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十岁的女孩非常任性,只要让她学习本来很高兴突然就变的很暴躁,耍小性子。还顶嘴,一句也不比大人少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道理嘛没听烦家长都说烦了。怎么说呢,现在就是浑身的毛病,都不知道如何教育她了,把妈妈气的抓狂了都,请专家快帮帮我们吧,谢谢。
答:其实这样有自己的主见,但是你慢慢的让她能分清错对才好,现在的孩子心理成熟都较早,建议你采用诱导的方式进行教育,先发现其爱好或是感兴趣的事情,然后在她做这些事情中,你慢慢的发现她的错误,先肯定她的想法,然后给她建议,从心理征服她,一味的摆家长的架子,也许适得其反。
叛逆的应对
内容简介:孩子的性格是从小养成的,出现了问题再改是很难的,所以家长在生活中要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孩子性格倔强怎么办,首先家长要清楚孩子为什么会变得倔强,才能够很好的引导孩子调整性格。有的孩子脾气倔强,任性,不加约束,有时我行我素不听道理,使得家长很是头痛。虽然,管理教育倔孩子比一般孩子要难一些,但是做家长的只要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讲究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就可变消极为积极,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首先孩子如果性格比较倔强,跟家长的溺爱有一定关系。好多家长看到这里肯定觉得自己不至于溺爱孩子吧?我讲几个最常见的例子:带孩子去街上,孩子看到一个很好的东西想要,但是妈妈不想买,孩子哭闹。这是妈妈觉得孩子在大街上哭闹很丢人啊,就赶紧妥协,买给孩子。于是孩子记住了,每次达不到目的就哭闹,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孩子慢慢变得不讲理。所以家长们不管孩子有理还是无理的要求,如果孩子以哭来表达需要,一定不能满足。从小让孩子知道哭不能解决问题,需要什么要表达出来,合理的满足,不合理的给孩子说清楚为什么不能。对于孩子以哭闹提出的无理要求家长要断然拒绝,因为孩子的哭闹也是试探性的,如果没用,他就不会再以哭闹来达到目的了。从小就要让孩子服理,也就是有道理就听,没道理不管是谁说他都可以拒绝。教会孩子听道理,坚持自己正确观点的孩子不叫倔强,叫是非分明。家长首先要搞清楚孩子属于哪一种,如果孩子不听是因为你说的没道理,那孩子没有任何错。如果你说的明明有理,但他就是故意反抗,不听,这时候家长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了。方法有以下几种,家长按孩子逆反程度选择处理方式。
第一:给孩子讲清道理,不能粗暴批评,责骂。当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与做法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给孩子讲清楚道理,把不合理之处告诉孩子,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以及哪里不对,为什么不对。对于不爱听大道理的孩子家长可以讲一些相关故事让其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气的跟孩子解释,千万不要以威胁的口气和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一定的时间就会有效。
第二:对于听不进去道理,过于任性的孩子,要学会恩威并用。比如哭闹的时侯家长可在一旁悄悄观察,不予理睬,孩子看到自己这样并未引起重视,时间久了就会放弃这种表达方式。在孩子大发脾气,不可理喻时,进行合理的冷处理。把孩子带到安静的地方,让其自我冷静;并让孩子承担相应的后果。比如因为哭闹吃不到该吃的水果,得不到该拥有的玩具,告诉孩子这些都和他发脾气和无理的哭闹有直接关联,这样孩子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后果就会有意识的控制。不管怎么做,都要让孩子最终明白这种行为对大家造成的不好的影响以及他自己所承担的后果。
第三: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对于孩子的倔强任性行为,我们不能够只表达对孩子的不满情绪,要孩子有表达和解释的机会,让他说清楚坚持这件事的理由,这样可以防止家长冤枉孩子。如果他对这件表面很无理的要求能够提出合理的解释,家长们不仅要尊重他们的意见,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帮助他们满足需求。这是家长和孩子很好的交流机会,他觉得你相信他,他也就相信你,这样孩子也就不会为了一个错误说谎。但是家长如果长期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只是粗暴对待孩子的错误,慢慢的孩子就不会与你交流了。所以很多家长很苦恼,为什么孩子不爱说话啊?这是因为你无意识的剥夺了他说话的权利,不尊重他。
第四:大人的言传身教,要想孩子文明,懂礼貌,性格温和,家长必须做到。如果家长脾气暴躁,讲再多的道理对孩子来说都不足说服力,因为有这样的坏榜样所有的道理都很苍白无力。所以为了孩子的将来,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性格,建议家长也要改变自己,收起自己粗暴的教育方式,以理服人!
