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路 绝句

绝路 绝句

绝路

2010/毕家龙

绝路,总是不好。

可我,从绝路上悟出了美。

小城,菱湖,夜月亭畔,有一条蜿蜒的小路,不少行人从这里跚跚走过。

我也喜欢在那走,我数了,小路有十八个弯,还吟成一篇《十八弯月色》,赞美这条小路。

去年,小路被挖断了,成了绝路,觉得有些残缺。

前路不通,没有人愿意走走不通的路。渐渐,小路上的行人少了,渐渐,小路上没了人。

我依然常常来绝路上散步,问孤影、沐花雨,看残荷。徜徉到绝路的尽头,一水盈盈,怅望湖心,萌出期待,别一样的美。

我许多的才情,都是在这里获取的。

今冬,我再来时,小路,又连通了。人来人往,人往人来。又成为繁忙路,没了绝路的清幽。

残缺,也是美!

这让我想起断臂维纳斯,多美的残缺美!断就断了,若续了臂,就不美了。

这让我想起杭州的断桥残雪,桥断的,雪残的,多美的残缺美!若长桥瑞雪,就不美了。

这让我想起罗马的古斗兽场,当我的清影映在残缺的环形墙上,美震撼了我,多美的残缺美!若愚蠢地修补一新,就不美了。

这让我想起我办公室的破桌,好友领导要帮我修一下,包上装饰板,我婉言谢绝了。彰显个性,是我的本色,多美的残缺美!至今,破桌还是原生态,失去了真朴,就不美了。

这让我想起俏丽天真的七仙女劝导困境中凄凄惨惨的董永:“你好比杨柳遭霜打,但等春来又发青。”多美的残缺美!助人于绝处,劝人以逢春,美哉,少女!若“有车吗?有房吗?”就不美了。

有许多绝路成功的范例:没了双手,成为钟表修理师;智障,成为学者;失聪,成为音乐家……多美的残缺美!

“山重水复疑无路”,看看无路,走走有路,柳暗花明,诗化的美。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对话颠峰,壮怀激烈的美。

通途虽好,若是不争,也只能半途而废。通途即是绝路。

绝路不好,“置于死地而后生”,希望就在前面。绝路即是通途。

我赞美通途,我也赞美绝路。

天无绝人之路!


刚刚修通的十八弯小路

附:十八弯月色

2007/毕家龙

月色,是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美丽。

“月皎疑非夜,”儿时的小城,尤其是乡间,入夜的灯火还不是很辉煌,每临农历十五前后,月影随人,清晖依人,月色,把大地上的一切营造得如梦如幻,那真是很美!

望月怀乡、拜月祝郎、邀月畅饮、对月放歌……前人将情感寄月,摇曳出许多美丽的故事。

现代社会,人们对月亮、以及月色,似乎忽略了许多。现代都市人,每天为生活奔波,都是“好色”之徒,被路口红绿灯的红色困扰。而对一月一度娟娟的月色、清清的月影,却少有逸情。

悲夫!无论是大城小城的人们,都患了现代都市病,无暇去享用那月色的美丽了。

日、月、风、雨,是相伴你我人生的四大自然现象。你我注意到了日,注意到了风,注意到了雨,可惜,唯一冷落了月。

小城,有一处赏月的极佳地——十八弯。

十八弯,在菱湖。

“菱湖夜月”,乃安庆盛名久负的十景之一。进菱湖南大门不远,临湖,右行,一条蜿蜒的小路,曲曲弯弯,有青波粼粼,有绿荷田田,有虬柳卧波,有杉林问天。

十八弯的前段,有亭翼然,八角飞檐,是为夜月亭,亭匾为张凯帆先生题写。凭栏临风,皓月入怀,风是醇香的,月是冰清的。

十八弯的后段,安卧着黄梅阁,洪从恒先生题写匾额。阁为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纪念地。名城、名湖、名女,不爱天上爱人间的七仙女,落脚这里,不肯离去,她把爱的纯真,世世代代向后人倾诉。

过黄梅阁,右拥回廊庭院、方塘柴门;左眺黄梅山庄,灯火阑珊。龙咯——里咯龙,呀子——咿子呀,一袭黄梅腔,把晚风都醺醉了。

过拱桥,就是十八弯的出处了。回首湖心的夜月亭,迷迷离离,仿佛月梦着亭,又像是亭梦着月。

城市建设,都是改弯路为直路,难得一见曲曲弯弯的小路了。当我第一次踱在十八弯那条小路上时,情所系,兴未尽。如今,哪里去寻如此思情发散的好去处哟?于是又转回去踱第二次,一边举头望月,一边低头细数着那小小的弯。十八个!小城唯一一条漂亮的弯路,我情情意意地名之为十八弯。此后,每逢好月如水的夜晚,我常来这里相约婵娟。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十五的月色,不可不牵挂哦!

“菱湖夜月”成名之时,菱湖还处在城外,遥想当年,一碧湖水旖旎万顷,一丸明月徘徊天际,那确是富有诗情。清代桐城才女张莹《夜泛菱湖》:“四望渺无际,连天水自明。”“夜色千林静,秋风一叶轻。”抒写出了菱湖的幽幽深深。

如今,菱湖渐入闹市。十八弯的月色,妙是妙。只是环境有些逼仄,灯火有些干扰。“菱湖夜月”,是一种文化,故乡的人,有责任传承故乡的文化。月是故乡明,把月色营造得静穆些,让游子在他乡梦魂牵绕。

于是我想,若是每到农历十五的夜晚,控制四下的灯火,使月色的清晖更加“疑是地上霜,”使人的想像空间更加驰骋。岂非妙哉?

于是我想,若是每到农历十五的夜晚,风中恰到好时地送来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朦胧的月色,舒缓的旋律,眼也养,耳也养,心也养。岂非妙哉?

《烬宫遗录》:妃待于月下,衣浅碧绫,即所谓天水碧也,上曰:“此特雅倩也!”于是,宫眷皆尚之,绫价一时翔贵。

这位妃子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冰清玉洁的女子,身着一袭碧色罗衣,亭亭伫立在如水的月色下,啧啧,要多美有多美。皇上也禁不住赞叹:“此特雅倩也!”于是,宫中的美女竞相仿效,绫罗的价格一时大涨。

生活也许窘迫了,心情也许浮躁了,物欲也许强烈了,权力也许更大了。月色,却不以你我的这些而这些。这月色,曾照秦皇汉武;这月色,曾照李白苏东坡;这月色,曾照潘金莲赛金花;这月色,曾照孙中山毛泽东。这月色,一如往常,以她淡淡的清晖映照着你我。

月色……

十八弯的月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6036.html

更多阅读

古绝句四首其二 无名氏 杜甫绝句四首

日暮秋云阴,江水清且深。何用通音信?莲花瑇瑁簪。  《古绝句四首》,最早见于南朝梁、陈诗人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卷十。“绝句”之名,始见于南朝宋,到徐陵编《玉台新咏》,五言四句的小诗已很流行,而且有不少已加上“绝句”的题目,因此他把

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律 七言绝句平仄

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律七言绝句也叫“七绝”。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七绝的平仄格式有四种 附:( )中 可平可仄, 红字是韵脚。第一种:首句平起平收式!逢一、二、四句押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五言绝句格律 五言绝句平仄是什么

五言绝句格律七言绝句格律五言律诗格律七言律诗格律五言绝句也称五绝,有四种常见格式。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例)      (标准格式)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      仄仄平平仄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欲穷

声明:《绝路 绝句》为网友滄槡記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