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姜夔《暗香》、《疏影》两词 暗香疏影

 读姜夔《暗香》、《疏影》两词
  
  姜夔的《暗香》、《疏影》两词在词坛影响颇大,有很多专家学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原不打算写此节,近日又读到此两词,好似有“新”的感悟,忍不住又拿起笔来记下这种悟味,以解心中不悦。
  暗 香
  作者 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奴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译文:以往的月色,算来没几次照我。梅花边吹着笛子,唤起美人伴我,不管清寒与攀枝摘花。何逊而今渐渐老了,都忘了少年春风词端笔锋,今怪那竹边几枝梅花,暗香袭来不得又让我命笔。
  江山国家正是宁寂无生机,叹思绪能否寄出,只怕遥不可及,夜寒又积雪。酒杯她在为此哭泣。红萼无言,但无法忘怀。常常记着那携手同步漫游的地方,千树梅花落入西湖冰凉水中。又见一片片被那西风吹尽。
  注释:(1)辛亥之冬:南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
  (2)载雪:雪天而行,行人身上有雪之意。
  (3)诣:造访、邀、约意。
  (4)石湖:范成大的号,范成大在这个时期退居苏州西南的石湖边居住。
  (5)止既月:停留、月意。
  (6)授简:授:给予,输给之意;简:古时用竹作纸,称之为简。这里当指给予纸类。
  (7)索句:搜索句子,思考用辞意。
  (8)征:有远征、长征、征伐、军队出征、收取、征利、征用、征兵、要求、征求、问征、迹象、象征、特征、征验、征明等意,这里应是收取和要求之意。
  (9)新声:新的词牌调名。
  (10)把玩:把持手中玩赏。这里有品尝、欣赏、赞赏意。
  (11)不已:不停地、持续状态。
  (12)工妓:专职的乐工、歌妓。
  (13)隶习:练习、演习。
  (14)婉:委婉动听。
  (15)暗香、疏影:出自梅妻鹤子之名的林逋《梅花》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诗说梅花的影子横斜池中,显水清明浅而见底,散发着暗香飘动,月色都被比得暗淡无光。
  (16)玉人:指美人,但美人含义较广,有指美女,红颜知已,也有指志同道合或亲朋好友者。这里的美人当指词人思念者,具体指什么人见解读与评议段。
  (17)何逊:南北朝梁代诗人,字仲言,特喜梅花。有专程从长安为官跑回江南老宅观赏自己种植的梅花一事,传为文坛美谈。他的《咏早梅》诗也很有名。
  (18)瑶席:瑶:是一种如玉的美石,用作称美好之词。瑶席当指一种上好、精美的酒席。这里姜夔用作何意,详见解读与评议。
  (19)江国:江河国土,有江河之国,这里指全大宋之国境。
  (20)翠尊:一种玉质酒杯。
  (21)红萼:梅花中一个红色品种的称谓。
  (22)耿:此字是耳与火的结合。火烧眉毛是急事。而火烧耳朵当是让人不忘怀之意。耿有明白意,这里当指难忘之意。
读姜夔《暗香》、《疏影》两词 暗香疏影
  (23)西湖:指杭州西湖。这里姜夔点明南宋都城。
  解读:姜夔在1186年年底从汉阳出发遵照与萧德藻的约定赶往湖州乌程县两人相见,也就是在1187年春萧德藻让姜夔与杨万里见面,经杨万里介绍认识范成大。范成大在1987年左右养病在家,1188年左右曾起任福州知府。1191年春姜夔在合肥与恋人相会后因赴巢湖与杨万里见面,未见着又返因合肥时,合肥恋人不知去向,姜夔四处寻找合肥恋人无望,写下《摸鱼儿》、《夜宵吟》等词,发泄心中愁苦后,彻底对合肥恋人失去联系,没有信心,到冬天从合肥赶往苏州到范成大处诉苦,休养精神时,居留近一个月,范成大拿出纸来,要姜夔写两首新词。范成大家有凌宵园,园中有梅花。冬雪天,梅花开启,给姜夔注入了新词内容。《暗香》、《疏影》词牌名出自林逋的《山园小梅》诗中之句,两词调均为姜夔自度曲。《词谱》把姜夔这则《暗香》词列为正体,《疏影》词收入《词律》与《词谱》中,后来追随者甚多,影响也颇广,和此两词韵者也最为显著,如吴文英、张炎等等。
  姜夔此词的上篇在写:以往的月色,没有几次照我,我喜欢在梅花边吹笛,意欲唤来美人与我欣赏梅花,如今的何逊已老了,得意词作都忘记了,今日梅花的香味入胸怀,又不得不叫我动笔。姜夔在说“我与何逊一样很喜欢梅花。”这里的瑶席,就是姜夔的胸怀,由梅花的香味入胸怀而引发写词之兴。
