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股圣论交易系统终结篇 _上方投资 微交易系统牛匠在线

1章:交易第一公理

交易第一公理:任何一笔交易的结果都是不确定的,无论你使用什么样的方法。

之所以说是公理,是因为我无法证明它,但我认为它是不言而喻的。

之所以说是第一,是因为关于交易的所有秘密,都隐藏在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背后。读不懂这句话,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这个公理适用于一切交易形式,包括股票,期货,期权等等。

为什么这句话如此重要,以至于我要把它提升到公理的高度?

这是因为,它揭示了所有交易行为的本质,那就是无法准确的描述和精确的衡量。

所以自然的结论就是,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能够确定交易行为。

正因为如此,一切对技术分析、基本分析、周期分析之类的批评都可以闭嘴了。

所有的这些方法都是对一个无法精确衡量和准确描述的行为进行的一种尝试,所以其能力范围就只是限于提供一种概率上的估算,也就是追求一种高胜算,而不是确定性。因此,拿这种方法无法百分百的确定结果来批评这种理论,是没有道理的。

这些理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使得交易者按照这些理论提供的方法进行交易,能够实现比随机买入更高的胜算。

交易的本质是无法准确描述和精确衡量的,但不代表我们无法通过交易实现获利。这是两回事。完全不同。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我们需要一种方法,或者一种秩序,让我们可以实现持续稳定获利。这种方法,目前来看,主要有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和周期分析。

这三种方法,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获取高胜算机会的独特角度。

所以,可以这样讲,这些方法的本质,就是捕捉高胜算的交易信号。

假如我们通过一种方法,能够实现高胜算,是不是我们就一定可以获利了呢?

显然不是。因为高胜算只是意味着你很可能会赢,但赢多少却不一定。如果赢的次数多,却每次赢的很少,输的次数少,却一次就输很多,显然你不一定最终获利。

这就是交易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你需要一个如何将高胜算信号转变成实实在在的稳定持续盈利的转换器,就是交易系统。

技术分析是我们面对交易最为有效和常用的方式。

技术分析的核心是趋势。认为价格沿着趋势前行,直到外力打破这种惯性。

你要及时的发现趋势,并顺势建仓,直到趋势结束为止。

所以技术分析的要点就是寻找趋势改变的信号。因为如果没有趋势转变的信号,就意味着趋势不会改变,我们无需改变现有的仓位。

技术分析的各个工具都对趋势可能的改变提供了信号。但任何一个信号都无法确认趋势改变,这源于交易第一公理。

技术分析工具提供的信号遵从以下规则:

1、趋势改变的信号越多,趋势改变的可能性越大;

2、趋势改变的信号越多,判断趋势改变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3、后一个趋势改变的信号相比前一个信号的边际效用递减;

因此,对于技术分析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权衡你究竟要使用哪几个信号来衡量趋势的改变。

因为趋势改变永远无法确认,而且信号边际效用递减,所以你必须要权衡,而不是确定。

所以说交易是艺术,技术分析也是艺术。

但无论你如何努力,你都无法通过技术分析解决一个问题:当一个趋势出现后,

1、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2、到达什么样的高度。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用到基本面分析和周期分析的内容。

至此,我们已经对交易的全貌做了一个概括性的论述,你可以通过这个简单的介绍,对交易的本质有了一个通盘的考量。

这就是交易的框架,也是我这本书的框架。

做到了这些,自然就可以实现持续稳定盈利。


2章:单笔交易

我们先从最基本的交易形式:单笔交易开始。

一笔交易行为,表面上很简单,就是买入、卖出两个步骤。但这些步骤都是决策的结果,而在做出这些动作前的决策过程,却要复杂的多。

交易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你在10元钱买了100股股票A,然后几天后在10.5元卖出。一笔交易完成。你动用资金1000元,盈利50元,盈利率5%。这里不考虑交易佣金和税金。

你为何要做这笔交易?

毫无疑问,你希望获得收益。当你买入后,股票价格上涨,你卖掉就可以获得收益。如果明知道会亏损,任何理性的交易者都不会这么干。

所以,收益是交易的一个基本要素。

此外,你如何能够确认你买入后股价就一定会上涨,从而获得收益?很抱歉,交易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无论你如何努力。因此,只要你买入了股票,就面临着价格下跌从而导致损失的可能。这就是风险。因此,在决定交易前,你必须要考虑风险的因素。

所以,风险是交易的另一个基本要素。

交易的两个基本要素是:风险和收益。

风险如何衡量呢?

很多人以为就是投入的1000元。其实不是。真正的风险应该是你买入的价格减去你愿意止损的价格再乘以股票数量。以上例,如果10元买进,你愿意跌到9元就止损出局(这里指的是严格执行止损纪律,到了止损位就无条件出局),那么该笔交易真正的风险(这里用R表示)就是:R=(10-9)*100=100元,而不是总金额1000元。

R就是在进行一笔交易前,你所愿意承受的最大的损失,我把它称为一笔交易的初始风险。

收益如何衡量呢?

收益有两种含义:一是预计收益,就是在买入前,你预计可能赚到的钱;二是实际收益,在上例中就是50元。二者并不一定相同。

预计收益的确定要有合理的依据,后面会详细谈到这个问题。

实际收益往往交易结束后才可以知道准确的数值,但在决定交易前,我们需要一个标准来帮助我们决策。这时预计收益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考核一笔交易质量的基本标准叫做回报风险比,就是预计盈利/初始风险R。

通常回报风险比要在3:1以上,一笔交易才值得做。主要是考虑到胜率及成本的因素。

就单笔交易而言,我们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止损点。原则上做每笔交易前,一定要设好止损,并且严格执行。你可以设定比较宽松的止损点,这样就不容易触发止损,但同时,也会让你承受更大的风险。止损点的设定有很多技巧,后面我们会专门讨论。

2、初始风险R:根据买入价格和止损点,就可以得出该笔交易承受的初始风险。

3、预计盈利:要合理的判断股价可以到达的位置,即预计盈利。预计盈利的确定要有充分的依据,而不是随意指定。

4、回报风险比:即预计盈利/初始风险R。

5、实际盈利:交易结束后,就可以确定实际盈利(或者亏损)。实际盈利不一定等于预计盈利,这依赖于实行什么样的退出策略。

我们的目的是找到能够实现交易盈利的方法。那究竟有没有方法能够使我们做到每次交易都盈利呢?

很可惜,这无法实现。根据交易第一公理,任何一笔交易的结果都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你总是有可能赚,也有可能亏。无论你多么的努力和勤奋。

要实现持续稳定的盈利,我们需要新的角度。


3章:交易系列

前面谈到的都是单笔交易的问题。当你进行一系列交易,比如100次,甚至不停的交易下去时,这时我称作交易系列。此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就会完全不同于单笔交易。

个体和整体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正如代数学扩展到无限,从而产生微积分一样,其理念和思维方式也截然不同。

根据交易第一公理:单笔交易的结果总是不确定的。

这意味着只要交易,总是有可能赚,有可能赔,无论你怎样努力。哪怕你连续赢100次,也无法保证第101次一定会赢。因此必然的结论就是:你只能尽量提高准确度,而无法做到完全把握。

交易系列的成功之道就是:找到一个优势,用足够多的次数,使得优势自己发挥作用。就像赌场老板经营赌场一样,每一次赌博的结果都不确定,根据概率,每一次老板都占有优势,因此可以合理的预计经过一定次数后,老板必然会盈利。

这就是交易的根本原理。所以我说交易是个游戏,是个概率和数字的游戏。

现在交易的重点不再是如何让自己的每一次交易都能赢,其实每次的交易输赢根本不重要;而是如何找到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优势,即概率上有利于自己,同时使得交易可以进行到一定次数,避免在此之前自己就已经破产。

这就是交易系统的核心思想。

在现实世界中,要说到与交易最为相近的,应该是赌博了。其实交易和赌博很像是孪生兄弟,具有极高的相似度。很多交易高手都是从赌博策略中得到灵感,然后驰骋于交易世界。

赌场为什么能够持续不断的赚钱?因为赌场老板采用了一种古老但有效的策略:制定有利于自己的规则,哪怕有利的程度只有很小的几个百分点。

每一次的赌博的结果都具有随机性,经常的让赌客赢到钱才能刺激赌客下更大的赌注。只输不赢的赌场谁还会来?