问:十岁的孩子什么事情都非常任性执拗怎么办 ?
孩子都是会有一个叛逆期的。仔细想一下,我们也都是从孩子时代过来的。孩子任性还是有因可循的。是不是和孩子交流的不够。或者对孩子的关心不够。有些孩子任性也是为了让父母能多在意一些的,或许你应该和孩子好好的沟通下,找到原因,再解决,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问:你好!我想请问一下我的小孩今年十一岁了。不听话,固执任性,经常与我吵架对抗。学习没有主动性,做事拖拉,粗心,马虎。谢谢你的帮助。
答:其实我想说,当你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或许就该询问下自己是否认真听过他的话了。
孩子也是人,尤其是十一岁的孩子,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互相之间多沟通,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让孩子不那么逆反。
问:十岁的孩子太倔强,谁的话都不听,在她的观点里世界就应该围着她转,对于这样的孩子应该怎样教育?
答:不要再惯着她了,从现在开始对她冷淡些,让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闹脾气要有适当的惩罚(如:罚站,罚洗碗)
再给她看一些感人的感恩类型的电影 家长要陪她看 互相探讨
如果还有可能 带她去孤儿院啊~ 一些地方当志愿者
让她多明白这个世界。
问:孩子十岁了,不听话,任性怎么办?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是个男孩,各位教育高手是否赞成打孩子?
答:如果有用的话,赞成。 个人建议还是从心理教育着手,慢慢引导。
孩子的所作所为很清楚的说明,家长的前期教育失败.孩子在幼儿时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都没有养成,致使现在孩子的性格成了野马一样的桀骜不逊.事情在孩子身上表现,责任却在我们家长身上.改正一个坏习惯比养成一个好习惯还要难.因为错过了很好的教育时机,所以现在你要多花数倍的工夫来感化孩子.现在行动还有很大的希望.希望您和您的家人不要在错过机会.有时间可多陪陪孩子,我感觉到,学习成绩不是现在的主要问题,孩子的性格一定要抓紧纠正.多从自己身上找不足感化孩子-----帮助孩子引导过来.抓紧行动.盼望您和家人成功.
打是最后一种手段,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更强的逆反心理。十岁的孩子已经上学,配合学校的老师进行教育吧。家长说理方式的教育为主,一个问题上,孩子不听话任性,就反复说理反复教育。言传身教,形成一种模式,对于孩子无理的要求都拒绝,哭闹撒泼都绝不给任何回应。任性就会付出代价,除了最后的手段动武之外,还有其它方式,比如禁止他去小朋友家玩,没收所有玩具,拒绝买他想要的东西等等作为惩戒。改正后才能满足他。一次两次一直反复,直到孩子意识到这是父母不会退让的态度和底线。
打肯定是没多大用的,应关注他们的心理。家长都是从孩子过来的,想想自己在那个岁数时最需要什么,那时是怎样想的,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从而找出解决的方法。首先应放下一副严肃的样子,和孩子成为朋友,这样他才会与父母无话不谈。你才能知道他的困扰从根源解决问题。
不听话,任性,一般都是平时宠坏了。应该加强他的好坏行为的认识,让他们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怎么做才让大家喜欢他。除了说服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对他的好行为多肯定,多鼓励。对于不好的行为一定要严厉批评。家人一定要要求一致,不要一个人批评他,然后另一个看了心疼,又去袒护他。当他知道他的行为大家都不喜欢的时候,他就会主动改变的。要知道,小孩都愿意得到别人的夸奖,得了夸奖他就会做得更好,时间长了,就会变成一种习惯。
家长如何教育“逆反”的子女?