  《暗香》词的上篇要注意几个关键词:①月色:起拍就设问,月色有几次照我。月色与我的关系弄明白了,此词就好理解了。我当指词人,月色就有多种解释,如晚上的时间。有月亮的时候,当然也能有指没有太阳,没有阳光的时候。若能如此,对读懂全词当然有很大帮助。
  ②梅边吹笛:李白有《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诗中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句。词人曾在《夜行船》词中用此典说不敢吹笛,怕惊落梅花,也担心萧氏回绝婚事。这里用梅边吹笛对收拍中的“吹尽”之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要弄懂词人为什么在这里不怕笛声振落梅花?这个问题留到下面再说。
  ③何逊渐老:何逊爱梅,到了一定的痴迷程度,千里之外专程为了看自己手植之梅花,让人当作玩笑谈论的故事流传。就这么一个何逊又非常有“词笔”,写的诗也以让人叫好,留有《咏春风》、《早梅》等诗。词人以何逊自比后自谦说而今渐老。词人这里用何逊之典说明姜夔的爱梅程度之高,由此又引出,闻到了梅花散发出的香味就忍不住要作词之意。用何逊之典为安排“瑶席”铺路。
  至此看出姜夔的《暗香》词上篇围绕爱梅,闻到梅花香味而有词兴展开。因有“月色”而读出“没有太阳”的时候,因“渐老”而读出凄凉之意。
  姜夔的《暗香》词下篇在写:宋朝之国,正是宁静无生机的时候,我这种“阴暗”之感,“凄凉”之意,无法与人沟通,更使我有“寒冷”之愁,有雪夜之冷,连我浇愁的酒杯也知我心痛而哭泣,红萼无言以对但长相忆,记得那携手同游的地方,千树梅花倒影在西湖冰凉的水中,又见到一片片被西风吹尽,我好想见到梅花,何年何月才能见呢!
  上篇词的月色,没有太阳的时候在下篇词中得到了延续,成了“雪夜”。上篇的“渐老”之感在下篇成了“叹寄与路遥”,无人知晓凄凉、无奈,更加凄凉,更加无奈。词人用浇愁的酒杯理解词人的凄凉与无奈而哭泣,来渲染词人的凄凉与无奈,真乃神笔。
  《暗香》全词围绕梅花而写:梅边吹笛,犹如爱梅人手拿长长的玉笛在那梅园竹旁对着梅花吹起《梅花落》词的人与花竹之图画,美不胜收,顺延梅花散发《暗香》盛开到一片片吹尽这路描述爱梅之人热情爱梅。因梅香而助词兴,因愁而忆梅相慰,因梅吹尽而难舍,到想再见。写梅的盛衰时代。
  此词除写梅之外,还可以读出:①词人从赏梅、惜梅、恋梅的时间是月夜,没有阳光的时候,写到雪夜。从“凉”写到“冷”。②词人的凄凉,无奈的心态:词人从“渐老”写到无人知晓词人的凄凉与无奈,借酒浇愁,那酒杯就理解词人的心态被感动而哭泣。③词人思人:此词中有“唤起玉人”和“红萼无言”句,使读者想到词人在思念恋人。玉人是美人,词人在此用玉人,有提醒读者梅边吹玉笛惊落梅花之意。红萼是红梅的一种,拟人化用梅花能忆,有指美人之意。这样读者自然会想到词人孤寂、凄凉、无奈之时思念美人很是自然,再加上“携手”语。此词思人之意则明。④词人叹国运:词中有“江国”与“西湖”两词,江国宁静,西湖冰凉,
  让读者联想到词人叹南宋无生机,死水一池。结句用“吹尽”、“几时”乃是词人留恋与不舍且无奈的心态体现。预测国运必“尽”也。如果读者认为姜夔此词叹国运有牵强,不太明了时,那么再读一下《疏影》词,就会更明朗些。
  疏 影
  作者 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译文:长有鲜苔的梅边上,点缀着洁白的小花,有只翠绿小鸟,在梅枝上与梅作伴。犹如异乡相逢,附近黄昏,无言以对,自己倚靠修长竹子。昭君不习惯远在北方胡地沙漠生活环境,但一定在暗暗思念着家乡的江南江北,也很想打扮一番,带上佩环,趁着月色之夜归来,犹如此朵梅花依偎修竹下。
  你们还记得那深宫旧事吗,寿阳公主正睡时,梅花飞近蛾眉。莫要象春风,不管盈盈死活,该早安排金屋藏之,还是看见梅花一片片随波流去,又只怕怪我笛声吹出的是哀曲,等待那时,重新寻觅梅花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注释:
  (1)苔枝:长有鲜苔的梅枝。这里指梅枝太老,而时间长远。
  (2)缀玉:玉指梅花,白色似玉,犹如点缀在枝上的玉。
  (3)翠禽:出自《类说》引《异人录》中的神话之典。说的是隋唐时代的赵师雄游罗浮山,傍晚时分在林中遇一漂亮美女与他对饮,其侧有绿衣童子跳舞助酒兴。赵师雄当夜大醉丛林间睡去,天亮醒后睁眼见大梅花树上有翠禽。指赵师雄所遇梅花神与其对饮,绿衣童子乃是梅枝上翠禽。姜夔这里为什么化用此典,下面会说到。
