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法国间谍片《蛇》
(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一部法国电影。从法国人的视角去看前苏联和美国,其政治内涵十分深刻。前不久,被美国驱逐的俄罗斯间谍安娜·查谱娜,回国后靠注册商标赚钱,也过起很幸福的生活,于是,我想起《蛇》中的主人公弗拉索夫,在边境上送他回国的人说,弗拉索夫回去可以得勋章了,另一个人说,不,他完了,这一点,他也知道。
间谍的时代境遇不同,命运结局也不同。
电影开始就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的一段话,告诉我们,《孙子兵法》中的“先知”就是现代社会中的特务、特工、间谍、谍报人员。
“法国没有收买一个叛国分子的本钱。”法国情报局局长贝尔东的这句话很深刻,它的潜台词是: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法国的地位远远比不上美国。“法国没有收买一个叛国分子的本钱”,从法国与美国的抗衡与妥协中,可以看出,山姆大叔的威望会让法国等西方国家面对美国的利益诉求尽量去深思熟虑,他们一般不会轻易去冲撞山姆大叔。所谓“本钱”,在电影中,时常将“本钱”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联系起来,不过,对于二战的评估远远不是这样一部电影可以完成的,只是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战争的危害是绵长持久的,它会在下一次势力分割中起到新的破坏作用。
考研时有一道题目,考到北约和前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问题,我答得很流畅,这恐怕可以归功于这部电影。北约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意味深长的是,前不久发生在利比亚的战争中,美国将主动权让位给北约,而北约在指挥利比亚的战争局势时似乎有点捉襟见肘。苏联及其他的卫星国对西方产生了威胁,因此,西方十四国成立了北约。冷战一直持续,一直在持续。1968年前苏联在的捷克斯洛伐克开辟社会主义新边疆,就是世界两大阵营划分势力范围的一个典型实例。在本片中,自由世界和克格勃是关键词,前者指的就是西方世界,后者当然来自前苏联。我忽然想起小时候进入大人们的单位时,常常看到的一份报纸就是《参考消息》,虽然有很多生字,我还是读得津津有味。在《参考消息》上可以读到很多有关世界政治格局的知识。
“抽美国烟吗?”
“恐怕淡了点。”
“你会习惯的。”
以上这段对白,是弗拉索夫投奔美国时,来接他的美国人与他的一段对话。是的,许多人包括冷战时期来自另一阵营的人,都十分向往美国,都在做着美国梦,即使那里的一切不对口味,也要飞蛾扑火似地去。弗拉索夫可不是,他作为一句坚定的克格勃,表面上假装投奔美国,实际上是为了颠覆西方的谍报系统。
美国中央情报局给我印象真是太牛了,到了2001年911之后,忽然感觉当年对中央情报局的那种仰视是一种盲从。20万专家在汇总分类,世界资讯,我弱弱地问:都可靠吗?这么多的专家,真的能够万众一心吗,工作结果都是正确的吗,工作成果被决策者重视吗?每年预算高达10亿。埃伦·戴维作为中情局局长,最后的结局是失业,因为,他上了弗拉尔夫这个能干的克格勃的大当。
弗拉索夫连妻子都隐瞒了,他的妻子一字一顿地说:“我回莫斯科。”这时,她显得很明智,她的表情真好,虽然只有几个镜头,她也表演入那么生动,她的决断是那么悲怆,然而,她坚定地认为,只有两个孩子才是她一生最忠实的亲人,的确如此。女人,不必去管政治,也不必纠结于背叛自己的丈夫到底爱谁,女人只要认准一点就行:孩子永远是自己的,永远。
“你来美国要威胁美国利益吗?”美国人这样问弗拉索夫。
后来,美国人无奈地评说弗拉索夫:“你连测谎仪都骗过了。”
当美国政府工作人员说:“弗拉索夫在撒谎”时,大家以为弗拉索夫被揭穿了,其实,只是否定了他的信仰,而是说他在祖国失势,在西方找到乐趣,不承认是叛徒,暴君、可怜的鞋匠,都是弗拉索夫的演绎,看来,如果弗拉索夫有一天不当间谍了,还可以当小说家,他很有想像力,表演能力也很强。英国的那个苏联克格勃长舒一口气,他跟弗拉索夫是一个阵营的。
克格勃真如同这部电影中所讲那样无孔不入,无坚不摧吗?那个法国官员达维尔说,我的妻子是乡下姑娘,我跟妻子生活了几十年,她对世界一无所知,如果有人告诉我,她是克格勃,我也相信,真的吗,渗透到极致,连英国贵族的后裔都信仰共产主义。面对有关克格勃的一系列事件,上下级间的表白充满无奈,同时他们之间也产生了谅解。
当灾难来临时,人们更加紧消灭敌人,似乎在说,如果地球上可供生存的地方越来越少,那么必须是强者占领它,而将弱者消灭,这就叫作弱肉强食。恐龙是被哪一种强大的力量吞没的呢?
