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研究博士论文精选(3)
美学回家——沃尔夫冈.韦尔施的美学理论研究
【作者】王卓斐;
【导师】顾彬(WolfgangKubin)
【作者基本信息】 山东大学,文艺学, 2010,博士
【摘要】 本文拟从德国美学的理论语境出发,系统地论述韦尔施以感性学为主旨的美学主张。通过对其思想的形成背景、建构过程、主体框架及现实应用的考察与分析,阐述韦尔施为扭转德国艺术哲学格局中出现的压制感性的独断论症候、推动美学重归感性学起点所作的种种努力。通过这样的研究,文章试图揭示韦尔施美学的基本精神与德国美学传统之间的传承和过渡关系,并引导人们 从宏观的角度反思德国美学的历史与现状,对其当前及今后的感性学发展趋向获得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基于以上的构想,本文将从“历史篇”、“理论篇”和“实践篇”三方面展开论述:“历史篇”从纵向的维度入手,沿着美学的发展轨迹,考察这一学科创立之始是怎样的情形,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怎样的转折直至转机。这主要指美学由感性之学转化为艺术哲学,又从艺术哲学向感性学回返的演变过程。这样的研究旨在廓清韦尔施美学的基本理论背景,同时表达这样的观点,韦 尔施的美学主张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实上,它是前人思考与经验的延续,是与美学对象的变迁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按照这一思路,美学对象的演变被划分为三个 阶段——“美学学科的诞生”、“走向美的艺术的科学”和“感性的复苏”。“美学学科的诞生”反思鲍姆加登的理论成就,纠正那种仅将其视为美学的命名者而非 创立者的传统误解,同时有意突出这样一点:在鲍姆加登创建美学的时候,他把研究的对象定位于个别、具体的经验领域,试图通过确立一门面向感性认识的学问, 以此来弘扬和捍卫感性活动的独立性。然而,从根本上讲,这一学术宗旨并没有被坚定地贯彻下去。“走向美的艺术的科学”意在指明,继鲍姆加登之后,德国美学 研究开始脱离感性学的理念,转向对美的艺术的思考,由此迎来了一个“艺术哲学”的时代。这一过程是由康德、谢林和黑格尔等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联袂完成的。 其中,康德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他通过对审美判断的先验法则的分析,令美学的重心偏离了感性学的立场;谢林继承了康德的立场,在抵制感性学主张的同时,将 艺术确立为把握万物的本原存在——“绝对同一性”的最佳途径;到了黑格尔,鲍姆加登的美学主张遭到了彻底的抛弃。黑格尔将艺术纳入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进程 之中,并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奠定了艺术哲学的最终格局。在这一格局的支配下,古典美学的主要任务成为通过艺术的手段诠释某个绝对、唯一和永恒的美的 概念。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美学出现了回归感性生活的趋势。对此,“感性的复苏”着重分析三个关键人物——尼采、海德格尔和阿多诺。尼采基于生理学的 立场,将审美判断界定为基于强力意志而对感性世界所作的有限的透视;海德格尔从此在的时间境域出发,将“美”的诞生诠释为与感性活动相连的“事件”(Ereignis);阿多诺则以颠覆同一性为目标,提出将非同一性的经验要素重新纳入美学的范畴。三位理论家的共识在于——美学应脱离艺术哲学的话语模 式,回归广阔的感性空间。然而,这些努力并未从根本上撼动艺术哲学的总体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今德国美学的感性学转向”将呈现这样一幅景观:自20 世纪后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以更加坚决的姿态批判艺术哲学对感觉经验的轻视,呼吁恢复鲍姆加登的原始意图,将感性活动置回美学的中心。对这些学者而言, 目前有两个关键问题急待解决,一是为感性学转向寻找合法的理论支撑,二是如何正确对待不同感觉经验形式(尤其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差异和关联。而上述问题 同样成为韦尔施美学思考的重心。依照“历史篇”所提供的理论背景,“理论篇”侧重于从横向的角度考察韦尔施美学的形成过程并对其思想的主体框架进行论述。在此期间,将有意识地插入历史的维度,把韦尔施本人的思考纳入到美学的问题史中。通过同美学发展过程中有关感性的重要论题的比较与印证,在他的思想与美学 史之间建立一种对话的关系。“对传统美学悖论的揭示”阐述韦尔施对德国传统美学所作的总结性的反思。在此,将突出他的核心结论——美学向艺术哲学的转变是 对鲍姆加登美学理念的扭曲,而艺术哲学格局的发展成型则是一段压制感性的历史。它令美学远离了现实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经验世界面前陷入了失语的状态。批判过后将引出韦尔施的理论主张——美学若想摆脱目前的困境,唯有脱离美的艺术的牢笼,重新回归-门宽泛意义上的感性学说。从这一指导思路出发,“美与真的融 通”首先阐明,韦尔施如何立足于存在论这一基本的维面为感性学转向确立了有力的理论支点。这主要体现在,他通过“美学”一词的溯源研究,汲取了以亚里士多 德感觉学说为代表的古希腊感性学理论精髓,将感性认识确定为人的存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由此令美学与人的生存境遇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联。随后阐述韦尔施对美学学科定位问题的思考。在此将着重分析他的“认识论的审美化”命题。该命题从感性学的语境出发,揭示了在建构概念、原理和规则时经验因素的基础作用。 通过这一命题的探讨,点明韦尔施旨在将美学作为一门基础认识论学科予以建构。其间,通过对鲍姆加登、康德、尼采及当代学科相关话题的梳理,指出“认识论的 审美化”并非韦尔施的独创,而是在与传统理论的互动中走向成熟的。“韦尔施的美学构想”论述韦尔施对美学发展的总体设想:美学应当涵盖与感知相关的所有问 题,承认围绕感知主干所形成的各类审美视野的合理性;以“多样”与“过渡”并举的公正立场对待不同类型的审美经验和美学理论;运用横向分析的方法揭示美学中的跨学科结构,并积极开展美学与其它学科的互动交流。通过上述总结和归纳,阐明韦尔施美学追求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立场。他力图结束长期以来用单一的美学原理和概念统规异态纷呈的感性世界的做法,重新确立美学与经验活动的亲和关系。同时,对理论的感性来源的高度重视,令他的美学思想避开了陷入抽象空洞的界说的危险及面对生活世界的失语状态。凭借不断返回经验原点的方式,他的研究始终对一切理论保持了清醒的反思意识,从而处于不断开放和更新的进程之中。 理论的生命力取决于它能否面对当下的生活,为此,“实践篇”将择取韦尔施立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背景而提出的审美与反审美命题进行实际的审视和检验,探讨它如何能有效地干预单一、肤浅的审美化的迅速蔓延,帮助人们重塑多姿多彩的感觉体验。为了确保研究不流于表面的意义,在论述过程中,文章将始终结合韦尔施感 性学的理论基调,将他的具体观点还原到其思想的总体结构中予以理解。“日常生活审美化浪潮的兴起:以德国为例”描述20世纪50年代起步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德国的发展情况。