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克商前帝辛占星陶文与H11:1帝辛卜辞_林航_

武王克商前帝辛占星陶文与H11:1帝辛卜辞

大锺语硏硏究论文:帝辛占陶文2
武王克商前帝辛占星陶文 与H11:1帝辛卜辞
Di-Xin astrologic pottery inscriptions and H11:1 Di-Xin oracleinscriptions before King Wu conquered over Shang
朴 大 鍾 著
大锺语言硏究所
周原甲骨H11:1帝辛卜辞 原照片资料载至《周原甲骨文》(曹玮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第1页
1977年出土于中国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建筑遗址11号灰坑。记载有如下内容,帝辛正面临与周武王的牧野之战,在癸巳日给祖王文武丁和父王帝乙祭祀的事实,按照60甲子中的第30个癸巳,共刻有30个字(合文 分解时,共31个字)的甲骨文。
H11:1帝辛卜辞的精密复原模样
其间,在甲骨学界由于对省略语的验证不足和描本的不准确等原因,代表‘文武丁和帝乙’两人的上述文武帝乙误认为一个人,并且把上述十二(12)女误解为二(2)女。并且标为青色的两个字一直误解为‘祭’或‘禦’等,但实际上都是‘祝’字, 一个是简体形,一个是繁体形。
商帝辛占星陶文红陶罐 (简称 帝辛占陶罐) 目前在韩国所藏的刻有商代帝辛星占记录之红陶罐 (器物规格:瓶口径11.8㎝,高17.2㎝, 腹径22㎝, 底经8.5㎝)※肩部卜辞,共由两组构成;第1组30个字、第2组30个字(共60个字)
红陶罐的侧面 ※肩部有铭文60字(拆合文就66字)
红陶罐外底部 ※底部有铭文1字
武王克商前帝辛占星陶文与H11:1帝辛卜辞
朴大锺
目录
Ⅰ. 序论······························································································································6书名简称表·············································································································8Ⅱ. 本论······························································································································9一. 帝辛占星陶文···································································································91. 文字隶定及考释·····························································································92. 全文解释·······································································································503. 对五星聚房和商末28宿体系的存在的证据···············································51 二. H11:1帝辛卜辞······························································································521. 文字隶定及考释···························································································53⑤ 武: 文武帝乙是2人而非1人··································································54⑰ 祝: 并非‘禦’,而是‘祝’··································································58⑲ 十二: 并非二女,而是十二女······························································59 2.全文解释·······································································································633. 与帝辛占星陶文的书体风格比较·······························································64三. 帝辛占星陶文的‘金见’和H11:1卜辞的‘癸巳’ ·····································641.《史记․周本纪》的记录67日间隔································································642. 公元前1019年12月18日左右发生过的‘金见’現象 ·······························65 3.占星陶文的‘巳’是H11:1‘癸巳’的省略·············································68 4. 对癸巳日的《甲骨学通论》中的判断·······················································69 四.帝辛占星陶文和H11:1帝辛卜辞的意味及价値···········································69
Ⅲ. 结论····························································································································71
参考文献···························································································································73
6
Ⅰ. 序 论
甲骨文的王国-商国是天子国。商国的最后天子帝辛在去今约3千年前的2月甲子日发生过的与周国武王之间的牧野大战后在历史舞台销声匿迹。在那牧野之战前,帝辛的实际动向将是如何?商国灭亡约三千年后的1899年发现甲骨文以来,所发现的15万片的甲骨文中,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记录牧野之战或武王伐纣(殷国的角度上是‘帝辛征文’)时期的卜辞。之后,1977年春,非常不可思议地在远离殷国首都朝歌的周国地区周原(现岐山县和扶风县一带)发现了帝辛甲骨H11:1卜辞。并且过了30年之后的2005年8月18日从中国大陆传到韩国的红陶罐上奇迹般发现了帝辛留给武王克商前的占星陶文。对于占星陶文的笔者的最初论文《关于商纣王荻陶文的研究》 1)在2006年3月底通过大韩民国驻中国大使馆的丁奎必领事转达给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硏究所。之后,2006年7月,根据中山大学陈炜湛先生的建议,为了更加明确其真伪,对帝辛红陶罐(或帝辛占陶罐)实施了更加科学的热释光检测(Thermoluminescence: TL)。热释光检测,从2008年至2012年依次在香港、中国、英国进行,均判明为真正的古物2),而非是1899年发现甲骨文之后现代人编造的伪作。在这个检测过程中,2011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王宇信先生无视了TL检测结果,在《殷都学刊》2012年1期投稿了论文《谈韩国学者“发现的”红陶罐上“商帝辛荻陶文”》。对此,笔者撰写由10项组成的辩论文并发行了《关于商帝辛荻陶文的研究》(2012)增订版。之后,在韩国汉字硏究所主管,济州岛召开的第4届韩中日汉字文化国际论坛(2012.8.24.~27日)上,王宇信先生重复发表了已经在《殷都学刊》发表过的同一论文。笔者向与该研讨会的世界各国学者们分发了上述增订版论文。之后,没过多少时日,笔者注意到了王宇信先生上述论文中的“帝辛时,面对周武王的大举来犯,有的H11:1”3)这段话。这句话意味着H11:1就是武王克商当时帝辛留下的另外一个卜辞。周原甲骨H11:1在1977年发现以来很多学者参与了其解读,而且目前已有了定论,所以其间没有过多的关注,但是,作为写了关于牧野大
1) 以后论文题目变更为《关于商帝辛荻陶文的研究》 。 2)有关其检测过程、结果以及前刻鉴定的详细内容请参考拙文《关于商帝辛荻陶文的研究》(2012)或2012年7月5日台湾新生报的报道《殷商古物现身韩国》。 3)《殷都学刊》2012年1期,第4页。
7
战前帝辛所遗留的占星陶文的论文的笔者,不得不关注H11:1铭文。之后到2013年9月,看到了曹玮著发表在《周原甲骨文》(2002)的H11:1的颜色鲜明的原色照片。与之前的几个描本进行精密对照,结果发现了把‘十二女’误解为‘二女’等一些缺陷。而且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并重新解读论文的过程中,确信了H11:1是帝辛占星陶文之后刻写的帝辛的另一个卜辞。换言之,帝辛荻陶文(以下‘帝辛占陶文’)和H11:1帝辛卜辞是包含武王克商前西伯侯的侵攻和帝辛对应场面的历史实物资料,同时也是拼图的重要两块。因此这两个内容上互相紧密连接,拼接时相互补充不明确部分,能够给后代人明确展现武王伐商当时的周国军队和帝辛的状况。H11:1帝辛卜辞以“癸巳,彝文武帝乙宗”为开头,其癸巳在帝辛占陶文中缩略为‘巳’来显示,因此两个殷文中的核心以及连接词理所当然是‘癸巳’。如大家所知,60甲子中癸巳是第30个干支,奇妙的是,殷代当时的刻辞者也可能意识到了癸巳的数字代码30,因此H11:1卜辞共由30个字组成,帝辛占陶文分别由第1组30字和第2组30字,共60字组成。也有可能是偶然的巧合,编写本论文的此刻也正是癸巳年(2013)。笔者在本论部分介绍了帝辛占星陶文之后,依据照片,以精密描写的新描本为基础,继前辈学者们重新试图H11:1帝辛卜辞的文字考释以及其全文解释。另外,了解了记录在帝辛占星陶文中的发生金星昼见现象的日期,考察两份资料所带有的意义和其价值。
8
书名简称表
本文所引用的甲骨条例出处的书名简称,如下表所列。
简称 书名 作者(编者) 合 甲骨文合集 郭沫若 合集 甲骨文合集 郭沫若 合補 甲骨文合集補編 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甲殷虛文字甲編一冊 商務印書館 前 殷虛書契前編 羅振玉 後 殷虛書契後編 羅振玉 乙 殷虛文字乙編 董作賓 寧滬 戰後寧滬新獲甲骨集胡厚宣 屯 小屯南地甲骨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 小屯 小屯南地甲骨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 摭續 殷契摭佚續編 李旦丘 林 龜甲獸骨文字二卷林泰輔 粹 殷契粹編 郭沫若 明 殷虛卜辭一冊 明義士 佚 殷契佚存 商承祚 戬 戬壽堂所藏殷虛文字一卷 王國維 英 英國所藏甲骨集李學勤等 鄴 鄴中片羽 珂㼈版影印本 餘 鐵雲藏龜之餘 羅振玉 燕 殷契卜辭一卷 容庚, 瞿潤緡 鐵 鐵雲藏龜六冊 劉鶚 花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 史購 史語所購藏甲骨集 中硏院史語所 京都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藏甲骨文字 貝塚茂樹 京戰後京津新獲甲骨集 胡厚宣 京津 戰後京津新獲甲骨集四卷 胡厚宣
9
Ⅱ. 本 论
一. 帝辛占星陶文
对于由底部1个字(荻)和肩部60个字构成的帝辛占星陶文,在拙文《关于商帝 辛荻陶文的研究》(增订版,2012)和《论商帝辛占星陶文之真与朱歧祥之伪》(2013韩语版)中有详细的说明,在此只提示其主要事项。另,以下所使用的‘占陶文’是‘荻 陶文(divination potteryinscriptions)’的缩约语,同时也是‘占星陶文(astrologic potteryinscriptions)’的省略语。
1. 文字的隶定及考释
① 荻帝辛红陶罐底部刻有的文字,是仅在殷代使用的‘荻(占)’字。卜辞具有‘前辞→命辞→占辞→验辞’的固定体系,‘荻’字是其中用在占辞的文头,意思是‘殷王观察卜兆判定吉凶’。因此,这个字是规定帝辛红陶罐铭文为殷代卜辞的非常重要的证据。作为参考,其间甲骨文学界的一般固定观念是‘ ’字为武丁时期第1期的字 体,荻的异体字‘’是殷末(帝乙和帝辛)第5期的字体。但是,1991年10月发现的武丁时期的花园庄东地甲骨中发现了其间一直认为第5期字体的字,惊动了学界。台湾东华大学的魏慈德先生在《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硏究》中提到“在字下加 一彎筆的「占」, 一直以來被視爲是第五期的典型字體,而被用來當作斷代的標準, 但現在卻在屬殷墟文化第一期地層的甲骨坑中出現了, 說明所謂晩期字體, 可能早 就出現,只是尙未大量流行”4)。这完全推翻了已有的 (荻)的字体仅使用在第5期的认识,其间所被无视的屈万 里先生的判断,即“帝乙八祀二月下旬癸酉日所卜。 ,卽第一期之 字。…茲從 第一期形體, 隷定作;讀爲占。”5)才是正确的。出于此关系,张永山先生在《考古》(2004年第12期)的文章‘甲骨著录新模式’
4) 魏慈德:《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硏究》,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2月,第12页。 5)屈萬里:《殷墟文字甲編考釋(上)》,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民國50年(1961),第87页。
10
中提到“传统的卜辞分期断代标准之一是甲骨文的字形,董作宾先生制定的‘干支五期演变表’曾被学界长期引用。但是这种方法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中受到了挑战。…故作者认爲,甲骨文的分期断代千万不要单纯以字形爲标准,一定要从多方面考虑,卽“不仅要注意区分不同的卜辞组,硏究卜辞的内容(称谓、贞人、字体、文例、事类)还要十分注意甲骨文出土的地层、坑位、共存陶器的形 态,多方面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6)由于第1期的字形也可以在第5期使用,因此陈炜湛先生在《甲骨文简论》中强调到“文字演变有其渐变性新旧字形有交替使用的阶段,不能看得太死、太絶 对。”7)。包括其间被认为是第1期字形的‘卜’字在内的 、(貞)字,在周原帝辛 甲骨H11:1也被发现用在第5期,通过帝辛占陶文证明了第1期的字形‘ (荻)’字用 在第5期。
