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阁天后宫 蓬莱天后娘娘




蓬莱阁天后宫 蓬莱天后娘娘





显灵门:进入仙境自然有神仙显灵,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显灵门。显灵门是天后宫的宫门。天后宫里供奉的是海神娘娘,过去渔民最崇敬的就是海神娘娘,常来这里祈祷海神娘娘保佑出海平安无事。
天后宫: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后宫的前院。天后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单体,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占地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
戏楼:这一建筑是戏楼,每年正月十六是天后宫庙会,人们在这里演戏,向海神娘娘感恩,祈祷娘娘保佑平安。戏台两侧台柱上刻有对联,上联为:“乐奏钧天,潮汐声中喧岛屿”。意思是这里的钧天广乐演奏起来,使潮涨潮落的涛声在岛屿中喧闹。(“钧天”是“钧天广乐”的省说。)下联为:“宫开碣石,笙歌队里彻蓬瀛”。意思是面对着天后宫的绝佳戏楼,笙竹管弦之声响彻了蓬莱、瀛洲仙境。
戏楼上有一横额,上写“观止矣”,即“叹为观止”。意思是看了这里的戏,别处的戏就不需要再看了。(“观止”二字取自《左传》。据记载,鲁襄公二十九年,吴王季札去鲁国访问,要求欣赏一下鲁国歌舞,鲁王答应了他的请求,演出了各种音乐舞蹈给他看,当季札看完一个舞蹈以后,对陪同的人说:“观止矣,若有它乐,吾不敢请矣。”意思是说,我已经欣赏到最高境界的艺术了,虽然有别的舞蹈,我也不敢提出要看了。从此,“观止矣”一词便流传下来。)
坤爻石: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象三台星座,三台星是星宿名,也叫三能星,属太微垣(天区名)。《晋书·天文志》云:“三台天星,两两而居,西二星曰上台,次二星曰中台,东二星曰下台”,为此清代大学者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刻石嵌于天后宫前殿外壁上。阮元在清代官至湖广、云南总督,精于书法,善于金石,墨迹传世不多,此隶书刻石极为珍贵。后来知府张又因六石排列形式象易经中的八卦之一坤卦(“爻”是易卦的基本符号,八卦的变化取决于爻的变化),所以称它为“坤爻石”。蓬莱阁是一处山体园林,“石为园之骨,水为园之脉”。丹崖山上没有天然水源,伴在一侧的大海却弥补了这一缺憾。作为“园之骨”的丹崖石,却是混然天成的。这几块“坤爻石”,是当年劈山建阁时特意留下作为点缀的。古人认为:天为乾,地为坤,男为乾,女为坤,所以这个名字也昭示着天后宫里供奉的是一位女性海神。
这里是天后宫的前殿。这两位门神一是嘉应,一是嘉佑,是保护天后的神将,传说他们都是天后在莆田湄州降伏的妖怪。
宋庆书“篪”字碑:这块石碑上的“篪”字,笔力遒劲,字形端庄。是清朝太子少保宋庆(蓬莱人)所写,刻于清光绪十五年。篪是古代用竹管做成的一种乐器。宋庆书写这一“篪”字是有一段来由的。原来,宋庆原配夫人马氏早逝,只留下一个女儿。继配滕氏婚后一度不孕,后经多方医治,终于生一子。当时宋庆已五十岁,老来得子,乐不可支,遂取名“篪”。不料此子三岁夭亡,宋庆悲伤不已,终日默念着“篪”的名字。写字的时候也是“篪”呀“篪”地写下去。结果熟能生巧,久而久之,这个“篪”字便写得十分流畅有力,成了一笔“篪”。
“福”字石刻:这是一个花体“福”字,是五代宋初道士陈抟写的。(陈抟是河南鹿邑县人,生于晚唐,屡试不第,从此无意功名,先隐武当山九宫岩,服气辟谷,二十年后移隐西岳华山云台观,宋初曾进见宋太宗赵光义,被赐号希夷先生。著有《无极图》、《先天图》。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泰华山陈抟高卧》,开始使其神化,成为道教真人。)“福”字是由田、给、于三字组成,意为种好田地、给人幸福。我们当地称它为狗头福,多摹写在映壁上。
“寿”字石刻:这里一个草书“寿”字,也是五代道士陈抟写的。“寿”字是由“富”、“弗”、“林”三个字组成,意为植好林木,富足长寿。(此碑是清代一位地方官吕周玉按他从华山带来的拓片摹刻的。)
垂花门:由门上两个倒垂的贴金花蕾而得名,是古时皇族或达官显贵内眷居室才有的专用装饰,显得庄重、严谨。据说在古时未经允许,贸然闯入垂花门,必受严惩。由此可见,天后娘娘地位极高。
唐槐:这棵古老的唐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传说当年八仙中的铁拐李与吕洞宾在这里下棋,烈日当头,为了遮荫,铁拐李从他那宝葫芦里取出一粒树种,撒在地下,霎时间长出了这棵大树。因为是仙人种的仙树,所以长寿不死。此树树心虽然已空,但枝叶仍十分茂盛。清道光十六年(1836)天后宫发生火灾,毁庙观三十余间,唯独此古槐得免,可谓奇迹。
