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丹直指 大丹直指注释

大丹直指

邱處機

一、論三寶三要

修煉有三寶三要。

三寶者,精、氣、神也。精,先天一點元陽也;氣,人身未生之初

祖氣也;神即性,天所賦也。此三品上藥,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

化道,三寶之旨也。

三要者,一曰鼎爐,異名雖多,而玄關一竅,實鼎爐也;二曰藥物,

異名亦多,而先天一氣,實藥物也;三曰火候,名亦甚多,而元神妙用,

實火候也。

二、論三關三田

夫背後尾閭、夾脊、玉枕,謂之三關,屬督脈,為陽;前面上丹田、

中丹田、下丹田,謂之三田,屬任脈,為陰。此陰陽升降之路,自背後

督脈上來,即屬子,自前面任脈下去,即屬午,子午抽添,所謂周天火

候是也。

先說三關:

尾閭關在背後夾脊下,脊骨盡頭處,其關通內腎之竅。直上至背後

對內腎處,謂之夾脊雙關。又上至腦後,謂之玉枕關。三關通起一條髓

路,號曰漕溪,又曰黃河,乃陽氣上升之路。

再論三田:

泥丸謂之上丹田,其穴在兩眉正中入內三寸之地,方圓一寸二分,

虛間一穴,乃藏神之所。心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黃庭宮也,乃中丹

田,方圓一寸二分,亦虛間一穴,乃藏氣之所,煉丹之鼎。

直下與臍門相對過處,約有三寸六分,故曰「天上三十六,地下三

十六。」自天至地八萬四千里,自心至腎八寸四分,天心三寸六分,地

腎三寸六分,中丹田一寸二分,非八寸四分而何。

臍之後,腎之前,名曰偃月爐,又曰氣海。

稍下一寸三分,名曰華池,又曰下丹田,方圓一寸二分,亦是虛間

之穴,乃藏精之所、采藥之處。此處有兩竅,向上一竅通內腎,直下一

竅通尾閭,中間乃無中生有之竅,強名曰玄關,直一之氣產生之時,玄

關自開。

三、論奇經八脈

八脈者,沖脈在風府穴下,督脈在臍後,任脈在臍前,帶脈在腰間,

陰蹺脈在尾閭前陰囊下,陽蹺脈在尾閭後二節,陰維脈在頂前一寸三分,

陽維脈在頂後一寸三分。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

以陽氣衝開,故能得道。八脈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氣之祖。

采之惟在陰蹺為先,此脈才動,諸脈皆通。次督、任、沖三脈,總

為經脈造化之源。而陰蹺一脈,上通泥丸,下通湧泉。

倘能知此,使真氣聚散,皆從此關竅,則天門常開,地戶永閉,尻

脈周流於一身,貫通上下,和氣自然上朝,陽長陰消,所謂「天根月窟

閑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

得之者身體輕健,容衰返壯,昏昏默默,如醉如癡,此其驗也。

四、論坎離水火

大丹直指 大丹直指注释

當人未生之時,一點初凝,總是混沌性命。

三月而玄牝立,臍如瓜蒂,兒在胎中,隨母呼吸。

既生而剪去臍帶,天翻地覆,則一點真陽,凝聚於臍中。

乾變為離,坤變為坎,故神出氣移,遂不復守胎中息。息不守則心

火屬離,如汞欲飛,又加以思虛念想,益不與腎水相接。

腎水屬坎,如鉛欲沉,又加情動失固,益不與心火相接。

腎自腎,心自心,水火各居,是任其升沉,坎離不得顛倒矣。不但

不能生丹,而且生疾病耳,焉有生理。

又論胎息,呼不得神宰,一息不全,吸不得神宰,亦一息不全。

使息息歸根,以接先天元氣,神入氣中,氣包神外,如胎兒在母腹

中呼吸一般,即為胎息。蓋呼吸者氣也,神者心也,以神馭氣,以氣留

形,以神馭氣而成道,即以火煉藥而成丹也。

五、論呼吸

訣曰:氣是添年藥,心為使氣神;能知神氣祖,便是得仙人。

蓋呼吸所從起者也,呼為父母元氣,吸為天地正氣。

令氣合形,神合氣,則命在我矣。凡人不知收藏呼吸之地,強閉出

入,與死靜者無異。又或任其出入,則元氣隨呼氣而出,反為天地所奪。

是以有抽添之說,使氣之呼吸至於根蒂。

吸自外而內,呼之亦入內,吸則來於子宮玉洞,呼則直上昆侖巔頂,