② 金帝辛红陶罐肩部铭文的第一个字。刘一曼和岳占伟在《考古学集刊》第18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7)记载的《殷墟近出刻辞甲骨选释》文中报告说,用作‘村中南296’片人名的‘金’字是甲骨文中第1次发现的‘金’的独体字。与此相比,帝辛 占陶罐的此‘’字是用作星宿名,表示五星之一金星的意思。东海大学朱歧祥敎授对‘ ’字的下部横线称为“波浪状”。这与隶书的笔法略有不同,应该与后面说明的H11:1帝辛卜辞的部分曲划(癸、宗、贞、二、羊)予 以关注的帝辛晩期的弯曲写法。
③ 見
‘见’和‘现’的初文。帝辛占陶文中的‘(见)’是古天文用语,用作动词‘出 现(↔伏不见)’的意思,与前面的‘ (金)’字相连构成古代天文用语‘金见(=太白昼 见)’。的字形特点是褓(目)的内部线缩略为一笔划,与此相同写法的甲骨文字,如 下所列。
6) 张永山:《甲骨著录新模式》,《考古》(2004年第12期),第89~90页。 7) 陈炜湛:《甲骨文简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174页。
11
周原甲骨 H11:92 周原甲骨 H11:201 合30989 前4.48.7 合37468
④ 率
‘率’的古字。甲骨卜辞中的‘率’是用作‘用牲法、地名’等意思,帝辛占星陶文中的‘率’是用作与后面出现的‘穎(=师)’字相连的动词‘统率、率领’的意思。 甲金文中下列字与的字形非常类似。 乙4538(合635正) 寧滬3.154 覞西周早期 盂鼎
字证明比西周早期盂鼎的覞字还要早的殷末就已经存在了两边四线倾斜的书法。四条线紧贴着两个椭圆,其中一条线与下面圆的右线相重复,这样的重复省略 的书写方式是帝辛红陶罐上的 (见)、 (侯)、(丁乙)字上多次出现的刻写者的书 写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殷文资料。这种重复省略的方式,裘锡圭先生早在《甲骨文中重文和合文重复偏旁的省略》论文中说明过作为‘公用笔划8)’等的用语。
⑤ 辛‘辛’的古字。卜辞中用作‘第八个天干’及‘先王和先妣的庙号’,或者‘地名’等。帝辛占星陶文內“率辛穎(=師)?”文章中的‘辛’是修饰他动词‘率’的 宾语‘军队[師]’的词语,从文意及后面出现的合文(丁乙)等来看的话,用作商王帝辛的生称王号。作为参考,目前在日本泉屋博古馆的商晚期‘宰椃角’铭文中的‘辛’字和在菏泽市博物馆的‘宰甫卣’的‘辛’字与帝辛占陶罐的‘辛’字在写法和字体风格 上完全一致。
8)裘锡圭:《甲骨文中重文和合文重複偏旁的省略》,《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第143页。
12
殷商晩期 ‘亞若癸簋’ 銘文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3/3a/3b.html
商晩期 宰椃角 商晩期 宰甫卣
⑥ 穎(師)‘穎’的古字,同时也是‘师’的初文。正如罗振玉在《增订殷虚书契考释》中说到“穎卽古文師字”,商代军士编制单位-‘师旅’的‘师’写成商代‘穎’的字形,因此“辛师”意思为帝辛军队-王师。查看与 的字形类似的殷代甲骨文和金文的例子, 首次可以举出的字是目前收藏在美国米里阿波里斯美术博物馆的殷代晚期的青铜器‘亚若癸簋(别称: 亚若癸 酓)9)’铭文中出现的‘穎’字。另外,目前收藏在美国华盛顿的华盛顿弗里尔美术博物馆(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Arthur M. SacklerGallery)的殷代晚期‘作父乙簋(别 称: 戊辰彝)’中也可以看到有长蒂线的同一字形的穎 (师)字在的左侧。除此之外,下列甲骨文字也是类似 例子。
前2.12.5 前2.13.3 甲骨文合集 36909
⑦ 亡‘亡(无)’的古字。殷代卜辞中用作与有字相对比的‘无’的意思,也读作‘无’字。商周时代使用最频繁的‘亡’的字形是包括 (刀)的憚或者将其横向旋转180度 的 。另外,商周金文中发现了多个与占陶文中的 字类似的的字形。查看《甲 骨文编》p.498‘亡’字项目的话,可以看到一般字形- (燕115)用作入形的 (甲2699)字形,并且发现于1977年惊动全世界的周原甲骨中也发现了如下人形的‘亡’ 字。
9) 苗利娟:《河南出土商代金文的初步整理与研究》, 2007年5月,第65页。
13
周原商人甲骨H11:82的‘周’字 出处: 曹瑋著《周原甲骨文》
H31:3 H11:20 H11:82
如大家所看到,周原甲骨H11:20和H31:3的 与帝辛占陶文的 ,其主要部分相同。H11:82的‘亡’字是,上记徐锡台描本中虽然不是横线,但是因为像 (亡)字一样下部增加了一条线,因此备受关注。对于看似不必要的那一横线所被附加的理由,笔者在2012年版拙文《关于商帝辛荻陶文的研究》第21页中表明了本人的见解。但是,与此相比较,陈炜湛先生在《甲骨文简论》pp.66-67中说明‘甲骨文字形體結構的特點’时提到的下列文章应该更有益于理解‘亡’的异体字- 和 。
甲骨文字一字異形是普遍現象,只要關鍵性的主要部分相同,其偏旁結構雖然有 “增損移易”,形狀雖然不一,但仍可認爲是一個字。……①偏旁位置移易的,② 改變或增加偏旁結構的,③偏旁結構相同而筆劃有所增損變易的。一般說來,異體字總不出這三個方面。認識了甲骨文的這個特點,就不致將本屬一字者分列爲幾個 字,從而可對一些單字作適當的歸倂。
⑧周‘周’的古字。卜辞中用做姬氏的‘姬周’及方国名、人名、地名、姓氏等,本占陶文中‘周’字后面有‘儁(侯)’及周文王和武王的称谓‘西伯’,因此,指古公亶父移至岐山下周原之后称为‘周’的‘姬周的周国’的意思。这个字与繁体形 相比较,是上部的3横线用 做2横线的简体形。如果是前面的 (亡)字与 相 比,只是增加了一笔划的话,此 字是减少笔划的情形,因此都符合殷代甲骨文的特征(一字异形)。2006年陈炜湛先生探讨了这个 字后,提出了“從口之周見于周原甲骨,時代的當帝辛。”1977年在陕西省岐山县发现的周原甲骨中有刻 有‘周’字的两个商代晩期甲骨(H11:82,11:84),其中H11:82与右侧相同。由于此甲骨片的上部受损, 因此复原‘周’字的话,成为‘ ’,在 中去除最 下面的一个横线的字形与帝辛红陶罐的字相近。
14
獻侯鼎拓本
合集 32444
⑨儁(侯) ‘侯(←儁)’的古字。‘矢’字,在金文中多数情况像‘’在纵线点上点,但 是这‘ ’字却没有点上,而是省略。此 (侯)与前面的‘周’一起表示‘周侯’的称谓,成为判断有关占陶罐的制作时代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客观的基准。一般矢字的上部通常写为‘∧’的形态, (侯)字是在 ‘∧’的基础上省略了左边线的字形。对此,笔者理解为其间殷文中的特殊的‘缺刻’现象而已。但是,看到献侯鼎铭文中‘ (侯)’字的上部二线()的角度几乎一致,忽然想到其二线是重叠为一笔划而写成的。实际上本应写成二线的,却重复省略 写成一线的殷文方式,胡厚宣先生和裘锡圭先生都早已指出。胡厚宣先生在《古文字硏究》第1集(1979年8月)中通过‘说我 王’的文章指出了收藏在加拿大Ontario(安大略)博物馆的甲骨文合集32444篇甲骨中的 字是王的自称‘ (我)’和‘奕 (王)’字合成为一个的‘我王’字。如同殷人重叠‘ (我)’的横线和‘奕(王)’的上面横线而组成了新的合成字‘ ’, 帝辛红陶罐的 (侯)字也是用相同的方式把‘厂’的横线和‘矢’的左上边斜线重叠而成的贵重的殷文资料。从‘矢’字的角度是借用了‘厂’字的横线,因此 (侯) 的最上面横线用方稚松先生的说法是‘借笔10)’,用裘锡圭先生的说法是‘公用笔划’ 。即, 既是借笔合字,又是公用笔划合字。
⑩ 元‘元’的古字。考虑《尙书》的“殷王元子”和帝辛占陶文为60字的压缩文,可以判定‘周侯元’中的元是‘(第一位)元子11)’或者‘元首’的意思。如果意味 着元子的话,“周侯元西伯”是‘周侯文王的嫡長子-西伯’,即, ‘周武王’ 。另外,文字艺术的观点上,此 字是毛笔存在的殷代书法美的极致。 字的上部横线中的一个写成弯曲状,这个与周原甲骨H11:152的‘辛’字横线类似。前面
10) 蔡哲茂:《讀契札記五則》,《第十九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硏討會論文集》 中。 11)《書經, 周書,微子之命》,“王若曰,猷,殷王元子。”
15
周原甲骨H11:152 陳全方的描本
提及的 (金)字的下部横线也是同样呈弯曲,后续要说明的周 原帝辛甲骨H11:1刻文中‘ (二)’字也是同样显示弯曲形(朱
歧祥的用语为‘波浪状’ )横线,这些都可以称作帝辛晩期贵重的书 法资料。
⑪西白(伯)古文字中最初发现的‘西白(伯)’的合文。笔者观察到此字前有‘周侯’,并且字内部包含有‘白’字,因此从文意上认知到了‘西白(伯)’的合文。并且帝辛红陶罐肩部的合计60个字中的第29个字,另一个‘西白(伯)’的合文也在确信此字上给了帮助。接下来是收录在《新甲骨文编》及《小屯南地甲骨》的头部有纵线的‘西’ 字。
合28791 H11:8 西周 屯0641 屯2357(H57:164)
另外,‘白’的一般甲骨文字形为 羄,但是殷代是手写的时代,因此出现各种各样的字体,出现在《甲骨文字编》p.379和《新甲骨文编》p.452中的一部分,列出 如下:
摭續64 林2.15.14 合7410 合7411 合34601 合296 合11220 合12523
(西白)字的合文方式与前述‘侯’字项目中提及的 (我王,合32444)字相 同。即,如同在重复 (我)和奕(王)字的过程中的一部分是可以看见,但一部分 是被省略, (西白)也是在重复 (西)和 羄 哈(白)字的过程中 的一部分是可以看见,但一部分是被省略的非常珍贵的殷代复存式合文。具体说的话, 和 是在重 复合文中也属于‘部分省略式重复合文’ 。
⑫ 行
16
‘行’的古字。卜辞中的行是表示‘行、进行、人名、地名、贞人名、方国名’及‘军队的编制’等,帝辛占陶文中表示‘军队编制单位、队列、行伍’。作为参考,《殷墟甲骨刻辞类纂》p.852中收录有‘行’字作为‘军队行列’的意思例子(合23671、24391、27979、27980)。与此 字写法类似的甲骨文字在《甲骨文编》、《新甲骨文编》、《甲骨文字编》 查找如下:
屯2718 合8985正 合26896 粹1570 前623.5 明682 乙750反 佚137
⑬ 又(右)
‘又(右、佑)’的古字。甲骨文字形的特征之一是‘不区分左右向方’。但是,下面《金文编》中出现的‘又’的字形,可以看到其角度具有通融性(多种多样)。 狵盂鼎狶師㝨簋狸伯吉父簋上述狶的字形按顺时针方向转动60°左右的话,呈下面的样式。 狶  帝辛紅陶罐的‘又’
另外,像,弯曲写第1刀的獚的甲骨文例,如下所列。
戬6.13 合390正 合19946正 甲1649 後2.29.13 甲骨文編 p.715
⑭ 穎(師)
与前面所述的(穎)同字,表示‘军队’的意思。因此帝辛占陶文中的‘又穎’是‘右师’或者‘佑师’。甲骨文合集33006中出现“王作三穎:右、中、
17
左”,宋镇豪和罗琨著《商代战争与军制》 (商代史卷9)p.414中,称“商代作为军队编制的‘师’,在武丁卜辞见有中师和右师”,其注释中,以中师为例,明记了合集 5807;以右师为例,明记了合集5806。甲骨文中查找与类似字形的例子,如下所列。
英2326 後2.18.8 合36440 合36476 合36909 京津4845 合28971
⑮ 田 ‘田’的古字。与字类似地在商代末期把‘田’的外廓部位写成圆形的例子 是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著名的‘宰丰骨匕刻辞’的 (田)字。
宰丰骨匕刻辭 (殷商晩期‘帝乙’或‘帝辛’時期甲骨文)
18
除此之外,殷末‘鹿头刻辞’中也刻有如下所列的接近圆型的 (田)字。然后,刻在殷墟小屯南地甲骨H99:15反的‘田’字的话,内部十字线像帝辛占陶文的 字并不方正,而是弯曲的样式。
殷5期 鹿頭骨刻辭 小屯南 H99:15反의 ‘田’
甲骨卜辞中作为动词的‘田’字,意思是①耕(耕地)和②狩猎(打猎)。与田同字的‘畋’也表示‘耕’和‘打猎’的意思。帝辛占陶文中‘田’字经过如下意味 引伸过程,表示‘推翻(革命)’的意思。
「耕→耕翻→推翻=革命」
作为动词的‘革命’是指‘推翻王统’,即,推翻之前的王朝,建立新的王朝的意思。与此不同,以‘打猎’的意思为起点,帝辛占陶文的‘田’可以理解为 ‘打猎→进击→来侵’的意思。
⑯ 自‘自’的古字。帝辛占陶文中的自是表示‘从~(from:由)’的意思。甲骨文中 的‘自’是下半部为基本上类似于 和的钩状,还有周原甲骨H11:135的 和 H11:159的 ,《怀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S0655的 是类似于帝辛占陶文 字的形状是封闭的。 另外,如字,上部为‘入’形的甲骨文例,如下所列。
19
合00438正 00584反甲 合01229正 合05245 合07086 合10405反
⑰ 州‘州’的古字,其书法的流丽展现了帝辛时期殷文字艺术美的极致。 的书法与登录在《甲骨文编》辅仁24的‘州’和目前收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的西周早期 <荣作周公簋>的‘州’非常类似。
輔仁24 榮作周公簋(井侯簋)
上述两个字如果横拉过来看的话,其字形会更加分明如下。
⇨ ⇨
另外,对于卜辞中出现的‘州臣’一词的‘州’字,饶宗颐在《殷代贞卜人物通考》p.265中认为是‘国名’或者‘州闾之州’。州闾是古代地方行政区域单位-‘州’和‘闾’。古时候,夏禹王治水后将其领域分为九州,因此‘州’就是古代 的一种行政区划,在周代意味着方伯统治的领土。
⑱ 西‘西’的古字。西的甲骨文字形就如下所列,实在是多种多样。
合28791 H11:8 西周 屯0641 屯2357(H57:164)
前5.13.2 乙6673反 戬26.7 佚200 甲816
⑲ 邑
20
甲骨文編p.281
小臣系卣 照片出处: 上海博物館
‘邑’的古字,略微倾斜了角度之后所刻。如右侧所示, 《甲骨文编》卷6.11,p.281可以了解到甲骨文中的‘邑’字是上部 为方形( )或者圆形。
甲2311 王邑高 鄴3下.39.5 大邑受禾
另外,(邑)字下部的‘卩’字呈倾斜形也证明了殷文的特 征是允许反写等写法上有相当的通融性。上面‘甲2311’中的‘卩’字写成右侧倾斜,下面甲骨文字的‘卩’字也是呈倾斜 形。
周原商人甲骨 H11:42 京津4529
商代,称天子在的地域为‘大邑商’,帝辛占陶文中西周的都邑称为‘州西 邑’的事实是与晩商方国都邑相关的重要实质性资料。
⑳ 祖
‘祖’的古字。上海博物馆古代青铜器展厅内的商代晩期<小臣系卣>的盖内和器底各有15字的铭文,当中与<帝辛占陶罐>的 字相同写法的‘祖’字刻成如下 所列。
21 祖 辛