天后宫正殿:蓬莱阁的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宫庙宇之一。正中端坐的是天后,再塑金身。天后是海峡两岸人民虔诚信奉的海神,北方人称她是海神娘娘。在她的家乡福建莆田一带,人们亲昵地称她为“妈祖”,因此许多地方奉祀她的宫庙叫“妈祖宫”。天后姓林,名默,福建省莆田湄州湾贤良港人。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卒于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日,时年28岁,终身未嫁。林默的父亲林维悫(原名林源,因重其六世祖名而更名),宋朝初期为福建莆田巡检,母亲王氏,共生了一男六女,林默最小。传说林默出生之时,红光满室,异气飘香,林默生下后,直到满月都不哭不笑,默默无声。所以她的父亲给她起名为“默”。据《福建通志》记载:林默8岁随老师读书,10余岁喜欢诵经礼佛,并受到老道士玄通的点化,能驱邪救世。传说,有一年村中发生疫病,死了很多人。默娘指出病源在村中水井里,后来人们果然在井中掏出致病的死鼠,因此民间称她是“灵女”。她还常乘席飘行海上,救助海上遇险船舶,人们又称她为“龙女”。传说林默二十八岁时,有一天在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了头部,落水身亡。但后来人们都说:“人行善事,死后为神”,认为她是升天为神了,是专门到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去了。而且当时还盛行“五行阴阳”之说,认为天属阳,地属阴,而男居阳,女居阴,人们认为海在地上也属阴,最大的海神应该是女性,因此更加尊崇林默。林默死后,历代疆吏大臣奏请皇帝褒封,他们往往故神其说,说她能祷雨防旱,拯救饥潦;又能降伏妖魔,消灾灭疫;还能协助漕运,助战破寇;并能在狂风怒涛中指引海舟,化险为夷,是位法力无边的女神。所以她死后不久,奉祀她的宫庙就应运而生,皇帝赐的封号步步升级。从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首次封为“顺济夫人”开始,至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封为“天上圣母”止,历代帝王共褒封了四十一次,御祭亦数十次。宋代多次封为夫人和妃爵,成为人间宫廷女官的神化名位。元代为了当时南粮北调漕运的需要,五次封褒为天妃,以天上的官职来绥靖四海。到了明代,出使频繁,屡下西洋,而且为抵御海上外来入侵,在沿海有庞大军队设防,随时在海上出击。为绥靖海面,保证航海安全,同样以天妃作为海上保护神屡屡加封。清廷为了统一江山,攻台湾、澎湖,镇压农民起义,对林默的褒封达到了高峰。康熙、乾隆封“天后”,道光封“天上圣母”,嘉庆封号达30个字:“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天后”。
天后身边站的是四名侍女,东西两侧有八名站官,其中有四个海龙王。东边的四个有两个海龙王、两名文官,一个文官手持圣旨,下达天帝旨意。一个手持万法归宗,如果海中的鱼鳖虾蟹兴风作浪,他都记到这上面,属于哪个海的,就交给哪个海龙王处置。西侧也有两个海龙王,两个文官,一个文官手持环海司命,为海神娘娘发布命令。另一个手持印盒,管理行文盖章。
蓬莱阁的天后宫与全国各地天后宫的陪神相比,极为特殊,由四海龙王为天后当站官。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天后宫的陪神是随各地不同的故事定出来的,但总的原则是这些陪神都是由各地不同的水神充作天后的陪神。二是北宋以前海神是龙王,但因为他面目狰狞古怪,又喜怒无常,常在海中兴风作浪,使渔家和航海家畏惧反感,人们从而失去了对他的信仰。三是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皇帝派大臣路允迪出使高丽,临行前曾降御香向东海龙王做了祈祷,但在海中遇到大风,情况十分危急,危难中恍然见到救他生命的是桅杆上端坐的一位朱衣女神而不是海龙王。回朝奏明圣上,首次封天后为“顺济夫人”,并赠匾建庙。蓬莱阁天后宫道光年间的碑记载:“宋徽宗时,建天后圣母庙,乃于阁西营建焉,时在宣和四年,计建庙48间……”宋代中后期海神娘娘是以妃爵代替了龙王的神性,成为专司海上交通安全的保护神了。四是元代以后,历代朝廷晋封海神娘娘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便可以天上的官职来控制茫茫大海中的一切神怪妖气,她的活动范围远远超越了四海龙王所管辖的区域,所以四海龙王要听她的调遣,为她站班;五、在妈祖故乡莆田,有《天妃降龙》的剧本,是当地人们为歌颂天妃所演的地方戏剧,说的是天妃降伏东海龙王的故事。这就是四海龙王为什么成了天后的站官的几个原因。
后殿是天后的卧室。门上的匾额“福赐丹崖”四个字是我国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先生题写的,意为天后娘娘把福气赐给每一位来到丹崖山上的人。东西两间设有天后床铺。
另外,在这个寝宫的院落里,有一个极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在东西厢房的屋檐下藏着四句诗。大家感兴趣的话不妨找找看,这是清朝乾隆时登州知府陈葆光写的一首诗的前四句:“直上蓬莱阁,人间第一楼。云山千里目,海岛四时秋。”想那古代,承建者在那砖坯上一一雕刻,而后入窑烧制成砖,再运到这里分别砌于四处檐下,两两相对,文序不乱,其独特之匠心,由此可见一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3496.html

