资反而没有任何的捆绑。现在有很多传说说写捆绑条款,你看从融资以后的大股东股权结构的保持和中间他们也参与了和贝恩的接触和交流,到最后根本没有捆绑条款这些,现在媒体上所传播的好像和这个事实情况发生了很大很大的反差。这是其中一件事,在融资过程里到底怎么回事。我相信今天很多舆论上传播的一些情况和实际情况有巨大的差异。

  就从这点往下讲,这点都保持下来了,又何来最后那句话,故没有变化,董事会成员有八个是他推荐的,怎么变成踢走大股东,很多媒体在说的,特别是邹晓春先生在各种场合反复讲的这句话,我就不理解他这个到底是在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到底想通过这样的说法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我们很难理解这是黄先生个人的意愿吗?我感觉不大可能。到底出于什么人需要在大众面前用谎言掩盖真实情况,想达到什么目的,我们这边也很难理解。

  很多人说管理团队做了很多不应该做的事情,说从业绩上来讲,我们没有把业绩做好。这点我相信所有有理智的人都感觉很奇怪。就像一个人在参加一个比赛,中途他突然出现了问题,倒下来了,送医院抢救,还好能抢救回来,抢救回来要重新恢复体力,再回到赛场上去。就因为这一段停顿的发生,指责国美发展过程之中有停顿,是不应该的。当然这个停顿确实给我们竞争对手带来了一些机会,我们也相信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把这个停顿基本上恢复过来了,我们已经创造了最好的历史机会。相信在新的起点上,再次前进。


*乔峰画外音:哎,处处见他狡辩。

1,陈晓先生难道忘了他在央视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记者:那么对于融资的具体条款他(黄光裕)知不知道?
陈晓:在第一时间上他根本就不需要知道。

2,“董事会成员有八个是他推荐的,怎么变成踢走大股东”
简直是胡搅蛮缠。

1),董事会成员有八个是他推荐的,现在并不能代表他的声音或利益,他自然可以推荐,也可以要求撤换。
诚如汪精卫是孙中山先生提拔的,就不会背叛孙中山意志,投靠日本吗?
2),“踢走大股东”与大股东推荐董事是两个不同时间段的两种行为,截至目前,陈晓先生不是还处处图谋踢走大股东,稀释其股权吗?
要不然,前段跑国外路演干嘛去了,不会是拿所有股东钱去旅游吧。


  陈晓:我想问问黄光裕为什么

  主持人权静:董事会批准了对三名贝恩董事的任留,当时贝恩三名董事,为什么跟大股东有冲突,当时入股的时候,黄家参与了过程,也是同意的,为什么在后来跟董事介入的时候,会跟黄家产生这样的分歧?

  陈晓:原因很简单,从大股东来讲,他认为先天的董事会他不能说一算一,也就是董事会在客观地评判一些环境、各种各样的因素,做出独立的判断。我认为这是好事,并不是坏事。假如董事会完全是黄先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董事会整体已经不成熟,是不合格的。他应该有独立的判断,才是合格的董事会。正是这一点,黄先生可能理解说今天董事会我不能说了算,所以我要改变。而改变首先把贝恩三名董事去掉。这样就回到了大股东完全去操控一个上市公司的状态。这是我们现在的董事会,理性的董事们所不能接受的。假如这样的话,你公司未来会怎么样,投资者会怎么样去看公司呢?今天黄先生本身也不在公司,他在监狱里,他离开公司相当漫长的时间,这样状态下,完全控制公司,对公司的实际情况不能完全清楚地了解,他为什么要其控制这个公司。


*乔峰画外音:又在狡辩

1,现代企业是利益综合体,大股东推荐的董事,当然要代表大股东的利益,如果中国推荐的驻联合国大使,不代表中国的利益,却去代表美国或日本的利益,看会不会撤掉他。
在一个人类尚没有消灭利益的今天,鼓吹什么泛爱,泛利益,那纯粹是图谋不轨,别有用心。
2,如果谁的利益也不愿意代表,如果要做所谓的“独立的判断”,可以啊,去做独立董事啊。


  主持人权静:您觉得他为什么要控制?

  陈晓:对,这是我一直没有想明白的事情,为什么?

  主持人权静:你分析,是因为他的性格吗?

  陈晓:有机会去采访他本人的话,可能这个结果是最清楚的。我不能猜测他在想什么。我始终和你一样没有找到答案,今天可能我和他没有办法当面沟通,去交流,无法给你一个正确的答案。

  主持人权静:假如说你们有机会见面的话,您最想问他什么?

  陈晓:这件事我一定要问清楚。

  主持人权静:您会怎么问?

  陈晓:为什么?凭什么,到底是为什么,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假如真的是他坚持这个观点,我会和他讲这句话,你这个公司不应该上市,国美毕竟是一个公众公司。我相信黄先生也不会这样想,但背后到底是什么因,我真的不清楚,也是我和我的管理团队不能理解的一件事情。从我们角度来看,公司经过这次危机以后,不但没有倒下去,重新站起来,而且它的状态那么好,按道理来讲大股东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为什么这样?