作为向商品化社会迈进过程中出现的美学景观,日常生活审美化指缘于经济的考虑、依照美的方式对现实要素所进行的改造。20世纪70年代 后期以来,这一现象开始在现实领域全面地扩展,从而具有了普遍性的意义。之后,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批判”中,将简要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美学界 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探讨,列举其中的批评、赞扬与褒贬共举三种不同的视角。介绍上述背景知识的目的,在于使人们大体了解韦尔施日常生活审美化思考的现实和理论的语境。“对日常审美化双层内涵的辨析”着重强调韦尔施依据感性学立场、对日常生活审美化所持有的否定与批判态度。这主要体现在,他通过反思日常生 活审美化的双重内涵——侧重浅表形式感的物质审美化和崇尚视觉化体验的精神审美化,揭示了人的感性活动所为之付出的巨大代价,即感知能力的扭曲与多元体验可能性的消解与遮蔽。但是,这样的批判并不意味着,面对审美化的弊端,人们只能束手无策。对此,“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疗救”阐述了韦尔施所作的努力。首先, 在理论层面,他通过对感知结构特性的分析,确认了“审美与反审美的辩证逻辑”。其中,审美关联着一般意义上的感官知觉,而反审美则涉及感官知觉的反面,指 示着感知能力丧失的状态。审美与反审美有着一体两面的辩证关联。它揭示出,感知的同时总会有无法被感知到的东西。韦尔施认为,为了保证研究的公正性,当代 美学应将反审美纳入考察的视野。在理论的分析之后,“审美化时代的反审美化倾向”主要探讨反审美化的两种表现形态——麻木化和否定化。麻木化作为对审美化 泛滥的本能反应,指由于持续遭受感官刺激所出现的感知能力丧失殆尽的状况。否定化则是针对感知模式的硬性灌输所采取的有意识的反抗行为。韦尔施把具有否定内涵的反审美化当作疗治日常审美化弊病的希望。在操作策略方面,他寄希望于艺术的途径。为此,“审美化的时代,艺术何为?”将结合艺术(尤其是先锋艺术)的实例,考察艺术作品中的反审美内涵及具体表现形式。这一论述过程旨在阐明,在韦尔施这里,反审美乃是一种艺术本身所固有的、有待人们去大力发掘的潜在特 性。在审美化时代,它能够以新的冲击力激活原已变得麻木的感官,令人的丰富多彩的感觉体验得以恢复和重建。这样的观点并不意味着艺术绝对超越于生活,勿宁 说,它始终坚持了艺术与生活的横向互动的关联。结语部分有意表达这样的见解:韦尔施的理论并非是对德国美学传统的全然否定与消解。他所试图扭转的,不过是 美学发展期间所出现的与感性为敌的独断论症候,而他所竭力倡导的,乃是推动美学复归它的本原。因此,某种程度上讲,韦尔施的美学主张属于当代条件下对传统思想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愈益频繁的今天,这一带有“回归”色彩的美学理念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家园意识。它有力地告诫人们,在推动多元化交 流的同时,不应忽视对自身传统的守护和捍卫,勿忘自己的本根。
【关键词】 美学; 感性学; 艺术哲学; 认识论的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反审美;
美学回家
内容摘要 8-11
AUFBAU12-18
前言 18-28
一、韦尔施的履历与美学贡献 18-20
二、研究状况 20-26
(一) 国外 20-24
(二) 国内 24-26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任务 26-28
历史篇 美学对象的变迁 28-68
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诞生:重读鲍姆加登 28-39
一、命名者?创立者 28-32
二、面向感性认识的学说 32-39
第二节 走向"美的艺术的科学"39-52
一、康德:审美判断的先验法则 39-45
二、谢林:艺术是绝对同一性的最高表征 45-49
三、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49-52
第三节 感性的复苏 52-68
一、尼采:强力意志的彰显 52-55
二、海德格尔:时间境域的绽开 55-59
三、阿多诺:同一幻象的瓦解 59-63
四、当今德国美学的感性学转向 63-68
理论篇 韦尔施的美学重构 68-103
第一节 对传统美学悖论的揭示 68-73
第二节 美与真的融通 73-88
一、返回"感性之学"73-78
二、认识论的审美化 78-88
第三节 韦尔施的美学构想 88-103
一、综合的研究视野 88-94
二、"公正"的美学原则94-97
三、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与横向分析法 97-103
实践篇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批判与疗救 103-131
第一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浪潮的兴起:以德国为例 103-106
第二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批判 106-112
一、几种批判的视角106-108
二、韦尔施对日常审美化双层内涵的辨析 108-112
第三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疗救 112-131
一、审美与反审美的辩证逻辑 112-116
二、审美化时代的反审美化倾向 116-119
三、审美化的时代,艺术何为 119-131
结语 131-134
参考文献 134-14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40-142
致谢 142-143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杜夫海纳美学中的主客体统一思想研究
【作者】 董惠芳;
【导师】 朱志荣
【作者基本信息】 苏州大学, 文艺学, 2010, 博士
【摘要】 对于杜夫海纳的整个哲学、美学体系来说,主客体统一是一个核心问题。在由胡塞尔开创的以超越笛卡尔以来的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为目标的现象学运动中,杜夫海纳继承、借鉴和发挥了胡塞尔、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梅洛-庞蒂以及康德等人的相关思想,走出了一条从美学领域着手寻找主客体统一的道路。他从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开始,最后走向了自然哲学的建立,其中,主客体统一的思想始终是贯穿的主线。杜夫海纳的主客体统一思想,在审美对象、审美知觉和审美经验等问题中得到了系统而集中的表现。具体来说:在审美对象理论中,杜夫海纳始终力图贯彻“审美对象是一种主客体统一的产物”的思想。他通过综合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的意向性理论,把审美对象界定为知觉对象。并且认为,审美对象只能在审美知觉中诞生,而且,不可须臾脱离审美知觉。这就使得审美对象成为一种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审美对象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感性、意义和形式。杜夫海纳认为“感性是感觉者和感觉物的共同行为”,这种认识决定了感性是一种主客体相互统一的行为。