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诵读时最佳背景音乐 追月经典诵读背景音乐

(附:中国古琴音乐是一门具有深刻历史文化背景的艺术,它以多重美的高雅品质,引人无限向往和追求。在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今日,亟需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安住沉静,回归内心自性里丰富的精神世界。)在全球推广儿童读经的王财贵博士建议说:能“音乐读经”效果更好,即在古典音乐为背景的环境下,诵读经典。借助古典音乐的潜移默化作用,促使左右脑平衡发展,增高智慧及全面发展的能力。中国有古典音乐,西方有古典音乐,为什么它叫作古典呢?因为是经典之作,流传千古。叫作古典,并不是因为它时代很古。时代很古,只是古董而不是古典。所以不会选取音乐的人,就选古典音乐。

国学班的孩子在选择诵读背景音乐时,最宜选用中国古典音乐,而我又以为古琴曲最为合适。

古琴音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传统琴曲主要用五声音阶,即五正音,这可说是儒家中和雅正思想在音乐上的落实,而琴乐清虚淡静的风格和意境则主要为道家思想的反映。古琴由于其乐器的形制、音色、乐曲题材、内涵、结构等因素,其音乐风格是倾向静态的、简单的、含蓄的、古淡的、阴柔的、抒情的、典雅的美。很多人于第一次听琴乐时甚至觉得这件乐器是无声的。古人亦说古琴“难学、易忘、不中听”、“琴到无人听时工”。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首当其冲地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从某种程度上看,道家是反对音乐的,究其实质,他们主要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思想,如白居易、陶渊明、欧阳修、苏轼等。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后来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也正是如此,我们在诵读儒家经典时,选择古琴曲为背景音乐,更有助于领悟经典的奥义。

另:背景音乐播放的音量以刚好听到为宜,如果一时没有合适的音乐,我以为宁可不听,也不要选择不合适的音乐。

附古琴名曲介绍:

《醉渔唱晚》

古琴十大名曲之一。《醉渔唱晚》是唐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所作的琴曲,全曲描绘了渔翁豪放不羁的醉态,素材精炼,结构紧严,是一首精致的琴曲小品。目前流行的谱本传自张孔山。

醉渔唱晚:古琴曲。据明刊本《西麓堂琴统》(1549)所载《醉渔唱晚》解题:“陆鲁望与皮袭美泛舟松江,见渔父醉歌遂写此曲。西塞山前,桃花流水,其兴致恐不相上下也。”

明刊本《太音补遗》(1557)中《醉渔唱晚》一曲解题:“此曲盖本张仲宗诗云:‘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忌昏晓;醉眼冷看朝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

清刊本《诚一堂琴谱》(1705)在《醉渔唱晚》的后记中曰:“奇音妙趣,描写醉态,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古琴曲集》第一集中说:“曲谱最早见于《西麓堂琴统》,该书说:唐代诗人皮虫休、陆龟蒙泛舟松江,听渔人醉歌而作此曲。目前流行的此曲,据说传自张孔山。音乐利用分节奏、滑音指法和音型的重复来表现豪放不羁的醉态。其中有着表现放声高歌的音调和类似摇橹声的音调。

由上可知,此曲为陆龟蒙、皮日休所作,描述的是渔翁豪放不羁和放声高歌的醉态,表现了皮、陆的借醉论政,以醉泄愤的情绪。全曲素材精炼,结构紧严,是一首精致的琴曲小品。

《阳关三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诗篇,在唐代已成为广为流传的歌曲。琴曲《阳关三叠》最早见于明代《浙音释字琴谱》,作者及形成年代不详。全曲因一个曲调变化重复三遍,故得名“三叠”。歌词则在王维原诗的基础上,每一叠后半部分又加入新词,进一步深化了原诗的意境,表达出依依惜别、两地相思的伤感情怀。

《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作品取材于“聂政刺韩王”的历史故事。战国时聂政,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惨遭杀害。聂政成年后立志为父报仇,历尽辛苦,学琴十年,终于学得一身绝技,在被韩王召入宫中演奏时,拔剑刺死韩王。《广陵散》中有“井里”、“取韩”、“冲冠”、“投剑”、“长虹”等分段标题,与故事情节相吻合。《广陵散》结构复杂、规模宏大,共包含四十五段,分为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组成部分。由于嵇康善弹此曲,因此,人们经常将该曲与嵇康联系在一起。《广陵散》是众多琴曲中唯一一首具有杀伐气息的作品,这与以“中正平和”为美的古琴审美标准背道而驰,因而遭到了礼教维护者的贬斥,甚至还出现过烧毁乐谱、不准传授的极端事件。但是,这首作品以激昂的情绪、深刻的思想、慷慨的气势一直流传到今天。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一首古琴曲,由笛曲改编而来,

