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论-三大构成 平面设计的三大构成

平面构成

1.概述:构成、平面构成

构成:将两个以上的单元形象(相同或不相同的形态)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形象。

平面构成是基于二维平面中各视觉元素,寻求一种合理视觉关系的构成形式。

2.平面构成的基本构成因素:点、线、面、体、基本形

3.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重复、近似、渐变、特异、对比、发射、密集、肌理、空间

立体构成

1.要素:造型要素、材料要素、形式美要素

基本形态:点、线、面、体

基本形体:几何多面体、阿基米德式多面体、单体/组合体、几何曲面形体、自由曲面形体、自然形体

色彩:固有色、主观色

肌理:体现视觉、触觉的综合性肌理。

空间:实体周围的空隙部分。 ※空间力象

错视:日常的知识判断与观察到的形态在现实中所反应出的矛盾经验。

对称和均衡:反射、移动、回转、扩大 —— 四种基本形式

对比和调和:对比和调和对立统一关系

节奏和韵律:重复韵律、渐变韵律、交错韵律、特异韵律、起伏韵律

分隔和比例:黄金分割/1:1.618、数理分割/等比-等差-费波纳齐-调和-根号数列

联想与意境

多样与统一:有机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稳定与轻巧;重心、接触面解、结构形式、材料重量、材料肌理、色彩、分割

2.形式:二点五维、柱体、线立体、面立体、块立体、综合、其它构成

色彩构成

1.概述:

色彩构成是一门综合色彩设计原则、色彩设计基础理论、色彩设计基本规律的专业基础课程。

色彩在设计中的使用原则:实用与审美统一。

色彩的作用:装饰美化和实用功能:设计色彩的装饰性是有限制的,从实用性出发是设计色彩的一条基本原则

色彩的实用功能归纳为调节性作用,标志性作用,专用性作用,识别性作用和保护性作用。

色彩构成与绘画色彩的区别在于观察方法、表现内容、艺术风格、色彩功能。

2.色彩的基本原理:分类、属性、术语、生理现象。

色彩分为无彩色(黑白灰)、有彩色(冷暖、纯清暗浊)、光泽色/独立色(金银)。

纯色:未混入黑白两色的各种色彩+三原色+三原色调配而成的各种色彩。

清色:纯色加白色而形成的色彩。

暗色:纯色加黑色而形成的色彩。

浊色:纯色加灰色而形成的色彩。

色彩的三大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原色: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色光三原色:红绿颜料三原色:品红

间色:两种原色混合为间色。色光三间色:品红颜料三间色:橙绿

复色:颜料的两个间色或一种原色和其对应的间色混合。

冷暖色:最暖为橘红色,最冷为天蓝色。

中性色:绿紫等兼有冷暖感觉的颜色。

同类色:30度以内。

类似色:90度以内。

对比色:90到180度。

补色:原色和相对应的间色互称为补色。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色彩对比中效果最强烈的是补色对比。

调子:各种色的明度层次变化。

色阶:明度与纯度共同的层次变化关系。

色调:在一定范围内几种色彩所造成的总的色彩效果,是色彩整体的总概念。

色彩生理现象:视觉适应和色彩适应、残像和错视、色彩的同化效应。

3.色彩的对比与协调:(对比与调和、变化与秩序、多样与统一是重要的美学法则。)

A.色彩的对比:分类、色相、明度、纯度、冷暖、面积、同时、连续。

色彩性质:色相、纯度、明度对比。

色彩形象:形状、面积、位置、虚实、肌理对比。

色彩的生理与心理效应:冷暖、轻重、动静、涨缩、进退、新旧对比。

对比色数:双色、三色、多色、色组、色调对比。

观察方式:同时、连续对比。

邻近色对比:最弱的色相对比,简朴素雅、统一协调;

易单调,无精打采;

借助明度、纯度对比的变化来弥补色相感的不足

类似色对比:优美柔和、明朗耐看;

协调柔和有余而对比变化略显不足,缺乏色相变化的动感和色感力量;

借助明度、纯度对比的变化或以小块对比色或黑白灰作点缀增加画面的

变化和生气

中差色对比:色相环上间隔四至七色的色相对比,如红与黄、红与蓝、蓝与绿;

中度对比形式,清新明快、柔美秀雅;在设计色彩中广泛应用;