审美对象的意义尽管是主观赋予的,但杜夫海纳坚持一种意义客观性的立场。杜夫海纳认为形式是“主体同客体构成的这种体系的形状”,因而,每一个审美对象的形式都是不同主体在与他所处的世界的交往中形成的;对于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杜夫海纳把审美对象看作“为我们”存在的“自在”“自为”的“准主体”,这使得审美对象与作为欣赏者的“我们”形成了一种交流和对话的关系,从而成功地克服了传统美学在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问题上的主客二元对立的局限性;审美对象既然不是现成存在的,它就有一个生成方式的问题。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对象是通过“表演”而生成的。表演者的表演使表演者的主观意识与艺术作品的客观表现结合起来,创作者的表演使创作者的主观意志与他的作品的内在生命统一起来,欣赏者的表演使欣赏者与欣赏对象达成某种程度的一致;审美对象的世界突出了人与自己所创造的对象的相亲相融乃至亲密无间,它使人回到主客未分的本源,实现了人与世界的和谐。杜夫海纳的审美知觉理论,始终以超越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为目标。他创造性地融合了现象学前辈的思想,将现象学的知觉理论推进到审美知觉的研究领域。杜夫海纳把审美知觉看作一种指向审美对象的特殊知觉方式,这主要是通过与普通知觉的对比得出的。无论是审美知觉的各要素、审美知觉的功能,还是审美知觉的特征,都指向一种主客体统一的特殊性,这与普通知觉总是企图驾驭对象的主客对立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杜夫海纳还通过对审美知觉中的想象和理性因素的探讨,尝试克服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局限性。关于想象,他吸收康德的先验理论,把想象分为先验的想象和经验的想象。他认为先验的想象开拓了形象可以出现的空间,带来了客观性的可能性,而经验想象的执行能力决定了形象的客观性。总体上,杜夫海纳试图得出:虽然想象是人的主观能力,但想象和想象物可以是客观的的结论;关于理性因素,杜夫海纳通过考察审美知觉三阶段中的理解,认为理解的过程是一个主体与客体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过程。而审美知觉中的“依附性思考”使审美欣赏的过程,不再是主体或客体各居一隅以图控制对方的过程,而成为互为主体不断交流深入的过程。总体看,理解与思考的最大特点是非主导性。这就是说,审美知觉的过程并非审美主体主导的过程,而是在充分尊重审美对象客观性的前提下的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过程。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理论中的主客体统一思想,是通过对审美深度、艺术真实和情感先验等问题的阐述实现的。审美深度作为审美经验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它是审美主体的深度与审美对象的深度相互碰撞的产物。审美深度既取决于主体自身的深度,也取决于客体本身的深度。审美所能达到的深度,代表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经验中所能达到的最深层的和谐。艺术真实作为衡量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尺度,它保证了审美经验的普遍性。杜夫海纳对艺术真实的探讨,从创作、作品和鉴赏三个维度展开。创作真实是创作主体与其作品的协调统一;作品真实是从欣赏者角度提出的对作品自足性的要求;鉴赏的真实是审美主体沉浸于审美对象的情感意义世界时,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认同。情感先验是审美经验中沟通主体与客体的桥梁,是杜夫海纳为解决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交流而提出的。不仅如此,杜夫海纳还把情感先验看作审美经验普遍性的最终根源。在杜夫海纳看来,主体与艺术作品的交流,不同审美主体之间的交流,皆因情感先验的存在。综上所述,杜夫海纳立足审美领域对主客体统一的追求是始终如一的。他对审美对象、审美知觉与审美经验中的主客体统一思想的研究,拓展了胡塞尔现象学的研究范围, 大大促进了西方现代哲学对主客对立等二元论思维的清算。尽管他的体系也存在缺陷,我们看到,黑格尔曾经提出的从主客体统一的角度研究审美活动的方法,经过杜夫海纳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了审美活动的研究中,并且已经成为当代美学研究者们不断受到启发和汲取力量的源泉,这也正是他的理论价值之所在。
【关键词】 杜夫海纳; 主客体统一;审美对象; 审美知觉; 审美经验;
杜夫海纳美学中的主客体统一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4-7
Abstract7-9
导论 13-33
一、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的集大成者 13-16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6-22
三、主客体问题研究的哲学史追溯 22-25
四、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25-30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30-33
第一章 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源流 33-59
第一节 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背景 33-43
一、杜夫海纳与20 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普遍命运 33-36
二、杜夫海纳与20 世纪法国的主要哲学思潮 36-40
三、杜夫海纳与20 世纪法国的主要文艺思潮 40-43
第二节 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哲学渊源 43-52
一、现象学的渊源 44-47
二、存在主义的渊源 47-49
三、先验论的渊源 49-52
第三节 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归宿 52-59
一、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探索 52-55
二、走向自然哲学 55-59
第二章 审美对象理论中的主客体统一思想 59-95
第一节 审美对象的界定 60-65
一、西方传统美学中的审美对象 60-62
二、杜夫海纳对审美对象的界定 62-65
第二节 审美对象的构成要素 65-74
一、感性 66-68
二、意义 68-71
三、形式 71-74
第三节 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 74-81
一、“自在”与“自为”的辩证演绎 74-77
二、“准主体” 77-81
第四节 审美对象的生成方式——“表演” 81-88
一、表演者的表演 82-83
二、创作者的表演 83-85
三、欣赏者的表演 85-88
第五节 审美对象的世界——回到主客未分的本源 88-95
一、再现的世界 88-90
二、表现的世界 90-92
