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逆耳”真的“利于行”吗?
文/逆旅行人
人们常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就是说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古往今来,这句话似乎一直就被人们奉为古训。
中国历史上有个喜欢说“逆耳忠言”的人物——魏征,他唐初的政治家,先参加了瓦岗军,后降唐,归唐后跟随太子,做了洗马。唐太宗即位后,不计前嫌,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后又任命他为秘书监,参预朝政。魏征敢于直谏,经常在上朝的时候,拂太宗之意,跟太宗争得面红耳赤,虽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毫不动摇,使太宗折服。有一次,唐太宗读隋炀帝的文集,跟大臣们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知道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魏征便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是不行的,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视才高,骄傲自信,说着尧舜的话,做着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一番话说得太宗颇有感触。魏徵还曾奏《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以此劝谏太宗不能再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为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事,所言多被采纳,魏征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以至于魏征病逝后,太宗难过地说:“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殁,朕失一鉴矣!”太宗能容忍魏征“犯上”,被后世称作理想的君臣。
从客观上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俗语是没有错的。但是从主观上来说,这句话未必能够换取最佳效果。我们得看听取“忠言”的对方是什么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像魏征这样的人很多,像唐太宗这样的人却并不多。你的忠言虽是好意,但未必所有人都能接受,有时候你苦口婆心地讲了许多道理,不过说话太过直接太过逆耳,会让人觉得你一番忠言是“唱高调”,用使人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有逆反心理,变得偏激,尤其是在一些爱面子,图虚荣,喜欢被奉承的人面前,你的忠言纳谏,非但不能达到改正缺点错误的目的,可能会让自己多一个对立面,在不经意中树立一个敌人。
大家都看过《封神榜》,比干被挖心的事情恐怕也都不陌生了,大家可能会说,那都是妲己的错,她迷惑纣王,谋杀大臣,祸国殃民。不过从一些史实来看,比干之死,与他的直言进谏不无关系。比干是殷商时期沫邑人,是商朝第十六代王帝乙的弟弟,也是当时的统治者纣王的叔父,他因为不满纣王无道,多次直言进谏。他说“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君有诤臣,下官身为大臣,进退自有尚尽之大义!”连续3天进宫抨击纣王的过错,纣王被批评得无言以对,恼羞成怒,喝问:“何为大义?”比干不退反进道:“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大王也学此无道之君,就不怕丢失了天下吗?我今日进谏,正是大义所在!”纣王听到这里勃然大怒,于是说:“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说完,便命人将比干剖胸取心了。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的吴国大夫、军事家。吴军攻打越国,越国大败,越王勾践以重礼赠送太宰嚭请求媾和,意思是要把国家政权托付给吴国,甘心做吴国的奴仆。吴王夫差将要答应越国的请求,伍子胥规劝说:“越王勾践为人能含辛茹苦,大王要是不一举歼灭他,今后一定会后悔。”吴王不听劝,采纳了太宰嚭的计策,和越国议和。议和以后五年,吴王要出动军队向北攻打齐国,伍子胥规劝说:“勾践一餐没有两味荤菜,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这是打算有所作为的。这个人不死,一定是吴国的祸患。大王不先铲除越国却一心致力攻打齐国,不是很荒谬的吗?”吴王又不听,攻打齐国,把齐国军队打得大败。此后四年,吴王将要北上攻打齐国,越王勾践就带领着他的人马帮助吴国作战,把贵重的宝物敬献给太宰嚭。太宰嚭多次接受了越国的贿赂,就不住地在吴王面前替越国说好话,伍子胥规劝说:“越国,是心腹大患,现在相信那虚饰浮夸狡诈欺骗之词,贪图齐国。攻克齐国,好比占领了一块石田,丝毫没有用处。希望大王放弃齐国,先攻打越国;如不这样,今后悔恨也来不及了。”吴王不听,却派他出使齐国。伍子胥意冷心灰,觉得吴国的末日要到了,就把他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鲍牧,太宰嚭就趁机在吴王面前说他的坏话:“子胥为人强硬凶恶,没有情义,猜忌狠毒,他的怨恨恐怕要酿成深重的灾难。他出使齐国,就把他的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氏。做人臣子,在国内不得意,就在外依靠诸侯,自己认为是先王的谋臣,现在不被信用,时常郁郁不乐,产生怨恨情绪。”吴王听罢恼怒,就派使臣赐剑给伍子胥,让他自尽,伍子胥自刎而死,临死前告诉他亲近的门客说:“你们一定要在我的坟墓上种植梓树,让它长大能够做棺材。挖出我的眼珠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楼上,来观看越寇怎样进入都城,灭掉吴国。”吴王听到这番话,大发雷霆,就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皮革袋子里,漂浮在江中。
屈平也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人物,生于公元前34O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具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再加上知识渊博,才学非凡,又懂得国家治乱的道理,楚怀王很欣赏他,一度很重用他。一次,楚怀王今他起草“宪令”,屈原还没有完成,上官大夫靳尚看到了就想篡改他的稿子,屈原不让改,靳尚便怀恨在心。靳尚寻得机会便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大王您叫屈原起草法令,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每一个法令制定出来,屈原却都说这是他的功劳,认为‘除了我就没有谁能制定法令了’”。楚怀王听了非常生气,慢慢疏远了屈原,后来又罢免了他的职务,只让他掌管宗室子弟的教育工作。靳尚还不甘心,继续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坏话。屈原知道后,对楚怀王说:“我为什么屡进忠言?我是希望大王您的美德能够发扬,希望大王您像三皇五帝那样千古流芳。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大王不要再听信奸佞小人之言。”怀王听罢大怒,把屈原放逐汉北。
另有海瑞抬棺材上疏的故事。海瑞乃明代著名政治家。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嘉靖二十八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在任其间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他买棺材,别妻子,散童仆,以死上疏,劝说世宗应振理朝政,因而激怒世宗,诏命下狱论死。直至同年十二月世宗驾崩,穆宗即位,海瑞才被释放出狱。隆庆三年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后被排挤,革职闲居16年。
由此可见,忠言逆耳不一定利于行。
关键是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忠言听起来不那么“逆耳”呢,最终达到改正缺点错误的目的?说出我们的意见和想法时,婉转要比直接更巧妙,更容易使人愉快地接受。特别是你想让一个人接受你的观点时,婉转、间接的方式更佳,要善于换位思考,以诚相见,推心置腹,才能越谈越投机,谈到别人的心坎上去。
这方面,就该学习一下邹忌了,《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讲述战国时期齐国的谋士邹忌劝说君主要纳谏,广开言路,改良政治。
邹忌这人身高八尺有余,形体容貌光艳美丽。某天清晨,他穿戴好衣帽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妻子说:“您漂亮,徐公哪比得上?”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哪能比您漂亮!”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闲聊时又问客人:“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看他,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邹忌如果上来就义正严辞地说纳谏之事,搞不好就触怒龙颜,弄巧成拙,他由一件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说开,火候差不多时话锋一转说到正题上来了,这让人心中比较能接受。齐威王就听取了他的意思见,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政令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般;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
邹忌只是换了一种劝诫的方式,让听者在愉快放松的同时,就接受提议或意见。邹忌让忠言听起来不再那么逆耳,顺理成章也就得到了他最初想要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