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幻想转向爱的时候,直觉却并不总是跟随。
——侯麦
福克纳曾经说:一个作家终其一生都在写同一部小说。这句话用在侯麦身上真的是恰如其分,他在半个世纪的从影生涯中讲的几乎都是同一个故事,其慢工细活的水磨功夫令人叹为观止,在不知不觉中便成就了世界电影史上的一段佳话。《四季故事》是他最后一个电影系列,侯麦依然乐此不疲地描述中产阶级的悠闲生活:派对、度假、约会、婚礼……正如他的夫子自道:我不关心发生了什么事,只在乎事情发生时,当时人的心理状态。恐怕再没有一个电影导演会象他这样饶有兴趣又宽容幽默展现中产阶级的情感世界,如此细致入微地表现他们面对情感时的犹豫、自私、软弱、矛盾等等心理状况。尤其是他招牌式的大段大段的对白将看似根本构不成故事的日常生活表现得趣味盈然,呈现出侯麦所特有的中产阶级文学气质与品味,可以说全世界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春天的故事》——爱的气味
春暖花开,空气中都充满情侣的味道,爱情似乎一触即发。
珍妮在一个无聊的派对上结识了年轻女孩娜塔莎,受邀去她家小住,意外遇到她的父亲,娜塔莎有意撮合他俩,但父亲尚有一位与她年龄相仿的女友伊芙。于是,她有意与伊芙斗气,试图将她赶走。珍妮夹在三人中间进退维谷,不免觉得尴尬。事实上珍妮并非无家可归,只是她自己家被表妹暂借,而且表妹连男友也带来同居,她只得退避三舍。她的男友则因公出差了,她又对男友乱糟糟的家怀有抵触情绪。本来她暂住在娜塔莎家里便有些盛情难却的意思,现在发生了这一场风波,她更觉得自己如同一个入侵者(就像她的表妹不识相地占据她的空间),而娜塔莎却认为真正的入侵者是伊芙,同样年轻气盛的伊芙却毫不示弱,三个女人一台戏,不知不觉中四人的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
有趣的是这场茶杯里的风波中,娜塔莎的父亲仿佛置身事外,他对感情的态度始终模棱两可,也许他已疲于女儿与女友无休止的争执,他对女友的愤然离去似乎并不放在心上。之后他对珍妮表示好感也是浅尝辄止,稍一接触立即撤回到安全地带。倒是珍妮比他更豁达,也比他看得更清楚,她直言他与男友就像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言下之意,既然分不出高下,就犯不着为他牺牲与男友的感情。娜塔莎非常赞同珍妮取代伊芙,但同时她又要千方百计地抹去设计的痕迹。她有一个与父亲年龄接近的男友,她借故与男友离开,留下父亲与珍妮独处。当然,事后她决不会承认那是她的预谋,她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自己的形象。此外,影片还留有一个关于项链的悬念,到了最后她们终于觉察到互相猜疑的可笑,真相是如此简单,原来都是自己将人性想象得过于复杂了。
影片中最美丽的场景来自娜塔莎在巴黎郊外的家,那里有一座面积不大却花木扶疏的私家花园。乍暖还寒的季节里走过如茵的绿草地,丁香、棠梨花香四溢,还有含苞欲放的苹果树,春色撩人令人沉醉,这时随风潜入的爱情是最具有杀伤力的。然而,影片最终的结局还是“事如春梦了无痕”,珍妮理智地离开娜塔莎家,回到自己家,表妹终于走了,竟然还知趣地留下一束致谢的鲜花。她喜孜孜地捧着尚未打开的鲜花来到狗窝似的男友家。春天的故事仿佛一下变得遥不可及,只可若有若无地停留记忆之中了。
《夏天的故事》——爱的逃兵
炎热的季节,度假的海滩,还有年轻男女,仿佛注定这是一个火辣辣的爱情故事。
片头悦耳轻快的口哨声就像一贴消暑的清凉剂,似乎能吹散心中所有的烦闷与不安。后来才知道这是卡斯巴为心爱的女孩谱写的《水手歌谣》,填上歌词之后,发现这描写海盗女儿的歌谣原来可以这般豪迈这般风趣。一行人站在乘风破浪的船头,拉着手风琴,放声歌唱,长发在海风中飞舞,海欧不时从头顶掠过,落下高一声低一声的鸣叫,这是影片中最令人心驰神往的情景。