三、审美对象的世界的实质 92-95
第三章 审美知觉理论中的主客体统一思想 95-126
第一节 现象学视域中知觉向审美知觉的发展——以超越主客二元对立模式为主线95-103
一、胡塞尔的意识知觉理论 96-97
二、梅洛-庞蒂的身体知觉理论 97-100
三、杜夫海纳的审美知觉理论 100-103
第二节 审美知觉——一种指向审美对象的特殊知觉形式 103-110
一、审美知觉的要素 103-105
二、审美知觉的功能 105-107
三、审美知觉的特征 107-110
第三节 审美知觉中的想象——超越主客对立的尝试(一)110-118
一、知觉与想象 110-114
二、审美知觉中的想象 114-118
第四节 审美知觉中的理性因素——超越主客对立的尝试(二)118-126
一、审美知觉中的理解 118-120
二、审美知觉中的思考 120-123
三、审美知觉中的理性因素的特点 123-126
第四章 审美经验理论中的主客体统一思想 126-148
第一节 审美深度 126-133
一、审美对象的深度 127-129
二、审美主体的深度 129-131
三、主客交融的审美深度 131-133
第二节 艺术真实 133-141
一、创作真实 133-135
二、作品真实 135-138
三、鉴赏真实 138-140
四、简要评价 140-141
第三节 情感先验:主客沟通的桥梁 141-148
一、审美对象的情感先验:情感特质 141-143
二、审美主体的情感先验:情感范畴 143-145
三、审美经验中的主客体统一 145-148
结语 148-152
附录 152-159
参考文献 159-16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69-170
后记
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
【作者】 隋丽;
【导师】 王春荣
【作者基本信息】 辽宁大学, 文艺学, 2008, 博士
【摘要】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的生态纪,在席卷全球的绿色生态 浪潮冲击下,中国的生态理论也处于建构之中。中国文学的生态批评,中国生态文学的研究和发展还是一个尚待探索的领域。本文运用生态批评的方法,从生态审 美、生态伦理的角度入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生态审美意识、生态伦理意识进行审美分析,包括在审美关系中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审美立足点,尤其是文本中的生态审美意识及其所展示的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论文从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呈现了中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生成和演进的历史过程。在绪论部分,交代了生态审美问题提出的背景和价值,对于目前生态文学的创作现状和生态批评的理论研究现状做了简要述评。第一章界定了生态审美意识的理论范畴。在生态审美领域,已经初步建立了生态美学的基本逻辑、审美理想和价值内涵。生态审美是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旨趣,进而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础之上,探 求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和谐的审美关系,具有浓厚的人类乌托邦色彩。目前关于生态审美的价值内涵的界定还缺乏系统性和一致性,主要有曾繁仁教授提出的生态本真美、生态存在美、生态自然美、生态理想美以及审美批判的生态维度等;曾永成教授提出的生态气象美、生态秩序美、生态功能美、生态人格美等。生态审美还存在许多有待于深化和细化的理论问题,生态美学的有关观点显现出了理论上的创建性。第二章描述了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生成的社会文化语境。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审美是与中国现代性启蒙一起生成并发展的,既是在西方生态思想冲击下的接受与认同,也是生态危机的现实困境下主体意识崛起的必然,中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 成与二十世纪现代性的文化语境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才最终促成了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中国二十世纪的现代性是以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为开端的,人的主体性觉醒实现了人自身的精神生态启蒙。进入工业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世界变得陌生而复杂,人被机器统治和操纵,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变得陌生而疏离,与自然全所未有地对立。人与自然的日益对立和疏远最终导致了生态危机的爆发。第三章主要梳理了中国现代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演进过程,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生态主题始终处于无名的状态,在叙事上呈现出隐性书写的结构特征。生态主题是以表现人与自然关系为主要诉求的叙事主题,并在这一主题框架下所进行的文本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处于不断的调适之中,它最终指向的是人与自然相协调、相一致的平衡关系。中国现代文学中人与自然主题的体现,同样也处于这样一种不断调适的状态之中,人与自然的生态主题的发展和演进尽管具有渐进性,但是它始终混杂在不同的叙事话语中。人与自然物、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冲突与矛盾、协调与统一都内在地隐含在民族国家、战争、乡土、政治、文化寻根等多元叙事结构中。第四章概括了生态文学的特征与文本形态。生态文学是一个新近提出的概念,其实,这主要是开辟了一个文学创作与批评的新视角,在这个新视角中,文学获得了新的系统属性,这个系 统属性,之前也在文学中存在着,只不过未以自觉的系统形态出现。当下,生态文学的提出,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潜在的系统属性已经开始以自觉的形式出 现,并在创作领域被广为实践。生态预警报告、散文、随笔等自然写作文本以及生态诗歌、生态小说,戏剧等文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生态文学的创作也呈现出了独特的生态审美特征。将自然、爱和美完美结合起来;主体对自然的视角是一种平等的审美关系,是融入自然的生态审美选择;人性美的张扬确立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 一个突出的审美特征,也成为现代生态人格美的追求;对种际公正的追求,是生态伦理观的重要体现。第五章分析了生态审美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生态审美是一个开放的具有包容性的审美系统,因此在它的内部,必然要求同一性与差异性共存。同一性主要体现了生态审美基本的语境、价值内涵、审美尺度的一致性,但是在不同 的地域、民族和不同性别之间,生态审美呈现的方式是千差万别的。这种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正是生态系统稳定、平衡,具有活力与生机的特征之一。我国生态文学发展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创作和审美呈现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随着生态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和深入,在创作形态和叙事模式以及艺术手段上将日趋成熟和多样化。生态批评理论和生态美学思想也将逐步走向成熟,在内涵建设和理论体系上将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
