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著名谋士演义-荀攸 三国演义中的谋士

荀攸(157-214),字公达,颖川颖阴人,出身世家。他是荀彧的叔伯侄子,但是比荀彧还大六岁,在荀彧不明不白死后两年也就翘辫子了,所以有人认为荀攸是受到荀彧的牵连以致没有寿终正寝的。
  在《三国志》传记里,和荀彧、贾诩三人并传,可见其地位。曹操说他“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还说他的内智或许还有人能够达到,可是他的外愚绝对没人能和他媲美,就算是颜回、宁武子也相形见绌。(颜回,孔子的得意门生,称为“复圣”;宁武子,春秋卫国大夫,皆是智力很高但表面上显得愚笨之人)可见其大智若愚的境界无人能敌。还说“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馀年,无毫毛可非者。”二十年的共事生涯中,恁没找出他的一点瑕疵。光看曹操的评语,这人就是个牛X的人啊。
  陈寿评价他和贾诩一样,是算无遗策,经达权变,不亚于张良、陈平。
  但这个人又低调到极致,说一生设计的计谋无数,十二条奇谋妙策只有钟繇知道,可惜钟繇没有记录在案。因了他的低调我们对曹操的“谋主”荀攸的认识就将大打折扣,可能并不能穷尽他的智慧。但凭管中窥豹。
  这就是将要出场的谋主荀攸:一个稳重、智慧、谨慎、低调、大智若愚的帅哥。
1.苦难少年:懂事沉稳练达  荀攸虽然出身名门,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孤儿。他从小父母双亡,跟随祖父荀昙、叔叔荀衢生活。荀攸的童年少年时代,虽然衣食无忧,却比现在的留守儿童更苦情。留守儿童还能经常接到父母表达爱的电话,逢年过节还能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欢乐。  祖父荀昙、伯祖父荀昱都是当世颇有才气的俊杰。荀昱与李膺、杜密等并称八俊,官至沛相;荀昙曾任广陵太守。荀攸的父亲荀彝,曾经官任州从事,相当于主管一郡的文书,察举非法。可惜,在风华正茂的时候去世。
  荀昙白发人送黑发人,悲伤自不必说,对孙子荀攸分外的宠爱,以弥补其父母之爱的缺乏。
  荀攸自小非常的乖巧懂事,并没有因为爷爷的溺爱而放纵自己。他勤于学习,严格修为,表现得少年老成。
  《魏书》中记载,荀攸在六七岁的时候,叔叔荀衢醉酒后不小心误伤了他的耳朵。当时,他怕祖父知晓后责骂叔叔,就尽量隐瞒,也没有告诉叔叔。他在出入和小伙伴游戏的时候,遇见祖父、叔叔等大人时,就尽量用手遮挡耳朵,不让人发现。后来荀衢听说了这件事,对荀攸的聪明懂事感到非常惊讶。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受伤后却知如此处理。三岁知大,七岁知老。荀攸日后的性格练达在少时就表露无遗。
  虽然缺少父母之爱,在祖父和叔叔的教导下,荀攸和其他少年一样读书、学习、游戏,茁壮成长。但与一般少年相比,有着与年龄不一样的成熟与稳重。
  十三岁时,祖父荀昙病逝。有个叫张权的人,远道前来投奔,请求为荀昙守墓。张权曾经是荀昙的老下属,但已经多年没有过他的消息了。荀攸感觉张权的眼神游离,行为举止中透出某种莫名的慌乱,于是,荀攸认为张权可能有事隐瞒。他将自己的疑虑告诉叔叔荀衢。荀衢审问张权,发现张权果然是杀了人的亡命之徒,想借守墓之机掩人耳目。荀衢非常惊奇,认为荀攸日后必定会有出息。
  荀攸性格沉静,话不多,在年少时就表现得沉稳练达,举手投足透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稳重。
2.他也曾经为愤青:刺杀董卓  荀攸在二十来岁时已经颇有名气。中平元年(184年),在何进掌权时,荀攸作为知名士人被征召入京,官封黄门侍郎。黄门侍郎为侍从皇帝左右之官,传达诏命,因宫门为黄色而得名,东汉始设为专官,俸禄有600石。
  五年后(189年),董卓作乱,关东起兵,董卓迁都长安。荀攸等眼见董卓部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民不聊生,于是心生除掉董卓之心。
  荀攸认为,董卓无道,比夏桀、商纣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手握重兵,实际上也不过一介匹夫而已。我们干脆刺杀他,为民除害,岂不快哉!