另外,目前收藏在山东省博物馆的殷商时期<祖辛 卣>和<祖辛禹方鼎>、陕西省扶风县博物馆的殷代<祖辛爵>、辽宁省旅顺博物馆的殷代<子祖辛爵>铭文的 ‘祖’和《甲骨续存补编》卷2第70页、卷3第99页的‘祖’字,也是和<帝辛占陶罐>的 字是相同的写 法。
甲 骨 續
存 補 編
卷3 p.99
甲 骨 續
存 補 編
卷2 p.70 子 祖 辛

㉑丁乙 丁( )和乙()的合文。继被称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的李济在殷虚地区挖掘 的商代陶器残片上刻有的 是殷代文字中被发现的第二个‘丁乙’合文。 是正立写出 (乙)部分的字形,而是倒立写出的反书形。因此,帝辛占陶文的‘祖丁、乙’,因为在前面‘周侯’、‘西伯侯’及欲征伐西伯侯的‘辛(帝辛)’的名称出现,所以理所当然地表示帝辛的祖父和父王‘祖丁和帝乙’或者‘祖丁和父乙’的合称。在帝辛的立场上,因为第14代先王‘祖乙’ 、第22代‘小乙’、第28代‘武乙’都是‘祖乙’,所以如果把父王‘帝乙’称为‘祖乙’的话,会发生很大的用语上 的混乱。因此,帝辛绝对不能把父王‘帝乙’称为‘祖乙’。查看几个证据如下。第一,董作宾说,“殷人祭祀,于親屬的稱謂,―以主祭之時王爲主,兄稱兄 某,父稱父某,母稱母某,祖父祖母以上,則稱祖某妣某;輩次較遠則稱名謚; 如 此以主祭之王本身關係定稱謂,秩然有序, 絲毫不紊。”12)第二,帝辛在牧野大战前所留下的另一个遗物周原商人甲骨H11:1铭文中标记 为“文武帝乙”,这与帝辛占陶罐的“祖丁、乙”相一致。即,H11:1中也说道帝辛
12) 陈炜湛:《甲骨文简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165页。
22
是称父王为“帝乙”而非称为缺乏常识的“祖乙”。第三,《殷墟甲骨刻辞类纂》收录的同时出现‘祖’和‘父’的甲骨文例子 有,①第1414页的合5532正:“贞祖丁父乙”,②第1414页的合10515:“王弗以祖丁..父乙..”,③第1449页的合27361:“..卯卜其祝祖丁父甲..”,④第1458页的合32578:“惟夕...告于祖乙父丁”等。
㉒ 爪‘爪’的古字。爪字是《甲骨文编》收录1例( 乙3471),《甲骨文合集》收录2 例( 18640、22050)。于省吾先生在《甲骨文字诂林》p.929中对‘ (爪)’字提到:“卜辭偏旁「爪」字均作此形,唯獨體此所僅見。辭殘,其義不詳。”出于这个原因,笔者考虑了帝辛占陶文的全体的文意,以《诗经》的鸿雁之什中的文句“予王之爪士”的用法为依据,将占陶文的“祖丁、乙爪?”部分解释为“祖王文丁和父王帝乙会保佑吗? (→
祖王文丁和父王帝乙在天之靈會保祐我們嗎? )”。
㉓ 有‘又’和‘肉’组成的‘有’的古字。作为独体字最 初发现的是殷代的‘有’字。合体字是收录在《甲骨文编》附录上99和《甲骨文合集》35501的 (乙8688)内部可以看到‘有’形的‘有’字。刻有那‘有’字的骨头是牛的左距骨(astragalus), 1936年殷墟第13次挖掘时,出土于安阳小屯村北地第6号殷墟灰坑的南井(YH0006南井)。其牛距骨上面明显地刻着 ‘厂’和‘有’的合字, ‘肉’的内部是与帝辛占陶罐的字相同,为一横画。
㉔ 眀(明)‘明’的古字。殷代甲骨文的‘明’字的结构有四类。4类都以‘月’为共同要 素,第1类是从月从日( ),第2类是从月从囧(),第3类是从月从田( ),第4类
23
合5353
是从月从目。从月从目的‘眀’字可以在《甲骨文合集》19411片和18726片上看 到。
合集18726正 合集19411
上记明字收录于《新编甲骨文字典》p.400、《甲骨文字编》p.419 等。帝辛占陶文的 字是‘目’的眼球一部被遮闭的字形,而收录于《新甲骨文编》p.874的右侧合集5353的字也是眼球一部被遮闭。西周 中期<刺鼎>的 (五月)合文中也有遮闭的方式。字是修饰后面的名词 ‘己(纪纲)’的形容词,表示‘严正’的意思。
㉕ 己(紀)‘己(纪)’的古字。‘己’一般写成直角,但是收录在《甲骨文编》p.551的下 列己字是没有被写成直角的写法例子。
京都798 戬4.15 餘16.3 前1.6.1 甲2262
另外,《金文编》、《殷周金文集成》中的弯曲状的例子,如下所列。
大鼎 宴簋 鐘伯鼎 無㠱簋 父己鼎
如同字,写成弯曲状的是帝辛占陶文刻写者的书写习惯。总共61个字中, 这样的弯曲字形除了 (己)字之外,还有 (又)、 (任)、 (井)、(御)、 (舟)、 (玄)、 (封)、(御)。帝辛占陶文中的‘己’是‘纪’的本字,用作‘纪纲’的意思。
24
甲骨文合集 13999正
㉖ 斁(睪)‘斁(←睪)’的古字,也是初文。 是甁(眉)的省略形, 是 (矢)的异体 字。金文中的斁字如下所列。 瑀靜簋 琾牆盤 琿毛公鼎瑁中山王壺
西周中期 西周晩期 戰國時代
另外,甲骨文中的‘斁’字如下所列。
戬47.8 京津1339 前5.9.3 京都2363 合集19166 合集13399反
但是,与目前的《金文编》不同的是,包括《甲骨文字典》和《新编甲骨文字典》在内的各种字典的‘检索栏’中,完全没有记载‘斁’。这里有其内幕。中国近代学术史上,被后人所称为“罗王之学”的两位大师罗振玉、王国维早已把 (域)正确地释读为‘斁’字。但是,之后,戴家祥给出了新的主张,称是‘䀢 (眣、瞚、瞬:眨眼)’的异文,经过李孝定和于省吾赞同,现在的甲骨文辞典中记录在‘䀢’项中。但是,戴家祥之说忽略了饶宗颐在《殷代贞卜人物 通考》p.589中表明为“余谓 乃域之繁写” 的繁体认 为是‘’,因此不可从。换句话说,琾是 的简体字, 但是因为 又是简体字,所以为了了解琾和 的正确的 字形以及字源,必须要先了解其繁体-‘ ’。如右侧甲骨文合集13999正所看到,琾和 (域)的最 初的繁体字 是由甁(眉)和多数的 (矢:非寅)所构成。因此,从眉从矢的‘域dù’字和从目从矢的‘䀢shùn’ 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从 到 的简体化过程,如下 所说。
25
琾 ← 瑀 ← ←
电影《斯巴达300勇士》中的一场面
甁(眉)在殷代当时意味着‘终’。因此, 是表示中了很多箭(矢)而终于(眉)倒下的情形的字,从中引申出了‘斁’进一步‘(倒下→掉下→厌倦而掉下→)厌’的意思。斁在帝辛占陶文和《尙书․洪范》的“彝倫攸斁”中表示‘倒闭’的意思,读成‘dù’,而在《诗․鲁颂․泮水》的“徒御無斁”中表示‘厌烦’的意思,读 成‘yì’ 。
㉗ 任‘任’的古字。目前为止所发现的甲骨卜辞中的‘任’是用作职官名、人名、方国名,但是,帝辛占陶文“己(纪)斁任”中作为主语‘纪’后面的第二个动词表示‘放任’的意思。字也是在帝辛占陶文中看到的诸多弯曲写法的字之一。 (人)偏旁是头部被弯曲的形状,在收录于《甲骨文字编》的下列字中也可以看到。
任 人 人 从 从 休 合19034 合21645 合41 合12522正 合21473 合補06317
26
的下部扩大
作为参考,如字,下部弯曲的‘壬’字的金文例子,如下所列。
赗 子父壬爵 趞曹鼎 侏攸比鼎 湯弔盤
㉘ 允‘允’的古字。殷代卜辞的4阶段体制中,如果说‘荻’字是表示占辞的核心字,那么表示‘果然’意思的‘允’是带领验辞的核心字。帝辛占陶文书法的特征 是如前面出现过的 (邑)字和周原商人甲骨H11:42的(邑)字其下部的‘卩’字,相 当弯曲。因此,与‘允’字的一般甲骨文字形相比较,其头部相当弯曲。一方面,台湾东海大学朱歧祥敎授曾说道,“一般允字从人並 不作跪姿。 ”,这话是正确的。如右边所示,扩大 字的下部,可以看到因为刻写者的弯曲写法习惯胳膊虽然往里面弯曲写成,但 是,在膝盖部分没有连接,与连接写成的跪坐形的蟇(卩)截然不同。 ‘允’的诸多甲骨文字中,像 (允)字胳膊没有向外伸展的例子是合12949,下部被弯曲的例子是如下。
合12949 合33700 屯744 屯100 合7147正
㉙ 自‘自’的古字。前面⑯ (自)字的上部是‘入’形写法,而此 (自)字是‘人’ 形。人形的甲骨文‘自’字的例子,如下所列。
前7.17.1 林1.20.12 合839 合20923 合10406反 合13442正
27
㉚西白(伯)西和白(伯)的合文。如果说,前面出现的 (西伯)是把 、 (西)和羄、哈(白) 字内外巧妙结合的复存式的内外合文,那么 (西伯)是把(西)和 (白)左右相结合的并存方式的左右合文。此 (西白)中的第二个 (白)字与前面出现的 (西白)中的第一个 (白)字相同,都是尖首状。只是,略微向左倾斜而写成,向右扭转15°左右( )的话,可以很容易就理解到下列诸多‘白’字中收录于《甲骨文合集》的11220和34601片的白字 是几乎相同的字形。
帝辛占陶罐 合11220 合34601 合7411 合296 合7410 合12523
㉛ 侯‘侯(←儁)’的古字。与前述⑨号 (侯)字相比较,‘矢’部分缺刻成‘人’形的简体字,是第一次发现的‘侯’的缺刻形。这证明书写文章时把同一个字写成多种形态的书写法早在殷代就已经存在。虽然不是矢部分,但在甲骨文中目前为止所发现的‘侯’的缺刻例子如下。
前5.36.7 燕641 合36528反
另外,矢的一部分被缺刻或者省划的甲金文例子如下。
⇨ ⇨ ⇨ ⇨ 瑀 前4.14.7 (射) 後2.30.2 前4.3.4 靜簋 (斁)
㉜ 祖‘祖’的古字。帝辛占陶文第2组卜辞的第一个字,与前面的⑳的 字比较,
28
其字形有所不同。收录在《殷周金文集成》的讕形的‘祖’字如下所列。
殷 代
殷 代 或 西 周 早 期
殷 代
殷 代
殷 代
7852: 祖丁爵 8334: 祖己爵 7858: 祖己爵 9165: 祖戊斝
殷代或 西周早期
9877: 冊拊祖癸方彝 8349: 戈祖辛爵
除此之外,殷代的9203祖己斝、西周早期的1514戈祖癸鼎、5264岿祖辛卣、 7864祖辛爵都刻有讕形的祖字。
㉝丁乙 丁( )和乙()的合文。如果说前面的 (祖丁乙)的 是此丁和乙的并存式 合文,那么此次的 (祖丁乙)的 是丁( )和乙()重复的复存式或者借笔合文。 若稍更加具体说明, (丁乙)是以简略为目的,把 (丁)的右侧部位由 (乙)来借用 的方式的合文()。因此, (丁)的黄色右部是借笔,同时用裘錫圭先生的用语来讲是公用笔划。查看一下甲骨文中借笔合文的其它例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蔡哲茂先生在《甲骨缀合集续》中把出现在合25948+合23053[白玉峥缀]的 字解释为‘大甲’合文,继而,最近方稚松也其博士论文中解释出现在屯南675的 是‘大甲’合文,表明是一种借笔合文13)。以往所被了解的‘大甲’合文的字形与大和甲 所并列连结的 (合27149)、 (花34)、(周原H11:84)是相同的样式,但是, 字是借
29
乙 編
9 0 6 2
(大)的纵线表现賂(甲)的借笔或者公用笔划合文。对于胡厚宣先生明确的 (我) 和奕(王)的复存式借笔合文(合集32444),在前面‘⑨(侯)’项已经介绍过。在甲骨文中,被认为丁和乙的合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但笔者在《甲骨文 编》附录上129,p.893中发现了与帝辛占陶罐的(丁乙)字类似的字形。是刻在 《殷墟文字乙编》9062片的字,记载在此,供参考。
帝辛占陶罐 乙編 9062
帝辛占陶文中的“祖丁、乙”是在时王帝辛的立场, 表示祖王文丁(文武丁)和父王帝乙的词语。此“祖丁、乙”是属于占陶文第2组卜辞命辞部分,是‘巳’的前置强调的目的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为了符合60甲子的数‘60’,极 度被省略的此“祖丁、乙”在同一时期所制作的周原帝辛甲骨H11:1卜辞中,以“文武帝乙”的形式出现。
㉞ 正(征)‘正(征)’的古字,也是初文,在此用作动词‘征伐’的意思。上部横线(―) 是的省略型,剩余的下部是‘止(脚)’字。周原帝辛甲骨H11:1中也可以看到上 部的 简化成‘一’的(正)字。这证明帝辛时期已经存在了上部的 简化成 ‘一’的 (正)字形,同时也证明帝辛占陶文(正)字的真实性。只是,如陈炜湛先生所说:“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或詞組中便具有不同的意義。這種一字(詞)多義的現象在釋讀卜辭時是必修充分考慮到的。”14),用作2型式文章的形容词补语的H11:1‘正’和用作3型式文章他动词的帝辛占陶罐的‘正’是应在词类和字意方面要区别开来。即,根据文型决定字(词)的词类,并且有必要把 根据词类和文意来决定字意的事实铭记在心上。
13) 蔡哲茂:《讀契札記五則》 ,2008.10.29; 第二則:釋太甲合文「 」 14)陈炜湛:《甲骨文简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70页。
30
㉟ 文‘文’的古字。甲骨卜辞中的‘文’是主要用在类似于商代的直系先王‘文武 丁’的‘人名’、‘地名’、‘室名’等,本占陶文中作为前面的他动词‘ (征)’的宾语,意味着商帝辛的敌-‘周文王’,即,周侯西伯昌或者周文王的势力‘周武王[西伯发]’及其一伙。另外,上面 的字形是倾斜到一边,如在拙文《关于商帝辛荻陶文的研究》(2012,中文版第62页,韩文版第70页)中所提出,帝辛占陶文字体的風格特点中之一是如 斜体倾斜的侧写。
例: (邑)、 (右)、 (眀)、 (肯)、 (辛)、 (任)、 (白)、 (文)、 (夕)
甲骨文中,‘文’字为弯曲或者非正立、非对称形的例子如下所列。
合36128 合946正 周原帝辛甲骨 H11:1
而且甲骨文中,上部并非是的 形的‘文’字,如下所列。
乙3612 鐵38.3 前1.18.1 前1.18.4 寧滬3.247 合4889 周原 H11:82
㊱ 夕‘夕’的古字。甲骨卜辞中的‘夕’用作‘傍晚’、‘用牲法’或者‘祭名’ 。本 占陶文中的是用作王亲自参加祭祀,即,‘祭名’15)。作为参考,记载在《甲骨文字编》第415-417页的倾斜形的夕字例子如下。
屯2391 合24788 合137正 合926正 合460 合1653
15)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第750页。
31
㊲ 巳(子)‘巳’的古字,是12地支的第6位-‘巳’。如 头部为半圆形的殷周代金文例子 如下。
殷 代
殷 代 晚