现代中小学生一方面既要头上顶着学业的重大压力,又要肩负来自于家长殷切期盼的“重负”。常此以往,重压之下的学生就会出现“摔帽子,甩挑子”的逆反心理。无形中,也就造成了家长与孩子的心理对立。此种对立,不仅要影响孩子的学业发展,同时,也为家长带来了无尽的烦恼,使得整个家庭不得安宁。莱曼教育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中,总结出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改善家长与孩子关系的经验。现与各位家长共勉。
1.家长应俯下身来,摆好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天平。
有史以来,中国的“唯家长为大”的教育概念已经不适应历史的发展了。“家长式教育”已使得家长难以把握现代年轻人的心理。如果家长和孩子的关系犹如一台天平,那么,就需要“高高在上”的家长放下架子,抛弃面子,使这架天平得以平衡,才能使家长和孩子得以平等相待,互为沟通。孩子才能真正地感觉到民主,平等和博爱。只有平等,孩子才能承认家长的威信,家长才能做到“不怒而自威”。才能在家庭教育中彻底地实现“信其人,则信其道”。
2.要做“患难朋友”,不做“酒肉朋友”。
都在说家长应该和孩子交朋友。但是,交成什么样的朋友才是关键所在。只满足“吃穿住行”,那是酒肉朋友关系。一旦孩子的要求达不到,就会出现问题。而所谓的“患难朋友”则是指家长真正能够解决孩子在学业,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苦衷,家长应该多与老师,单位的大学毕业生,受过高等教育的邻居交朋友,从而帮助孩子在英语,数学等学科方面解决所面临的的问题。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当他遇到困难时,有家长同在!
3.树立家长的榜样,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毋庸置疑,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这位老师真正合格吗?无尽的牢骚,尽情的麻将,无聊的神侃,不停的应酬,庸俗的网聊,低俗的社交以及对老人的不孝等等,都会造成家长形象在孩子眼中的泯灭和诋毁。而家长对学习的厌恶和排斥,直接会影响到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家长应坚持知识的学习和爱好的培养,让自己的孩子对你刮目相看。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必须得到家长的承认,鼓励和引导。甚至,家长和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应该趋同。
4.抛弃恶语相加,表扬与奖励相结合。
体会人人皆有。当一个人骂你第一句,你是什麽感觉;而当你被骂了十句,你又是什么感觉?对自己孩子的失误,轻者恶语相加;重者棍棒“说话”,多是家长无能的表现。要知道,一味的埋怨甚至都会招致情绪的对立。要善于回避孩子的失误,多找孩子的长处,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同时,主动地给与孩子物质奖励。这种奖励不应是孩子提出的,而是家长主动做出的。这种物质奖励如果和孩子的爱好相吻合,那将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一定要牢记,家长所谓的“为你好”,对于孩子而言,无异于“你笨蛋”。指责漫骂,棍棒体罚都会将孩子推向家长的对立面,而且越推越远,直至孩子的叛逆。
5.多参与,少说教。
家长应该参与到孩子的喜怒哀乐之中,而不是有感而发的冠冕堂皇的说教。在参与中去和孩子分享。孩子们往往已经听烦了很多的说教,家长的说教再没有任何新义,无异于白说,更加使得孩子反感,郁闷乃至愤怒。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也绝不是家长的“打包大揽”,家长应在前面或左右陪伴指导。有了家长的参与,孩子才能有向上的劲头。
6.家长应该学会服输,承认自己的不足。
面对大千世界,无论家长有多么高的社会地位,也无论家长有多少金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乃知也”。绝不可以在孩子面前争强好胜,唯我独尊。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同时,勇于向孩子表现出自己对很多事物的无奈,博取孩子的同情。这样,才能促进孩子保护他人的责任心,将来才能承担更多的责任。
7.做“大”事,立“大”志。
国泰民安,似乎没有任何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做。实际上,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就是做“大”事。诸如家里房间的布置,老人的看护,大件购买,红白喜事,择校择业,体育锻炼,募捐赈灾,看望病人,爱护动物,节约水电,保护环境,旅游交友,社会交往等等,都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平等对待。如有可能,要让孩子与父母一道,共同参与。要知道,每一项活动都包含了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同时,也让孩子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才能逐渐地帮助孩子树立社会责任感。这就是大事,这就是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