卡斯巴来到布列塔妮海岸,不光是度假,也是赴蕾娜之约。不料,蕾娜却远在意大利旅游,他苦候不至。在百无聊赖中邂逅了玛戈,然后又遇到了苏莲,蕾娜意外归来,他在三个女孩之间游走,搞得焦头烂额,狼狈不堪。在这个四角爱情故事中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不同的人物性格意外遭遇发生冲突的过程。作为片中唯一男主角的卡斯巴年轻英俊且才华横溢,本行是数学专业,却喜欢音乐,会弹吉它会作词谱曲,然而他对自己的感情始终无法确定,有些随意而安。玛戈就像是长大了的宝琳(见侯麦的代表作之一《宝琳在沙滩》),她活泼开朗不失聪慧,她是专业研究人种学的博士,假期在姑妈的餐厅打工,交友甚广。卡斯巴视作红颜知已,两人的交谈可以说是推心置腹,到后来会发现她对卡斯巴也暗生情愫。苏莲身材曼妙、热情奔放、个性独立,她处理感情问题当机立断,决不拖泥带水。卡斯巴被她深深吸引,将准备献给蕾娜的《水手歌谣》送给了她,由她来唱《海盗的女儿》可以说是最适当的人选。而最后出场的蕾娜则是一位喜怒无常的女孩,行事略显做作,她多次爽约,又突然回心转意,几次让卡斯巴措手不及。卡斯巴就像一个感情的流浪者在三人之间辗转,在某人处碰壁了或者被放鸽子了,便到另一处寻找安慰,始终居无定所。到最后,他与三人同时相约却无法兑现,只得以音乐为借口逃之夭夭。
影片主要描绘了卡斯巴犹豫不定、内向被动的性格特征,这样的性格弱点在感情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他总是在等待,总是在彷徨,无法果断地投入任何一份感情。不过,他随波逐流的性格也未必都是负面的,比如他的音乐创作平时以蓝调为主,到海边陪玛戈去欣赏了水手歌谣之后,立即创作出豪情万丈的《海盗的女儿》。影片的歌曲优美动人,让人印象深刻,哪怕有一天忘了整个故事,也忘不了那几首风格鲜明的歌曲。片尾,卡斯巴做了爱情的逃兵,玛戈来码头送行,耳边响起当地的民谣:“我要出海远行,留下玛戈一个人,逃眺圣马洛的灯火,思及恋人心悲凄……”逃都逃得这样漂亮。
《秋天的故事》——爱的收获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影片着重塑造了玛嘉烈这个成熟、宽厚而且独立的女性形象。她在乡下经营一片葡萄园,同时酿造优质的葡萄酒。她认为自己不是生意人,而是手工艺家。在外人看来这个远离人群的四十五岁女人多少有些怪,但她的朋友们都非常喜欢她,她儿子的女友萝欣甚至爱她远胜于自己的男友。影片从一开始介绍她的葡萄园与众不同,通过她的经营方式也表现了她的性格特征,她宁愿让园中杂草丛生也不肯使用除草剂,因为化学药剂会破坏葡萄酒的原始味道。她热爱这一片土地,她坚信自己的劳动不是在利用而是在歌颂土地,她坚强自立的个性中带着一种朴素的质地。
玛嘉烈寡居多年,女友们为了让她寂寞的心灵有所寄托,千方百计给她牵线搭桥。萝欣试图将曾与自己发生过恋情的中学教师艾堤恩介绍给玛嘉烈。闺中密友伊莎贝拉偷偷以她的名义在报上登了征婚启事,并冒充她前去约会,为她寻找合适的男人。期间萝欣与伊莎贝拉在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起伏:萝欣对前男友旧情难忘,以撮合两人为由,与他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伊莎贝拉也被应征者杰哈的翩翩风度所吸引,两人相谈甚欢。后来她向杰哈说明原由后,也承认与有魅力的男人约会是危险的。影片真正的主角其实是伊莎贝拉,这个气质高雅热心温情的中年女人在片中的经历是几乎就是侯麦所有电影的缩影:精神上的蠢蠢欲动,兜转一圈后,发现保持生活原状是自己最佳的选择。有一次,她与玛嘉烈结伴在乡下游玩,独自站在悬崖边欣赏美景时,不慎被荆棘勾住了衣服,差点出现意外,最后终究是有惊无险,可以视作是一种隐喻。