贝尔东是法国情报局长,是主角,他在欧洲一号电台作节目时,一肚皮苦涩,节目却很成功,可见娱乐至死已经开始在冷战中爆出火花了,可是,苦涩的贝尔东还遇到前情人被牵连的烦恼,这只能说明政治很残酷。最后,贝尔东的前情人问他,以前在阿尔及利亚的恋情是真的吗?其潜台词就是,如果那段爱情是真的,我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也算值得了。
英国贵族菲力浦·贝尔表面上是英国情报局的工作人员,是英国情报机关的二号人物,实际上却是前苏联的克格勃。菲力浦·贝尔是爱尔弗来德爵士的儿子,为了信仰,投身克格勃已有三十年,他的家族曾是辉煌的贵族之家,族徽是斗蓬和短剑,而他则信仰马克思主义,他还说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在这里集中了西方谍报精英,如果扔一个炸弹,会怎样?或许,对立的团体间都有将对方杀光的愿望,可是,即使911那样的恐怖事件,也未必能够摧毁某个机构的全部精英,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在政治斗争中,你死我活,最终活下来的是谁呢?鹿死谁手,拭目以待。
电影里有这样一个细节,土耳其靠近苏联边境的那座阿拉阿克山,据说是挪亚方舟就在这儿着陆,美国情报局长说了一句幽默的话:“如果挪亚知道这块地方日后会成为苏联海军之父,挪亚会换一块地方了。”是啊,人类始祖真没想到,地球上的争斗会演化到这种白热化的程度。
电影的最后一段很美,美到悲怆,政治,将弗拉索夫的一生毁了。边境的风光很苍凉,当然也很凄美,一座吊桥,两岸雾茫茫的,灯火犹明。这里是西德与东德的边境,弗拉索夫将要被送回他的祖国。用弗拉索夫这个苏联克格勃去交换一个被苏联捕获的美国飞行员,其价值难以言说。弗拉索夫曾是赫鲁晓夫的红人,新人勃列日涅夫上台,他失势了,于是,他只好出任这样一个尴尬角色。苏联政府派弗拉索夫当间谍,到美国来,间接杀死十几个西方头脑人物。当两个人走过吊桥时,点点滴滴的音乐缓慢响起,随着吟唱者的压抑着的激情的喷发,音乐渐渐进入空旷而迷惘的艺术境界,让人感觉到生命个体在强大的政治力量压榨之下显得多么苍凉。这几个人都是牺牲品,美国情报局长失业,法国情报局长将要引退,弗拉索夫回国后将被冷藏,一个飞行员,侥幸被赎回,他的表情也是麻木、冷峻而苦涩的,他或许只是一个被政治家利用的工具。
这部电影我看过无数次,因为我喜欢这样的主题、故事和艺术手法。看这么多遍,每次都弱弱地问:西方是自由世界吗?克格勃真是那么牛轰轰吗?这部电影是根据《第十三个自杀者》这部小说改编的,可惜我没有看过这部小说。有机会一定要读一读原著。对于一个码字的人来说,对世界的关注似乎不能停止。尽管我自己也面临着生存困境、身份焦虑等问题,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为了码字,还要将视线投向更广阔的世界,这或许就是人生的荒谬,人生的荒谬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我红口白牙在这里无病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