【关键词】 生态美学; 生态文学; 生态批评; 审美意识; 文本建构;
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
摘要 4-6
ABSTRACT6-8
绪论 12-22
0.1 问题的提出 12-13
0.2 价值和意义 13-14
0.3 生态文学创作现状 14-18
0.4 生态批评的研究现状 18-20
0.5 研究对象、方法和路线 20-22
1生态审美意识的理论范畴 22-39
1.1 生态美学的确立 22-23
1.2 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 23-24
1.3 生态审美的内涵 24-34
1.3.1 旨趣理想 24-25
1.3.2 价值内涵 25-29
1.3.3 思想资源 29-34
1.4 审美和生态审美 34-35
1.5 生态美和自然美 35-39
2生态审美意识生成的社会文化语境 39-58
2.1 现代性语境 39-46
2.1.1 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与改造 39-41
2.1.2 都市文明病的批判 41-43
2.1.3 主体的救赎与精神的还乡 43-46
2.2现实语境 46-52
2.2.1 工具与功利:政治中心主义的虚幻46-48
2.2.2 征服与颂歌:人类中心主义的谮妄48-49
2.2.3 反思与诘问:我们在哪里走错了路49-50
2.2.4 危机与衰落:人类共同的困境50-52
2.3 接受语境 52-58
2.3.1 移植:外来译介打开了与世界对话的窗口52-53
2.3.2 整合:探寻西方生态思想发展脉络53-54
2.3.3 解读:接受和阅读的另一种途径54
2.3.4 同步:本土生态理论体系的构建54-58
3中国现代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演进 58-84
3.1 从隐性到显性的生态主题特征 60-63
3.1.1 无名状态与隐性书写 60
3.1.2 多元叙事和宏大主题的遮蔽60-63
3.1.3 创作主体生态意识的缺失 63
3.2 民族国家叙事中的生态启蒙 63-72
3.2.1 国民性改造和精神启蒙 65-67
3.2.2 高扬自我的“自然意象” 67-68
3.2.3 沦落的“生死场” 68-72
3.3 现代乡土叙事的自然回归 72-75
3.3.1 百草园、儿童记忆与自然 72-73
3.3.2 后花园、萧红与安魂曲 73-74
3.3.3 白洋淀、硝烟与港湾 74-75
3.4 革命叙事中的土地符码 75-77
3.4.1 丰灾与人灾 76
3.4.2 土地的失与得 76-77
3.4.3 土地的政治化 77
3.5 历史文化叙事中的“土地空间”77-84
3.5.1 复魅的自然 78-81
3.5.2 感官的田野 81-82
3.5.3 民间的大地 82-84
4生态文学理念与文体形态的建构 84-113
4.1 生态文学的命名与自我认同 85-87
4.2 生态文学文体形态 87-100
4.2.1 生态报告:从环境文学到生态文学87-90
4.2.2 自然写作:以大自然为母体的书写90-93
4.2.3 生态小说:生态理想与新乡土叙事93-100
4.3 生态文学的审美特征 100-113
4.3.1 自然、美与爱的生态境界 100-104
4.3.2 融入自然的精神追求 104-107
4.3.3 生态人格美的向往 107-109
4.3.4 超越种际的道德关怀 109-113
5生态审美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113-142
5.1 共同的生态危机与不同的生存困境113-117
5.1.1 生态审美的民族性趋向 113-114
5.1.2 生态审美民族性的本质 114-117
5.2 对共同美的认同与追寻 117-124
5.2.1 东方生态思想的认同与接受117-120
5.2.2 东方意象生态视角的审美建构120-124
5.3 生态审美视角中“征服主题”的差异124-134
5.3.1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差异125-128
5.3.2 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差异128-131
5.3.3 不同时代语境中的差异 131-134
5.4 生态女性主义的觉醒 134-142
5.4.1 女性与自然的认同 134-136
5.4.2 性别伦理视角下的自然 136-139
5.4.3 女性生态主义伦理立场 139-142
结束语 当下生态文学的症候分析及走向预测 142-147
一、中国生态文学的症候式分析 142-145
二、生态文学走向预测 145-147
参考文献 147-150
致谢 150-15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52-153
海德格尔与美学
【作者】刘旭光;
【导师】朱立元
【作者基本信息】 复旦大学,文艺学, 2003,博士
【摘要】 本文在《海德格尔与美学》这个题目下进行了一场逼问式的研究,这个研究围绕着这样一个中心展开:“存在之思”中的艺术与美。这个研究试图弄明白:海德格尔关于美、艺术、诗、美学史等问题的看法对于西方美学产生了何种样的影响,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他的新的思想方法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启示;反过来,美学又帮助海德格尔完成了什么的任务?对艺术与美学的问题的思考在海德格尔的全部思想中起到了什么的作用?同时,海德格尔作为一位深受中国思想影响的西方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美学又有什么样的意义?这样一种研究要求我们对海德格尔的总体思想和他对艺术与美的思考做细致地分析和严谨地推论:分析意味着——我们要把他的美与艺术之思以及这样一种思考的结论还原到他的思想整体中去,从而为他的结论,特别是关于美、艺术以及诗的一些结论式的论述找到根据,然后以这些根据为出发点反观这些结论的实质和意义;推论意味着,我们要把这些论述和新的思考还原到美学史去,还原到美学的问题史中去,在一些具体的美学问题上,通过和一些美学史上的重要命题作比较,通过相互印证,从而推导出海德格尔的这些论述对美学史的意义和对于美学自身发展的意义。研究的真正困难不在于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而在于得出结论的过程。我们的目的,是把我们所理解的海德格尔摆出来,让他现身在场,迫使他与美学进行一场对话。同时,我们也对海德格尔进行了一场逼索,对一些海德格尔有所涉及却又不甚明晰的看法做出一个更加深入的阐发,说出他可能会说但却没有说的话来。