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政策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法规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特点

  农村政策法规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乡镇管理”、“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本科阶段一门必修的专业课。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传授农业和农村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以便使学生更好把握和理解、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和国家的涉农法律、法规。

  本课程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1)综合性。本课程既包括农村政策,也包括重要的农村法律法规。在农业领域,政策和法律联系非常密切。要准确认识涉农法律的主要制度,就必须理解相关的政策。同时,由于农业立法的滞后性,农业政策和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综合理解政策和法律之间的关系。(2)时代性。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农业尤其如此。我国现行的重要农村政策和涉农法律均体现了这一时代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第一,农业和农村领域的立法进程较快,适应农村改革深化的要求,不断有新的农业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第二,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需要国家不断制定新的政策用以指导农村经济活动。为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基于我国农村改革的进程理解课程内容,同时需要主动学习新的政策和法律。(3)实践性。农业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颁布,是基于我国当前农业和农村改革的现实需要,因此本课程学习过程中,既要理解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理论,更要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践相结合,要能够根据学习的农业法律知识解决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和教学任务,全面了解本课程的体系与结构,明确本课程在整个“乡镇管理”、“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2、在认清本课程性质、特点和教学任务的条件下,正确处理好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三者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农村基本经济和社会政策以及主要法律制度。

  3、在掌握农村政策法规基本理论和主要制度的基础上,要提高农村政策理论水平,并能够运用相关农业法律知识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各类矛盾。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根据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学生对课程内容所应达到的掌握程度,可分为了解、理解和领会、掌握三个层次。对于一般的知识性内容,要求达到“了解”;对于有关的政策和法律概念、特点和作用,一般性的政策和法律知识,要求达到“理解和领会”;对于重要的农村政策和重点法律制度,要求达到“掌握”。

  四、教学环节

  (一)教学与辅导

  本课程的教学应以学生自学教材内容为主,教师通过面授、函授、电话、电视直播课堂及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教师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应以文字教材为主要内容和基本依据,但在教材内容因新的政策出台后法律修订而出现不一致时,教师应当将有关情况及相应内容向学生介绍清楚。

  (二)平时作业(形成性考核)

  本课程平时作业采取与形成性考核合二为一的方式进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平时作业(含《形成性考核册》的内容),由学生按照要求独立完成。平时作业(形成性考核)的成绩按30%的比例计入课程考核的综合成绩。

  (三)课程教学实践要求

  学习本课程应当进行一定的教学实践活动。即根据实践中经常出现的农村法律问题,例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由学生根据所学的政策和法律知识,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农村政策、法规实施情况的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辅导教师应当对学生参加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情况及其所撰写的调查报告评定成绩并将其计入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中。

  (四)课程终结性考试

  本课程教学内容全部完成后进行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采取闭卷方式进行,卷面成绩按70%的比例计入课程考核的综合成绩。终结性考试的命题应适当安排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两部分内容。

  五、案例教学

  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面授、函授及网络等途径进行一定的案例教学活动,即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村政策法规案例,指导学生从中发现政策和法律问题,指出应当适用的法律法规,并形成案例分析报告,以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部分多种媒体资源及教学过程建议

  一、教学资源的选择与使用

  1、本课程教学资源应当包括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IP课件等。

  2、文字教材是本课程教学与考核的基本依据,应当全面、系统地讲授农村政策法规的基本原理和各个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活动中涉及的各种具体农村政策法规的概念、特点、作用。

  3、文字教材可分为主教材和参考资料。主教材应采取“合一式”,即将课程教学内容和对学生自学的指导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参考资料主要选取党和国家颁布的农业和农村重要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

  4、音像教材和IP课件等主要起辅助作用。应当采取“重点辅导式”,即将全部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单元,在概括、归纳每个单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取其中学生自学较为困难、需要教师予以提示或者进一步解释的问题进行重点辅导。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 农村基本政策和法律制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村政策法规概述

  一、农村政策法规的概念

  二、农村政策法规的特点

  三、农村政策和法律的关系

  四、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政策的沿革

  五、涉农法律体系

  第二节 农业法概述

  一、农业的概念、地位和功能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

  三、农业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概述

  二、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基本形式

  三、家庭承包和双层经营体制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四节 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法律制度

  一、农业生产法律制度

  二、农产品流通法律制度

  第五节 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一、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概述

  二、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投入

  三、农业支持保护的其他制度

  第六节 农民权益保护

  一、农民权益保护概述

  二、农民权益保护的具体制度

  第七节 农村经济发展

  一、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非农产业发展

  三、小城镇建设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

  教学要求

  全面了解农村政策和法律的概念、特点、体系和沿革,了解农业的概念与功能、农村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农业生产和流通法律制度;理解和领会农业法的基本原则、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农民权益保护的主要制度;掌握作为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基础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第二章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和法律制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村土地承包法概述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目的

