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现场已经匆匆处理结束,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通车,体现了中国的高速度和高效率,但是在民众的心里,这事故还远远没有到了划句号的时候,太多的疑问会在人们的心里一直存在下去,直到有关部门给出一个实事求是的解释为止,但是从旧有的事例和时下我们所知道的一些现象看,我相信民众多半是会失望的。
在关注事情进展的过程中,7月26日《新京报》采访了温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长,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现场救援人员之一的邵曳戎。邵曳戎对记者提问的回答很是耐人寻味,看完之后我不得不由衷地感叹:邵曳戎是个很有智慧的人。
在我看来,邵曳戎的智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照着自己的意志和经验救人,二是对记者提出的一些普遍关注的问题做了很巧妙的回答。
先说他的救人。这里他做了两件事,一,他认为“探测仪不是万能的”,“所有的科学,都是一种参考,但行动不会停止。”这里的两句话是他在受访过程中在两处说出的。从他的这个说法里,我感觉到了他是有隐衷的,那就是有人完全相信探测仪,以为探测仪说没有生命迹象那就是没有了,就没有必要继续搜救了。所以他的做法是不会受到一些人的赞同的,是有风险的。当然这里的“一些人”是有来头的,或者干脆就是他的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二,“他们提出要把车厢吊到地面搜救,我们坚持要在桥面搜救。”因为“这样的吊装我们怕二次伤害,不管机体怎么动,都会在内部产生挤压,空中可能也有散落。”“他们”是谁?这个问题记者是问了的,邵曳戎也回答了,他说:“当时一个(指挥)搜救的铁路部门的人,有这么个讲法。”铁路部门的指挥者要把车厢吊到地面搜救,他拒绝了,这里不仅仅是智慧,还有勇气,这勇气来自他的良心与责任心。坚持在原地搜救的结果是救出了小炜伊,“她最终是得救了,现在我真的很高兴。”我想他的高兴不仅仅是救出了一个生命,还有事实证明了他决定在上面搜救决定的正确性。“我当时做这个决定,也不敢保证里面有活体。”如果没有活的生命呢?后果会是什么样?他还能高兴得起来吗?他说:“现在看来,在上面施救,是正确的。即便没有发现小炜伊,也是对的。”看上去说得很轻松,但这是在有了活着的小炜伊作为前提时说的,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前提他怕就没有这样的轻松了。所以他的这个坚持同样是有着很大的风险的,因为照常理说他这是在顶撞领导,并且用救出小炜伊的事实强烈地证明指挥者要把车厢吊到地面搜救的做法是错误的,而我们一贯遵守的原则是领导永远都是聪明的,领导的决定永远都是正确的。这样看来,邵曳戎的做法违反了社会普遍认可的所谓常情,风险是太大了。他当然是民众心里的英雄,但在领导那里未必就是,所以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这也是传出他被处分了的原因所在。
再说他的答记者问。我不知道邵曳戎有过多少答记者问的经验,但是从他的回答看他绝对是此中老手,面对媒体,他深深地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话怎样说,什么话说到什么程度,并且做得十分娴熟。如记者问:“常规的生命探测一般会维持多长时间?”看得出这记者有点不怀好意,是想问出遇难者家属关注的探测的时间没有进行到极限这样的问题,他的回答是绕道而行的,他说:“我们坚持争分夺秒的原则,绝对不放弃。”轻易地就把正面的问题回避了,当然,细心的人还是能看出他的回答的后面是有丰富的内容的。记者问:“有没有人宣布停止搜救,开始破拆?”记者太小样了,这样的问题谁敢直接回答?这不是在他面前挖了陷阱吗?太有些不厚道了吧?那邵曳戎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市局给我们的命令是争分夺秒、绝不放弃,要找遍机车每个角落。”太漂亮了。说到铁道部要把车厢吊到地面搜救时,记者问:“铁道部的另外一个方法,他有没有说什么好处?”邵曳戎回答:“我不提他的理由,我只觉得自己的观点正确。”看看,多高明的回答。类似这样的智慧的答问在与记者的对话过程中比比皆是,让人拍案叫绝,照我看来就他应对记者的能力去做交部的新闻发言人差不多也都够格了。
据上可知,邵曳戎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他的第一个智慧源自他对生命的仁爱之心和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这说明他是一个善良的人,而第二个智慧是我们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培养的结果。环境能培养人绝不是一句空话。在我们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里,就怎样说话来说大致有三种人,一种人喜欢说假话空话大话恭维话,这样的人不少,他们被认为是聪明的人,是识时务的人,他们有更多的获得表扬或荣誉的机会;第二种人是说真话的人,他们是一般被认为是不识时务的傻子,吃大亏的也一定是他们;最后一种人是决不愿说假话,可也知道真话是不能随便说的,于是就把话说得很策略,这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邵曳戎就是这样一个有智慧的人,时下我们还是要对这样的人表示出敬意的。
2011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