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对海德格尔的思想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一方面也要进行创造性的阐释。我们的题目不允许我们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海德格尔关于艺术、美、诗等的言论中,不允许我们满足于对其艺术之思的梳理,也不允许我们完全把海德格尔纳入西方美学史中,因此我们不得不以多条线,以复调的形式展开我们的研究。一方面,我们需要阐释和分析海德格尔关于艺术、美学、诗等的思想,把这些思想与他的整体思想结合与来,去关注他思考这些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意义上;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不断地把这些思想与欧洲的美学传统结合起来看,我们必须弄清这些思想究竟解决了或者提出了哪些美学问题,对于美学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因此,我们的研究就是沿着概述、分析、质疑、还原、比较、申发这<WP=6>样一条道路对海德格尔的每一个有关于美和艺术的命题做出积极的理解,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将其最富创造性的思想方法引入美学中来。由于海德格尔思想的宽广与深邃,我们的研究被相应拓展开了,结合海德格尔的具体论述,我们研究涉及到了美学的性质,美学的思想方法,研究了关于美、美学、美学史、艺术、诗等等基本的美学问题。另外我们还研究了艺术之思在海德格尔总体思想中的地位与意义,研究了海德格尔思想对中国美学的意义,这是一个在更加深入和更加宏大的视野中对海德格尔思想对于美学的意义所做的开放式的研究。
【关键词】 海德格尔; 艺术; 美; 美学;
海德格尔与美学
绪论 9-13
第一编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此在与大道 13-94
第一章此在与存在 15-40
第一节此在的基础存在论 15-17
第二节生存论 17-19
第三节“在之中” 19-22
第四节世界概念 22-28
第五节真理问题 28-33
第六节时间——作为解释存在意义的视野 33-40
第二章此在的基础存在论之美学意义 40-62
第一节此在的基础存在论对美学的可能影响 40-43
第二节生存论所引发的新的思考美学问题的识度 43-45
第三节审美作为“在之中” 45-47
第四节世界概念与艺术作品的存在 47-52
第五节真理与艺术 52-57
第六节时间性引入艺术研究的意义 57-62
第三章存在的历史——海德格尔艺术观的解释学处境 62-94
第一节古希腊的存在之思 64-68
第二节存在之转渡而去 68-74
第三节转渡之彼岸——形而上学与人类命运 74-78
第四节思——转渡之渡轮 78-81
第五节Ereignis与通达Ereignis之途 81-94
第二编 海德格尔的美与艺术之思 94-236
第四章海德格尔的艺术论 95-134
第一节物性论:艺术问题的阿基米德点 95-103
第二节艺术本质论:真理与真理的发生 103-114
第三节艺术创造论:真理如何走入作品 114-119
第四节艺术接受论:自立与保存 119-125
第五节结论:艺术的本质 125-134
第五章海德格尔的美学观与美论 134-153
第一节什么是美学 134-139
第二节什么是“美” 139-142
第三节美与存在 142-146
第四节伟大风格之艺术 146-153
第六章海德格尔的美学史观 153-192
第一节早晨之国的美——前柏拉图的古希腊时期 153-158
第二节西方美学的孕育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期 158-161
第三节美学的诞生——欧洲形而上学的确立 161-164
第四节美学的巅峰——黑格尔与艺术的终结 164-173
第五节西方美学的余辉——瓦格纳的整体艺术 173-179
第六节西方美学的终结——尼采的美学生理学 179-188
第七节对海德格尔美学史观的评与批 188-192
第七章海德格尔的诗论 192-213
第一节诗人——存在 195-198
第二节诗——存在 198-203
第三节诗之为诗 203-208
第四节结论:诗?还是思 208-213
第八章海德格尔的艺术之思在其思想整体中的地位 213-223
第九章海德格尔的思想对中国美学之意义 223-236
附录:一个以海德格尔的思想方法为指导的对中国美学进行研究的一案例——孔子之思的美学意义236-245
余论 245-246
参考文献 246-250
后记
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
【作者】赵彦芳;
【导师】毛崇杰
【作者基本信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文艺学, 2003,博士
【摘要】 以美学取代伦理学是西方后现代哲学、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趋向,其由尼采发端,经过福柯的发展,在后现代理论中蔚然成风,并且在社会、个人生活层面上扩张。其实,美学与伦理学的互动关系在同为现代美学和伦理学的奠基人康德那里就建立起来了,并且构成美学史上的一条重要线索。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美学从一开始就不是纯然研究美、艺术的学科,而是关注人的自由和价值的学科。而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以美学价值取代伦理价值,赋予生活以意义,则是这种互动关系的逻辑的和极端化的结果。本文的中心任务是紧紧抓住道德目的的隐退和审美目的的上升这个视角,在现代性、后现代性的语境下,以康德、席勒、尼采、福柯以及罗蒂、韦尔施等的相关思想为样品,进行辨析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上,追究美学打破与伦理学的平衡的互动关系,演变为取代伦理学的深层逻辑,并分析为审美化生存所遮蔽的问题。本文认为以美学代替伦理学是现代性自身的后果之一。现代性的核心价值在于“个人”和“自由”。然而,现代哲学“理性主体”的概念在赋予个人、自由以至上价值的同时,又暗含着对自由、个人的限定。由此产生了现代性主体的焦虑。以美学取代伦理学、以美学决定取代伦理决定便是主体试图通过否定界限的合法性,进而实现完全的个人自由,摆脱焦虑的表现。但本文认为这是一条歧途,不能解决现代性的问题。个人和自由具有根本价值,但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必须划定人与人之间不可侵犯的界限,也必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也就是说,个人和自由都必须有所限制。自我与他人、自由与限制也就必然存在冲突与矛盾。现代性“理性 主体”的概念通过对人的某种本质规定划定了人我的界限,维持了自由与限制的平衡,却消除不了这种内在矛盾。这是现代人无法承受之重。以美学取代伦理学便应运而生,它一方面继承现代性对“自由”和“个人”价值的推崇,另一方面反对对人任何本质主义的界定,从而从根本上推倒对人的任何限制。它以美学判断代替伦理判断,强调多元化、差异性,却否弃了人类生存所仰赖的基本价值。那么,不但所谓的多元化、差异性得不到保证,连人的社会存在都成了问题。美给人类带来的就不是福祉,而是灾难。本文对作为伦理学的美学采取同情但批判的立场,从修辞的层面理解它,认为在人类基本价值的限度内,即伦理学不可美学化的边界内,可以肯定其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对人类生存的激活与丰富,但反对对其进行善意地“曲解”,将之美化,尤其不能无视它从根本上取消人类生活的界限所造成的危险。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都是要被超越的。