只要赌博的次数达到一定的规模,赌场老板就有非常大的可能性赚钱。因此老板能够容忍一定次数甚至是连续的亏损。

这种策略可以总结如下:只要找到一种有优势的策略,并且使得样本规模足够大,那就有很大的可能性赚钱,尽管有些时候也会连续的亏钱。

虽然你对单笔赌博的结果无法确定是输是赢,但不影响你最终的结果是赚钱。重要的是确保一个优势的策略,及足够多的次数。

跟赌博相同,只要交易者能够找到一种策略,使得交易者具备优势,同时交易次数能达到一定规模,那交易者也可以像赌场老板一样赚钱。

这就是构建交易系统的基本思路。

以上思路中有两个重要要素:

1、具备优势的策略。优势不仅仅跟赢的次数有关,还跟每次赢多少有关。这个非常重要。实际上就是期望值为正,越大越好。

2、交易的次数要够多。这就意味着你不能没等到赢的时候就赔光了。这就是资金管理。

举个简单例子吧。

例3.1.袋子里有10个球,6个红球,4个白球,你每次可以摸一个,然后放回去,再摸,一共摸100次。你共有100元,每次下赌注10元。摸到红球你就赚10元,摸到白球你就亏掉下注的10元。

简单分析一下这个游戏。这是个对你有利的游戏,因为你摸到红球的概率是60%,就是赢的概率是60%,摸到白球的概率也就是输得概率是40%。简单算一下,就知道正常情况下,你应该赢(10*60-10*40)=200元,平均每次赢的金额是2元。这就是这个游戏的期望值,也就是平均每次预计产生的盈利。

进行的次数越多,你平均每次的盈利就越接近2元。对你来说。这是个不错的游戏。

这时你可能会想:我明白了,只要我交易时的成功率越高,比如高于50%,我就取得优势,这样交易一定次数后,我就一定赢钱。好的。我努力研究各种技术分析的技术,指标,努力让自己的成功率尽量高。这就是成功之道。

但是先别急,让我们稍微改动游戏的规则。

例3.2.其他的都不变,只是摸到红球现在你只能赢5元,摸到白球还是要输10元。这个策略如何呢?

计算一下期望值:(5*60-10*40)/100=-1,意味着平均你每次会亏损1元。

为什么赢得概率大,却亏钱呢?是因为回报风险比改变了。初始的例子中,回报风险比是10:10=1,现在却变成5:10=0.5了。

所以期望值由两个因素决定:胜率或者叫准确度,和回报风险比。二者缺一不可。

再回到例3.1。有了正的期望值你就一定会赢吗?不一定。我们再来看这种情况。

假如你连续10次摸出了白球呢?这时候你发现,虽然你有一个有优势的策略,正常应该每次赚2元,但现在你已经没有一分钱的本钱了,你已经认赔出局了。怎么办?

你可能会说这不可能,运气也太差了吧。是的,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很小,大约是0.4的10次方。应该是很小的可能性了。但你不否认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极端情况吧。这里就牵扯到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资金管理,也就是你如何合理的配置自己的资金的技巧。在例3.1中,你是每次拿出总金额100元的10%来冒风险。假如你每次拿1元,也就是总金额的1%来赌博呢?即使连输10次也只是输掉总金额的10%,你还有90元的本金来翻本。是不是安全多了呢?

你会说,这样是安全了,但赚的也少了。的确,风险和收益本就是相关的。要赚得多,就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当然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

现在,我们可以试着构建一个初步的交易系统了:就一系列的交易而言,只要找到一种方法,使得期望值为正,同时辅之以合理的资金管理策略,那就可以实现持续稳定的盈利了,尽管会不断的出现亏损的交易。


4章:期望值

期望值为正值是交易系统最为关键的要素。

如果没有正的期望值,这个系统根本没有价值。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技巧,都无法最终实现盈利。

期望值由两部分决定,一是回报风险比,二是胜率或者准确度。

期望值与回报风险比和胜率都是正相关。回报风险比越高,期望值越理想;胜率和期望值的关系亦然。

有一点我需要重点强调:

在前面的例子中,无论是赌场的例子,还是摸球的例子,共同点是回报风险比和胜率都是确定的,因此,你只要进行简单的计算就可以知道期望值是多少。

而交易系统却有所不同。

1、胜率无法事先确定,只能是通过历史的数据检验或者通过一定次数的真实交易后才可以统计出来。

2、胜率和回报风险比是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回报风险比的变动,会对胜率产生反向的影响。

具体如下:

在止损位确定的情况下,预计收益定的越高,即回报风险比越高,就有越大的概率在没有到达预计盈利位置时,再次跌回止损位,从而降低准确度;

在目标盈利确定时,如果止损位定的越宽松,即回报风险比越低,相应的准确度会提高。

因此,在你下次向别人吹嘘你的准确度时,记得顺便说一下你的止损位和预计盈利的目标。在回报风险比很低的情况下谈准确度实在没什么太大意义。

3、二者的关系是必须先明确回报风险比,然后才能确定在这个回报风险比下的胜率,而不是相反。这个逻辑关系一定要搞清楚。

当然,如果再考虑到提前止损、提前止盈等因素,就更加的错综复杂,使得交易系统的期望值的计算难上加难。在后面的高级技巧中,我们会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在第一篇里,我们主要讨论最简单的交易系统模型。

先来看看回报风险比。

回报风险比=预计收益/初始风险R。而R是买入的价格减去你愿意止损的价格再乘以股票数量,也就是每笔交易你愿意承受的初始风险。这里的R衡量的是绝对亏损数值。

但我们关心的是预计收益相对于初始风险R的比率。现在我们改变一下计量的方式,把R当做一个标准的单位,我们称为一个单位的风险,就是1R。这样的话,预计收益我们就可以用多少R来表示,从而建立了统一的衡量标准。

那么预计收益或者实际收益都可以简单的表示为R的倍数,而不用关注其绝对值,我们称之为R乘数。

一笔交易进行前,要有多少的回报,才是适合操作的呢?通常认为,至少要达到3R才值得进行一笔操作。主要是考虑到成功率可能在50%以下,以及交易成本的问题,否则期望值不一定为正。

再来看看胜率。

有时胜率很高,但在回报风险比较低的情况下,期望值甚至为负。

例4.1.。你的止损点设在4%,但你每次赚1%就退出。回报风险比是0.25.。你有很高的成功率,比如75%。你会赚钱吗?

