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大家白朴 元曲大家

元曲大家白朴

我们现在所在位置是河曲县的白朴公园。(白朴塑像前)
白朴,元曲四大家之一,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关马白郑”。祖籍河曲,原名恒,字仁甫,后来改名为朴,字太素,号兰谷,小字铁山,人称兰谷先生。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杂剧与散曲合称元曲,元杂剧有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有四大爱情剧:《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四大悲剧中的《梧桐雨》、四大爱情剧中的《墙头马上》均为白朴所作,一人而兼有两大者,除关汉卿外只有白朴。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又说:《汉宫秋》“雄劲”,《梧桐雨》“悲壮”,可并称“千古绝品”。
白朴著有杂剧16种,留传到现在的除《梧桐雨》、《墙头马上》外,还有《董秀英花月东墙记》以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残折。杂剧以外,另有散曲与词作,散曲存世者《全元散曲》收有其小令37首,套数四套,词作200余阙,有《天籁集》行世。
白朴不仅在杂剧创作上是大家,在散曲与词作上亦为金元大家,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收元曲作者187人,白朴位居第三。朱权评价白朴词:“有如鹏搏九霄”,“风骨磊磈,词源滂沛,若大鹏之起北溟,奋翼凌乎九霄,有一举万里之志,宜冠於首。”清代《四库全书》评他的词:“清隽婉逸,意惬韵谐,可与张炎《玉田词》相匹。”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亦盛赞白朴为“诗中刘梦得,词中苏东坡,婉约豪放,两美盖兼有之矣。”可见白朴的文学成就兼容并蓄,呈现出多样化的文采,且无论在哪一门类,都蔚然大家。(河曲韩瑞著有《白朴词选注》,可采访韩瑞)
作为戏剧大家的白朴,他的人生就充满了戏剧性。戏剧在明代称传奇,白朴的人生就是一部传奇。
白朴祖居河曲,河曲在宋代称为“火山军”,军事建置,相当于下等州,是防御契丹辽国的前沿防线,金灭辽统一北方后,于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为火山州,兴定四年(1220)县城由旧县迁于今河曲县城,改称隩(yu)州,隩的意思为“河岸弯曲的地方”,隩州辖有河曲镇。(景:河曲县城、旧县)
白朴祖上何时居于河曲,史无可考。据元好问《善人白公墓表》:“其家于河曲者,不知几昭穆矣”,可见白朴家祖居河曲年代久远。善人白公是白朴的祖父,字全道。白全道十二岁丧父,由舅舅法澄抚养成人,金崇庆元年(1212)蒙古军伐金,白全道举家避难于太谷,去世后归葬于河曲王家里西原祖坟。也就是说白朴的河曲老家在王家里村(景,从县城转向河曲乡村)。
白全道生有五子,长子白彦升耕读持家;次子白贲,泰和三年(1203)进士,做过岐山令;三子白华,即白朴之父,贞祐三年(1215)进士,官至枢密院判官,参与军机要事。为金朝著名文人,《金史》有《白华传》,说他“以儒习吏事,以经生知兵”;四子白莹,出家为僧,诗文闻名于当时;五子白麟,少亡。一门两进士,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荣名,河曲人为此专门建了一座“荣乡亭”,以示白家善化一乡。白氏三兄弟在文学上皆有建树,当时人称“科第联飞光白傅”。
白朴出身于这样一个家庭,优游读书、博取功名应是坦途。然而,他的幼年却遭逢兵荒马乱,只能同家人在惊恐惶惑中苦熬光阴。
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白朴出生于金朝南京(今河南开封),出生后不久,京城已在蒙古军包围之下,位居中枢的白华,整日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无暇顾及妻儿家室。白朴七岁时(1232年),壬辰之乱爆发,蒙古军队树炮攻城。次年正月,金哀帝弃汴京出逃,以西面元帅崔立等留守汴京。白华留家人于汴京,只身随哀宗渡河出逃蔡州,被金哀宗派往邓州搬兵,邓州节度使移刺瑗迟迟不肯发兵,白华只好淹留邓州。