  于是荀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一起密谋刺杀董卓。这些年轻人在一起抨击时政,群情激奋,摩拳擦掌,为能为天下百姓除害而兴奋不已。荀攸也大呼,“等刺杀了董贼,然后据肴山,函谷关,辅佐君王,号令天下,以成就当年齐桓公、晋文公的丰功伟绩,岂不快哉!”于是大家定下刺杀的时间、计划、部署云云。
  作为青年才俊,每个人都会有一颗拳拳忧民报国之心,即使沉稳谨慎如荀攸者,也曾经血气方刚过,也曾经愤青过。所以,当老者谆谆教导年轻人的时候,不妨先静思下自己曾经的年青,曾经的稚嫩和曾经的愤青。曾经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嬉皮士的一代最终都成长为了时代的精英。曾经被人提起就感叹的八零后,已经正在各行各业的重要岗位上奉献,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我相信将来照样会成为历史的精英。
  可惜的是,事不够机密。还没有等大家着手行动,董卓就接到线报,将这些年轻人一网打尽,投入大牢。
  想做天下英雄是要付出代价的。牢狱中的生活并不好过,何颙同志不堪牢狱之苦和对刑罚的惧怕,竟然自杀了。而荀攸,本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想法,照样饮食自如,终于挨过牢狱之灾,等到董卓被杀的那一天。
  于是荀攸免于一死。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惜的是,自此以后,曾经愤青过的荀攸就一去不复返了。他的低调,令他在三国中的形象竟然还没有许攸丰满。
  晕啦,当我问一位还看过三国的仁兄,觉得荀攸怎么样?这位仁兄竟然张冠李戴,以为我问许攸呢。当然,也可见罗大仙的功力,三国人物还是以他演义的为中心,他演义的活的,就深入人心;他演义的不够活的,人们就不太清楚。也说明了易大师的影响力,经过他品评过的人物,粉丝数就倍增。当然,我的谋主荀攸名不见经传,最主要还是因为一直被演义和三国游戏所忽略。所以,塑造好荀攸的角色,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
3.接下来的路:成为曹操的谋主  三国演义中,将荀攸提前出场,说是和荀彧一起加入曹营。其实不然,荀攸和郭嘉都是196年加入曹营的,也就是迎献帝迁许都之后的事情。
  话说董卓死后,荀攸免过牢狱之灾,于是也就弃官返乡。不想,回乡后仍然被公府征召,由于荀攸政绩卓著,升为任城国相,但是荀攸并没有去赴任。他想去蜀汉当蜀郡太守。他当时的想法很实在,认为蜀汉险阻坚固,人民生活殷实富有,做这个地方的父母官,还是有搞头的。于是就申请当这个官,竟然也得到了任命,但是因为道路毁坏不通,因而暂时滞留在荆州。
  这时,曹操已经迎接献帝迁都许昌。荀攸名声在外,刚刚地,再加上还有荀彧这个小叔叔在曹操身边吹吹风,所以说曹操对荀攸的名字如雷贯耳,仰慕有加,应该不过分。
  正值曹操需要贤人能士为他出谋划策的时候,于是曹操作书一封,快马交给荀攸。荀攸展信一看,曹操书道:当今天下大乱,正是有识之士出谋划策、扬名立万的时代,您还自顾想静观蜀汉时局的变化,是不是凹凸了?荀公达应该与时俱进才是啊!
  荀攸深以为是。于是应允曹操担任汝南太守。不久以后,曹操又让他进京做了尚书。
  荀攸名声在外,但水到底有多深,试过才知道。于是,曹操专门找荀攸做了次长谈,闲聊加品评天下。荀攸对当今天下形势和人物的认识和见解,独到而有深思,尽显睿智和宽广。曹操与之交谈,感觉神清气爽,如沐春风。曹操对荀彧、钟繇说:公达不是平常人啊,我能和他共议天下大事,天下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曹操意气风发,语言神态夸张,似乎天下已经唾手可得。
  可见曹操深谙夸人的技巧和艺术。他的夸赞让人很受用,难怪他的手下诸将诸谋愿意肝脑涂地。
  于是,荀攸走马上任,成为曹操的随军军师,行走为之出谋划策。他也的确没有让曹操失望,成为为他筹谋划策的“谋主”。他的贡献仅次于荀彧。可是,和荀彧、贾诩、郭嘉、程昱等形象相比,因没有自己独特的事例,却成为附庸,实在有点悲催。
  原因只在于他的低调。荀攸与曹操商议的任何事情,他都严格保密,对外只字不提,即使至亲之人,也不例外。因而,我们记录讲述的关于荀攸的计谋,估计还不到他真实水平的十之一二。在三国演义中,荀攸也成为了模糊的众谋中的一员,可见,罗贯中再大才,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然,作为小说,弱小变强大,弱兵胜强兵,才是传奇,才值得大书特书,所以罗的演义以夸张弱小为己任,也不足为怪。我希望能至少还原荀攸十之一二的风貌,愿足矣。
4.征张绣:曹操悔不听荀攸计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得到线报,张绣依托刘表,又在南阳、章陵诸县猖獗。曹洪拒敌,连败数阵,前来搬救兵。操怒,于是决定发兵征讨张绣。
三国著名谋士演义-荀攸 三国演义中的谋士
  荀攸第一次随军征战。到得南阳城外驻扎,荀攸建议曹操暂缓攻城。
  他说,张绣与刘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互相依赖,实力才增强。张绣是流动部队,军需物资的供给要仰仗刘表。双方日久必生离心:时间长了,刘表必定供给日渐减少,张绣必定会嫌刘表小气。我们若功得急,他们势必互相救援;我们暂缓进攻,等到张绣军需物资匮乏之时,必定会主动投降。
  曹操以其特有的豪迈鄙视了荀攸的建议。说:公达太过谨慎,我自有妙计破城。
  曹操复仇心切,他等不了那么久。上次因为大意,着了张绣的道儿,爱将典韦,侄子曹安民,大儿子曹昂战死,自己死里逃生捡回条命,这次定要血债血偿,杀他个片甲不留。
  曹操认为自己已经有破敌计策。这时候的曹操再次意气风发,认为自己的谋略也非常过人。于是他才有绕城三日声东击西之计,却不想被老奸巨猾的贾诩识破。(见贾诩节)曹操进攻时,贾诩将计就计,曹操损失惨重。
  张绣在知道曹操带兵来攻的时候,就发急书报于刘表,让刘表作为后援。
  这时,曹操虽损失五万兵众,但好不容易来一趟,还不至于退兵。可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许都后方也出现新情况。荀彧得到线报,袁绍要乘机袭击许都,抢夺献帝。于是飞马急报。
  这个可是大事情,不管情况虚实,大后方,小皇帝还是要保的,得赶紧退兵。  话说刘表见曹操败走,亲自带兵去截曹操后路。
  真是前有埋伏,后有追兵。连后退都不是那么容易。曹军损失严重,曹操悔之晚矣。对荀攸说:悔没有听公达之言啊,才弄巧成拙,搞成这个样子。
  荀攸说:主公,后悔没有用,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想顺利退兵之策。
  是啊,失败是暂时的,一时的失败并不可怕。于是荀攸和曹操商议,如何才能顺利退兵。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曹军只能日行数里。但荀攸和曹操已经想出了破敌之策。荀攸的计策是:刘表和张绣两军必定在安众会合。等我们到得安众地界,可乘夜挖地道,然后埋伏精兵于地道。然后引少量兵士押解辎重,让张绣等以为我们已经退兵。等到他们追击,进入伏击圈时,精兵既出,绣军必破矣!