  (4)无言:一种沉默状态。
  (5)倚修竹:倚:依靠、依偎;修竹:修长之竹。倚修长,杜甫有《佳人》诗,其中有“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形容梅花小,弱之势。
  (6)昭君:汉代一个宫女叫王嫱。汉元帝为和亲把她以公主身份嫁匈奴,居留北方胡人之地。昭君也是古代四大美女这一,据说是文人塑造的美女,为的是适应封建社会“舍身为国嫁”的高尚品德,给予歌颂和传唱。词中之意下面会说。
  (7)佩环:本是美人身上裙带间的装饰小物件,如铜钱,玉环等。如今的项链当是佩环演变而来。杜甫有《咏怀古迹》诗,其五首之三中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句。
  (8)深宫旧事:梅花妆之典。说的是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梅花飞落公主额上,拂之不去,皇后命留下,宫女竟向效仿,用梅花贴于额头,或在额上画梅花妆,今梅花妆的起源。
  (9)春风:本指东风,乃是胜利的象征,美好的形容。因梅不争春,春风吹,梅花落。这里的春风乃是梅的敌对方。
  (10)金屋:指金屋藏娇之典。汉武帝刘彻小时与其姑母一块,姑母指着自己女儿对刘彻说:“你娶阿娇作妻如何。”刘彻答道:“若得何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11)玉龙哀曲:李白有词句“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里用哀曲惊落梅花意。
  (12)横幅:窗花、窗画、画卷等意,这里有历史画卷过去了的辉煌之意。
  解读:姜夔《疏影》词开拍三句是一幅凄美的花鸟画,一枝很长时间无人问津的梅枝上有几朵似玉的白梅,一只小鸟落在梅花旁,欲与梅花同舟共济度黄昏。接着后三句说梅花与小鸟的关系及可怜状。犹如异乡遇故人,本应亲热,可苔枝摇摇欲坠,无人问津,只有翠禽关顾,时近黄昏,两相无言依竹。弱小、无助,可怜状呈现在字间。词人认为还不够惨。上篇词再用昭君出塞之典加重惨状,可怜样。用昭君不习惯北方生活,暗忆江南江北,想带上佩环月夜中归来,化作眼前梅花虽弱小,可怜,孤独,总比生活在胡沙之地要好而结尾。
  下篇词姜夔用梅花妆之典起拍,说梅花欲来装扮这世界,不要象春风残忍不管梅花死活,要尽早安排金屋藏之,用金屋藏娇之典表示爱惜意。接着词人写“还教一片随波去”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拦,梅花落尽是自然之景,无法挽回,不能怪罪我词人,玉笛吹时代哀音,词人唱无奈悲歌,此词的结句很有韵味,“等凭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这就是说词人依旧怀旧,对梅花落尽,“随波去”不舍,而且也很无奈,要重新看到梅花烂漫开放,闻到那幽香,要到那历史教科书中去寻了。
  读此《疏影》词要注意如下几个关键问题:
  1、六个典故的内含
  姜夔此词用梅花女神,绿衣童子之典说明梅花洁白如玉,招人喜爱,可是生不逢时,用自倚修竹之典说明梅花如佳人,强调梅花弱小之势。点出时代近黄昏,佳人也很无奈。由佳人无奈引出昭君出塞之典,交待无奈的人多种多样。用昭君想回家宁愿做弱小的梅花,联系到梅花妆之典,梅花妆是令人耳目一新,是一个漂亮、美丽的世界。应该看重梅花妆给人们带的幸福和欢乐及美妙生活,由此就有金屋藏娇之典的出现,告知人们要珍惜那梅花盛开的时光,时光流去,词人用笛声惊落梅典来说梅花的落尽,美好时光的流失,不能怪我说“西风消息”唱无奈悲歌。姜夔此词六个典故事串连紧密,犹如流水顺畅。
  2、昭君的暗忆:词中有“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句,昭君作为一名宫女代替公主出塞和亲有百般无奈,千般苦楚和辛酸,但配“暗忆江南江北”只怕不合。不是她没有如此胸怀,而是说她与身份不相符,她可以忆皇宫、皇上、皇后、娘娘们、宫女们及出生地、故乡、家乡山水与父母、兄弟姐妹、亲友、儿时初恋等人和地方,“江南江北”只怕是“大”了些。姜夔在此词中赋于昭君如此胸怀,当是姜夔的词旨意蕴所在。