【关键词】 道德目的论;审美化; 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主体; 自由;
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
导言美学的,还是伦理学的?5-13
第一章 康德:美是道德的象征 13-25
第一节理性的具象化 13-15
第二节美的目的 15-18
第三节审美与自由 18-22
第四节道德:自由的障碍? 22-25
第二章 席勒:美是自由的显现 25-38
第一节审美领导权 25-29
第二节审美的界限 29-34
第三节感性生存?审美主义? 34-38
第三章 尼采与美学存在 38-54
第一节非道德的伦理观 38-42
第二节美学存在的神话 42-49
第三节审美个体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个体主义 49-54
第四章 福柯与生存美学 54-76
第一节主体已复活?54-59
第二节什么是生存美学 59-65
第三节生存美学与自由主义伦理学 65-68
第四节理解福柯 68-70
附录福柯之后 70-76
一罗蒂的生活美学化 70-73
二韦尔施的策略:一切都是审美的73-76
第五章 作为伦理学的美学76-97
第一节美学和伦理学是一回事? 76-80
第二节审美的单子:主体的美学化 80-83
第三节从基础主义到反基础主义 83-85
附录自然科学为生活审美化提供了证据? 85-87
第四节可能的图景 87-92
附录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及其问题 92-97
参考文献
试论西方美学史上趣味理论的变迁
【作者】范玉吉;
【导师】朱立元
【作者基本信息】 复旦大学,文艺学, 2005,博士
【摘要】 “趣味”是西方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和 人们认识美、判断美的能力密切相关。由于趣味是一个十分感性化的审美范畴,所以对它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因此这一术语在美学史上的使用一直都很混乱。可以说从这一范畴的产生一直到现在,从来就没过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正因为如此,它才会激发历代美学家们的探索热情。在美学发展史上,每个处于不同历史时期、属于不同哲学派别、持有不同艺术观点的美学家和艺术批评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趣味观。因此,对“趣味”范畴进行深入研究,使趣味理论系统化,这对进一步 研究当代审美趣味,拓宽美学研究的思路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对西方美学史上趣味理论的变迁做了系统的梳理,将趣味的变迁分成了前美学阶段、美学阶段和社会学阶段三个不同的时期。在前美学阶段,趣味主要和 个体的身体感官相关,体现为主体对饮食味道的感官体验,它不具有审美意义,反而对审美体验有负面的影响,这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中有很明显的体现。 在美学阶段,趣味研究的流派很多,产生的理论也很多,总括起来大致有经验主义趣味、理性主义趣味、社会学观点的趣味、表现主义的趣味、自然主义的趣味等,不现的趣味理论都是不同的哲学观的体现。第三个阶段应当是社会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基础在19世纪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中就已经奠定了,随着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传播和影响,到20世纪蔚为大观,不少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对趣味理论的深化都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在对趣味理论的历史梳理基础上,结合现代神经医学和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论文指出趣味既不完全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也并非完全是一种主体的心理构成,它 是一种在特定的生理基础上的社会建构,是生命冲动的内在选择。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论文对高雅趣味的虚假性做了剖析,指出根本不存在趣味的高雅与否之分, 而只存在趣味的真假之别,从趣味的真假出发,进一步对现代社会的审美趣味诸问题进行了研究。更多
【关键词】 西方美学; 审美趣味; 味觉器官; 审美感官;
试论西方美学史上趣味理论的变迁
中文摘要(关键词) 7-8
Abstract(Key words) 8
引言 10-14
第一章:趣味与审美判断的早期联系14-42
第一节:“趣味”释义 14-15
第二节:柏拉图以前哲学对感官的认识 15-20
一、感觉对认识世界的作用 15-16
二、感觉相对主义者普罗泰戈拉 16-17
三、苏格拉底对感官认识的排斥 17-19
四、经验论思想的产生 19-20
第三节:柏拉图对趣味的否定 20-23
第四节:亚里士多德对趣味的有限度肯定 23-26
第五节:味觉和审美判断的早期联系 26-34
一、对人的发现和肯定 27-31
二、表达个人性的出现 31-34
第六节:趣味作为审美判断术语的早期使用 34-42
第二章: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趣味标准42-69
第一节: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确立 42-47
一、唯物主义经验的奠基者培根 43-44
二、霍布斯的相对主义趣味观 44-45
三、经验主义趣味观的哲学基础:洛克的《人类理解论》45-47
第二节:经验主义趣味理论的初步建立 47-52
一、植根于内在感官的趣味 47-50
二、哈奇生:趣味的先天基础 50-52
第三节:休谟为经验主义审美趣味立法 52-62
一、休谟的人性论 52-54
二、对趣味的理解 54-56
三、审美趣味的特征 56-57
四、造成趣味差异的原因 57-59
五、审美趣味的培养 59-61
六、对休谟的评价 61-62
第四节:博克:彻底经验论的审美趣味 62-69
一、美是某种心灵可感知的性质 63-64
二、感觉论的趣味原则 64-65
三、理性对趣味的影响 65-66
四、对博克的评价 66-69
第三章:理性之光照耀下的审美趣味69-108
第一节:理性主义哲学及其影响 69-74
一、“我思故我在”与笛卡尔哲学 70-72
二、莱布尼茨:美感是混乱朦胧的感觉 72-74
第二节:法国新古典主义美学趣味 74-79
一、新古典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高乃依 75-76
二、新古典主义美学趣味的仲裁者布瓦洛 76-78
三、作为新古典主义对立面的非理性趣味 78-79
第三节:英国的古典主义艺术趣味 79-85
一、英国新古典主义理论的创始 79-80
二、艾迪生关于敏锐的趣味的培养 80-82
三、约翰逊的趣味观 82-83
四、雷诺兹的理性化趣味观 83-85
第四节:德国的理性主义趣味 85-89
一、德国的新古典主义趣味 85-86
二、理性主义哲学及其趣味 86-87
三、莱辛的理性主义趣味观 87-89
第五节:经验的理性主义审美趣味 89-94
