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路上 生死路上剧情

自从近距离接触死亡以后,对死亡的恐惧,一直像乌云般笼罩着我。是啊,人生百年,终有一死。可落到自己身上,就怎么也潇洒不起来。“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善终。”由此,开始寻找书籍中的说法,欲找寻超越死亡的答案。

首先看孔子。孔子对于生死的看法,主张“天命观”,他说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就是孔子对生死所作的非常明确的定位与定性。孔子是笃信天命的人,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生死本身属于命定。

子路继续问生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连活着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做的好,何谈死后的事情呢!因为,既然“死生有命”,那就不必去追究死后的世界。

孔子的丧葬观是与儒家的孝道紧密相连的,他把养生与送死看作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孔子说:“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备矣。”在《论语•学而》中他又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要认真对待人生的结束,要隆重哀悼亲人的逝别。

孔子这位伟大的圣人便教我们将人生的重心放在此岸,强调生命的本质不在来世,而在现世,能够善始善终,生命的价值感就在其中。

儒家甚少谈死,更多的是谈生,在儒家那里,生死全不由己,道德义务决定了人的生死。尤其是人的生。

孔子对生与死有着大无畏的态度,但这个理论没有解决我的问题。

其次,看孟子。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观”,进而提出“修身立命”的生死哲学。

“立命”的观点。他说人生的寿命,都有定数,或长或短,定数不二,均来自天命,人们面对这种定数,无法变更、无法逃避,只有勇敢面对,通过每天的修身,以待生命责任的完成,也就是安身立命之道。

第一种境界是由孔子而来的“死生有命”,明言生命都有定数,都是命定天数。

生死路上 生死路上剧情

第二种境界是面对不可知的定数,只有修身以待,日日修身,时时修身,处处行善,达到心地通达,了无遗憾。

第三种境界是正因为无法改变天命,所以更应该珍惜眼前的光阴,充实每天的内容,过好每一天。

孟子提出积极生活的逻辑起点:“修身”。由之演进的是,唯有修身才可以齐家,唯有齐家才可以治国,唯有治国才可以平天下。

学习了孟子,他让我勇敢。

再次,看老子。对于死亡的不可抗拒性,老子的态度是坦然面对。《道德经》中得“长生久视”的思想并不指纯粹肉体的恒久存在,它更看重的是精神生命的延续,其中包含着他对生命保养应达到的状态的认识,这种状态指的是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和谐统一。

“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老子的生死哲学,超越了生死之困,达到了死而不亡,不生不死的境界。它体现了老子生死观的最高境界。

然后,看到庄子。庄子快死的时候,他的弟子准备厚葬他。他说,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为我陪葬的玉石珠宝,世上万物是上天送我的东西,难道陪我安葬的东西还不齐备吗?他的弟子担心:说怕老鹰、乌鸦吃了老师。庄子却说,以天地为棺材,会被乌鸦吃掉;埋在土里,会被蚂蚁吃掉;从乌鸦嘴里抢来给蚂蚁吃,这样不是偏心了吗?

坦然面对生死,何等的境界。

对亲人的亡故,庄子不但不哭不伤心,反面鼓盆而歌。他告诉惠施,追本溯源,最初的开始,人都没有生命。现在生命走向了死亡,这生老病死就跟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一样。现在,我妻子又循着这条路回去了,此时此刻,她在天地之间,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地睡了,我要是在这里哭哭啼啼,不是太不懂生命的真谛了吗?

一个新的、乐观的死亡哲学就以这样惊世骇俗的方式登场。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人生不过是从无气到有气,从无形之气到有形之气,从无生之形到有生之形这样一个生命的有序过程,而死亡则是这种演化的回归。这比儒家的魂魄说更辽远,更空灵,生死齐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命的辩证就在其中,自然之"道"超越一切,人永远无法与造化之功抗衡,"生之来不能止,其去不能止"。

也对哈。心中忽然有了一丝轻松。

最后,我找到了佛教。不能不说,佛教的生死理论,让人震惊。

翻开佛经,发现佛祖这样说:人其实没有死亡,今生的死,只是来世的重生,人的肉体只是你灵魂的居所,好比一间房子,坏了再重新换一间新房,搬到一个新的环境。佛家把这称做“往生”。只是往生的去处有所不同,依每个人前世今生所行的善恶业因牵引,或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或投胎到人、阿修罗、天三善道,唯有佛道,才能了脱生死超越轮回得到永生。

"轮回",一词美丽得令人晕眩,不死的灵魂可以迁往另一肉体不断再生,死亡并不是存在的终点,如果不能证得涅槃,诸蕴仍能集合,死亡不过像割除野草,而草根依然存在,仍会重新生长。

如果说基督教的地狱意味着对人的罪恶的永远的惩罚,"今生来世总不得赦免",那么佛陀的教义便是给人以机会。这种机会必须与每个人的努力相关,你努力一丝,就得到一丝,悟到一点,生命就成功一点。如此解脱之人,自知生死已断。心灵与肉体却充满清净与安宁,往世与来生,便如一池净水,清澈透明。

无论是儒家的畏天命,修身以俟;还是道家的不信天命,勇猛精进;以及释家的根尘幻化,业不可逃,都为我们对生死的认知与参悟提供了可贵的帮助。

即便是现代的生物学也还无法肯定死亡究竟是一切生物不可逃避的命运,还是仅仅是一生之中规律性的、然而却可以避免的事件。但无论如何,此身难得,真法难闻,珍爱此生,即便生与死的阴影无处不在,我们也一定会解脱。

这,大概就是千古传说中的“涅槃”境界吧!这无疑唤醒了人们对未来世的憧憬。给人以美好的希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2201.html

更多阅读

成功路上的付出心态 付出心态演讲稿

成功路上的付出心态——简介任何事都是要有付出才会有回报的,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个道理。要获得事业的成功,除了有理想一定能实现的坚定信念和义无反顾一往直前的精神外,还必须付出我们的努力。成功路上的付出心态——方法/

基督教赞美诗歌歌词 这条路上我们一起走 基督教赞美诗歌

这条路上我们一起走这条路上我们手拉手这条路上我们共患难这条路上我们绝不能回头这条路上我们一起走这条路上我们手拉手这条路上我们共患难这条路上我们绝不能回头我们同心走向锡安大道我们同带上中国的丝绸复兴地号角已在全地吹响

于丹庄子心得文字版 于丹论语谈笑论生死

于丹《庄子》心得之十《大道与自然》(2008-04-2702:35:08)于丹《庄子》心得之九《心态与状态》(2008-04-2702:34:20)于丹《庄子》心得之八《谈笑论生死》(2008-04-2702:33:32)于丹《庄子》心得之七《坚持与顺应》(2008-04-2702:32:4

声明:《生死路上 生死路上剧情》为网友俺的媳妇你别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