殷 代
殷 代
西 周 早 期
馭卣 小子蒚卣 小臣邑斝 子父乙爵 大盂鼎
作为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着帝辛初期相互紧密的青铜器遗物,下面的 ‘二祀邲其卣’、‘四祀邲其卣’、‘六祀邲其卣’就是这些。
二祀邲其卣銘 四祀邲其卣銘 六祀邲其卣銘
如此商帝辛时期‘祀’写成很明显地以附加‘示’的涺的形态。因此,帝辛末 期帝辛占陶文中的字解释为干支的‘巳’更为恰当,而不是‘祀’。如果是这样,那么在拙文《关于商帝辛荻陶文的研究》(2012,中文版第42页,韩文版第48页)中指出的帝辛占陶文的“正(征)文夕巳”部分可以解释为“为攻打文王巳日行夕祭”。此帝辛占陶文中的‘巳’日在周原帝辛甲骨H11:1铭文中具体显示成‘癸巳’日,认为第2组卜辞压缩表现成30个字的过程中省略16)了‘癸’字。
16) 甲骨文中只出现地支的例子有合集14176的“贞: 卯帝弗其降祸?”
32
㊳ 辛丁乙是殷文中首次发现的‘辛丁乙’的合文。笔者把 看作‘辛丁乙’合文的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与之后出现的 (师)字合成为一个结合语,查看帝辛占陶文的话,前 面部分也有与此类似的结合语‘(辛师)’。因此文意上只能认为两个结合语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第二,帝辛占陶文刻写者的书写方式的特征是对于相同的字表现诸多异体字。 例如,表示‘师’字时,在前面写成 的字形,而在后面则写成的字形,‘侯’ 字是写成 和 ,‘祖’字是 形后再写 形。把这些放在念头里,仔细查看前面 的结合语 (辛师)和后面的结合语,就可以认识到 的第一个字 是 (辛)的异体字。第三,帝辛占陶罐铭文中‘乙’字是 字前与‘丁’构成合文,出现过两次。 因此,想到 字中在 (辛)和 (乙)中间的‘ ’是(丁)的缺刻。甲骨文的特征 之一是存在缺刻,下面是甲骨文中 ( :丁)字被缺刻的例子。
父丁 ⇨
祖丁 ⇨
後1.5.9 後1.27.10 合30355 合27292 合38234 合35818 《甲骨文編》p.594《甲骨文字編》p.1427 《新甲骨文編》p.777
㊴ 穎(師)‘穎(师)’的古字。继 和 ,帝辛占陶文中第三次出现的‘师’字。甲骨卜辞中存在‘王穎(合集36442、33006)’的词语。帝辛占陶文中的‘辛师’,即,与‘王师’是同义词,是殷代的生称名号表现,此‘辛丁乙师’是前面‘辛师’的反复语,添加了丁乙。而且,危机时为了寻求先王帮助的各种祭祀在卜辞中也在多处发现。是故基于以上的证据和事实,笔者把‘辛丁乙师’解释为文武丁和帝乙保佑的帝辛军队。甲骨卜辞中已发现的先王师的用例是《甲骨文合集》32487号看到的“丙辰卜刚于珏大甲师?”中的‘大甲师’。大甲师是合并商王朝第5代王‘大 甲17)’ 和‘穎(师)’的合成词,在此文章中‘刚’是祭名,‘珏’是祭品名。
33
㊵ 眉 ‘眉’的古字。继前面出现的(见)字,这个字也同样是‘目’字内部的横线仅 是一笔划,这是一种简体。首先查看甲骨文中目字的内部写成一笔划的例子如下:
見 媚 媚 媚 湄
周原H11:92 合10144 佚706 合655正甲 合14795反 後1.14.6
如在上面所看到,‘眉’字的毛部位是一般呈曲笔折线,如 (眉)字,写成三 短竖的甲骨文例18)为如下。
媚 後2.32.7 媚 合14799
与(眉)字相关,笔者起初认为是‘凌晨’的意思,但得到陈炜湛先生的“于 训诂有证否?卜辞眉日宜读弥日,终日也。与“凌晨”无关。”指点后,在卜辞中确认了‘眉’和‘终’的关系。眉和湄在‘边’的意思上相通。然后,‘眉’从‘眉毛’的意思上进一步显示 ‘終’的意思是因为经过了如下的转移过程。
亥(眉): 眉毛(长在眼边̇ ̇ 的毛) → 邊(边̇ ) → 彌, 終
整理的话,在甲骨卜辞中‘眉日’是‘湄日’, ‘眉(湄)日’即是‘终日’ ,因此帝辛占陶文中的‘眉’是在‘终’的意思上进一步显示‘至终’的意思。
17) 王宇信:《中国甲骨学》,第506页:“关于成唐和大甲... 他们是殷代大有作爲的名王,在一定意义上,成爲殷人心目中的战争胜利之神。 ” 18)《甲骨文编》 ,卷12.7,第474页。
34
㊶ 走 ‘走’的古字。此字是如帝辛粘陶罐底部的 (荻)字,仅在殷代使用的‘走’ 字。使用在大盂鼎、令鼎、麦方尊等的西周金文的‘走’字形是在 附加有‘止’或者‘彳、辵’等的瀝、瀠、瀟字形,因此有别于没有附加这些的殷代的字形()。作为参考,《新甲骨文编》卷2,第73页中的‘走’的例子如下。
合17993 合17994 合17230正 合27939
上述合17993的是除手臂之外的其它部分与 相同,都是二笔划的人形。在帝 辛占陶文中的‘走’意思为‘去、出去、跑’ 。
㊷ 亯‘享(祭祀)’的本字-‘亯’的古字。甲骨卜辞中用作‘祭祀’、‘人名’、‘地名’等,帝辛占陶文中用作‘祭祀’的意思。的下部呈半圆形, 《甲骨文編》的下列字也呈半圆形或者圆形。
後2.35.9 前2.42.5 粹716 粹652
另外,与字同一写法的殷代金文例如下所列。 小 臣
缶 方 鼎
麗 簋 或 辛
巳 簋
35
大盂鼎
井宿[东井]
㊸ 井‘井’的古字。甲骨卜辞的‘井’用作方国名人名、地名的例子也 已确认。帝辛占陶文中用作‘星宿名’的意思,即,意味着28宿之一的‘井宿’,是新发现的殷代的用法。如大家所周知,殷代如同现在,是一字多义的时代。因此,为了了 解各个字在文章中的具体意思,必须要了解总体的文意。必须要仔细查看前后左右的内容,否则不可能达到正确的通读。帝辛占陶罐肩部按照60甲子共刻有60个字,其中出现‘角明’。现有卜辞中,作为人名出现过‘角’字,但是此‘角明’的角字,如果解释为人名并不恰当。‘角明’是以星宿的明暗占卜的古代星占用语,即,此处的‘角’视作星宿名应该更为恰当。理解了‘角明’后,前面的‘金见’是与‘角明’成对的用语,因此可以自然地认识到古天文用语‘金昼见’的缩略语,即,‘金’也是被用作星宿名。把这些事项放在念头,在面临与西伯侯决战的天子的 立场上,观看‘亯井’的话,就可以知道此‘井’也是星宿名。据《登坛必究》、《天文类抄》等的内容,如果井宿 亮而大的话,封诸侯建立国家,如果动荡、失去光泽的话,天子的军队遭到灾殃。因此帝辛所说的“亯井(祭祀给 井宿)”是为了祈愿与周国的一战中保佑天子的军队。
㊹ 朕‘朕’的古字。帝辛红陶罐底部的 (荻)字在时期上显示殷代的话,那么此(朕)字是显示王的器物。甲骨卜辞中‘朕’的用作‘单数第一人称主格代词’以及‘单数第一人称领格代词’、‘方国名’,而在帝辛占陶文中则用作商王帝辛指称自 身的1人称主格代词。 的构成字- (舟)的右侧从线呈‘波浪状’,而下列甲金文 例子中也是波浪状的写法。
受 舟 秦公簋 無㠱簋 哀成弔盤 合17691反 合33847 合32850
甲金文中出现的‘朕’的繁体型-雙是右侧‘腘(关)’的字形简体化后,而且出
36
现为腙的形态,收录在西周早期的大盂鼎和《金文编》p.607的简体的例子如下。 腚 大盂鼎 大盂鼎 先獸鼎 孟簋 無㠱簋
如上所述,帝辛占陶文的(朕)字与上述金文字的字形相同。殷代帝辛时期, 已经存在了与上述类似的简体形。
㊺ 御‘御’的古字,也是‘禦’的初文。之前甲骨卜辞中的‘御’是用作‘迊’、 ‘祭名’、 ‘地名’、‘贞人名’、‘官名’、‘方国名’以及‘御’等意思,但是占陶卜 辞中的 (御)是用作他动词‘抵禦’或者‘祓除’的意思。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p.149 《新編甲骨文字典》p.102和p.21
37
如上所述,《类纂》p.149收录有“禦(御)羌”相关的各种卜辞。另外,“禦(御)羌”中的‘禦(御)’是正如明示在《新编甲骨文字典》p.21和p.102,用作‘抵御’的意思。帝辛占陶文的共61个字中,出现两次‘御’ ,此 字和最后一个 字即是。因此 有必要同时观察两个字。 的右部 (卩)是 的缺刻, 、 是(卩)的异体或者简 体。 、 、的共同点是手臂的位置,都是把手放在膝盖上面。下面是包含‘卩’字的殷代甲骨文例子。
合34340 合30666 合19838 合27647 合31046 甲1634
其中合27647、合31046、甲1634中看到的 、 、 (卩)字是其字形和写法与帝 辛占陶文的相同。 另外, 的左侧(午)字的上部没有短直竖,而收录在《甲骨文字编》pp.11 9~120的以下字也没有短直竖。
合1656反 合補338 合26953 合22077 合25 合6477正
㊻ 皿‘皿’的古字,同时‘蠱(蛊:灾殃)’的简字。甲骨卜辞中,‘皿’用作‘地名’,‘宫室名’或者同音假借用作‘猛’的意思。辞中,‘皿雨’就是‘猛雨’。 ‘猛’在意义上与‘恶’相通,‘恶’就是‘灾难、祸厄’。因此帝辛占陶文“朕御 皿?”又可以看作“朕御皿(猛)?”,此时的‘猛’与‘蛊’相同,表示‘灾殃’的意思,而且与占辞“它肯(宜)御”的‘它’成为同义语。此 与下面可以看到的周代金文中的皿字形(《金文编》p.338)非常相似。 硋
盂伯盂 大盂鼎① 大盂鼎② 永盂 虢弔盂 白公父盂
38
新出绿松石镶嵌刻辞髆骨
角宿
西周早期的大盂鼎共有7个‘盂’字,其中2个如上面所述, (①)的皿字两边斜线的长度比硋(②)中的斜线更长。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古文字的书写时长度具 有通融性。帝辛红陶罐的字比大盂鼎①稍微长,实际上是属于相同的字形。
㊼ 曰‘曰’的古字。表示‘言、说、谓’的意 思。帝辛占陶文中的‘曰’的商代的占卜术 语-‘王荻曰’的缩略语,表示‘王亲自观察星兆判断吉凶说’的意思。一方面,2010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出版的宋镇豪先生的新著《商代社会生 活与礼俗》 (商代史卷7)中披露了新公布的兽骨刻辞(“新出绿松石镶嵌刻辞髆骨”)一件,如右侧照片所示。此为牛距骨刻辞,中心部可以明显地看 到与帝辛占陶文的 相同写法的流丽的 ‘曰’字。
㊽ 角‘角’的古字。甲骨卜辞中确认到‘角’用作人名的例子,用作指帝辛占星陶 文中28宿的第一个星-‘角宿’19)。占陶文中‘角’用作星宿名的根据是连接在其后的明字。与明字一样,‘角’也表示古天 文用语-“角明”,这是证明以角宿为首的28宿体系的中国天文学在春秋时代受印度天文学的影响所成立的以往的学说是错误学说的非常重要的依据资料。商帝辛想通过其它星星来制服金星在白天出现的太白经天 的大凶兆现象,观察用其亮度来知晓国家平安与否的角星来判断殷国将来的吉凶与否。
19) 参见陳邦懷著《商代金文中所見的星宿》,古文字研究第八辑,第10页: “此角卽以角宿 爲之族徽。”
39
《天文类抄》第2页後面中,记载有与角宿相关的一段记录:“角:主造化萬物,布君之威信...明則大平,芒動則國不寧”。查看帝辛占陶文,‘角’字后面有‘眀(明)’字,帝辛观察角宿的结果是,显示为发出亮光的吉兆,这是现存的文献中,对角宿的世界上最早的记录。夏商周断代工程时天文学者刘次沅等发现了与收录在《宋书·天文志》的“周将伐纣,五星聚房。”相同的公元前1019年9月17日的五星聚房事实20)。这至少证明了殷末28宿体系下的星宿名‘房’的语言概念已经存在。如果殷末存在‘房宿’,那么相同28宿体系下的‘角宿’也同样作为殷人的语言概念所存在是理所当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五星聚房事实确认是把《宋书·天文志》的五星聚房记录天文学地证明,那么帝辛占陶文的星宿名‘角’是文字学方面证明五星聚房事实的殷末周初当时的非常重要的实质证据。一方面,与 (角)的字形类似的甲金文例子,有《新甲骨文编》p.271的 (合 3306)和《金文编》p.292的下列字。
史牆盤 弔角父簋 鄂侯鼎
㊾ 眀(明)‘眀(明)’的古字。如前面所述的㉔的 (明)字,由‘目’和‘月’所构成。 包含有月字的合文中,正如此字,‘月’的一部分被其它字所遮闭无法看到的书 法,在西周中期<刺鼎>的 (五月)合文中也可以看到。‘明’的异文-(眀)字证明 与相同书法在殷代已经存在。殷代甲金文中‘目’的字形,如下所述。
目○○爵 目○觚 目方彝 合21428 合10405反 合6194合27510一般情况下,眼睛大致分为ⓐ外廓、ⓑ眼球、ⓒ瞳(眼黑)。因此,严格意义来
20) 劉次沅:《从天再旦到武王伐纣―西周天文年代問題》,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第131页。
40
西周中期班簋銘文
在周原帝辛甲骨H11:1的‘彝’字
受(合6482正)
说,上面所看到的多个殷文字中, 和 等是三种都被表现的‘目’的繁体, 和 是简体。如果 是只显示了此ⓐ和ⓑ的简体的话,帝辛占陶文字中的 是与ⓐ 和ⓒ所组合的重要的新发现简体。
㊿有 继前面㉓的(有),第二次出现的‘有’ 的古字。牧野大战前夕商帝辛给先王举行祭祀 的甲骨记录-周原帝辛甲骨H11:121)铭文中有两个‘彝’字如照片所示。但是,一个是有 ‘卜’字的繁体形,另外一个是没有‘卜’字 的简体形。与此相同,帝辛占陶罐铭文中出现两次的‘有’字也是其中一个是繁体形( ), 另外一个是 的缺刻或者简体- 的字形。
如此,将字体尽量写成不同形态的方 式是从殷代开始的中 国古老的书写习惯。左边西周中期班簋铭文可以看到三个‘曰’字,将上部横线的长度增减或者屈折,呈现了不同 的三个形态,非常异彩。甲金文确实是多样性和融通性的世界,因此偏僻的固定观念是所被禁止的。
如在拙文《关于商帝辛荻陶文的研 究》(2012,中文版第51页,韩文版第57页)中所述,帝辛占陶罐的这第二个 (有)字是将(肉)的简体- 的赤线重复(公用笔划或借笔)在 (又) 的赤线。这是出现在屯南675的与 (大甲)及右侧 (受: 借用‘舟’的右线,表示 的赤线)相同方式的复存式借笔合字。
殷代的合文或者合字时,如(大甲)和 (又+肉),其借笔目的是缩减字体的划
21) 王宇信:《中国甲骨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第507页。
41
殷 墟 文 字 乙 編 32
《甲骨文編》卷4.23,p.202
数使得更加简略。如右侧所示,《甲骨文编》卷4.23, p.202中,且字内有竖划之形的 (肉)字,而标注成赤色的‘佚427’中,肉字分明是省略了内部横线的 写法。甚至标注成靑色的‘存347’中, (肉)字显 示成斜线()。对于1936年殷墟第13次挖掘时出土的牛距骨上所 刻的‘厂+有’的 字,如前面㉓的‘有’条款所说明。另外,笔者在《甲骨文编》附录下13,p.924中 发现了如下字。
殷墟文字乙編32 帝辛占陶文
据笔者观察,目前为止分类为未解读文字的 的 字形结构与 (又)和 ( :肉)的合字-帝辛占陶文的 (有)字相同。只是, 的简体-被更换左右方向而 反书( )。《殷墟文字乙编》32(13.0.45)中, (有)下 面已破损,旁边可以看到雨字,由此可以推定为甲骨卜辞中的“有从雨”的一部分。
继王占曰后,出现以 ‘有’开头文章的甲骨文: 《甲骨續存補編卷三》 p.5
42
殷墟書 契前編 7.39.2 
 余‘余’的古字。甲骨卜辞中用作‘第1人称代词’或‘贞人名’,帝辛占陶文中用作商王帝辛继‘朕’字后的自称的词语。《甲骨文編》卷2.2中,如上面的 ,出 现下半为‘ㅡ’形的2例‘余’字,如下所列。
後2.26.5 後2.35.3
下列是在殷代和西周早期金文中的‘余’的字形中一部。
殷代 亞余爾觚 周早 何尊 周早 中甗 周早 小臣傳簋
此 (余)字与前述(有)字一同构成‘有余’,胡厚宣先生的著书《甲骨续存》 2.330和岛邦男著《殷墟卜辞综类》p.263中也收录有‘有余’的例。
 征‘征’的初文,表示‘征伐’的意思。继前述㉞的 (征),第二次 出现的‘征’字。此字也是殷代末期 (征)的上部 形被简化为横划的证据,另外一个证据与右侧相同。 
 道(導)‘道’和‘导’的古字,同时也是初文。 是最初发现的‘道(導)’的殷文字, “導舟”也是新发现的殷代的用法。 
 舟‘舟’的古字。殷代金文中出现的舟的字形多种多样,如下所述。
43
尹舟簋 舟丏父丁卣 舟辛鼎
目前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舟辛鼎中的‘舟’字船头部分呈尖形,而帝辛占陶罐 的 形也是尖形。甲骨文的话,《甲骨文合集》29514片看到的字是头部与帝辛占 陶罐的 字类似,27121片的是内部的‘<’形类似。帝辛占陶文中的‘舟’是不仅仅表示‘船’的意思,更进一步,表示‘国家’的意思。即,“余导舟嘘玄(我会把船平安稳静地引导)”的5型式文章中的‘舟’是 对国家的比喻语。 
嘘从民从卩的‘嘘’字。此字也是最初发现的殷代的‘嘘’字,表示‘平安’的 意思。一般情况下,金文中从木从十的‘民’写成蟳和的方式,帝辛红陶罐的 (民)中,‘目’的内部显示为3竖线,与此相似的甲金文例如下所示。
合22317 目方彝 眔 買王卣 省 臣獻簋
作为参考,大盂鼎铭文的是豮(五)和 (十)的合文。与此相同,大盂鼎的 (民)是理所当然是 (目)和 (十)的合字。另外,重要的是金文中表记为 、 、形的‘十’字在甲骨文中以简单的垂直线(|、 ?)所表示,如下所列。
十一 十五 十人 十羌 合26907正 合22046 合29537 合26994 合32069
总体来讲,帝辛占陶文的(民)字是目和十的合字,与相同结构的金文蟳、 完美对应。因此,对于殷代当时与其它字合成而非‘|(十)’字的‘ (合13629)’字等,隶定为‘民’字是全然误解。
44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p.1222的 ‘玄’ 部分
合集 33276 
 玄‘玄’的古字。作为参考, 姚孝遂编《殷墟甲骨刻辞类纂》 p.1222中明示的甲骨文的‘玄’ 字如右侧所示。其中表示了甲骨文‘玄’的出处,就是上面看到 的《甲骨文合集》的片号27306 和33276。《新编甲骨文字典》中 的p.241也有同样出处称为“古幺玄同字...卜辞作玄,黑色 也”。《甲骨文字编》p.1246中收 录有“玄牛”的合文。另外,笔者将帝辛占陶文的 ‘玄’字解释为‘寂、静’的意思,是因为“余征导舟嘘玄”中的‘玄’解释为‘黑’的意思的话,将是言不成理。参考古 文献中出现的玄字的多种用法和文意之后解释为‘寂、静’ 。 
田 继前述⑮的(田),第二次出现的‘田’字。但是,其意 思完全不同。 (田)的意思是‘畋、耕’进而表示‘耕→耕翻 →推翻=革命’或者‘来侵’,而此(田)字是跟后面出现的封字连在一起,表示‘封地’或者‘领土’的意思。徐中舒的《甲骨文字典》p.1468中对‘田’的第三个意思 记载有“殷代外服侯田男衛之田,典籍作甸”,最明了地表达‘封地,领土’意思的证据是来源于‘封(丰)’的殷代‘邦’字。
區分 土 封(丰) 邦
甲骨文
合6057反 合6354正 合27498 合27893 合595正 合33205
45
一看图表如前页所示,就‘土’和‘封’以及‘邦’字在字形上互相紧密联 系。 (封)的下部为 (土),表示土地, (邦)是(封)和田的合字。合成过程中下 部的‘土’变成‘田’,即为‘邦’字,因此邦中的田就是表示‘田地’即‘领 土’ 。 
 封‘封’的古字。此字的中间竖线呈弯曲状。已发现的甲骨文中 (封)字的中竖呈弯曲状的例子,在《甲骨文合集》24248片22)中也可以看到。
① ② ③
同样24248片中出现的上述三个‘封’字中,③是中竖为直书,而①和②则是弯曲的。 帝辛占陶文的(封)字是‘封’的意思。这与最近中国政府作为商代史工程的 一环,出刊的《商代国家与社会》(撰稿人王宇信、徐义华)中所阐明的“运用甲骨金文、文献材料、民族学材料和考古学材料,分析阐述商代社会性质、商王朝国体与政权结构形式、分封制与内外服制相兼的国家政治体制...”相一致,是商代的文字学证据。在中国的baidu.com,对于甲骨文(合集36528反)中的‘四封方’说明为“甲骨卜 辞中指方、羌方、羞方、辔方为商王朝所册封的四个方国”。‘受封之方’就是‘册封之方’又‘分封之方’,这也就成为甲骨文中‘封’字用作动词‘封、分封’ 的意思的证据。 
它意味着灾殃的‘它’的古字。并且,也可以看作如朱歧祥敎授所说的意味着 ‘灾殃’的‘ ()’字的省略形。帝辛占陶文刻写者一般情况下要写成 (橄榄球)似的尖尖的椭圆形的 (它)的
22)《甲骨文字編》,第484页;《新甲骨文編》 第989页。
46
合22507
头部,反而写成了圆形的 形态。因此乍一看 可以看作 (丁)和 (乙)的合文。 如果是这样, 是继 (丁乙)和(丁乙),出现在帝辛占陶罐的第三个‘丁乙’的合文。但是,笔者重视了如下事项:ⓐ (丁乙)的 (丁乙)前面都有‘祖’字,而前面则没有。 ⓑ 如(封)字所证明,帝辛占陶罐刻写者具有一种将本应写成 (橄 榄球)状的椭圆形的部分写成圆形的书写习惯。另外,在甲骨文中把蛇的头部写成圆形的例子是《甲骨文合集》22507片的 和。ⓒ文意上“祖丁乙爪?”和“朕御皿(蛊)?”所看出,阻挡灾殃的主体是帝辛本人,丁乙仅仅是给予帮助的存在,因此在最后的文章“ 肯御”看作“它肯御”比“丁乙肯御”更为合适。即,“朕御皿(蛊)?”和“它肯御”文章相互紧密联系,假如意味着‘灾殃’的皿(蛊)字在“朕御皿(蛊)?”中用作 宾语的话,在“它肯御”中,意味着灾殃的‘它’字则用作主语。
 肯, 宜‘肯’和‘宜’的古字。 (肯)在金文中以皏(出处:梁鼎)的字形出现。 将右 侧稍微倾斜后刻成的是‘肎’的古字,‘肎’是‘肯’的古字,‘肎’的小篆体是鮫。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鮫说明到“骨閒肉肎肎着也。从肉从冎省”。另外,对于鮫的其以上的字源是未详。因此,笔者在拙文《关于商帝辛荻陶文的研究》中,信任上记许慎说法,提出了“肎中月(肉)的外轮廓线是象形骨头”。在 中, 去掉月(肉)的其它 部分看作是‘骨头’。
但是,之后重新探讨了与‘骨头’相关的下列甲骨文字,结果很难找到与 、 皏(肎)的上部类似的字形。
冎 歹(歺) 羮
合3236 合18837 合19933 合28195 合10405正 花113
47
困难之中,容庚先生的编著《金文编》p.284中收录的与皏(肎)字相同字形的战国时期‘宜’字在《金文编》p.528所被发现。
宜陽右倉簋 壺
这成为对‘肯’字的字源的线索。皏(肎)和 (宜)的字形相同,意味着‘肎 (→肯)’和‘宜’原本是从一个字源来的同一字。‘宜’字的甲金文如下所列。

