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老婆在国外的一个同学来电话,说宝宝生病得了肛瘘,听起来急坏了。
千万别急,不用过虑,听我道来:
脓肿(这个小患者还没满月呢!)
肛瘘
据国内外统计,婴幼儿肛瘘在出生后6个月以内发病者占小儿肛瘘的2/3;在生后3个月内发病率最高,其中生后1个月内发病者为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占80%—90%,婴幼儿肛瘘发病部位多在肛门两侧,瘘管多呈浅在、单纯、垂直。复杂而瘘深的较少,有部分患儿可自愈。
肛窦损伤感染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脓肿溃破后就形成肛瘘了,严格地说肛周脓肿和肛瘘是同一疾病的两个阶段)的主要原因,肛腺管开口于肛窦,肛窦的开口向上呈漏斗状,肛腺管则直接通向肛门直肠周围间隙中,所以粪便、异物、炎性分泌物及各种细菌非常容易进入肛窦引起肛窦炎和肛腺管炎症,导致肛门直肠周围感染形成脓肿。婴儿期易发生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其它原因还有:①粪便压迫:小儿骶骨弯曲尚未形成,直肠与肛管呈垂直状态(尤其男孩儿),粪便直接压迫肛管齿状线肛窦处,易造成肛窦损伤感染发炎。而女孩直肠前有子宫压迫直肠,直肠曲与成人相似,肛窦相对受粪便压迫损伤机会少,所以发病率较男孩低。②小儿肛门周围尿布皮炎,致使毛囊、汗腺、皮脂腺感染,导致皮下脓肿。加之婴儿免疫机能低、抵抗力差,皮脂腺相对分泌旺盛,也易导致肛周皮下感染,形成脓肿。由此看来,婴幼儿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除肛窦损伤感染外,肛周皮肤不洁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由于小儿肛瘘管道较为短浅,排脓后症状可很快减轻,部分患儿随年龄增长而自愈,因此,一般主张不行手术治疗。
小儿肛瘘应对症处理,每日清洁肛门并坐浴,适当使用抗生素(如果局部感染不重我看也可不用)及外用药膏(红霉素软膏),消炎消肿,控制和减少脓肿的发生,加速自愈。对反复发作不能自愈的患儿,要择期至能承受手术时,再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年龄以5~10岁为宜。
根据肛门炎症、脓肿、瘘道三个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
①当肛门周围尚未形成脓肿,仅见皮下有炎症反应时;可采用保守治疗,每日用温开水坐浴2—3次,适当吃些抗生素,局部可用红霉素软膏(西)、金黄如意膏(中)外敷等消炎、消肿治疗。
②如脓肿已形成,可切开排脓,预防反复感染,由于距肛窦较近,可一次切至肛窦,可避免日后成肛瘘。
③多数小儿肛瘘,可随发育生长自己愈合,所以一般不主张及时做根治手术,一旦肛瘘已形成,可等孩子稍大些,到5—10岁时再手术,可行瘘道切开术或挂线治疗。
④每次排便后用高锰酸钾液或淡盐水清洗伤口,保持局部清洁、干爽。所用尿布应煮沸消毒,晒干后再用。
祝你的宝宝早日康复!
小儿肛周脓肿有何特点?
肛周脓肿常见症状是排便时哭吵,同时有发热和胃口差。检查肛门可见到一侧有红肿硬结和压痛,一旦化脓可自行溃破,脓液自皮肤小孔流出。有时脓肿还会穿破直肠、阴道,大阴唇和会阴等处,甚至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排便时往往在瘘口也有粪汁及气体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