  曹操大喜,说:公达此计甚妙。
  等到达安众地界时,刘表早已占据了险要地势,恭候多时。
  于是曹操依荀攸之计而行,命兵士连夜开挖地道,然后令精兵埋伏于地道内。令少量兵士在地道前面押解辎重前行。
  及至天明,张绣与刘表军会合。但见曹操兵少,以为大部队已经逃走。于是,整兵追击。
  当两军追至伏击圈内时,曹操一声令下,但见奇兵从地道跳出,如从天降,打得张绣、刘表兵屁滚尿流。
  张绣、刘表两军狼狈逃窜,曹军大胜。
  曹操一改几日前阴霾,心情大好。于是,整兵加快速度前进。
  后虽有张绣追击两次,但均无大碍。曹军得以顺利退兵。
  谋士之谋,在于采纳。这次荀攸在进攻前之进言,对形势与人心分析到位,与郭嘉的攻心分析有异曲同工之妙,只可惜曹操没有采纳,才成为一个遗憾。《演义》中没有点到地道战之计为荀攸所出。《荀攸传》中只有点到,荀攸设置奇兵再次作战,才打得张绣大败。但作为随军军师,出计谋是军师的事情,采纳计谋是主帅的事情。因而,此计必为荀攸所出无疑。且演义中说到安众之后才接到荀彧信要退兵,是不合逻辑的。所以本文将传记和演义结合进行了比较合理的逻辑演义。
5.攻伐吕布:荀攸的辅助功能?  等曹军匆忙从南阳退兵回来,袁绍却并不是真的攻打许都,竟一溜烟跑了,把曹操气得半死。但这时,也不可能再回去打张绣了。
  那么,接下来如何部署战局的问题摆在了桌面上。
  之前,荀彧说过,不先攻下吕布,河北就不容易图谋。
  在战略会议上,郭嘉先陈述了要先攻吕布的原因:这个徐州先是陶谦的徐州,然后是刘备的徐州,现在是吕布的徐州。战机就在于,现在的吕布在徐州立足还不算稳,人心还没有收服。乘着袁绍现在还没有下手,我们要赶快解决掉吕布。否则,等和袁绍决战时,吕布养精蓄锐成了气候,到时他乘机攻击我许都后方,将为祸不浅啊。(见郭嘉节)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在同一件事情上,主要谋士的意见大致相同。相同是正常的,不相同才是不正常的。而主要谋士的意见一致,才有助于主公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这件事情上,荀攸当然也站在正确的一方。在是否攻伐吕布上,荀攸和郭嘉的意见一致。
  听完郭嘉的攻伐吕布陈说之后,荀攸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目前刘表、张绣刚与我们作战,元气大伤,已经没有威胁了。倒是吕布和袁术这两个人,甚是堪忧。若吕布和袁术勾结,势力必然大增。周边的小军阀,因惧于他们的势力,必然会纷纷依附。等他们养成了气候再去攻打他们,那时,我们势均力敌,胜负难料。而现在,吕布新得徐州,人心未稳;也乘着吕布和袁术还没有勾结之机,迅速消灭他们。我赞同郭奉孝的观点,先征吕布。
  郭嘉加上荀攸,力量自然是无比的强大。
  曹操毫无悬念地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决定集中兵力,攻击吕布。
  曹军连战三捷,吕布败退下邳,坚守不出。曹军久攻不下,将士疲惫。曹操想回军之时。
  荀攸与郭嘉一起劝说曹操,坚持战斗才是硬道理。
  郭嘉说:项羽曾经在七十多场战役里,都不曾失败过;可是一朝失势就身死国亡,就是因为他恃勇无谋。现在吕布每战都被打败,气衰力尽,内外失守。吕布的威力比不上项羽,但困败之势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乘胜攻击,必定能破城擒布。(见郭嘉节)
  荀攸点头说道:奉孝所言极是。吕布有勇无谋,现在已三连败,锐气已经衰落。军队以将帅为主,主帅意志衰颓,部队的战斗力就降低。陈宫这人很有计谋,但是他的反应总是慢一拍。现在,我们应该乘着吕布锐气还未恢复,陈宫还没有想出计谋之前,立即发兵猛攻,吕布必定很快就会被打垮。请主公不要迟疑。
  荀攸、郭嘉再次联手, 将曹操的退兵想法扼杀在了摇篮中。于是决定继续坚守。
  之后,郭嘉献水淹下邳之计时,荀攸也赞同了郭嘉的方案。于是水淹下邳,终于活捉吕布,得到徐州。
  在攻伐吕布的过程中,郭嘉是谋士中的主角,荀攸成为了附和者,因而人们往往记住了首先提议的人。但不要忘记,对于同一个问题,几个当事人意见相同时,不过是发言的先后顺序不同而已。况且荀攸不仅仅是附和,他加进了自己的分析和见解。道理变得更加明了。
  英雄所见略同。在许多计策中,几个谋士的意见一致,是主公采纳意见的保证。如果每当面临情况,谋士之间必定分成几派,各自为据,纷争不已,那么就得考验主公的判断力了。袁绍手下谋士就是明证,袁绍没有经得起考验。而曹操手下荀攸、郭嘉等谋士,往往能英雄所见略同,实乃是曹操之福。