甲 骨 文
合32547 合15894 合6157 英1276正 京1045 合376正
金 文
戍鈴方彝 天亡簋 卣 秦公簋 宜囗之棗戈 壺
如在上面所见,‘宜’是从且从肉。‘且’字内部有‘肉’字的样式,‘肉’的内部线是显示为一笔划或二笔划,也有如‘英1276正’缺刻的情形。上记甲骨文例 中,京1045的 字是第1期的简体,金文皏和 是的下部横线被省略,因此是更加简略的字形。皏是‘肯’的初文,也是‘宜’的另外一个简体。帝辛占陶文的 字是上部与皏字略有不同的样式,其理由是因为在殷代将 ‘且’又用作如下的形态。
合19761 合20980正 合22187 合21204
另外,为了更好地理解帝辛占陶文的 字中‘肉’和‘且’的简略形所结合 的‘借笔’或者‘公用笔划’方式,用如下色彩表示。
+ = 且 肉 宜, 肎
48
胡厚宣、裘锡圭、蔡哲茂、方稚松也曾经提及过的对于殷代‘借笔’或者‘公用笔划’的复存式合字,已前面说明。另外,卜辞中的‘宜’用作‘用牲法’或者‘祭名’的意思。但是,对于‘宜’构成字-‘且’,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p.806中说明为“且爲俎之本字”。刘興隆著《新編甲骨文字典》p.442中也提到‘宜’的‘且’就是‘俎’字, 与祖宗牌位的‘祖’字是相区别的。
在張玉金先生的《殷墟甲骨文“正”字考釋》論文中
但是,笔者读过张玉金先生的上《殷墟甲骨文“正”字考释》论文之后,对此‘宜’字有了不同的见解。即,‘宜’是从祖从肉,内部的‘且’是‘祖23)’字。殷人认为在给祖先神献上牺牲,即祭祀时,所要用牲的数量或者种类等要适宜。殷人认为用牲数量过多也不好,过少也不好,只有适宜才会大吉。因此, · (宜)字在给祖先神(且)献牺牲,即祭祀时,其用牲数量必须要适宜的殷代的观念所包含在 里面,因此从这观念来讲,表示ⓐ适当、合宜、合当=可,ⓑ当然,ⓒ用牲法,ⓓ 祭名等的意思。‘宜’的多个意思中,ⓐ与‘前1․48․6’及周原商人甲骨H11:1等中所看到的 ‘正’字相一致。凡是‘正卽可’,也是‘可卽肯’。<宜=正=当=可=肯>是一团的意 味相通字,是相通体系,因此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知道‘宜’和‘肯’是紧密相连的。
如此,在古代‘宜’和‘肎(肯)’是一字。因此,帝辛占陶罐的 是‘宜’的
简体,同时也是‘肎(肯)’字的初文。帝辛占陶文中的 ,如果视作‘宜’字的话,作为卜辞与‘肯’字相同,表示‘可’或者‘当然’的意思。因此,帝辛占陶 文的最后文章“它御”可以解释为ⓐ“灾殃可以被抵御”,或者ⓑ“灾殃宜当被
23) 参照本书第20页的‘⑳祖’和第27页的‘㉜祖’。
49
抵御”。 
御帝辛占陶文中第二次出现的‘御’的古字,表示‘阻挡’或者‘祓除24)’的意 思。 的是坐姿形的‘卩’字,与下列甲骨文‘卩’字比较的话,可以很容易理 解。
合34340 合30666 合19838 合27647 合31046 甲1634
24) 張玉金:《釋甲骨文中的“御”》,《古文字硏究》第24辑,第71-75页,中华书局,2002年。
50
2. 全文解释
帝辛红陶罐肩部的刻文为星占卜辞,共由两组构成;第一组以“金星出现”为开头的‘前辞’及‘命辞’,以及省略了‘占辞’而以“允”字开头的‘验辞’所组成。第二组‘命辞’以及‘占辞’所构成,而‘验辞’则看不见。
1组 前辞: 金見。 解释: 不祥之兆,白昼出现了金星[太白星]。
命辞: 率辛穎(師)? 是否要出动我(帝辛)军队? 亡周儁(侯)元西白(伯)行又(右․佑)穎(師)田自州西邑?是否会有周侯元西伯的行伍和他的右(佑)军从州西邑起革命[推翻商朝]? 且(祖)丁、乙爪? 祖王文丁和父王帝乙的在天之灵会保佑我们吗?有眀己(紀)斁任? 严正的纲纪会不会崩摧、被放任呢?
验辞: 允自西白(伯)儁(侯)。 果然,自西伯侯,发生过这种事情。
2组 命辞: 且(祖)丁、乙,正(征)文夕子(祀),辛丁乙穎(師)眉走? 解释:为了征伐文,巳日祭祀文武丁和帝乙,那么我们(辛丁乙)军队能否走至终[胜利]? 亯(享)井,朕御皿(蠱)? 祭井宿,那就朕能否抵御灾殃?
占辞: (王荻)曰:角眀, 王观察星兆判断吉凶说, “角宿在发亮, 有余正(征)道(導)舟嘘幺(玄),我会征伐文王的势力,把船[国家]平安稳静地引导, 田丰(封), 西邑征伐后将会分封, 它肎(宜、肯)御。灾殃当然(可以)被抵御。”
51
3. 对五星聚房和商末28宿体系的存在的证据《宋书ㆍ天文志》中有一处重要的记录“周將伐紂五星聚房; 周国欲讨伐纣王(帝辛) 时,有过五星聚房现象”。五星聚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5星一起密集聚合 的非常罕见的天文现象。帝辛时期的五星聚房,指五星聚在传统星座28宿中东方的房宿附近的话语。据韩国高等科学院朴昌範敎授称,过去4千年间,五个行星合聚10° 25)以内是平均250年出现一次的非常罕见的现象26)。因此,实际存在过的五星聚现象不可能被后代人所伪造,因此是决定性的证据。但是,中国自1996年至2000年在政府层面进行的年代学研究工作-夏商周断代工程时,根据现代的最尖端天文学,确认了包括在武王克商年代的44种学说(B.C.1127~B.C.1018)内的B.C.1019年9月17日的五星聚房事实27)。这是纠正包括‘房宿’的中国传统28宿体系受印度天文学的影响在春秋时代成立的以往错误学说的重要天文学结果和证据。天上28宿中,东方7宿的名称是①角、②亢、③氐、④房、⑤心、⑥尾、⑦箕,统为一套(set)。正如五星聚房事实所证明,殷末周初28宿中‘房宿’的名称所存在过,理所当然也说明与‘房宿’同为一套的‘角宿’也存在过。既然说夏商周断代工程根据现代的尖端天文学来证明了传统的28宿的存在,那么刻有“角明”的帝辛占陶罐应该是证明至少在殷末周初已经存在了28宿名称的最早的文字学证据资料。
25) 参考刘金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著《历史上的五星联珠》, 《自然杂志》1982年07期, 第505页;中国古时对“五星联珠”或“五星会聚”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从唐代到明代一定要在33°范围之内,清代稍有放宽,大约在50~60°,超过此限即不称“联珠”或 “会聚”,只能称“五星并见”。又参考张培瑜(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著《五星合聚与历史记载》,《人文杂志》1991年 05期, 第105页;二十八宿广狭不同。先汉古度(赤道度)中鬼(5度)、嘴(6)、房(7)较狭, 井(29度)最大;汉后“今度”也以井(33度)最广。笔者逐日计算了伐纣和齐始霸前后五星运动的黄道、赤道位置。以最宽的井宿爲标准。五星相距少于34度的作爲“合聚”。 26) 朴昌範:《刻在天上的我们的历史》,Gimm-Young社,2002,第29页。 27) 劉次元:夏商周断代工程丛书《从天再旦到武王伐纣―西周天文年代问题》,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年,第131页; 公元前1019年 7月底, 木星和土星在房宿, 昏中天,十分醒目,火星和金星在西边天空。8~9月,随着房星逐渐西沉,金、火迅速向土、木靠拢,土木则非常缓慢地移向心宿。进入9月后水星也开始昏见西方。9月17日 金火木土4星相距仅5°,在心、尾之交,水星则在20°以外,景色壮观。由于位置较低, 天色尚明,观察者看不淸恒星背景,很可能根据先前的印象将4星认作在房(房、心两宿都很小)而记作五星聚房。
52
另外,刻在帝辛占陶罐的有关金星的“金见”是证明中国古文献“五星聚房”的五星的最早记录。因为五星(五行星)是与中国传统五行(金、木、水、火、土)不可分离的名称。换言之,如果没有五星就没有金星,没有金星那么五星就无法存在。总之,五星之一的金星和28宿的起始宿角宿所被明记的帝辛占星陶文是文字学上证明记载在《宋书ㆍ天文志》等的商帝辛时期五星聚房事实,同时进一步证明中 国古天文学的核心-五星和28宿体系,虽一部分的名称不同,至少在商末已经完备的 最早的证据资料。
二. H11:1帝辛卜辞
H11:1卜辞是1977年春,在中国陕西省岐山县凤雏建筑遗迹址西厢房的11号灰坑发现的诸多甲骨片之一,是商帝辛所遗留的甲骨卜辞。H11:1铭文中记载有面对与周武王的牧野之战,帝辛在癸巳日祭祀祖王文武丁和父王帝乙的事实,依照60甲 子中的第30个癸巳刻有共30个文字。
周原帝辛甲骨H11:1
53
1. 文字的隶定及考释
① 癸‘癸’的古字。卜辞中的‘癸’用作‘10干之一’或者殷先公、先王、先妣的 庙号,而H11:1中的 (癸)用作了‘第10位天干’的意思。的‘X’部位被弯曲写成是其特征。一方面,董作宾先生在《甲骨文断代硏究例》的干支字演化表中,记载了“癸 字是在殷第1期至第4期卜辞是写成赛,第5期则用作 的形态”。但是,1991年10月 发现的武丁时期(第1期)的花园庄东地甲骨中发现了以往被认为是第5期字体的 形的癸字,而惊动了学界。因此,此H11:1的 也是从第1期开始一直传下来的字体。
② 巳‘巳’的古字。卜辞中用作12地支之一、祭祀、人名、地名,而H11:1中用作了‘第6位地支’。竖线的上尾部分是进到圆圈里,虽然有些程度的差异,但是与帝辛 占陶文 的(它)显示类似的面貌,下部是由于甲骨受磨损的原因,显示得比实际 要短一些。两支胳膊是如同帝辛占陶文的(巳)字,是向上翘起的形态。如前面出现的 (癸)一同,构成60甲子中第30个‘癸巳’,在帝辛占陶文中此 癸巳日显现为被省略天干‘癸’的略语‘巳’。
③ 彝
‘彝’的古字。在祭典用两手向祖先供给牺牲品的动作,卜辞中用作‘祭名’或表示西方的‘方位名’,而H11:1中用作了‘举行祭祀(彝祭)’的意思。与后面出 现的㉒的(彝)字相比,是没有‘卜’字的简体形。
④ 文 ‘文’的古字。如帝辛占陶文㉟的 (文),上部为形,而非 形,是左右不 对称形。帝辛占陶文中 是用作表示周文王势力的‘文’,而H11:1中的 (文)是用作表示帝辛祖王文武丁的‘文’字。
54
《殷墟卜辭綜類》p.537的 ‘文武丁’部分
⑤ 武 : 文武帝乙是2人而非1人
‘武’的古字。由于甲骨表面磨损,整体上无法看到字的左侧部位。与前面的‘文’字一同表示帝辛的祖 王‘文武丁’。也就是说,H11:1中的‘文武’是帝辛的祖王‘文武丁’的省略型,其证据在于甲骨文和帝辛占陶文。岛邦男著《殷墟卜辞综类》p.537的‘文武丁’部 分中,可以看到,如右侧所示,掇2.85和卜267,林2.25.4的‘文武丁宗’在续6.7.4和佚861中所显现的 是‘(丁)’被省略的‘文武宗’。无论如何,文武宗理所当然是指文武丁的宗庙。像这样,文武丁在H11:1 中压缩显现为‘文武’,而在H11:1甲骨前夕制作的帝辛占陶罐铭文中显现为‘祖丁’。但是,王宇信在其著书《甲骨学通论》(增订本, 1999)p.425中对于H11:1的‘文武帝乙宗’,并没有解释为文武丁和帝乙的宗庙,而是无视了文武丁,全然误解 为“商王帝乙之庙’,即帝乙一人的宗庙。他的这种误解没有被指正,而原封不动地登在《中国甲骨学》(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9)p.501,并且也在影响世界上很多甲骨学书籍。这种将表示两个人的文句‘文武帝乙’视同为一个人的误解的开始,可以追溯到1980年王宇信与李学勤合作发表在《古文字研究》第4辑的《周原卜辞选释》中 的下列文章(pp.246-247)。
「文武帝乙」見于《录遺》275四祀邲其卣。董作賓《殷曆譜后記》刊有 此卣銘文摹本, 但將「帝」字上一橫誤改爲一點,釋爲「文武丁、帝乙」; 丁山 在1947年《文物周刊》上發表文章子以糾正, 並指出「文武帝乙」卽帝辛之 父帝乙,是正確的。
55
四祀邲其卣銘文
右侧看到的帝辛时期《四祀邲其卣》铭文 中,可以看到问题所在的文句‘文武帝乙’。其 中,将‘帝’的上部一橫误认为一点,进一步把一点了解为‘丁’的古字,这分明是董作宾先生 的误解。但是,如同《殷墟卜辞综类》p.537中的续6.7.4和佚861,‘文武’是‘文武丁’的略 称,因此,与‘帝’的一横的误认与否无关,《四祀邲其卣》的‘文武帝乙’表示文武丁和帝 乙两个人,因此从结果来看董作宾先生的判断是 正确的。文武帝乙认为是‘帝乙’一个人的称谓,这是丁山先生的误解。如在帝辛占陶文所显现,帝辛确认了周武王的军队在12月戊午日通过了孟津的事实之后,次年的1月癸巳日前夕,占卜了与国家安宁关联的星占28)。这个过程中,帝辛向天空问道,“巳日祭祀给祖丁乙(祖王文武丁和父王帝乙)的话,我们的军队会胜利吗?”。之后,按照所言,癸巳日在文武丁和帝乙的宗庙举行了文武丁和帝 乙祭祀,对此的记录便是帝辛甲骨H11:1卜辞。
⑥ 帝 ‘帝’的古字。本来中间部位是的形态,但甲骨表面磨损后,显得没有左侧 竖线。H11:1中的‘帝’是用作帝辛父王-‘帝乙之帝’ 。
⑦ 乙 ‘乙’的古字。H11:1卜辞中的‘乙’与帝辛占陶文的(乙)相同,是‘帝乙之 乙’。
⑧ 宗‘宗’的古字,表示‘祖庙(安置祖上位牌的地方)’的意思。‘宀’的上部为弯曲 形,是其特征。然后,‘示’的字形与《甲骨文合集》36182号的 类似,与现代的
28)朴大锺:《从五星聚房与帝辛占星陶文看武王克商日(公元前1018年2月22日)》,大锺语言硏究所,2014年1月。
56
‘示’字没有区别。
⑨ 貞
‘贞’的古字,表示‘贞问、卜问’的意思。除‘卜’之部分的外廓呈弯曲形,与帝辛占陶文的整体弯曲写法类似。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包含有‘卜’字的 、(贞)字,被认为是其间只用在第1期的字形,但是发现在周原帝辛甲骨H11:1 中,证明了第5期也被使用。这如同被认为只在第1期的字形-(占)字在帝辛占陶文 中发现,证明为殷末第5期也使用过。
⑩ 王‘王’的古字,表示殷王帝辛。作为参考,「 」字的写法与收录在本书p.38的新 出绿松石镶嵌刻辞髆骨的‘王’字相同。
⑪ 其 ‘其’的初文。对于‘其’,在新编甲骨文字典p.267中写道,“卜辭作發語詞、語氣詞或代詞”,张玉金先生认为表示‘将要’或者‘命令的语气’29)。H11:1卜辞中,作为时间(未来)副词,用作了‘今后、将来’的意思。的特征是与‘其’的金文字形眹相比较, 部分并未写成一笔划而是写成了二笔划。下列诸多甲骨文字中,虽然中间部位「X」的位置不同,但是剩余部分是合 集33075的 字与 类似。
合集32029 合集33075 小屯2865 史購325
⑫ (卲) ‘ (卲)’的初文,是‘祭名’。H11:1卜辞中,用作了与动词相结合的‘举行 祭(to hold the Shao memorialservice)’的意思。跪膝的人(卩)旁放有(刀),从而可
29) 张玉金:《甲骨文中“其”字意义的硏究》 ,《殷都学刊》2001年第1期,第12-20页。
57
以看出,是献上人牲或者牺牲的祭。在此, 祭的对象是建立商国的成唐。
⑬ 祝
‘祝’的古字。虽然《甲骨文字编》中,与0363条项的‘祝’相区别,‘ ’字 单独设了另外条款(0364),但是不可信。因的原来描本不正确,王宇信在《甲骨 学通论》中认为是口和丮的合字,但其实是不正确的。
合集13399正 合集2650 合集23275 合集6482正 合集6483正合集6484正 如上所述,的「」是‘示’的古体或者略体。 表示跪膝的祭司长等向神主(示)献祭物并祈愿、祝告的模样的字。以这样的模样,H11:1卜辞中表示‘祝告、 祈祷’的意思。
⑭ 成
‘成’的古字,H11:1卜辞中用作了建立商国的‘成唐(或者成汤)’的‘成’, 即,人名。最下面的竖线()是‘十’字,在后面出现的(十二)字中再一次出 现。
⑮ 唐
‘唐’的古字,用作了‘成唐(或者成汤)’的‘唐’,即,人名。由于周原H11:1甲骨的表面磨损,字形没有完整地复原的状态,但是与合集28114号的「 」字 类似。
⑯ 䵼‘䵼’的古字。这个字也是由于上部的磨损非常严重,没有完整复原,因此可 以在下面的其它甲骨文字中查看其原形。
58
屯2562 合集2710 京津212 明1821 合集15877 屯4571
