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位博友对莫干山“法国山居”的介绍。故而非常动心。便想找机会感受一下。 我猜这位博友是一位所谓“试睡员”,即可以在全世界体验品评有名的旅馆酒店而自己不用花钱,只需写出自己的感受。他是这样诗意地描述“法国山居”的: 世界上只有很少的几个地方,清晨可以这样优雅地醒过来。
之前,是在法国的普罗旺斯,这一次,是在莫干山的法国山居(LePassage)。
看了《奢侈、宁静和享乐》,我一直想寻找桑贝笔下的那个世界。有这样的地方吗?奢侈的地方大都不会宁静,宁静的地方也许不会享乐。真正的奢侈和享乐是有着宁静打底的,平和得像一个飘飘欲仙的梦境。
后来,我在普罗旺斯找到了书中的意境,而这一次,不期然的,是在法国山居。
清明小长假,于我,最适宜紧邻江苏、车程2、3个小时的浙江:初春江南,草长莺飞。尤其德清莫干山一带,连绵起伏的茶园、竹海,掩映环抱,一片青绿的世界。正好可以拜会一下心仪已久的“法国山居”。
想网上预定一下房间的。谁知一查询,偶滴天呐:房价起步3000大洋以上,几种房型价格在3000多——6000多不等。且全部订完。罢罢罢,俺就死了这个心吧。于是才有了“漫时光乡村旅店”。
我们住的“漫时光”在莫干山北边郎家村;“法国山居”在山南的紫岭村。
虽然住不起,但饱饱眼福总可以吧。驱车半小时左右,穿越几个山清水秀的村落和两个隧道,终于在一片茶山的葱茏中,看到了几座黑白色调、紧贴山地的建筑。起伏的山峦披着遍野的竹林和茶园,将这组建筑群亲密环抱——“法国山居”就这样像一位隐居的贵族,一位卓尔不群却又低调俯身的绅士,出现在我们眼前。
酒店大门出乎意料的小、矮。几乎像一个茅草亭。院里的小路也是很简陋的砂石路——
二十多间客房分别分布于中国风建筑的主楼顶部及各副楼中——
真正让莫干山里法国山居与众不同的是,它源自于一个家庭项目,而不是一次商业尝试,这就是为什么它的许多细节让人感到家的温馨。
山居的主人、法国人司徒夫一家人在2005年发现茶园以后立刻就爱上了它。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租下了一小片地,将它改造成周末休闲的去处。两年之后,他们开始建造现在的主楼,作为他们和三个儿子的住宅。直到2009年他们买下了茶园中更大面积的土地以后,他们才决定将这个家庭项目变成一个对外开放的法式山居。
他们亲自设计和建造。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将20世纪30年代的莫干山文化传统保留下来并与他们的客人分享。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山上的传统建筑风格沿袭下来,将中法两国的文化完美地融合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法国人司徒夫把自己的法国乡愁和老上海情节一并装进了山谷间的数栋小楼中。
用石块垒砌的小小水库储蓄着山上流下的水源。同时也丰富了景观——
紧邻水边的客房便是水景房了。俺厚着脸皮小心翼翼“闯”入了一间客房。非常好运地遇到了一位来自温州、热情美丽的女房客。这样便得以进入房内一窥究竟。说实话,房间内除了宽敞的面积和质朴的家具外,并无特别之处。光线较暗,符合私密性。这样的景观房5000多元/天。
木质阳台是客房最迷人的部分,泡完山泉浴后可遥望漫山的苍翠。
特别之处,彰显奢华的是:足有20平米的浴室中央摆着猫爪(也说虎爪)浴缸。据说躺在浴缸里可隔窗静赏山泉由山顶潺潺流下。
这是主楼一间带阁楼的客房。我以要订房为名,与正在打扫房间的服务员打了个招呼,再次“窥视”了一番——
这就是博友介绍的看得见星月的阁楼。这套客房6000多大洋。
山居的内部装潢则与外部的建筑风格迥异。跨进主楼前厅:黑白拼花地砖;插着鲜花的花瓶;枝形吊灯......法兰西风情开始扑面而来——
皮质沙发、刺绣地毯、白色大理石、木质地板、黄铜配件、橡木家具......这一切都散发着法式的浪漫和幽雅——
这只狗狗可谓秉承了法国贵族慵懒的气质:任客人来来回回走动,我自酣睡不动——
餐厅。据说这里菜肴食材非常考究。选用的是进口优质原料及莫干山当地绿色果蔬及有机茶叶、竹笋等......
这里还有一座烹饪学校。专门为宾客提供学习法式菜及甜品糕点的制作——
顺便说一下,酒店前台姑娘给人非常舒服的感觉。亲切热情。根本不问我是否是住店客人,便满足我参观的要求,带着我,各处介绍。一问,是当地人,大学毕业后便来此工作了。怪不得身上融合了一种莫干山简单清纯与法兰西教养有礼的气质。 这是法国山居的酒窖餐厅。幽深、隐秘而又华丽丽的氛围,一张整根原木制成的餐桌,可容纳40人就餐。真正独一无二的用餐体验。 酒窖珍藏着大量法国天然有机葡萄酒,以及用莫干山有机梨酿造的梨酒——
这是住店的小客人,可爱的贵宾娜娜和她可爱的麻麻(忍不住偷拍了一张)——
藏在主楼后的泳池更是一处妙境。这方泳池汇集了清澈的山泉水,无限定开放时间,一天24小时,全年无休。水温随着季节而调节——
“20世纪30年代的莫干山是上海精英阶层享用周末时光的后花园”。
精致、现代而又略带怀旧之情的莫干山“法国山居”成功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缓慢而精致的生活风格,带我们回到莫干山作为旅游胜地的辉煌旧日。
我个人对法兰西贵族气质很是尊重和景仰。但对巴黎荼蘼式的奢华却有本能的距离感。更爱的是法国乡村的田园清新。 在“法国山居”,我找到了这种高贵与田园的完美结合。补充一个小花絮:俺的徕卡小微单在拍摄一半时没电了。又没带备用电池。于是交给大锅保管,俺继续用手机探访。谁知大锅在洗手间方便时随手把小徕卡丢在洗手池边忘了拿走......待我们回到“漫时光”后才想起此事。心里真焦急:里面有不少拍摄的资料呢。急忙打电话过去。那边前台的女孩子立即去洗手间查看。在忐忑中,终于等来惊喜:相机在的。等我们去前台取。 在此,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