*乔峰画外音:在陈晓先生看来,他把娃生下来,只要娃每月给他脸上摔一摞钞票即可,其他法律权利,责任义务都不用承担。

人家大股东创办,投资,不仅仅因为利益,还有法定的监督权,参与权。

诚如你娃不只每月给你脸上摔一摞钞票即可,还要承担其他赡养权。


  主持人权静:我们看到很多分析,当时永乐被国美收购之后,您任国美CEO时,某种程度上您被架空了,当时很多决定,很多指令的执行,都是直接源于黄先生,您作为CEO的作用非常小,是不是从那个时候黄先生对公司的掌控力及他说了算的想法指令非常强烈?

  陈晓:在07年之前,我不了解。因为07年我到公司以后我们共同制定了一份新的公司发展策略,我们提了口号叫七个第一,一个领先,公司要从根本上要改变过往发展过程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做一些改革。这是我们共同制定的,但是执行情况并不理想。

  主持人权静:为什么?

  陈晓: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今天我们提出很多观点还是在07年基础上做出更多反思后的调整。一个人假如说控制力很强的话,我感觉这个公司就不应该上市,就是一个私营公司,不应该变成公众公司。

  情感不能凌驾于公司之上

  主持人权静:您刚才反复提到了团队,我们也想就团队多做一些了解,因为在此次事件中,团队是非常关键的。国美现任八名董事是大股东推荐的,国美这个企业是黄光裕先生一手创办的,很多人是跟着黄先生一路打拼发展到今天,为什么到后来出现矛盾的时候,当初跟着黄光裕先生一起成长起来的管理层会如此坚决地站在您的这边,您觉得原因是什么?

  陈晓:这群人(管理层)有他们的思考,这群人在08年发生这个事件以后,更多的是在执行层面,并没有参与到公司的决策层面。那个时候决策更多的是黄先生和我之间在做讨论。出现这个问题以后,08年这个事件发生以后,无形之中要有一个新的决策层面。我们在这个时点上就形成了集体决策的机制,很多原来管理层的人上升到决策层,这个时候决策层要做决定,什么是对的,对公司来讲什么是对的决定,这变成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在整个过程之中,我们和管理团队之间形成了共识,我们一定要做对的事情。这个“对”并不指某一个人对,而是对公司的整体,对公司的未来,对所有的股东,对所有的利益相关方正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决定,这是我们做所有决定唯一的标准。不过在无形之中,让很多原本在执行层面的人,有更深的思考,所以我不认为他们是站在我这边的,而是站在正确的决定的这一边。

  主持人权静:您觉得他们矛盾过吗?他们纠结吗?

  陈晓:相信所有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过程。就是刚刚你提到的情感,每个人都会有情感,我相信管理团队和黄先生之间有充分的情感,黄先生本身对公司的创建和发展有贡献的,这个企业无形之中带有他很多基因。这是客观的现实,这是无法改变的。从情感来讲,每个人都有情感,但是情感不能代表所有。特别是在你做出正确决定的时候,情感的因素是会存在,但是不能用情感凌驾于所有公司之上的。这是今天出现的结果,不能说因为他们做出正确决定,他们没有情感,我相信这些人有情感,不能说情感是唯一的标准,我们只能用情感去衡量,对大规模的企业来讲,特别是我们上市公司来讲,就更不应该。

  主持人权静:刚才讲到为什么管理层会出现从最初跟随黄先生到后来做认为对的事情,是因为他们最初是执行的角色,在后来黄光裕事情发生之后,融入了更多公司,融入了自己对公司的管理,为什么之前只是执行的角色?这个跟黄先生个人的管理风格、为人处事的态度有关吗?

  陈晓:对,本身公司的管理结构是这样设计的,黄先生更多的是让所有的人执行他的决策,执行权在他自己控制之中,今天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人不在公司,人在监狱里,已经没有办法去清楚地完整地了解公司的现状和做出决策,这是第一。第二,由于法律上的问题,他没有董事的权利来做这个事情。只能让现在的管理团队在目前自身的判断之中做出决策,他可以用他的想法来影响别人,但是他自己不能替代别人做这个事情。


*乔峰画外音:“第二,由于法律上的问题,他没有董事的权利来做这个事情。只能让现在的管理团队在目前自身的判断之中做出决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0816.html

更多阅读

新浪财经面对面---2012末谢国忠专访 岳云鹏专访面对面

中国没有土地短缺 未来五年房价跌一半  主持人权静:如果用资金的角度来衡量,房地产市场是不是跟股市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在货币层面上来说,已经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去推动房价的继续上涨。  谢国忠:而且中国的房地产每年投资大幅上升就是

教你把新浪博客标题十天推广到首页 新浪财经股票首页

或许有些人认为新浪播客的关键词排名是遥不可及,或许有些人还在为新浪博客标题也能被收录而迷茫,而今天邹正康来教你把新浪博客标题十天优化到首页,今天我来告诉你,这个真的很简单。之前我博客的标题还是“蓬舟康取推广巅峰去”,刚刚

中航资本 新浪财经 新浪的资本连环套

文/孔洁珉 过去的一年中,新浪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赚足了业界的眼球。 继推出“毒丸”计划成功阻击盛大袭击之后,在资本市场上沉寂了三年多的新浪终于再次出手。2008年12月22日新浪宣布,将合并分众旗下的户外数字广告业务,包括

汇源果汁董事长破产 新浪财经专访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06(第五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2006年12月9—10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新浪财经独家进行全程报道。以下为新浪财经专访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

声明:《与新浪财经主持人权静一起读陈晓1--最后的演说 我是演说家主持人》为网友夏天夏星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