‘䵼’是祭名,意味着进奉鼎肉之祭。另外,从合集27529的“辛酉卜其 妣庚其䵼”文句和H11:1卜辞的整体文意来看,可以判断为刻辞者在按照60甲子中第30个癸巳将全体文章限制为30个字的过程中,省略了‘䵼’字前未来时制的时间副词‘其’字。查看的话,可以区分为,此‘䵼’到‘女’字是关于人牲的句子, ‘女’字后面的‘其’开始到‘豚三’是关于牺牲的句子。
⑰ 祝 : 并非‘禦’,而是‘祝’‘祝’的古字。假如前面出现的「 」是最简化的‘祝’字,那么「 」是‘祝’的最繁体形,表示‘祝告’的意思。此字也是因为以往的不正确的描本,误认为是‘禦’字,但是仔细分析了H11:1卜辞的照片资料之后,确定是‘祝’字。下面是 甲金文中的诸多祝字。
前7.31.1 燕2 禽簋 合集15280 花361燕607 「」是‘示’和‘兄’的合字,「 」和金文「 」是‘示’与‘丮’的合字,都 是简化字。另外,燕607的「 」如H11:1的「」字,‘兄’和‘丮’都写到的繁体形, 但是‘兄’部分被缺刻。与此相反,合集15280的「 」和花361的「 」是,兄和丮公用相互的线而绝妙地合成的样式。这样的合成方式称为‘借笔’或者‘公用笔 划’ 、 ‘复存式’,在前面帝辛占陶文编曾多次说明。也就是说,依靠祝字的最繁体形-H11:1卜辞的「 」复原,重新发现了后续合集 15280的「 」和花361的「」等的祝字是‘兄’与‘丮’绝妙地合成而成的复存式借 笔合字。
59
⑱ 啅
‘啅’的古字,意味着‘人牲’。其地位被认为了与牛羊相同。特征是‘卩’的 脚部位划得很长。
⑲ 十二 : 并非二女,而是十二女
(十)和 (二)的合文。的下部横线如同帝辛占陶文的 (金)和 (元)的横 线,呈弯曲(按照朱歧祥的用语是‘波浪状’ )状是其特征。以往忽略了此字的 (十)部分,而误认为2而不是12。如此误认的直接原因在于不正确的描本。收录于朱歧祥著《周原甲骨硏究》 (1997)p.159的陈全方和徐锡台的描本如下:
陈全方的描本是(啅)字被错误描写, 部分并不完美。但是两个描本都准确 表现了 (二)上面的 (十)字。此 (二)字后面出现(女)字,过去误解为‘2女’ ,
60
这样的误解带来了另外的歪曲。例如,王宇信著《甲骨学通论》中把H11:1卜辞的12女误认为2女,进一步把2女视作参与祭祀的帝辛的两个嬖妾30),而非人牲。而且,王宇信和杨升南主编的《甲骨学一百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p.321中,收录有把上面2女解释为“妲己姐妹”的田昌五的见解31),而这些都是误解,是不可信的。
⑳ 女
‘女’的古字。与前面出现的(十二)同为人牲的‘12女’。此12女是人牲‘啅’,因此其地位与牛羊相同。
㉑ 其 ‘其’的古字。与前面出现的⑪的(其)字相同,作为时间(未来)副词,用作 ‘今后、将来’的意思。 的下端线往右侧突出模样是与 相同的书法。
㉒ 彝 ‘彝’的古字。如果说前面出现的③的(彝)字是‘卜’被省略的简体形,那么 此 (彝)是表现出‘卜’的繁体形。与 (彝)相同地用作了与牺牲有关的‘举行祭祀(彝祭)’的意思。
㉓ 血 ‘血’的古字。器皿(皿)上部的线流露到右侧的样式与前面和 字的写法相 同。 H11:1卜辞中意味着牺牲‘血’ 。
㉔(羊)和表示雄性牲畜的 (土)的合字,意味着用作牺牲的‘公羊’。查看
30)《甲骨学通论》第4260页:“我们认爲本辞所记…商王帝辛祭祀成唐,二嬖妾参与其事” 31)田昌五:《周原出土甲骨中反映的商周关系》, 《文物》1989年第10期。
61
字,可以看到竖线不但弯曲,‘二’的上部横线也同样弯曲。这是与前面的 (十 二)的 (二)字相同的弯曲写法,在帝辛占陶文的 (金)和(元)字的横线也可以 看到。
㉕ 三 ‘三’字。表示三头公羊。
㉖ 豚‘豚’的古字。查看收录在《甲骨文字编》1897豚字条项的几个字的话,如下 所列。
合集27254 合集28009 合集29549 合集30510 合集32729
㉗ 三 ‘三’字。表示三头豚。
㉘ 甶‘甶’的古字。据《新编甲骨文字典》,‘甶’在卜辞中是敌人首级,表示‘祭 品’。是因为最上面的线流露出来,与‘西’字类似。因此,徐锡台在《周原甲骨 文综述》p.13中,把解释为‘西’,周原考古队解释为‘廼’或者‘惠’。然后, 李学勤和王宇信在《周原卜辞选释》中,把 隸定为‘囟’字,读成‘思’或‘斯(this)’ 。但是,除了《新编甲骨文字典》的说法之外,其它的都不可从。 在《说文解字》是“鬼頭也”,《新编甲骨文字典》中说是“敵人首級”,其共通点‘頭(首)’。因此,考虑这些之后,查看大意的话,H11:1卜辞中的‘甶’是意味着‘祭牲头 数’ ,即, ‘祭祀用牲的头数和种类’ 。
62
㉙ 又(右)‘又’和‘右’的初文。张玉金等对于祭祀卜辞后的“又正”,看作“有正”32),对此有必要重新考虑。H11:1卜辞和帝辛占陶文都是周武王的军队在12月戊午日通过孟津之后,经过36日的癸巳日时分,由帝辛或者他的祭官所制作成的。因此,H11:1卜辞必须要与帝辛占陶文一同考察。帝辛占陶文中,有与上面 相同的 (又)字,用作‘右(the right)’的意思。 而且,帝辛占陶文中,包含‘肉’的(有)字也另外见。 字证明收录在《甲骨文 编》附录上99和《甲骨文合集》35501的 (乙8688)字。这意味着帝辛末期再也 的字形没有被用作‘有’。因此,帝辛甲骨H11:1卜辞中的 (又)可以判断为并不是‘有’而是‘右’33)字,其意义可以判断为与后面出现的与‘正(合适、适宜)’类似的‘正确、对’ 。如此‘又(右)’和‘正’意思类似,因此“又(右)正”是省略成“正”也无妨。因此,周原H11:1的“甶右正”在H11:84卜辞中,也以“甶正”出现。作为参考,李学勤和王宇信在《周原卜辞选释》p.250中,对H11:1卜辞的“甶又(右)正”,陈述如下。本辭末云「囟又正」, H11:84則云「囟正」。按殷墟第五期卜辭也常于辭末 卜問「正」或「又正」, 與此辭辭例相同,如<前>1.20.7, 4.38.5, <續>2.7.1, <京都>2951等等,多與祭祀有關。
李学勤和王宇信也是把祭祀卜辞末的“又正”认为与“正”是同义语。
㉚ 正‘正’的古字。与帝辛占陶文的 和 相同,是上部的 简化成「⁃」的‘正’ 字。只是,帝辛占陶文的 和是用作动词‘征伐’的意思,而H11:1卜辞的 (正)是如刘钊、季旭升、张玉金先生所说,是用作‘合适、适宜’的意思。
32) 张玉金:《殷墟甲骨文“正”字考释》, 《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9月。33)《甲骨文合集》的390正、391、394号中出现如H11:1卜辞同一用例的‘又’字,《甲骨文合集释文․一》也视为‘右’字。
63
2. 全文解释
周原帝辛甲骨H11:1卜辞是按照60甲子中第30个癸巳,制作成共30个字,分为 前辞和命辞,其全文解释如下。
前辭: 癸巳彝文武帝乙宗, 癸巳日,在祖王文武丁和父王帝乙的宗庙里举行祭祀,
命辭: 貞:王其 祝成唐, 问: 王(帝辛)将要举行 祭祝告成唐,
䵼祝 十二女 假如用人牲12女举行䵼祭祝告,
其彝血 三豚三, 并且用牺牲公羊三只和豚三头的血来祭祀的话,
甶又正? 祭祀用牲的头数和种类是否正确和合适?
64
3. 与帝辛占星陶文的书体风格比较
周原帝辛甲骨H11:1卜辞的书体风格是如同帝辛占星陶文非常美丽。尤其曲线和直线的调和美,简体和繁体的复合而成的融合美,以及字的一部分线突出所显示的自由奔放显现了商帝辛末期书法美的极致。一个是甲骨卜辞,另一个是占星卜 辞,将这两个的书法比较的结果,重要的有以下两项:
第一,两个卜辞中共同出现的弯曲写法。尤其把横线弯曲的写法是互相相同。
H11:1卜辞 二 羊 宗 貞 帝辛占星陶文 金 元 舟 己
第二,字的线在理应停止的部分进一步伸出去后突出。
H11:1卜辞 血 其 甶 巳 貞 帝辛占星陶文 周 自 角 它 祖
三. 帝辛占星陶文的‘金见’和H11:1卜辞的‘癸巳’
帝辛占星陶文和H11:1卜辞中,有武王克商前金星昼见及癸巳日帝辛给先王们祭祀的记录,如同目前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利簋(武王征商簋)的铭文,作为当 代史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史记․周本纪》的记录67日间隔
司马迁著述的《史记》是中国最重要的正史书。其中周本纪编有周武王的克商 过程。
65
武王卽位... (11年) 乃遵文王, 遂率戎車三百乘, 虎賁三千人, 甲士四萬五 千人, 以東伐紂. 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師畢渡盟津, 諸侯咸會. 二月甲子昧爽, 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乃誓... 誓已, 諸侯兵會者車四千乘, 陳師牧野. 帝紂聞武王來,亦發兵七十萬人距武王. 武王使師尙父與百夫致 師, 以大卒馳帝紂師. 紂師雖衆, 皆無戰之心, 心欲武王亟入. 紂師皆倒兵 以戰,以開武王. 武王馳之, 紂兵皆崩畔紂. 紂走, 反入登于鹿臺之上, 蒙 衣其殊玉, 自燔于火而死.
如同上述周本纪记录,周国军队越过孟津(盟津)的12月戊午日到翌年牧野大战的2月甲子日间的日数是共67日。因此,其间必须要有癸巳日34)。
2. 公元前1019年12月18日左右发生过的‘金见’現象
帝辛占星陶文第1组卜辞是以五星之一的金星在白日出现过的话语“金见”开始。金星的别称是太白星,如下面例子,古文献中的金见记录为太白見或者附加 ‘晝(昼)’字的金晝見或太白晝見。
《文献通考》 (卷293) 云: 哀帝興宁元年十月,太白晝見,在亢. 《金史》 (卷20) 云:八月己亥,卯初三刻,歲星見,未正二刻,太白見,俱在午位. 《魏書》 (志第4) 云: 四年四月庚午,金晝見.35)
金見 = 太白見 ‘晝’添加⇩ ⇩‘晝’添加 金晝見 = 太白晝見
而且,古代人对于金星白日出现而经由正南方午上的现象,视为尤其不吉利,称为「太白晝見經天」或者缩略为「太白經天」。如同太阳的古代帝王们望着‘前方=南方=午方’坐席谈论政事,如果看到白日金星通过午方位,与太阳争明,认为是
34)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7日结论里没有癸巳日。对此请参考2014年1月版拙文《从五星聚房与帝辛占星陶文看武王克商日(公元前1018年2月22日)》。 35)在《清史稿》中,也以附加了“星”字的“金星昼见”出现:“三月戊子,京師地震有声。 辛卯,金星晝見。”
66
威胁自己王座的极为不吉利的征兆。《五纪论》等记载到“太白少陰,弱,不得專行,故以己未為界,不得經天而行。經天則晝見,其占為兵,為喪,為不臣,為更王。強國弱,小國強。36)”,《史记》天官书记载到“經天,天下革政。”,并且其注释中晋灼曰:“日,陽也,日出則星沒。太白晝見午上為經天。”,《后汉书》天文志记载到“太白晝見,為強臣。”,白日出现的太白星视作强臣,《汉书》天文志记载到“太白經天,天下革,民更王,是為亂紀,人民流亡。”。概括来讲,古代人认为金星昼见且经天的现象是天下起革命变更王位的皇权变更的预兆,同时也是天下纲纪废弛(亂紀)的天文现象。依那样的事实来说,帝辛占星陶文中“金見”后面出现“亡周侯元西伯行右(佑)師田自州西邑(是否会有周侯元西伯的行伍和他的右(佑)军从州西邑起革命)?”和“有明紀斁任(严正的纲纪会不会崩摧、被放任呢)?”的文章,因此这就是记录了「金星昼见经天现象」。以“金见”开始的帝辛占星陶文第1组卜辞是如同H11:1卜辞总共由30个字构成,在压缩诸多内容为30个字的过程中,省略了出现金见的天干名。进而,可以判断为金星是连续多天出现在白日的情况比较多而没有记录特定干支。即便如此,发生武王克商前金星昼见经天的准确日期是何时呢37)?金星出现在白日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周期,并且天文学上需要一定的条件。首 先,查看一下如下图片。
外合
太陽金星
內合
最大離角
地球
36)《宋書》志第十三,天文一。 37) 要知道其日期,先要了解准确的武王克商的日期。可资参考,就如在拙文《从五星聚房与帝辛占星陶文看武王克商日(公元前1018年2月22日)》中提到,周武王的军队在公元前1019年12月18日戊午日渡过了孟津,并在公元前1018年2月22日的牧野之战中灭掉商。
東方 西方
67
公元前1019年12月18日9:50左右, 中国安阳地区可看到太白经天。 这时金星是西方最大离角附近的最大光辉的状态。
韩国高等科学院的朴昌范教授说,“金星的会合周期584日中,能够达到白天可以看到的光亮程度的期间大概是80日。……‘太白昼见’是进行离太阳具有最大离 角远离,最亮的时期所被记录的概率应该最高,这是无庸置疑的。”38)当然,查看古文献的太白昼见相关记录的话,可以看到并不是最大离角附近的 最大光辉(光度 –4.4 或者–4.7)时才可以白日看到金星。但是,如朴昌范教授 所讲,在那种状态时被古人记录的概率高,所以将条件设定为‘最大离角附近的最大光辉’之后用星座软件「Stellarium 0.12.4」确认了结果,非常惊人的是公元前1018年2月22日武王克商前的状况如下:
❶ 在中国安阳地区, 金星的西方最大离角 (46°37′48″ )日是公元 前1018年1月26日。那一 天的40日前,即,公元 前1 0 1 9 年 1 2 月 1 7 日 13:15:2439)起至12月25 日23:31:16,金星维持了最大光辉値(-4.36)。 ❷ 公元前1019年12月 18日9:50在最大光辉 (-4.36)的状态下,金星经过了正南向的午上。
周武王的军队于公 元前1019年12月18日戊午日,在孟津经过了黄河。因其附近的河宽非常大,若包括佑军在内的超过10万的大兵力在12月18日开始渡河并经过几天才完成渡河,那么出现过金星昼见经天现象的公元前1019年12月17日起至12月25日的期间就是武王和800诸侯的军队渡过孟津的时期,实在令人惊叹。如此,天以其天体现象给了周国天命的信号,同时也给了商国以因革命而来的灭亡的信号。
38) 朴昌範:《韩国的传统科学-天文学》,梨花女子大学校出版部,2007,第57-58页。 39)这时金星的位置是靠近西边的西南方向。
68
武王克商前帝辛占星陶文与H11:1帝辛卜辞_林航_
3. 占星陶文的‘巳’是H11:1‘癸巳’的省略
帝辛占星陶文从文意和状况上来看,是周武王的军队于公元前1019年12月戊午日渡过孟津之后,由确认了其事实的帝辛所做成。占星陶文第2组卜辞,以如下句 子开始:
“祖丁乙, 征文夕巳, 辛丁乙師眉走?” 解釋:为了征伐文,巳日祭祀文武丁和帝乙,那么我们(辛丁乙)军队能否走至终[胜利]?
上述文章中的‘文’意味着‘周文王的势力’,即,‘周武王的军队’。武王奉父王(文王)的遗训,为了克商而临阵,因此帝辛所认为的主敌的总称依然是死去的‘文王’。那么,干支中‘干名’被省略的上述‘巳日’到底是什么‘巳日’呢?60甲子 中地支为‘巳’的是,⑥己巳、⑱辛巳、㉚癸巳、㊷乙巳、丁巳共5个,周原帝 辛甲骨H11:1卜辞中有其解答。H11:1卜辞,以下列文句开头:
“癸巳彝文武帝乙宗” 解釋: 癸巳日,在祖王文武丁和父王帝乙的宗庙里举行了祭祀(彝祭)。
上述文章的意思是,帝辛在文武丁和帝乙的宗庙,理所当然地给文武丁和帝乙举行了牺牲祭(彝祭)。如此两个文章互相一致,帝辛占星陶文和帝辛甲骨H11:1卜辞是相互证明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H11:1卜辞便知道帝辛占星陶文的‘巳’是‘癸巳’的省略语。另外,H11:1卜辞是记录了帝辛在牧野之战前与文王势力-武王的战争中为了得到先王的保佑而举行的牺牲祭,这通过帝辛占星陶文得到认证。帝辛确认了周武王的军队在戊午日渡过孟津向殷的首都朝歌进击的事实之后,命令前方部队阻止周国军队的进攻,另外一方面,癸巳日之前在红陶罐刻上了确认国家安宁的星占记录,并按其记录在癸巳日给祖王文武丁和父王帝乙献上了祭祀。
69
4. 对癸巳日的《甲骨学通论》中的判断
如前面说明,帝辛甲骨H11:1卜辞中的癸巳日是与武王克商相关的非常重要的当代证据日期。关于H11:1的癸巳,甲骨文专家王宇信先生在他的著书《甲骨学通 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8 重印)p.434中记载如下。
“其间共六十七天。癸巳日商纣王祈求成唐保佑而擧行祭祀时, 距武王师渡孟津 的戊午日已四十六天, 距甲子日决战还差三十一天左右。”