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梅花三弄:古琴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

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徵云尔。”(明《伯牙心法》)从这里可看出,它首先是一首笛曲,后来才改编成古琴曲(作者究竟何人,难以定论)。

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胡笳十八拍》

根据同名诗谱写的乐曲。所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舍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

据传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拍”在突厥语中即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声之故。

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诗中有:“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在琴曲中,文姬移情于声,借用胡笳善于表现思乡哀怨的乐声,融入古琴声调之中,表现出一种浩然的怨气。

现有传谱两种,一是明代《琴适》(1611年刊本)中与歌词搭配的琴歌,其词就是蔡文姬所作的同名叙事诗;一是清初《澄鉴堂琴谱》及其后各谱所载的独奏曲,后者在琴界流传较为广泛,尤以《王知斋琴谱》中的记谱最具代表性。

全曲共十八段,运用宫、徵、羽三种调式,音乐的对比与发展层次分明,分两大层次,前十来拍主要倾述作者身在胡地时对故乡的思恋;后一层次则抒发出作者惜别稚子的隐痛与悲怨。

此曲全段都离不开一个“凄”字,被改编成管子独奏,用管子演奏时那种凄切哀婉的声音直直的透入人心,高则苍悠凄楚,低则深沉哀怨。

 

《平沙落雁》

古琴十大名曲之《平沙落雁》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谱,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立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平沙落雁》的曲意,各种琴谱的解题不一。

《潇湘水云》

《潇湘水云》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1425),古琴浙派创始人南宋郭望楚作,作者是南宋著名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金兵入侵时,他移居于湖南宁远九嶷山下(潇水自九嶷山流过),深感国事飘零,借水光云影,以抒抑郁、眷念之情。乐曲通过古琴特有的吟、揉等手法,时而奔放浑厚,借云水掩映,烟波浩瀚的景象描写,抒发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感慨和荡气回肠的爱国热情。这首情景交融,寓意深刻的古曲被历代琴家们所推崇,而流传。

曲谱最初见于《神奇秘谱》,共分十段:1、洞庭烟雨 2、江汉舒清3、天光云影 4、水接天隅 5、浪卷云飞 6、风起云涌 7、水天一碧 8、寒江月冷 9、万里澄波10、影涵万象。

此曲流传至后世,有多种谱本,结构也有一些变化。现流行的是十八段曲加一尾声。

古琴曲——诵读时最佳背景音乐 追月经典诵读背景音乐

乐曲开始,飘逸的泛音使人进入碧波荡漾、烟雾缭绕的意境。第一句的旋律音调,自第二段从中音区展开,并贯穿全曲。古琴特有的吟、揉手法,反复围绕着骨干音变化发展,深刻地揭示了作者抑郁、忧虑的内心世界。

第四段低音区层层递升的浑厚的旋律,通过大幅度荡揉技巧,展示了云水奔腾的画面,打破压抑气氛,表现出作者翻滚的思绪。

第五段,乐曲第一句旋律在低音区变化再现,有欲起先伏之妙。第八段,再现了第四段的水云声,但情绪更为奔放、热情。

第九、十、十一,三段一气呵成。是全曲的高潮部分,以第五段的前两乐句为素材移高八度展开,高、低音区大幅度的跳动,按音、泛音、散音音色巧妙的组合,交织成一幅天光云影、气象万千的图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第十七、十八段是结尾部分,音乐转入低音区,旋律上行又回折。最后再现的“水云声”,只是一种无力的余波,流露出作者内心无限的感慨。

全曲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充分利用了古琴演奏中的“吟、猱、绰、注”技法,集中体现了古琴艺术的“清、微、淡、远”的含蓄之美,被历代琴家公认为典范。

