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看了---《黑鹰坠落》 黑鹰坠落

《黑鹰坠落》前几天就看了,真TM好看,长达两小时的激战让我们见识了美军的实力,的确是世界上第一,不过再怎么牛逼,都敌不过不怕死还人多的非洲人民啊!

电影《黑鹰坠落》的基本资料

片 名:Black Hawk Down / 港译:黑鹰15小时 /台译:黑鹰计划

制 片:杰瑞·布莱克海默(Jerry Bruckheimer)

导 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

主 演:乔许·哈奈特(Josh Hartnett) Ewan McGregor伊万·麦奎格

发行公司:Columbia TriStar

影片类型:动作(Action) 剧情(Drama)战争(War)

级 别:R

片 长:144分钟

首映日期:2002年1月18日

幕后:

  摩加迪沙之战是美国自越南战争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地面战争,伤亡也最惨重。当时还是新闻记者的马克·鲍顿敏感到这一事件的新闻价值,在事件发生后不久,亲入摩加迪沙采访了许多当事人,写成了内容详实、广受瞩目的纪实报道《blackhawk down》。

  在这次行动中,虽然有部分美军是作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为完成人道主义使命进入摩加迪沙的,但游骑兵部队执行的却是美国的干涉政策,希望通过捉拿索马里高级军事将领,削弱阿迪迪军的实力,并最终达到推翻阿迪迪的目的。这也是在美军遭到围困后,联合国无法及时派遣救援部队,最终导致对峙双方重大伤亡的原因之一。

  这次事件的悲剧结局促使许多美国人反思自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的干涉政策,也引起了好莱坞的注意。因此,当《黑鹰坠落》即将被搬上银幕的消息被证实后,就有许多人预言这部电影将是200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强有力的竞争者。

  除去题材本身的吸引力,本片的幕前幕后都集中了一大批好莱坞精英。幕前有《珍珠港》男主角乔什·哈奈特和《红磨坊》的伊万·麦奎格等当红小生。幕后更有重量级的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和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以监制动作和战争片闻名,他的作品包括《石破天惊》、《极速60秒》和《珍珠港》等。与他合作制片兼导演的是大名鼎鼎的雷德利·斯科特。雷德利曾两次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但都失败了,去年虽凭《角斗士》获得了最佳影片,在最佳导演的角逐中依然输给了索德伯格,《黑鹰坠落》是他卷土重来之作,很希望能凭此片摘得桂冠。

  影片剧本曾经三易其稿,最后请来《辛德勒的名单》的编剧泽利安作最后的润色。在正式开拍前,全体演员连同只有几个镜头的小角色都分成三拨分别在美军的三角洲部队、游骑兵部队和黑鹰直升机基地参加5天的军训,除学习部队生活、武器操作和团队精神外,他们还和摩加迪沙之战中阵亡者的战友和亲友交谈,对自己所扮演角色有更感性的了解。由于无法在索马里实地拍摄,全片是在摩洛哥完成的,得到了摩洛哥和美国国防部的全力支持,也使得这部影片能尽可能地完整再现当时的事件真相,连剧中人物的姓名除目前仍在美军服役并付有特殊使命的队员外,都采用了真实姓名。有的影评家甚至建议历史频道用此片代替有关历史记录片,因为相比之下,《黑鹰坠落》的描述更加准确、更加翔实。



  这部耗资9500万美元的影片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复述历史,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说得清楚,它将毫不含糊地说明,美国永远不应该成为一个孤立主义国家,这部影片将使那些只通过cnn的新闻报道了解这次事件的人们睁开双眼。

  本片分别被美国国家影评协会(national board ofreview)及《滚石》杂志评为2001年度十大佳片之一,并获得美国电影学会afi电影奖4项提名。

美式诠释的历史再书写:


  2001年底上映的卖座巨片《黑鹰计划》(black hawkdown,注1),即是一部典型的“历史再书写”影片,透过跨国资本与媒体技术的结合,再次呈现1993年发生在索马里的一段战争往事。整部影片一始,即以静谧的文字陈述,来“说明”(其实已经是渗入特定政治观点的历史再诠释)美军三角洲(thedelta)部队何以来到索马里。首先针对此段历史事件,略微比较来自美国官方网站、中文官方网站(台湾)、香港以及中国网站在影片简介中的不同论述方式:

  美国版:“美国于1993年派遣精英部队前往索马里执行联合国的“维和工作”。他们的任务是逮捕当地首要军阀m.f.aidid的几位高阶将领,以平定索国境内的内战与饥荒。”