虽然H11:1卜辞的内容是在癸巳日帝辛举行祭祀的对象是他的祖王文武丁(简称 ‘文武’或者‘文丁’)和父王帝乙,祭祀前向开国先王成唐提问祭祀用牲的头数是 否恰当,但是,在不清楚帝辛占星陶文的存在的状态下,王宇信先生判断H11:1卜辞是在武王克商前夕由帝辛所制作,而此判断是正确的。如此,据H11:1卜辞记载,周国军队渡过孟津的戊午日和牧野大战的甲子日之间,必须要有帝辛与此对应给先王们举行祭祀的癸巳日。这是证明前述《史记․周本 纪》记录是准确的非常重要的商帝辛的证物。
四. 帝辛占星陶文和H11:1帝辛卜辞的意味及价値
如在上面所说明,帝辛占星陶文和H11:1卜辞是从一个分离下来的两个拼图,是相互补充和认证的关系。即,帝辛占星陶文证明刻H11:1卜辞的目的,H11:1卜辞告知帝辛占星陶文的「巳」日是「癸巳」日的省略语。因此,两个卜辞让现代的我们不要忘却周武王渡过孟津的戊午日和克商的甲子日之间的癸巳日里,商帝辛向祖王文武丁和父王帝乙举行祭祀的事实。但是,非常遗憾的是,2000年完成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中的B.C.1046年1月14日武王孟津渡河的戊午日和1月20日武王克商的甲子日之间,没有癸巳日。假如中国政府在过去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时,如利簋的“甲子朝岁鼎”,把H11:1卜辞的“癸巳”设定为核心条件,并且集中注意在由现代尖端天文学确认的公元前1019年9月17日的五星聚房事实,完全设立武王克商的础石的话,工程将导出正确 的结论,得到国内外的认可和大力支持。
70
3000余年前‘帝辛紅陶罐’
一方面,记录在帝辛占星陶文的「金见」的‘金’是五星之一的‘金星’,是‘金’字用作金星的意思的最早的证物。这是商代的贵重史料,如《宋书․天文志》的“周將伐紂五星聚房”,是商代人认知‘五星’用语并且实际使用过的证物。进一步,是支持夏代已有五星聚的《太平御览》卷七引《孝经钩命诀》的“禹時五星累累如貫珠”记录的最早的史料。40)并且,记录在帝辛占星陶文的角明的‘角’是28宿的起始宿-「角宿」,证明中 国古天文的核心-28宿体系并不是春秋时代受印度天文学的影响而成立,而是至少商帝辛时期中国独 自已完备。刻有帝辛占星陶文的帝辛红陶罐是,与可推定为约公元前2100年左右建筑的山西襄汾县陶 寺城址‘观象台’遗迹和被认为四象起源的河南濮阳西水坡‘龙虎墓’(碳素测定年代距今6500余年前)直接 相连的中国古天文证物,其价值和意义无从猜度。
6500余年前‘西水坡龙虎墓’ 4100余年前‘陶寺古观象台’40)
40) 照片出处: http://www.gjsy.net/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435
71
Ⅲ. 结 论
以上查看了武王克商前商帝辛遗留的帝辛红陶罐上的占星卜辞-帝辛占星陶文和周原帝辛甲骨H11:1卜辞的结果,确认了两者像是从一体分离下来的两个拼图,在各方面具有非常有意义且有密切关系。“西伯侯文王的势力,即,为了征发来侵的武王的军队,巳日祭祀祖王文武丁和父王帝乙,那么我们军队是否可以胜利?”,如此提问的帝辛占星陶文的内容是与“癸巳日,在文武丁和帝乙的宗庙举行祭祀”的H11:1卜辞内容完全符合。两个卜辞的书体风格都非常美丽,独特的弯曲写法和刻划尾部突出的自由奔放 的写法相互一致。尤其,按照60甲子中第30个‘癸巳’,将H11:1卜辞的字数构成为 总30个字,同时帝辛占星陶文也是把1组和2组的卜辞构成为各30个字的事实,这两者超出单纯的一致,而是包含有对战胜的帝辛心愿,不得不惊讶于此。通过这些数字拼凑的帝辛的心愿是强调发福的数字8,在2008年8月8日8时开幕,使得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并把中国的威望展现给全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的愿望一脉相通,是中国精 神的根源。帝辛占星陶文和H11:1卜辞是相互补充并证明的关系,帝辛占星陶文表明刻上H11:1卜辞的目的,H11:1卜辞显示帝辛占星陶文的‘巳’日是‘癸巳’日的省略语。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知道在没有看到帝辛占星陶文的情况下,把H11:1卜辞看作是与武王伐纣相关的记录的王宇信先生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因此,周武王的军队在孟津渡过黄河的戊午日和武王克商甲子日间的日数,如王宇信先生所判断应该是67日,因为其中间有帝辛为了胜战向先王们举行祭祀的癸巳日。这是证明12月戊午日武王的军队越过孟津,从那之后第67天的翌年2月甲子日有过武王克商的《史记․周本纪》记录是正确的,同时也证明把孟津渡河戊午日和武王克商甲子日间的间隔视为7天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结论是错误的非常重要的证据。一方面,通过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丛书中一-曹玮的《周原甲骨文》(2002)上的彩色照片所获的H11:1卜辞的精密描本,可以纠正以往的误解。第一,纠正2女为12女,以此来更正之前对其2女误解为帝辛宠妃-妲己姉妹的看法。第二,丁山先生之后,一直被误解的,对于‘文武帝乙’文句看作帝乙一人的认识,也可以通过与H11:1直接相连的帝辛占星陶文的‘祖丁乙’更正为文武丁和帝乙两人。第三,其间由于不正确的描本,误解为‘祭’或者‘禦’字等的字实际上是‘祝’的简体形
72
和繁体形。特别是,发现了繁体形「 」(祝)字是‘兄’和‘丮’字一同写成,这使 得重新认识了合集15280的「」(祝)形和花园庄东地甲骨361的「 」(祝)形是复存式公用笔划合字。如此,两个历史拼块拼在一起,我们更加具体地了解到武王克商前商国的动向和对应状况。通过西伯侯的军队在公元前1019年12月戊午日越过孟津的时期发生的金星昼见经天现象,商朝廷确认武王的来侵事实,推行了防御的征伐战。也就是说,《史记․周本纪》的67日间隔和H11:1帝辛卜辞的‘癸巳’意味着牧野之战前有过阻止进击的武王军队而拖延时间的数次的接战。虽然在牧野之战中败北而灭亡,但帝辛末期商的文化达到鼎盛时期。如果说,夏商周断代工程时公元前1019年9月17日五星聚房事实确认是用现代的尖端天文学证明了《宋书․天文志》的“五星聚房”记录,那么,帝辛占星陶文的星宿名‘角’是把帝辛末期的五星聚房事实作为当时的文字记录来支撑的非常重要的证据资料。另外,如同帝辛占星陶文和H11:1卜辞所证明,帝辛至少不是记载在《尙书․牧誓》的“昏棄厥肆祀弗答”的无道之士。恳切希望所有的误解被解开,事必归正,高水 平祖先文化重新发挥灿烂光芒。
2013年12月
朴大鍾 識
73
参考文献
陳煒湛:《甲骨文簡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陳煒湛:《甲骨文導論》 ,學古房,李圭甲外3人譯,2002。 王宇信、楊升南:《甲骨學一百年》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王宇信:《甲骨學通論》 ,東文選,李宰碩譯,1989。 王宇信:《中國甲骨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論》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王宇信、徐义华: 《商代国家與社会》,商代史卷4,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朴大鍾: 《关于商帝辛荻陶文的研究》 ,大鍾語言硏究所,2012。朱歧祥:《周原甲骨硏究》 ,臺灣學生書局,1997。 曹瑋:《周原甲骨文》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2。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中华书局,1989。 島邦男:《殷墟卜辭綜類》 ,汲古书院,1977。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書出版社,1998。 劉興隆:《新編甲骨文字典》,國際文化出版公社,2005。 于省吾:《甲骨文字詁林》,中華書局,199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硏究所:《甲骨文編》,乙種第14號,中華書局,2005。 劉釗、洪颺、張新俊:《新甲骨文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李宗焜:《甲骨文字編》 ,中華書局,2012。 郭沫若:《甲骨文合集》 ,中华书局,1982。胡厚宣:《甲骨文合集釋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胡厚宣:《甲骨續存補編》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中國社科院歷史硏究所: 《甲骨文合集補編》 ,語文出版社,1999。 屈萬里:《殷墟文字甲編考釋(上)》,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61。 許進雄:《懷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1979。 饒宗頤:《殷代貞卜人物通考》,1959。 宋镇豪:《商代社会生活與禮俗》,商代史 卷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宋鎭豪、羅琨:《商代戰爭與軍制》 ,商代史卷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宋鎭豪:《早期奴隸制社会比较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徐錫臺:《周原甲骨文綜述》,三秦出版社,1987。 陳全方:《周原與周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74
容庚:《金文編》 ,中華書局出版發行,1998。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硏究所:《殷周金文集成》 ,中华书局,1984。上海博物館商周靑銅器銘文選編寫組: 《商周靑銅器銘文選》 ,文物出版社,1990。 許愼:《說文解字》,中國書店,1994。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 高明:《古文字類編》 ,中華書局,1980。 高明:《古陶文彙編》,中華書局,1990。 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魏慈德:《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硏究》,臺灣古籍出版社,2006。 梁東淑:《甲骨文解讀》 ,書藝文人畵,2005。劉次沅:《从天再旦到武王伐纣―西周天文年代問題》,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 江晓原:《星占学與传统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陆思贤、李迪:《天文考古通論(中国考古文物通论)》 ,紫禁城出版社,2005.4。 張聞玉:《古代天文曆法講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李純之:《天文類抄》 ,大有學堂,金秀吉․尹相喆譯,2006。 朴昌範:《刻在天上的我们的历史》,Gimm-Young社,2002。 朴昌範:《韓國의 傳統科學 天文學》,梨花女子大學校出版部,2007。檀国大东洋学硏究所:《汉韩大辞典》 ,1999~2007。 韓國科學史學會:《諸家曆象集․天文類抄》,誠信女子大學校出版部,1983。 李济:《殷墟陶器研究》 ,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岳南:《千古学案:夏商周断代工程纪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John Lagerwey and MarcKalinowski:《Early Chinese Religion: Part One:Shang through Han (1250 BC-220 AD)》 ,BRILL,2008。
论文
胡厚宣:《说我王》,《古文字硏究》 第1辑,1979年8月。 裘锡圭:《甲骨文中重文和合文重複偏旁的省略》, 《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 李学勤:《西水坡“龙虎墓”与四象的起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8。 李学勤、王宇信:《周原卜辞选释》 , 《古文字硏究》 第4辑,1980。 王宇信:《谈韩国学者“发现的”红陶罐上“商帝辛荻陶文”》 , 《殷都学刊》,
75
安阳师范学院, 2012年01期。 王宇信:《谈韩国学者“发现的”红陶罐上“商帝辛荻陶文”》,《汉字硏究:第6辑》 ,韩国汉字硏究所,2012年6月。《第四届韩中日汉字文化国际論坛論文集》,韩国汉字硏究所,2012。朴大锺:《从五星聚房与帝辛占星陶文看武王克商日(公元前1018年2月22日)》,大锺语言硏究所,2014年1月。朴大锺:《論帝辛占星陶文之眞与朱歧祥之偽》韩国语版,大锺语言硏究所,2013年12月。 朱歧祥:《啞口豈能無言─論商帝辛占星陶文之偽》,中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資訊網,2013年7月。 朱歧祥:《由语词系联论花东甲骨的丁即武丁》 ,《殷都学刊》 , 安阳师范学院,2005。高去寻:《殷墟出土的牛距骨刻辞》,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十三,《中国考古报告》第4冊,商务印书馆,1949。 张玉金:《殷墟甲骨文“正”字考释》,《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9月。 张玉金:《释甲骨文中的“御”》,《古文字硏究》 第24辑,中华书局,2002。张玉金:《甲骨文中“其”字意义的硏究》, 《殷都学刊》 ,2001年第1期。 劉一曼:《殷墟近出刻辞甲骨选释》 ,《考古学集刊》第18集,北京:科学出版社,pp.211~236,2010年7月。 曹定云:《殷墟花东H3卜辞中的“王”是小乙—从卜辞的人名“丁”谈起》,《殷都学刊》 ,2007年第1期。 张永山:《甲骨著录新模式》, 《考古》,2004年第12期。 蔡哲茂:《读契札记五则》,《第十九届中国文字学全国学术硏讨会会议論文集》,2008。 刘钊:《谈新公布的牛距骨刻辞》,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年7期。 李忠林:《略论甲骨文中的“邦”、 “封”及相关问题》, 《考古与文物》 ,2010年第5期。 吴鹏程:《甲骨文的写体与刻体》,东阳书画网,2006.7.14.苗利娟:《河南出土商代金文的初步整理与研究》, 《郑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田昌五:《周原出土甲骨中反映的商周关系》 ,《文物》,1989年第10期。 刘金沂:《历史上的五星联珠》 ,《自然杂志》1982年07期。张培瑜:《五星合聚与历史记载》,《人文杂志》1991年05期。 陈邦怀:《商代金文中所见的星宿》,古文字研究第八辑,1983。