1233年三月,崔立降元,汴京城破,蒙古军纵兵大掠,城内士庶残遭杀戮。战争中,白朴母子相失。父亲远在他乡,母亲不知存亡,一个八岁的孩子,经此丧乱,仓惶无依,使白朴心灵受到难以平复的创伤。白朴好友王博文在《天籁集》序中说:丧乱之后,“自是不茹荤血,人问其故,曰:‘俟见吾亲,则如初。’”
在这种状况下,有一个人及时伸出援手,在乱兵中将白朴姐弟接回自己家中收留抚养,这个人就是被称做金元文宗的元好问。元白两家本就是通家旧好,元好问龆龀(tiao,chen)之年与白华相识于太原,从此成为莫逆之交,两人诗文唱和,心气相通,所以当白华随哀帝出逃,他仍留在城里,兵荒马乱之际,他心系白家安危,能及时发出援手。元好问这一援手,不仅救了白朴性命,更成就了白朴,这才有了金元之际,北方文坛双星互耀的千秋佳话。
1233年四月底,蒙古军将亡金官吏羁押山东聊城,元好问携带白朴姐弟渡河北上,流寓聊城,后寄居于冠氏(今山东冠县)县令赵天锡幕府。元好问虽也是亡国奔命之臣,生活至为艰辛,但他视白朴姊弟犹如亲生,关怀备至。白朴为瘟疫所袭,生命垂危,元好问昼夜将他抱在怀中,竟于得疫后第六日出汗而愈。可见元好问视白朴犹如亲子。白朴聪明颖悟,从小喜好读书,元好问对他悉心培养,教他读书问学之经,处世为人之理,使他幼年时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十几岁就已才华出众,声名远扬。
白朴的父亲白华于金朝灭亡后先随邓州刺史移剌瑗投南宋,做了均州提督。不久,南宋均州守将也投降元朝,白华又随范用吉北投元朝。蒙古太宗九年(1237年),白朴12岁时,白华偕金朝一些亡命大臣来到河北真定,依附在世守真定的蒙古将领史天泽门下。同年秋,元好问由冠氏返太原,路经真定,遂将白朴姊弟送归白华,使失散数年的父子得以团聚。父子相见,白华感到极大的快慰,激动地写下一首《满庭芳》:“光禄他台,将军楼阁,十年一梦中间。短衣匹马,重见镇州山。内翰当年醉墨,纱笼支高阔依然。今何日,灯前儿女,飘荡喜生还”。他更感激元好问代为抚育儿女之恩,以诗谢之曰:“顾我真成丧家犬,赖君曾护落窠儿。”  
随着北方的安定,白朴父子在真定定居下来。从此,他按照父亲要求,写作诗赋,学习科考课业。很快即以能诗善赋而知名。其时,元好问为修撰金史,常出入大都,往来于真定,每至其家,都要指导他治学门径,曾有诗夸赞白朴:“元白通家旧,诸郎独汝贤。”勉励他刻苦用功,成就一番事业。随着年岁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大,白朴的学问更见长进。元中统二年(1261年),元世祖命各路宣抚使举文学才识可以从考者,以听擢用,时任中书右丞相的史天泽亲自向忽必烈推荐时年36岁的白朴出仕,被白朴婉转谢绝。
生逢乱世,早经战祸,幼年失母的离散之痛不绝于胸,使他无意于功名。他的好友王博文在《天籁集序》中说:“然自幼经丧乱,仓皇失母,便有山川满目之叹,逮亡国,恒郁郁不乐,以故放浪形骸,期于适意,……视荣利蔑如也。”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而以亡国遗民自适,吟词作赋,放情山水。这条人生道路的选择,应该说受了元好问的影响,元好问金亡后绝意不仕,白朴耳濡目染,自然对仕途失去兴趣。另外他父亲白华先降宋,后降元,落拓流离,受人诟詈的遭遇也对他也不无影响。
史天泽虽身为将相,亦喜词曲,他在真定收抚亡金文士,延揽人才,容留白华,对白家有恩,白朴亦对史天泽感恩于心,这于他给史天泽写的词曲和与史天泽的唱和中即可看出,但他更爱惜自己的羽毛,既拂逆史天泽荐辟之意,自觉不便在真定久留,便于这年弃家南游,此时的江南,仍是南宋的天下,白朴以此表示他遁世消沉,永绝仕宦之途的决心。他先到汉口,再入九江,42岁(1267)时曾北返真定,路经汴京。此后,再度南下,往来于九江与洞庭之间。
