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新四军为何去掉青天白日帽徽?
张雄文
前不久,有人根据抗战初期几张八路军、新四军将领的照片,写了《八路军新四军飞来飞去的帽徽》一文,认为8年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军帽上一直有国民党军的青天白日帽徽,甚至断定国共重新大打两年后的1948年,“周恩来起草了关于设计军旗、军徽的文电,明确要求摘掉青天白日帽徽”,解放军才正式摘掉青天白日帽徽。
事实上作者犹如盲人摸象,知其一不知其二,过于主观臆测。
那么,八路军新四军头上帽徽真实的历史情形又是如何呢?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1937年8月至10月,北上的工农红军主力与南方红军游击队先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按照国民革命军的统一编制要求,全部换装为国民革命军军服。
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发给八路军、新四军一些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包括国民革命军的制式服装。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由武汉后勤领来4.5万套单、棉军衣,以及帽子、皮带、绑腿、挂包、军毯等成品。随后,南方的新四军也领到了部分制服。
这时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军帽上的确有青天白日帽徽,也就是《八路军新四军飞来飞去的帽徽》一文作者看到的几张图片。
但从1940年前后开始,八路军新四军头上的青天白日帽徽便基本上没有了。主要原因有四个:
一是蒋介石很快停止了包括服装在内的后勤供应。
从1938年开始,国民政府对八路军改发服装费和部分材料,由八路军自己做军装。而到了1939至1940年,国民政府政府减少了供应,只发棉衣和供缝补服装的布料,1940年11月后则完全停止了后勤供应,八路军新四军的服装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
二是八路军新四军发展迅速,军服一切从简。
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敌后抗战后,发展迅速。到1940年8月百团大战时,八路军已从最初的4万多人发展到仅参战部队便达40多万人,抗战结束时更是发展到了90多万人。
新四军从最初的1万余人,到1939年底已发展到49901人,1940年底则已扩大到88744人。抗战结束时,更是发展到拥有主力21.5万余人(不含地方部队)的队伍。
如此庞大的军队,如果全部继续使用瓷制的青天白日帽徽,无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中共分散各地的解放区简陋的物资条件,能保证基本的军服供应已属不易,没有余力进行制造帽徽这一项不很紧要、情感上也并不认同(大多怀念红军时期的红五星帽徽)的工作,因而头上的帽徽也就能省则省了,至少没有硬性规定必须佩戴。
三是蒋介石取消了新四军的番号,不承认新四军。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蒋介石宣布新四军是“叛军”,取消了该军番号。毛泽东随即重建新四军后,劫后余生、忍痛含悲的新四军很快便不再普遍性戴蒋介石的青天白日帽徽了(一些因统战需要的场合除外)。
四是国共重新全面开打,双方成为对手。
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李先念的中原解放区,国共重新开战,双方军队已成为对手。八路军新四军先后改称解放军,按区域分为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等。1946年12月的宿北战役,便是以“华东野战军”的名义下达命令。
这时虽然没有统一的服装,但名称已统一,即便为了双方战场作战时的标识区分,也不可能在头上普遍顶着国民党军的帽徽。设想一下,当时提出的口号是“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头上却顶着蒋介石政权标志的青天白日帽徽,不是自打嘴巴么?毛泽东和他麾下的将领们断不至如此愚蠢。当然,因为没有硬性规定戴与不戴,也有个别依然有佩戴这一帽徽的情况,但不具有普遍性,绝大多数部队不戴。
因此,历史的真相是,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最初的一两年,帽徽上的确有青天白日帽徽,但不久就普遍性自动取消。后来电影里显示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没有帽徽,只是如实记录而已。至于《新四军》等电视剧里重新出现顶着青天白日的形象,前期也是历史的真实之一,1941年乃至1942年后仍普遍戴着帽徽,便有些矫枉过正了。
附录:八路军新四军将领有无青天白日帽徽图片:
抗战初期图片:
抗战初年的林彪
抗战初年的朱德、贺龙、徐向前
抗战初年的粟裕
1939年后的八路军新四军
朱德和康克清
贺龙
粟裕
徐向前
徐向前
粟裕
解放战争1947年12月的粟裕和陈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