计算一下期望值:0.25R*75%-R*25%=-0.0625R。是负值,还是亏钱的。你的系统不具备优势。

而且,你的准确度不一定能够这么高,甚至不一定能超过50%。这不是开玩笑。你觉得自己的准确度一定高于50%,甚至80%,90%。那是你没有真正理解准确度的含义。准确度要建立在有止损点的基础上。很多时候,你买入后,涨了,还没到目标价位又跌回来,甚至直接止损。还有的情况直接跌到止损位,你止损后,又迅速上涨。但你已经止损了。加上这些因素,准确度很难高于50%,尤其是为了提高回报风险比而把止损位定在比较靠近买入价的位置。

我个人的看法:准确度能够控制在50%甚至略低一点是比较实际的。重要的是提高单笔交易的盈利能力。每笔交易的预计R乘数至少要达到3才是一笔值得出手的交易。

简单测算一下:如果盈利赚取3R,如果亏损损失1R.盈利的比率50%,那么期望值是:3R*50%-1R*50%=R.意味着每笔交易平均下来你可以获利R。

假如总资金100万,单笔交易金额为25万,止损位设为4%。即每笔交易设定的初始损失为本金的1%,也就是R=10000,平均每周操作两次。一月操作8次。那你一个月的操作可以获得收益是总资金的8%,年化收益可以达到100%以上。不错的收益吧。

实际上,你动用的仓位很可能只是半仓,每次操作两只股票。而且你知道,每只股票再怎么亏损也只是亏损总资金的1%,就是1万元。睡觉都睡的踏实。

不要追求过高的准确度指标。重点放在提高单笔操作的盈利性上。这就是这个系统的魅力所在。

最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注意,它隐含在期望值当中,很多人却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到。

要想充分的利用一个正期望值的系统并实现理论上的收益,你就必须做到每次下的赌注相同。试想一下,在摸球的例子中,第一次你赌10元,结果你输了10元,第二次你赌1元,却赢了,结果只赢了1元。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你有一个正期望值的系统,也无法保证你实现盈利。

所以一个盈利的系统需要具备三个要素:

1、正期望值;

2、资金管理,从而避免破产风险;

3、等额的下注,从而充分的利用期望值。

就交易系统而言,你每笔交易所下的赌注就是初始风险R。因此,这里就自然的引出了后面的单笔交易初始仓位确定的概念,也就是将每一笔交易的初始风险R进行统一,使之全部相等,比如都等于总资金的1%。只有这样,交易系统的概率优势才能尽情的发挥。


5章: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就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使得交易可以进行到一定次数,避免在此之前自己就已经破产。

资金管理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

1、确定每一笔交易的初始仓位,也叫做单笔交易初始仓位确定;

2、确定总仓位。

前者试图控制每一笔交易的初始风险。而当你同时进行几笔交易时,就需要后者来控制整体的风险。

总之,资金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控制风险。

一、我们先来看看单笔交易初始仓位确定。

就像赌博,如何规划每次的赌注很重要。比如你有100元,每次用50元来赌,只需要连续输两次,你就赔光了。每次10元来赌,赔光概率就比较低了。

所以设计一个每次你最多赔多少的策略是很重要的。

比如,你总资金是100万,你每次允许自己赔1万,就是说你每次允许自己赔掉的金额是总资金的1%。这通常是一个比较稳妥的策略。意味着你连输100次才会赔光。概率是非常小的,尤其是你具备一定优势的情况下。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0.5%,或者2%。通常最高不要超过2%,最低也不要低于0.5%。过高会由于严重的突发事件导致过大损失,过低会导致你需要大量的机会才能充分利用资金。

前面说过,你每次交易承担的风险就是买入价格减去止损价然后乘以买入股票数量。这就是每笔交易的初始风险R。如果你允许A股票从10元跌到9.5元,那你可以买多少A呢?10000/(10-9.5)=20000股。市值是20000*10=20万,占用总资金的仓位是20%。

这就是单笔交易初始仓位确定的全过程。我们总结一下:

1、确定你每次交易愿意承受的最大损失占总资金的百分比,本例中是1%。

2、确定目标股票的止损点,

3、确定你可以买入多少数量的股票A。

经过这样的设计后,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你现在持有2万股的A股票,成本价10元,如果跌到9.5元你就执行止损,损失是10000元,此时,你的损失占总资金的1%。一切都很清晰。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注意,就是止损点的确定。假如止损点定在9元,结果会大不同。此时你可以买的股票数量是10000股,总价值是10万元,占总资金的10%。

一定要理解这个逻辑顺序。开始时你并不知道要买入多少股A股票。只有确定了三个步骤中的1和2后,才可以计算出来到底需要买入的数量。这跟通常的交易逻辑完全不同。普通投资者往往是先决定要买多少仓位,然后确定止损点。

希望你能试着去体会这种理念的优势所在。

至于具体的数字是1%还是2%,只是反映了你对风险的态度。小的比例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只是你需要选择更多的股票。

我提供一种针对股票的简单方法,供大家参考。

假如总资金100万,按照1%的初始仓位确定方法操作。我把资金均分为8份,每份12.5万,建立一个头寸单位就买12.5万的股票,也可以分几笔建仓,总之一个头寸单位就是12.5万。

我的止损点非常容易确定,就是8%。大家计算一下,很简单,刚好是总资金的1%。如果我觉得这只股票很好,就再建仓一个单位,就意味着我持有25万的该股票。这时止损位就会自动变为:4%。或者把这两个单位视为独立的交易,分别按照各自的买入价格的8%作为止损位,分别操作。

越小的止损百分比,意味着更大的回报风险比也就是R乘数。要真正在交易中赚取高的回报,必须要捕捉到更高的R乘数。

二、至于总体仓位的确定,解决的是系统性风险的问题。

就算你对每笔交易的初始损失严格控制在1%,如果你同时操作4笔交易的话,理论上你就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损失达到总资金的4%。这也是很要命的。因此,除了单笔交易的初始仓位控制,总体仓位也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标准。如果整体仓位已经达到了上限,那么即使有不错的交易机会,也不能再交易,或者把已经持有的股票卖掉,然后才可以捕捉新的机会。

关于整体仓位的问题,后面我们再详细谈。这里就不再赘述。

我们尝试着根据股市的特点,把单笔交易初始仓位确定和总仓位确定二者结合在一起,构建一个简单的资金管理框架。这个框架非常简单,只是为了说明的需要。真的用于实战,需要做更多的细化工作,后面会详细谈。

中国股市的特点如下:

1、中国的A股数量已经超过2000只,每只股票都是一个交易对象,因此,必须要进行选股。

2、股市具有明确的分层结构。第一层次是指数,我们以上证指数为例,代表着整个市场的平均的波动状况;然后是各种板块指数,代表同一个板块的整体波动状况;然后才是个股,代表自己的波动。在抓住任何一次交易机会前,适当的参考上一个层级的波动状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炒股要看大势。

3、随着股票数量的增加,大势和个股的不同步现象越来越多。很多时候,大盘指数狂跌,但个股猛涨;大盘在涨,有的个股却进入漫漫下跌通道。

4、市场波动通常分为三种状态: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和横向波动。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都是趋势,只是前者适于做多,后者适于做空。中国A股市场无法做空,我们在下降趋势时只好放弃,不进行操作。横向波动意味着有波段操作的机会。属于可以操作的阶段。

根据上述特点,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框架。假定:

1、对于个股,我们只做处于上升趋势的股票。下降趋势和横盘整理都不考虑。

2、对于大盘,我们三种情况都考虑。

根据上述二者的不同组合,我们来确定:

1、单笔交易初始仓位确定;

2、总仓位控制。

一个简单的方案如下:

1、大盘上升趋势,且个股上升趋势:此时处于最佳状态,我们可以把单笔交易初始风险定为总资金的2%,即R=2%,同时总仓位没有限制,可以满仓。

2、大盘横盘整理,且个股上升趋势:此时处于较佳状态,我们可以令R=1%或者2%,总仓位可以限定不超过75%。

3、大盘下降趋势,而个股上升趋势;此时风险较大,可以令R=0.5%,同时总仓位不超过25%。

以上就是一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简单策略。符合交易系统原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当然只是为了说明的需要,因此相当的简单。在后面我们会详细的探讨这方面的内容。

交易系统不是死板的。死板的是你的心灵。

任何真正有效的方法,都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最后,再次强调下等额下注的问题。

单笔交易的初始仓位确定使得每笔交易的初始风险能够完全相同(比如都等于总资金的1%),而不必管你买的是什么股票,买入的数量是多少。这本质上就是等额下注,而这正是交易系统能够顺利实现其期望值的必要条件。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把交易行为抽丝剥茧,用最简单、最纯粹的方式描述交易,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建立起完整的分析体系。如果每笔交易都是独特的个体,都采用不同的标准,就会使得分析变得异常困难。

但现在我们通过单笔交易的初始仓位控制,使得不管你买的是什么股票,买入多少,何时买入,就该笔交易的风险而言,全部可以表示成总资金的一个相同的百分比,其他的特征都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再加上下一章我们谈到的R乘数,使得每一笔交易的收益,无论是预计收益还是实际收益,都可以表示成初始风险的R乘数,那至此,所有的交易的个性都不复存在,交易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完全复制的行为。

这就是交易的数理化。


6章:R乘数

R乘数是个非常容易让人产生混乱的概念。

我们来一步步理顺。

首先R指的是交易者每笔交易愿意承担的初始风险,也就是买入价减去止损位再乘以买入的数量。当结合单笔交易的初始仓位确定后(以1%为例),这个R始终等于总资金的1%,也可以表示成R=1%。这相当于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标准。

衡量一笔交易是否操作的重要指标是回报风险比,就是预计收益与R的比值。反过来说就是预计收益要达到多少R.。在前面谈到至少要3R才值得进行一笔交易,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R乘数就是R的倍数,指的是收益不再考虑其绝对值,而是跟初始风险的比率。

在摸球的例子中,摸到红球,赢5元,摸到白球输10元,R乘数是0.5。

买入股票A的例子中,买入价10元,止损位9.5,预计收益11元。R乘数=(11-10)/(10-9.5)=2.

大家有没有发现问题?

摸球的输赢结果是事先就确定好的,也就是已知的。但股票A中,收益只是预计收益。这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R乘数分为预计的R乘数和实际的R乘数。

预计的R乘数用来判断一笔交易值不值得进行操作;实际的R乘数指的是一笔交易完成后的真实的结果。

在完全机械化的交易系统中,如唐奇安通道系统,一切都是机械化的,不需要人为做出判断,入市信号和退出信号都是可以客观衡量的,因此,入市的时候,不需要考虑预计收益的问题。但该系统隐含的假设是:一旦趋势成立,那将是一个很大,比如20R的回报。这个系统的实质就是牺牲成功率(准确率通常在40%以下),但博取少数几笔较大的R回报。

这个系统的R乘数往往是通过历史数据检验来测算的,因为全部是客观的,可以计算机直接进行模拟。模拟的结果就是该系统预计的期望值,及每笔交易构成的所有R乘数的分布。这个历史测试的结果可以指导交易者进行交易,但实际的成果不一定跟历史测试吻合。只是起到指导意义。

但另外一些不完全机械化的系统中,交易者需要做出一定的判断,决定是否入场,或者是否退出。因此,这样的系统无法进行历史数据测试,因此也无法得出历史模拟的期望值及所有R乘数的分布。系统实际的效果如何,必须依靠实际的交易来检测。在此之前,你无法得知。所以预计的R乘数是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实际上,R乘数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度量衡,让投资者很容易、很方便的比较每笔交易可能及实际产生的结果,并计算整个系统的综合效果。尤其是跟单笔交易的初始仓位确定结合在一起,威力无穷。

R乘数是交易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每笔交易最终都会用一个R乘数来代表,可以是正值(代表盈利),也可以是负值(代表亏损)。当然,一笔交易的实际亏损可以大于或者小于或者等于1R;一笔交易产生的盈利也可以大于、小于或者等于预计收益,具体都取决于我们的退出策略。后面会详谈。

一个交易系统,实质上就是一系列的交易构成。而每笔交易都可以表示成一个R乘数(这里指实际R乘数),所以,从本质上讲,交易系统就是一系列的R乘数的分布。这就是交易系统最形象的描述和本质。

范.萨普在《通往财务自由之路》中分析了R乘数。但是他的论述是比较简单的。因为他讲的一切都是指的交易系统产生的实际的R乘数。

为什么会这样?

是因为他所谈的交易系统基本都是机械化交易系统,基本都是可以用历史数据进行检测的;即使不能检测的,他也是强调用实际的小额交易来测算一定交易次数产生的实际R乘数。这些历史检测的结果或者实际小额测试的结果,就成为R乘数的分布。

机械性交易系统就是系统中的所有环节都是可以确定的,不需要个人的判断。比如,使用均线,10日ATR,历史新高等,这些无需个人判断,都是明确的,可以客观衡量的,因此也可以直接用计算机进行历史数据检测得出实际的R乘数。

而自主式交易系统则不同。交易系统中,只要有一个变量是需要个人判断的,那这个交易系统就是自主式交易系统。如支撑阻力位,如趋势线。每个人对支撑阻力的看法会不同,对趋势线的画法也未必一样。因此,自主式交易系统无法进行历史数据检测。只能通过实际的交易来得出实际的R乘数。

因此,在机械性交易系统中,预计的R乘数是没有意义的。你进行任何一笔交易,都是按照程序进行,我们不需要考虑预计的R乘数是多少。我们唯一能做的是通过历史数据检测或者小额实际测试得出系统的实际R乘数分布,进而判断该系统的效果如何,要不要采用。

但在自主式交易系统中,因为流程不是全自动的,需要个人的判断,因此,以什么作为决策的依据就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

交易系统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正的期望值。而由于准确度的大幅提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每笔交易前需要较高的预计R乘数就成为很自然的选择。

那究竟什么才是预计的R乘数?很多人恐怕不明白。以为随便指着个高点就可以测算预计R乘数。这是种十分错误的认识。

预计R乘数的确立标准如下:

1、预计盈利目标实现的周期要跟你操作系统的周期相匹配。如果你的交易系统是个中短期的交易系统,那就不要制定一个你觉得1年的时间才可以实现的目标。

2、可以合理的推测,该目标位是可以实现的。

3、要充分考虑到重大压力位。如历史密集成交区,下行的趋势线,向下拐头的60日线等。你的目标位尽量不要在这些重大压力位之上。因为要实现目标利润,必须先突破这些压力位。对你来说,把目标定在这些压力位下面一点点要实际的多。

当你考虑到以上几个因素后,再来看你的预计R乘数,就会具备较高的实战意义。否则,随意的确定预计目标,带来的结果就是不停的止损。


7章:交易系统的框架

是时候来总结下,一个成功的交易系统,到底应该包括哪些要素了。

我认为,交易系统的要素应该分为两类:

第一类叫做结构要素,指的是交易系统的基本构成部分,用来描述交易系统的基本框架。这是任何一个交易系统都必备的内容。只要具备这些要素,就可以构建一个基础的、简化的、完整的交易系统。

结构要素通常描述的是一个交易系统的结果,是对交易系统静态的描述。你可以根据这个结果对这个交易系统进行分析、评价。

如果把交易系统比作一个人的话,结构要素就像是人的骨架。有了它,就有了人的形状,但没有血肉,就不能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第二类叫做策略要素,指的是在交易系统执行的过程中涉及的要素。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选择,用或者不用,用什么样的方式。这类要素通常跟技术分析相关,往往需要通过技术的手段来不断的测试、修改,完善。

策略要素是对交易系统动态的描述,是通过交易进行的过程来描述交易系统。它所要揭示的是交易系统出现静态结果的原因。

策略要素,就好比是人的血肉。骨架和血肉结合在一起,才能够组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先来看看结构要素。

结构要素至少应该包括以下5个要素:

1、资本规模,就是你可以操作的总资金;

2、确定单笔交易的初始风险R占总资金的比例;

3、期望值;

4、交易频率;

5、交易成本;

1、你的资本规模决定了你能够进行多少操作。规模太小,你的初始仓位确定无法正常进行,单笔交易的风险会过大,从而使得整个系统设计的基本理念失效;规模太大,使得你必须寻找更多的机会,才能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不至于过低,大部分时间处于轻仓的状况下。

就股票而言,你的规模最少要有2万元就可以操作。2万分为4份,每份5000元,意味着10元的股票可以一个单位买入5手。15元的股票可以一个单位买入3手,可以进行基本的操作。

如果规模超过5亿,就不是很理想了。可能会被迫增加持股的数量。这样就需要寻找更多的机会来分散风险,同时很容易每笔股票持仓过大,进出会不方便以及影响主力的操作。

我个人觉得,一个合理的规模应该是3亿以内比较合适。可以进行恰当的分解,同时不会影响到资金进出。操作起来游刃有余。

2、确定单笔交易的初始风险R占总资金的比例,是为了控制每笔交易的初始风险,这对于交易系统的稳健性至关重要,同时也起到了等额下注的作用,使得系统的期望值能够顺利实现。

3、期望值为正值是一个交易系统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否则这个系统就失去了价值。

期望值由两部分决定:准确度和R乘数。具体参照前面的内容,这里不再详细阐述。

这里简单谈下准确度的陷阱。

准确度就是指你建立一个头寸后,走势与你头寸的方向相同的情况占总交易次数的比例。举例,你在10元买入A股票100股,然后它涨到11元。你就可以说自己是准确的。

这里有几个问题。

假如你买入时10元,涨到10.2元,然后跌到9.5元然后再涨到11元。这个过程怎么来判断你准确有否?

因此准确度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止损位,二是获利退出。

买入后马上涨,很好,恭喜你,但只要你没有卖出,就不算准确。

如果跌了,无论到了什么位置你都不止损,那你肯定有机会翻本,当然也可能赔掉底裤。

如果你设定很宽的止损点,比如,50%,当然不容易止损,但很宽的止损点会使得初始风险R很高,从而大幅降低回报风险比,最终回报很低甚至是亏损。

即使涨了很多,如果你没有按照策略退出,那它还可能跌回来,甚至跌到止损位。怎么能说你是准确的。

很多人说自己准确度高的时候,只是用股票到达的最高点来衡量,如上例中的11元,随后股票下跌,可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同时即使短期亏损,也不止损,哪怕是跌破他的止损点,因为他觉得还会涨回来,因为他有信心。如果是这样,止损点还有什么意义呢?或者为了提高准确度,把止损点设的很低,这样就不容易止损,等涨上去后,略有盈余甚至打平就赶紧卖出,然后说自己准确性高。这就是准确度陷阱。

胜率应该是建立在确定R乘数的基础上,而不是相反。没有确定的R乘数,就无所谓胜率。

4、交易频率就是指的系统要能够提供足够的交易机会,使得系统能够达到实现期望值所必须的规模要求。

一个好的交易系统,必须要有一个较高的正的期望值。但这就是全部吗?

显然不是。我们比较下面两个交易系统。A系统期望值是0.5R,B系统的期望值是1R.。R这里等于1%。

B比A好吗?假设A系统每个月能交易20次,而B系统每月却只能找到符合条件的5次交易机会。计算一下两个系统在一个月内的总回报:

A:0.5R*20=10R

B:1R*5=5R

A系统优于B系统。

因此考察一个交易系统的优劣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系统能够提供的交易机会。次数越多,越容易达到系统实现预期收益需要的规模,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提供很少交易机会的系统,不是好的系统。

交易系统能够提供的交易机会的多少,显然受到设计系统时交易者设定要素的多少的影响。

为了提高所谓的准确度,而大幅减少系统的交易机会,从长远来看,是个得不偿失的选择。放宽一些条件,得到更多的交易机会,这样,才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按照系统的期望值自发的、迅速的产生收益。

这里要强调一点,所谓更多的交易机会,不等于频繁操作。这是大忌。

更多的交易机会,是建立在交易系统的框架下,是建立在期望值为正的基础上。如果你的操作从开始就无法确定期望值,或者期望值为负,就一味的频繁操作,最终的结局只有亏损。但是如果你的交易系统已经证明了正的期望值,在这个基础上,适当的增加交易频率,就会起到增加系统整体的收益及增强系统的稳定性的作用。这里的细微之处,希望你能够细细体会。

5、交易成本会增加损失,减少收益,从而降低R乘数。这一点要适当考虑。

具备了以上五个要素,就拥有了一个初步完整的交易系统。

二、我们再来看看策略要素。

策略要素是动态要素,是交易系统的原因,能够影响到交易系统最终的结果。而且策略要素不全部是必须的,你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采用或者不采用,及采用什么样的具体方式。

一个交易系统最终的效果如何,就是对这些策略要素不断尝试、修改、测试的过程。

策略要素主要包括以下6个要素:

1、确定每一笔交易止损位的策略;

2、入市策略(包括价格和数量)

3、加码策略(包括价格和数量);

4、减仓策略(包括价格和数量);

5、退出策略(包括价格和数量);

6、确定总仓位的策略;

本书的第一篇,主要谈的就是结构要素,简单的描述什么是交易系统,它的原理是什么,及如何评判一个交易系统的优劣。

在第二篇里,我们将重点放在策略要素上。由于策略要素多多少少都会跟技术分析相关,因此,我们会对技术分析进行一个详细的整理和归纳,然后再应用于具体的策略要素中。

交易系统的结构要素很容易理解,但策略要素却具备相当的难度。而且,对于策略要素的理解和实践,不同的交易者有不同的偏好和习惯。没有哪种方法是最好的,只要你真正的理解了交易系统的原理,那就试着设计自己适合或者喜欢的交易系统吧。


8章:交易系统的分类

交易系统主要有两种重要的分类方法。

第一种分类:趋势跟踪型和波段操作型交易系统。

1、趋势跟踪型交易系统。这种交易系统的要点如其名,跟踪趋势,抓住大的趋势性机会。

它的主要特点:

1、成功率低。往往低于40%。有的甚至低于25%。

东南股圣论交易系统(终结篇)_上方投资 微交易系统牛匠在线

2、最大的收益往往来自少数几笔趋势性交易,这些交易能够达到20R以上的收益水平。

3、完全机械性操作。不需要人为判断入市点和退出点。

4、有可能连续出现亏损,从而使得账户出现较大亏损。

它是典型的牺牲交易准确度,来捕捉少数的高额收益机会的交易系统。正因为一年中真正的趋势性交易机会较少,所以不能有任何疏忽,必须充分把握任何一笔符合交易信号的机会,哪怕最终的结果是一次次的失败。

举例说明吧。

最有名的是海龟交易法则中使用的唐奇安通道系统。

1、所有流动性强的商品、外汇等期货市场都是目标市场。必须要在尽量多的市场中寻找机会。

2、价格突破55日的最高价就做多,突破55日最低价就做空。

3、初始止损位设在2倍的ATR,即平均真实波动幅度的水平。

4、出现有利方向移动后,自动启用跟踪退出策略,即20日的最低价。

这个系统取得巨大成功。其实一点都不神秘。跟技术分析没有一点关系。

再举一个例子吧。如突破新高买入法,针对中国A股市场。

1、股票突破历史新高1%,当天收盘在历史新高以上,收盘前买入。

2、初始止损位设在3倍的ATR.