至元十九年(1279)南宋灭亡,东南战事平定,次年白朴定居金陵,此时他的小儿子白镛官终正三品,迁官江南,有儿子赡养,他可以衣食无忧,经常和耆老聚饮,题咏前朝名物,在作品中时常流露出沧桑之感和失落之哀。这前后,可能因为他的真定原配或父亲白华去世,他曾为父丧或妻丧而回到过真定,此次回真定,又有人建议他去朝中做官,再次被他谢绝。明·孙大雅在《天籁集》序中说:“先生少有志天下,已而事乃大謬,顾其先为金世臣,既不欲高蹈远引,以抗其节,又不欲使爵禄以污其身,于是屈己降志,玩世滑稽,徙家金陵,從诸遺老放情山水间,日以詩酒优游,用示雅志,以忘天下”。此后不久,他即返金陵。从此,主要在江南的杭州、扬州一带游历,直到81岁时,还重游扬州。而后,他的行踪就无从寻觅了。  
白朴长久漂流于大江南北,看到了社会凋残山河破碎的情况,心情十分沉重。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感到无法对付,决心不参与政治,“放浪形骸,期于适意”。或是流连于青山绿水之间,或是在风月场中,和杂剧作家以及勾栏歌伎们往还。但足迹所至,恰恰是曾经繁华一时,却被兵火洗劫的荒凉境地。前后景象的对比,使他笔下“伤时纪乱,尽见于字里行间”:《石州慢》:“千古神州,一旦陆沈,高岸深谷。梦中鸡犬,新丰眼底,姑苏麋鹿。少陵野老,杖藜潜步江头,几回饮恨吞声哭。岁暮意何如?怯秋风茅屋。”《沁园春‧金陵凤凰台眺望》:“长江不管兴亡,漫流尽英雄泪万行。问乌衣旧宅,谁家作主;白头老子,今日还乡。吊古愁浓,题诗人去,寂寞高楼无凤凰。斜阳外,正渔舟晚唱,一片鸣榔。”“纂罢不知人换世,兵余独见川流血,叹昔时歌舞岳阳楼,繁华歇”其感物伤情的黍离之感遗民心境跃然纸上。
白朴的词作,在他生前就已编订成集,名曰《天籁集》,其词承袭元好问长短句格调,跌宕沉详,天然古朴,清隽婉逸,意惬韵谐。他的词豪放婉约兼而有之。描写感情时,笔调十分细腻,如:《玉漏迟》:“碧梧深院悄,清明过也,秋千阑了。杨柳阴中,又是一番啼鸟。人去瑶台路远,辜负却、花前欢笑。音信杳,西楼尽日,凭栏凝眺。”在委婉的文字后面,有一股淡淡的惆怅。
白朴的散曲常用白描手法,本色当行,清新可喜,如:《得胜乐》:“红日走,残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寒雁儿呀呀的天外,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一半儿》:“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但他毕竟是词彩大家,文字典雅,清丽婉逸,方是他的风格,如《仙吕点绛唇》:“金凤钗分,玉京人去,秋潇洒。晚来闲暇,针线收拾罢”,《么篇》:“独倚危楼,十二珠帘挂。风萧飒。雨情云乍,极目山如画”,《混江龙》:“断人肠处,天边残照水边霞。枯荷宿鹭,远树栖鸦。败叶纷纷拥砌石,修竹珊珊扫窗纱。黄昏近,愁生砧杵,怨入琵琶”。用外在景致的烘托,来凸显人物的内在感情,使得情景交融。白朴散曲更多的是描摹他绝意仕进,追求闲适的心境的,如《沈醉东风‧渔父词》:“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寄生草》:“长醉後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揜千古兴亡事。麴埋万丈霓虹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以放旷超脱的风格表现对现实的愤慨。以细密工丽的文字,藉着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心中的闲适,使作品呈现出一种别致的风韵。他对陶渊明赞佩有加,他要做的正是陶潜式的隐逸诗人,他做到了。
白朴为江山异代,田园荒芜而感伤、而悲戚,更为自己一生九患的身世伤怀。他除了用词曲表达外,更多地是通过杂剧来寄情托志。   
白朴的剧作,题材多出历史传说,论者认为他善用史事,以寄情怀。现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安禄山丧师失机,唐明皇不问是非,竟给他加官晋爵,并让杨贵妃认做干儿,终于酿下祸端。当他和杨玉环在长生殿乞巧排宴,恩恩爱爱,情意绵绵:“靠着这招新凤,舞青鸾,金井梧桐树映,虽无人窃听,也索悄声儿海誓山盟”之时。被放回范阳的安禄山倡乱,带兵打进潼关。李隆基仓皇逃到马嵬坡,六军不发,无奈让杨玉环自缢:“黄埃散漫悲风飒,碧云黯淡斜阳下”,经过一场激变,一切权力、荣华,烟消云散。平息叛乱,唐明皇退位后在西宫养老,满怀愁绪,思念杨玉环:“常记得碧梧桐阴下立,红牙箸手中敲”,到如今“空对井梧阴,不见倾城貌”,一切美好的事物和时光,只成了追忆。在落叶满阶,秋虫絮聒的气氛中,李隆基做了一个朦朦胧胧的梦,梦中杨玉环请他到长生殿排宴,不料才说上一两句话,梦就被惊醒了。梦醒后“窗儿外梧桐上雨潇潇”。这雨声紧一阵慢一阵,淅淅沥沥,“一点点滴人心碎”。