更多阅读

蓬莱阁天后宫 蓬莱天后娘娘

显灵门:进入仙境自然有神仙显灵,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显灵门。显灵门是天后宫的宫门。天后宫里供奉的是海神娘娘,过去渔民最崇敬的就是海神娘娘,常来这里祈祷海神娘娘保佑出海平安无事。天后宫:现在我们来

孙振耀领教 HP大中华区总裁孙振耀退休十五天后九大感言

      一、关于工作与生活  我有个有趣的观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岁的白领,40岁以上的员工很少,二三十岁的外企员工是意气风发的,但外企公司40岁附近的经理人是很尴尬的。我见过的40岁附近的外企经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后大

宗庆后家族 宗庆后,2007商界“超男”

还记得2001年史玉柱还钱事件,当年围绕史玉柱还钱的事件,各大媒体报道可谓是铺天盖地,对商业伦理、商业道德、企业家社会责任的探讨一轮接一轮。不管对史玉柱的行为赞赏还是不屑,2001年中国商界无疑是个史玉柱年,史玉柱因此还成功当选中

天网隐形杀手 别让职业压力成为隐形杀手

  近年来,因为工作压力和职业枯竭(JobBurnOut),一个个社会精英的生命在我们眼前消逝的事例越来越多,青岛啤酒老总彭作义游泳时心脏病突发死亡、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54岁猝死在跑步机上、大中电器总经理胡凯因心脏病去世、均瑶集团总裁王

声明:《蓬莱阁天后宫 蓬莱天后娘娘》为网友限量版青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