注意调整明度、纯度、面积的差异,以免产生沉闷感

对比色对比:鲜明强烈、热闹刺激,饱满、华彩、激情、欢跃、动感,

易使人产生兴奋和激动的效果;

注意避免不协调感,避免凌乱眩目、烦躁不安的感觉

互补色对比:色相环上相差180度的相对两色对比,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

最强烈的对比方式,具有最大的色感鲜明度与视觉生理刺激度,

设计理论-三大构成 平面设计的三大构成

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与吸引力;

注意避免杂乱、刺激、生硬等处理不当的弊病

明度对比强弱取决于明暗的差别程度,色彩的层次感、空间感主要来自于明度对比。

纯度对比强弱取决于色彩鲜艳与灰暗的差别程度。

冷暖对比可增强色彩构图中的空间感、空气感以及色相的鲜明感、色彩的真实感。

同时对比指不同色块同时并置时,由于色彩间的视觉作用而导致色彩感觉与色块原有色相产生差异的现象。

色彩同时对比过强或过弱时,可通过无彩色的间隔来加以调整。如对比两色过于晦暗,

可用金、银、白色分隔;对比过于眩目,可用灰、黑分隔。

连续对比指先后观察不同色彩所引起的对比现象,类似视觉残像。

Ps: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黑色、白色与任何一种原色搭配,永远形成协调统一关系。

B.色彩的协调:均衡、呼应、主次、节奏、多样统一原则。

均衡原则:均齐/对称+平衡/稳定;

注意理论来说沉重色块离均衡基准(重心)近一些,轻亮色块应离重心稍远。

呼应原则:色块彼此呼应,并以点线面形式进行疏密虚实大小的丰富变化的方式,使画面产生美感。

主次原则:主导色、衬托色、点缀色。

主导色的形成需要各种关系的比较产生。

一般高纯度/面积较大/接近构图重心位置与视觉中心地位/轮廓特异的色块相对容易成为主导色。

衬托色相对于主导色而存在。主要形似有以下四种:

◇明暗衬托:用大面积暗色/亮色衬托小面积亮色/暗色;

◇冷暖衬托:用大面积冷色/暖色衬托小面积暖色/冷色;

◇灰艳衬托:用大面积灰色/艳色衬托小面积艳色/灰色;

◇繁简衬托:用大面积单纯底色衬托小面积多彩复杂花样

用多彩复杂背景衬托单纯花形;

点缀色:面积不大却具有醒目、活跃的特性。

节奏原则:着手点:色相、纯度、明度、面积、形状、位置有秩序地保持连续的均衡间隔。

形式:反复、渐变、突变、运动。

多样统一原则:色调构成的基本原则。

4.色彩与心理:色彩与知觉、色彩与情感。

A.色彩的视觉生理效应:膨胀色和收缩色、前进色和后退色。

一般来说,暖色、亮色、纯色具有膨胀感和前进感;冷色、暗色、浊色具有收缩感和后退感。

设计用色时,暖色、亮色面积要适当缩小,冷色、暗色面积要适当扩大取得色彩平衡。

B.色彩的通感:冷暖感、轻重和软硬感、音乐感、味觉嗅觉感。

轻重感主要因素是明度其次是纯度。高明度高纯度轻,低明度低纯度重。

软硬感通常浅亮柔软,深谙坚硬。(白色、高低纯度较坚硬;中纯度相对柔软)

音乐感:明度高声音高。

红色:热情之音。

黄色:快乐之音。

黄绿色:悠闲舒畅之音。

蓝色:哀怨忧伤之音。

味觉感:

黄、白、橙红、潜红:甜味感。

橙、绿、黄绿:酸味感。

灰、茶、黑、褐:苦味感。

红、暗黄:辣味感。

鲜红、粉红、橘黄、奶黄组合:刺激食欲。

青紫、绛红、深褐:腐烂霉变。

嗅觉感:

鲜红:浓香。

鲜黄:亲香。

暗浊的红黄:腥腐。

化妆品包装一般采用粉红、鹅黄、浅紫等纯净明亮的色彩给人清新优雅、甘甜醇香感

C.色彩的心理效应:

暖色、高纯度、高明度为兴奋色;冷色、低纯度、低明度为沉静色。

红、橙、黄可营造出节日、宴会、庆典的欢乐活跃气氛。

蓝、绿、紫可营造出休憩、疗养、沉思的清凉宁静悠闲和富于遐想的气氛。

色彩的明快感/积极感和忧郁感/消沉感主要受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决定。

明亮、鲜艳的色彩比较明快活泼;深暗、灰浊的色彩消沉忧郁。白较明快黑较消极灰居中。

色彩的华丽感和朴素感主要与色彩的纯度有关。纯度高鲜明华美纯度低质朴柔和。

其次高明度、明亮鲜艳对比强烈的色调比低明度深沉灰暗调和一致的色调华丽。

A.色彩的好恶感集中体现在色相上。

嗜好冷色比嗜好暖色的人多。

在明度和纯度上,喜爱鲜明色彩的人比喜爱灰暗色彩的人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色彩的喜好逐渐由暖趋冷,明度对比由强趋弱。

中华民族偏爱:红、黄、青、白。

印度民族偏爱:红、黄、黑、金。

非洲民族偏爱:红、黄、青。

拉丁民族偏爱:红、黄、黑、橙。

日尔曼民族偏爱:红、绿、青、白。

阿拉伯民族偏爱:蓝、绿、白。

B.色彩的记忆与联想

高纯度、清色、暖色、原色、华丽色调比低纯度、浊色、冷色、间色、朴素色调易于记忆。

C.色彩的象征性:

红色:象征光明、幸福、喜庆;胜利、勇敢、革命;

温暖、活泼、成熟;暴躁、多疑、嫉妒…

黄色:象征光明、丰收、权威;神圣、虔诚、庄严;

基督教国家象征背叛、野心、狡诈

近代象征颓废、低级、色情…

绿色:象征理想、希望、自然;和平、青春、生命;

阴森恐怖、凄凉、虚空之感…

蓝色:象征理智、纯洁、永恒;深沉、悠远、宁静;

忧郁、悲伤、清冷…

紫色:象征权威、高贵、优雅;秀逸、恬静、神秘;

不安、忧郁、险恶…

黑色:象征庄严、肃穆、威武;

死亡、黑暗、罪恶;悲哀、绝望、不幸…

白色:象征光明、纯洁、忠贞;洁净、清雅、神圣;

哀悼、投降、一无所有…

灰色:象征平凡、温和、优雅;消极、暧昧、平庸…

工业领域可用色彩标志危险品:

蓝色:剧毒物

红色:易燃品

黄色:易爆品

D.色彩形状和感觉特征:

瑞士色彩学家伊顿 美国色彩学家贝连

红色强烈充实不透明而有重量感、安定感,因而具有正方形静止庄重直角的感觉特征。

黄色明澈活跃积极敏锐没有重量感,因为具有等腰三角形积极锐利扩张锐角的感觉特征。

蓝色轻快柔和而具有流动感、透明感,因而具有圆形的感觉特征。

橙色介于红黄之间,因而具有梯形和长方形的感觉特征。

绿色新鲜冷静自然广阔,因而具有弧面三角形或六角形的感觉特征。

紫色柔和优雅女性化,因而具有椭圆形的感觉特征。

康定斯基

黄色具有离心性,青色具有向心性,红色具有稳定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4806.html

更多阅读

流水线组织设计的步骤 自动化流水线设计步骤

流水线组织设计的步骤——简介单一品种流水线组织设计的一般内容有:①确定流水线的生产节拍;②组织工序同期化及工作地(设备)需要量;③确定流水线的工人需要量,合理地配备人数;④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⑤流水线生产的平面布置;⑥制定流水

成套产品外观设计中包含相似外观设计的审查 成套外观设计

成套产品外观设计中包含相似外观设计的审查(原载于:《中国专利与商标》2011年第2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外观设计审查部 吴溯摘要:专利审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三章第9.2.4规定,“成套产品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中不应包含某一件或者几件产品的

日志转 常用发型设计的分区 男生二分区式发型

人类生活在一个立体的空间。当用眼睛观察一件物体时它所呈现的任何一个部位都会有它自身的一个立体效果。但有些时候所看到周围的事物却是二维的,如看到一张拍摄的照片往往被拍摄之前是立体的,则拍摄后图片呈现的是平面的;在观看电影的

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前景和就业形势 工业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前景和就业形势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内容,因此,从狭义上讲,工业设计就是现代意义上的产品设计。产品设计的主要对象,就是那些富有长久形象存在的产品,因此形象的构成是工业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像没有固定形态的工

声明:《设计理论-三大构成 平面设计的三大构成》为网友醉酒鞭名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