  所以,在攻伐吕布的过程中,荀攸其实和郭嘉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是他们的同心协力,英雄所见共同起了作用。
6.官渡之战,荀攸居功至伟
  荀攸的性格日渐沉静。  一个曾经与死神打过交道的人,深深体会到,真正成大事者,并不在于高调,并不在于意气风发、慷慨激昂。  行事低调、做事稳重,思虑周详,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当年图谋刺杀董卓之时,就是一帮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思虑不够周详,做事不够稳重,徒使诸多朋友误了卿卿性命。自己虽然侥幸死里逃生,可是逝者均是自己的好友,自己曾经的一段历史,怎不时刻警醒自己?多少次午夜梦回,荀攸都惊出一身冷汗,那些死去朋友的语言和神态还历历在目,可早已阴阳相隔。  所以,注定荀攸和郭嘉、荀彧等是不同的。在朝堂之上,在议事决策之时,他都是想清楚了才发言。但是他绝对不会人云亦云。即使是赞同某人的观点,那一定是比对方思谋得更加周详,是帮助对方分析深化,是将方案进行的更具有可行性。  所以,他深得同事们的喜爱和好感,也深得老板曹操的信任和器重。  有他支持的谋略,很轻易就能得到采纳。  这就是影响力。影响力是怎么来的?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丈量出来的。荀攸在曹魏众谋士中,就靠自己的一步一个脚印获取自己应有的地位。他绝对是个有影响力的人物,绝对不是人们印象中那个可有可无的众谋形象。  官渡之战是曹操军事生涯的重要转折事件。以少胜多的传奇,有偶然也有必然。在这场举足轻重的战役中,荀攸起到的作用,可谓居功至伟。  荀攸声东击西之计解白马之围,颜良、文丑殒命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绍用陈琳书写对曹战斗檄文;二月,袁绍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东郡太守刘延坚守白马,并向许都告急。四月,为争取主动,曹操亲自率大军北上救白马之围。  当部队行进途中,曹操与众位谋士商议作战计划。  荀攸认为,敌强我弱,与敌人正面冲突,无疑是拿鸡蛋碰石头,是不智之举。所以,一定要施计谋,借巧力来力拔千斤。  于是荀攸发言说:袁绍人多势众,但并不可怕。我们可以设计分散其兵力,用声东击西之计,攻其不备,必定战无不胜。  如何声东击西呢?  荀攸给出了方案:主公可以先引兵到延津,做出要渡河之势,让袁绍以为我们要渡河攻击他的后方,如此,袁绍必定要分兵回防应战。而暗地里,我们派轻骑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乘其不备,必定打得袁军措手不及。此计必解白马之围。  曹操和众位谋士商讨之后,认为很有道理,荀攸的方案也很有可行性。于是选兵点将,决定依计而行。  曹操大军浩浩荡荡奔赴延津,声势浩大,唯恐天下无人不知。袁绍得报,果然中计,立即分兵赶赴延津阻挠曹军。  同时,曹操派张辽、关羽为前锋,引骑兵连夜奔袭白马。颜良军马得报曹军奔往延津而去,因而毫无准备,措手不及。曹军到时,颜良仓促上马应战。关羽冲进万军之中,乘乱斩杀颜良于马下。擒贼先擒王,颜良被斩,袁军很快就溃不成军。  袁绍手下名将颜良殒命,三国演义将关羽的武功吹嘘的出神入化,(见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殊不知斩杀颜良,却是荀攸的计谋得逞。否则,若颜良做好应对之策,岂是那么好斩杀的? 曹操解白马之围后,率领六百骑兵押送粮草辎重沿河向西退兵。而袁绍则派文丑和刘备引军追击曹军。行军途中,与袁绍五六千追兵相遇。众位将兵大惊失色,连忙劝曹操退守大营。  荀攸却不这么认为。我们虽然人少,但是我们却有着绝佳的诱饵在手。人有贪婪之心,若我们弃粮草辎重,袁军必然以为我们仓皇逃窜。在他们哄抢辎重之时,出其不意杀个回马枪,袁军岂有不败之理?  于是荀攸走上前来,大声说道:这正是歼灭敌人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为什么要放弃?  荀攸平时沉默寡言,面临如此紧急仓皇时刻,却面不改色,胸有成竹,实在难得。  那曹操也是聪明至极之人,稍一定心,玩出味来,与荀攸相视一笑。“公达可是欲以辎重为诱饵乎?”  荀攸说:正是此意。曹公真当英明。  荀攸也很会说话。主意是自己的,功劳是主公的。这在社会生活中,就叫做会做人。你让老板高兴了,他心里自然记得你的好。  于是,曹操下令众兵士解鞍放马,丢弃辎重,众将士做四散逃窜状,隐身于一土坡之后。  