大锺语硏硏究论文:帝辛占陶文2
武王克商前帝辛占星陶文与H11:1帝辛卜辞
Di-Xin astrologic pottery inscriptions and H11:1 Di-Xin oracleinscriptions
before King Wu conquered over Shang
版次―2014年7月20日第1版2014年7月20日第1刷
作者―朴大锺 Fonts製作―朴昭贤 出版发行―大锺语言硏究所 出版登录―2003年10月14日西区第124号
电话号码―+82-70-4226-0563 传真号码―+82-42-367-6968 网址 http://www.hanja.co.kr 电子邮件 webmaster@hanja.co.kr
Copyright ⓒ by 2014Bark Dae-jong ※本论文的著作权属于作者本人。 根据著作权法的法律规定该著作物受法律保护,未经著作允许禁止转载或复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5725.html

更多阅读

《我与长征组歌领唱王克正之缘》 长征组歌歌词

《我与长征组歌领唱王克正之缘》今天,偶尔翻到百度网页,看到了电影《长征组歌》的原班人马相聚央视的镜头画面,让我想起了《祝捷》的原唱演员王克正老师。那是我当兵第二年的夏季,部队接到上级指令:新时代的军人不但军事过硬,业余文化生活

抗战群丑图:王克敏

王克敏1937年12月14日,在日寇的扶植下,以王克敏为首的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北平成立。在1940年3月以汪精卫为首的南京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之前,王克敏的伪政府是中国大地上最大的伪政权之一。汉奸王克敏以自己的卖国丑行,把

西周成王------姬诵 姬诵

姬诵周成王(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汉族,姓姬,名诵,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周武王之子。武王克商后在位4年卒,“ [1]天下闻武王崩而扳”,成王即位时年少,由周公姬旦摄政,引起管叔、蔡叔、霍叔等的不满,制造谣言说周公想谋篡王位,联

声明:《武王克商前帝辛占星陶文与H11:1帝辛卜辞_林航_》为网友喵呜大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