《梧桐雨》的戏剧冲突生动跌宕,笔墨酣畅优美,意境深沉含蓄。浓重的抒情性以及醇厚的诗味,使这部历史剧成为元代文坛的一树奇花。清人李调元《雨村曲话》说:“元人咏马嵬事无虑数十家,白仁甫《梧桐雨》剧为最”。白朴热心于杂剧创作,又长期流寓江南,为元杂剧南移形成南杂剧贡献尤大。
《裴少俊墙头马上》被认为是白朴最出色的作品,这部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爱情戏里,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热烈追求婚姻自主的纯情女子。剧中女主人公李千金,一上场就毫不掩饰对爱情和婚姻的渴望,她声称:“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宁可教银缸高照,锦帐低垂。菡萏花深鸳并突,梧桐枝隐凤双栖。”当她在墙头上和裴少俊邂逅,看上了“一个好秀才”,便处处采取主动的态度。她央求梅香替她递简传诗,约裴少俊跳墙幽会。当两人被嬷嬷瞧破,她和裴少俊一忽儿下跪求情,一忽儿撒赖放泼,还下决心离家私奔。为了爱情,李千金什么也不怕,什么也敢做。她甘愿作出牺牲,“爱别人可舍了自己”。她在裴家后院躲藏七年,生了一男一女,被裴尚书发现后,她极力为自己辩护,反驳裴尚书对她的辱骂。虽然在强大的宗法观念下,她不得不饮恨回家,但她并不屈服。当裴少俊考中状元,裴尚书知道了她是官宦之女,前去向她赔礼道歉,要求她认亲重聚时,她坚决不肯,并且对裴氏父子毫不留情地谴责。即使裴尚书捧酒谢罪,她还是斩钉截铁:“你休了我,我断然不肯。”最后看到啼哭的一双儿女,才软下心来。剧中,李千金的形象十分突出。她不仅希望得到爱情,而且把婚姻自主看成是人生的权益,认为像卓文君那样私奔是合情合理的事,和一般怀春少女不同的是,她更加看重的人格尊严。
《梧桐雨》和《墙头马上》的艺术风格明显不同。前者是悲剧,写得悲哀怛侧,雄浑悲壮;后者是喜剧,写得起伏跌宕,热情奔放;《梧桐雨》以深沉的意境见长,“词彩典雅”、“雄浑高华”,动人心魄,催人泪下;《墙头马上》则以紧凑、生动的情节安排取胜。“清隽明快,俊美警拔”,寓庄于谐,妙趣横生;剧中人物,无论是因享乐而坏江山的唐明皇,冰肌玉骨、一身娇娆之气的杨贵妃,还是爽朗果敢的闺秀李千金,都塑造得各具个性,栩栩如生。以至于现在戏剧舞台上的唐明皇,还可见到白朴塑造的这一形象的遗风。这两部作品,历来被认为是爱情剧中的成功之作,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对后代戏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其艺术成就早已成为文学艺术上的重要研究课题。
白朴在文学创作上触感敏锐、思维细腻、文思奔放,他选择的文学种类也是多样化的,因此不只是杂剧,在散曲与词中,也足见白朴有着过人的才华,这也正是他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及被推崇为“元曲四大家”的原因所在。《天籁集》中附有一首明朝诗人陳霆的《酹江月》赞白朴曰:“滑稽玩世,知包藏多少春花秋月。天籟有詞人有像,还似遺山風节。松下巢由,竹間逸少,气韵真髙洁。坐間抚掌,溪山等是詩诀。見説多景樓前,鳯凰台上,醉帽風吹裂。千古英豪消歇尽,江水至今悲咽。万里投荒,三年坐困,一样家愁絶。寄声知否,一杯当酹松雪。
白朴一生学陶渊明隐逸,绝意仕进,死后,却因儿子为官,被元朝廷追“赠嘉议大夫,掌礼仪院太卿”。白朴祖籍河曲,出生于开封,在真定娶妻生子,生活了二十余年,36岁后开始游历,行踪不定,52岁定居金陵,活到八十多岁。其子白镛后代落藉江南,安徽六安有白氏后裔。白朴之父白华葬于真定,明代洪武年间孙大雅在《天籁集》序中说,《天籁集》抄本,是白朴孙子白溟“得之姑孰士大夫家”,白溟是真定人,可见真定亦有白朴后裔。
元曲大家白朴 元曲大家
2012、9、17——2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6609.html