  3、胡沙、江南江北、深宫旧事、安排金屋四辞的组成,不得不叫人想到靖康之耻,及此词希望北宋二帝回来主政之事。胡沙乃是胡人居住的北方沙漠之地。北宋二帝被俘押解到胡地北方。徽宗赵佶北行途中曾作词《眼儿媚》一首,词中有“春梦绕胡沙”句,字面当然是说昭君,可不得不让读者想着在说北宋二帝被俘到胡地。
  江南江北:忆江南江北当是二帝的胸怀。徽宗《眼儿媚》词中有“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如上所说昭君“忆江南江北”在情不在理,所以读者也会想此胸怀当是帝王之胸怀。
  深宫旧事:姜夔此处字面是说梅花妆典,可读来就能叫人想到那离宫吊月的靖康之耻之耻事。二帝被俘,宫女被赶,可谓深宫大事,谁能忘怀不记得呢!
  安排金屋:一般都认为娶妻当用此典,姜夔这里用安排金怀,以示隆重,对梅花归来的重视,希望二帝能回来主政,也许比现今要好。基于上面三个辞的关系,这时也应该是对二帝的灵魂,精神归来给予重视、欢迎、怀恋、情绪集于辞间。体现词人对北宋的倦恋、怀念。虽然靖康之耻发生在1127年,姜夔作此词时已隔64年之久,而且二帝早已不在人世,但姜夔对南宋的失望,和对北宋怀念情结永记心怀。
  评议:《暗香》、《疏影》两词被视为绝唱、佳品、名篇,冠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名。笔者就读姜夔此两词谈点看法:1、《暗香》、《疏影》是姐妹篇。两词可以独立成章,若一块读更能品出些味来。《暗香》词主要是从爱梅、赏梅角度切入,沿梅花盛开到吹尽主线叙述词人对梅花的喜爱,到了闻香起笔的程度,描写词人对梅花的爱惜,怀恋之情,感叹自己凄凉心态,与唱无奈悲歌的环境。《疏影》词则是从刻画梅花风姿、品质、命运入题,经心构思利用六个典,围绕梅花的神韵叙述南宋社会的无奈和预测南宋国运消亡过程,在词中也流露出词人对南宋的期盼和对北宋时代的怀恋之情。
  词人的一支玉笛在《暗香》词中“不管清寒与攀摘”,《疏影》词中点明梅花吹尽有人怪词人吹哀音唱悲歌,两篇一脉相承。《暗香》词中结句“几时见得”,是有怀恋,还想见之意,《疏影》词的结句是“已入小窗横幅”,告知他人,不可能见到之意,一篇比一篇深沉。
  2、《暗香》、《疏影》词牌名与词的关系。暗香是梅花的力、贡献、热能。能使词人闻香起笔,以人一种新感觉,让人喜欢和热爱。梅花的香味温和而存耐力,不刺鼻不伤脑,人人都可以接受,熟悉后舍不得放,叫人依依不舍,恋恋不忘。
  疏影是梅花的形、风姿、形态,白如玉、洁而雅,小且巧的身姿,给人一种可以亲近的姿态,让人怜惜的神化。梅花的形态美妙,能叫人过目不忘,不耀眼不伤情,总是那么弱小而赋有魅力,是大家的好朋友,天天想见,时时想拥。
  暗香、疏影不是词人赋于梅花的力与形,而是梅花自身的本质体现,词人只是给予了称赞。姜夔《暗香》词是从梅花暗香下笔,说梅花的贡献,而《疏影》词则是从梅花的疏影上入题,说梅花的风姿,把梅花这种善于贡献,暗中给力,小巧玲珑、洁身如玉、不求名、不追利的品质呈献给读者,应该是告知人们:梅花的精神是人类所要吸取的。应该说暗香疏影是一种文化境界,其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学、道德等方面的许多内含。人类都有梅花这种品质,世界将是一片光明。做人也就要象梅花那样树立疏影的形象,追求暗香的境界。
  3、《疏影》词中六典与梅花的关系
  (1)翠禽是化用梅花神与赵师雄相会之典。这里把梅花神化,烘托梅花形态美丽。
  (2)自倚修竹是化用杜甫佳人倚修女之典,是说梅花如佳人不如修竹之势大,挺拔。喻梅花小巧玲珑之弱势。
  (3)昭君:是汉代宫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是美的象征,这里化用美女之典是说梅花漂亮如美女。
  (4)梅花妆是说梅花能给人们带来美丽和幸福欢乐的生活。
  (5)金屋藏娇是提醒人们要珍惜梅花、爱怜梅花。
  (6)玉龙哀曲是化用李白诗中笛声惊落梅花意,这里用来有两层意:一是说词人是在吹哀音唱悲歌,二是说梅花吹尽是西风使然,是自然规律,是南宋内在因素使国运如梅花片片吹尽,不能怪词人的玉笛吹哀音唱悲歌。
  如上六典,字字与梅花关系密切,而且顺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姜夔的这两篇咏梅词,无论艺术水平、语言构思、用辞运典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词人姜夔借咏梅这题,感概身世凄凉、时代悲痛、国运衰败,意语深沉,体现了词人耿耿之心,切切之痛,殷殷之情。
  
