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的微言大义 微言大义造句

文化名人的微言大义

史飞翔

2015年5月12日《江淮时报》



陈独秀晚年说过一句话:毁誉一个人,不是当代就能做出定论的。要看天下后世评论如何,还要看大众的看法如何。

王元化先生生前谈到文坛的时候说:“一个人太热闹,这个人就完了。”王元化先生潜心学问,恬淡了几十年,却在恬淡中成就了自己。

台湾作家白先勇说:“开会与创作不是一回事。很多作家从来都不会参加,自己写自己的。开会只是几个声音大的人要讲话而已。一个埋头写作的作家根本不去听,也不在意别人讲什么。一个真正独立思想的作家,外头吵翻天,对他也无甚影响。听别人讲什么再去写的作家,就不是很好的作家了。”

杜维明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些事情你不做有的是人做。有些事情你不做没有人做。做了也不见得有效果,不见得被人称道。但是你做和不做,就不一样。”

殷海光是一个十分狂傲自信的人,他曾放言:“就思想努力而言,我超过胡适至少一百年,超过唐(君毅)牟(宗三)至少三百年,超过钱穆至少五百年?”

朱清时教授在一次讲话中说:“我看了一些成功书籍,发现都很假。成功的最大因素是机遇。没有机遇,再怎样都不行。而机遇是不可预测的。很多人在回顾自己的成功历程时都不愿意或很少提到机遇。所以,我想告诉年轻人,不要被那些书给骗了。”

沈从文在谈到写作的秘诀时曾说:“说他人不如说自己,写人事不如写心情。”有人问他为什么在1949年后就不再写作而去研究文物了。他说:“怕写遵命文学,也为了少些是非。”

饶宗颐先生曾说:“一个人不能光是生活。要不然,就失去了‘灵’。‘灵’就是高级的思维。要静得下,才悟得到。一个人在世上,如何正确安顿自己,这是十分要紧的。所谓安顿,就是要知道如何于宇宙人生中去寻找自我。”

王尧教授曾说:“做知识分子要有骨气,做文人要有底气。”

袁伟时告诫年轻人,要力求少说蠢话,少做蠢事。他说:“一不要盲信、盲从。自己的脑袋和良知才是上帝。二要多读书。避免说违反常识的蠢话。三要避免与自己的健康作对。”

蒋孔阳先生曾说:“一个人如果二十几岁露不出苗头,三十几岁没有成就,这个人基本上就出不来了。”

“文革”中,冯其庸写过这样一首诗:“千古文章定有知,乌台今日已无诗。何妨海角天涯去,看尽惊涛起落时。”显然,作者是要学苏东坡,看看那一个个的“波浪”是怎么起来,又怎么下去的。

“发展经济学之父”张培刚教授书房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认真,但不能太认真,应适时而止。下联:看透,岂可以全看透,要有所作为。横批:看待人生。这幅联深刻地阐述了张先生的人生哲学,“不能太认真,岂可全看透。”

王瑶先生晚年曾对弟子钱理群说:“我现在写文章,出席各种会议,老在人们面前晃来晃去,不过是表示我王某人还有用,否则谁也不理我了。”钱理群说,王瑶说这话时态度平静,但他听了却只想哭。

方立天教授在回顾自己五十年的学术研究生涯时,说自己秉持的为人之道是“立身有道,学有专长。”

作家林斤澜谈到人生经验时说:“为自己留一手。”

中国民族化工实业家、“味精大王”吴蕴初说自己成功的经验是“诸葛一生惟谨慎。”

当年名震全国的“铁姑娘”郭凤莲晚年曾说:“人不能和历史赌气”。并说这是她60年人生阅历的总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6956.html

更多阅读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 意识形态渗透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张允梅 的工作室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文意识渗透培养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渗透 培养论文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事实上,不了解一个民

企业文化策划的建议内容提纲二 企业文化活动策划方案

企业文化策划的内容(文化体系)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方法上,有两种倾向:一是自然主义倾向。另一种是主观主义倾向。认为企业文化、企业理念就是人为的设计。前者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无作为”现象,一切凭其自然发展,缺乏明确的理念指导;后者

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条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表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具有科学、审美、文化价值的自然景观与人类历史遗存。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历史地理学(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世界文化遗产全称为“世界文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 》100集 荣和21世纪名人俱乐部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100集括二十世纪文化名人吴昌硕、王国维、李大钊、徐志摩、聂耳、鲁迅、郁达夫、冼星海、朱自清、徐悲鸿等现当代名家事迹作品等。这内容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或书写心曲、或表白.爱情... ..是人心灵深处思

声明:《文化名人的微言大义 微言大义造句》为网友独白的倒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