更多阅读

墓地风水学问2 晚上去墓地风水学

风水高人看坟秘本风水的花样:好坟好墓也可这样看断?阴宅风水知识详解喪葬禮俗迁坟注意事项迁坟方法扫墓禁忌郭氏古本《葬经》解读阴曹地府【组图】风水高人看坟秘本地师看坟先认尸男女之坟不难知男坟草根带白朴女坟草根只带泥

归入肾经的苦味中药列表 入肾经的中药

八角枫叶(大风药叶)味性:味苦;辛;性平。归经:归肝;肾经。化瘀接骨;解每杀虫。主跌打瘀肿;骨折;疮肿;乳痈;乳头皲裂;漆疮;疥癣;刀伤出血八仙草(猪殃殃、小锯藤、锯子草、小茜草、小飞扬藤、红丝线、血见愁、细茜草、拉拉藤、小舒筋)味性:苦辛,寒。归经:少

元杂剧四大悲剧之《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元杂剧原文

提到元杂剧,相信大家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关汉卿即他的代表作《窦娥冤》。但在2010年底,一部由陈凯歌导演,葛优、王学圻、张丰毅、黄晓明主演的古装贺岁历史剧《赵氏孤儿》的上映,使得元朝纪君祥所著的《冤报冤赵氏孤儿》为世人所了解。

中国著名的40个四大是什么 中国著名的四大

中国著名的40个四大一、四大江南才子: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徐祯卿;二、四大才女:蔡文姬、班昭(又说上官婉儿)、卓文君、李清照;三、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四、四大美女:沉鱼落燕,闭月羞花。西施、王

声明:《元曲大家白朴 元曲大家》为网友摸黑一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