呼吸旋為一氣,成為胎息。

雖然,一氣如何至此?蓋呼吸久,但覺有一吸至於內,久之而並不

覺氣急,猶子在母腹時,即為胎息也。

但凡人只知吸之在內 ,不知呼之亦在內,知之則可奪天地之正氣矣,

而後方謂之「添年藥」。

六、論玄竅

又曰:汝欲內呼吸,汝當得其一,則萬事畢。

一之為物 , 有兩竅 ,兩竅又止一竅。

此一竅也,無內外,無邊際,中有乾坤理五氣、合百神,此根蒂之

處、結胎之所,性命始於此,精氣神俱生於此。

及吾生身受氣之初,父母精氣相交之頃,流注一線之路,其中似有

一管相通,故曰無孔笛,沒口人吹也。

有此管,然後生腎,生諸臟腑,一身經脈,皆從此生,又曰總持門,

曰三關要路。

在母腹時,吸至此竅,合天降,呼從此竅,合地升,又名為龜鼻頭,

惟此一竅,乃內呼吸之根蒂,先天元氣實游於此,天地正氣實從此入。

人以命門為玄,腎堂為牝,此處立基,謬之千里矣。不知玄牝乃天

地之根,在西南坤地,臍後腎前,而又非臍下一寸三分,亦非兩腎間之

空竅。此乃真竅,能得而知。上通泥丸,下透湧泉,中接心腎,內虛而

直,不可形求,不可意取。先天真種實藏于此,通天地,通神聖,得則

生矣,失則死矣,「真人之息以踵」者此也。

此天仙下手處,舍此而下,酆都九幽者也。

七、論塞兌垂簾

塞兌者,口開神氣散,故塞之也。垂簾者,眼全開神漏,全閉神昏,

惟垂簾微啟耳。兩眼之中即天根,即所謂性命關也。

其根生於眼,眼屬心,心生造化,自屬玄之又玄者,仙家謂之玄牝

之門。

心腎內日月,交接於內,兩眼外日月,交接於外,攢簇水火而不散,

氣自調矣。

八、論回光調息

欲明回光調息,須知觀音常之妙用。

觀音堂者何?觀屬眼,音屬耳,眼屬心,耳屬腎,心腎相接處,為

觀音堂,主持一身神氣者也。

其法自兩眼角收心一處,收到兩眼中間,以一身心神,盡收此處,

所謂「乾坤大地一起收來」是也。心定之後,自此用眼下看鼻尖,直下

看到臍下。

眼常在此處,寂然不動,任鼻呼吸,調息綿綿,若存若亡。不假工

夫,則真息自調,「息不由於鼻外,思維止於身中」。正謂此耳。

又曰「蟾光終日照西川,即此便是藥之根。」蟾光即眼光也,西川

即臍下坤地也。

如此回光於臍下,以調真息,是神入氣穴。

回光日久,腎中一點真陽,上與心神相合,則心息相依 (內息者氣

也 ),心息相依則水火既濟。

回光調息工夫,遇靜即行,不拘子午,十二時中皆可為。

即行功時,意失便收來,所謂「放去收來總是伊」。

是工用久,心內自悟,五賊先去,五賊乃眼耳鼻口意。

眼不外視而內照,則魂在肝而不從眼漏;耳不聞聲而返聽,則精在

腎而不從耳漏;鼻不嗅味而調息,則魄在肺而不從鼻漏;口不開言而塞

兌,則念在脾而不從口漏;意不妄想而默守,則神在心而不從意漏。如

此精神魂魄意,攢簇在坤位,則獨修無漏矣。

九、論採藥

藥者何物,吾身元氣是也。

元氣行乎氣血之中,而耳能聽,目能視,手能持,足能行。然而人

之生,元氣生之也,所以強名其氣曰「命」,而心有神,強名曰「性」,

神氣交,性命合,故曰「雙修」,工夫只在一「雙」字,心火上炎,腎

水下漏,便不雙也,故修性兼修命也。

雙修之道無他,不過取腎中之氣,以合心中之神耳。

採氣之訣:脊骨二十一節,自下而上,七節之旁,兩腎居之。天一

生水,夜子時後,一陽初生,身中元氣,從尾閭穴,自下而上,卻行到

腎。兩腎中間有一竅,正七節之中,元氣從此而出,衝動陽關。

所以人睡到半夜子時之後,外腎陽舉。陽不自舉,內腎竅中之氣發

出而外腎舉也。

當其內腎陽氣將到外腎之時,不妨披衣起坐,垂目閉口,調息綿綿,

存想兩腎中間,若有氣從此出,此氣即謂之鉛,為水中金也,又名白虎。

夜夜行工,坐更餘方睡。

腎絡連心,下動上應,一月之間,覺兩腎中間氣動而出,只因起坐,

寂然不動之中,複以色情采之,欲罷不能,欲解不釋,此氣不得順而下

行,乃逆而上行。丹道只在一「逆」字,順於凡母則成胎,逆受靈母則

成丹。

外腎不舉,便是陽氣不行之驗。不采之采,是名為采,而所謂煉精

化氣者也。

又人吃五穀諸味,濁化為渣,清化為津,津又化為陰精,陰精不煉,

便作怪想淫欲。

只用丹田自然之風,吹動其中真火,火在下而水在上,水得火蒸,