袁军追来,看见曹军丢弃的粮草辎重,大喜,纷纷下马抢夺战利品,现场一片混乱嘈杂,任主将文丑等人喝令,也没人听从。  这时,曹操突然下令众将士,火速上马,杀奔袁军。  袁军混乱不堪,许多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已经人头落地。战争,瞬间易势。曹军以少胜多,大败袁军。大将文丑也死于乱军之中。(并不知是否是关羽之手,也可能死于不知名的士兵之手)曹操此役以少胜多,顺利退回官渡。  退回官渡后,曹军与袁军进入相持阶段。曹操命夏侯惇等守官渡,自己班师回许都,大宴众官,并作了军事行动总结会,在总结会上,曹操大力赞扬了荀攸和关羽之功。  冷静、大胆,出其不意。这就是谋士在非常之时的非常之思。他们虽然武力不济,但是他们不用武力战斗,他们用头脑战斗。  《演义》中说曹操是故意让粮草先行,军兵在后。遇颜良军后,曹操之计,荀攸的角色只是知道曹操的用意而已。“昔日吾以粮草在前者,乃饵敌之计也。惟荀公达知吾心耳。”(演义第二十六回)但,青梅以为,以一谋士知道主公之心思,还不至于让主公特特拿出来大说特说一番。所以罗氏的演义,是拔高了曹操,忽略了谋士而已。
(2)  在官渡相持阶段,袁绍军对曹操军百般骚扰,粮食将尽,曹操想退时,被荀彧的信给劝住了。  坚守是要坚守,但军粮将尽,曹操正自头痛。  恰此时,荀攸获取了袁绍粮草早晚就将解到的消息,认为可以大资利用。  让敌方自乱阵脚的,也应该从他们的粮草开始。  他对曹操进言了:袁绍的运粮车早晚就会到达,押运官韩猛虽勇猛但是轻敌,我们可以半路截击,夺他军粮辎重。(见《荀攸传》“袁绍运车旦暮至,其将韩锐而轻敌,击可破也。”)  曹操抚掌,说,公达此计可解我燃眉之急。于是和荀攸商议,派谁出击比较妥当。荀攸建议派徐晃去。  于是曹操派徐晃引兵先出,派张辽、许褚引兵救应。  于是韩猛的粮车毫无悬念地被打劫了。  袁绍见到灰头土脸逃回营中的韩猛,怎一个怒字了得!杀他十回八回的心都有了。但袁绍他硬生生忍了。只得派审配回邺都督办粮草,派淳于琼领兵两万去守乌巢。乌巢是袁军军粮辎重重地,不能再有任何闪失。 天意,一切是天意。  审配回邺都督办粮草之机,竟然发现了许攸子侄犯事的证据。审配就真的秉公执法了,还不忘给袁绍一封信来大肆宣扬一番。袁绍大怒,喊来许攸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于是,官渡之战戏剧性地急转直下。一个转折点开始了。  献计不被采纳,子侄被收监,自己在袁绍处的前途看来是到头了。经过仔细盘算,许攸就真的准备弃暗投明了。在得到曹操光着脚跑出来这般的盛情迎接之后,许攸就向曹操献计了。  火烧乌巢之计。  许攸说,现在袁绍的军粮辎重都在乌巢,但袁绍竟然派了淳于琼去守,这个淳于琼是个嗜酒如命的酒鬼。曹公您可以选精兵诈称是袁将蒋奇领兵到乌巢护粮,乘机一把火烧了乌巢,则袁军不过三日必将不战自乱。  一把火,就能端掉袁绍粮草命门,这个听上去真是诱惑啊。  应该说许攸最主要是带来了信息。在三国那个联络基本靠吼的时代,谁守乌巢,守军有何特点,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信息。  信息是制胜的关键。但关键点也在于这个信息要是真实可靠的。  但是怎样鉴别这个信息是真是假呢?  万一信息有假,那曹操可能就万劫不复了。  我们看到官渡之战胜利了,转折点就是许攸投曹。  可是,在是否采纳这个信息上,曹营却是紧张万分。  粮食也是袁绍的命门,因而,乌巢也是袁绍的命门。乌巢在,袁军在;乌巢亡,袁军亡。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道理。那袁绍难道不会在里面做文章,难道不会派重兵把守?这个许攸会不会是个间谍?是不是袁绍方的一个反间计?乌巢是不是一个阴谋?  张辽就提出了这个疑问。  曹操也在犹豫。  一着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  当时当景,神仙也不可能预测到后面的故事如何发展。而摆在曹操们面前的就是辨别。  要么是馅饼,要么是陷阱。  将士、谋士之间展开了讨论。  许多人都提出了疑问,说主公要三思啊。这许攸是您的发小没错,但这么多年他都在为袁绍卖命,这突然来降,就献卖主毒计,要千万留神啊。  荀攸却和大家的意见相反。荀攸从许攸的性格、斌性,他说话的神态,他诉说的弃袁投曹的理由等方面去分析,认为许攸应该不是间谍。况且,他既然敢来投且留在寨中,应该不敢有诈。  荀攸还说,主公,即使是冒险,这个险也是值得一冒的险。咱们现在军粮已尽,再不速战速决,恐怕军中有变。要么束手待困,要么放手一搏。我看还不如放手一搏。请主公明断。  老谋深算的贾诩也赞同荀攸的观点,用许攸之计。(见《荀攸传》“会许攸来投降,……众皆疑,唯荀攸与贾诩劝太祖”)
