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路向西》看到的香港电影 香港电影一路向西

整个2012年除了出了《寒战》这样中庸后还算符合香港和大陆人口味的电影之外,回想整个香港还真是没拿出一部像样的电影。之前网上吵吵闹闹的说香港出了一部比较不错的片子叫《一路向西》,在一派跟风造势之下抱着复杂的心态决定下载一看。

依旧在硬盘里存了好久,待今天闲来细细观赏之后,两个小时,失望之极。究其根本,《一路向西》其实就是一部三级片,香港做三级的电影人总喜欢用西门庆的事做文章,今天整些女优,明天搞个3D,无论如何都是想赚钱,和三级片谈艺术,其噱头本身就不是以艺术为卖点。不同的社会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大陆从未曾见到的三级片作为一个独立的片种存在于香港电影之中。《一路向西》是三级片中的“小清新”,片子的尺度并不算大,故事讲的也还算明白,一个从小生活在规规矩矩家庭中的男孩的成长历程中的一些经历,说白了是一个男人在道德和欲望之间的挣扎。我不了解男孩子是如何成长的,但想必所有在欲望和道德之间犹豫不定的男人看了这个《一路向西》一定会释然,是男人就一定会走欲望路线的。

其实男人本身做什么都只是一类人的事,有些人自然会觉得做人应该从一而终,有些人却将拈花惹草引以为豪,苦了的只是女人,出门招蜂引蝶被看做荡妇,在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又被斥为傻瓜。Frankle的妈妈不就是这样的女人么?看似Frankle的老爸中规中矩,实则是一个最色情的伪君子,对于色情行当门儿清,男人在外寻欢作乐,女人还蒙在鼓里乐得其所,这算不算是一种愚蠢?好吧,且不说老的,就说说Frankle这个小的,没长大时想着法儿的上小姑娘,长大了又在别人的教唆之下变着法儿的找大姑娘,看着好似不关满脸纯情满脸无辜的Frankle什么事,实则不是他骨子里透着的欲望驱使,一旦这欲望击碎了他老妈一再奉为圣典的道德,找个妓女耍乐一番不就成了驾轻就熟的事了么?《一路向西》宣扬的这种随心所欲的价值观一定在某段时间内不自觉地就成了男人犯错误的挡箭牌。当一部电影在宣扬这样一种价值观时,请问责任何在?别忘了电影不只是叫人娱乐的,大多数的电影都是一种教化的工具,一部电影的价值观是错的,一部分观众肯定跟着就上了歪道了。

《一路向西》中除了这种所谓的对男人本性的揭示我不理解以外,还有一点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香港男人想招妓就北上?是不是港人本身对大陆就存在着一种轻视?大陆女人的胸大是瘦肉精、毒奶粉等催大的,要不然就是隆大的,就算是隆都隆的那么山寨,香港人在笑,大陆人在笑什么?还不赶紧抽空想想人家香港人为什么就这么明目张胆的调侃大陆人,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上进一些,别总想着山寨,别总想着造假,能不能别总做让人瞧不起的事,现在老是说什么中国被如何如何后殖民,什么时候一个民族整个崛起了,就什么问题都不存在了。

《背影》这样一篇满载亲情的散文也被恶搞在了一个伪道德观的父亲身上,好似将父子感情联系在一起的再不是那传统的亲情,而是一种男人欲望的本能,电影变着法子将人变成了兽。当今社会,人在某个利益或欲望的驱使下,又何尝不是兽。

从《一路向西》看到的香港电影 香港电影一路向西

香港作为中国的特殊部分所具有的特殊文化是应该值得保护的,然而近些年却觉得香港总有被大陆同化,而香港电影人就反感这一同化,有些洋气的香港看不起大陆的土,离了大陆香港电影也不能活,香港电影人用这种复杂的心理做着电影,香港电影没办法不表现出一种颓势,出了《一路向西》这样的片子不足为奇。

我不过是满心期盼着香港电影能再回到从前,但似乎这只能是痴人说梦的呓语了,原谅我的又一次啰嗦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8905.html

更多阅读

从《友邦惊诧论》看鲁迅的抗战激情 友邦惊诧论原文

从《友邦惊诧论》看鲁迅的抗战激情大民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不少单位和个人都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做一些纪念活动。我想起一个悬案——鲁迅究竟抗战没有呢?网上也早有人发贴,揭发鲁迅在日本侵华时期,没有做过多少抗战

从《会真记》看元稹的两面人格 西山群仙会真记pdf

从《会真记》看元稹的两面人格提起元稹,人们立刻就会联想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此句摘自元稹为纪念亡妻韦丛而作的诗《离思》,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忠贞如一,因而受到人们的称颂和喜爱,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实际

《培根随笔》中的人生哲学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中的人生哲学——读《培根随笔》有感人生的哲学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我想,解答这个问题,需要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培根随笔》。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

声明:《从《一路向西》看到的香港电影 香港电影一路向西》为网友偸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