3、出现有利移动后,启用跟踪退出策略,低于目前最高价的2倍ATR,或者跌破20日线(看先到达哪个标准,就采用该标准);

这两个系统的规则都非常简单,也不牵涉到任何技术分析技巧,纯粹就是为了捕捉大的趋势性变化。虽然成功率很低,要承受很多次的失败,但少数几次盈利就可以完全弥补这些损失。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充分的捕捉每一次的趋势性机会,你必须严格按照系统的指示操作,不能认为某笔交易可能性较低就拒绝交易。可能恰恰就是这笔交易产生了趋势性的突破,而你却放弃了,从而以前的很多笔失败的交易也就没人买单了。

2、波段操作交易系统。

这种系统的基本理念就是认为市场处于横盘整理阶段,没有大的趋势性机会,只有一定的波段交易机会。比如股票的一个波段涨幅一般不超过20%,就会回落,然后在底部企稳,再次上涨。

很明显,如果市场处于这样的情况,你采用的却是趋势性交易系统,就只能是悲剧了。你会一次次被市场戏弄,因为全都是假突破。

在这样的环境里,你就需要用到波段操作的交易系统,充分捕捉波段交易带来的普通盈利,但却是机会更多的交易机会。

这个交易系统就要用到许多判断波段顶底的工具,主要是技术分析的范畴。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可以根据布林线的上轨和下轨作为波段的基准,制定策略。具体就不再详述了。

总结:

1、交易系统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否。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类型的系统的效果大为不同。

2、如果你对某个市场较为熟悉,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市场所处的状态,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使用的交易系统。就是同样的交易系统,某一个系统要素的改变,也会对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如退出策略,如果你选择的很紧密,就会很容易止盈退出。这会保护你的利润,但可能会让你错过一个本来是很大的盈利机会。

3、如果你交易的市场很多,也没有很深入的研究,就最好不要盲目的更换交易系统。通过更多的市场,寻找更多的机会,有助于你分散风险,平滑最终的收益曲线。

4、就股票市场而言,如果你对某些股票很熟悉,那也可以对不同的股票选择不同的交易系统。比如A股票现在要突破新高,而且你觉得很可能是真的突破,就使用趋势跟踪系统,制定较为宽松的止损和退出标准,尽量捕捉这一段趋势。如果B股票就是处于盘整阶段,没有趋势性机会,你就可以采用波段操作系统,捕捉这一小段的利润机会。

第二种分类:机械式交易系统和自主式交易系统。

在机械式交易系统中,交易者无需做出任何判断,所有的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出现信号就买入,到达止损标准就退出,如果产生盈利,自动转为止盈退出策略,符合时止盈卖出。

而交易中只要有一个需要主观判断的要素,那就是自主式交易系统。

大多数成功的交易系统,都是机械交易系统。这点毋庸置疑。因为它的优点实在是太明显了。但很多人就是无法接受。为什么呢?这样好像人与人就没差别了,你的专业知识就没用武之地了,甚至你连吹嘘的本钱都没有了,更不用说某些好为人师者。能不痛恨这种系统吗?呵呵。

实际上,这是天大的误解。

除了操作简单,无需个人判断,机械式交易系统还有以下特点:

1、系统的信号都是可以客观衡量的,因此可以进行历史数据检测。通过比如过去10年的历史数据,看看如果按照这个系统运行,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如果结果很理想,自然就会给使用者信心。有信心就能够更加坚持系统,尤其是遇到重大持续亏损时。信心对交易者是非常重要的。

2、交易的最大问题就是心理问题。很多带来亏损的交易都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比如我们常说的恐惧,贪婪,希望等等。机械性交易系统是迫使交易者遵守规则,不受各种错误情绪影响的重要工具。

借用佛教的说法,人生之五惑,贪嗔痴慢疑,如何去除五惑,要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这里的机械性交易系统就相当于戒。你定力不够,那它可以帮助你抵御诱惑,从而达到定的境界。

那自主式交易系统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前面提到过,每笔交易都会产生一个R乘数(这里指的是真实的R乘数,不是预计的),而交易系统,本质上就是一系列交易形成的R乘数的分布。

所以对任何一个交易系统,你都可以去想象,这个系统会产生什么样的R乘数的分布。是盈利的次数多,还是亏损的次数多?系统大部分的利润来源是少数几笔收益非常高的交易(如20R以上)带来的,还是平均在很多笔2R-5R的交易?亏损的交易超过1R的笔数多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市场的大幅突然变动,还是由于自己对止损抱着幻想?等等。

如果你用这个角度看待交易系统,就会从另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交易。

我认为,以下三个因素,决定了你是采用机械性还是自主式交易系统。

1、系统的收益来源是少数几笔收益非常高的交易,还是平均分布在很多笔收益中等的交易。

2、市场能够提供的交易机会的多少。

3、你对市场的熟悉程度。

你的系统主要收益越依赖于少数几笔交易,那你越不能冒失去这些机会的风险,因此采用机械性交易系统就更好。如果市场提供的交易机会越少,那采用机械性交易系统就更合适;如果你广泛涉猎很多市场,而对这些市场都没有深入研究,那采用机械性交易系统就更好。

反之,如果你的主要收益平均分布在很多笔中等收益水平的交易中,而且市场提供的机会很多,同时你对某个市场非常熟悉,那采用自主式交易系统就会更好。因为如果错过某次机会,不会对你的收益产生致命影响,同时市场不断的提供新的机会,而且你可以远超平均水平的把握更好的时机,自然,自主性操作系统就是更理想的选择。

结合上一部分谈到的趋势性交易系统和波段操作交易系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趋势性交易系统更适于采用机械性模式,而波段操作交易系统,更适合采用自主式模式。

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其实就像上面谈到的由戒生定,还有一步没有走完,那就是由定生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真正重要的是彻底的理解交易系统背后的理念。吃透了这个,戒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佛教也强调,到达慧的境界,不一定非要由戒生定。慧根好,灵性足的,可以直接由定生慧。


9章:一个简单的交易系统模型

简单的回顾下前面的内容,重新梳理一番。

我们从赌博和摸球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要实现持续稳定的盈利,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正的期望值;

2、进行足够的次数,规避破产风险;

3、等额下注,从而顺利的实现期望值。

正的期望值由R乘数和准确度决定。二者的关系是先确定R乘数,然后才能得出在这个R乘数下的准确度。这个逻辑关系要认识清楚。

为了能够进行足够的次数,规避破产风险,因此需要确定单笔交易的初始仓位,使得每笔交易的初始风险都控制在总资金的一定比例以内。这就是单笔交易的初始仓位确定。同时要适当考虑总仓位,从总体上控制交易风险。