  
  姜清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8633.html

更多阅读

读苏轼的《留侯论》 苏轼的读书名言

读苏轼的《留侯论》原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yi)上之

夜读唐诗——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夜读唐诗杜甫·《月夜忆舍弟》这是谁、用铿锵的韵脚敲响震人心魄的战鼓萧瑟的边陲在鼓声中慢慢迟暮万家灯火明明灭灭冷落了千万条大路小路秋天的雁子是否知道家在何处一声凄厉的鸣叫让我的心更加的凄楚今夜露水开

读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筑书巢阅读答案

位卑未敢忘忧国——读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词不仅雄奇奔放、沉郁悲壮,而且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过小孤山大孤山》是《入蜀记》中的一篇,描绘了烽火矶、小孤山、大孤山的景色,极富代表

孟姜女《十二月花名》 春调十二月花名曲谱

《孟姜女》是一首江苏民歌,在长江中下游江南流传很广,又名《十二月花名》、《孟姜女哭长城》等。歌曲叙述了秦始皇筑长城时一对新婚夫妻生死离别的故事。相传,坚贞的孟姜女为被逼去筑长城的丈夫范杞良千里送寒衣,历尽艰辛,在路经苏州浒墅

声明:《读姜夔《暗香》、《疏影》两词 暗香疏影》为网友暮色重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