一、伏尔泰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趣味观 89-92
二、狄德罗的理性主义趣味观 92-94
第六节:康德:综合了感性与理性的趣味 94-108
一、从感官到理性的趣味 94-97
二、趣味判断的四个契机 97-101
三、趣味与道德 101
四、趣味与天才 101-104
五、对康德的简评 104-108
第四章:社会学视野中的趣味108-147
第一节:早期实证主义与趣味 108-121
一、孔德:实证主义与社会学的奠基 108-110
二、史达尔夫人:首开社会学美学的先河 110-113
三、丹纳:决定趣味的三要素 113-117
四、罗斯金:用于社会批判的审美趣味 117-119
五、达尔文:进化论与趣味的形成 119-121
第二节:趣味与阶级的联系 121-132
一、趣味与阶级关系的早期理论 121-123
二、哈拉普的艺术理论 123-126
三、社会学立场的趣味理论 126-131
四、对哈拉普的评价 131-132
第三节:布迪厄:用于划分社会阶层的趣味 132-147
一、文化批评理论的基本术语 133-136
二、布迪厄的社会批判理论 136-139
三、作为阶级区分标志的趣味 139-144
四、对布迪厄趣味理论的评价 144-147
第五章:表现的趣味与自然的趣味147-171
第一节:克罗齐 147-156
一、克罗齐美学观的哲学基础 147-149
二、克罗齐的美学观 149-151
三、克罗齐的趣味观 151-155
四、对克罗齐的趣味观的评价 155-156
第二节:桑塔亚那 156-171
一、桑塔亚那的哲学思想 156-158
二、自然主义的美学观 158-161
三、自然主义基础上的趣味观 161-168
四、对桑塔亚那趣味观的评价 168-171
第六章:趣味:生命冲动的内在选择171-206
第一节:趣味从何而来 171-188
一、趣味不完全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172-174
二、趣味也并非完全是一种心理构成 174-176
三、神经美学与审美趣味研究的转向 176-179
四、审美趣味是特定生理基础上的社会建构 179-188
第二节:高雅趣味与真实趣味 188-194
一、高雅趣味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虚构 188-190
二、真实趣味是生命内在需求的表现 190-194
第三节:消费时代的趣味 194-206
一、消费时代的逻辑 195-197
二、消费时代审美趣味的特征 197-200
三、消费时代的“传媒无意识” 200-206
结论 206-214
参考文献 214-218
后记 218-219
论文独创性声明219
从哲学到美学:阿多诺摹拟概念研究
【作者】赵千帆;
【导师】孙周兴
【作者基本信息】 浙江大学,外国哲学, 2005,博士
【摘要】 本论文所谈的摹拟(Mimesis)概念来自阿多诺三本主要著作《启蒙辩证法》、《否定辩证法》和《美学理论》,并对应于它们从人类学、哲学和美学三个方面来刻划摹拟在阿多诺思想中的方位。 首先,人类学意义上的摹拟概念给了一个描述启蒙辩证法的新视角,将启蒙倒退为神话看作包含着辩证动因的摹拟能力异化的结果;同时,本雅明的语言-摹拟理论 给出的关于摹拟作为一种本真的认识模式的设想,跟20世纪人类对自身认知能力的独特反省相呼应,暗示着摹拟可以成为理性认识的替代品。但这两条线索并不是 要建构而是要打破某种稳定的模式。接下来,摹拟概念在历史观和和认识模式两方面的批判动因,延伸到了《否定辩证法》。否定辩证法的批判动机跟摹拟本身的辩证动因是一致的,摹拟因此可以看是同一性哲学批判的独特参照点。从这个参照点上看,辩证法的中断所导致的先验主体和绝对理念的建构,可以看作摹拟成为虚假投射的同等描述,对这个建构的批判 最终也来到摹拟概念所隐含的命题,即真理与现实的问题。由此引出阿多诺的自然历史理论,即从时间-历史的角度考查哲学认识的现实意义。这个考查过程就是把从马克思、卢卡奇到本雅明的历史唯物主义线索扭转成自然与历史相互中介的否定性姿态,这可以视为阿多诺批判工作的一个顶点。随之推出的阿多诺的重建方案表 明,他企图用意识哲学的范畴将认识的摹拟动因发掘出来,这个努力的结果最终不是给出一个有着肯定的认识论意义的摹拟概念,而是在对唯心主义传统的扭转中, 将思想本身演示成一种对现实的摹拟形态。 最后,顺着哲学作为摹拟这一设想,哲学自身的美学[感性学]动因在阿多诺这里成为一个拯救性的动因。一方面,阿多诺独特的哲学语言的努力是思想在摹拟冲动 推动下的自发显现,由此导致哲学作为一种文体接近了艺术;另一方面哲学在内部也把注意力转向艺术和审美领域。在唯心主义传统上,哲学的美学动因就一直是由 它的摹拟根源推动的,并且试图从艺术和审美领域中汲取力量,对认识性理性的某些缺陷作出弥补。在这个意义上,阿多诺的《美学理论》就是将力图将美学塑造为一种合适的对艺术的思考形态,并兑现当年康德和黑格尔在其美学著作中允诺了的东西。这个兑现过程的出发点是本雅明对柏拉图的理念学说的创造性解读和由此对真与美关系的重新解答,这些成果本身又可以看作对康德和黑格尔在相关问题上思考的回应。阿多诺则以否定辩证法的立场对他们的结论又作出扭转,给出了一个对人类学上的自然统治现状和哲学上的自然历史设想有着否定的拯救意义的美的概念,并通过自然美和艺术作品理论将这个拯救意义展现出来。
【关键词】 mimesis; Adorno; reason; art; naturalhistory; philosophy; Aethetics; dialectics; Language;
从哲学到美学:阿多诺摹拟概念研究
引言 7-8
第一章 人类学维度 8-27
第一节启蒙历史中的摹拟行为 8-15
一(从摹拟到理性) 8-11
二(启蒙社会中的摹拟残迹) 11-13
三(拆解历史与建构当下) 13-14
附:关于摹拟的翻译 14-15
第二节摹拟作为一种认识机能 15-27
四(语言的堕落和启蒙辩证法:本雅明早期语言理论) 15-19
五(摹拟作为世界和人的相互造就)19-22
六(事物的气息) 22-24
七(摹拟概念并非要建构一个认知模型) 24-27
第二章 哲学维度27-61
第一节摹拟在知识学批判中的方位 27-40
八(摹拟问题就是辩证法问题) 27-29
九(《纯粹理性批判》中辩证法的中断) 29-31
十(先验主体的模仿) 31-33
十一(黑格尔的辩证法和中介概念) 33-36
十二(摹拟作为认识同现实的遭遇) 36-40
第二节自然历史 40-50
十三(时间的去时化) 40-42
十四(第二自然和物化:从马克思到卢卡奇的历史观念) 42-44
十五(在现实中结晶的历史:本雅明的历史唯物主义) 44-47
十六(自然历史的相互中介:阿多诺的历史唯物主义) 47-50
第三节哲学的摹拟动因——《否定辩证法》潜在的解决方案 50-61
十七(星丛和结晶:哲学经验的设想)50-53
十八(质的主体:与莱布尼茨和柏格森的比较) 53-56
十九(哲学作为摹拟) 56-61
第三章:美学维度61-100
第一节哲学作为表达 61-71
二十(哲学的自行贬黜) 61-65
二十一(哲学的语言自觉) 65-68
二十二(论说文:阿多诺的语言转向) 68-71
第二节美学的定位 71-78
二十三(哲学内部的审美动因) 71-74
二十四(美学作为一种合适的理论形态)74-78
第三节真与美 78-86
二十五(从真理到真相:本雅明对柏拉图理念论的倒转) 78-81
二十六(真相向哲学家的诱导:本雅明论真与美) 81-83
二十七(真理的预先显现:康德与黑格尔的承诺) 83-86
第四节审美的救赎 86-100
二十八(美的事物闪现着非真理状况的真相) 86-89
二十九(自然之美:不可知的真相的逼问)89-92
三十(艺术摹拟的救赎) 92-95
三十一(作为和解中介的艺术作品) 95-100
结论 100-102
参考文献 102-105
后记 105-106
Abstraet 106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