  台湾版:“1993年,一组受过专业训练近百人的美军突击队,在非洲执行一项“人道救援任务”时,因误判情报,两架黑鹰直升机被敌军击落迫降至索马里。

  香港版:“1993年10月索马利大饥荒,美国派出特种部队“逮捕索马利军阀穆罕默德阿帝的爪牙及维持秩序”。

  中国版:“1993年10月3日,美国派遣人数约120人的特种部队到索马里,以“帮助当地清理当时混乱的社会秩序”。上尉麦克·斯蒂尔带领这些士兵乘坐八架黑鹰直升机来到了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他们俘虏了2名索马利亚高级军官,从而导致了一场持续时间很长的火拼”。

  笔者无意于此进行历史真实性的商榷(若依现象学观点视之,也根本无此必要)。重要的是,尽管这些对于《黑鹰计划》的文字叙述来自不同地区(可惜没有来自索马里的版本),语意内容略有差异(特别是中国版),但基本上这些文字叙事皆受制于原影片的内容叙事(当然,直接从美国官方网站所译出的文字更是如此),几乎都呈现出相同的、有利于美国形象的叙事主轴:“美国这次的军事行动是人道的、正义的。”阻断了将美军行动视为一种“目的性的军事侵略、暗杀行动或者以武力介入他国内政”的诠释途径。即便向来反美的中国,试图从语句中的主客角色以及因果关系易位,以将影片内容作出颠覆性的诠释,但也只限于表面的语意重现,而无法撼摇深植于影片中的美国本位意识。

  换言之,《黑鹰计划》如同其他好莱坞影片一样,成功地将美国精神(自由、正义、和平、人道等价值理念)以及美国中心思想,镶嵌于影像的符号结构,并遁身于文化工业产品的形式当中,不仅向全球各地行销获利,也成功地取得关于这次战争的历史定义权。市场大众消费影片的同时,也再次消费了美国本位的主流普世价值,并接收关于这段史实的美式诠释



对立的符号结构:


  除了宏观的叙事内容,我们可以试着深入《黑鹰计划》中微观的符号使用,来寻绎其中所潜藏的二元对立逻辑、迷思以及意识形态。李维史托(levi-strauss)认为二元对立(binaryopposition)是人类用来感知世界的最基础意识架构(注2),因为这种“非上即下”、“非左即右”、“非内即外”的二分结构,最易于人类认知与选择,也最易于用来设定群众的自我认同。

  在《黑鹰计划》中,整部影片所呈现的二元对立符号及意义(外延义及隐含义),较显而易见者包括“美国:索马里,第一世界:第三世界,安定:动乱,富裕:贫穷,先进:落后,白人:黑人,军队(训练有素):军阀(目无法纪),正义:邪恶,人道:残忍,我寡:敌众,杀人有理:杀人有罪,光明磊落:阴险狡猾,观众同情:观众厌恶”等等。无庸置疑,这些具象的对立符号所组合的结果,建构出有利于美国/人的正面国际形象及历史地位,也同时赋予索马里/人负面的形象与地位。而观众在观看影片的同时,也能一目了然地区辨出该次战争中,孰善孰恶,建立起自己对这段史实的认知与观点。

  这种对于《黑鹰计划》的解读策略,即霍尔(stuarthall)所谓的优势解读(preferredreading),在与美国友好或长期受到美国文化殖民的地区(如台湾)确实容易形成主流氛围,有助于美国对世界历史的书写与控制,也同时维系了美国霸权的存在与安定;但对于反美国家(如索马里),这条预设于电影中二元对立符号的解读途径,无疑是种帝国主义式的屈辱与涂污。

  此外,片中尚有一条看似隐藏但却至为紧要的二元对立轴线--“死亡”。据《黑鹰计划》片尾字幕所示,在该次战役中,美军共有19名人员阵亡,七十多名受伤,而索马里方面阵亡人数则逾千人。

  然而在影片中,每名美军的死亡皆被予以“人性化”处理(较贴近真实战争中血淋淋的伤亡场面),甚至是“放大”描写,譬如近距离的伤亡状况特写、个人痛苦与情感的强调、延长个人入镜时间、加入煽情音效等等。但是,索马里民兵的死亡,在处理方式上则宛若天壤之别,多是典型“一声枪响,一人倒下”的跑龙套作法(注3)。在全面长镜头的远眺式战争画面处理之下,每名索军的个人性被渺小化,甚至是“去个人化”,没有血泪、没有知觉,没有个人伤痛的特写,也没有令人动容的煽情音效。索国人民在影片中不被允许留有“个人”的存在,“个人”是美国人的专属权利。