  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适用范围

  三、农村土地承包的形式

  四、农村土地承包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家庭承包经营权的保护

  一、保护农民承包土地的权利

  二、保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

农村政策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法规

  三、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三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政策和法律依据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形式

  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

  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和流转登记

  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与出租

  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

  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

  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第四节 其他方式的承包

  一、其他方式承包与家庭承包的区别

  二、其他方式承包的合同

  三、“四荒”承包治理

  四、其他方式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第五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机制

  一、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特点与类型

  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

  三、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

  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诉讼

  教学要求

  全面了解农村土地承包的基本政策和法律制度;理解和领会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适用范围、承包的形式和原则、其他方式的承包;掌握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目的、保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法律制度、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和主要形式,能够掌握不同流转形式之间的区别,掌握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解决的基本形式。

第三章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和法律制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概述

  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背景

  二、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类型

  三、国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政策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

  第二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概述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

  第三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和登记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条件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程序

  第四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和组织机构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条件和结构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机构设置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治理

  第五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账户制度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

  第六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并、分立、解散后清算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并和分立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解散和清算

  第七节 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

  一、产业政策倾斜

  二、财政补助

  三、税收优惠

  四、其它扶持措施

  教学要求

  全面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和领会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设立登记、合并、分立和解散、清算、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扶持政策;掌握法律的适用范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治理结构和盈余分配制度。

第四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概述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表现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形成的根源

  三、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立法规制

  第二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一、市场准入的含义与背景

  二、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度

  三、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资格

  第三节 农产品生产安全制度

  一、农业生产资料许可制度

  二、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

  第四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含义

  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制度

  第五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意义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方式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效力

  教学要求

  全面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和领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的要求;掌握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

第五章农业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述

  一、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二、自然资源的特点

  三、自然资源保护

  第二节 耕地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一、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二、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

  三、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四、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五、保护土地与节约用地

  六、开发未利用土地

  第三节 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一、森林保护法律制度的基本问题

  二、森林经营与管理

  三、森林保护

  四、植树造林

  五、森林采伐

  第四节 草原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一、《草原法》的调整范围

  二、草原利用方针

  三、草原权属

  四、草原规划

  五、草原建设

  六、草原利用

  七、草原保护

  第五节 渔业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一、适用范围

  二、渔业生产方针

  三、渔业养殖

  四、渔业捕捞

  五、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

  教学要求

  全面了解我国现行农业资源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理解和领会渔业资源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掌握基本农田保护措施、森林采伐许可证和采伐限额制度、草原资源保护的基本措施、捕捞许可证制度。

第六章农村公共事务管理法律制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村公共事务管理概述

  一、农村公共事务的含义与特点

  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的原则

  第二节 村民自治制度

  一、村民自治制度的现实意义

  二、村民自治的性质和特征

  三、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

  四、村民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一、土地基本国策

  二、土地权属制度

  三、土地整理

  四、农用地转用审批

  五、土地征收制度

  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第四节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一、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第五节 农村社会治安管理

  一、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安现状

  二、农村社会治安管理的法律依据

  三、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四、农村社会治安管理需要妥善处理的几个问题

  教学要求

  全面了解农村公共事务的特点和主要法律;理解和领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社会治安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村民自治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2122.html

更多阅读

少儿模特培训专业系统教学大纲 北京少儿模特培训

少儿模特培训专业系统教学大纲2014(修订版)概述:少儿模特培训是一门集时装文化表演和形体素质展示为基础,以提升少年儿童整体形象气质、锻炼勇敢自信风格为目的的一项综合性、时尚型、专业性很强的创新素质教育艺术表演新模式。专业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7个单韵母只教学6个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7个单韵母只教学6个 杨新安汉语拼音里独立的单韵母共7个。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却只定其中的ɑ、o、e、i、u、ü6个,而不提ê。e和ê,相当于u和ü。ê和ü,是我们汉语拼音根据普通话韵母的实际发音,在拉丁字母e和u的

二年级上期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上期二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二(1)班学生大多由于年纪小对生活的体会少,对身边事物的观察理解也有限。二、本册教材内容本册内容主要有各地风俗习惯,环境状况,名人名事,浙江风貌,小心安全隐患等等。三、本册教学要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学大纲 中学生语文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210280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3学时:课内外学时共72(其中授课54,实践18)使用教材:《语文教育研究概论》 周庆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参考教材:《语文教育学引》 阎立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一、教学目的与任务中

声明:《农村政策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为网友分手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