影片的高潮戏发生在伊莎贝拉女儿的婚礼上,经过事先的精心设计,两位红娘一明一暗地将艾堤恩与杰哈带到了玛嘉烈的面前。玛嘉烈与杰哈一见如故,伊莎贝拉得知后非常高兴,同时又暗含着无法言说的伤感,她依依惜别将自己也钟情的男人交给好友。不料好事多磨,正好被玛嘉烈撞见,误会两人的关系。她既失望又生气,在杰哈送她回家途中借故溜回伊莎贝拉家来兴师问罪,伊莎贝拉只得向她摊牌,这时,杰哈也赶回来了。误会消除后,两人相互明白了对方的心迹。伊莎贝拉也收拾起心猿意马,安全地回到了丈夫身边。影片最后在一片歌舞升平中结束,从中可以感受到全片始终弥漫着的对生活对大地的感恩之情,这是四季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
《冬天的故事》——爱的坚持
冷酷的季节,只因坚守心中对爱的信念,终于在不期而遇中收获幸福。
影片伊始,熟悉侯麦的观众可能觉得诧异,这是侯麦的电影吗?众所周知,他电影中的人物向来都是光想不做的“哈姆莱特”,总是在“干还是不干,性还是道德,感性还是理性”之间反复权衡,到最后又往往采取最保守最安全的措施,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可本片男女主人公一上来就突破了侯麦电影的所有尺度,与观众来了个“赤诚”相见,两人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地表现男欢女爱,唯美之极、浪漫之极。
一转眼五年过去,影片风格也随之陡变,又一如既然地返回到侯麦电影的原有轨迹上来了。作为单亲母亲的菲莉丝带着女儿艾丽丝与路易同居,但她却准备与另一位男友马桑去内维小镇一起生活,她的母亲则更倾向于路易,认为男人的美在于智慧。菲莉丝向母亲坦诚对男人的看法:她喜欢强壮的男人,渴望肉体上被占有,同时又不愿在知性上受控制。影片从未提及她的父亲,她似乎一直与母亲及姐姐相依为命,她的偏爱可能是由于从小缺乏强有力的父爱保护。但她只在内维呆了一天就打道回府了,理由是她的确爱马桑,但还没爱到可以一起生活,她只能与令她疯狂的人生活在一起。这个人当然就是艾丽丝的生父夏何洛,这时才知道两人失散的原因:粗枝大叶的她居然写错了自己家的地址!她的心中始终惦念着他,她甚至将他的照片放在艾丽丝的房间,让她从记事起就牢牢记得自己父亲的形象。可是她周围的人对他们两人的重逢都不抱任何希望,路易预言:良家妇女受诱惑都比她再次遇到夏何洛的可能性要高。她却丝毫不为所动,皇天不负有心人,某天她竟然真的在公车上遇到了夏何洛!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的结局。
乍看之下,这是一个恋人之间心心相印苦苦相守,最后修成正果的爱情故事,但只要稍加回味,就会发现其中暗含着微妙的反讽意味。菲莉丝的爱情喜剧并非完全令人称道的,而是以伤害了两个爱她的男人的情感作为代价的。马桑为了她抛弃了前女友,搬到内维小镇去生活,至少一半是为了满足她离开巴黎的愿望。而她只搬去住了一天便立即反悔,不由分说地离开马桑回到巴黎。路易更可怜,她根本就不爱他,心情失落时才来找他寻求安慰,他们三人平时就像一家人一样生活。临了,她却毫不犹豫地一脚将他蹬开。菲莉西在苦候看似绝望的爱情的同时,她并不虚掷自己的花样年华,而是找到临时的替代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影片对菲莉丝的爱情观做出最大限度的宽容与理解,但终于还是免不了对她的自私与冷漠加以微讽与嘲弄。片尾,菲莉西一家在新年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在看似大团圆的结局之外,分明可以感觉到一丝异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