  是故,在《黑鹰计划》的场景呈现中,常常可见孤立待援的美军身陷困境,成群的索国民兵以及手执石块的索国民众宛若饥饿的蝗虫般蜂拥而至,美军在重围中疯狂扫射,一排排的索国人民接连倒下……最后,弹尽援绝的美军壮烈牺牲。在如此显著的符号差异待遇之下,令人不禁怀疑,美军作战的对象是否为某种不知名的邪恶地底生物,又美国人向来引以为傲的“人权”大纛,于焉何在?
太好看了---《黑鹰坠落》 黑鹰坠落

  要言之,这是媒体“阿富汗主义”(afghanistanism)(注4)的另类表征,每位美军均被视为“独特的个人”(distinctiveindividuals)来个别对待,而所有索马里的民兵及人民,则被概化为一群高同质性的“受忽视的大众”(ignoredmass),甚至被矮化为有如兽群(herds)般的次级地位。这种赋予交战双方不同比例的死亡描写,展现出另一层次上的二元对立“人:非人”,划分出截然二分的疆界,不仅赋予双方彼此迥异的角色光谱--美军是人,索军是兽,两军交战的情境,恰如片中美军乘坐直升机在草原上猎杀狮子的景象-也更易于引使观众选择走进“认同美军、同情美军”的行列。

注2:john fiske,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routledge: 1990, p.116。

注3:值得一提的是,在另一部战争巨作《拯救大兵瑞恩》(savingprivateryan)中,不论是美军或德军的死亡,均获得较为人性化,贴近真实、自然的呈现。

注4:“阿富汗主义”原是《杜沙论坛报》(the tulsatribune)总编辑琼斯(j.l.jones)于1948年提出,藉以嘲笑美国某些报社主笔怕惹麻烦,而专门找些无关痛痒的题材大做文章;后于1974年,由曾获普立兹新闻奖的《纽约时报》记者卢卡斯(lukas)所借用,说明某些美国媒体在报导国外消息时,常有一个主观意念-新闻中所牵涉到的国家或地区,距离美国本土愈远,就愈不重要,报导的立场也就愈不客观。见彭家发等著《新闻学》(空中大学:1997,页474。)



族群差异的影像表述与种族意识形态:

  在《黑鹰计划》中,种族对立(主要是黑人-白人对立)的冲突因子深埋在交错复杂的叙事内容与符号结构当中,也明显构筑出另一层的二元对立架构。

  首先,在影片中双方人口的种族组成上,索国民兵及人民全数为黑人所扮演,而近百名的美军精锐部队当中,只有一名黑人,其余皆为白人所饰。这或许与“战争发生在非洲”的实际地域性有所关联,从而形成壁垒分明的黑白对立结构。因此,或许人口组成比例上的差异,在此未必能真正有所象征,让我们进一步检视不同种族在《黑鹰计划》中的形象再现。

  其一、战争的过程中,美军(白人)人数虽远逊于索国民兵(黑人),但却是一批训练有素、配备精良、纪律清明、严守人道立场的优秀菁英(注5);反观索国民兵则被刻画为一群素质低劣的散兵游勇、手无长物的激进暴民,作战漫无章法,手段残酷,烧杀掳掠,漠视人权。

  其二、影片内容虽然勾勒出索国人民(不只是民兵)对于美军的仇恨行为(如群众拿着石头、棍棒痛殴美军),但却未曾有解释该仇恨源由的只字片语出现,造成去脉络化的“真实片刻”(realityofmoment)。于是画面只见“索国人民围殴美军”、“黑人攻击白人”的片段情景,无从得知仇恨背后的完整历史肇因,极易让观众直觉地对于黑人与非洲国家产生负面的意义及形象构连。

  而去脉络化的、片断的真实再现,实乃任何时代的权力主控者据以书写/重书写历史,将自身抽离旧有的、不利的历史条件,并煽动大众排外情绪的重要宣传策略。也正是乔治·欧威尔(georgeorwell)在其名著《一九八四》中所重申的:“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注6)