决定出兵还是不出兵,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看似简单的决策,却是杀机重重。三国时没有烟,否则也是够曹操负手踱上半夜才敢拿定的主意,室内必定满地烟头。  经过一夜慎重思考,曹操决定采纳荀攸的建议,用许攸之计。  于是排兵布阵,曹操留荀攸和曹洪守大寨,自己亲自率领五千人马,打着袁军旗号,往乌巢进发。  无论是《三国志》中还是《三国演义》中,计策的采纳过程都是非常的简单,谋者一说计策,主帅就言听计从,然后就是武将开打。我认为这是与事实不符的;许多重要的决定,在决策之前,必定都会有一个类似舌战群儒那样的过程,然后才是计策采纳,排兵布阵,将帅领命去打。这才符合逻辑。另外,对于火烧军粮辎重的问题,我持保留意见。我认为,当能夺其军粮为己之用时,则夺军粮辎重为上策,烧军粮辎重为下策。所以,青梅在演义攻击韩猛时认为应该是夺其粮草。而对于乌巢军粮辎重,因不易抢夺,烧之则变为上策。
 (3)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袁绍并不是一定就会一败涂地的。只是在真刀实枪的战斗中,一招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  先是沮授的先见之明没有被采纳,暂且搁置不说。  且说袁绍方看到乌巢火光冲天,知道乌巢不妙,仓促间才开始商议对策。这时候见得就是主帅的当机立断和正确分析决策。  张郃建议,由自己和高览率重兵去救援乌巢。  可是郭图却反对。说还是围魏救赵之计好,我们应该去劫曹操的营寨,曹操见营寨被劫,必然会回兵来救,则乌巢之围必解。  真是荒唐的建议啊。乌巢重地岂能有失,这会儿来围魏救赵,无疑是隔鞋搔痒,有何意义?乌巢需要的是最最直接的救援。  张郃和郭图辩论,袁绍耳朵起了茧,头被吵大了。于是兵分两路:让蒋奇带一万兵马去救援乌巢;让张颌、高览带五千兵马去功曹操营寨。  袁绍的败机应该是在这里显现的。  无疑,袁绍和郭图低估了曹操和荀攸们的军事能力。曹操偷袭乌巢,后方营寨会空虚给你打吗?  张郃、高览兵马至曹营,遭到夏侯惇、曹仁、曹洪的反击,损兵折将。  张郃平日就看不惯郭图的小人嘴脸,如今见袁绍囚了田丰、沮授,总是听信谗言,就对高览说:我看这个袁本初日渐昏庸,跟着他迟早玩完。今日我们又新败,回去后搞不好脑袋不保。曹操倒是心胸宽广,我兄弟不如投了曹操。  高览顿首。于是二人烧掉进攻用的望楼后,引兵来投曹操。  且说曹洪、荀攸二人守营,张郃二人来投,曹洪不敢开营接纳。  这张郃二人来投恐怕有诈?  荀攸说,我们也不要拒绝,暂且传他二人进寨询问,让兵士留在外面。这样一不嫌怠慢二人,二也不怕他二人是诈降。  于是放张郃二人进寨。荀攸详细询问张郃二人来投原因,张郃、高览据实相告。荀攸仔细观察二人,认为他们所言应该非虚。且武将之人,若在外拼杀,还不受主公的待见和厚爱,是很难有忠诚度的。袁绍待此二人态度,还不至于让此二人具有死心塌地的品牌忠诚度。  于是荀攸对曹洪说:张郃二人计策不被袁绍采用,且眼见袁绍昏庸,一怒之下来投,应该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于是,曹洪才敢接纳张郃等人。兵不血刃,曹操得两员大将。
(4)最后一击  及至曹操回营,荀攸对曹操建议说,现袁绍失了许攸,又失张郃、高览,又失乌巢,正是人心惶惶之机,我们宜乘胜出击。曹操认可,于是分兵三路,连夜攻击袁绍军寨,袁军损失大半。  至此,曹军大获全胜。曹操心中大喜,宴请诸将,犒赏全军。  荀攸却是冷静的。他想到了彻底击溃袁绍的计策。  宴会之后,荀攸找机会对曹操说,主公,如今我方虽大胜,但袁绍主力尚存。为今之计,宜乘胜打击,切不可让袁绍有了喘息之机。  曹操问:荀公达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妙计?  荀攸说:某确有一计。我们可以派出两路人马,一路作势攻取邺郡,一路作势攻打黎阳;同时,我们还要让这消息不胫而走传到袁绍那儿。等那袁绍听到这个消息,他必定会分兵阻击我军。等他调兵拔寨之时,我们可以乘势急攻袁寨。袁军现如今连败,士气低迷,必定一攻而破。主公以为如何?  曹操颔首,说公达此计甚妙。  于是出动两路人马大张旗鼓地往邺郡和黎阳行军,同时派人四处散播消息。袁绍得到快马传报:“曹操分兵两路:一路取邺郡,一路去黎阳了。”袁绍信以为真,急忙派兵十万,分别去援救邺郡和黎阳。  袁绍兵马一动,曹操立即集中兵力,乘虚而入,冲向袁绍营寨。  袁军猝不及防,兵败如山倒,几乎全军覆没。袁绍只带着幼子袁尚,随身骑兵八百多人一同逃往黎阳。  至此,曹军在官渡之战中大获全胜,还俘获了袁绍来不及带走的大量金银财宝、图书车辆等。  官渡之战,许多谋士都起到很大作用,大多数人认为,许攸投操是战争决胜的转折点。当然,这样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中,许多环节都不可或缺,荀攸更是功不可没。