等额下注,因此我们把每笔交易的初始风险都设计为相等的一个数字,用总资金的百分比统一表示。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就会发现,一个交易系统,实质上可以描述成一系列R乘数的分布。

以上就是一个交易系统的最简单、最全面的描述。

但是我们要看到,上面的论述很简洁,很清晰,但不够丰富。在交易的实践中,情况会更为复杂,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打破这种简洁和清晰,试着容纳进更多的可能性,从而使得交易系统有更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这些是后面第二篇和第三篇要干的事。

这里呢,我们就来讨论一个最简单的交易系统的模型,来看看一个交易系统在实战中是如何运作的。任何复杂的东西都要从最简单的情况出发,不断加入更多的变量。但往往最简单的,最容易说明问题的本质。

我们做出如下假定:

1、本金100万;

2、R=1%,也就是每笔交易的初始损失限定在总资金的1%,也就是1万。

3、总仓位无限制,可以满仓,也可以空仓;

4、初始止损位设定在4%。这里不考虑支撑阻力等技术因素,为了便于讨论和分析。因此一次交易用的仓位是总资金的25%,也就是25万。

5、预计R乘数为3,也就是预计收益在12%。

6、交易采用简单的规则:要么到止损位止损(亏损4%),要么到止盈位止盈清仓(盈利12%),中间的情况不予考虑,也不存在加码、减码行为。这样,一笔交易结束,如果盈利,实现的收益就是3R,也即是总资金的3%,如果亏损,出现的损失就是1R,也就是总资金的1%。很容易计算。

7、交易次数定为每月8次。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实现的合理的次数。当然这是平均而言。有时行情较好时,交易次数会超过,有时行情不理想,就会采取空仓。所谓一次交易,是指的25万的交易机会。因此,如果你建仓50%,也就是意味着实现了2次交易机会。如果你满仓操作,也就是意味着同时进行4笔交易。很多人对交易次数有误解,特此解释。

有了上面的假定,那考核一个交易系统的盈利状况如何,其实就决定于一个要素:准确度。

在其他条件都确定的情况下,准确度是由入市信号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所使用的入市信号较为有效,就可以实现比较高的准确度,否则,就会有较差的准确度。

我们来看第一种情况:假如你的交易系统的入市信号能够实现的准确度33%。也就是每3笔交易,盈利1笔,亏损2笔。这是一个基本合格的交易者应该实现的准确度。

系统期望值是:3R*33%-1R*67%=0.33R=0.33%

每月实现的收益是:0.33%*8=2.7%

每年实现的收益是:2.7%*12=32%(这里暂时不考虑复利)

第二种情况:假如你的交易系统的入市信号能够实现的准确度是50%,也就是每2笔交易,盈利1笔,亏损1笔。

系统期望值是:3R*50%-1R*50%=1R=1%

每月实现的收益是:1%*8=8%

每年实现的收益是:8%*12=96%(这里暂时不考虑复利)

第三种情况:假如你的交易系统的入市信号能够实现的准确度只有25%,也就是每4笔交易,盈利1笔,亏损3笔。

系统期望值是:3R*25%-1R*75%=0

也就是说,即使在预计R乘数为3的情况下,如果你的胜率低于25%的水平,那么该交易系统的期望值也是负值。这个系统也是无效的。要想改进这个系统,要么提高交易信号的质量,要么继续提高R乘数。

你现在可以感受这个体系的威力了吧。一切都非常清晰,非常简单,只需通过简单计算,就可以知道系统的效果如何。如果加以改进,也很快可以评估改进的效果。

为了说明R乘数的重要性,我们重新进行一下测算。

前面的其他假定都不变,只是把R乘数改为2。

我们来看第一种情况:假如你的交易系统的入市信号能够实现的准确度33%。也就是每3笔交易,盈利1笔,亏损2笔。这是一个基本合格的交易者应该实现的准确度。

系统期望值是:2R*33%-1R*67%<0

当把R乘数从3降到2时,即使你还是33%的准确度,此时交易系统的期望值却为负值了。

第二种情况:假如你的交易系统的入市信号能够实现的准确度是50%,也就是每2笔交易,盈利1笔,亏损1笔。

系统期望值是:2R*50%-1R*50%=0.5R=0.5%

每月实现的收益是:0.5%*8=4%

每年实现的收益是:4%*12=48%(这里暂时不考虑复利)

此时跟R乘数为3时的情况相比,收益率降低了50%。

所以,大家可以直观的感受和理解,为何每笔交易的R乘数要达到一定的数值了。通常我们定为3,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的准确度只有33%却仍然可以实现盈利。而在R乘数降到2时,33%的准确度却要亏钱了。

上面谈到的是一个简单的交易系统的模型,通过很多的假设条件,可以很清晰、简洁的说明交易系统的基本原理。直观的数据往往更容易让人理解问题的本质。

但是一定要记住,上述模型只是一个理想化的模拟,很多实战中的因素都忽略了。

比如,如果没有到止损位,我就根据其他的标准提前止损了,那如何判断这笔交易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再比如,如果到了预计盈利位,我没有清仓,而是继续持有,直到出现止盈信号。那如何判断这笔交易的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再有,如果出现了盈利,我采用的是加码的策略,而不是简单的维持单笔交易的仓位不变,那R乘数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呵呵,太多情况了。

就在你刚刚好像发现了交易的真相、真理,貌似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时,刚准备欢呼雀跃之际,我很不识趣的马上给了你当头一棒。

先不要急着崩溃,在下一篇里,请继续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探索如何将这些实战中的复杂情况融合到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坚固的交易系统平台之上。

一个真正有效的交易系统,应该能够融合更多的因素,适应更多的情况,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让我们一起前行。


10章:交易的逻辑

交易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如果无法弄清楚这个问题,所有的技术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交易中究竟有没有确定性?

所谓确定性,就是指在某种形态,或者说具备了某几个条件的情况下,价格就一定会涨或者跌,或者能够确定涨跌的幅度。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找到哪怕是一种确定性。如果你找到了,那恭喜你,因为就凭这一个确定性,就可以获得难以想象的财富。

既然无法找到这种确定性,那实现持续稳定盈利的方法就是利用概率。

因为没有确定性的形态,所以每次的交易结果都具有不确定性,那怎么才能持续盈利啊?最为合理的方式就是在概率上下功夫。

有一个道理我再强调一下:再高的概率也不是确定性。

我举个简单例子。

你做游戏,一共一副扑克牌,54张,规则是你抽到大王你就输,抽到其他你都赢。

你赢的概率是53/54,很高了吧。

你有100元,赢了对方付你赌注的10倍,输了你赔掉你的赌注。

回报风险比也够高了吧,10倍。

所有的一切都有利于你。

那你这次下注所有的100元。结局呢,你可能就那么背,输的身无分文,一次全部输光。

所以确定性就是确定性,高概率就是高概率。二者的方法完全不同。

因为在确定性的情况下,所有的资金管理策略、止损策略、加码策略等等的一切,都成为多余的东西,都没用了。

但是只要存在不确定性,哪怕是概率很小的不确定性,你就需要制定相关的策略。

比如上面的游戏,你就要考虑每次只拿出总本金的一部分作为赌注,而不是一次赌全部。

这是交易的本质。

如果这个都无法认同,我们谈的一切的一切都失去了基础。

交易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沿着一个逻辑,一步步的走出来的。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如果大家都认同,实现盈利的方法要利用概率,那两个要素就很关键:

第一是胜率;

第二是单笔交易盈利的程度。

第一,你赢的次数多,当然容易获利,因为无法找到一定赢的方法,所以要找到尽量赢的多的方法。

第二,就算你赢的次数比亏损的多,但赢的是小头,一输就输个大的,最后还不一定会盈利。

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就出现了回报风险比的概念。

有的人说,我不管那么多,每次买了,只要赢就好。

好的,那你有可能某一次亏的吐血。

有过这样经历的人应该不少吧。

哪怕赢了很多次,都不够这一次亏的,所以老股民都学精了,当情况不妙时,亏了也要出。这就是止损的雏形。

当然这个止损是原始的止损,是没有建立在交易系统框架中的止损,凭的只是多年的交易经验。

逐渐的,你就会发现,在每一笔交易前就设好止损位远比出了问题再被迫斩仓要好的多。

设好止损位后,也比较容易判断一笔交易的质量。

比如你承担了5%的风险,却只赚到2%的利润,你觉得这笔交易如何?

在没有止损位的情况下,赚到2%你知足了。但当你明白,你的这笔2%的利润是冒着5%的风险获得的,你的观点就发生改变了。

这就是回报风险比的起源。

所以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你就会重新审视每一笔交易。

以前的很多交易,现在来看,都有点不太靠谱。

呵呵,这就是你的进步了。

所以结论就是:赚了钱的交易未必是好交易。

我们重新梳理一下:

因为不确定性,所以每次下注的时候不能总是满仓操作,我们需要一些仓位配置的技巧。这个就是资金管理的起源。

有效的资金管理可以让我们更加从容的面对市场的涨跌,以及自己操作的失误可能带来的损失。

因为我们不想每次交易承受过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在每笔交易前都确定止损位,从而控制每笔交易的风险。

因为我们希望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所以我们需要盈利加码的策略,这就是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这个就是交易系统的框架。

有了这个框架,我们再来看很多具体的问题。

到现在为止,我从交易的本质不确定性出发,一步步延伸开来,逐步建立起了一个逻辑框架。

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适合自己的资金管理策略、止损策略、加码策略、止盈退出策略等等,那剩下的还缺什么?

就是如何找到胜率和回报风险比的最佳组合。

在我看来,交易的一切流派,其实试图解决的都是这个问题,包括缠论。

如果你对我的上述逻辑认同,就应该了解,各派的争执,其实就是集中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理解上,但都需要建立在交易系统的框架下。

在这个框架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胜率和回报风险比的最佳组合,就是你应该努力的方向。

我们接着深入的谈谈股票。

什么是股票?一种说法是企业的所有权凭证,这也是价值投资的重要论据之一。

但我认为,股票的数量是决定其是否具有所有权属性的决定性要素。当你持有某公司的股票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如20%以上,能够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一定影响的时候,这时它才具备所谓的所有权属性。否则,用这种视角看待股票是大错特错。

在我眼里,股票就是一个不断延续的价格走势图。时高时低,忽上忽下,貌似全无规律的布朗运动。你买入股票,就是要在这段走势图中的某处,选择一个点位,将现金换成股票,然后,在你认为合适的时机,再将股票换成现金。当然,你可以持有任何你想要持有的时间,只要它不退市。

用简单的视角看待股票是你能够真正理解炒股的终极秘密的关键。

很多人看到股票,会讲出一大堆的关于公司的信息,属于什么行业,什么板块,业绩如何,等等,很多很多。

但在我眼里,每只股票只有两个要素:假如我现在买入它,那么在一定的期限内(这要根据你自己的操作周期而定),它可能会跌多少,可能会涨多少。如此而已。

我们之所以考虑买入某只股票,就是因为我们觉得,买入后,它很可能会涨,并且会有相当的涨幅,即使它可能会有一定的回调,但这个回调的幅度在我们预期的范围内,并且上涨的概率要比较大。否则,这就不是一个合乎逻辑的选择。

如果买入后就很可能会跌,那你为何要买它?或者为何不等等看?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准确的判断最低点,这一切都迎刃而解。可惜的是,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通常的情况是,当你还想等待进一步的低点时,股价已经冲天而起了。因此,炒股需要不断的权衡,不断的决策。

股票没有好坏之分。任何股票都有加速上涨的时候,也都有一泻千里的时候。你需要不断的选择,不断的判断,寻找最好的时机,就像捕食的猎豹,耐心的寻找最适合的机会。

面对复杂的状况,无穷的选择,唯有以不变应万变。

因此,你所进行的每一笔交易,如果对它进行抽象和简化,就发现,我们只需要关注两个要素:

1、你可以接受的回报风险比。

2、实现该回报风险比的胜率。

二者的结合就是一个正期望值的交易系统。

当然,有一些情况会改变这个表面看来几乎完美的分析框架,比如没有达到止损位就提前止损,比如没有实现预定的回报风险比就提前止盈。这个属于对交易系统的比较高级的分析范畴,后面会谈到。

这里需要注意,上述两个要素的顺序。首先是回报风险比,然后才是胜率。这个顺序不能改变。因为没有事先确定的回报风险比,就无所谓胜率。

很多人对这个问题都存在误解,没有理解胜率的真正含义。

股票之于我,正如牛之于庖丁。庖丁眼中,牛不再是牛,而是经络,骨骼,关节。我的眼中,股票也不再是股票,而是回报风险比和胜率组成的二维坐标。而且在不同的时刻,同一只股票的坐标值也在改变。

因此,股票具备了二维的属性。如果加上时间,就是三维空间。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每一个具体时刻,去选择符合二维属性的股票,或者在符合要求的股票里,寻找适合介入的时机。

这就是交易的自然哲学原理。

从此以后,我们就可以沿着一条可以推理,归纳,总结的道路前行了。

恭喜你,你已经正式开始探索炒股秘密的神奇之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8900.html

更多阅读

大内低手李卫当官三部曲终结篇 李卫当官3大内低手

大内低手李卫当官三部曲终结篇,徐峥一人分饰双胞胎,最新古装清宫喜剧,沿袭前两部风格且有新的突破与变化。剧情简介流浪汉赵三发(徐峥),与查案受伤地大内高手李传卫(徐峥),因相貌相似偶然互换了身份。李传卫趁机混入反清组织并被委以重任,

psp·一般向 弹丸论破1含剧透 弹丸论破3绝望篇剧透

系统:查简介说是2.5D建模,调查画面可以半立体移动倒是比点平面图有意思,但也就是这样而已==学院裁判由于有时间限制,加上不停变换游戏模式,倒显得比较刺激,话说那游戏我玩了好几章后才发现闪耀字谜要按顺序打,机关枪三角形也要按在点上……

美人凶猛终结篇 低调做人,高调求爱 低调做人 高调示爱

购买于2012-09-2408:56:32 发表于2012-10-08 04:40:05《美人凶猛》是一篇精彩的复仇重生文。我先后读了两遍,第一遍看情节,第二遍看言情,觉得本书有两大看点,一为莫璃步步惊心的复仇,一为阿圣赤诚纯真的爱情。情节上,莫璃的复仇惊险与精

论语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五篇原文及翻译

【本篇引语】《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

有才者必读:苏轼《贾谊论》及几篇相关文章

苏轼:贾谊论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

声明:《东南股圣论交易系统终结篇 _上方投资 微交易系统牛匠在线》为网友染色的温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