  其三、在影片中,美军一再地约束部队队员开火的适当性,不可任意杀害无辜(特别是妇女和小孩);但是索国人民在影片中的呈现,却是不分男女老幼,皆出现持枪与美军作战的画面。一方面,在去脉络化的片断影像再现之下,我们几乎无从得知为何索国人民对于美军有如此血海深仇,以致所有人民皆奋起抵抗(依索国的立场);另方面,在影片的符号组合里,观众所直接目击的是“索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都对美国人开枪射击”的视觉报导。这样的再现符号,在隐含义上形构出“美军是人道的”、“索军是残忍不仁的”的迷思,潜藏着特定型态的种族主义,并且复制了美国主流社会对于“非白人”(non-whites)的刻板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片中一幕索国妇女拿起枪械将要对美军开枪时,却被美军射杀的景象,开枪射杀这名索国妇女(黑人)的,正是美军当中唯一的一名黑人成员。换言之,“妇女持枪杀人”、“男性枪杀女性”这些有违主流人道价值的行为,完全交由黑人角色承担,而白人美军则巧妙地避开这些有损自身形象的举措,维护了美国人/白人在媒体中所一贯保有的“文明、现代、善良、有礼、理性”等道德形象(注7)。

  再者,影片中对于索国人民(黑人)的形象再现,仍然处处可见“原始、不文明、贪婪、邪恶、不理性、愚蠢、野蛮”等美国媒体对于黑人族群不利的传统刻板形象(注8)。《黑鹰计划》对于白人/黑人、美国人/索马利亚人的差异形象建构,不仅又组成另一层次的二元对立,构筑一套优势族群对于弱势族群的符号贬抑(symbolicdegradation)(注9)强加于黑人身上,也框限了全球大众对于黑人(特别是非洲国家的黑人)的认知角度,扩深其他种族与黑人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更使得吊诡的族群优越/自卑感、主/从关系愈发根深蒂固,并维系现有主控阶级(美国白人)的正当性及权威性。



  注6:georgeorwell,《一九八四》,邱素慧译。(万象图书,1999),页312。

  注7:michael o’shaughnessy, media and society: an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237.

  注8:ibid. p.229-237.

  注9:“符号贬抑”(symbolicdegradation,英文为笔者所加),系由张锦华教授根据gayetuchman的“符号消灭”(symbolicannihilation)所衍生而来。但张之原意系指“女性地位的逐渐提升,媒体无法”消灭”,但媒体所依据的传统父权体制价值观,仍具有贬抑女性地位的符号表现。”(见张锦华,《媒介文化、意识型态与女性》,正中书局:1994,页144)然而,笔者在此引伸其意,扩大为“任何依附着一套特定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如白人中心主义)的论述系统,试图贬低特定族群(如有色人种)的社会地位所做之符号建构及再现,均属之。”

结语:

  电影是一国得以宣扬本国文化、推播理念价值、进入历史论述空间中取得自我诠释权的文化产业。透过各国电影工业的全球行销,我们得以透过各国产制的电影文本来认识各国独具的文化内涵、社会价值与生活空间。因此,理想的电影乌托邦理应是全球各国均有能力自制在地的电影文本,推向国际舞台上百家其鸣,共同激汤创造兼容并蓄的全球性文化。

  但是在既有之不平衡的政治经济秩序中,这个乌托邦无法也无从存在。当代的政治经济强势国家,凭恃其高度发达的影视工业,往往成为全球秩序的缔造者、各国历史的代言者以及世界历史的记录者。透过影视产品的全球倾销,传递所欲的意识形态,构连普世性的共识(consensus)与通识(commonsense),形塑出有利于统治霸权延续的优势氛围。

  当代的西方资本国家即为显例,而《黑鹰计划》正是负载上述使命的影视产品典型--不论这种使命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或许这样的说法略显泛政治化,但笔者并非以政治目的论的视角来评析《黑鹰计划》,而是企图透过文本中影像符号的组合以及叙事逻辑的分析,来论证《黑鹰计划》中所隐含的优势价值与迷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1591.html

更多阅读

终于到了《第七天》,余华不说话了 余华 第七天下载

他仍保持与外界沟通的渠道,却选择性地接收和过滤当下的信息。久负盛名的先锋作家,在《兄弟》之后,新作再次招致恶评。文 | 苏更生新作《第七天》上市的前一天晚上,余华只不过在微博上发了一条预告,此外什么也没说。那是

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半生缘》 半生缘一世情全集

触动我的文字,我想说,张爱玲感动了你,你感动了我。。。今天一大早雄心勃勃地冲到图书馆,带上审计和财管两块砖头准备大干一场。倒水的路上眼光往书架上穿梭,一眼就看到了张爱玲的《半生缘》。原先对《半生缘》的了解只停留在琼

声明:《太好看了---《黑鹰坠落》 黑鹰坠落》为网友蓝色天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