为了突出关羽的忠、勇、义形象,《三国演义》中关于解白马之围,斩颜良、文丑,以及官渡之战期间将笔墨花在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上面,而淡化了战争中谋略的作用。这是罗氏为了塑造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所做的努力。而本文关于荀攸的内容,还原了部分战争的事实。  我仍然相信,在战争中,合理的作战计划、攻伐方的计谋是战争胜利的主要矛盾,这是方向;当然武功也很重要,那是执行力。
7.讨伐袁谭、袁绍之功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到黎阳讨伐袁谭、袁尚时,荀攸也是随行军师。当时,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先征刘表,坐等袁氏二兄弟反目。果不其然,曹军一撤,袁谭、袁尚就开始冀州军事权的争夺。袁谭派辛毗乞求投降并请求救助。  曹操就此事询问众人。曹操在之前郭嘉让撤兵攻击刘表时,方向已定,就是要让二袁相争,坐享渔翁之利;只是现在袁谭来求助,到底帮不帮袁谭是个问题。  有人认为刘表强大,袁谭、袁尚二兄弟不值得担忧,还是让他们自相残杀,先平定刘表再说。  荀攸却说:当前正是多事之秋,刘表却安坐保守江、汉一带。刘表这人向来野心不大,并没有逞威四海的宏图大志。然而,袁氏仍然占据四个州的地盘,拥有数十万的兵力。假使袁本初的两个儿子能和睦相处,凭借四世三公的凝聚力,保住他们的基业不成问题。那么,天下战乱就永远不会消除。现在袁氏二兄弟反目成仇,这种情势下不能使双方得到保全。二袁一旦合并,力量就会专一,力量专一就不容易图谋他们了。趁他们内乱之时下手打击,天下大局可定,这就是机不可失的道理。(见《三国志.荀攸传》)  曹操深以为是。荀攸说在点子上了。二袁相争之时,一个一个除掉,比较容易。否则,只要兄弟都还在,即使兄弟阋墙,在外敌当前之时,还会再合二为一的。  于是答应与袁谭结亲。并回军灭了袁尚。  后来,袁谭背叛,荀攸又随从曹操在南皮斩杀了袁谭。  冀州平定以后,曹操论功行赏。他上表为荀攸请求封爵说:“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对荀攸的评价很高,说他是没有哪次出征不跟随的,前后多次攻克敌军,都出于荀攸的奇谋妙策。  荀攸被封为陵树亭侯。
8.功与人:老板和同事心目中的荀攸
  建安十二(207)年,朝廷又一次大举论功封官拜爵。在这次,荀攸增加封邑四百户,连同以前的共七百户,转升为中军师。
  曹操对二荀如此评价:“忠诚正直谋划缜密,抚慰内外安定人心,是文若的功劳。其次非公达莫属了。”也就是说,在曹操心目中,荀彧排名第一,荀攸排名第二。荀攸在曹魏集团中的地位仅次于荀彧,这与他在三国演义中、各种三国游戏中的地位以及在人们心目中熟识的地位极其不相符。
  《荀攸传》中说荀攸多谋善断,心思缜密,大智大慧而能保守秘密。  荀攸经常和曹操在军帐中出谋划策,每每他都能够保守秘密,即使是亲人子弟也甭想从他嘴里听到什么。《魏书》中曾经记载,荀攸姑姑的儿子辛韬曾经问荀攸关于曹操取冀州的时事。荀攸说:“佐治(辛毗)为袁谭乞求投降,王师就前往平定,其他我怎么知道呢?”从此以后,辛韬及内外人等都再也不敢向荀攸打听军国大事了。
  曹操经常称赞荀攸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夸大自己的长处,不夸大自己的功劳,他的内智他人或者可以达到,他的外愚他人绝难赶上,即使是颜子、宁武子也不能超过他。”这个外愚内智的评价应该是入木三分。
  曹丕在东宫之时,曹操曾经对他说过:“荀公达,是人之师表,你应当尽礼尊敬他。”有一次,荀攸生病,曹丕当时已是世子身份,前去慰问,竟然跪拜在荀攸床下,左右无不惊讶,荀攸受到的尊敬竟然达到如此程度。当然,曹丕此举自然传为美谈,但曹丕此举,也间接说明了荀攸受到尊崇的地位。
  钟繇与荀攸的关系非常好,他对荀攸的机智和心思敏捷评价很高。他说:“我每次有所行动,都会反复思考推敲,自以为已经没有丝毫漏洞了;但是拿去咨询公达,他的回答却总是出人意料。”
  据《荀攸传》说,荀攸一生共有十二条奇策,只有钟繇知道,但钟繇还没将他完全记录下来就死了,所以世人对荀攸的这十二条计策就不太清楚了。但是崔松之慨叹,钟繇是在荀攸死后十六年才死的,在这十六年里撰写个十二条计策有什么难的呢?