《春晓吟》

《春晓吟》,最早见于明代《西麓堂琴谱》(1549)。表现了春之欣欣向荣的景象。共三段,《二香琴谱》认为它“和平、中正、大方”,为诸曲之冠。

《流水》

《流水》是古琴的经典曲目。相传为伯牙所作,言其志在高山,仁者之乐也;志在流水,智者之乐也。最初《高山》、《流水》本为一曲,至唐代才分作两曲,至宋代又分有若干段数。后世各种传谱虽然段数不尽相同,但是乐曲意境大致相同。清代川派著名琴家张孔山对《流水》一曲进行了技法上的加工,大量使用滚、拂手法,细腻、形象地刻画出从涓涓细流到瀑布飞流的景象,后人称其为“大流水”,也是现代琴人经常演奏的版本。

《酒狂》

在晋代司马氏集团统治下,当时士大夫为免遭杀戮,便隐居山林,弹琴吟诗,借酒佯狂,以洁身自保,并示不满。《酒狂》反映的正是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士大夫阶层的精神状态。古琴谱是以记录演奏技法和音位为主的一种记谱法。其中虽蕴含着某些节奏型,但一首琴曲完整准确的节奏,却要靠琴师口传心授。现存六百多首古琴谱中,今人能演奏的仅有一百首左右,大部分则谱存绝响。古琴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把没有师承的琴谱详订出节奏来,这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就叫“打谱”。此曲由古琴家姚丙炎以《神奇秘谱》为蓝本,并参照《西麓堂琴统》整理打谱的。他确定乐曲是重音在第二拍的三拍子。这种处理,在传统琴曲中虽较奇特,但较符合谱中固定低音周期性出现,绝大部分为三字(音)一句的特点。同时他不着重在表面狂态的表现,而是通过描绘混沌、朦胧的情态,以泄发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

该曲结构短小严谨(乐曲全长仅2’15”),《神奇秘谱·酒狂》(1425)解题云“藉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其趣也若是。岂真嗜于酒耶?有道存焉!妙妙于其中,故不为俗子道,达者得之。”

阮籍是当时反对黑暗统治的有名之士,他为免遭统治者的迫害,以酒醉佯狂表示对统治者的批判和不合作。这一点在杨抡的《太古遗音》(1606)的乐曲解题中说得更为透澈:“盖启典午之世,君暗后凶”、“一时垣士大夫若言行稍危,往往罹夫奇祸’、“是以阮氏诸贤”、“镇日酩酊”、“庶不为人所忌”。

古琴家姚丙炎先生以《神奇秘谱》的《酒狂》谱为兰本,又参照《西麓堂琴统》谱整理打谱,把乐曲处理成在古琴乐曲中罕见的6/8拍子。由于弱拍常出现沉重的低音或长音,造成音乐的不稳定感,表现了人在酒醉后步伐踉跄的神态。同时他不着重表现表面的狂态,而是通过描绘混沌的情态,以泄发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

乐曲采用基本曲调的变化重复,曲首两小节的节奏型通贯全曲。另外,第一、二、三段出现两小节的固定终止型。乐曲结束段有“仙人吐酒”的文字提示。“长锁”指法演奏的一连串同音反复,音乐流动如注,满腔怒火尽泄,表现了外形酒醉佯狂,内心疾恶如仇的意境,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优秀古琴曲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7903.html

更多阅读

孕妇最佳胎教佛经音乐推荐 胎教最佳古典音乐

个人觉得胎教听那些唐诗宋词,什么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这些层次太低!所以这里不做讨论!我这里的胎教主要是指给胎儿听佛经!胎教的音乐应该舒缓、轻柔、明朗旋律、温和自然、归结为一句话要音韵优美!音质要好!那些吵杂、刺耳或不当的音乐千

古琴琴曲赏析_笑海 赏析古琴曲 梁祝

古琴琴曲赏析1、仙翁操著名的古琴曲开指小曲之一,因配有“仙翁仙翁,仙翁得道仙翁”的唱词而得名。此曲刊载于1962年出版的《古琴初阶》(查阜西、沈草农、张子谦编)一书。主要用散、按同度音,挑、勾不同弦以及简单的绰、注等来练习基础

古琴 心——李祥霆 长相思古琴曲李祥霆

【古琴】心——李祥霆专辑介绍:千年古琴与绝世大师的旷世音缘, 一千年的夙愿,一千年的祈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国宝级千年唐琴,至德丙申九霄环佩。李祥霆 满族,吉林辽源人,祖籍辽宁岫岩,1957年起师从查阜西学古琴,从溥雪斋、潘素学国画,1958年

声明:《古琴曲——诵读时最佳背景音乐 追月经典诵读背景音乐》为网友今夕何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