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变态杀手,又称变态杀人犯,是指用残损肢体、性侵、虐待等残忍的手段将被害人杀害的杀人犯,多数是谋杀。
杀手之心理常常认定是变态心理,是精神疾病发作,性格可聇,以自我为中心,对人性物化,爱操纵对方的生命,杀人如杀蚁、杀猫、杀狗,有性欲快感,或自命为判官,或“替天行道”。
变态杀手外表看起来多半不危险,甚至可能很迷人。造成变态杀人心理的成因众说纷纭,目前已有部分可确认为幼年受虐导致,另外有些科学家经过脑部扫瞄发现部分变态杀手的脑结构有与常人相异之处,提出变态杀人犯可能可以早期筛选出来的假设,引起更大争议。
特征
变态杀手最大的特征,就是“固定”,杀人动机、杀人模式以及杀害对象都不轻易改变,这是因为变态杀手的杀人行为是为了要满足心目中一个固定的幻想的缘故。这个“幻想”的内容往往和“性”以及“权力”有关,内容扭曲、和现实脱节,因此变态杀手多半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错,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要再重现一次心中的幻想,杀人模式也几乎都固定,不易改变。
成因
学者海伦摩里森(HelenMorrison)认为,一个人发展成变态杀手的最重要关键不在于社会、家庭以及经济背景,而是基础人类情感发展的障碍导致认知与现实脱节,并且受到幻想的控制所致。这个论点可以在理查奥图麦瑟(RichardOtto Macek)、约翰伟恩盖西(John WayneGacy)以及其他数位变态杀手的行为身上得到验证。他们都喜欢以柔软的东西触碰嘴唇,显示因为基础的心理需求未得到满足而发生了口腔期停滞的现象。
背景
变态杀手以白人男性占绝大多数,女性的变态杀手很稀有。许多变态杀手的幼年时期有受虐以及压抑经历或者是有被性侵害的经历。
动机
变态杀手杀人的动机本质上相当一致都是具象化他们心中的对性和权力的幻想,有时后是为了要补偿一些不能得偿的期望,有时是将幻想的内容当成了自己的使命与工作。
杀人模式
变态杀手又时常表现为连环变态杀手,杀手的杀人模式极为固定,除非遇到重大变故否则不易改变。时间、对象、凶器、弃尸地点等等往往每次都一样,也因此比较容易由分析模式侧写出该连环变态杀手可能剧有的条件与特质。据英国《每日邮报》2012年1月18日报道,美国两名数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连环变态杀手实施谋杀的时间间隔分布似乎遵循一个名为“魔鬼阶梯”的函数公式。该项研究意义重大,警方可以借此计算出连环变态杀手实施下一次袭击的大概时间,阻止罪行发生。
受害人
基于连环变态杀手以男性为多,幻想内容又与性和权力相关的现实,连环变态杀手的受害者以女性和小孩为多。另外,社会低下阶级份子,如游民、流浪汉以及妓女等等,也是连环变态杀手的常见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