自然化氣而上騰,蒸透一身關竅,是為煉陰精而化真氣也。

十、論交媾

既覺腎水上升,便以心氣下降。

心氣謂之汞,以其木生火也,又名青龍。

心氣下降,則水火迎合,心腎二氣,自然交媾,即身中夫婦也。

以意為媒,用意勾引,意即中央土也,又曰戊己土。

所謂交媾,只心腎二氣,迴圈於心下腎上之間,玄門指為洞房。

迴圈百遍,交媾數足,自然落于黃庭 ( 下丹田 )相迎。

無夜不交媾,夜夜落黃庭,則夜夜元氣凝聚。

常人以之延壽,玄門以之修煉,皆借此氣為丹頭也。

十一、論河車

元氣積聚丹田,上無路可通,只得下穿尾閭,由尾閭而夾脊、而玉

枕、而泥丸,則背後氣通也。

前降之氣,愈引後升之氣,上而複下,下而複上,玄門所謂「河車

運轉」、「夾脊雙關透頂門,修行徑路此為尊」者也,總之是任督二脈

通。任起中極之下,上至咽喉,屬陰脈之海,督起少腹以下,至上鵲橋,

屬陽脈之海,二脈通,則百脈皆通。

又曰「皆在心內運天經」,「天經」即二脈也,「晝夜存之可長

生」也。

運轉之後,複落黃庭,自覺黃庭內有氣存焉,以心常常照顧,所謂

心息相依,又謂凝神入氣穴者此也。行住坐臥,照顧不移,神氣自凝,

一氣既歸中,鼻中氣自微,所謂「調息要調真息息」者此也。

十二、論采真陽之氣

丹道當夜氣之未失,但凝神聚氣,端坐片時,少焉神氣歸根,自然

無中生有,漸凝漸聚,生出一團陽氣。

聞至人調息養性之訣,無非精氣通身,煉一身之陰氣而已。

若於寂然不動之中,複有動機,即如法采之,此時更加觀照而凝神,

以助火工。

即不必三個月時候,或靜坐時,或睡醒時,覺腹中有沖和之氣,升

撞不定,此真陽之氣動也。

即用微意,采此真陽之氣,引到頂上正路中,所謂「倒行逆施,以

能升頂」者此也。

複自頂上引至腹中,又自腹中引入尾閭關。

前後數回,片晌工夫,一得永得,其氣常自周流矣。

十三、論合日月真氣

又曰:能奪天地之真氣,可以長生。法可早晨于高處,向日靜坐,

存想太陽包羅吾身,連身化為太陽。無思無欲,混混沌沌,天地之氣漸

漸歸於吾身。

亦可二六時中只向日,如日在東,眼則向東,日在西,眼則向西。

總是吾身與太陽相抱,輪轉不息,方能得之。

合月之氣亦然。

十四、論接天地之氣

然凝一之久,又複周流迴圈不已。

鼻息之氣接天地之氣,天地之氣從鼻入,接著腎中之祖氣,與之混

合一運。

此人之氣而漸與天地合,以為後來煉氣化神張本,補益吾鑿喪之真

氣,所謂“竹破以竹補”也。

又以此融化凡精,而生真氣,真氣已足,自然化神,充滿一身內外。

十五、論得丹

如欲得丹,必須棄世大靜,小靜三日,中靜五日,大靜七日。

靜中自然生動,所謂「人死自活」,此時全仗道友護持之力。

「混沌鴻蒙,牝牡相從」,鴻蒙者一氣未分時也,相從者陰陽混於

中而不相離也。

當其未離也,神凝氣聚,混融為一,內不覺一身,外不覺宇宙,與

道為一,萬慮俱遣,溟溟滓滓,不可得而名,強名曰「太乙含真氣」,

又名曰「先天一氣」,為金丹之母。

今人不知大道之祖,或指真鉛為先天,或指天一生水為先天,或指

兩腎中間靈明處為先天,皆非大道之先天也。

又曰「採鴻蒙未判之氣,奪龍虎始媾之精。」閉入黃房,煉成至寶,

寂然不動,則心與天通而造化可奪。

又曰「不向腎中求造化,卻於心裏覓工夫。」

勤而行之,可與鍾呂並駕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3415.html

更多阅读

q宠大乐斗炼丹炉怎么升级 q宠大乐斗2怎么升级快

q宠大乐斗炼丹炉怎么升级——简介q宠大乐斗新增了炼丹炉。我们就来介绍q宠大乐斗炼丹炉怎么升级。下面就听我开始讲讲吧!q宠大乐斗炼丹炉怎么升级——方法/步骤q宠大乐斗炼丹炉怎么升级 1、

上清集 大丹直指txt

海南白玉蟾著游仙岩记黄叶飞云新雁篆空庭蕙破玉篱菊铸金有客来自琼州蓬发垂颐黧面赤足缯草文躯露胫半裎横锡袒肩气槩越尘所适上清之三华谒云谷君于薄暮竹锁翠烟檐铎檄风龛灯微红栖鹊呼雏客乃驰怀饮瀑茹之丁宵御枕偃仰无梦矍然凭  

声明:《大丹直指 大丹直指注释》为网友心中无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