  青梅也认为,十六年,随便挑个时间动动手指头费点脑细胞就搞定了,怎么可能没有时间来撰写呢?那么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荀攸交代过钟繇不要记录,钟繇当时发过誓;所以在荀攸死后的十六年,钟繇一直在纠结记录还是不记录,最后在纠结中死亡,也还是没有记录下来。
  这就是荀攸被曹操高度评价,但是在其传记中事件计谋却很平淡的原因了。唯一的亮点就是在官渡之战中的表现。即使如此,青梅也是根据史载和演义内容结合大加演绎了一番才呈现出本文中的模样。
9.荀攸之死及总结  建安十九(214)年秋七月,荀攸在跟随曹操征讨孙权时,在途中生病去世,时年58岁,这时荀攸位居尚书令不到一年。
  关于荀攸之死,颇为流行的观点是,荀攸受到小叔叔荀彧的牵连,是政治上有违原则而引发的非正常死亡。在三国演义里,荀攸因反对曹操称魏王,被曹操冷落,忧郁而死。而青梅以为,相较荀彧之死而言,更是毫无依据的揣测。
  我们可以看到,首先,荀攸为人处世低调,而在政治立场上,比荀彧圆滑。建安十八年,荀攸以中军师的身份在董昭的策动下领导群臣上表劝进曹操尊魏公、加九锡。七月,魏国正式建立,十一月,首次设置尚书、侍中、六卿的官职,荀攸受封首任尚书令。也就是说,在是否赞同曹操称魏公一事上,荀攸用自己的行动摆明了自己的立场,早已与荀彧分道扬镳。
  第二,曹操曾让曹丕以尊师之礼敬荀攸,在其亡后曹操更是“言则流涕”,说明曹操对荀攸的尊崇和情感,断不会在尚书令任上故意使其非正常死亡。说他被冷落而忧郁至死更是无稽之谈了。魏国初建,他就被拜为尚书令,怎么说是被冷落呢?
  第三,荀氏家族并非长寿家族。荀攸的长子荀缉,很早就去世了;次子荀適没有子嗣。况且,中国古代,平均寿命不超过35岁,一般人活到58岁已属不易。  因而,青梅的观点仍然是,荀攸之死纯属于正常的生老病死,与政治没有瓜葛。
  荀攸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行事稳重,思虑周详,不爱出头露面出风头。有话大家先说,有意见大家先发言。但是,他的睿智、他的见解,在每次献策会上,都会有闪光点。在群体讨论中,谁的肚子里有没有货,有多少货,我相信主持讨论的人都会心知肚明。曹操就是这个心知肚明之人。
  荀攸也是个人缘很好的人。他很会处理人际关系,不与他人树敌,及时给与他人声援。认为正确的就赞成,认为错误的就反对。所以,在朝堂之中,大家都很喜欢他。不仅仅是他有小叔叔荀彧罩着。他们互相是对方的榜样。一个家族的人,有一个家族的作风。
  所以,曹操对荀攸的评价极高,认为他几乎没有什么瑕疵。魏书记载曹操在荀攸死后曾说:“我与荀公达共事二十余年来,没有丝毫可以指责他的地方(无毫毛可非者)”;曹操还这样评价过他:“荀公达真贤人也,所谓’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孔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荀公达就是晏平仲那样的人。”晏子(即晏平仲,字婴)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为孔子和司马迁所尊崇。荀攸能得此高评,可见其处理人际和事物的本事了。
  有人问近世谁人可称大贤君子,答案是“荀令君之仁,荀军师之智,斯可谓近世大贤君子矣。”曹操评价二荀“荀令君之进善,不进不休;荀军师之去恶,不去不止”;于是有了荀令君、荀军师一说,荀攸也为尚书令,曹操又言:“二荀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荀攸生前在尚书台百忙之中也著史书《魏官仪》流传于世。正始五年冬十一月,魏帝曹芳下诏祭祀荀攸于太祖庙庭 ,追加谥号敬侯。
  总之,荀攸则在前线为军师(包括中军师)供职十八年,期间除了参与军事谋议,还负责军中典选举、刑狱及监军的任务。其在曹魏政权中的真实地位和作用就是位居第二,在荀彧之下,但在钟繇、程昱、郭嘉之上。
  荀攸在三国演义中的角色形象模糊,经常是作为一个附和的众谋形象。荀攸身前出过十二条奇策没有流传下来,实乃可惜!再次证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罗大仙也不例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8040.html

更多阅读

有关《三国演义》的成语,歇后语,对联 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

三国成语东汉末年,民生凋敝。兵荒马乱,群雄竞起。枭雄曹操,首屈一指。龙骧虎步,踌躇满志。唯才是举,远见卓识。济济多士,如虎添翼。发号施令,假传圣旨。身经百战,出生入死。青梅煮酒,旁敲侧击。梦中杀人,狐性多疑。望梅止渴,略施小计。割发代首

声明:《三国著名谋士演义-荀攸 三国演义中的谋士》为网友欣赏血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