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治学三境界”和他推崇的十大词人
早就听过“人生三境界”一说,但没有读过原著。最近从太原市图书馆借到王国维写的《人间词话》一书,才知“人生三境界”出自《人间词话》之二。反复把读这段话,深感看法深刻独到,比喻非常贴切。在当今这个喧嚣的世界中,阅读《人间词话》,好似月下听花,直觉得心情宁静了许多……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1901年赴日留学,次年回国后先后任江苏师范学堂教员、北京学部图书馆翻译、上海《学术丛编》杂志编辑、仓圣明智大学大学堂教授,1923年召为南书房行走,为己废的清室皇帝溥仪当先生。1927年,在北洋军阀崩溃前夕,王国维觉得恢复帝制的希望破灭了,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言,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王国维是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代表作品:《人间词话》、《曲录》、《观堂集林》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最著名的论断是治学三境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三句原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二境界”两句原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这句话比喻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
细细品味,真的为这“三境界”拍案叫绝!若非曾经“独上高楼”远望“天涯路”,又怎能“为伊憔悴”而“衣带渐宽”呢?如非“终不悔”地苦苦追索,又怎能见得“灯火阑珊处”的美景呢?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最为推祟的十位词人是:
1、冯延已---(904--960),代表作有《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窗长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清轻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2、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代表作有《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苏轼---(1036--1101),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4、欧阳修---(1007--1072),代表作有《浣溪沙》:
堤上游人逐画酷,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5、秦观---(1049--1100),代表作有《浣溪沙》:
漠漠清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6、辛弃疾---(1140--1207),代表作有《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憨。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7、周邦彦---(1057--1121),代表作有《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热。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做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8、晏殊---(991--1051),代表作有《浣溪纱》: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圆香径独徘徊。
9、姜夔(约1155——约1221)代表作有《踏莎行》: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10、纳兰性德(1655-1685),代表作有《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反复把读以上十位的代表作,心中总有些不平。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南宋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记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即为证明,说柳注重抒发个人真切细微的感受,大量创作慢词,彻底改变了以往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纪昀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备加推崇:“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后世曾有人抒联赠柳:“唯本色英雄方能到此,是飘零儿女莫问人家”。
李清照更是古今中外人皆公认的词坛大家;
蒋捷人称 “宋末四大家”之一,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末词坛上独标一格。他的《虞美人.听雨》简直是一幅三维动画,其画面之壮阔、境界之深刻、感染力之强烈,古代写雨的词人多了,但没有那个人超越过。
为什么以上三位古今中外人皆公认的词坛大家却没有进入王老先生的法眼呢?这绝对不可能是他没读过这几位的词。思来想去估摸可能有以下缘故吧!在王老先生眼里,柳永是个唱曲儿的轻薄之人;李清照是个不守封建传统的女流之辈,加上李清照著的《词论》与他的词论中对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评析有勃;再者王老先生一直认为北宋词胜于南宋词,如把南宋词人李清照、蒋捷列入前十名,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吗?
笔者是个性情中人,为了却心中的些许不平,特摘录柳永、李清照、蒋捷三人的代表作如下(上面提过的就不再重复),请诸位还个公道!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蒋捷---《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读《人间词话》某种程度上也是读王国维。他的学识和才华奠定了评论的基础,他的偏执性格和所处的历史环境也决定了评论的方向以及个中的不足。但是,人归人,文归文。王老先生被称为“国学大师”还是当之无愧的。
(二〇〇一二年三月二十日写于晋阳兰香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